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来慈云实验中学生物选科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一部分:选择题(70分)
一、选择题。(2分×20=40分)
1.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长颈鹿的颈和腿之所以特别长,是由于 ( )
A.为了摄食树叶,颈和腿不断伸长,代代相传,愈伸愈长
B.长颈,长腿者比短颈短腿有较佳的生存机会
C.长颈,长腿者影响了遗传基因
D.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达时受到环境的影响
2.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变异,下列哪个过程为自然选择提供了这一基础() A.DNA→DNA B.DNA→RNA
C.mRNA→蛋白质D.转运RNA携带氨基酸
3.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可以定向积累微小有利变异的是()A.定向的变异和自然选择B.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
C.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D.自然选择和遗传
4.科学家做了下面的实验:把若干对家蝇分成若干组(每组一对),再将每组的子代分为A、B 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B部分则不接触DDT(如下表所示)。只选择保留存活率最高的那一组的B部分,A部分及其余各组统统淘汰。将保留的部分再重复这样的实验过程,并且在实验中逐代增加DDT的浓度。经过这样多代的重复,获得了具有很强抗药性的家
B.由于长期使用DDT,使家蝇的抗药性逐代增强
C.家蝇抗药性原已存在,与是否使用DDT无关
D.家蝇抗药性形成是长期使用DDT的结果
5.使用农药来防止棉红铃虫,开始效果很好,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红铃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
B、红铃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的选择
C、红铃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D、农药对棉红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6.到了寒冷的冬天,枫树纷纷落叶,而松树却依然是郁郁葱葱。这说明
A、枫树不适应寒冷环境,松树适应寒冷环境
B、它们都能适应环境
C、枫树适应寒冷环境,松树不适应寒冷环境
D、它们之间进行着种间斗争
7.恐龙类动物是中生代时期最繁盛的一类大型爬行动物,但是到白堊纪末期尽殁于世。从生物进
化角度而论,恐龙这类动物灭绝的原因可能是
A、食物不足
B、防卫能力不强
C、环境变化
D、生存斗争失败
8.通过化石的研究表明,恐龙等生物曾在地球上生存过较长一段时期,但后来灭绝了,能够理解这些物种短暂生存的最充分理由是()
A.这些物种不会发生变异B.恐龙与环境斗争的结果使恐龙发生了变化
C.环境变化导致这些物种的灭绝D.这些物种缺乏具有适应环境的可遗传的变异9.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三代(遗传符合按孟德尔遗传定律),其第4代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变化情况是()A.基因频率变化,基因型频率不变B.基因频率不变化,基因型频率变化
C.两者都变化D.两者都不变
10.某地区人群每10000人当中有一个白化病患者,若一女性患者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男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患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多少
A、1﹪
B、0.5﹪
C、1/8
D、1/4
11、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
个体占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A、24%、72%
B、36%、64%
C、60%、40%
D、57%、43%
12.某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下左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
13.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
①基因突变②过度繁殖③基因重组④染色体变异⑤自然选择⑥隔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14.四个生物群落分别包含若干种群,右图
中给出了这些种群的密度(每平方米的
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
哪个群落最不易受到影响()
A.群落甲B.群落乙
C.群落丙D.群落丁
15.1950年,为除去对农作物构成重大危害的兔,澳
洲使用了能引起兔致命疾病的病毒。下图是对此
后六年间兔的致死率和病毒的毒性变化进行调查
的结果。生物学家从上面的结果中得知一种事实,
即兔因发生遗传性的变异而对病毒产生抗性;病
毒也因遗传的变异而毒性减小。以此为根据而得
出结论:在较短的期间内,兔和病毒已协同进化
了。关于兔子和病毒进化的说明中,恰当的进化
原因是()
①隔离②自然选择③突变④定向进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6.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面,但两地生物种类却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他们的祖先不同B.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
C.变异的方向不同D.岛上的生物未进化
17.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
该现象说明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
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
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18.根据下列自养生物在进化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A→B→C B.B→A→C C.B→C→A D.C→B→A
19.关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正确的叙述是()
A、原始生命→原始的原核生物(异养型)→自养型原核生物→需氧型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B、原始生命→自养型原核生物→原始的原核生物(异养型)→需氧型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C、原始生命→原始的原核生物(异养型)→需氧型原核生物→自养型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D、原始生命→需氧型原核生物→原始的原核生物(异养型)→自养型原核生物→真核生物20.真核生物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
①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增强了适应环境的能力;②出现有丝分裂,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
定了基础;③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二、多选题(3分×10=30分)
21.下列观点,哪项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 A.种群是进化的单位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D.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22.鲱鱼在夏季如遇干涸,常藏于泥中进行夏眠,直到雨季来临时才“复苏”,下列对这种现象的
解释正确的是
A、是一种生存斗争的表现
B、这是对不良环境的适应
C、这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D、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3.1937年某人把原产于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栽培,那里气候较寒冷。最初三叶草的产
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对这一事实作出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不耐寒冷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并繁衍
C、三叶草再生长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D、这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24.按照达尔文进化论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活在地学水中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视觉
B、食蚁兽的长舌是因长期添食树缝中蚂蚁反复伸长所致
C、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进行选择,结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
D、春小麦连年冬种可以变成冬小麦,这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25.下列哪一项是种群() A.广西乐业天杭中的方竹B.某一池塘中全部的蝌蚪
C.大兴安岭的东北虎D.某一个森林中的猫头鹰
26.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一种群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个体间也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