《国学修养》明得知礼,修身养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 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26
(十三)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 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 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 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 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 轻视的人会有偏见。因此,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能看到其缺点,厌恶某人又能看到其优点。 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不修养自身 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道生成万事万物,德养育万事万物。万事万物虽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 环境使万事万物成长起来。故此,万事万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贵德。道之所 以被尊崇,德之所以被珍贵,就是由于道生长万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养 万物而不加以主宰,顺其自然。因而,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 生长发展,成熟果,使其受到抚养、保护。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 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
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 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
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
将复何及!
怎么来得及呢?
22
(九)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4
(二)中庸之为德也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是至高无上的了!百姓缺少 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
5
(三)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 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 “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 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11
(八)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道德仁义是抽象的概念,没有礼就落不到实处;教育训导,整饬民俗,没有礼就会顾 此失彼;区别争、讼的是非曲直,没有礼就无法判断;君与臣、上卿与下士、父与子、兄 与弟的名分,没有礼就无法确定。学习做官的本领和学习六艺,如果弟子侍奉老师无礼, 师生之间就不会亲密。没有礼,上朝理事、整治军队、到职任事、执行法令就无法体现威 严。无论是求福之祷、谢神之祠,还是常规的祭祀,供给鬼神的祭品都有规定,不按照礼 数来做就显得内心没有诚意、形式不庄重。所以,作为君子,就要用恭敬、克制、退让的 精神来彰显礼教。鹦鹉虽能学人说话,但终究还是飞鸟;猩猩虽然也能说话,但终究还是 禽兽。如果作为人而不知礼,虽然能说话,难道不也是禽兽之心吗?正因为禽兽不知礼, 所以才父子共妻。所以圣人制定了一套礼来教育人,使人人都有礼,知道自己有别于禽兽。
16
(三)过则勿惮改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 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一个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 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也不会牢固。行事应当 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不结交仁德上不如自 己的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17
(四)修德,讲学,闻义徙之,不善改之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 不能改,是吾忧也。”
29
(十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 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 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 朝虽然是旧的国家,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 求完善。
6
(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 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 焉,万物育焉。
喜欢、愤怒、悲哀、快乐这些情感尚未表达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达 出来后而能合乎礼节,就叫做和。中,是天下事物的大根本;和,是天下事 物的共同道路。达到了中和,天地便能各安其位,万物便能生生不息。
12
(九) 礼之用,和为贵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 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遇事做得)恰当和顺为贵。古 代圣明君主的治国方法,最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做事, 无论事大事小,都按这个原则去做。如果遇到行不通的,仍一 味地追求和顺,却不用礼法去节制它,也是行不通的。”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 辞。安民哉!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 不可满,乐不可极。”
《曲礼》上说:“要想成为一个懂礼的人,就不 要做不恭敬的事,举止要端庄、严肃而若有所思,言 辞要安静和气、从容不迫。做到这三点,才能安抚人 民,成为榜样。傲慢之心不可产生,欲望不可放纵无 拘,志向不可自满,享乐不可无度。”
33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学 以 致 用
34
方案一:不同年龄段人眼中的道德——人物专访 方案二:自身修养提高月计划
35
Thank You!
20
(七)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董仲舒:“《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 仁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董仲舒说:“《春秋》所要关注的,是他人和自己。用来对治他 人与自己的,是仁和义:用仁去安定他人,用义来端正自己。”
21
(八)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 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之所以说平定天下在于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 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 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所以,品 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
30
(十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 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 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 其中了。”
31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各 抒 已 见
32
如何看待道德绑架行为?
道德绑架是指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以看似 道德的逻辑去约束或规范别人的行为。从在公 交车上老人对年轻人的“逼迫让座”,到网友 对马云的“逼捐”,到“别让李嘉诚跑了”, 再到娱乐明星范玮琪在大阅兵当日在微博上晒 娃引来网友批“不爱国”,等等。你怎么看待 这些现象?你在现实中遭受过道德绑架吗?
19
(六)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 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 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 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 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 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23
(十)知其愚者,非大愚也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 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察觉自己愚昧的人还不太愚昧,晓得自己 糊涂的人还不太糊涂。太愚昧和太糊涂的 人,至死不悟。
24
(十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人们的生活习惯与心态),从节俭的状 态转到奢侈的状态容易,但从奢侈的状态再转 到节俭的状态则非常困难。
27
(十四)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 人者,未之有也。
品德高尚的人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 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 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
28
(十五)君子有絜矩之道
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 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
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 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
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 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
孔子说:“不去培养品德,不去讲习学问,知道怎样做符合道义 却不能改变自己,有缺点而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18
(五)君子必慎其独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所谓使自己的内心真诚,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要像厌恶难闻的气味和爱好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 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 候,也一定要慎重。
孔子说:“没有真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败坏者。”
9
(七)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 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礼是用来区分人与人关系上的亲疏、判断事情之嫌疑、分辨物类之同异、 明辨道理之是非的。依礼而言,不可随便取悦于人,不可说做不到的话。依礼, 做事不得僭越自己的身份,不得侵犯、侮慢他人,也不得随便地与人套近乎。 修持自己的行为,实践自己所说之话,这叫做善行。行为有修持,说话合乎于 道,这才是礼的本质。人们取“礼”以修身,并不是有人拿“礼”去约束谁。 礼,只可以来而求学,不可以往而施教。
7
(五)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庄子曰:“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 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庄子说:“只要德行有所优长,形体的残缺 (或美丑)就会被人遗忘。人们如果不遗忘所应当遗 忘的(形体),而遗忘所不应遗忘的(德性),这才 是真正的遗忘。”
8
(六)乡愿,德之贼也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13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修德养性
14
(一)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
15
(二)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参说:“我每天从多方面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 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的功 课,是不是用心复习了呢?”
10
(八)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 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 撙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 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 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国学修养 第二单元 明德知礼,修德养性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圣 贤 智 慧
明德知礼
修得养性
2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明得知礼
3
(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 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 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