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听力精品课程自评报 告

英语专业听力精品课程自评报 告
英语专业听力精品课程自评报 告

英语专业听力精品课程自评报告

学校:石家庄经济学院

系别:外国语学院

教研室:英语专业教研室听力课程组

二零零七年四月

目录

一、课程介绍 (3)

二、自评方式 (4)

三、自评结果 (5)

四、各项评分依据 (4)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思想 (28)

第一章课程介绍

英语专业听力课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基础课;英语专业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单项训练课程之一,属于英语专业必须开设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类课程中的专业技能课;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主要面向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英语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主要是指:语音、语调正确,词法、句法、章法(包知遣词造句与谋篇布局)规范,表达得体,听、说、读、写、译技能熟练,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英语听力课程教学主要是要达到以下目的:通过使用英美原版音、像材料,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求知欲,发展其探索性思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听力技能,使学生在听懂英美新闻报道、影视节目以及口语交际能力方面得以明显提高;通过熟练掌握所看、所听的音像材料中的语言知识,能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流畅的口头表达,使学生用英语思维,自由表达思想的水平有明显提高;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使学生通过原版声像资料的学习,在听、看、说方面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课程内容设置为四个模块:即微技能训练,主要对语音、词汇、句型、数字、时间、地点,结合听故事、听会话、听短文、听讲座、听新闻等进行专项训练;语言文化和跨文化背景知识讲授,帮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化、习惯、风俗等背景知识;专业知识教学,在听力教学过程中,讲授英美文学、语言学、文体学、词汇学、语法学、语用语义学、修辞学等应用语言方面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职业性课程知识,结合外贸、旅游、国际经济法、国际金融法等专业,突出用途英语的教学,对专业术语进行知识传授。

英语专业听力课程主要使用何其莘、金利民等编著的“Listen to This”(《初级英语听力》和《中级英语听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作为主要教材。并同时使用张民伦等编著的“Step by Step” (《英语听力入门》)及“Step by Step 2000”(《英语听力入门2000》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作为辅助教材。

本课程作为外国语学院主干课程之一,在专业建设上具有非常雄厚的教学基础,课程组教师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结构层次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总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很高,拥有较完整的教学体系,在职称、学位、年龄等各方面结构合理,形成梯队。课程组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50%,硕士学位教师50%,高级职称教师平均年龄39岁。高级职称教师授课率达到了100%。根据外国语学院的要求,本课程组有完善的教学观摩制度和听课制度,定期开展学术活动和教研活动。本课程组所有教师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不断进取的开拓创新精神,兢兢业业地在我院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1.高度重视,充分领会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外国语学院及本课程组高度重视本次课程评估工作。外国语学院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及时传达了?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课程建设与评估的通知?及?石家庄经济学院优秀课程评估方案?,并在传达文件和认真学习的基础上,深入讨论了本次评估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充分认识到开展优秀课程评估是为了客观、准确地反映课程建设水平、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由上而下,层层分工,明确任务

根据河北省高等学校精品(优秀)课程建设与评估方案的要求及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由学院领导按评价指标要求,将责任落实到教研室,再由教研室主任将责任落实到课程组,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任务完成后,经学院验收后上报学校由学校全面审查。

3.实事求是,客观评价

自评过程中,本课程组进行了大量细致、认真的自评工作。课程组结合教学实际,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入手,认真分析研究各评价指标,根据各评价要素进行逐条自评,实事求是,客观评价,将自评结果报系审核,由系里组织专家评议,然后提交学院,学院组织课程建设专家组评审。

4.以评促建、评建结合

在自评过程中,本课程组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切实提高本课程建设质量。通过开展课程评估工作,客观、准确地反映课程建设水平、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力图通过参与优秀课程评估,推动本学科的基本建设,使本课程及其他课程的教学质量有进一步地提高。

根据冀教高[2004]20号文和河北省高等学校精品(优秀)课程建设与评估方案(试行)的要求及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听力课程组严格依据评分标准,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对英语专业听力课程进行了自评。自评结果为:总分:97.6分,核心要素均为A级,其他要素不低于B级。

现将评价结果列表如下:(见下页)

英语专业听力课程自评结果一览表

第四章评分依据

一、师资队伍建设( 分)

课程组教师情况一览表

1、师资队伍结构(7.8分)

N101学历(学位)教师比例

自评等级 B级 1.2分

本课程组成员中具有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50%。符合本评估要素所要求的本科院校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50%的标准。(详细材料见附件。)

N102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自评等级 B级 1.8分

本课程组教师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人,占教师总人数的50%,符合本评估要素所要求的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20-30)%的B级标准。(详细材料见附件)

N103高级职称教师平均年龄

自评等级 A级 3分

本课程组高级职称教师2人,2人均为副教授,高级职称教师平均年龄40.5

岁,小于50岁,符合该评估要素所要求的高级职称教师≤50的A级。(详细材料见附件)

《英语专业听力》课程组高级职称教师年龄统计表

N104中青年教师培养 (2分)

自评等级 A级 2分

外国语学院具有科学的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包括1)定期邀请校内有经验的教师及校外教学专家为教师举办教学、科研讲座;2)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情况汇报,使教师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3)坚持教师听课制度,要求教师定期听课,不断提升自身的授课质量;4)坚持集体备课制度,以利于教师间教学经验的交流;5)有计划的选派中青年教师出国或到国内相关院校研修。通过一系列培养计划,极大的提高我院中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的教学及科研水平都得到了提升,得到了同事及学生的认可。

自2000年以来,先后有李国英、李佳老师获得硕士学位,担任专业教学的主干课程。刘静华和范翠霞老师今年也在攻读硕士学位。培养计划合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符合本评估要素所要求的A级标准。

2、学术水平(分)

N105教师水平与风范()

自评等级 A级 4分

本课程主讲及骨干教师李国英、范翠霞、刘静华、李佳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较强,注重用敬业、修业的精神,立志立德的作用,自强自律的素养去影响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课程组各位老师具有开拓创新的

精神,认真钻研,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应得学生们的好评。多人次获得了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符合本评估要素所要求的A级标准。(详细材料见附件)

N106高级职称教师授课率(*)

自评等级 A级 5分

主讲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人,占教师总人数的50%,全部承担本课程的教学工作,授课率达100%。符合本评估要素所要求的≥95%的A级标准。近年来的教学任务情况见附表, (详细材料见附件。)

N107指导研究生教师比例

自评等级 B级分

指导研究生教师比例<30%。

N108科研立项与成果

自评等级 A级分

英语专业听力课程组的各位教师重视科研与教学的并重与相互促进,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教学与科研的论文31篇,人均年发表论文1篇以上,译著、参编著作、教材10部,参加省级以上科研项目4项,参加科研教师比例达100%,符合本评估要素所要求的A级标准。(详细材料见附件)

N109学术活动情况

自评等级 B级分

本课程组教师在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从事学术研究,开展各种学术活动,踊跃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教师年开展学术会议>4次,符合本评估要素所要求的B级标准。(详细材料见附件)

二、教学内容( 分)

1、课程内容(7.8分)

N201课程内容设计

自评等级 A级 1.2分

英语专业听力课程组能够以各种形式和各种手段向学生提供生动有趣、针对性和适用性强的学习内容,提供大量可理解的外语语言输入的信息以及大量的训练、实践的机会和条件,并能及时地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估反馈信息,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我们都把时代感强,内容丰富,语言地道,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现代的语言环境中作为我们课程内容设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课程主要使用何其莘、金利民等编著的“Listen to This”(《初级英语听力》和《中级英语听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作为主要教材,并辅以其他教材。在课程内容方面,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微技能训练,主要对语音、词汇、句型、数字、时间、地点,结合听故事、听会话、听短文、听讲座、听新闻等进行专项训练外,还要进行语言文化和跨文化背景知识讲授,帮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化、习惯、风俗等背景知识。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讲授英美文学、语言学、文体学、词汇学、语法学、语用语义学、修辞学等应用语言方面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且要结合外贸、旅游、国际经济法、国际金融法等专业,突出用途英语的教学,对专业术语进行知识传授。课程组教师不断钻研,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把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深得学生们的好评。完全符合本评估要素所要求的A级标准。(具体内容参见教学大纲。)

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N202教学内容安排 (2分)

自评等级 A级 2分

英语专业听力课程组以教学大纲和课程大纲为基础安排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教与学的积极性。通过集体备课,重点解决听力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材与辅助听写材料的关系,教学氛围与课堂活动的选择的关系等。

英语专业听力主讲、骨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注重训练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另一方面,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力争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同时,担任该课程的主讲教师和骨干教师深切地体会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们注意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同时,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教书育人效果明显,符合评估要素的A级。

3.教学实践

N203教学实践内容与方法(2分)

自评等级 A级 2分

本课程组主讲及骨干教师为了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实践,十分注重课堂和课外语言实践活动。课堂教学重点是落实好课堂管理(classroom management)教学组织(structuring)、教学活动(tasks)和分组(grouping)等几个环节,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弄清教学活动的顺序及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选择教学方法、时间安排和材料取舍、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评价。课外实践重点是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性,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听力实践空间。学生应完成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为课外实践制定的听力课“实践大纲”所规定的任务。

听力教学是以技能实践为重点。一方面,继承精听多练的传统,做到精泛结合、听说结合和听写结合;注重微技能训练,在听力交际过程中,运用猜测、预期、推断、想象等微技能。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语言交际为重心,双向互动的新型语言教学模式,认真把握好“输入——内化——输出”三个环节,启发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在课外,开展了“英语角”、“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等第二课堂活动,营造学用英语的良好环境。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成效显著,符合评估要素的A级标准。

4.教学改革

英语专业听力课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基础课,为切实提高学生们的英语

应用能力,尤其是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本课程组认真分析总结了我院英语听力课程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要适应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将教学改革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来抓,尤其是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充分体现了听力课程的特点,得到了领导同事和学生们的好评。

N204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5分)

自评等级 A级 5分

英语专业听力课程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英语教育理念,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英语专业听力课程的教学不单纯把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作为英语教学的目标,而是把培养具有高尚人格、听力和口语过硬、掌握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思维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的新型英语专门人才作为教学实践的目标。

本课程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仅训练学生掌握一般的英语日常会话能力,还向学生们传授一些其他的专业知识,利用生动活泼的视听说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显著提高了学生与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英语听说能力。这种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不仅适应了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也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的专门英语人才的需求。这样就使主讲和骨干教师都明确了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注意协调教学计划、教学进程与教学手段。课程教学内容在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符合本评估要素的A级标准。

N205 教学环节和方法改革(5分)

自评等级 A级 5分

本课程组十分重视教学环节和方法的改革,我们将此作为英语专业听力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多年来,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我们进行了探索和改革,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做法,开展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但让学生接触真实的语言环境,还让他们领悟到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掌握英语听说技巧。

1) 课程组教师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即尊重学生的需要,强调学生独立自主、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必须从教学目标出发,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在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相关语言知识时,了解学生的理解接收情况及语言知识的难易度,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地进行传授。这种教学活动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力培养型摸式。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让学生从消极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认识的主体、主动的语言构建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创造性,也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挥。

2) 在传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不能体现出统一性和多面性,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比较单一。本课程组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进行听力课的教学,具有直观性、生动性、情景性、形象性、深刻性等特点,便于将听力和口语能力的培养得到完美的结合。课程组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内容丰富、新颖的多媒体视听材料既再现了真实情境,使听力课教学真正做到多维化、情景化、交际化,创建英语教学的环境和氛围。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尝试,英语专业听力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受到学生们的欢迎。符合本评估要素所要求的A级标准。

N206教学研究活动开展情况

自评等级 A级 5分

教学研究活动实行周四例会制度。每学期活动大于10次,并设有专题学术报告。本课程组多位教师承担了我院教学改革项目。教学研究活动明显保证并促进了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详细材料见附件)。符合该评估要素的A级标准。

三、教学条件(29分)

1、教学文件和教材建设(10分)

N301教学文件

自评等级 A级 5分

本课程组认为完善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是保证教学质量、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因此,在广泛调研其它院校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订出与教材相适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同时开课的教师制定统一的授课计划,教师们坚持在授课结束后,书写授课总结,对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提出改进设想和措施。近年来,院及教研室购置了一定数量的教学参考书籍、教学光盘等教学辅助资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断改革,同时注意补充时效性的新材料,把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引入教学,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文件系统、全面、深刻,体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需要,并执行严格,符合该评估要素的A级。

N302教材建设

自评等级 A级 5分

教材是限定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教学和课程建设的需要,近年来,课程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博采众长,先后使用了张民伦等编著的“Step by Step” (《英语听力入门》)、“Step by Step 2000”(《英语听力入门2000》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以及何其莘、金利民等编著的“Listen to This”(《初级英语听力》和《中级英语听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作为主要教材。

在使用优秀统编教材的同时,我们注重实用性强的听说教材的开发和建设。课程组教师自编自选来自于卫星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学习材料。在授课的过程中参考或使用“Family Album USA”(《走遍美国》)、“Hello America”(《洪恩环境英语》)、“True Voices”(《朗文视听说英语教程》)以及“VOA”或“BBC新闻英语”等多种辅助性教学材料。这些材料汇集了诸多片断和情景短剧,其纪实性的情景片断,则展示出人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用不同的交际语言谈论不同的主题。学生通过边看边议,对其中人物情况和故事情节有了清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就人物性格,事情前因后果,主题思想内容等进行深入讨论,引导学生养成交际能力。学生们对使用的教材比较满意。符合本评估要素所要求的A 级标准。

2、教学手段(5分)

N303网络资源建设 (2分)

自评等级 A级 2分

到目前为止,我院新建了70座的语言实验室8个,更新了原有的四个语言实验室的设备及软件,多媒体教室达到49个,扩建了24个多媒体网络教室等,本课程组教师随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教学。另外,外语学院有计算机9台,其中有7台与校园网连接,本课程组教师可以随时上网查找资料。学院设英语广播室,英语节目制作和录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计算机专线上网,并更换了旧设备,新增打印机、扫描仪录音输入设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英语专业听力课程更好地开发研制、应用CAI课件提供了可靠保障。并且网络教学资源经常保持更新,已选编、制作了系列软件资源,能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要,在教学中确实发挥了作用,符合评价要素的A级。

听力课扩充资料与资源:

托福、雅思习题

磁带资料库:通用听力材料与专业4级与8级试题

影视资料库:磁带、磁盘与流媒体文件

VOA资源库:音频(常速与慢速)

BBC资源库:音频;视频文件)

MSN资源库:视频

演说与辩论资源库:音频与视频

N304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情况(3分)

自评等级 A级 2分

为适应英语专业课程的需要,外国语学院近年来购置大量音像资料,其中录音带688盘,录像带156盘,VCD教学光盘98种。在课堂教学中本课程组教师充分利用语言实验室的优势,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高度重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并使用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和视频音频资料,丰富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广大学生的好评。符合该评估要素的A级。

3.教学实验室(资料)状况(14分)

N305基本实验设备(资料)状况(3分)

自评等级 A级 5分

学校注重外国语学院的发展及建设,到目前为止,外语学院新建了8个具有先进水平的语言实验室并配备了最先进的教学软件;更新了学院原有的4个语言实验室。英语专业听力课程全部在语言实验室进行,设备精良、软件先进的语言实验室为英语专业听力课程的顺利进行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了技术基础。外国语学院还专设有英语资料室。语言实验室、资料室均设备完善,利用率高,符合该评估要素的A级标准。

N306 教学实验(资料)数量及水平(5分)

自评等级 A级 5分

外语学院有新建的8个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并由重新更新的4个语言实验室,性能良好,教学软件先进。外国语学院拥有大量的教学光盘、录象带及磁带,可供担任听力课程的教师作为辅助材料使用。同时担任本课程的教师具有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课程组教师制作了powerpoint 课件。因此,课程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利用各种教学设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工作,从而保证了英语专业听力课程的教学质量。

我院新建的多媒体语言实验室配备有最先进的雅信达语言实验系统,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有极大的帮助,而且该系统特别有利于学生在课下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自学。

外国语学院(原名外语系)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图书资料的建设,每年都为图书建设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大量教学参考书、教学研究图书和教学光盘及录象带,到目前为止,外语学院图书馆已拥有大量国内外语言教学资料和课外阅读图书和刊物及光盘,并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借阅措施和方法,借阅率很高。阅览室向英语专业所有学生开放。

外国语学院图书馆藏有国外原版图书、期刊和国内英语专业重要的核心期刊、报纸、图书,涵盖语言学、文学、翻译、文化、交际学、社会等诸多领域。

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各种知识;使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有丰富的参考资料,做到教学科研相互促进,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资料内容和数量充足,符合该评估要素的A级。

N307 实验(资料)人员配备(3分)

自评等级 A级 3分

我院有专人负责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规划、管理建设。外语学院阅览室和资料室由有符合定编的、具有英语专业学历的资料人员。对外语学院师生的借阅指导计划完整、系统,符合该评估要素的A级。

N308 实验讲义和指导书(3分)

自评等级 A级 3分

英语专业是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其目的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求知欲,发展其探索性思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听力技能,使学生在听懂英美新闻报道、影视节目以及口语交际能力方面得以有效的训练和提高。提高学生用英语思维,自由表达思想的水平。为了帮助学生们能更好地掌握听力技能,课程组教师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们推荐,并编写了指导材料。这有助于学生能够系统地、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本评估要素要求的A级标准。

主要教学指导书见下表:

教学参考资料一览表

四、教学效果(分)

1、主要教学环节质量(7.8分)

N401辅导课情况

自评等级 A级 1.2分

本课程组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了使学生能深刻理解并掌握听力技能,采用考前进行集中强化辅导、平时随堂辅导答疑、课间答疑等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合理比例的课堂讨论和习题讲解课。已达到A级标准,故自评等级A级。

N402 作业、习题、实验报告、总结情况

自评等级 A级 2分

英语专业听力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们对于听力技能的掌握主要是通过练习来完成的。因此作业、习题、实践活动是听力课程的重点。几乎每节课都留有不同形式的作业,有听的、有复述的、有辩论的等等,不同作业采取不同的批改方式,每位教师都能认真批改作业,教师们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出详细记录和总结,对较普遍性的错误,在作业评析课上讲解,并用以指导以后的教学。除了每节课留有的课外作业外,每个学期听力课程都布置一定数量的实践活动内容。如:

一年级

1) 每天收听VOA慢速新闻广播和文化节目半小时。

2) 每周听写3篇词数为150个左右,语速为每分钟100个单词的文章。

3) 每学期看5-8部原版电影。

4) 完成一定量的听力理解,难度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5) 举行一次学唱英文歌曲的活动。

二年级

1) 每天听VOA和BBC正常速度新闻节目半小时。

2) 每周听写3篇词数为150个左右,语速为每分钟120个单词的文章。

3) 每学期看5-8部原版电影。

4) 完成一定量的听力理解,难度为大学英语六级,专业四级和托福考试。

5) 举行一次给原声电影配音的活动。

教师在学期初布置本学期所需实践的听力内容,按时检查,并针对内容进行适当的考试。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和骨干教师均能通过认真布置、检查作业和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完成作业和实践活动的质量很高。符合该评估要素的A级标准。

N403 考试情况

自评等级 A级 2分

英语专业听力课程分别建立了各学期成套的高质量试卷库,考试一贯严格按照“考教分离”原则。考试中严肃考场纪律,学生各学期成绩呈正态分布,考试通过率较高。学生良好的学习成绩证明英语专业听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效果显著,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改革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各位教师对每次考试结果都做出认真分析,进行评价和总结,以便以后吸取经验,改进不足;为不断探索考试内容、考试方法的改革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本课程组教师还积极探索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的改革,例如,将闭卷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习积极性相结合,希望通过考试的安排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综上所述,该评估要素符合A级标准。

N404 课外教学指导

自评等级 A级 2分

2019级大学英语选课说明

2019级大学英语(三)选课说明 大学英语(三)系大学英语四级后提高阶段,实行网上选课,根据学生专业所属学科,开设人文英语和理工英语两大课程,初步与学生专业所在学科接轨,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特做如下安排: 1.选课对象:2019级全体学生(不含英语、英语师范、日语等外语类专业,环境设计、 数字媒体、美术、美术师范、动画、视觉传达、音乐师范等艺术类专业,工管国际、机械国际、土木国际、物流国际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本科生,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 2.大学英语(三)开设理工、人文两个方向课程。选课前,学生应认真阅读《大学英语三选课说明》,了解各方向课程的授课内容及各任课教师的教学特点和风格,按照所在学院排课时间板块根据自身的英语学习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大学英语(三)》课程和任课教师。 3.选课时间为开课学期的第一周,具体选课时间由教务处下达通知并在网上公布。学生要留心校园网公布的具体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在教务系统中操作选择任课教师和教学班级。 4.一般选课人数达到40人以上方可开课,选课人数少于40人的班级作停开处理,该班学生需参加第二轮选课。 5.因所选班级未达到开班人数要求和第一次选课未成功的学生可进行第二轮选课,第二轮选课原则上也要在开课学期的第一周内完成,具体选课时间学生要留意教务处的通知。第二轮选择范围只能在有空余额度的班级。 6.因长病假、急事等两次都没有完成大学英语(三)选课的学生,应在新学期开学第一周内提出书面申请,由所在学院盖章,经外国语学院同意,报教务处备案,由外国语学院根据选课情况编入正常班级学习。 7.大学英语(三)正式上课时间从第二周开始。 特此说明 外国语学院 2020年5月8日

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和评审标准

附件2: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要求和评审标准 一、指导思想 网络教育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资源和教材、一流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等特点和网络教育特色的示范性课程。要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及网络教育规律和教学改革的方向,适合于成人从业人员业余学习和终身学习,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学习支持服务到位,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辐射和共享的作用。试点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认真规划,精心组织,切实加大投入和保障,保证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1.科学规划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建设。试点高校要充分认识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不断更新远程教育教学理念,根据我部有关课程建设规范的要求,结合学校自身的定位、特色和学科优势,科学合理地规划和认真组织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提高网络教育整体教学水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2.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试点高校要支持和鼓励校内外的知名教授担任主讲教师,选派本校本学科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逐步形成一支包括教学、辅导、研究、设计和技术等人员,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资源设计和制作能力强的精品课程建设团队。 3.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试点高校要准确定位网络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根据成人从业人员业余学习的特点正确处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的关系,正确处理理论基础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和实践应用知识结合的关系,探索网络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建立适合于成人从业人员业余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学习型社会的新要求。 4.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试点高校要重视课程设计,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学习活动、开发学习资源,根据学科内容选择恰当的媒体形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条件差异提供多种形式

赣南师院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申报省级优质课程

赣南师院大学英语精品课程申报省 级优质课程 自评报告

一、前言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门核心基础课,面向所有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素养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运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二、领导重视支持、组织管理到位 2.1 基于学校的总体建设和发展,校领导十分重视基础课程中大学英语课程的建设,多次来外院调研,亲自对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提出许多明确、中肯的意见。 与此同时,在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支持下,全面推进了大学英语课程的建设。到上学期为止,学校为大学英语教学又投入资金建3个网络教室,有力地支持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2.2 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价标准 2.2.1、管理队伍: 外院教学管理队伍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比较合理。本院校有分管大学英语课程的教研室主任2名,院有教学秘书及辅导员。

外院在重要岗位上工作的教学管理人员均德才兼备,具有与岗位相适应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决策调控、调节变通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2.2.2、教学规章制度的建设与执行: 本课程小组参照《赣南师范学院管理制度》,制定了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对教学环节、内容,作了全面规定。规章执行效果良好。 结合教学实际,大学英语课程小组对各主要教学环节确定了质量标准,如:课前备课环节,要有教材、教学大纲、参考材料,并写出符合要求的教案;课堂教学环节,要有教案,讲授要概念准确,条理清楚,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课堂讨论环节,要有主题,有重点发言,有实施计划,有总结评点;教师批改作业要有成绩和评语;期末考试环节,试卷要有规范的题型和适度的题量,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要有合适的比例,阅卷要有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详见各项规章制度) 2.2.4、教学评估与检查: 学校几年前就已建立教学质量评估和监控体系,连续多年组织学生给教师打分,组织教师相互打分,评选优秀课,形成一定经验;外院也积极配合学校建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每学期组织学生给教师打分,报教务处统计,并要求教师相互听课,相互评价,还利用期中教学检查,检查教师教学环节的执行情况,通过学生代表座谈会,倾听学生对教师和教学工作的意见,通过全院教师和各班学生的师生对话会,开展学生评教和教师评选活动。以上举措对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详见听课记录、课堂教学评估等资料) 三、深化教学改革

国家级精品课程《高级英语》课程建设方案

国家级精品课程《高级英语》课程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用五年时间,把高级英语建设成为一门充分践行“学生本位”、“素质本位”思想,人文色彩浓郁,时代内涵丰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先进,教学环境信息化特色突出,课程评价体系完善,自我革新能力强的高年级“核心”课程。 二、建设步骤:本课程建设将在多项“分目标”同时并举的基础上,采取分层次、有优先、有重点、逐年推进的建设方略。具体规划如下: 1.人文及时代内涵建设 (1)本课程组刚刚编写、出版的《新编高级英语教程》取材广泛,选材新颖,时代性强,人文内涵丰富,这为本课程实现未来5年的“人文及时代内涵”建设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适时引入、编写一批教辅、学辅材料,进一步扩充本课程人文内涵,保持其时代性。 (3)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现有教材的人文内涵,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创新精神的授课形式。 (4)将对学生人文、科学精神的培养作为设计、开展实践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 2.教学环境信息化建设 (1)“高英”课堂教学网建设:A. 完善并适时更新现有的电子资料库——CAI课件,背景知识、作者简介、语言知识点、文本赏析、注释、相关话题导引、习题、试题等教辅、学辅材料;B. 逐步实现课程全部模块授课录像并上网;C. 在现有朗文、韦氏、金山词霸等在线词典的基础上,再投放几部高质量的网络词典;D. 建设网上学习资料下载平台。

(2)校园网、局域网建设与利用:A. 进一步拓展校园网的“资源”功能;B. 开展网上资源利用研讨活动;C. 进一步发掘Internet网上学习资源,提供具体链接地址。 (3)在线语料库建设:A. 探索能充分利用现有BNC、BROWN,LOB,LDC等在线语料库的教学新形式;B.适时购进1-2个切合“高英”(及其它课程)教学、科研需要的国、内外语料库(尤其是英、汉平行语料库);C.力争自主建设1-2个切合本课程及其它多门课程教学、科研需要的校本语料库。 3.教学过程建设 (1)课堂教学建设:A. 教学理念与方法:开展对学生期望的理想教学形式的调查分析,进一步探索能充分实践启发、体验式、发现式、研究式、合作式等现代教学理念的有效授课形式,拓展其内涵。B. 教学资源:探索能有效利用现有多功能教学资源形式的途径和方法;开辟新的资源形式;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动态性、再创性、多样性、结构合理性研究。C. 教学手段:探索能增强课堂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的各种传统及信息化教学手段。D. 加强信息化学习方式(如适应性学习、WebQuest 学习,探险性学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E.加强课堂教学评估指标研究。 (2)在线辅助教学建设:A. 创建网上学习社区,构筑学生自主学习平台。B. 创设BBS电子布告板系统,增加师生互动。C. 建立师生个人电子档案,探索在线教学规律。D.加强网上教学实践技术培训。 (3)实践课建设:A. 融高年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与实践课教学于一体;B.通过实践课培养学生的体验式、探究式学习能力以及人文素养和科学创新精神;C.通过实践课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的体验和能力训练;D.探索一切行之有效的实践课形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协作能力、适应工作的能力、知人处事的能力以及灵活应变的能力。 4.革新能力建设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B类课程。它服务于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专业培养目标,服务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要。课程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凸显其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服务,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方面具有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课程任务 经过三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三)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大学英语课程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面向的就业岗位和工作过程为课程开发依据,以应用为目的,以实践为核心,以知识为主线,挑选较为典型和常用的工作场景作为语言环境,将将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合作性和交际性贯穿于教学之中,将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要求融入行业工作过程内容中,进行语言能力与职业能力的无缝对接,最终实现提高

职业能力素养的目标。 2.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1)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应用能力 在课程设计时,大学英语课程将行业英语教学内容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基础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着重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大学英语课程整合教学内容,调整了晦涩难懂、应用性不强的部分,加强实践性教学而不是只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同时,大学英语课程还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保持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3)实施全方位的考评体系,实现考核内容的实践性和形式的开放性 本着尊重语言学习规律,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养成的过程性原则,大学英语课程确定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全方位的考评体系。主要从学习态度(出勤率、课堂表现等)、项目实施(小组活动、随堂测试等)、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四方面综合评价学生。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课程的开放性 大学英语课程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对学生开展拓展学习项目,实施课外学习指导,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课程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是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听说、写译能力,使其在毕业后的社会交往和工作、学习和研究中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二是以素质教育为本,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将来各方面发展的需求,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基本句型结构和基本的行文结构,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打下较为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二)能力目标 学习动机明确,有主动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适合自

南京大学外语学院英语语言学课程

人员构成: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丁言仁男1948.11 博导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通论” 陈新仁男1967.10 教授语用学、修辞学“英语语言学导论”“英语语言通论” 王文宇女1974.1 副教授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通论”、“论文写作与研讨” 周丹丹女1970 讲师英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学”网络课程答疑张翼男1980.3 助教理论语言学“英语语言学”网络课程更新 教学队伍整体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队伍中有2名正教授,1名副教授,1名讲师,1名助教,其中博导1人,硕导2人,博士4人,硕士1人,有2人从事英语理论语言学研究,3人从事英语应用语言学研究,50岁以上1人,30-50岁以上3人,不足30岁1人,主持课程负责人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讲教师陈新仁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其他三位教师毕业于南京大学,因此,整个队伍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等都非常合理,既有经验丰富、成果累累的老教师,也有年富力强的青年教师。师生比例1:10左右。队伍中,陈新仁博士多来一直从事“英语语言学概论”的教学工作,对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形成了比较多的感性认识,并从2002年起开始参与“英语语言通论”王文宇博士擅长外语学习与教学研究,参与“英语语言通论”团队教学工作,并独立承担“论文写作与研讨”系列讲座。周丹丹博士主要负责“英语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的答疑。张翼硕士目前主要参与实践环节的指导,同时协助维护“英语语言学概论”网络课程的更新。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1、重新定位“英语语言学”课程定位和目标,将该课程从选修课提升为专业必修课,将该课程从一门知识型课程界定为一门知识传授

初中一年级英语全册,精品课程免费学习全集

初中一年级英语全册,精品课程免费学习全集 初中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My name’s Gina.Unit 2 Is this your pencil?上Unit 3 This is my sister.Unit 4 Where’s my backpack?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上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Unit 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Unit 11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Unit 12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七年级上册复习初中一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Where’s your pen pal from?Unit 2 Where’s the post office?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Unit 4 I want to be an actor.Unit 5 I’m watching TV.Unit 6 It’s raining!Unit 7 What does he look like?Unit 8 I’d like some noodles.Unit 9 How was your weekend?Unit 10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Unit 11 What do you think of game shows?Unit 12 Don’t eat in class.七年级下册复习

重庆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指南

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指南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我委将组织开展2010年度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以下简称“市精品课程”)申报、评选工作,并在已有市级精品课程中择优推荐参评国家精品课程。 一、申报条件与要求 申报市精品课程的必须是普通高校的本科课程、高职高专课程,且已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以学校正式文件为准)。 (一)本科课程 本科课程原则上应是各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或量大面广的专业课,在本校连续开设3年以上,课程负责人为本校专职教师,具有教授职称,且近三年主讲此门课程不少于两次。 (二)高职高专课程 高职高专院校申报的课程,应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体现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申报课程应由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建设,课程负责人以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为主,负责课程建设的规划、组织与实施。 (三)申报承诺 课程申报负责人要承诺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引用的课程资源要注明来源,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市精品课程视为职务作品。凡申请市精品课程评审的高等学校和主讲教师将

被视为同意该课程在享受“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期间,将其上网容的非商业性使用权自然授予各高等学校。 (四)其他要求 1.为了加强市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各校申报课程在被评为市精品课程后,除市教委安排的课程建设经费外,各学校应按不低于1:1的比例安排配套建设经费,保证市精品课程的维护与共享。同时应保证课程畅通,在5年免费开放课程资源,并不断更新上网容,同时要求这些课程逐年增加授课录像上网,申请人在申请表中需要填写授课录像上网计划,2至3年达到全程授课录像上网。 2.申报市精品课程应参考市精品课程分学科配额表(见渝教高〔2008〕28号),原则上市精品课程不重复设置。 3.我委将定期对市精品课程进行复核,根据复核情况决定是否保留或取消其市精品课程称号。 二、申报限额 本年度市精品课程计划遴选建设40门左右,鼓励不同种类课程申报。参照教育部精品课程限额推荐的做法,实行限额申报(各校推荐名额见附件1)。各校按附件名额择优、排序推荐,超额申报不予受理。 三、申报程序 (一)市精品课程首先由课程负责人申请,各学校评选推荐,并在工作(https://www.360docs.net/doc/a4540832.html,)上传申报书、申报表(见附件2、3)等相关材料。推荐课程的相关资料须在3月8日前上网并

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及申报

---------------------------------------------------------------最新资料推荐------------------------------------------------------ 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及申报 大学英语精品课程建设与申报 1/ 26

内容1.精品课程建设背景和现状 1.精品课程建设背景和现状 2.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及申报 2.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及申报 3.我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我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

---------------------------------------------------------------最新资料推荐------------------------------------------------------ 1.精品课程建设的背景和现状 1.精品课程建设的背景和现状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1500门国家精品课程门国家精品课程(每年评300门)门国家精品课程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30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764)、建设10000种高质门国家级精品课程量教材、3000个特色专业点 3/ 26

1. 配额外国语言文学类84门(03年-10年)已经建成57门(大学英语25门,42%)估计09-10年:10门左右一级学科文学二级学科03-10年 09-10年 03-10年已入选 09-10年课程总配额配额外国语言文学类845727

上海师范大学精品课程

上海师范大学精品课程/ 上海市重点课程 全国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系列教材之一 跨文化语言交际 习题汇编 习题之二:课堂思考练习 2008年5月

习题之二:课堂思考练习 第一章跨文化语言交际概述 第一节文化、语言和交际 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文化”的内涵? 2、“文化”具有那些特点? 3、什么叫“文化定势”?请举实例说明。 4、什么是“亚文化”概念?请联系中国文化的现状加以阐述。 5、什么是符号?如何理解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6、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包括哪些类型?请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加以说明。 7、“思维”与“思想”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8、为什么“想什么”、“怎么想”比“说什么”、“怎么说”更重要?请谈谈你的体会。 9、“交际”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为什么说任何交际都是文化的交流或碰撞? 10、交际的过程由哪些要素构成的?请叙述一个完整的实际交际过程。 第二节跨文化语言交际 思考与练习: 1、请联系实际解释“跨文化语言交际”的概念。 2、跨文化交际中假如需要翻译,那么翻译的功能是什么? 3、跨文化语言交际与“跨文化交际”有什么区别? 4、请联系“比较文化学”课程学到的知识谈谈非语言的其他跨文化交际媒介。 5、跨文化语言交际与“言语交际学”有什么区别? 6、请联系“语用学”课程学到的知识谈谈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 7、跨文化语言交际与“文化语言学”有什么区别? 8、请联系“古代汉语”课程学到的知识谈谈汉语同汉字的关系。 9、跨文化语言交际与“比较语言学”有什么区别? 10、请联系“汉英语法比较”课程学到的知识谈谈汉语与英语在语法方面的主要区别。 第二章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

关于国家精品课程申报网站的一些注意事项(精)

关于国家精品课程申报网站的一些注意事项 --记录国家精品课程评审专家的谈话 1、申报网站中的栏目需要和申报指标中的栏目进行一一对应的方式,因为进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的专家一般都是拿着申报指标表进行一一对应方式的查看相关的内容,这些专家要评审的课程很多,同时专家一般都是年龄比较大的人员,所以专家希望精品课程指标按照对应的位置陈列方便他们的浏览和打分----不建议把这些指标进行分散式展示,也不建议把这些指标隐藏在很深入的内容里面。 2、对于高职高专学校的课程,需要体现和突出的重点是课程的“特色、亮点”,这些特色和亮点要有实际的内容和佐证来支撑,不是空洞的说辞,这些特色和亮点最好是呈现在醒目的地方; 3、精品课程网站展现的界面不要太花哨(比如太多的动画、图片),需要突出重点,界面能够简洁美观; 4、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内容的编排需要紧密结合国家近期的课程改革的要求来编写,比如如何体现课程内容上的“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基于工作过程”,在内容上打破传统的编排结构; 5、录像上增加了说课录像,需要好好把握说课录像的要求,【如何通过说课录像把课程整体设计,包括教学设计以及相应的教学设施、环境和实训实习场景等介绍,并附相应文字说明】 6、高职精品课程的特点要体现“实训”中的”训“特点:是学生如何进行自我训练的,当学生在训的过程中如何进行知识的掌握,老师如何解决学生在训中遇到的问题,体现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内容------而不是老师如何训学生,也不是通过说教的方式来训练学生; 7、对于课程录像,考察点是如下几个方面: A、老师在教学场景中是否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PPT、投影等手段) B、展示的PPT中是否有图片、动画的效果,而不是一堆的文字PPT教学 C、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否有交流互动的场景,学生是否向老师提问 D、学生之间是否有讨论的场景 E、拍摄的角度是否有老师、学生、以及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8、多一些互动交流的栏目,而且要有不同时期的交流结果的展示内容。

英语视听说精品课程建设年度总结报告

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2006-2007年度) 总 结 报 告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目录 一、教师队伍建设 (1) 1.青年教师培养 (1) 2.团队建设 (1) 二、教学改革研究 (1) 1.教学获奖 (1) 2.教改课题 (2) 3.教改论文 (2) 三、网络资源更新 (2) 1.新编教材 (2) 2.课外资源 (2) 3.实况录相 (3) 四、系统软件维护 (3) 1.资源管理与远程备课平台 (3) 2.教学与管理网站 (3) 五、硬件设施建设 (4)

自成功申报国家精品课程以来,我们按建设规划中的既定目标对本课程进行了教师队伍、教改研究、网络资源、系统软件和硬件设施等方面的建设、维护和完善工作。 一、教师队伍建设 继续发扬学校和外国语学院一贯坚持的“传”、“帮”、“带”的优良传统,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中培养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1.青年教师培养 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课程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制订了多项激励措施: 1)召开课程组例会,分专题讨论,探讨能体现本课程特色和创新的相关教学与理论问题; 2)激励青年教师申报各级教改课题。先由课程组统一规划选题指南,然后结合个人特长选择研究课题或任务,最后由课程组统一审批并提供一定的启动经费;对于结合 精品课程进行研究的论文,一旦发表即给予奖励。 3)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学院和学校举办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竞赛; 4)带领青年教师进行《英语视听说》多媒体网络版立体教材的编写和开发; 5)协助青年教师进行录相课的设计、排练和录制。 2.团队建设 实行课程组成员年度滚动制,每年按一定比例滚动。本年度考察和发展新成员1人。 二、教学改革研究 一年来,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项目支持下,本课程组开展了一系列教改研究与实践活动,取了丰硕的成果和骄人的成绩。 1.教学获奖 1)白解红,全国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白解红、邓杰、邓颖玲、朱小舟、黄继勇,英语视听说多媒体网络教学研究与实践,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 3)邓杰,标记技术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 4)邓杰,DJ音视频网络教学系统,湖南师范大学首届多媒体课件设计大赛一等奖; 5)邓杰,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度教学优秀奖; 6)朱小舟,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艺术竞赛,湖南师范大学二等奖; 7)罗辉,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艺术竞赛,外国语学院一等奖,湖南师范大学优胜奖。

精品课程:航空旅行大学专项英语Word版

7航空旅行 A 起飞 下列是你到机场后活动的通常顺序 First you go to the check-in desk (登记柜台) where they weigh your luggage (称行李). Usually you are permitted 20 kilos, but if your bags weigh more, you may have to pay excess baggage (=you pay extra 超重的行李). The airline representative checks your ticket and gives you a boarding card (登机牌) for the plane with your seat number on it. Then you go through passport control (护照验关) where an official checks (核实 NOT controls) your passport, and into the departure lounge (登机大厅). Here, you can also buy things in the duty-free (免税商店),e.g. perfume, alcohol and cigarettes. About half an hour or forty minutes before take-off(起飞), you are told to go to a gate number, e.g. gate 14, where you wait before you get on (登机)the plane. When you board (=get on 登机) the plane, you find your seat. If you have hand luggage (手提行李), you can put it under your seat or in the overhead locker (头顶行李箱)above your seat. The plane then taxis (=moves slowly 滑行) towards the runway ( 跑道), and when it has permission to take off (起飞), it accelerates along the runway and takes off. B 飞行 You may want or need to understand certain announcements; these come from the captain (=the pilot 机长) or from an air steward (空中先生) or stewardess (空中小姐)/ cabin crew (空中乘务员)/ flight attendant (空 中服务员)(=people who look after the passengers): Please fasten your seat belt (系好安全带) and put your seat in the upright position (垂直位置). We are now cruising (=flying comfortably 中速航行) at an altitude (= height 海拔) of 10,000 meters. May we remind passengers (=ask passengers to remember 提醒) that there is no smoking until you are inside the terminal building (= where passengers arrive and depart 航空集散大楼) The cabin crew (=air stewards 空中乘务员) are now coming round with landing cards (入境卡). (These are cards you sometimes have to fill in when you enter certain countries.) C. 抵达 When the plane lands (=arrives on the ground 降落),you have to wait for it to stop / come to a halt. When the doors are open, you get off the plane (下飞机) and walk through the terminal building (航空集散大楼) and go to the baggage reclaim (行李领取处) where you collect your luggage. You then pass through customs (过海关) (green=nothing to declare;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 教高厅[2003]3号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党政领导要给予高度重视,精心设计,精心组织。有关高等学校要在经费投入、人员保证、管理机制等各个方面不断创新,支持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保证国家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采用学校先行建设、省区市择优推荐、教育部组织评审、授予荣誉称号、后补助建设经费的方式进行。教育部将建立“中国高教精品课程网站”,发布与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有关的政策、规定、标准、通知等信息,并接受网上申请,开展网上评审、网上公开精品课程等工作。 一、申报方式 1.申报条件。国家精品课程原则上应是本科、高职高专各个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课程必须已在高等学校(含高职高专院校)连续开设3年以上。课程主讲教师具有教授职称(高职高专院校可适当放宽条件)。有关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已经上网。同时,为评价主讲教师个人的授课效果,还需在网上提供不少于50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鼓励将课件或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参评。 2.申报步骤。国家精品课程申报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向教育部提出,申请公文内容应包括申请学校名称、课程名称、授课对象、主讲教师姓名等,不再附申请表格和说明材料。另由申报课程所在学校组织课程主讲教师通过“中国高教精品课程网站”直接提交课程的申请表格、说明材料以及课程上网的网址(包括进入密码)等。教育部不直接受理高等学校提出的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申请。 3.申报时间及受理机构。国家精品课程自2003年起,连续评审5年,每年评审一次,申报截止日期为当年的9月15日(2003年将根据情况适当延期)。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受理机构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邮政编码:100816,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 二、评审方式 教育部将委托有关机构和专家进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评审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资格审查,网上教学资源评审,教学效果评价(学校举证、审看录像、网上学生评价)和公示材料(包括申请表格、说明材料、上网资源、学校举证、教学录像、网上学生评价意见)30天。情况特殊的也可委托专家到校现场复审。公示期内如无异议,由教育部授予“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并向社会公布。 三、运行管理 1.课程上网。由有关高等学校和主讲教师保证“国家精品课程”在网上的正常运行、维护和升级。确因技术原因需要中断的,必须在“中国高教精品课程网站”中注明原因。所在学校和课程人员应及时排除问题,尽快恢复上网课程的正常运行。 2.年度检查。国家精品课程每年检查一次,检查工作由教育部委托有关机构和专家在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精品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校精品课程《高级英语》课程建设与改革总结 自2008年07月起,《高级英语》课程被学校确定为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课程建设小组按照《江苏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文件精神及要求,积极、努力、认真地开展《高级英语》课程建设工作,经过近两年半的建设,该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教学手段和课程特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完成了预期的建设目标与任务,使《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基本情况 1.课程改革与建设背景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习阶段的一门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专业技能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承前启后(将低年级学习阶段和高年级学习阶段紧密衔接的专业基础课。高级英语总课时数128,占专业课程的10%,开设时间一学年;其实践性和系统性很强。它在学生学习了《基础英语》、《英语听说》、《英语阅读》《英语语法》等专业课基础上开设的。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高级英语课程是这样规定的: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高级英语》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可见一斑。 2.《高级英语》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我校历来十分重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放首位。自从我校开设英语专业以来,《高级英语》课程一直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主干课程,严格按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对该课程的刚性教学指标实施教学。(每课都应配备有大量的相关练习,包括阅读理解、词汇研究、文体分析、中英互译、和写作练习等,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质量上有较大提高。P23《英语教学大纲》。 长期以来,我院注重对《高级英语》课程的建设,经过了院系领导和众多教师多年共同努力与探索,《高级英语》课程建设已夯实了基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高级英语》教材是英语专业中最具权威性、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针对性和科学性较高的部优教材之一,得到全国英语专业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时数有过几次变动,首届英语专业2000级教学计划中《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时数为192学时.2007年教学大纲修订时将《高级英语》中的阅读和翻译分流到了《翻译》、《英文报刊选读》、《阅读与欣赏》(相当于高级阅读)等专业课程之中;加强了实践性环节:专业认知实习;故课时数由原先的192课时减少到目前的128课时。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教学时数的变化,无疑是为了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熟巧的培养的系统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学校对英语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都比较满意。 二课程建设思路及目标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高级英语》课程组共有7名教师组成,高级英语课程师生比为1:12,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讲师2名。另外配备辅导教师(由本院硕士研究生担任)3-5名,每个班级1

大学英语课程总结

大学英语课程总结 《大学英语》课程经过近几年来的建设和培育,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发展及特色、教学内容、实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目前,改革已初见成效。 1. 师资队伍建设: 该课程的师资结构较为合理,在大学英语的60人教师队伍中,有教授1人,占1.67%,副教授12人,占20%,讲师40人,占66.67%,助教7人,占11.67%。其中博士在读2人,占3.33%,硕士及硕士在读50人,占83.33%。近几年已先后有14位教师到国外接受短期和半年至一年时间的培训,并已全部回国任教。为了使青年教师能够快速成长,学院的目标是从2004年开始,每年至少送3-5名教师出国培训,最后让每个老师都有出国进修的经历,从而从整体上提高老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以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 课程发展和课程特色: 该课程是在原杭州电子工学院外语教研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从弱小到上规模的发展过程。本课程早在2003年已成功申请了校级精品课程,经过近五年的建设,该课程的师资从03年的 21人发展到现在的56人,学生人数从当初的年级66个班级达到现在每个年级近90个班级、两个年级近8000人的规模。教材从单纯使用上外版的《大学英语》发展到使用《全新版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体验英语》、《新编大学英语》等多种教材。目前为配合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全部统一使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浙大编着的《新编大学英语》(配网络版)教材。我们在全国大学英语改革的大背景和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下面几个课程特色:

1.“大班讲授+小班辅导”的教学方式。大班采用PPT、经典影视和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原本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生动、开放、有效;小班详解学生的疑难问题,训练学生听说能力,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 “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思想。教学中将教师的主导作用融入学生的主体活动中,由传统的“教”转为“导”、由“学”转为“用”,使学生的从原来的学习英语转化为在运用中习得语言能力。 3.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口语角”、“英语戏剧比赛”、“ 外国影视文化欣赏”、“大学英语课外读书活动”、“ 校园英语广播”、“大学英语晨读活动”“和“自主学习”等第二课堂活动长期有序开展,实现课堂内外教学互补,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3. 教学内容、实践和方法: 该课程由精读和视听说两个子课程组成,分四个等级,四个学期完成,共264个学时,学生在第三个学期可以过四级。与该课程相配套的是“口语角”、“英语戏剧比赛”、“大学英语课外读书活动”、“大学英语晨读活动”、“听力调频“和“自主学习”等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组有专门老师负责使该项活动,使该项活动长期有序开展,目的在于实现课堂内外教学互补,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提高。第四学期结束后,该课程老师为学生开设高级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影视等相关的应用英语公共选修课程,重点在于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 在教学实践方面,我们形成了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即重视学生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语音课教学案例

小学英语语音课教学案例 国培小学英语四班王凤琴 一、教学目标设计 1、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四年级学生经过近两年的英语学习,有了简单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着较浓厚的兴趣,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具备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2、教学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C部分pronunciation的内容,是一节单纯的语音课型。四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26个字母及例词,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其中的21 个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本节课的重点是启发学生通过仔细读单词,自己总结出元音字母Aa和Ee的发音规律,让学生获得成功感,进而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课标解读 小学四年级应达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一级标准。虽然在课程标准的一级标准里对语音没有明确要求,但有关小学语音教学的二级要求中对语音目标的要求是:(1)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2)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3)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4)了解单词有重音。(5)语音清楚,语调自然。 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听懂,会说,会读音标“ [ei] [?] [i:] [e]和例词cake,snake,grapes,face,apple ,bag ,cat ,hat,we,me ,he ,she,egg ,bed ,desk ,pen”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小组活动,促进他们养成动脑、动口和动手的好习惯,初步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及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大胆开口,主动模仿。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听懂,会说,会读音标“ [ei] [?] [i:] [e]和例词cake,snake,grapes,face,apple ,bag ,cat ,hat,we,me ,he ,she,egg ,bed ,desk ,pen” 教具准备: 课件、单词卡片和磁铁。 二、教学模式设计 授课的主要内容为《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C部分pronunciation 的内容,是一节单纯的语音课型。本节课的重点是启发学生通过仔细读单词,自己总结出元音字母Aa和Ee的发音规律,会读课本中的16个例词和四个音标[ei] ,[?] ,[i:]和[e]。让学生获得成功感,进而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教案设计如下:(一)改进设计 总结第一次失败的教训,笔者有了以下的收获:(1)明确于本节课的重点是启发学生通过仔细读单词,自己总结出元音字母Aa和Ee的发音规律,会读课本中的16个例词和四个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