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市优秀教学课件

《中国传统节日》市优秀教学课件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本课件旨在通过详细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庆祝方式等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一、中国传统节日

1.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民传统意义上的新年。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春节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开始,持续15天。春节的庆祝方式非常多样,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赏花灯、包饺子、看春晚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国电视台每年除夕夜举办的文艺晚会,旨在为全国观众送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节目。

2.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通常在公历4月5日左右举行。清明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在清明节期间,人们通常会扫墓祭祖、插柳等,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此外,清明节还有一项传统食品——清明果,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小点心,通常在节日期间食用。

3.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遗产之一。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纪念屈原。端午节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在端午节期间,人们通常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表达对屈原的纪念之情。

4.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中秋节起源于唐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浪漫的节日之一。中秋节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庆祝。在中秋节期间,人们通常会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等,表达对亲人团圆的思念之情。

5.重阳节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传统节日。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重阳节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庆祝,也被称为“老人节”。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登高赏秋、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表达对长者的尊重和关爱之情。重阳节也被定为中国的“敬老节”,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6.其他

引导学生们拓展和表达其他中国传统节日。

二、课件主要内容

1.中国传统节日的概述和意义,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

2.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每个节日的庆祝方式和特点。

3.每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如赏花灯、赛龙舟、吃月饼、登高赏菊等。

4.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文化。

5.交互式教学活动,如制作春联、包饺子、制作节日饰品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

三、课件的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理解每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2.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民族自信心。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交互式教学活动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课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

本课件主要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概述、起源、发展历程、庆祝方式、

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等方面。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

2.教学方法

本课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既有讲解和展示,也有交互式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1)讲解和展示

通过PPT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历程、庆祝方式、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等方面,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

(2)交互式教学活动

通过制作春联、包饺子、制作节日饰品等交互式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和展示

让学生分成小组,就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历程、庆祝方式、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等方面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发言。

(4)文化体验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文化体验活动,如赏花灯、赛龙舟、吃月饼等,让学生

亲身体验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信心。

五、课件的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件的教学,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历程、庆祝方式、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等方面,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

2.学生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民族自信心。

3.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得到激发,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4.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能够在交互式教学活动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六、参考课件资源

本课件可以参考以下资源进行制作:

1.《中国传统节日》教学PPT:包含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历程、庆祝方式、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等方面的详细介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理解。

2.相关视频资源:可以通过收集一些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视频资料,包括春晚、龙舟赛等庆祝活动的录像、传统节日食品的制作过程等,

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

3.手工制作教材:包括春联、剪纸、绘画等手工制作教材,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相关图片和文献:通过收集一些相关的图片和文献资料,包括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和文化渊源、节日庆祝的习俗和传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七、教学注意事项

1.教师应在课前认真备课,了解相关知识点和教学重点。

2.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和展示、交互式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和展示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教师应注意课件的结构和逻辑,确保教学内容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4.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5.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

八、总结

本文介绍了一份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优秀教学课件,主要包括五个传统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等方面。课件还通过交互式教学活动,如制作春联、包饺子、制作节日饰品等,让学生更

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文化内涵,通过庆祝这些节日,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

本课件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五个传统节日为主要内容,通过详细介绍这些节日的起源、发展历程、庆祝方式和传统习俗等方面,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件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既有讲解和展示,也有交互式教学活动,如制作春联、包饺子、制作节日饰品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通过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通过本课件的教学,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第一,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历程、庆祝方式、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等方面,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

第二,学生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民族自信心。

第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得到激发,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第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能够在交互式教学活动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这份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优秀教学课件,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课件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还能够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民族自信心。同时,本课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交互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在当前社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多种挑战和考验。通过开展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优秀教学课件,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这也为教育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学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向学生传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各地有些什么习俗?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这也是本活动的重点。 2、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资料、制作的手抄报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快乐春节来回味 1.师播放欢庆春节的课件。 2.说一说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情景。

3.揭题。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在这一天,人们(引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 【设计理念:通过演示课件,播放人们喜闻乐见的欢度春节画面,用合家团聚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拜年等活动场景,来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使课堂伊始便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的气氛。】 活动二:传统节日知多少 1.师: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学情预设)虽然教师语气中强调了“中国”和“传统”两个关键词,但是学生仍有可能会说出一些非传统节日的名称,如儿童节、五一节等,教师先不置可否,引导学生再读题,找出关键词“中国的”、“传统的”,引导学生自查自纠。 师补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悠久的过程,每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 2.按排好的顺序,叫一叫这些节日的名字。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腊八 【设计理念: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期积淀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2 传统节日》优质教案(2课时)

2 传统节日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知道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语言运用:联系生活,选取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思维能力: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各个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审美创造:品味感受课文的三字经式的韵律美、节奏美。 【课前解析】 关注识字:本课15个会认字,可以利用形声字、熟字识记、生活识字、语境识字等方 法进行有针对性地识记。 关注写字:本课要求会写9个字,书写时可引导学生发现字形结构规律,把握同一类结 构的字的书写规律与不同点。 关注朗读:课文内容贴近生活、富有节奏和韵律美,要注意停顿适当,对佳节名称可以 适当重读,要正确把握不同节日的感情基调进行朗读,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达到熟 读成诵的目的。 关注理解运用:教学时要注重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文中的一些词语可以利用联系生活、联系语境等方式帮助理解,帮助学生联系生活理解“传统”,补充资料理解“乞巧”,借 助图片理解“祭扫”。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正确读写“节日、春节” 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 怎样过节的。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传统节日的时间和相关习俗,并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舟、艾”4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传统节日有哪些,各有什么风俗习惯。【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出示课件3) 1.谈话:同学们喜欢过节吗?(生:喜欢)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图片,请大家来猜猜:这是什么节日? 课件出示: 图1:吃汤圆。(元宵节,正月十五) 图2:包粽子。(端午节,五月初五) 图3:吃月饼。(中秋节,八月十五) 图4:牛郎织女相会。(乞巧节,七月初七) 3.小结:这些节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延续了几千年。 4.板书课题:传统节日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明确什么是中国传统节日。 二、初读感知,集中识字 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出示课件4) (2)学生自读课文,交流汇报自学情况。 ①说一说,课文一共有几句话?(出示课件5) ②交流不认识的生字,相机重点指导。 ③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比赛读生字。 2.识记生字,交流方法。 (1)翘舌音的字:传、舟、赏。后鼻韵母的字:统、巷、堂、郎、饼、赏。(出示课件6) (2)字理识字:祭。(出示课件7) (3)换一换:站—贴、常—赏。(出示课件8) (5)加一加:亻+专=传、纟+充=统。 (6)生活识字:南锣鼓巷、艾草。(出示课件9)

传统节日主题班会课件5篇

传统节日主题班会课件5篇 乙:哦?那还有什么来源呢? 甲:嘿嘿,不告诉你哦,究竟是怎么样的故事,我们请王欣芃和施琦来为我们讲讲吧。 讲故事 (王欣芃: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施琦: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乙:曹娥是个孝女,她的孝心终于感动了天地,让她找回了父亲的尸体。我们用乐曲来缅怀一下这些爱国爱家的人吧。请听王紫迎为我们表演小提琴独奏。甲:虽然说,端午节的由来有许多种,但是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所以影响最广最深,他留给我们的著名诗辞有《离骚》、《天问》、《九歌》等,而当代文人也写了许多诗词来纪念屈原。下面请听诗朗诵

(完整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 日》教案 【活动目标】 1.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沟通、理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创造思维水平和组织交际水平。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开发利用校内外语文教学资源,提升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水平。 【学情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水准的提升,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学生对这些节日了解很多,却对中国传统节日了解缺失。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通过组织了《中国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过好中国节,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时间】 2课时(一课时布置任务准备,一课时完成活动任务) 【活动设想】 实地采访、搜集资料、成果汇编等。 【活动准备】 (1)教师确定要研究的几个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有兴趣的同学也能够研究其他节日。

(2)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为学 生推荐相关资料、网站,指导研究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居住地的远近,划分活动小组,并 选出组长;然后各小组成员共同确定要研究的节日。教师要增强指导,以免选择重复。 (4)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制定方案,并拟出草案交教师审 核指导。 (5)小组长根据个人特长,实行组内分工。小组成员利用暑假 到图书馆、资料室、博物馆搜集相关资料;到民俗保存较多的农村采访,了解民俗,搜集传说、民谣等;将搜集到的资料汇总给小组长, 小组长加以选择,分类整理;撰写研究报告,内容要涵盖多方面。 (6)研究活动建议:对于每个节日,教师可提供以下几个研究 角度,学生按照组内分工,实行研究:传统节日的起源或传说;关于 传统节日的史书记载;传统节日的旧民俗与新民俗之比较;传统节日 的饮食文化;传统节日民俗的地方特色,要突出本地,兼顾外地;传 统节日与文学作品、民谣;与外国类似节日民俗作比较;传统节日的 社会功能及向国外的传播。 【活动过程】 一、创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悬挂艾草、佩戴香囊的画面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马上又要来临了,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 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人民祭奠屈原 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沿袭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 爱国精神也传播至华夏各地。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 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还有春节、元 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市优秀教学课件

《中国传统节日》市优秀教学课件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本课件旨在通过详细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庆祝方式等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一、中国传统节日 1.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民传统意义上的新年。春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春节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开始,持续15天。春节的庆祝方式非常多样,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赏花灯、包饺子、看春晚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国电视台每年除夕夜举办的文艺晚会,旨在为全国观众送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节目。 2.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通常在公历4月5日左右举行。清明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在清明节期间,人们通常会扫墓祭祖、插柳等,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此外,清明节还有一项传统食品——清明果,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小点心,通常在节日期间食用。 3.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遗产之一。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纪念屈原。端午节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在端午节期间,人们通常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表达对屈原的纪念之情。 4.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中秋节起源于唐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浪漫的节日之一。中秋节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庆祝。在中秋节期间,人们通常会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等,表达对亲人团圆的思念之情。 5.重阳节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传统节日。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重阳节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庆祝,也被称为“老人节”。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登高赏秋、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表达对长者的尊重和关爱之情。重阳节也被定为中国的“敬老节”,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6.其他 引导学生们拓展和表达其他中国传统节日。 二、课件主要内容 1.中国传统节日的概述和意义,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

介绍中国传统节日课件

介绍中国传统节日课件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节日蕴 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着中国人的思想、习俗和生活方式。以下是介绍中国传统节日 的课件,共分为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五个部分。 一、春节 1.春节的概述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中国新年的开始。春节的时间是根据农历 来确定的,一般在每年的1月或2月份。春节历史悠久,已经超过了2000年的历史。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一系列庆祝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拜年等。 2.春节的习俗 (1)贴春联 春节期间,人们会在门上贴上对联,寓意着新年的吉祥。通常对联都是由一句话分成 上下两半,上半部分写在右边,下半部分写在左边。对联的内容多为祝福,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欢天喜地、乐享年年”。 (2)放鞭炮 放鞭炮是春节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鞭炮是用竹子制作,里面装着火药。 放鞭炮的目的是为了驱逐邪恶,希望新年平安、幸福。 (3)吃团圆饭 春节期间,家庭成员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团圆饭是一道重要的传统食物,意义在于 促进家庭和睦,祝福家家户户都有美满的生活。 (4)拜年 春节期间,人们会拜年互相祝福,表达新年的好意。小孩子可以得到红包,红包里面 装着一些钱,寓意着给孩子带来好运。 3.春节的文化内涵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春节代表着辞旧迎新, 寓意着新年的到来。春节期间,人们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维护家庭的和谐,表达对 亲友的关爱和对未来的美好祈愿。春节还意味着团聚和亲情,强调了中国文化中家庭的重 要性。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公历4月4日或5日,主要用来祭奠祖先和纪念已故亲人。清明节有三种主要的祭祀活动,包括扫墓、悬挂柳条、踏青等。 (1)扫墓 清明节期间,人们会前往墓地祭扫亲人的陵墓。扫墓是一种传统的方式,人们会打扫墓地并给亲人烧纸钱。这些纸钱代表了对去世亲人的想念和祝福。 (2)悬挂柳条 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会在房门口悬挂柳条,这是一个传统的习俗。柳树是清明时节的主要植物之一,也象征着生命力和希望。 (3)踏青 踏青是一种清明节的传统活动。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走出户外,参观风景。这是一个家人团聚的好机会,也是一个放松身心的好方式。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日之一,为人们提供了纪念祖先和故人的机会。它代表了对先人的敬仰和对生命的珍视。清明节还可视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多种较为传统的习俗和风俗。 三、端午节 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是中国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起源于古代中国,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和挂菖蒲等。 (1)吃粽子 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吃粽子这种传统食物。粽子由糯米包裹,里面放有肉或者其他馅料。吃粽子的习俗据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2)赛龙舟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举行赛龙舟比赛。龙舟是一种传统的中国船只,被用来纪念屈原。这是一项古老的运动,现在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受欢迎的体育运动。 (3)挂菖蒲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挂菖蒲。菖蒲是一种草本植物,也被称为“龙舌草”。人们认为挂上菖蒲可以保佑家庭的平安和幸福。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和强大的文化底蕴。端午节还象征着爱国主义情怀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课件【三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 习·中国传统节日》课件【三篇】教学目标 1.展示活动成果。 2.通过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成果。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成果。 教具准备课件 课型精读课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直入题目: 二、解决问题,汇报结果 三、整理归纳,教师小结 四、提出希望 1.导语:这段时间,我们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了深入了解,相信大家很有收获,现在我们就来在班中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一)指导小组汇报交流 1.小组汇报研究的节日专题。 2.指导全班交流。下面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其他小组成员边听边想,有问题可以及时提出。 A.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1)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2)把自己的习作展示给大家看。 B.展示活动成果 4.教师予以点拨、引导,提示学生未研究到的“点”。 5.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情况,以鼓励为主,根据学生个体专题小组的不同表现颁发各类小奖章。如:表演奖,最新创意奖,同心协力奖等。 1.指导学生将自己所搜集的专题资料整理成册。 2.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请把它写下来。 4.教师小结 你们个个都是爱动脑筋的小专家,愿你们在传统节日文化这座宝库里,继续探索,愉快地遨游! 总结:同学们,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是中华民族生活习性、民族心理的有力体现,还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象征。我

中国传统节日元旦主题PPT课件模板

中国传统节日元旦主题PPT课件模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PPT已经成为现代演示和展示的重要工具。在不同的场合和节日,制作一份专属的PPT课件,可以使我们的演示 更加生动有趣。元旦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制 作主题PPT课件的绝佳机会。 一、元旦的由来 元旦,即公历新年的第一天,是全球通用的节日。但在中国,元旦 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据传,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元旦就被确定为全 国的统一假日。而在1950年代以来,元旦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元旦意 味着希望和新的开始,也象征着人们积极向前的态度与决心。 二、元旦主题PPT课件的设计灵感 1. 主题选取:在制作元旦主题PPT课件时,可以选择与元旦相关的 主题,比如“新的开始”、“希望与憧憬”等。设计出温馨、欢快的配色方案和元旦特色的背景图案。可以使用一些活泼明亮的颜色,比如红色、黄色等,以突出元旦的喜庆氛围。 2. 页面布局:在设计页面布局时,可以巧妙地将元旦元素融入其中,比如可以在页面的四个角落放置代表兴旺和好运的红包,或者将元旦 的红色窗花作为背景,营造节日气氛。同时要注意页面的整洁和清晰度,避免过多杂乱的元素。 3. 文字内容:在元旦主题PPT课件中,文字内容可以涵盖元旦的由来、意义和庆祝活动等方面。可以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搭配一些形

象生动的图片,以增加课件的吸引力和易读性。同时,也可以适当使 用一些有趣的统计数据或趣味小知识,来增加互动和吸引观众。 4. 图片和动画:选择与元旦相关的图片和动画效果,可以使课件更 加生动有趣。比如可以使用一些插画或卡通形象,来代表元旦的象征物,比如春节的舞龙舞狮、制作年夜饭的场景等。同时,适量使用一 些简单的动画效果,比如渐变、淡入淡出等,以增加视觉的吸引力。 三、元旦主题PPT课件的制作技巧 1. 笔墨艺术:在制作元旦主题PPT课件时,可以适当运用中国传统 的笔墨艺术元素,比如水墨画、国画等,使课件更具中国传统文化的 特色。可以使用一些带有中国风格的插图或背景,增加课件的独特性。 2. 文化元素:可以在课件中融入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古代的 乐器、传统的民间舞蹈等。这些元素不仅可以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 也可以增加课件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 字体选择:在设计元旦主题PPT课件时,选择一种具有中国特色 的字体,比如仿宋体、楷体等,以增加课件的中式风格。同时要注意 字体的大小和颜色,确保文字清晰可读,并与背景颜色相互衬托。 四、元旦主题PPT课件的应用场景 元旦主题PPT课件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比如学校的元旦庆祝活动、企业的年会、社区的文艺演出等。利用PPT课件的功能,可以辅助演 讲者进行演示和讲解,增加观众的吸引力和理解性。 总结:

小学端午节优质课件

小学端午节优质课件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小学端午节优质课件1 一、设计思想 本课内容是浙江摄影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四(下)的第11课《端午节》,属于网络应用单元,整个单元主要是学习网上资料的应用,体现一个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过程。而本课侧重于主题性综合运用与练习,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并下载管理。 1、猜词游戏——激趣导入、实用体现、锻炼能力 导入部分教师,采用猜词游戏,要求学生根据端午节的三个习俗猜节日。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掳取学生的学习心。教师精心设计了三个学生相对陌生的习俗,提升猜测的难度,让学生通过搜索来获取正确答案。一方面由于未知,才需要搜索,为用而学,进一步体现出了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另一方面也是关注学生关键词的选择,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搜索能力。 2、主题探究——感受文化、激发思维、自主探索 本课的重点是主题性应用,而主题应源于学生的生活。通过说一说“你了解的端午节”,让学生一起感受身边的端午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再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由学生自主提出希望进一步研究端午节的内容。教师则从由来、习俗、文化等各个方面加以归纳引导,并最终由学生自主选择主题进行探究,充分体现出主体性。 3、竞赛比拼——寓教于乐、合作奋进、显现评价 本着快乐学习的原则,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设计了一个“赛龙舟”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活跃课堂气氛。由于每组主题搜索文件资料的质和量决定着龙舟前进的速度,所以组员之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 中华传统节日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 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 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 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 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重难点 1. 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 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教学准备 1. 收集关于介绍我国传统节日及其相关风俗的资料。 2. 课件资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 认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多样,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重难点 1. 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 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 播放过春节的视频,学生欣赏。 2. 师:到处张灯结彩,真热闹哇!这是什么节日呢?你们喜欢过这个节日吗? 3. 导入: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节日。其实每个节日都蕴含着大学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并将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记录下来。(板书:传统节日)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导入,既链接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门见山,切入主题。 二、学习探究,辨别节日 1. 你打算如何了解这些传统节日及其习俗?又如何记录呢? 2. 辨别传统节日和其他节日。 (1)一年当中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节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节日名。 (2)说说这些节日的时间,引导比较:从这些节日的时间上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日历上有两种日期,公历日期和农历日期,我国古代人民采用的是农历纪年法,公历、农历是区分传统节日和其他节日的一个好办法。(板书:公历日期农历日期) (3) 这些农历节日是从古代就已产生并流传至今,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把它们叫作中国传统节日。(板书:中国传统节日) (4)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节日,大家判断哪些是传统节日,哪些不是传统节日?为什么?展示上面的节日,请学生分辨。 小结: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分别是农历八月十五、五月初五、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而“六一儿童节、三八妇女节”则是世界通用的节日,是一些公历节日。 3. 分享、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课前,大家搜集了一两个自己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资料,请和大家分享一下。 相关资料:风俗、食俗、由来、传说、诗词等。 4. 补充少数民族的节日。 师: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刚才说到的还只是比较有影响力的

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名师教案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做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重难点 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教学策略 1.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要求 综合性学习贯穿单元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应在单元教学之初,以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要求,以便学生有序安排自主学习活动。 2.以生活为基础,初探中华传统节日 教师可引导学生看插图、泡泡框和表格,打开思路,通过充分的交流,让学习走进学生的生活,实现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知道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以及用哪些方式记录收集到的资料,从而为开展课外的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做好准备。 3.针对问题及时干预,加强过程性的指导和评价 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开展课外实践,可以设计活动评价标准,让学生对照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可以把学生已经收集到的资料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中,提醒还没有收集资料的学生赶快行动。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生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由来及习俗,展示活动成果。 2.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通过对中华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板块一确定主题,明确方法 1.交流传统节日及习俗。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古诗三首》,知道这三首古诗分别描写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又有哪些习俗呢? (2)学生交流。 2.讨论与交流,方法引路。 中华传统节日可真是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呀!想不想更详细、深入地去了解、研究它们? (1)这么多传统节日,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由此来确定小组的研究小课题,并根据节日为小组取名,如端午节习俗组、清明节习俗组、春节习俗组、中秋节习俗组…… (2)小组讨论:围绕选定的传统节日,你们想研究它哪些方面的内容?打算用什么方法去研究?研究时要注意什么?又如何记录呢? (3)交流反馈。 你打算如何了解这些传统节日及习俗?又打算如何记录下来呢? 预设1:可以查阅相关书籍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还可以询问家长、老师等。 预设2:可以列个表格记录下来,也可以用思维导图记录下来。 课件出示: 我们小组要研究的内容是清明节的由来、各地清明节的庆典活动等,可以到图书馆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也可以问自己的长辈。收集资料时要注意整理和分类,访问时要事先约好时间,设计好访问提纲,在访问过程中要有礼貌,并做好访问记录……还可以开展体验活动,如组织去烈士陵园扫墓、踏青等,感受清明节的节日气氛。 (4)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活动时要注意安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活动,要使学生明白中华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而成的,同时要让学生把从交流中获得的新知识,在练习中加以巩固。 板块二小组合作,制订方案 1.说到不如做到,我们马上行动吧!刚才我们已经分好小组了,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制订活动方案。 2.各小组汇报活动方案,师生评议,提出意见或建议。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日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 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 9 个会写字。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 11 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 9 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 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识字 1(齐 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______种传统节日,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 ti ē jiē sǎo zhōuài zhuǎn tuán rè nɑo 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舟、转、热”为翘舌音,“扫”为平舌音,“团”是前鼻音。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扫”是“扌 +彐”,“转” 是“车+专”,“团”是“口 +才”,“热”是“执 +灬”,“闹”是 “门+市”,“街”是“行 +圭”。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贴”是“站”换掉“立” 加“贝”。 还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丹心一点到白头” 是“舟”,“苗头不对”是“艾”。

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教案课件(7篇)

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教案课件(7篇) 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教案课件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培养幼儿的言语表达力。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粽子、艾草、蒜头、鸭蛋网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鲜肉粽子、咸肉粽子、红枣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2、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3、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门前挂艾草和蒜

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教师出示艾草、蒜头,了解它们的特征,讨论它们可能有的用途。 4、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华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出示鸭蛋网,讨论鸭蛋网的用处及来历,并欣赏鸭蛋网的造型、结构美。 5、活动延伸:请幼儿将自己的鸭蛋网带到园,分组谈论自己的鸭蛋网的形状、来源,欣赏其结构美。 活动反思: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本活动开始部分我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华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龙舟、香袋等,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传统节日教案一等奖公开课

传统节日教案一等奖公开课 课题 传统节日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读“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过程与方法 搜集、讨论、整理传统节日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

创新意识,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 重点 1.会读“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 难点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教学素材 1.搜集我国传统节日习俗等图片资料。 2.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2.朗读课文。 教具 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激趣导入, 走近课文。 师:出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请同学们猜猜诗中所写的是什么节日? (课件出示2) 生:重阳节。 师: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其实,祖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请和老师一起,来了解祖国传统节日到底有多少。 由古诗句来猜节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朗读课文 1.要求:朗读本课,以诵读为主。 朗读指导:(课件出示3)朗读本文的时候,以轻快的声音,亲切的语气反复诵读。三字一句,三字一句,再七字一句,长短不一,很有韵律感。在读的时候,大家仔细体会。 老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传统节日主题班会课件

传统节日主题班会课件 传统节日主题班会课件第一篇 活动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感激老人。 3.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感,动手又动脑。 4.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活动准备 1、关于重阳节的传说故事和有关图片。 2、事先让家长和孩子初步了解有关重阳节的有关民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前几天老师给你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了解重阳节的有关内容,你们都了解了重阳节的哪些内容,谁能来给我们大家说一说? 二、认识重阳节 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通过故事《重阳节由来的传说》,加深学生对重阳节的了解和认识。 2.介绍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人们有丰富的活动,如登山、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3.关于重阳节的诗歌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过故人庄》孟浩然 三、发表感言 播放图片,发表感想。 (1)我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事情? a.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一个电话或陪老人吃一顿饭。 b.讲一个动人的故事给老人听。 c.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拍一张幸福照。 d.陪伴老人一起散步。 e.为老人们做一道可口的菜(可以是水果拼盘)。 f.自制一张精致的贺卡表达对他们的美好祝福。 (2)我想对爷爷奶奶说句心里话。 四、活动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还知道了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既增长了见识,又培养了我们对老人的尊敬之情。在这里,老师要送给你们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既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也要关心身边的老

二年级《传统节日》教案一等奖

二年级《传统节日》教案一等奖 《二年级《传统节日》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二年级《传统节日》教案一等奖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传统节日》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4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等词语。 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3、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5、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4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新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圆月、转眼、全家、团圆、热闹”等词语。 2、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

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一、听关键词,猜节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在哪一天过节? 放鞭炮,拿红包(春节正月初一) 祭祖、扫墓(清明4月3日—5日) 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五月初五) 吃月饼,赏圆月(中秋节八月十五) 师: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板书课题:传统节日 师:上课前,老师请大家去收集中国传统的节日,除了屏幕上的四个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 师: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日,问:从日期上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对呀,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明是按公历来过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早在唐朝就有诗人写下了《清明》这一首诗(引:清明时节……)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将生字读熟。 (2)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3)把课文读熟,不重读,不漏字。 (4)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的节日。 2、学生自读课文。 3、汇报自学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2)交流不认识的生字,重点指导。 (3)指导识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