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整理合辑

合集下载

增补四库未收术数类古籍大全全册

增补四库未收术数类古籍大全全册

增补四库未收术数类古籍大全全册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增补四库未收术数类古籍大全(全90册)增补四库未收术数类古籍大全(全90册)1第一集--数法集成(共17册)2第二集--占侯集成(共6册)3第三集--易占集成(共6册)4第四集--六壬集成(共8册)5第五集--杂占集成(共6册)6第六集--堪舆集成(共31册)7第七集--命相集成(共4册)8第八集--遁甲集成(共6册)9第九集--杂术集成(共1册)10第十集--阴阳五行(共5册)第一集数法集成第一册演玄一卷九宫衍数一卷扬子太玄评议一卷河洛数释二卷三极通二卷考订河洛理数便览一卷图书衍五卷杨雄太玄经校正一卷第二册太玄阐秘十卷附编一卷外编一卷首一卷第三册-第五册皇极经世观物外篇释义四卷三易洞玑十六卷第六册-第十册皇极经世十二卷第十一册-第十二册天原发微十八卷易元包一卷潜虚校正大衍心法一卷第十三册集注太玄经六卷第十四册启蒙意见五卷阴阳消长论元包数义一卷潜虚述易四卷附考异一卷汉上末言一卷大九数一卷第十五册于役录一卷于迈录一卷元包经传五卷说畴一卷翼玄十二卷第十六册-第十七册校刊皇极经世易知第二集占侯集成第一册风角书八卷菊易山房天学一卷天文风角一览占一卷天文玉历精异赋一卷第二册玉函真义天元歌一卷天象灾祥分类考一卷三悟重刊纪慎斋先生祈雨全书二卷第三册乙巳占十卷咏梅轩仰观录二卷玄天文风晴阴雨占验图第四册起世经一卷祷雨杂记一卷云气占侯二卷通占大象历星经二卷五残杂变星书泰阶六符经一卷大衍十二次分野图未央术一卷请雨止雨书一卷雨肠气候亲机一卷灵信经旨一卷星经二卷求雨法一卷望气经一卷占书残叶天文星纂一卷天文星总一卷天文风雨赋一卷占日月亏蚀一卷钦天监监正元统一卷第五册玉历通政经一卷天元玉历十二卷第六册星说一卷天文枢会(附图)第三集易占集成第一册火珠林一卷占筮书残一卷周易考占一卷焦氏易林吉语一卷周易辩占一卷易林二卷第二册易林勘复二卷周易尚占三卷易杂占条例法一卷正易心法一卷易筮遗占一卷易林释文二卷易飞候第三册-第四册易林十卷大衍筮法直解一卷揲蓍说图南斋蓍卜二卷第五册周公卜法残一卷京氏易占一卷沈氏改正揲蓍法一卷周易会占一卷椟蓍记一卷周易古占一卷麻衣道者正易心法一卷郭氏易占一卷焦氏易林十六卷第六册周易分野一卷易洞林三卷补遗一卷卜易秘诀海底眼杨救贫卦卦神章第四集六壬集成第一册六壬类聚四卷黄帝金匮玉衡经一卷六壬神定经二卷六壬卦课一卷六壬大占一卷大六壬苗公射覆鬼撮脚三卷第二册-第四册大六壬大全六壬经纬第五册大六壬心境大六壬探源第六册大六壬探源六壬摘要第七册六壬摘要壬学琐记大六壬指南第八册大六壬指南六壬金口诀第五集杂占集成第一册黄帝龙首经二卷黄帝授三子玄女经一卷灵棋本章正经二卷明诚意伯温灵棋经解一卷龟经一卷qi龟论一卷卜记一卷灯花占一卷梅花神数一卷出行宝镜一卷图一卷占验录一卷第二册戚少保军中占书一卷字触六卷师旷占一卷太乙经一卷灵棋经一卷质龟论一卷百怪断经黄石公望空四字数一卷bi'jiao'经一卷新定牙牌数一卷第三册-第六册太乙数大全第六集堪舆集成第一册周易葬说一卷宅谱迩言一卷地理辨正补正三卷第二册天玉经一卷地理水法要诀五卷青囊叙一卷青囊奥语一卷青鸟绪语一卷地理辨正图说一卷第三册都天宝照经一卷风水却惑一卷地学答问一卷地理骊珠一卷玄空秘旨通释一卷玄机赋通释一卷飞星赋通释一卷紫白诀通释一卷地理秘窍一卷地理枝言第四册秘传水龙经五卷翻卦挨星图诀考着一卷地理葬书集注一卷第五册地理末学六卷葬考一卷第六册玉函真义古镜歌三卷相地指迷十卷阳宅指南一卷傅家阳宅得一录一卷第七册三字青囊经一卷地理辨正补义五卷第八册征验图考一卷地理精语四卷催官篇四卷第九册七十二葬法一卷阴阳宝海三元玉镜奇书三卷八宅明镜二卷第十册-第十二册吴公教子书一卷附四十八局图说一卷罗经秘窍图书十卷天机素书四卷第十二册-第十四册捜玄旷览十四卷第十五册阳明按索五卷玉尺经四卷附原经图式一卷第十六册-第十七册索隐玄宗九卷新qiao唐氏寿域一卷草木幽微经一卷刘江东家藏善本葬书一卷附校伪一卷第十八册菊易山房山法备考一卷九星穴法四卷披肝露胆经一卷平祥论潮水论第十九册疑龙三卷葬经翼一卷杂解二十四篇一卷图一卷阳宅撮要二卷青囊天玉通义五卷第二十册罔极录二卷附记一卷蜀山葬书二卷葬书二卷附录一卷第二十一册-第二十二册选时造命四卷撼龙十卷阳宅论相地骨经一卷相宅要说山水忠肝集摘要一卷第二十三册宅谱修方五卷诚是录一卷第二十四册水盘八针法一卷丧葬杂说一卷江氏百问目讲禅师地理书一卷地理索隐一卷砂部一卷理气部一卷作用部一卷龙部一卷水部一卷警世要言一卷穴部一卷地理微绪一卷司马头陀达僧问答一卷附水法一卷入式歌一卷蔡氏发微论校一卷附穴情赋一卷堪舆谱第二十五册珠神真经二卷慎终录要一卷地理真踪一卷附录一卷石函平砂玉尺经纂一卷心得要旨一卷赖公天星篇校一卷第二十六册儒门崇礼折中堪舆完孝录八卷第二十七册卜氏雪心赋删定一卷曾氏水龙经校一卷玄女海角经纂一卷宅谱指要四卷阳基部一卷黄帝宅经二卷第二十八册堪舆正经一卷杨公金函经删定一卷葬经笺注一卷图说一卷相地骨经一卷阴宅谬一卷紫微斗数三卷罗盘解一卷郭氏葬经删定一卷第二十九册云间蒋氏家传地理真书归元录二十卷第三十册傅家得一录堪舆泄秘第三十一册相宅新编相宅经纂第七集星命集成第一册命理支中藏干释例一卷四字经一卷珞录子三命消息赋三卷附新雕李燕阴阳三命二卷滴天髓二卷佐玄直指图解九卷璇玑经一卷第二册禄命要览四卷西法命盘图说一卷月波洞中记一卷论相鉴辨小言一卷古观人法一卷相经十六篇一卷第三册相笏经一卷相儿经一卷相经一卷相手版经一卷人伦大统赋二卷神相证验百条二卷受正玄机神光经一卷乾元秘旨一卷校正麻衣相法新刊秘诀三命指迷赋一卷第四册天步真元人命部三卷命理操元八卷补遗一卷命学玄通第八集遁甲集成第一册遁甲释要四卷奇门金章一卷新jin烟波钓叟徒奇门定局一卷遁甲符应经三卷第二册烟波钓叟直解一卷奇门占验一卷十八活盘详注一卷奇门臆解一卷奇门遁甲秘要二卷奇门遁甲启指悟一卷遁甲经一卷遁甲开山图一卷第三册奇门遁甲第四册大奇门宝鉴第五册奇门遁甲遁甲天书遁甲玄义第六册奇门遁甲集成奇门阐秘前编第九集杂术集成第一册游艺录六卷三才避忌居家宜忌一卷附录一卷续录一卷又续录一卷三续录一卷武陵竞渡略一卷测字秘牒一卷梦占逸旨八卷梦一卷淮南万毕术二卷梦书一卷张子房赤霆经一卷淮南万毕术一卷补一卷补遗一卷再补遗一卷第十集阴阳五行集成第一册择吉新书一卷三术撮要一卷长历钩玄一卷丙丁龟鉴五卷三历撮要第二册元经十卷选择当知三卷附历合览二卷选择历说第三册仕学备余六卷第四册金符经一卷趋避检三卷连珠历一卷五行占一卷五行问一卷五行杂说一卷复续丙丁龟鉴一卷续丙丁龟鉴一卷丙丁龟鉴续录一卷宋司星子纬书一卷子一卷阴阳书一卷太史公素王妙论一卷白译图一卷天镜一卷地镜一卷地镜图一卷杂五行书一卷瑞应图记一卷第五册嵇瑞一卷玉符瑞图一卷孙氏瑞应图一卷五行大义五卷灵台镜一卷随笔兆一卷秤星灵台秘要经一卷土牛经一卷克择部一卷附奇闻口诀。

百年珍藏中医古籍大全高清彩色版820种131G

百年珍藏中医古籍大全高清彩色版820种131G

百年珍藏中医古籍大全高清彩色版820种131GEA0001万氏痘疹奇书清咸丰5年EA0002不药良方王站柱编EA0003伤寒论三注周扬俊注EA0004伤寒论旁训赵雄驹辑注EA0005便元集刘兼汇梓EA0006便用良方罗本立编辑EA0007保赤汇编朱之榛辑清光緖戊寅EA0008傅氏眼科审视瑶函傅仁宇纂辑EA0009元汇医镜敲诈道人EA0010刘河间伤寒三书刘守真撰集;吴继宗校刊EA0011医学心镜录唐见编辑;唐孙华校EA0012医家心法高鼓峯说;胡珏评EA0013医药集览杨世照清康熙38年EA0014医述程文囿辑EA0015医镜蒋仪较EA0016外科心法薛己撰EA0017外科真诠邹岳说EA0018外科记者张景颜编辑EA0019天花精言袁句着EA0020妇婴至宝拜松居士增订EA0021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岳甫嘉着EA0022异授眼科清咸丰5年EA0023意解山房瘟疫析疑唐毓厚着EA0024慈航集王于圣纂着EA0025抱乙子幼科指掌遗稿叶其蓁编辑;叶大本述EA0026推拿秘书骆子庵说EA0027新刊明医秘传济世奇方万疴必愈沈应阳编辑何爌参订EA0028新刻伤寒六书纂要辩疑新刻伤寒活人指掌补注辩疑童养学纂辑周亮节较阅EA0029新刻医衡洪正立编纂上官铉鉴定EA0030新锲云林神龙龚廷贤编着EA0031新镌云林神龙龚廷贤编号EA0032新镌药性会元梅得春编集EA0033本草万方针线;本草药品总目蔡烈先辑EA0034洪芳洲先生摘稿邹梦桂校正;华复诚编次EA0035活动新书曾世荣EA0036济世全书汪启贤汪启圣选注EA0037温热暑疫全书周扬俊辑EA0038申斗垣校正外科启选申斗垣撰EA0039痘疹传心录朱惠明着EA0040痘疹经验集韩文博辑;韩云绮校字EA0041痧证汇要孙EA0042纂修医学入门系屯子着;卢拱辰编辑EA0043经络汇编林起龙鉴定;翟良纂EA0044聂氏痘门方旨聂尚恒着;邱生华重校;酆承迨重刊EA0045肺病问答石神亨撰;沙僧杂译EA0046脉度运行考EA0047脉药联珠药性食物考龙柏着;龙炳龙焕较;吴兆初参军EA0048脉诀汇编说统林起龙鉴定;翟良纂EA0049脉语吴崐述EA0050脚气类方源养德辑EA0051良朋汇集经验神方孙伟较辑;吴化善梓钉EA0052袖珍小儿方徐用宣编辑EA0053订补明医指掌滑寿编纂;邵从皐校订EA0054辨证冰监陈士铎着HFN0862(鸿文堂详校)医宗必读十卷李中梓鸿文堂校刊清乾隆44 HFN0887伤寒论后条辩十五卷王式钰校刊清康熙10年HFN0902六醴斋医书另一本程永培苏台程氏修敬堂乾隆间HFN0903六醴斋医书程永培苏台程氏修敬堂乾隆间HFN0927医学六要十九卷张三锡明万历HFN0928医学纲目楼英1565HFN0929医门法律六卷喻昌蔡锦堂,1658HFN0954古今医统大全100卷朱希忠明隆庆HFN0955古今医统正脉全书44种206卷吴勉学明万历291601 HFN0963合并脉诀难经太素评林闽书林安正堂刘朝琯明万历己亥1599HFN0964合并脉诀难经太素评林闽书林安正堂刘朝琯明万历己亥1599HFN0971图像本草蒙筌12卷首一卷总论一卷陈嘉谟金陵书林万卷楼周如泉明崇祯元年1628HFN1022太医院校注妇人良方大全24卷金陵书林唐氏富春堂明HFN1023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男科二卷女科三卷岳甫嘉绣谷三乐斋明崇祯9年HFN1075御纂医宗金监90卷内府清乾隆42个文件HFN1103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26卷小儿附遗方论五卷医脉真经二卷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七卷杨士瀛新安歙西虬川黄镀明嘉靖HFN1107新刋方脉主意二卷吴球明嘉靖4HFN1113新刻京陵原板参补针医牛经大全二卷书林宝善堂明HFN1131新刻针医参补马经大全4卷书林宝善堂明末HFN1165本校正大字医学正传八卷虞抟金陵三山书社吴江书林安正堂刘元初明万历丁丑HFN1166本草原始12卷李中立永怀堂明崇祯HFN1167本草纲目52卷卷首二卷张朝璘淸顺治15年HFN1219神农本草经疏30卷缪希雍海虞毛氏绿君亭明天啓5年HFN1254脉经十卷人元脉影归指图说二卷金阊龚绍山明天啓6 HFN1283订补明医指掌十卷金阊传万堂明天啓HFN1285证治准绳3个文件HFN1292赤水选珠30卷医案五卷医旨緖余二卷孙一奎明万历24年HFN1304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30卷目录唐慎微金陵唐氏富春堂明万历9年HFN1315镌郑先生痘经会成保婴慈录九卷首一卷郑大忠榕城郑氏明万历27年HFN1338食物本草22卷首一卷李杲南城翁少麓明崇祯-清HFN1339食物本草七卷日用本草三卷世庆堂万历48HFN1340食物本草三卷夷白堂明HFN1350鼎刻京板太医院校正增补青囊医方捷径二卷闽书林余庆堂黄灿宇明BOOKTW00031本草纲目52卷,图3卷,(明)李时珍撰,清顺治12年(1655)钱塘吴毓昌刻本,48册BOOKTW00032本草纲目汇言20卷,(明)倪朱谟撰,清顺治间重刻巾箱本,16册BOOKTW00033本草纲目拾遗十卷正误一卷,钞本,20册BOOKTW00034本草纲目五十二卷附图二卷,明程国祥序明王世贞序明程陞序程嘉祥序,明崇祯间印本,20册BOOKTW00035本草纲目五十二卷脉学一卷奇经八脉孜一卷,清吴太冲序清吴毓昌序明钱蔚起小引明李建元疏,清顺治乙未刊本,52册BOOKTW00036本草汇言二十卷存五卷,明倪朱谟,钞本,3册BOOKTW00125丹溪先生心法,元朱震亨撰,明万历二十九年新安吴氏刊《古今医统正脉全书》零本。

上海国家珍贵古籍保护名录

上海国家珍贵古籍保护名录

上海国家珍贵古籍保护名录上海国家珍贵古籍保护名录(一)先秦两汉时期00014 周易战国竹简上海博物馆00015 逸诗战国竹简上海博物馆00016 孔子诗论战国竹简上海博物馆00017 容成氏战国竹简上海博物馆00018 缁衣战国竹简上海博物馆00019 性情论战国竹简上海博物馆00020 内丰战国竹简上海博物馆00021 民之父母战国竹简上海博物馆00022 子羔战国竹简上海博物馆00023 中弓战国竹简上海博物馆00024 昔者君老战国竹简上海博物馆00025 相邦之道战国竹简上海博物馆00026 鲁邦大旱战国竹简上海博物馆00027 从政甲乙篇战国竹简上海博物馆00028 恒先战国竹简上海博物馆00029 曹沫之陈战国竹简上海博物馆(二)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00130 维摩诘所说经卷上(后秦)释鸠摩罗什译北魏神龟元年(518)写本上海图书馆00150 [大般涅槃经疏] 南北朝释昙鸾写本上海图书馆00157 十地论义记卷一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写本上海图书公司00162 高声念佛赞等四十三种归义军时期写本上海博物馆(三)宋辽夏金元时期00212 周易本义启蒙翼传四卷(元)胡一桂撰元皇庆延祐胡氏家刻本上海图书馆00246 诗童子问二十卷(宋)辅广撰元至正三年(1343)余志安勤有堂刻本上海图书馆00258 鬳斋考工记解二卷(宋)林希逸撰释音二卷南宋刻元延祐四年(1317)重修本(有抄补)上海图书馆00268 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礼记二十卷(汉)郑玄注(唐)陆德明音义宋刻本上海图书公司00284 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春秋二十国年表一卷(晋)杜预撰(唐)陆德明释文南宋刻本(有抄补)上海图书馆00296 西畴居士春秋本例二十卷(宋)崔子方撰宋刻本上海图书馆00332 孟子或问纂要一卷(宋)朱熹撰宋刻本上海图书馆00368 钜宋广韵五卷(宋)陈彭年等撰宋乾道五年(1169)建宁府黄三八郎刻本(卷四配元刻本)上海图书馆00369 广韵五卷(宋)陈彭年等撰宋刻本上海图书馆00374 集韵十卷(宋)丁度等撰宋明州刻修补本上海图书馆00381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五卷(宋)毛晃增注(宋)毛居正重增宋杭州刻元公文纸印本(有抄补)上海图书馆00383 紫云先生增修校正押韵释疑五卷(宋)欧阳德隆撰(宋)郭守正增修宋刻本上海图书馆00384 魁本足注释疑韵宝五卷元刻本上海图书馆00390 隶韵十卷(宋)刘球纂集南宋淳熙二年(1175)刻版宋拓本上海图书馆存六卷(三至四、六、八至九、碑目)00392 广政石经十国后蜀广政初年至南宋乾道六年(1170)刻石宋拓本黄丕烈跋上海图书馆00447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通鉴释文辨误十二卷(元)胡三省撰元刻本上海图书馆00466 皇朝编年备要三十卷(宋)陈均撰宋刻本钱大昕跋上海图书馆00467皇朝中兴系年要录节要□□卷(宋)佚名辑宋刻本上海图书馆存十卷(八至十七)00469 续资治通鉴十五卷(宋)刘时举撰元陈氏馀庆堂刻本上海图书馆00470 宋季三朝政要六卷元皇庆元年(1312)陈氏馀庆堂刻本赵烈文费念慈邓邦述跋上海图书馆00472 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三十六卷增入名儒讲义续资治通鉴宋季朝事实二卷(元)佚名撰元建阳刻本(有缺页)复旦大学图书馆00475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宋)袁枢撰宋宝祐五年(1257)赵与刻元明递修本杨守敬缪荃孙叶德辉跋上海辞书出版社00488 诸儒校正西汉详节三十卷(宋)吕祖谦辑宋刻本罗振常跋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存二十八卷(一至二十三、二十六至三十)00490 汉隽十卷(宋)林钺辑宋淳熙五年(1178)滁阳郡斋刻本上海图书馆00493 名公增修晋书详节三十卷(宋)吕祖谦辑宋刻本上海图书馆00498 唐鉴十二卷(宋)范祖禹撰宋刻本上海图书馆00509 新刊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集二十七卷中集五十五卷下集二十五卷(宋)杜大珪辑宋刻元明递修本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00513 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一卷(宋)张栻撰宋刻本黄丕烈跋上海图书馆00517 萧敷及敬太妃墓志南朝梁普通元年(520)刻石宋拓本上海博物馆00518 化度寺邕禅师塔铭(唐)李百药撰文(唐)欧阳询书唐贞观五年(631)刻石宋拓本上海图书馆00522 温彦博碑(唐)岑文本撰(唐)欧阳询书唐贞观十一年(637)刻石宋拓本上海图书馆00527 元郭髯手写日记不分卷(元)郭畀撰稿本翁方纲跋周尔墉题识崇恩跋上海图书馆00539 西汉会要七十卷(宋)徐天麟撰宋嘉定建宁郡斋刻元明递修本上海图书馆00540 东汉会要四十卷(宋)徐天麟撰宋宝庆二年(1226)建宁郡斋刻本(卷三十六至四十配清抄本)上海图书馆00549 两汉诏令二十三卷(宋)林虙楼昉辑元至正九年(1349)苏天爵刻明修本(西汉卷二配清抄本)上海图书馆00558 新编方舆胜览七十卷(宋)祝穆辑宋咸淳三年(1267)吴坚、刘震孙刻本俞诚跋上海图书馆00575 龙藏寺碑(隋)张公礼撰文隋开皇六年(586)刻石元拓本沈树镛跋上海图书馆00582 郎官石柱记(唐)陈九言撰文(唐)张旭书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刻石宋拓本王世贞跋上海博物馆00586 许真人井铭(五代)徐铉撰文并书十国南唐刻石宋拓本上海图书馆00591 孔丛子七卷题(汉)孔鲋撰(宋)宋咸注释文一卷宋刻本上海图书馆00593 说苑二十卷(汉)刘向撰宋咸淳元年(1265)镇江府学刻元明递修本上海图书馆00595 校正刘向说苑二十卷(汉)刘向撰元大德七年(1303)云谦刻本上海图书馆00603 诸儒鸣道七十二卷宋刻端平二年(1235)闽川黄壮猷重修本(目录半叶、卷二、十一至十五、二十六至三十三配清抄本)上海图书馆00615 潜室陈先生木钟集十一卷(宋)陈埴撰元建安吴氏友于堂刻本(有抄配)上海图书馆存十卷(一、三至十一)00616 慈溪黄氏日抄分类九十七卷(宋)黄震撰元后至元三年(1337)刻本(卷九十三至九十七配明刻本)上海图书馆00619 十一家注孙子三卷(汉)曹操(唐)杜牧等撰十家注孙子遗说一卷(宋)郑友贤撰宋刻本上海图书馆00620 管子二十四卷(唐)房玄龄注宋刻本黄丕烈戴望跋国家图书馆00621 棠阴比事一卷(宋)桂万荣撰元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00622 刑统赋一卷(宋)傅霖撰(元)郄□韵释元刻本首都图书馆00623 宋提刑洗冤集录五卷(宋)宋慈撰元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00624 吏学指南八卷(元)徐元瑞撰元刻本国家图书馆00625 农桑辑要七卷(元)大司农司撰元后至元五年(1339)杭州路刻明修本(明补版若干叶)上海图书馆00638 经史证类大观本草三十一卷(宋)唐慎微撰元大德六年(1302)宗文书院刻本(卷八至十二、十四配清宣统二年柯逢时刻本)上海图书馆00660 重刊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唐)孙思邈撰元刻本上海图书馆00673 永类钤方二十二卷首一卷(元)李仲南撰孙允贤校定元至顺二年(1331)刻本上海图书馆00682 周髀算经二卷(汉)赵君卿注(北周)甄鸾注(唐)李淳风等注释音义一卷(宋)李籍撰宋嘉定六年(1213)鲍澣之汀州刻本上海图书馆00683 九章算经九卷(晋)刘徽注(唐)李淳风等注释宋嘉定六年(1213)鲍澣之汀州刻本上海图书馆存五卷(一至五)00684 孙子算经三卷(唐)李淳风等注释宋嘉定六年(1213)鲍澣之汀州刻本上海图书馆00688 张丘建算经三卷(北周)甄鸾注(唐)李淳风等注释(唐)刘孝孙细草宋嘉定六年(1213)鲍澣之汀州刻本顾广圻跋上海图书馆00689 元包经传五卷(北周)卫元嵩撰(唐)苏源明传李江注元包数总义二卷(宋)张行成撰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张洸刻本陈乃乾跋上海图书馆00690 邵子观物内篇二卷外篇二卷后录二卷渔樵问对一卷(宋)邵雍撰宋天台吴坚福建刻本上海图书馆00700 争座位帖(唐)颜真卿撰文并书唐广德二年(764)书写宋拓本何绍基跋上海图书馆00701 十七帖(晋)王羲之书唐大历元年(766)刻石宋拓本上海图书馆00703 淳化阁帖十卷(宋)王著摹北宋淳化三年(992)刻版宋拓本上海博物馆00704 淳化阁帖十卷(宋)王著摹北宋淳化三年(992)刻版宋拓本王淮等跋上海博物馆存四卷(四、六至八)00705 淳化阁帖十卷(宋)王著摹北宋淳化三年(992)刻版宋拓本上海图书馆存一卷(九)00713 兰亭续帖上下册北宋政和初年刻石宋拓本上海博物馆00715 鼎帖(宋)张斛辑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刻版宋拓本上海图书馆存卷不详00716 绍兴米帖(宋)米芾书(宋)赵构辑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刻石南宋拓本上海图书馆存一卷(九)00724 郁孤台法帖(宋)聂子述辑南宋绍定元年(1228)刻石宋拓本上海图书馆存二卷(六、不详)00725 凤墅帖(宋)曾宏父辑(宋)张节摹勒欧阳信明欧阳庚等刻南宋淳祐刻石宋拓本上海图书馆存十二卷(前十一、十五、十八、续三、四、十至十六)00728 宝晋斋法帖十卷(宋)曹之格辑南宋咸淳五年(1269)刻石宋拓本上海图书馆00731 图绘宝鉴五卷补遗一卷(元)夏文彦撰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刻明修本吴骞陈鳣黄丕烈跋上海图书馆00733 梅花喜神谱二卷(宋)宋伯仁辑宋景定二年(1261)金华双桂堂刻本黄丕烈跋并题诗钱大昕孙星衍跋上海博物馆00742 吕氏春秋二十六卷(汉)高诱注元至正嘉兴路儒学刻本吴骞跋上海图书馆00744 白虎通二卷(汉)班固撰元刻本上海图书馆00747 白虎通德论十卷(汉)班固撰元大德九年(1305)无锡州学刻本上海图书馆00749 风俗通义十卷(汉)应劭撰元大德九年(1305)无锡州学刻明修本上海图书馆00751 刘子十卷(北齐)刘昼撰(唐)袁孝政注宋刻本(卷一至二配明刻本)孙星衍黄丕烈跋上海图书馆00752 颜氏家训七卷(北齐)颜之推撰附考证一卷(宋)沈揆撰元刻本何焯钱大昕孙星衍黄丕烈跋上海图书馆00753 长短经九卷(唐)赵蕤撰宋刻本沈新民跋清高宗题诗上海图书馆00763 东观余论二卷(宋)黄伯思撰宋嘉定三年(1210)温陵庄夏刻本丰坊题记项元汴跋惠兆壬题识上海图书馆00781 重雕足本鉴诫录十卷(五代后蜀)何光远撰宋刻本赵怀玉校上海图书馆00784 艺文类聚一百卷(唐)欧阳询辑宋刻本(序目,卷一至四、四十九至五十三、五十四之第二至十一叶、五十五之第一叶配明嘉靖六至七年胡缵宗、陆采刻本)上海图书馆00786 补注蒙求八卷(唐)李翰撰(宋)徐子光注宋刻本(卷五、卷八缺叶配明抄本)乔松年跋上海图书馆00791 文选双字类要三卷题(宋)苏易简撰宋淳熙八年(1181)池阳郡斋刻绍熙三年(1192)重修本(上卷末二叶抄配)上海图书馆存二卷(上、下)00809 山堂先生群书考索前集六十六卷后集六十五卷续集五十六卷别集二十五卷(宋)章如愚辑元延祐七年(1320)圆沙书院刻本上海图书馆00826 新增说文韵府群玉二十卷(元)阴时夫辑(元)阴中夫注元至正十六年(1356)刘氏日新堂刻本(卷一配明初刻本)上海图书馆00831 联新事备诗学大成三十卷(元)林桢辑元刻本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00845 大方等大集经六十卷(隋)释那连提耶舍译北宋开宝年间刻大观二年(1108)印开宝藏本上海图书馆存一卷(四十三)00917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六卷(宋)释施护等译元官刻大藏经本上海龙华寺存一卷(一)00921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五卷(唐)释不空译元官刻大藏经本上海龙华寺存一卷(三)00952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一卷(唐)释不空译宋开宝八年(975)刻本上海图书公司00953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一卷(唐)释不空译宋开宝八年(975)刻本上海龙华寺01032 杜工部集二十卷补遗一卷(唐)杜甫撰宋刻本(卷十至十二配宋绍兴建康郡斋刻本,卷二至九、十三至十六配清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毛扆跋上海图书馆01038 王建诗集十卷(唐)王建撰宋临安府陈解元宅刻本(目录及卷一至四、九至十配清影宋抄本)唐寅题款上海图书馆01155 琼琯白玉蟾上清集八卷(宋)葛长庚撰元建安余氏静庵刻本上海图书馆01156 方是闲居士小稿二卷(宋)刘学箕撰元至正二十年(1360)屏山书院刻本上海图书馆01158 后村先生大全诗集十五卷(宋)刘克庄撰宋刻本黄丕烈孙原湘邵渊耀姚畹真钱天树王芑孙单学傅跋上海图书馆存十一卷(一至四、九至十五)01059 会昌一品制集二十卷(唐)李德裕撰宋刻本黄丕烈跋上海图书馆存十卷(一至十)01073 杜荀鹤文集三卷(唐)杜荀鹤撰南宋中期四川眉山刻唐六十家集本季振宜题记上海图书馆01076 乖崖先生文集十二卷(宋)张咏撰附录一卷宋嘉定间郭森卿刻本上海博物馆01083 古灵先生文集二十五卷(宋)陈襄撰年谱一卷(宋)陈晔撰附录一卷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陈辉刻本上海图书馆01099 嘉祐集十五卷(宋)苏洵撰宋刻本黄丕烈乔松年跋上海图书馆01101 王文公文集一百卷目录二卷(宋)王安石撰宋绍兴龙舒郡斋刻公文纸印本上海博物馆存七十二卷(一至三、八至十六、二十一至三十六、四十八至六十、七十至一百)01109 注东坡先生诗四十二卷(宋)苏轼撰(宋)施元之顾禧注宋嘉定六年(1213)淮东仓司刻景定三年(1262)郑羽补刻本翁同龢潘祖荫跋上海图书馆存三十二卷(三至四、十一至十八、二十一至四十二)01110 东坡先生往还尺牍十卷(宋)苏轼撰元刻本上海图书馆01114 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二十卷(宋)黄庭坚撰(宋)任渊注元刻本(卷九至十配清抄本)上海图书馆01115 山谷老人刀笔二十卷(宋)黄庭坚撰元刻本(有抄配)国家图书馆01123 倚松老人诗集二卷(宋)饶节撰宋庆元五年(1199)黄汝嘉刻宋重修江西诗派本袁克文题诗并跋李盛铎傅增湘跋上海图书馆存一卷(二)01126 梁溪先生文集一百八十卷(宋)李纲撰宋刻本李枚黄丕烈等跋上海图书馆存三十七卷(十三至十四、四十一至五十二、六十二至七十、九十一至九十五、九十七至九十八、一百、一百四十八、一百五十三至一百五十四、一百六十一至一百六十三)01130 李学士新注孙尚书内简尺牍十六卷(宋)孙觌撰(宋)李祖尧注宋蔡氏家塾刻本上海图书馆01135 新刊嵩山居士文全集五十四卷(宋)晁公遡撰宋乾道四年(1168)嘉州刻本上海图书馆存四十二卷(五至二十五、三十至三十二、三十七至五十四)01136 侍郎葛公归愚集二十卷(宋)葛立方撰宋刻本黄丕烈跋上海图书馆存九卷(五至十三)01155 琼琯白玉蟾上清集八卷(宋)葛长庚撰元建安余氏静庵刻本上海图书馆01156 方是闲居士小稿二卷(宋)刘学箕撰元至正二十年(1360)屏山书院刻本上海图书馆01158 后村先生大全诗集十五卷(宋)刘克庄撰宋刻本黄丕烈孙原湘邵渊耀姚畹真钱天树王芑孙单学傅跋上海图书馆存十一卷(一至四、九至十五)01183 金华黄先生文集四十三卷(元)黄溍撰元至正十五年(1355)三山学官刻本(卷二十一至四十三配清抄本)(四库底本)缪荃孙跋上海图书馆01184 柳待制文集二十卷标目二卷(元)柳贯撰附录一卷元至正十年(1350)余阙浦江学官刻明永乐四年(1406)柳贵重修本(卷十四至十五配清抄本)上海图书馆01185 顺斋先生闲居丛藳二十六卷(元)蒲道源撰附录一卷元至正十年(1350)刻本张隽题识上海图书馆存三卷(三十二至三十四)01202 乐府诗集一百卷目录二卷(宋)郭茂倩辑元至正元年(1341)集庆路儒学刻明修本陆贻典校并跋上海图书馆01217 音训句解古今文鉴续集十卷(元)张肇辑元刻本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01221 才调集十卷(蜀)韦縠辑宋临安府陈宅经籍铺刻本(卷一、六至十配清抄本)上海图书馆01222 王荆公唐百家诗选二十卷(宋)王安石辑宋刻本潘承弼跋上海图书馆存九卷(一至九)01238 三苏先生文粹七十卷(宋)苏洵苏轼苏辙撰宋婺州吴宅桂堂刻本上海图书馆01241 文心雕龙十卷(梁)刘勰撰元至正十五年(1355)嘉兴路儒学刻明修本上海图书馆01244 韵语阳秋二十卷(宋)葛立方撰宋刻本上海图书馆(四)明清时期01302 周易虞氏义九卷(清)张惠言撰稿本上海图书馆01304 演易一卷(清)钱大昕撰稿本上海图书馆01380 春秋左传补注四卷(清)惠栋撰稿本上海图书馆01396 大学说一卷(清)惠士奇撰稿本上海图书馆01402 小尔雅义证十三卷(清)胡世琦撰稿本上海图书馆01460 谐声类篇四卷(清)丁履恒撰稿本上海图书馆01479 辽史一百一十六卷(元)脱脱等撰明初刻本上海图书馆01486 元史二百一十卷(明)宋濂撰明洪武三年(1370)内府刻嘉靖南京国子监递修本上海图书馆01490 史馆传稿三十篇(清)朱彝尊撰稿本上海图书馆01560 吴中人物志不分卷(明)钱穀辑稿本罗振常跋上海图书馆01563 先贤谱图(清)改琦编绘清嘉庆十年(1805)稿本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01620 经国雄略四十八卷(明)郑大郁撰明弘光元年(1645)观社刻本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存四十五卷(畿甸考五卷、省藩考四卷、河防考四卷、海防考三卷、江防考三卷、赋徭考二卷、赋税考二卷、屯政考二卷、边塞考六卷、四夷考二卷、奇门考三卷、武备考九卷)01642 崔敬邕墓志北魏熙平二年(517)刻石清出土初拓本蒋祖诒跋上海图书馆01646 赵清献公碑(宋)苏轼撰文并书北宋元祐四年(1089)刻石明拓本上海图书馆01654 读史方舆纪要一百三十卷(清)顾祖禹撰稿本(卷三十三、八十九配清抄本)陶濬宣叶景葵跋上海图书馆01707 考古图十卷(宋)吕大临撰(元)罗更翁考订明初刻本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01722 直斋书录解题五十六卷(宋)陈振孙撰(清)卢文弨订正稿本上海图书馆存四十七卷(一至七、十七至五十六)01802 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五十卷(隋)巢元方撰明嘉靖汪济川刻本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01842 萝轩变古笺谱二卷(明)吴发祥辑明天启六年(1626)刻彩色套印本上海博物馆01873 丹铅总录二十七卷(明)杨慎撰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梁佐刻蓝印本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01956 永乐南藏六千三百三十一卷续藏四百十卷明永乐十至十五年(1412-1417)刻万历十二年(1584)续刻本上海龙华寺存二千八百七十册01971 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抄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钱谦益撰稿本上海图书馆存三卷(五、八之四、九)02117 畅哉道人艳体诗不分卷(明)祝允明撰稿本上海图书馆02156 吴都文粹续集五十六卷(明)钱穀辑稿本上海图书馆存九卷(二至四、二十九至三十、三十三至三十四、四十一至四十二)02190 古文苑九卷(唐)阙名编(宋)韩元吉编明吴县赵均影宋抄本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02279 明成化说唱词话十九卷传奇一卷明成化永顺书堂刻本上海博物馆。

第一批河南省珍贵古籍名录(534部)

第一批河南省珍贵古籍名录(534部)

附件1第一批河南省珍贵古籍名录(534部)0001六经五十九卷明嘉靖四年(1525)至六年(1527)陈凤梧篆文刻本河南省图书馆存五十五卷(周易、毛诗、周礼、仪礼、春秋全)0002十三经注疏三百三十五卷明万历十四年(1586)至二十一年(1593)北京国子监刻本开封市图书馆存三百二十八卷0003易图明辨十卷(清)胡渭撰清康熙刻本武陟县图书馆0004周易兼义九卷(唐)孔颖达撰音义一卷(唐)陆德明撰略例一卷(三国魏)王弼撰(唐)邢璹注元刻明修本开封市图书馆存二卷(七至八)0005周易本义十二卷易图一卷五赞一卷筮仪一卷(宋)朱熹撰清康熙内府刻本新乡市图书馆0006周易传义十卷(宋)程颐朱熹撰上下篇义一卷(宋)程颐撰易图集录一卷易五赞一卷筮仪一卷(宋)朱熹撰易说纲领一卷(宋)程颐朱熹撰明正统十二年(1447)司礼监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存七卷(周易传义二至八)0007周易本义启濛翼传四卷(元)胡一桂撰元刻明修本武福鼐跋宋砚斋存一卷(中篇)0008周易传义大全二十四卷纲领一卷朱子图说一卷(明)胡广等辑明永乐十三年(1415)内府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009周易传义大全二十四卷(明)胡广等撰明永乐十三年(1415)内府刻本武陟县图书馆0010像象管见九卷(明)钱一本撰明万历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011易经抉微四卷图一卷(明)梁廷栋李行志撰明版筑居刻三色套印本河南省图书馆0012丘方二太史硃订秘笥易经讲意纲目集注四卷(明)李光祚辑明天启五年(1625)书林周鸣岐启新斋刻三色套印本河南省图书馆0013读易大旨五卷后传一卷(清)孙奇逢撰稿本马时芳李崶跋新乡市图书馆0014御纂周易折中二十二卷(清)李光地等撰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内府刻本郑州图书馆0015易篾十卷(清)裴希纯撰稿本新乡市图书馆0016书集传六卷序一卷图一卷(宋)蔡沈撰(元)邹季友音释朱子说书纲领一卷(宋)朱熹撰明正统十二年(1447)司礼监刻本河南省图书馆存七卷(一至五、序、图)0017书集传六卷序一卷图一卷(宋)蔡沈撰(元)邹季友音释朱子说书纲领一卷(宋)朱熹撰明正统十二年(1447)司礼监刻本郑州图书馆0018书集传六卷图一卷(宋)蔡沈撰邹季友音释朱子说书纲领一卷(宋)朱熹撰明正统十二年(1447)司礼监刻本新乡市图书馆0019书传大全十卷书说纲领一卷图一卷(明)胡广等撰明初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020申学士校正古本官板书经大全十卷(明)胡广等辑明闽芝城建邑书林余氏刻本开封市图书馆0021钦定书经传说汇纂二十一卷卷首二卷书序一卷(清)王顼龄等撰清雍正八年(1730)内府刻本(卷十九配抄本)河南省图书馆0022诗集传二十卷诗序辨说一卷诗传纲领一卷诗图一卷(宋)朱熹撰明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023诗集传二十卷诗序辨说一卷诗传纲领一卷诗图一卷(宋)朱熹撰明刻本新乡市图书馆0024诗缉三十六卷(宋)严粲撰明嘉靖赵府味经堂刻本河南省图书馆存十八卷(十九至三十六)0025诗缉三十六卷(宋)严粲撰明嘉靖赵府味经堂刻本新乡市图书馆0026诗缉三十六卷(宋)严粲撰明嘉靖赵府味经堂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027诗传大全二十卷纲领一卷图一卷(明)胡广等辑明初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028毛诗振雅六卷(明)张元芳魏浣初撰明天启版筑居刻朱墨套印本河南省图书馆0029诗经世本古义二十八卷(明)何楷撰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谢氏刻本徐时栋校并跋傅增湘跋郑州大学图书馆0030续补举业必读诗经四卷(清)陈士楚注清康熙云姿堂刻本陈本礼录何焯批校郑州大学图书馆0031诗识名解十五卷(清)姚炳撰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032仪礼十七卷(汉)郑玄注明正德十六年(1521)陈凤梧刻本(卷一至四抄配)河南省图书馆0033仪礼十七卷(汉)郑玄注明嘉靖徐氏刻三礼本河南省图书馆0034礼记集说十六卷(元)陈澔撰明正统十二年(1447)司礼监刻本新乡市图书馆0035礼记集说三十卷(元)陈澔撰明嘉靖十一年(1532)建宁府刻本开封市图书馆0036乐书二百卷目录二十卷(宋)陈旸撰正误一卷(宋)楼钥撰元至正七年(1347)福州路儒学刻明修明成化公文纸印本(目录、正误配清抄本)河南省图书馆存一百九十六卷(一至一百七十五、目录全、正误)0037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晋)杜预撰(唐)陆德明释文明嘉靖刻本河南省图书馆存二十八卷(一至十、十三至三十)0038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晋)杜预撰(唐)陆德明释文明嘉靖刻本郑州图书馆0039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晋)杜预撰(唐)陆德明释文明嘉靖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存二十八卷(一至二十八)0040春秋左传十五卷(明)孙鑛批点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闵齐伋刻朱墨套印本河南省图书馆0041春秋左传十五卷(明)孙鑛批点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吴兴闵齐伋刻朱墨套印本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0042春秋左传纲目定注三十卷(明)李廷机撰明崇祯五年(1632)书林杨素卿刻本开封市图书馆0043春秋胡传三十卷(宋)胡安国撰明隆庆五年(1571)兴正书堂刻本郑州图书馆0044春秋集传大全三十七卷序论一卷春秋二十国年表一卷诸国兴废说一卷(明)胡广等辑明刻本郑州图书馆0045列国世次便考图不分卷附唐昭陵陪葬考(清)吴凤来辑清常茂徕抄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046孝经衍义一百卷卷首二卷(清)叶方蔼等纂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内府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047四书集注大全四十三卷(明)胡广等辑明内府刻本新乡市图书馆存三十六卷(大学章句大全一卷、或问一卷、读大学法一卷、中庸章句大全一卷、或问一卷、读中庸法一卷、论语集注大全二十卷、序说一卷、读论语孟子法一卷、孟子集注大全卷一至六、十四、序说一卷)0048四书大全四十四卷(明)胡广等辑明德寿堂刻本开封市图书馆存四十二卷(大学或问一卷,中庸章句大全二卷、或问一卷、读中庸法一卷,论语集注大全二十卷、序说一卷、读论语孟子法一卷,孟子集注大全十四卷、序说一卷)0049陈明卿先生订正四书人物备考四十卷(明)薛应旂辑(明)朱注补考八卷(明)薛寀辑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吴郡绿荫堂刻本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0050四书近指二十卷(清)孙奇逢撰清康熙元年(1662)刻本孙奇逢校补马时芳孙世玫跋新乡市图书馆0051吕晚村先生四书讲义四十三卷(清)吕留良撰(清)陈鏦编清康熙天盖楼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052日讲四书解义二十六卷(清)喇沙里陈廷敬等撰清康熙十六年(1677)内府刻本开封市图书馆0053日讲四书解义二十六卷(清)喇沙里陈廷敬等撰清康熙十六年(1677)内府刻本沁阳市博物馆0054大中口义不分卷(清)常启佑撰稿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055五雅四十一卷(明)郎奎金编明天启六年(1626)郎氏堂策槛刻本郑州图书馆0056说文解字十五卷(汉)许慎撰清初毛氏汲古阁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057说文解字十二卷(汉)许慎撰(宋)李焘重编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陈大科刻本郑州图书馆0058汉隶字源五卷碑目一卷附字一卷(宋)娄机撰明末毛氏汲古阁刻本郑州图书馆0059六书精蕴六卷(明)魏校撰音释举要一卷(明)徐官撰明嘉靖十九年(1540)魏希明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060六书通十卷(明)闵齐伋撰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基闻堂刻后印本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0061金石韵府五卷(明)朱云撰明嘉靖十年(1531)俞显谟刻朱印本河南省图书馆0062金石韵府五卷(明)朱云撰明嘉靖十年(1531)俞显谟刻朱印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063同文备考八卷首三卷声韵会通一卷韵要粗释四卷(明)王应电撰明嘉靖刻本河南省图书馆存八卷(同文备考一至五、首三卷)0064新校经史海篇直音五卷明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065大明正德乙亥重刊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十五卷(金)韩道昭撰明正德十五年(1520)刻本唐河县图书馆存十一卷(一至五、七至十二)0066大明正德乙亥重刊改并五音集韵十五卷(金)韩道昭撰明正德十一年(1516)刻本唐河县图书馆0067新编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一卷(元)刘鉴撰明正德十一年(1516)刻本唐河县图书馆0068新编篇韵贯珠集八卷附直指玉钥匙门法一卷(明)释真空撰明正德十一年(1516)金台衍法寺释觉恒募刻本唐河县图书馆0069洪武正韵十六卷(明)乐韶凤宋濂等撰明隆庆元年(1567)衡藩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070新编并音连声韵学集成十三卷(明)章黼撰明成化十七年(1481)刻嘉靖二十四年(1545)张重补刻万历九年(1581)高荐重修本南阳市图书馆存十卷(一至十)0071诗韵辑要五卷(明)王稚登撰明刻本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0072音韵阐微十八卷(清)李光地等撰清雍正六年(1728)内府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073史记一百三十卷(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明嘉靖四年(1525)至六年(1527)王延喆刻本河南省图书馆存八十八卷(四十三至一百三十)0074史记题评一百三十卷(明)杨慎李元阳辑明嘉靖十六年(1537)胡有恒、胡瑞敦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075史记评林一百三十卷(明)凌稚隆辑明万历二年(1574)至四年(1576)凌稚隆刻本郑州图书馆0076史记评林一百三十卷(明)凌稚隆辑明万历二年(1574)至四年(1576)凌稚隆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077通志略五十二卷(宋)郑樵撰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陈宗夔等刻本河南省图书馆存四十二卷(氏族略一至六、音略一至二、地理略一、都邑略一、礼略一至四、议略一、器服略一至二、乐略一至二、职官略一至四、选举略、一至二、刑法略一、食货一至二、艺文略一至八、校雠略一、图谱略一、金石略一、灾祥略一、昆虫草木略一至二)0078南史八十卷(唐)李延寿撰元大德十年(1306)刻明嘉靖递修本开封市图书馆存四十九卷(五至十七、二十四至三十八、四十七至六十一、七十五至八十)0079藏书六十八卷(明)李贽撰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焦竑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080藏书六十八卷(明)李载贽撰(明)陈仁锡评明天启元年(1621)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081续藏书二十七卷(明)李载贽撰(明)陈仁锡评明天启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082前汉书一百卷(汉)班固撰明德藩最乐轩刻本新乡市图书馆0083汉书评林一百卷(明)凌稚隆辑明万历九年(1581)凌稚隆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084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志三十卷(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明嘉靖七年(1528)至九年(1530)南京国子监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085三国志六十五卷(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明)陈仁锡评明天启云林积秀堂刻本安阳市图书馆0086季汉书六十卷正论一卷答问一卷(明)谢陛撰明末钟人杰刻本安阳市图书馆0087晋书一百三十卷(唐)房玄龄等撰音义三卷(唐)何超撰元刻明正德十年(1515)司礼监嘉靖万历南京国子监递修本河南省图书馆0088宋书一百卷(梁)沈约撰宋刻宋元明递修本许昌市图书馆存七十六卷(一至二十四、四十九至一百)0089南齐书五十九卷(梁)萧子显撰宋刻元明递修本开封市图书馆存五卷(九至十三)0090南齐书五十九卷(梁)萧子显撰宋刻元明递修本许昌市图书馆存十一卷(十一至十七、二十六至二十九)0091陈书三十六卷(唐)姚思廉撰宋刻宋元明递修本许昌市图书馆0092魏书一百十四卷(北齐)魏收撰宋刻宋元明递修本许昌市图书馆存四十六卷(十三至十九、四十一至五十七、七十二至九十三)0093北齐书五十卷(唐)李百药撰宋刻宋元明递修本开封市图书馆0094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宋)欧阳修宋祁等撰释音二十五卷(宋)董冲撰元大德九年(1305)建康路儒学刻明成化弘治嘉靖万历南京国子监递修本河南省图书馆存二百三十卷(十三至十八、二十至一百二十三、一百三十一至二百二十五,释音全)0095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宋)欧阳修宋祁等撰释音二十五卷(宋)董冲撰元大德九年(1305)建康路儒学刻明清递修本洛阳市图书馆0096辽史一百十六卷(元)脱脱等撰明嘉靖八年(1529)南京国子监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097金史一百三十五卷目录二卷(元)脱脱等撰明嘉靖八年(1529)南京国子监刻明清递修本河南省图书馆0098元史二百十卷目录二卷(明)宋濂等撰明洪武三年(1370)内府刻嘉靖九年(1530)、十年(1531)南京国子监递修本开封市图书馆存三十一卷(三十三至六十三)0099元史二百十卷目录二卷(明)宋濂等撰明洪武三年(1370)内府刻嘉靖万历南京国子监递修本河南省图书馆0100元史二百十卷目录二卷(明)宋濂等撰明洪武三年(1370)内府刻嘉靖万历南京国子监递修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01续弘简录元史类编四十二卷(清)邵远平撰清康熙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02名山藏一百九卷(明)何乔远辑明崇祯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03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元刻明修本开封市图书馆存三卷(六十三至六十五)0104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明)陈仁锡评通鉴释文辨误十二卷(元)胡三省撰明天启五年(1625)陈仁锡刻本南阳市图书馆存二百九十四卷(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0105重新校正入注附音通鉴外纪四卷(宋)刘恕撰明初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06少微通鉴节要五十卷外纪四卷(宋)江贽撰明正德九年(1514)司礼监刻本洛阳市文物工作队0107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宋)朱熹撰明成化九年(1473)内府刻本河南省图书馆存三十六卷(八至十五、十八至十九、二十二至二十三、二十六至四十三、四十八至四十九、五十四至五十七)0108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宋)朱熹撰明成化九年(1473)内府刻本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0109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宋)朱熹撰明嘉靖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10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宋)朱熹撰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赵府居敬堂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11资治通鉴纲目发明五十九卷(宋)尹起莘撰明内府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12资治通鉴纲目发明五十九卷(宋)尹起莘撰明内府刻本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0113资治通鉴纲目发明五十九卷(宋)尹起莘撰(元)刘友益书法(元)汪克宽考异(元)徐昭文考证(明)陈济正误(明)冯智舒质实明刻本开封市图书馆0114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首一卷(宋)朱熹撰(宋)尹起莘发明(元)刘友益书法(元)汪克宽考异(元)徐昭文考证(元)王幼学集览(明)陈济正误(明)冯智舒质实明弘治十一年(1498)书林慎独斋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15通鉴直解二十八卷(明)张居正撰高兆麟重订明末陈长卿刻聚锦堂印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16世史正纲三十二卷(明)丘浚撰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孙应鳌刻本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0117纲鉴大全三十九卷首一卷(明)王世贞撰明刻本安阳市图书馆0118鼎锲叶太史汇纂玉堂鉴纲七十二卷(明)叶向高撰明万历书林种德堂熊成冶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19鼎锲赵田了凡袁先生编纂古本历史大方纲鉴补三十九卷卷首一卷(明)袁黄撰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双峰堂余氏刻本郑州图书馆0120纲鉴标题四卷性理标题一卷(明)汤宾尹辑(明)王应魁增订明广及堂刻本郑州图书馆0121两汉纪六十卷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黄姬水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22皇清开国方略三十二卷卷首一卷(清)阿桂等撰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武英殿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23绥寇纪略十二卷(清)吴伟业撰清康熙十三年(1674)邹式金刻本安阳市图书馆0124绥寇纪略十二卷(清)吴伟业撰清康熙十三年(1674)邹式金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25国语二十一卷(三国吴)韦昭注明嘉靖七年(1528)金李泽远堂刻本郑州图书馆0126国语二十一卷(三国吴)韦昭注明嘉靖七年(1528)金李泽远堂刻本开封市博物馆0127战国策谭棷十卷(宋)鲍彪校注(元)吴师道补正(明)张文爟辑评附录一卷(明)张文爟辑明万历刻本郑州图书馆0128国语九卷战国策十二卷(明)闵齐伋裁注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四十八年(1620)闵齐伋刻清康熙四十二年(1715)学聚堂重修本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0129十六国春秋一百卷题(北魏)崔鸿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汪氏欣讬山房刻本六道集录要不分卷清抄本平顶山市图书馆0130贞观政要十卷(唐)吴兢撰(元)戈直集论明成化元年(1465)内府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31五代史补五卷(宋)陶岳撰五代史阙文一卷(宋)王禹偁撰明末毛氏汲古阁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32皇明绳武编拟续大学衍义三十四卷(明)吴瑞登撰明万历刻本开封市图书馆0133鉴劳录一卷(明)孙传庭撰明崇祯十一年(1638)自刻本邓州市图书馆0134平叛记二卷(清)毛霦撰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35明季遗闻四卷(清)邹漪撰清顺治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36注陆宣公奏议十五卷(唐)陆贽撰(宋)郎晔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汪氏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37历代君鉴五十卷(明)景帝朱祁钰撰明代宗四年(1453)内府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38廉吏传十四卷(明)黄汝亨辑明万历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39国朝名世类苑四十六卷(明)凌迪知辑明万历四年(1576)刻本王铎批校新乡市图书馆0140焦太史编辑国朝献征录一百二十卷(明)焦竑辑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徐象枟曼山馆刻本许昌市图书馆存九十九卷(二十二至一百二十)0141明名臣言行录九十五卷(清)徐开任辑清康熙昆山徐氏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42晏子春秋六卷明凌澄初刻朱墨套印本河南省图书馆0143忠献韩魏王君臣相遇别录三卷(宋)王岩叟撰遗事一卷(宋)强至撰传十卷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徐缙芳刻本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0144鄂国金佗稡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宋)岳珂辑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洪富刻三十七年(1558)黄日敬重修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45三立堂新编阃外春秋三十二卷(明)尹商撰明崇祯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46[河南沁阳]何氏宗谱不分卷(清)□□纂修稿本沁阳市博物馆0147全史论赞八十二卷(明)项笃寿辑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项氏万卷堂刻本河南省图书馆存五十三卷(史记六至七、前汉书一至六、后汉书一至五、三国志一至三、晋书一至四、宋书一至三、南齐书一至三、梁书一至三、陈书一至三、魏书一至三、北齐书一至二、后周书一至二、南史一至二、北史一至三、宋史一至四、金史四、元史一至四)0148王损仲史抄十三卷(明)王惟俭撰明刻本新乡市图书馆0149两汉博闻十二卷(宋)杨侃辑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黄鲁曾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50汉隽十卷(宋)林钺辑元刻明修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51汉隽十卷(宋)林钺撰明嘉靖十一年(1532)郏鼎刻本黄国瑾跋郑州大学图书馆0152汉隽十卷(宋)林钺辑明嘉靖十一年(1532)郏鼎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53广舆图(元)朱思本撰(明)罗洪先胡松增补明嘉靖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54古今舆图二卷天下水陆路程一卷(清)王龙图撰稿本河南省图书馆0155[嘉靖]山西通志三十二卷(明)杨宗气周斯盛纂修明嘉靖刻本河南省图书馆存二十四卷(一至三、六至二十三、三十至三十二)0156[万历]泽州志十八卷(明)傅淑训阎期寿纂修明万历刻本武陟县图书馆0157[泰昌]登州府志十八卷(明)徐应元纂修明泰昌元年(1620)徐应元刻本河南省图书馆存十六卷(一至六、九至十八)0158[嘉靖]河南通志四十五卷(明)邹守愚李濂纂修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59重修祥符县志稿不分卷(清)宋继郊辑稿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60[万历]汜乘□□卷(明)杜汝亮郑人文等纂修明万历刻本郑州图书馆0161[顺治]西华县志八卷(清)左国桢王鼎镇等纂修清顺治刻本南阳市图书馆0162[万历]武陟志七卷(明)秦之英修(明)赵五臣纂清孙甲荣抄本武陟县图书馆0163[万历]韩城县志八卷(明)苏进张士佩等纂修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刻明天启三年(1623)增修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64帝京景物略八卷(明)刘侗于奕正撰明崇祯刻本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0165中吴纪闻六卷(宋)龚明之撰明抄本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0166辑钞东京梦华录不分卷(清)宋继郊辑稿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67东京志略十八卷(清)宋继郊辑稿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68九边图论一卷(明)许论撰明嘉靖十七年(1538)谢少南、宋宜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69筹海图编十三卷(明)郑若曾撰明隆庆六年(1572)刻本灵宝市文物保护管理所0170筹海图编十三卷(明)胡宗宪撰明天启四年(1624)胡维极刻本镇平县图书馆0171武夷志略四卷(明)徐表然撰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孙世昌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72林屋民风十二卷见闻录一卷(清)王维德撰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王氏凤梧楼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73西湖游览志二十四卷志余二十六卷(明)田汝成撰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严宽刻本唐河县图书馆0174洛阳伽蓝记五卷(北魏)杨炫之撰明末毛氏绿君亭刻本郑州图书馆0175相国寺志略不分卷(清)宋继郊撰稿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76朱阳书院志五卷(清)窦克勤撰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寻乐堂刻本渑池县图书馆存四卷(一至四)0177徐霞客游记十二卷(明)徐弘祖撰清抄本赵怀玉跋河南省图书馆0178中山传信录六卷舶中集一卷(清)徐葆光撰中山赠送诗文一卷清康熙六十年(1721)二友斋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79实政录七卷(明)吕坤撰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赵文炳刻本安阳市图书馆0180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首一卷(元)马端临撰明嘉靖冯天驭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81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首一卷(元)马端临撰明嘉靖冯天驭刻本安阳市图书馆0182文献通考详节二十四卷(元)马端临撰(清)严虞惇辑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严有喜绳武堂刻本丁晏批校郑州大学图书馆0183皇明泳化类编一百三十六卷续编十七卷(明)邓球撰明隆庆刻万历重修本河南省图书馆0184皇明世法录九十二卷(明)陈仁锡撰明崇祯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85芸晖书屋笔记不分卷(清)兆琛撰稿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86河南巡抚衙门河工档案清乾隆抄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87广治平略四十四卷(清)蔡方炳撰清康熙刻本河南省图书馆0188铁桥金石跋四卷(清)严可均撰清末古欢阁刻朱印本河南大学图书馆0189西清古鉴四十卷钱录十六卷(清)梁诗正蒋溥等编纂清乾隆十六年(1751)武英殿铜版印本洛阳市图书馆0190金薤琳琅二十卷(明)都穆撰补遗一卷(清)宋振誉撰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汪荻洲刻本郑州大学图书馆0191石刻丛考十二卷(清)林侗等撰清雍正抄本河南大学图书馆。

古文典籍列表

古文典籍列表

古文典籍清单
头一本儿,《论语》嘛,孔老夫子讲的大道理,咱虽说不全懂,但那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听着就耳熟,跟咱村里老王头常说的“别拿自己不当外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哇!
还有那《三国演义》,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跟咱小时候拜把子一个味儿,只不过人家玩的是天下,咱玩的是泥巴。

诸葛亮那扇子一摇,东风就来,咱摇半天蒲扇,也就图个凉快儿。

《水浒传》更逗,一百单八将,个个都有两把刷子,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咱村二狗子拔过柳树苗,结果差点儿闪了腰。

武松打虎,咱是不敢想,见着猫都得躲着走。

《西游记》就更别提了,孙悟空七十二变,咱要能变个苹果解解渴就知足了。

唐僧那啰嗦劲儿,跟咱妈有得一拼,不过人家是为了取经,咱妈是为了让咱多穿点儿衣裳。

这些书啊,虽说都是老古董了,可读起来还是挺带劲的,就像跟古人聊天似的,有时候还能从里头学点儿东西,比如咋做人,咋处事儿。

不像现在这些电子书,看半天也不知道说的啥,跟看天书似的。

《中华经典古籍库》收录书目介绍

《中华经典古籍库》收录书目介绍

《中华经典古籍库》收录书目介绍(一、二期书目,收书共计431种,约2.2亿字)“中华经典古籍库”收录中华书局出版的整理本古籍图书,涵盖经史子集各部。

数据库以传统四部分类法为纲,以下简介以中华书局整理本古籍的出版系列为目。

二十五史系列“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就是通常所说的“二十五史”。

通鉴编年系列通鉴源于司马光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取宋神宗“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之意,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述历史。

后世多效仿司马光,或续资治通鉴,或撰当代通鉴,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

本系列包括《资治通鉴》在内的五部通鉴体书籍及后世编年体史书,参照各家底本及所引著述、笔记、墓志等材料加以点校考证,内容翔实可信,使用方便,是目前通鉴类书籍较为完善的版本。

纪事本末系列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主体,把大量史料加以剪裁整理,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事件始末的史书体裁。

它克服了编年体记事分散和纪传体记事重复的缺点,在编年、纪传、政书三体之外又创立了一种史书新体裁,从而为史学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纪事本末体”,始创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其后有明朝陈邦瞻的《宋史纪事本末》、清朝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李有棠的《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等。

本系列多书互校,择善而从,较为完善。

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中国古代的地志,除了地区性的方志以外,还有一种记述全国性疆域的地理志,称为总志。

总志记载全国的疆域政区的建制沿革,以及山岳形胜、河流沟渠、风俗物产、往古遗迹、人物故实等等。

本丛书收录唐宋以后各朝的相关官修或私人著述加以整理出版。

丛书以可靠版本为底本标点整理,参照多种版本与历代正史、地理志、区域性方志,细致校勘,是一次全面的整理,成果极为完善。

新编诸子集成子书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其中不少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贵结晶。

秦汉以后,也产生了不少子书,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

20世纪50年代,中华书局修订重印了建国前由原世界书局出版的诸子集成。

中国古籍pdf

中国古籍pdf

中国古籍
1.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2. 《尚书》:又称《书经》,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主要收录了虞、夏、商、周等四个朝代的政治文献。

3. 《易经》:又称《变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占卜书,其内容由六十四卦组成,涵盖了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

4. 《春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述了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前722年至前481年)的历史。

5. 《论语》: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主要收录了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是儒家经典之一。

6.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主要收录了墨子的思想和政治主张。

7.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主要收录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

8.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主要收录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和伦理思想。

9. 《荀子》:是荀子及其门徒的著作集,主要收录了荀子的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

除了以上列举的经典外,中国还有许多其他的古籍,涉及历史、文学、哲学、医学等多个领域。

如需获取更多古籍的推荐,建议咨询
相关领域的专家或查阅图书馆的资料。

中国的古代典籍

中国的古代典籍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泥活字制作过程
清代李瑶用泥活字印刷的书籍
明代木活字本《毛诗》
简册
卷轴式书籍
印度的贝叶经
册叶式书籍——龙鳞装
册叶式书籍—— 经折装
册叶式书籍——旋风装
册叶式书籍——蝴蝶装
册叶式书籍—— 包背装
册叶式书籍—— 线装
第三节 文化知识与古籍阅读

中国的古代典籍绝大部分是用古代的书面 语文言文书写的,文言文在现代社会中已 不通行,它和现代汉语有许多差别,因此, 阅读古籍必须学习文言。然而,除了一般 的文言知识外,要提高古籍阅读的能力, 还必须掌握选择古籍、阅读古籍和使用工 具书等方面的文化知识。
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对应
地理



古籍中常见一些地理的名称,如郡、县、府、州、 省、军、路、道等,它们或出现于不同时代,或 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含义。 “省”原是中央官署的名称,元朝由中央的中书 省向地方派出机构,称“行中书省”。到了明清, 省逐渐演变成地方的行政机构。 古代的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含义,古史传说大禹 治水分天下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 雍九州,是指的地域方位。汉代的州是监察区, 全国分十三州。到唐代,州成了行政区,但范围 大大缩小,全国有三百多州。明清时代,大多数 州改称府,只有少数行政区仍称州。
一、选择古籍的文化知识

中国的古籍数量浩瀚,传承年代久远,其 中由于种种原因,会发生脱衍、错简、讹 文等各种错误,甚至有故意作伪的。因此, 古籍学习者必须知道古籍应先进行校勘整 理,然后才能阅读。古籍整理是一门专门 的学问,要求整理者应熟悉历史,并掌握 版本学、目录学、训诂学等专门知识。古 籍整理的基本方法,一是“底本互勘”, 即取该书的不同版本互相对比校雠;二是 “群籍钩稽”,即取该书以外书籍的相关 内容与该书比较校雠。古籍通过校雠,可 以找出谬误,求得古书之真。此外,对发 现、搜辑已缺失的佚书也有相当的作用。Fra bibliotek

新中国古籍整理图书总目录类目表中

新中国古籍整理图书总目录类目表中

新中国古籍整理图书总目录类目表 ( 中)许逸民三、文化艺术类历代教育、文化、艺术、饮馔、娱乐著述及其资料汇编入此。

下设教育、书画、音乐、器物、饮食、杂占命相、游艺、资料汇编八个子目。

1.教育历代《孝经》注疏、蒙学读物及书院志入此。

先《孝经》,次蒙学,次书院志,均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2.书画历代书画类著述入此。

下设总论、法帖、画谱、画论题跋四个子目。

(1)总论历代书学、画论著述入此。

按作者时代先后为序。

(2)法帖历代法帖入此。

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3)画谱历代画谱入此。

按作者时代先后为序。

(4)画论、题跋历代书画题跋入此。

先书后画,分别按作者时代先后为序。

3.音乐历代音乐著述入此。

下设总论、琴谱两个子目。

(1)总论历代乐理、律吕及琴学著述入此。

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2)琴谱历代乐谱入此。

按作者时代先后为序。

4.器物历代文房器物、日用衣物著述入此。

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5.饮食历代食品、馔肴著述入此。

先食品,后馔肴,均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6.杂占、命相历代易占、堪舆、命相、遁甲、梦书类著述入此。

先按类别,后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7.游艺历代棋谱、联语、谜语、酒令类著述入此。

先按类别,后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8.资料汇编今人纂辑的文化艺术类资料汇编入此。

按以上类目分编排序。

四、历史类历代历史学著述及其资料汇编入此。

下设纪传、编年、纪事本末、杂史、典章制度、军政、诏令奏议、传记、史评、笔记、金石考古、资料汇编十二个子目。

1.纪传纪传体史书入此。

下设丛编、通代、断代三个子目。

(1)丛编历代纪传体史书的丛刊入此。

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2)通代兼记数个朝代的纪传体史书入此。

按成书时代先后为序。

(3)断代专记某一朝代的纪传体史书入此。

按所记时代先后为序。

2.编年历代编年体史书入此。

下设通代、断代两个子目。

(1)通代兼记数个朝代的编年体史书入此。

按所记时代先后为序。

(2)断代专记某一朝代的编年体史书入此。

按所记时代先后为序。

我国古籍分类法

我国古籍分类法

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过程, 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过程, 而分类正是这个过程中的最基本, 也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分类是把一个属概念划分为若干种概念的思维过程。

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 人们通过比较, 揭示事物之间属性的异同, 根据共同点将事物归并为较大的类, 再根据差异点将较大的类划分为较小的类。

分类既是科学认识和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也是信息整序的主要手段。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按其属性区分开来, 并归入一定的类。

这一思想虽未构成据以组织图书的分类体系, 还不能称其为图书分类法, 但它却为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法的形成和发展, 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的文献分类第一节《七略》分类法也叫做六分法大家都知道,孔子把当时的史册定为六艺, 也就是将图书分为六大类, 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这是孔子对当时学术流派的系统总结, 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图书分类思想。

这一思想虽未构成据以组织图书的分类体系,还不能称其为图书分类法, 但它却为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法的形成和发展, 奠定了基础.今天我们所讲的即:真正的文献分类法。

汉代,文化学术繁荣,科学技术发达,文献种类与数量骤增,文献收藏利用频繁,文献组织工作如雨后春笋般地扩展,出现了官修、史探、专著三大类型的目录,形成了一定的工作体系,奠定了我国文献组织的坚实基础。

这一时期,文献组织也从简单幼稚走向成熟。

汉武帝时,下令征集全国图书。

公元前26年,汉成帝再次下令征集图书,命谒者陈农前往各地搜求遗书,聘请各方面专家,分工协作,对我国历史上对古籍的第一次大整理,为我国古籍的流传、研究奠定了基础。

刘向去世后,哀帝又令刘向的儿子刘歆继承父业,刘歆综合群书《叙录》,将所收的书编成目录, 写出学术性的总论及各类的分论,即《七略》。

这部图书分类法的诞生, 比瑞士人吉士纳于年编的《万象图书分类法》要早。

《七略》原书在唐朝以后遗失了,现在只能在《汉书·艺文志》中见到《七略》的概貌。

古文典籍大全

古文典籍大全

古文典籍大全
古文典籍大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包括经典、史籍、子集、词书和百科全书等。

古代的文明和智慧都存在于这些典籍之中,它们无处不在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也影响着今天的文化。

传统的古文典籍有《礼记》、《孟子》、《诗经》和《易经》等,它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礼记》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基础,其中收录了许多关于礼仪、礼制、文章和其他方面的内容。

《孟子》旨在提倡道德价值观,探讨社会关系和社会建设,它也是中国精神文化的基石。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珍贵财富,它包含了诗歌艺术的一切,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代表作。

《易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它也被称为“六经”中的第一经,它更强调了智慧和灵性的重要性。

此外,中国古代的文典籍还有许多不同的分类。

比如《四书》是四位著名的儒家先贤的作品集,它们分别是《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

《诗经》、《楚辞》、《书经》、《史记》、《春秋》、《左传》、《史记》等都被称为中国四大史书。

《汉书》、《司马迁》、《资治通鉴》、《张衡》、《韩非子》、《庄子》、《老子》、《黄帝内经》、《韩非子》等都被认为是中国智慧的精华,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基础。

中国古文典籍既是文化的智慧,也是历史的资源。

它们经久不衰,其中有许多.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文明,既来自古人的思想,也来自古人的发现。

古文典籍里有智慧,也有历史,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也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

它们不仅是中国传统文的
档案,也是人类文明的珍宝。

中国古籍全录按经史子集收录中国历代古籍善本

中国古籍全录按经史子集收录中国历代古籍善本
苏轼诗全集(宋)
苏轼
孟子
孟轲
水浒传
施耐庵
旧唐书
刘昫
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本书
韩非子
韩非
《韩非子》共五十五篇。韩非的思想成就超过了所有的法家代表人物,他在总
厚黑学
李宗吾
他提出的“厚黑”二字当时不绝于耳、脍炙人口。本书被人们称为不可多得的
道德经
老子
《道德经》本为先秦道家的代表作,为韵文哲理诗体,以《老子五千文》为教典
三命通会
书中阐述子平遗法,对于官、印、财、禄、食、伤的名义,用神的轻重,各种
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
全唐诗
扬州诗局本
清人彭定求等所编《全唐诗》共收集有唐一代2200余位诗人的48900
说文解字
许慎
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证字源的字书,该书原十四篇,叙目一篇。
三十六计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既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
千字文
周兴嗣
从南北朝直到清末,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成为世界上现存出书最早、使用时
尚书
《尚书》所记载的历史,上起传说中的尧虞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
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证字源的字书该书原十四篇叙目一篇
中国古籍全录按经史子集收录中国历代古籍善本
史记
司马迁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影响深远
周易
《周易》,乃群经之首。古代占筮之书及其解说,后被列入儒家经典。《周易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全书294卷,另有《目录》30卷,《考异》30卷。《通鉴》记载了周威烈王二十

《中国古籍总目》目录

《中国古籍总目》目录

《中国古籍总目》目录一、经部1. 易类《周易正义》、《周易集解》、《周易本义》等2. 书类《尚书正义》、《尚书大传》、《尚书注疏》等3. 诗类《诗经正义》、《诗经集传》、《诗经注疏》等4. 礼类《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等5. 春秋类《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等6. 孝经类《孝经正义》、《孝经注疏》等7. 四书类《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等二、史部1. 正史类《史记》、《汉书》、《后汉书》等2. 编年类《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等3. 纪事本末类《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等4. 别史类《逸周书》、《东观汉记》等5. 杂史类《国语》、《战国策》等6. 传记类《高士传》、《唐才子传》等7. 地理类《水经注》、《大唐西域记》等三、子部1. 儒家类《荀子》、《新书》、《盐铁论》等2. 道家类《老子》、《庄子》、《列子》等3. 法家类《韩非子》、《商君书》等4. 名家类《公孙龙子》、《尹文子》等5. 墨家类《墨子》等6. 纵横家类《鬼谷子》等7. 杂家类《淮南子》、《吕氏春秋》等四、集部1. 楚辞类《楚辞》、《楚辞补注》等2. 别集类《陶渊明集》、《李白集》、《杜甫集》等3. 总集类《文选》、《唐宋八大家文钞》等4. 诗文评类《诗品》、《文心雕龙》等5. 词类《花间集》、《宋词三百首》等6. 曲类《元曲选》、《六十种曲》等五、丛部1. 丛书类《四库全书》、《四部丛刊》等2. 类书类《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3. 小说类《世说新语》、《聊斋志异》等4. 佛经类《大藏经》、《金刚经》等5. 道藏类六、艺术部1. 书画类《历代名画记》、《书谱》、《法书要录》等2. 篆刻类《印章集》、《印谱》等3. 音乐类《乐府杂录》、《琴操》等4. 舞蹈类《舞谱》、《舞蹈史》等5. 戏剧类《录鬼簿》、《南戏录》等七、科技部1. 天文类《甘石星经》、《授时历》等2. 地理类《地理志》、《舆地图》等3. 农学类《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4. 医学类《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5. 建筑类《营造法式》、《园冶》等6. 数学类7. 兵器类《武经总要》、《兵器谱》等八、生活部1. 食谱类《随园食单》、《饮膳正要》等2. 花卉类《群芳谱》、《花镜》等3. 茶艺类《茶经》、《茶谱》等4. 服饰类《中国古代服饰史》、《绣谱》等5. 旅行类《徐霞客游记》、《旅行指南》等九、宗教部1. 佛教类《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圆觉经》等2. 道教类《道德经》、《南华经》等3. 儒教类《孝经》、《大学衍义》等4. 基督教类《圣经》、《基督教要义》等5. 伊斯兰教类《古兰经》、《伊斯兰教义》等《中国古籍总目》不仅是一部文献检索的工具书,更是一部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宝典。

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

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

1 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第一部分古籍文献的定义与分类 (2)第二部分古籍文献的历史演变 (4)第三部分古籍文献的价值与意义 (6)第四部分古籍文献整理的原则和方法 (8)第五部分古籍文献版本鉴定的基本技巧 (11)第六部分古籍文献的数字化趋势与挑战 (13)第七部分古籍文献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16)第八部分古籍文献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18)第九部分古籍文献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20)第十部分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的未来发展 (22)第一部分古籍文献的定义与分类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一、古籍文献的定义古籍文献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图书资料。

它涵盖了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文字记载,包括经史子集等各类著作以及碑帖、契约、书信等各种形式的文字记录。

这些文献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文化思想、学术观念、社会状况、历史事件等方面的情况,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古籍文献的分类根据古籍文献的内容特点和形式特征,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经部文献经部文献主要包括《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及《孝经》、《尔雅》、《仪礼》等其他儒家经典著作。

这些文献是我国古代文化的核心部分,代表了儒家学派的思想体系和社会价值观。

2.史部文献史部文献主要包括正史、编年史、纪事本末、实录、杂史、地理志、人物传记等多种类型的历史著作。

它们详细记载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是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3.子部文献子部文献主要包括哲学、医学、天文、历法、农学、兵法、法律、艺术等领域各种专著和论著。

这些文献反映了古代学者在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思想见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4.集部文献集部文献主要指诗歌、散文、骈文、词赋等文学作品的总称。

这些作品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理想,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审美趣味。

5.佛道宗教文献佛道宗教文献主要包括佛教的经典、注疏、教义论述、僧侣传记等;道教的经典、注释、科仪书、道教神仙传说等。

馆藏古籍目录

馆藏古籍目录

一. 医经1. 内经(素灵合编)0001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素问补遗一卷·灵枢十二卷(唐)王冰(宋)林亿等校清光绪三年浙江书局据明武陵顾氏影宋佑本刻十册九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又一部(十册)0002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各二十四卷(唐)王冰注(宋)林亿等校正民国十七年中国学会影印守山阁本十二册0003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九卷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九卷素问补遗一卷(明)马莳注清光绪五年善成堂刻本太医院藏板二十四册十行二十二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单边0004类经三十二卷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明)张介宾撰明天启四年天德堂序刻本金阊童涌泉梓二十四册八行十八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单边0005素问灵枢类纂三卷(清)汪昂辑1.清日新书庄刻本三册八行二十二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单边2.民国十三年上海世界书局三册0006医经原旨六卷(清)薛雪集注杨采青重校清扫叶山房刻本六册十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单边又一部(六册)0007素问悬解十三卷附校余偶识一卷(清)黄元御解清同治十一年易湖冯氏刻本七册十一行二十三字小行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0008内经述(清)方本恭述北京中医学院图书馆影印一册0009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各九卷(清)张志聪集注清光绪十六年浙江书局刻本十四册九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双边0010群经见智录恽铁僬著民国十一年武进恽氏铅印本二册0011鬼僦术三卷陆锦燧编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三册0012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合编各十卷(明)马莳(清)张志聪合注民国十五年锦章书局十八册0013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唐)王冰撰清光绪十年京口文成堂摹宋刻本十册十行二十三字小字双行三十字白口左右双边0014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明)吴昆注1.明万历三十七年石室藏版六册九行二十四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2.清大兴堂刻本六册九行二十四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又一部(六册)3.清正学斋藏版八册九行二十四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0015内经概要自编手抄本二册0016唐氏中西医判(清)唐宗海撰民国三年上海千倾堂书局石印二册2. 素问0017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唐)王冰注(宋)林亿等校正民国恽氏影宋本八册十行二十字小字双行三十字白口左右双边0018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唐)王冰注(宋)林亿等校正丹波元坚撰序日本安政二年(1855)占恒室藏版九册十行二十字小字双行三十字白口左右双边0019黄帝内经素问九卷(清)张志聪集注清太医院藏本十二册九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双边又一部(八册)0020補註释文黄帝内经素问十二卷黄帝素问灵枢经十二卷附素问遗篇一卷素问(唐)王冰註(宋)林億等校灵枢(宋)史崧音释明嘉靖赵康王朱厚煜居敬堂刻本二十四册八行十七字白口四周双边0021素问直解九卷(清)高士栻(士宗)注解清光绪十三年浙江书局重刻本八册九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双边0022黄帝内经素问直解九卷(清)高士栻(士宗)注清光绪十三年三余堂木刻八册九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双边0023黄帝内经素问注解十卷孙沛注解民国二十七年北京铅印本五册3. 灵枢0024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九卷补遗一卷(明)马莳注清光绪五年坊刻本太医院藏板八册十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0025灵枢经九卷(清)张志聪注清光绪二十九年善成堂藏板十二册九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双边4. 难经0026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五卷(宋)王惟一校商务印书馆影印四部丛刊本二册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二. 基础理论1. 理论综合0027医林改错二卷(清)王清任著1.清光绪京都善成堂藏版两册九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2.1955年上海锦章书局刻一册0028秦氏医学讲义秦伯末著民国十九年秦氏同学会铅印本八册0029病理学读本二卷张寿颐编民国浙江兰溪中医学校选录铅印本二册0030国医生理新论朱国军撰民国二十四年上海中医书局刻三册0031医门初学万金一统要决分类(太医院增补医方捷径)太医院原本(明)罗必炜参订子目:(1)四言举要一卷(2)青囊药性赋五卷(3)医方捷径四卷清光绪十四年李光明莊刻本(两层楼)四册六行八字白口四周双边2. 藏象. 病源0032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五十卷(隋)巢元方等撰1.清光绪元年湖北崇文书局刻八册九行二十四字白口左右双边2.清光绪十七年池阳周氏刻本八册十一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双边3.清序刻本八册九行二十四字白口左右双边0033简明中西汇参医学图说(清)王有忠编清光绪三十二年广益书局石印四册三. 伤寒. 金匮1. 伤寒. 金匮合编0034仲景全书五种二十卷(汉)张机(仲景)述清光绪十八年成都崇文斋刻本子目(1)集注伤寒论十卷(明)张卿子参注(2)金匮要略方论三卷(汉)张机撰(3)伤寒类证三卷(金)宋云公编(4)伤寒明理论三卷(金)成无己撰(5)运气掌诀录一卷(清)曹乐斋撰八册十一行二十二字白口左右双边0035伤寒杂病论十六卷(汉)张机述民国二十一年写印本四册2. 伤寒论0036伤寒总病论六卷(宋)庞安时撰1 . 民国进业书局影印四册2. 民国一年武昌医馆重刻本二册0037增注类证活人书二十二卷(明)吴勉学校1.清光绪十年序刻本四册(有图)十行二十字黑口左右双边2.民国八年上海文瑞楼石印本四册0038伤寒百证歌五卷(宋)许叔微撰民国藏修书屋二册0039增订伤寒百证歌注四卷(宋)许叔微撰(民国)何廉臣增订民国十七年上海六也堂书药局铅印四册0040注解伤寒论十卷附明理论四卷(汉)张仲景述王叔和撰成无巳注解清光绪六年刻本扫叶山房藏板六册(有图)十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0041仲景伤寒补亡论二十卷(宋)郭雍(子和)撰清宣统三年武昌医馆重校心太平轩本刊本四册九行二十字黑口左右双边又一部(四册)0042伤寒六书六卷(明)陶华述吴勉学校敦化堂刻本子目(1)陶氏家秘一卷(2)明理绪论一卷(3)伤寒琐言一卷(4)杀车槌发一卷(5)一提金启蒙一卷(6)证脉截江一卷八册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0043陶节菴伤寒全生集四卷(明)陶华著叶天士评1.清嘉庆二十四年桐石山房刻本四册九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2.清书业堂藏版眉寿堂刻本四册九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3.民国一年上海江东书局石印本四册0044伤寒论條辨八卷附录三卷(明)方有执(中行)撰民国十四年渭南严氏孝义家塾据清康熙浩然楼本重刊四册0045伤寒补天石二卷(明)吴中戈著朱陶性校清金阊经义堂重刊四册八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0046伤寒绪论二卷(清)张璐撰述(日)前田安宅子仁再订文化元年思德堂刊本二册十二行二十三字白口四周双边0047伤寒来苏集八卷内附仲景一百十三方解(清)柯韵伯著子目(1)伤寒论注四卷(2)伤寒附翼二卷(3)伤寒论翼二卷1.清乾隆二十年绥福堂刻本六册十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2.清金阊绿慎堂藏版六册十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3.清序刻本八册十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单边0048伤寒来苏集四卷伤寒附翼二卷(清)柯韵伯原本叶天士评批1.清苏州扫叶山房藏版六册十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2.清刻本六册十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单边0049伤寒论后條辨十五卷(清)程应旄注王式钰校清美锦堂梓行刻本十册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0050伤寒论翼四卷(清)柯韵柏著清光绪十九年上海文瑞楼印四册十行二十五字白口左右双边0051伤寒辩证四卷(清)陈尧道(素中)撰上海汇文堂书局印行一册0052伤寒论集注六卷(清)张志聪注释高士宗纂集1.清平远楼藏版六册九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单边2.民国二十二年上海广益书局刻三册0053伤寒论三注十六卷(清)周杨俊辑1.清光绪十三年渔古山房刻本六册九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单边2.清宣统二年扫叶山房石印六册十四行三十一字白口四周双边0054伤寒论三注十八卷(清)喻嘉言方中行周禹载合注浙江书局刻本八册九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双边0055伤寒论直解六卷附伤寒附余一卷(清)张锡驹注解清三余堂序刻本四册九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单边0056伤寒大白四卷(清)秦皇士(之桢)撰1. 清吴门宁瑞石印本四册2. 民国四年重刻四册0057张仲景伤寒贯珠集八卷(清)尤怡注1.清嘉庆十五年序刻本苏州来青阁藏版四册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2.民国年间上海千顷堂书局四册0058张仲景伤寒论贯珠集八卷(清)尤怡注清嘉庆十五年序刻本苏州会文堂藏板六册十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0059孝慈备览(清)汪纯粹著清雍正十二年序刻本杭城並育堂梓行四册九行二十字黑口四周单边0060再重订伤寒集注十卷(清)舒诏著清乾隆三十五庚寅序刻本味经堂藏版四册十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单边0061叶氏医效秘传三卷(清)叶天士述吴金寿校清道光十一年序刻本貯春仙馆吴氏藏版三册八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0062医效秘传三卷(清)叶天士述吴金寿校清道光十一年序刻本貯春仙馆吴氏藏版三册八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0063吴氏医学述第五种伤寒分经十卷(汉)张仲景著吴仪洛订清乾隆三十一年序刻本利济堂藏板八册九行十九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单边0064重订伤寒集注四卷(清)舒驰远著清乾隆三十五年序刻本文光堂梓四册十四行二十四字白口四周双边0065伤寒第一书四卷余二卷(清)车宗辂胡俊宁仝述1. 清光绪十一年奎照楼刻本六册九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单边2. 1917年二友书屋石印本三册3. 民国十七年广益书局石印本四册0066伤寒论辑义按恽铁樵撰民国十五年铅印本十册0067伤寒医决串解六卷伤寒真方歌括六卷(清)陈念祖撰民国商务印书馆排印一册0068伤寒论脉证式校补八卷(日)川越正淑撰张骥校补民国二十六年成都义生堂刻本六册0069伤寒寻源三卷(清)吕震名撰清咸丰四年)版民国上海中医书局影印古本医学丛书三册0070仲景存真集二集(清)吴蓬莱编民国二十年上海锦章图书局印行三册0071临证医案伤寒辨证录十四卷后附胎产秘书(清)陈敬之著述陶尚白参订清光绪十年序刻本善成堂梓行(残本)十册九行二十二字白口左右双边(存十三卷,卷一至卷五,卷七至卷十四)0072注解伤寒论十卷后附明理论(汉)张仲景撰王叔和撰次成无巳注解清光绪二十二年湖南书局刊本六册(有图)十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0073张仲景先生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徐彬(忠可甫)著据北京中医学院图书馆所藏日本元禄九年刻本影印本六册0074包氏医案包育华、包识生同撰子目(1)伤寒论章节(2)伤寒方法(3)伤寒表(4)伤寒论讲义(5)伤寒方讲义民国十九年著者铅印本二册0075伤寒论汇注精华九卷汪莲石编扫叶山房石印本六册0076百大名家合注伤寒论十六卷吴考盘编次秦伯末辑民国十三年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十六册0077伤寒研究四卷恽铁樵撰民国十三年上海商务印书局二册0078伤寒论识六卷何廉臣著民国十七年六也堂书药局印行六册0079新增伤寒广要十二卷(日)丹波元坚撰何廉臣新增民国二十年上海六也堂书药局铅印本六册0080曹氏伤寒发微四卷曹家达(颖甫)释民国二十年上海昌明医药药学社铅印本四册0081伤寒论十卷(汉)张机撰(晋)王叔和撰次(宋)林亿校民国二十年上海中医书局据日本观理药室摹明赵开美本影印(题作翻刻宋本伤寒论)四册0082增订条注伤寒心法八卷陈绍勋撰民国二十一年刊本八册0083二十世纪伤寒论六卷附静坐疗病法一卷刘亚农编辑民国二十三年聚珍阁印书局一册0084伤寒條辨费通甫著民国二十六年上海中国医学院铅印本二册0085伤寒杂病论义疏十六卷刘世桢撰刘瑞瀜义疏民国二十三年长沙商务印书馆铅印本十四册0086伤寒论、杂病论精义折衷朱弗(壶山)著民国二十五年华北国出学院出版四册0087伤寒论广训八卷巫烽注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八册0088伤寒论浅说邱崇(宗山)撰民国二十一年和平印书局一册0089新释伤寒论李遂良注新宁医学社一册0090新伤寒证治庸言罗止圆著民国三十六年北京印书局铅印本一册0091伊尹汤液经六卷杨师尹考订民国三十七年一钱阁铅印本一册3. 金匮要略0092金匮玉函经二注二十二卷(元)赵以德衍义(清)周杨俊补注清同治二年上洋经义斋序刻本养恬斋藏版十册九行二十一字黑口左右双边0093金匮要略心典玉函经二注二十二卷(元)赵以德(良仁)衍义民国十年苏州萃芬书屋校刊六册0094金匮心典三卷(汉)张仲景原本(清)尤怡(在泾)集注清光绪七年崇德书院藏版三册十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0095金匮方歌括六卷(清)陈念祖定1.清光绪二年江左书林藏版扫叶山房重刻一册八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2.清道光十六年序刻本文奎堂藏板三册八行十八字白口四周单边0096金匮要略浅注十卷(清)陈念祖集注清光绪十五年光裕书屋刻本六册八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单边0097金匮玉函要略方论辑义六卷(日)丹波元简著日本文化九年序刻本聿修堂藏本十册十行二十三字四周单边0098张仲景金匮要略论注二十四卷(清)徐彬著清光绪五年重刻上海校经山房成记书局藏板八册九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0099校正金匮要略心典三卷(汉)张仲景原本尤在泾集注雍正十年初刻本民国上海文瑞楼印三册0100 金匮伤寒补遗一卷(汉)孙祥麟撰民国二十八年影印线状二册四. 诊法1. 脉经. 脉诀0101脉经十卷(晋)王叔和撰清光绪十九年景苏圆校刊(题作景宋本)四册十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0102太素脉诀二卷(明)张太素述刘伯祥注北京天华馆铅印本二册0103脉诀汇编说统二卷附濒胡脉学诗四言举要便读(明)翟良撰清康熙六年序刻本老二酉藏板四册(有图)九行十八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0104图注八十一难经辨真四卷附一卷(明)张世贤注沈徴垣重校清康熙三十二年爱日堂序刻本四册(有图)九行二十字小字双行二十四字白口四周单边0105脉经(晋)王叔和撰二册十一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双边清光绪十七年池阳周氏校刊本0106脉诀精华四卷蒋廷锡辑民国二十年千顷堂书局印本四册0107脉诀新编四卷刘本昌编民国三十一年湘潭连南乡刘氏培根堂刻本四册0108锓图注王叔和脉诀琮璜五卷(明)张世贤图解王叔和撰著清序刻本一册(有图)十行二十五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单边2. 诸脉家学0109濒湖脉学三卷(明)翟良撰清光绪四年蜀东善成堂刻本二册九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0110四诊抉微八卷附管窥附餘一卷(清)林之翰纂述清雍正四年玉映堂刻本四册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双边0111脉简补义二卷(清)周学海撰见周氏医学丛书民国二十五年影印二册0112周澄之脉学四种十四卷(清)周学海撰辑子目(1)脉义简摩八卷(2)脉简补义二卷(3)诊家直诀二卷(4)辨脉平脉章句二卷清光绪二十一年池阳周氏藏板八册十一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双边0113中西脉学讲义二卷吴锡璜著民国九年上海文瑞印行一册0114脉学指南四卷卢其慎著民国十一年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四册0115历代名医外诊察病法五卷蒋廷锡辑民国十九年上海千顷堂书局印四册0116脉学正义六卷张山雷撰民国二十年兰溪协记书庄刊本八册3. 诊法0117伤寒舌鉴(清)张登汇纂民国五年重校上海江东书局印一册0118辨舌指南六卷曹炳章著民国六年绍兴育新书局石印六册0119医学脉灯脉微(清)常朝宣(明)施沛撰1995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册五. 针灸1. 针灸通论0120针灸甲乙经十二卷(晋)皇甫谧撰清光绪十三年行素草堂刻本四册十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0121针灸大成十卷(明)杨继洲撰1.緑荫山房藏版十册十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单边2.清善成堂珍藏本十册(有图)十行二十二字白口左右双边3.清光绪十二年江左书林藏版十册(有图)十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单边0122针灸择日编集(朝)金循义等编(清)于希璟校清光绪十七年江宁藩署刻本二册十行二十五字白口左右双边0123勉学堂针灸集成四卷(清)廖润鸿著民国十九年北京天华馆印本四册0124针灸薪传集夏少泉等辑民国二十六年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铅印一册2. 针灸专论. 灸法0125针灸便用(清)张希纯述苏元箴记清咸丰六年刻本永怡堂藏板一册(有图七行十三字白口四周双边0126针灸传真四种孙祥麟撰民国十二年山西代县利石印局石印八册0127备急灸法一卷(宋)李闻人(耆年)述清光绪十七年江宁藩署重刻二册十行二十五字白口左右双边0128增图编纂针灸医案孙凤翔撰1981年杭州古旧书店复印本一册3. 经络孔穴0129十四经发挥三卷(元)滑寿撰民国二十五年针灸杂志社铅印本一册0130腧穴折衷二卷(日)安井元越著民国二十六年医界春社影印一册0131经穴纂要五卷(日)小板元祐纂辑文化庚午年东都下谷御成道青云堂版三册(有图)十行二十字小字双行二十五字白口上下双边0132经脉图考四卷(清)陈惠畴著1.清光绪四年刻四册八行二十四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双边2.民国十七年上海民和书局四册0133铜人明堂之图四张4. 外治法0134理瀹骈文(清)吴师机撰四册十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双边清光绪六年序刻本六. 本草1. 本草经0135本草易读八卷(清)汪昂编民国十五年大成书局石印本一册0136本草经解要四卷附考证音训一卷(清)叶天士注清乾隆四十六年镌刻本卫生堂藏板二册八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0137本草三家合注六卷神农原本后附徐灵胎百种录(清)郭汝聪集注七册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双边1.清刻本聚经阁藏板2.民国上海文瑞楼印行四册3.民国九年上海锦章书局四册0138神农本草经读四卷(清)陈念祖撰上海锦章书局石印一册0139本经疏证十二卷(清)邹澍撰清道光二十九年常郡晋升山房刻本十二册十一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0140本经序疏要八卷(清)邹澍撰清道光二十九年跋刻本十二册十一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残本)缺1-3册0141本经疏证十二卷本经续疏六卷本经续疏要八卷(清)邹澍撰八册十一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1. 清道光二十九年刻本2. 上海千顷堂书局印行二十四册0142本草便读二卷(清)张秉成集选清光绪二十二年毗陵张氏刊本四册八行二十四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0143神农本经经释(清)姜国伊著清刻本二册十二行二十五字白口四周双边0144本草崇原集说三卷附本草经读附录集说(清)张志聪注释仲学辂集说清宣统二年仲氏藏本四册十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0145神农本草经注论二卷孙子云讲述民国二十年济生医室铅印本四册0146普救回生草前后集二卷蜀都悯人居士纂辑民国十八年梓一册0147分类草药性附天宝本草不著撰人民国二十年新刊一册0148神农古本草经五卷刘復撰民国三十一年中国古籍医学会一册2. 诸家本草0149新修本草(唐)李勣等撰清光绪十五年夏德清付氏刊于日本存四册0150 经史证类大观本草三十一卷(宋)唐慎微纂清光绪三十年武昌柯氏重校刊本十六册十二行二十字黑口四周双边0151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三十卷(宋)唐慎微撰曹孝忠校勘寇宗奭衍义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明轩本影印十二册0152本草衍义二十卷(宋)寇宗奭编撰二册十二行二十一字黑口四周双边1.光绪三年序刻本2.上海中医书局发行二册0153本草品汇精要校勘记谢利恒撰清嘉庆时局刻本民国二十六年印行一册0154本草品汇精要四十二卷续集十卷(明)刘文泰等撰(清)王道纯续撰民国二十五年商务印书馆据故宫旧抄本铅印(附校勘记)六册0155本草汇言二十卷(明)倪朱谟撰1997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十二册0156本草纲目五十二卷附万方针线本草纲目拾遗、奇经考(明)李时珍撰清光绪十一年合肥张氏味古斋重校刊本四十八册(有图)九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0157本草原始十二卷(明)李中立纂辑1.清善成堂梓六册十一行二十四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单边2.清翠筠山房梓行八册(有图)十一行二十四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单边0158绘图本草原始马应龙(伯光)撰上海扫叶山房本四册0159药品化义十三卷(明)贾印学撰李延是补订民国天津北门内文化印字馆铅印本二册十行二十三字白口四周双边0160本草述三十二卷卷首一卷(清)刘若金著薛恮秉校对1.清嘉庆十五年武进薛氏还读山房序刊本二十册十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左右双边2.1933年上海万有书局石印本十册0161本经逢原四卷(清)张璐撰述清嘉庆六年刻本四册九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双边0162本草诗笺十卷(清)朱錀著清乾隆二十七年群玉山房刊本四册十行十八字白口左右双边0163长沙药解四卷(清)黄元御著清燮和精舍校刻本二册十二行二十三字白口四周单边0164草本从新六卷(清)吴仪洛辑乾隆丁丑善成堂序刻本六册九行十九字小字双行字数同左右双边0165本草分经(清)姚澜编杨泾之王德润重刊四册十四行十七字白口四周单边清光绪十八年刻本0166本草述钩元存十一卷(清)刘若金撰民国十年上海进化书局石印本八册0167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二十二卷(清)吴其睿著清刻本二十二册九行二十四字白口四周双边0168本草思辨录四卷(清)周岩著清光绪三十年周氏徽尚室刻本四册十一行二十一字黑口左右双边0169本草纲目求真十一卷附脉理求真一卷(清)黄宫绣撰民国一年上海江东书局石印六册0170有用植物图说附国外本草(日)田中芳男撰明治二十四年帝国博物馆馆刊(全书图)0171大和本草十六卷(日)贝原笃信编录宝永六年已丑岁皇都书林(日文)二十一册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0172山居本草六卷(清)程履新撰1995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八册3. 药性本草0173藏府药式补正三卷(金) 张元素(洁古)著铅印本(嘉定张氏体仁堂医药丛刊本)三册0174雷公炮制药性解六卷(清)王子接(晋三)重订子目:(1)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四卷(金)李杲编辑(2)雷公炮制药性解六卷(明)李中梓编辑清光绪三十二年扫叶山房藏版四册十二行二十四字小字双行字数同白口四周单边又一部(四册)0175。

中国古籍书目大全(国学经典)

中国古籍书目大全(国学经典)

中国古籍书⽬⼤全(国学经典)经部⼗三经001周易、 002尚书、003诗经、 003周礼、 004礼记、005左传、 006公⽺传、007⾕梁传、008论语、 009孝经、 010尔雅、011孟⼦、 012中庸、 013仪礼其他001四书章句集注、 002春秋繁露、 003新本郑⽒周易、004⼤戴礼记005韩诗外传、 005易纬是类谋、 007易纬坤灵图、008易纬乾元序制记009陆⽒易解、010东坡易传、 011周易正义、 012易传、013周易参同契014尚书正义、015韩诗外传、 016⽑诗正义、 017泰泉乡礼、018深⾐考误、 019深⾐考020仪礼注疏、021礼记正义、023周礼注疏、027孝经注疏、 024春秋左传正义、026春秋⾕梁传注疏、 028春秋公⽺传注疏、025⼤学、 026⼤学集注、 027⼤学问、028孟⼦集注、029孟⼦注疏、030孟⼦字义疏证031中庸集注、 032论语集注、033论语注疏、 034尔雅注疏、035轻松学诗经史部⼆⼗五史001史记、002宋书、 003梁书、004魏书、 005陈书、006南史、007北史、008南齐书、 009北齐书、 010周书、011汉书、 012后汉书、013三国志、 014晋书、 015隋书、016旧唐书、 017新唐书、 018旧五代史、 019新五代史、020宋史、021辽史、 022⾦史、 023元史、 024明史、 025清史稿其他001资治通鉴、 002续资治通鉴、 003唐才⼦传、 004贞观政要、 005逸周书、006古列⼥传、 007徐霞客游记、 008⼤唐西域记、 009荆楚岁时记、010战国策、 011前汉纪、 012后汉纪、 013华阳国志、014东观汉记015通典、 016唐会要、 017唐律疏议、018吴越春秋、019洛阳伽蓝记、020越绝书、 021前汉纪、 022江表志、 023江南野史、 024五国故事、025邺中记、 026三楚新录、 027江南馀载、028吴越备史、029九州春秋、030越史略、 031东观奏记、032北狩见闻录、033⽵书纪年、 034五代史阙⽂、035官箴、 036平宋录、 037⼤⾦吊伐录、038松漠纪闻、 039翰林志、 040⾼⼠传、 041李相国论事集、 042⾚松⼭志、043真腊风⼟记、044荆楚岁时记、 045北戸录、046岳阳风⼟记、 047溪蛮丛笑、048吴中⽔利书、 049岁华纪丽谱、050吴地记、051平江记事、 052南岳⼩录、053岭表录异、 054东京梦华录、 055风⼟记、056益部⽅物略记、057游城南记、 058淳熙三⼭志、 059桂林风⼟记、060朝鲜赋、061南宋都城纪胜、 062桂海虞衡志、 063洛阳名园记、 064南⽅草⽊状、065佛国记、 066捕蝗考、 067宋朝事实、 068⼤清律例、069三国杂事、070史通⼦部兵书类武经七书001孙⼦兵法、 002吴⼦兵法、003尉缭⼦、 004司马法、005六韬、 006三略、007唐李问对、其他兵书001孙膑兵法、 002百战奇略、003握奇经、 004练兵实纪、005将苑、006何博⼠备论、 007三⼗六计、008守城录、009孙⼦略解、 010乾坤⼤略、011墨⼦城守各篇简注、 012兵制、013阴符经、014太⽩阴经、 015历代兵制、016素书、017备论其他⼦部001⽼⼦道德经、 002庄⼦、 003荀⼦、 004墨⼦、 005列⼦、006申鉴、007说苑、008新语、009论衡、010茶经、 011棋经、012中论、 013邓⼦、014盖庐、015⼈物志、 016潜夫论、 017初学记、018洛阳牡丹记、 019王守仁全集、020四⼗⼆章经、 021论衡校释、022梦溪笔谈、 023太平⼴记、 024孔⼦家语、025韩⾮⼦、026⿁⾕⼦、 027 归⽥录、 028唐新语、 029公孙龙⼦、030搜神记、031搜神后记、 032周易参同契、 033⼭海经校注、034艺⽂类聚、035穆天⼦传、036唐摭⾔、 037颜⽒家训、038古画品录、 039盐铁论、040宋⾼僧传、 041⼴弘明集、042钝吟杂录、043弘明集、044宣室志、045世说新语、 046⾦匮要略注、047九章算术、 048吕⽒春秋、049黄帝内经灵枢经、 050黄帝内经素问、051备急千⾦要⽅、 052伤寒论注、053难经本义、 054神农本草经、 055孔丛⼦、056抱朴⼦内篇、057法⾔义疏、 058风俗通义、 059鹖冠⼦、 060齐民要术、061潜夫论、 062范⼦计然、 063西京杂记、 064晏⼦春秋、065周髀算经、066朱⼦语类、 067⼭房随笔、 068林泉⾼致集、069吴⼦兵法辑佚、 070银雀⼭尉缭⼦、071司马法逸⽂、072群书治要三略、073孙⼦略解、 074⽔战兵法辑佚、075群书治要六韬、076敦煌写卷六韬、077怀王墓⽵简六韬、078六韬逸⽂、079汉墓⽵简六韬、 080⽼⼦集注、081范蠡兵法辑佚、 082太公兵法、083太公⾦匮、 084太公阴谋、085端溪砚谱、 086歙州砚谱、 087扬州芍药谱、088橘录、089糖霜谱、 090刘⽒菊谱、 092洗冤录集、 093荔枝谱、094⾼僧传、095续⾼僧传、 096随隐漫录、 097画继、 098⽅⾔校笺集部楚辞001楚辞、 002楚辞补注、总集类001全上古三代⽂、 002全秦⽂、 003全汉⽂、 004全后汉⽂、005全三国⽂、006全后周⽂、007全北齐⽂、 008全陈⽂、 009全梁⽂、 010全齐⽂、011全隋⽂、 012全唐⽂、 013先唐⽂、 014唐⽂拾遗、 015唐⽂续拾、016全宋⽂、 017全晋⽂、018全后魏⽂、019全唐诗、 020全宋词、021千家诗、022⽂⼼雕龙、023⽂选、024乐府诗集、025全元曲、026全宋诗、 027历代诗词赋其它集类001优古堂诗话、 002诚斋诗话、 003庚溪诗话、 004草堂诗话、 005藏海诗话、006六⼀诗话、 007后⼭诗话、 008彦周诗话、 009⼆⽼堂诗话、010怀麓堂诗话、011沧浪诗话、 012诗品、 013诗⼈⽟屑、 014中⼭诗话、015观林诗话、016李太⽩全集、 017王右丞集笺注、 018欧阳修集、 019国语辑注类001⽼⼦校释、002庄⼦集解、 003孟⼦全译、004管⼦轻重篇新诠、005列⼦集释、006孙⼦兵法论正、 007商君书、 008史记三家注、009⼋家后汉书辑注、010汉官六种、 011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012裴注三国志、 013九家旧晋书辑本、014众家编年体晋史、015论衡校释、016新语校注、017世说新语笺疏、018太平经合校、019三字经、 020百家姓、 021千字⽂、 022菜根谭、 023传习录、 024⾦⼈铭、025增⼴贤⽂、 026幼学琼林、 027龙⽂鞭影、028⽂⼼雕龙、029⽂⼼雕龙注考异、 030⽂⼼雕龙义证、 031古⽂观⽌、 032敦煌变⽂集新书、034明夷待访录、035曾国藩⽂集、036曾国藩家书历史⼯具类中国历代量制演变简表、中国历代纪年表、中国历代帝王年表中国历代衡制演变简表、中国历代年号索引表、中国历代疆域图古今地名对照历表(隋之前)、中国历代度制演变简表历代⼈⼝的官⽅统计数、⼆⼗四节⽓表、三国地图、民国地图、万年历。

中华古籍全录

中华古籍全录

中华古籍全录
中华古籍全录
经部 | 十三经十三经注疏经学史及小学类
o孟子
o仪礼
o周礼
o礼记
o尚书
o诗经
o周易
o孝经
o论语
o尔雅
o春秋左传
o大学章句
史部 | 正史编年地理政书
o史记
o三国志
o旧唐书
o后汉书
o资治通鉴
o战国策
o水经注
o唐律疏议
o唐会要
子部 | 儒家释家道家法家兵家杂家艺术谱录o二十四孝
o弟子规
o百家姓
o三字经
o幼学琼林
o朱子语类
o菜根谭
o颜氏家训
o了凡四训
o道德经
o韩非子
o管子
o孙子兵法
o孙膑兵法
o三十六计
o天工开物
o齐民要术
o梦溪笔谈
o厚黑学
o伤寒论
o神农本草经
o九章算术
o茶经
o说文解字
o千字文
集部 | 总集别集诗文评小说o全唐文
o唐诗三百首
o全唐诗
o全宋词
o古文观止
o乐府诗集
o前出师表
o孔雀东南飞o文心雕龙
o楚辞
o中山诗话
o窦娥冤
o千家诗
o西厢记
o桃花扇
o水浒传
o红楼梦
o三国演义
o西游记
o说唐
o镜花缘
o杨家将
o苏轼诗全集o李白诗全集o杜甫诗全集o孟浩然诗全集
o欧阳修词全集。

第二批陕西省珍贵古籍名录

第二批陕西省珍贵古籍名录

第二批陕西省珍贵古籍名录(279部)(一)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0410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后秦)释鸠摩罗什译唐写本西安博物院卷首残缺0411大般涅槃经四十卷(北凉)释昙无谶译唐写本西安博物院存一卷(十八)(二)宋辽夏金元时期0412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唐)释实叉难陀译元刻本西安博物院存三叶0413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二十卷(晋)释竺法护等译元刻普宁藏本西安博物院存二卷(十一、十二)0414大方广佛华严经海印道场十重行愿常徧礼忏仪四十二卷西夏文(元)释一行慧觉辑元刻本西安博物院存一卷(十三)(三)明0415十三经注疏三百三十五卷明万历十四至二十一年(1586-1593)北京国子监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16十三经注疏三百三十三卷明崇祯元年至十二年(1628-1639)毛氏汲古阁刻本咸阳图书馆0417苏氏易解八卷(宋)苏轼撰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冰玉堂刻本西北大学图书馆0418苏长公易解八卷(宋)苏轼撰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吴之鲸、冯贲刻本西安博物院0419书经集传六卷(宋)蔡沈集传明万历吴勉学刻本华县图书馆0420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十二卷(宋)吕祖谦撰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陈龙光、苏进等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21六家诗名物疏五十五卷提要三卷(明)冯复京撰明万历刻本西北大学图书馆0422六家诗名物疏五十五卷提要三卷(明)冯复京撰明万历刻本勉县图书馆0423注释古周礼五卷考工记一卷(明)郎兆玉撰明天启郎氏堂策槛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24乐律全书四十九卷(明)朱载堉撰明万历郑藩刻內府增修本陕西省图书馆0425春秋衡库三十卷附录三卷备录一卷(明)冯梦龙辑明天启五年(1625)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26问辨录十卷(明)高拱撰明万历刻本西安博物院0427四书说丛十七卷(明)沈守正辑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刻本勉县图书馆0428四书考二十八卷考异一卷(明)陈仁锡增定明崇祯七年(1634)自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29五雅四十一卷(明)郎奎金辑明天启六年(1626)郎氏堂策槛刻本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0430说文解字十二卷(汉)许慎撰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陈大科刻本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0431说文解字十二卷(汉)许慎撰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陈大科刻本(序第十九至二十叶,卷一第九至十叶,卷二第十五、二十八至三十叶,卷五第四十一叶,卷六第十一至十二叶,卷七第八至九叶,卷九第二十四至二十八叶,卷十第三十至三十三叶,卷十一第五至七、四十二叶,卷十二第一至二、二十八叶补配)陕西省图书馆0432说文长笺一百卷首二卷解题一卷六书长笺七卷(明)赵宧光撰明崇祯四年(1631)赵均小宛堂刻本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0433说文长笺一百卷首二卷解题一卷六书长笺七卷(明)赵宧光撰明崇祯六年(1633)赵均小宛堂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34六书赋音义二十卷赋一卷(明)张士佩撰明万历三十年(1602)刻本西安博物院0435新校经史海篇直音五卷明万历三年(1575)司礼监刻本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0436史记一百三十卷(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明)徐孚远陈子龙测议明崇祯刻本(卷四十一有十六叶抄配)岐山县图书馆存一百二十七卷(一至三十一、三十五至一百三十)0437藏书六十八卷(明)李贽撰(明)陈仁锡评明天启元年(1621)刻本西北大学图书馆0438藏书六十八卷(明)李贽编著(明)陈仁锡评明崇祯刻本富平县图书馆0439藏书六十八卷(明)李贽撰(明)沈汝楫金嘉谟重订明万历刻本西安博物院0440汉书一百卷(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明)钟人杰校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钟人杰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41汉书评林一百卷(明)凌稚隆辑明万历九年(1581)凌稚隆刻本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0442史记钩玄四卷(明)钱普撰明万历六年(1578)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43前汉纪三十卷(汉)荀悦撰后汉纪三十卷(晋)袁宏撰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南京国子监刻本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0444宪章录四十六卷(明)薛应旂编明万历二年(1574)陆光宅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45国史纪闻十二卷(明)张铨辑明天启刻本西安博物院0446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宋)袁枢撰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黄吉士刻本西安博物院0447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宋)袁枢撰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黄吉士刻本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0448通鉴纪事本末前编十二卷(明)沈朝阳纂编(明)焦竑校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唐世济刻本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0449宋史纪事本末十卷(明)冯琦编(明)陈邦瞻纂辑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刘曰梧、徐申刻本西安博物院0450宋史纪事本末十卷(明)冯琦编(明)陈邦瞻纂辑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刘曰梧、徐申刻本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0451元史纪事本末四卷(明)陈邦瞻编(明)臧懋循补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刘曰梧、徐申刻本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0452路史四十七卷(宋)罗泌纂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乔可传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53国语二十一卷(三国吴)韦昭解(宋)宋庠补音明万历李克家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54国语二十一卷(三国吴)韦昭解(宋)宋庠补音明万历张一鲲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55国语二十一卷(三国吴)韦昭解(宋)宋庠补音明万历刘怀恕等刻本西北大学图书馆0456战国策十卷(宋)鲍彪校注(元)吴师道补正明万历九年(1581)张一鲲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57弇山堂别集一百卷(明)王世贞撰明万历十八年(1590)翁良瑜雨金堂刻本西安博物院0458弇山堂别集一百卷(明)王世贞撰明万历十八年(1590)金陵刻本西北大学图书馆0459弇山堂别集一百卷(明)王世贞撰明万历十八年(1590)金陵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60弇州史料前集三十卷后集七十卷(明)王世贞撰(明)董复表辑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杨鹤等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61弇州史料前集三十卷后集七十卷(明)王世贞撰(明)董复表辑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杨鹤等刻本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0462荆川先生右编四十卷(明)唐顺之辑(明)刘曰宁补辑明万历三十三年(1602)南京国子监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63重锓文公先生奏议十五卷(宋)朱熹撰(明)朱吾弼编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朱崇沐刻本三原县图书馆0464周忠毅公奏议四卷(明)周宗建撰行实一卷(明)周廷祚撰明崇祯熊开元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65历代人模五卷(明)王廷拱编集明崇祯刻本西安博物院0466圣贤像赞三卷(明)吕维祺辑明崇祯五年(1632)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67圣学宗传十八卷(明)周汝登撰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王世韬等刻本(卷二第三十八、三十九叶,卷十四第四十九至八十三叶抄补)陕西省图书馆0468逊国忠纪十八卷(明)周镳编次明崇祯六年(1633)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69国语钞评八卷(明)穆文熙批辑明万历十二年(1584)傅光宅、曾凤仪刻本西安博物院0470四史鸿裁四十卷(明)穆文熙批辑明万历十八年(1590)朱朝聘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71月令通考十六卷(明)卢翰纂明万历十七年(1589)王道增刻本西安博物院0472月令广义二十四卷首一卷附录一卷(明)冯应京辑(明)戴任增释明万历陈邦泰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73月令广义二十四卷首一卷附录一卷(明)冯应京辑(明)戴任增释明万历陈邦泰刻本西北大学图书馆存二十五卷(月令广义全、首一卷)0474帝京景物略八卷(明)刘侗于奕正撰(明)方逢年定明崇祯刻本勉县图书馆0475名山胜概记四十六卷图一卷(明)何镗辑明崇祯刻本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存三十一卷(名山胜概记一至三十、图全)0476水经注四十卷(北魏)郦道元撰明万历十三年(1585)吴琯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77东吴水利考十卷(明)王圻纂明天启元年(1621)松江府刻本西安博物院0478阙里志十二卷(明)孔贞丛撰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刻本西安博物院0479实政录七卷(明)吕坤撰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赵文炳刻本西安博物院0480大明会典二百二十八卷(明)申时行赵用贤等重修明万历十五年(1587)刻本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0481泊如斋重修宣和博古图录三十卷(宋)王黼等撰(明)丁南羽等绘明万历十六年(1588)泊如斋刻本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0482泊如斋重修宣和博古图录三十卷(宋)王黼等撰(明)丁南羽等绘明万历十六年(1588)泊如斋刻本西北大学图书馆0483泊如斋重修宣和博古图录三十卷(宋)王黼等撰(明)丁南羽等绘明万历十六年(1588)泊如斋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84泊如斋重修宣和博古图录三十卷(宋)王黼等撰(明)丁南羽等绘明万历十六年(1588)泊如斋刻本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0485石墨镌华八卷(明)赵崡撰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自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86诸子汇函二十六卷(明)归有光辑(明)文震孟参订明天启刻本安康市汉滨区少年儿童图书馆0487家范十卷(宋)司马光撰明天启六年(1626)司马露等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88大学衍义四十三卷(宋)真德秀撰大学衍义补一百六十卷首一卷(明)丘濬撰明崇祯五年(1632)陈仁锡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89大学衍义补纂要六卷(明)徐栻辑明万历五年(1577)浙江刻本(卷四第十九至二十叶补配)陕西省图书馆0490薛文清公读书全录类编二十卷(明)薛瑄撰(明)侯鹤龄辑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刻本陕西省图书馆存十七卷(一至十七)0491重刊增补论策全题性理集要八卷(明)郝孔昭辑明万历十一年(1583)金陵书林唐廷仁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92士约三款不分卷(明)王徵著明崇祯元年(1628)刻本高陵县图书馆0493管韩合纂四卷(明)张榜纂(明)朱士泰订明末刻本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0494管子二十四卷(唐)房玄龄注(明)刘绩补注(明)张榜等评明天启五年(1625)朱养纯花斋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95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遗篇一卷(唐)王冰注(宋)林亿等校正(宋)孙兆改误黄帝素问灵枢经十二卷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吴勉学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四十四种本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0496华先生中藏经八卷题(汉)华佗撰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吴勉学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四十四种本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0497痘疹世医心法十二卷格致要论十一卷碎金赋二卷(明)万全撰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98仙机武库八卷(明)陆玄宇辑明崇祯二年(1629)西陵碧云书屋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499香乘二十八卷(明)周嘉胄辑明崇祯十四年(1641)自刻清康熙元年(1662)周亮节重修本陕西省图书馆0500远西奇器图说录最三卷(瑞士)邓玉函口授(明)王徵译绘新制诸器图说一卷(明)王徵撰明崇祯元年(1628)武位中刻本西安博物院0501吕氏春秋二十六卷(汉)高诱注明万历七年(1579)虞德烨等刻本西安博物院0502吕氏春秋二十六卷(汉)高诱注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汪一鸾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03淮南鸿烈解二十一卷(汉)刘安撰(汉)高诱注明万历张象贤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04白虎通德论二卷(汉)班固撰明万历俞元符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05容斋随笔十六卷续笔十六卷三笔十六卷四笔十六卷五笔十卷(宋)洪迈撰明崇祯三年(1630)马元调刻本西安博物院0506鹤林玉露十六卷(宋)罗大经撰明万历七年(1579)林大黼重修本陕西省考古研究院0507焦氏笔乘六卷续集八卷(明)焦竑辑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谢与栋刻本西安博物院0508丹铅总录二十七卷(明)杨慎撰(明)陆弼校明万历刻本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0509新增格古要论十三卷(明)曹昭撰(明)舒敏编校(明)王佐校增(明)黄正位重校明万历黄正位刻本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0510唐世说新语十三卷(唐)刘肃撰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潘玄度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11唐段少卿酉阳杂俎前集二十卷续集十卷(唐)段成式撰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李云鹄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12艺文类聚一百卷(唐)欧阳询辑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平阳府刻本陕西省图书馆存十九卷(八十二至一百)0513艺文类聚一百卷(唐)欧阳询辑明万历十五年(1587)王元贞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14初学记三十卷(唐)徐坚等辑明万历十五年(1587)徐守铭宁寿堂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15初学记三十卷(唐)徐坚等辑(明)陈大科校明万历二十五至二十六年(1597-1598)陈大科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16海录碎事二十二卷(宋)叶廷珪集著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刘凤刻本西安博物院0517新编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六十卷后集五十卷续集二十八卷别集三十二卷(宋)祝穆编新集三十六卷外集十五卷(元)富大用编遗集十五卷(元)祝渊编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金陵书林唐富春德寿堂刻本宝鸡市图书馆0518新刊姓源珠玑六卷(明)杨信民编辑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阎伯子刻本西安博物院0519新刊唐荆川先生稗编一百二十卷目录三卷(明)唐顺之编著明万历九年(1581)茅一相文霞阁刻本西安碑林博物馆存一百十卷(稗编一至三十五、四十一至五十八、六十一至六十七、七十一至一百二十)0520汇苑详注三十六卷题(明)王世贞撰(明)邹道元辑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金阊世裕堂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21天中记六十卷(明)陈耀文辑明万历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22类隽三十卷(明)郑若庸纂辑明万历六年(1578)汪珙刻本西安博物院0523新刻古今玄屑八卷(明)王家佐选评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金陵书坊周氏嘉宾堂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24山堂肆考二百四十卷(明)彭大翼编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刻本陕西省图书馆存四十一卷(宮集二至九、十六至二十八、四十六至四十八,角集二十九至四十一、四十五至四十八)0525山堂肆考二百四十卷(明)彭大翼编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刻四十七年(1619)张幼学重修本西安博物院0526唐类函二百卷目录二卷(明)俞安期辑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自刻本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0527唐类函二百卷目录二卷(明)俞安期辑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自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28唐类函二百卷目录二卷(明)俞安期辑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刻养正堂重修本陕西省图书馆0529唐类函二百卷目录二卷(明)俞安期辑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刻四十六年(1618)重修本西安博物院0530唐类函二百卷目录二卷(明)俞安期辑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刻徳聚堂重修本陕西省图书馆0531广博物志五十卷(明)董斯张纂明万历高晖堂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32新刻注释故事白眉十卷(明)许以忠集(明)邓志谟校明万历书林崇文堂刻本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0533博物典汇二十卷(明)黄道周纂明崇祯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34丽句集六卷(明)许之吉辑明天启刻本(目录抄补)陕西省图书馆0535尚友录二十二卷(明)廖用贤辑明天启元年(1621)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36五车韵瑞一百六十卷(明)凌稚隆编辑明叶瑶池刻本西安博物院0537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唐)释菩提流志等译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刻嘉兴藏本华县图书馆存五卷(七十六至八十)0538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唐)释玄奘译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径山寂照庵刻嘉兴藏本华县图书馆存十一卷(五十五至六十五)0539经律异相五十卷(南朝梁)释宝唱等撰明万历四十年(1612)径山化城寺刻嘉兴藏本华县图书馆存五卷(十六至二十)0540广释菩提心论四卷(宋)释施护译明崇祯四年(1631)径山化城寺刻嘉兴藏本华县图书馆0541止观辅行传弘决四十卷(唐)释湛然述明崇祯十二年(1639)嘉兴楞严寺刻嘉兴藏本华县图书馆存四卷(二十五至二十八)0542根本说一切有部目得迦十卷(唐)释义净译明崇祯十七年(1644)虞山华严阁刻嘉兴藏本华县图书馆存五卷(六至十)0543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十卷(唐)释义净译明崇祯十七年(1644)虞山华严阁刻嘉兴藏本华县图书馆0544萨婆多部昆尼摩得勒伽十卷(南朝宋)释僧伽跋摩译明崇祯十七年(1644)虞山华严阁刻嘉兴藏本华县图书馆0545南华真经副墨八卷读南华真经杂说一卷(明)陆西星撰明万历凌莅初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46南华真经旁注五卷(明)方虚名辑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刻本西北大学图书馆0547南华真经本义十六卷附录八卷(明)陈治安注明崇祯五年(1632)刻本延安大学图书馆0548参同契经文分节解三卷题(汉)魏伯阳撰(元)陈致虚解明嘉靖姚汝循刻本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0549金丹正理大全四十二卷明刻本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0550楚辞集注八卷辩证二卷后语八卷(宋)朱熹集注(明)蒋之翘补辑并评校附览二卷总评一卷(明)蒋之翘辑明天启六年(1626)蒋之翘刻本延安大学图书馆存十九卷(集注、辩证、后语、总评全)0551陶靖节集十卷(晋)陶潜撰(宋)汤汉等笺注总论一卷明万历十五年(1587)休阳程氏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52灵隐子六卷(唐)骆宾王撰(明)陈魁士注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陈大科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53唐张文献公曲江集十二卷(唐)张九龄撰附录一卷明天启四年(1624)顾懋光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54杜律五言注解三卷(唐)杜甫撰(元)赵汸注明万历十六年(1588)吴怀保七松居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55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唐)韩愈撰(宋)朱熹考异(宋)王伯大音释传一卷明万历朱崇沐刻本咸阳图书馆0556杜樊川集十七卷(唐)杜牧撰(明)朱一是吴玙评明末吴氏西爽堂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57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十卷(宋)周敦颐撰(明)周与爵辑世系遗芳集五卷(明)周与爵辑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周与爵刻清康熙三十年(1691)周之翰重修本陕西省图书馆存十卷(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全)0558东坡诗选十二卷(宋)苏轼撰(明)谭元春辑年谱一卷(宋)王宗稷编本传一卷明天启元年(1621)文盛堂刻本周至县图书馆0559东坡诗选十二卷(宋)苏轼撰(明)谭元春辑年谱一卷(宋)王宗稷编本传一卷明天启元年(1621)文盛堂刻本安康市汉滨区少年儿童图书馆0560坡仙集十六卷(宋)苏轼撰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焦竑刻本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0561东坡集选五十卷集馀一卷(宋)苏轼撰(明)陈继儒定(明)陈梦槐辑(明)潘允宜章斐然校年谱一卷(明)王宗稷编外纪二卷(明)王世贞编外纪逸编一卷(明)璩之璞补明刻本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存五十四卷(集选、年谱、外纪、逸编全)0562栾城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四卷三集十卷应诏集十二卷(宋)苏辙撰明万历王执礼、顾天叙刻清梦轩印本[四库进呈本] 西安博物院0563龟山先生集四十二卷(宋)杨时撰明万历十九年(1591)林熙春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64水心文集二十九卷(宋)叶适撰明末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65白沙子全集九卷(明)陈献章撰附录一卷明万历四十年(1612)何上新刻本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0566王文恪公集三十六卷(明)王鏊撰鹃音一卷白社诗草一卷(明)王禹声撰名公笔记一卷明万历十七年(1589)王氏三槐堂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67空同集六十四卷(明)李梦阳撰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李思孝刻本西安博物院0568空同子集六十六卷目录三卷附录二卷(明)李梦阳撰(明)邓云霄校明万历三十至三十一年(1602-1603)邓云霄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69康对山先生集四十六卷(明)康海撰明万历十年(1582)潘允哲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70升庵先生文集八十一卷目录四卷(明)杨慎著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王藩臣、萧如松刻本西安博物院0571梓溪文钞内集八卷外集十卷(明)舒芬撰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舒瑮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72世经堂续集十四卷(明)徐阶撰明万历徐肇惠刻本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0573重刊荆川先生文集十七卷外集三卷(明)唐顺之撰附录一卷明万历元年(1573)纯白斋刻本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存十七卷(文集全)0574重刊荆川先生文集十七卷外集三卷(明)唐顺之撰附录一卷明万历元年(1573)纯白斋刻本陕西省图书馆存七卷(文集二至五、八至十)0575骊山集十四卷(明)赵统撰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杨光训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76新刻张太岳先生文集四十七卷(明)张居正撰明万历四十年(1612)唐国达刻本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0577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目录十二卷(明)王世贞撰明万历五年(1577)王氏世经堂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78王奉常集诗十五卷目录三卷文五十四卷目录二卷(明)王世懋撰明万历十七年(1589)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79徐文长逸稿二十四卷畸谱一卷(明)徐渭撰明天启三年(1623)张维城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80调象庵稿四十卷目录一卷(明)邹迪光撰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刻本陕西省图书馆存三十四卷(调象庵稿一至三十四)0581歇庵集十六卷(明)陶望龄撰明万历张师绎刻聚奎楼印本(卷三、十三至十六补真如斋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82合刻忠武靖节二编二十一卷(明)杨时伟编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杨时伟刻本西安博物院存十卷(诸葛忠武书全)0583翠娱阁评选行笈必携十种二十一卷(明)陆云龙编明崇祯峥霄馆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84古诗类苑一百三十卷(明)张之象纂辑(明)俞显卿补订明万历三十年(1602)俞显谟、王颎、陈甲刻本西安博物院0585诗纪一百五十六卷目录三十六卷(明)冯惟讷辑明万历吴琯、谢陛、陆弼、俞策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86诗所五十六卷历代名氏爵里一卷(明)臧懋循辑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雕虫馆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87词致录十六卷(明)李天麟辑明万历十五年(1587)自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88珠渊异宝十二卷(明)傅振商汇集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自刻本陕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0589古文澜编二十卷(明)王志坚论次明崇祯五年(1632)刻本三原县图书馆存十卷(十一至二十)0590删补古今文致十卷(明)刘士鏻辑(明)王宇增删明天启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91东汉文统五卷(明)王思任定(明)童养正选明崇祯刻史汉文统本临潼区图书馆0592春雪笺八卷(明)许以忠王焞辑明万历王世烘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93晋文纪二十卷(明)梅鼎祚纂辑明崇祯刻本三原县图书馆0594宋洪魏公进万首唐人绝句四十卷目录四卷(宋)洪迈辑(明)赵宧光黄习远补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赵宧光小苑堂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95唐诗纪一百七十卷目录三十四卷(明)黄德水编(明)吴琯校订明万历十三年(1585)吴琯刻本陕西省图书馆0596唐诗所四十七卷(明)臧懋循辑明万历刻本西安博物院0597校正重刊官板宋朝文鉴一百五十卷目录三卷(宋)吕祖谦辑明刻本陕西理工学院图书馆0598校正重刊官板宋朝文鉴一百五十卷目录三卷(宋)吕祖。

中医古籍大全

中医古籍大全

中医古籍大全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丰富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治疗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关注和应用。

中医古籍作为中医学术研究的珍贵资料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于理解中医经典、掌握中医理论和提高中医临床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医古籍的内容和特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运用中医知识。

一、《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被誉为中医的“圣经”。

它是一部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理论的著作,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素问》以问答的形式展开,主要探讨了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诊断和治疗的原则;《灵枢》则从人体结构和功能等角度深入研究人体运行规律与疾病的形成。

《黄帝内经》的贡献在于系统地阐明了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治疗原则,对于后世中医学家的研究和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二、《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撰写的中医临床经典,也是中医临床学的重要参考书。

该书主要通过对伤寒病以及各类疾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的详细阐述,为后世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

《伤寒杂病论》系统总结了张仲景多年的临床经验,并以明确的辨证论治方法廣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三、《千金方》《千金方》是唐代孙思邈所著,是中医方剂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千金方》收录了近千种方剂,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宝贵的方药参考。

它详细介绍了每种方剂的组成、功效和应用范围,对于临床医生选择合适方剂进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千金方》的编撰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草药疗效的深入研究,也为后世的方剂研究与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四、《名医别录》《名医别录》是宋代张介宾整理的一部医学著作,他在此书中收录了许多古代名医的治疗经验和医学见解。

该书以名医的传记为主线,介绍了他们的学术思想、治疗方法和临床经验,对于后世医学家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名医别录》对于推广中医经验、普及中医知识和培养中医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五、《证类本草》《证类本草》是明代张景岳编纂的一部药物学著作,主要介绍了中药的分类、性味与功效,以及药物的配伍规律和应用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芝秀堂本《古今注》版本考孔庆茂内容提要芝秀堂刻本《古今注》,张元济、陶湘都亲自鉴定著录为宋刻本,且分别收入相关的丛书内。

但今人却著为明代正德、嘉靖年间的翻刻本,并没有提出相关令人信服的证据。

兹以原刻本鉴定,发现芝秀堂原刻部分与后补刻的部分,版框不同,字体不同,墨色浓淡不同,书版磨损程度有很大差异,两者不是同一时代的书版,断定为宋刻明印本。

关键词芝秀堂;古今注;版本晋崔豹《古今注》三卷,存世较早的版本有顾氏文房小说本、吴琯古今逸史本、汉魏丛书本,这些都是明代丛书本,单行本有芝秀堂刻本。

芝秀堂刻本半页10行,行15字,字大行疏,有明显的宋刻本的特点。

书后有宋李焘、丁黼两跋,丁跋标明重刻于嘉定庚辰(十三年)四月。

除了其中四叶系明显的抄补之外,其他都保持宋刻本的原貌。

关于芝秀堂刻本的版本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是宋刻本,近代著名版本学家张元济、陶湘皆断为宋刻本,张氏涵芬楼《四部丛刊》三编子部影印该书,即标明“宋刊本”,并将此本与其他明刻本作了比较,写下了详细的校勘记附于后。

陶湘《百川书屋丛书》第一种即影印此本,亦标明据宋嘉定刻本影印。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正德、嘉靖间的“覆宋刻本”。

魏隐儒《古籍版本鉴定丛谈》说:“正、嘉间芝秀堂覆宋本《古今注》,因为嘉定庚辰四月望日东徐丁黼题识,陶湘涉园《百川书屋丛书》、涵芬楼《四部丛刊》影印时都以这个本子为底本,可是两家都著录为宋本”(见魏隐儒、王金雨编《古籍版本鉴定丛谈》)。

可能受魏隐儒先生的影响,天津图书馆在此书下迳著为“明芝秀堂刻本”(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笔者认为这个结论尚有可商榷之处。

查芝秀堂刻本《古今注》,《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只有天津图书馆藏孤本,系袁克文、周叔弢旧藏,后归天津图书馆。

此书的确流传极少,张氏、陶氏影印即以天图本为底本。

笔者所藏一本,与天图本款式完全相同,经过仔细反复对比考证,笔者认为,二者应为同一版本系统,芝秀堂本《古今注》当是宋刻明补印的本子,而不是明刻本或明覆刻本,考证如次:前文所提到的有关芝秀堂本《古今注》为明刻本或明覆刻本的说法没有提出明确的版本鉴定的依据。

这里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首先要辨明芝秀堂是什么时间的刻书堂号,芝秀堂是不是明代的刻书堂号?如果能证明是明代刻书堂号,那就肯定是明刻本无疑。

但现存或书目文献著录的明刻本中,都找不到芝秀堂这个刻书堂名,没有任何其所刻书的记录。

宋刻本因时代久远,流传极少,找不到其他旁证,是很可能的。

如果说明代正、嘉间的刻书堂号,能“覆刻”到乱真的地步,到现在却找不到任何刻书的记录,就很让人生疑了。

魏隐儒先生断定为“正嘉间芝秀堂刻本”,但没有列出其证据。

另有一篇未署名的《论古书做伪的手段》引了魏先生的话,并根据自己的想法有所补充:“明正嘉间芝秀堂覆刻宋嘉定本晋崔豹的《古今注》三卷,半页十行,每行十五字,左右双栏,白口,单鱼尾,版心下刻‘芝秀堂’三字,由于书贾把‘芝秀堂’字样挖掉了,因此,涵芬楼《四部丛刊》、涉园《百川书屋丛书》影印时,都以这个明覆宋本为底本,而皆著录为‘依宋影印’。

其实这是一个错误,大名鼎鼎的张元济先生也未识其伪,可见其摹仿之逼真”。

就笔者所藏的本子与《四部丛刊》、《百川书屋丛书》本相对比,在尺寸、行款、字体、版式、墨色浓淡上完全一致,又比影印本更清晰地看出版刻的痕迹,可以清晰地看出原版“芝秀堂”字样并没有被挖改。

从纸张与墨色上看,这本《古今注》是明代正嘉间印的,印书用的是细薄而柔韧的白棉纸,但据此就认为是明代的覆宋刻本是缺乏证据的。

我看到的原本及影印本,并不像上文所说的被书贾挖去了“芝秀堂”三字冒充宋刻本,恰恰相反,原刻的大部分的书口下面,都保留着此三字,只有手写补刻的四叶没有此三字。

持这种观点的人所说的“书贾”指什么?无非有三种情况:一是刻书者,二是卖书者,第三亦有可能是后人挖改旧版重印作伪。

首先说第一种情况,如果是“明代”芝秀堂覆宋刻的话,那么全书的版框、版式,字体及刀工,应当是一致的,从前到后应当是一种风格(因为部头很小,只有一个刻工“李森”),总不至于大相径庭,判若两人。

况且,从前到后应当都有“芝秀堂”三字;当然如果芝秀堂欲存心作伪牟利的话,就应当不标其堂号。

总不至于有标有不标吧。

此说不能自圆其说。

再说第二种情况,如果说这里的书贾是指卖书人,那么他只可能在书口上做文章,挖掉书口重新修补,但这种做法瞒不过明眼人,况且只能就一本书作伪,不可能同时把张元济、陶湘以及其他人所藏的本子都挖改作伪。

书贾要冒充宋本,就必须把堂号全部挖掉。

可见这一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第三种可能是上文作者所没有想到的,芝秀堂是宋代堂号,明代人用旧版覆刻,造成原刻有堂号,补版没有。

这种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

如果覆刻,版框、字体应当前后一致的,而这本中补刻部分不论字体、版式、版框还是墨色浓淡深浅,都与原刻部分明显不同。

假如是覆宋刻本,那应该是全书按照一个版式,相同的版框与字体,完全照宋刻本影刻。

即使宋刻本有不全,既然刻书者能照宋版一字不少地补录,当是见到过完整的宋刻,也就能一字不差的覆刻。

芝秀堂本与明刻其他本子有很大差别,篇目多寡不同,顺序不同,文字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张元济先生每篇都做了详尽的校勘,校记几与原书等。

我查过不同的版本,如果没有宋刻,用其他诸明刻本是无法一字不差地补所缺四叶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完全照宋版覆刻呢?而且,为什么覆宋刻本,原刻与补刻的部分字体与刻工风格迥异呢?原刻用宋代常见的柳体,字体筋骨瘦硬,眉目疏朗,而补刻是手写上版的,字体松软肥厚。

原刻的部分书口下有“芝秀堂”三字,补刻的没有,即使退一步说书贾把补刻部分的“芝秀堂”三字挖改,因为字体刻工的风格完全不同,相差太大,不仅不能蒙骗别人,反而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张元济先生为芝秀堂本作了一篇长跋,力辩此书非明覆宋本。

他引多种明刻或明覆宋本证明。

云:“昔黄荛圃尝得一明刻,谓李注《文选》沈休文诗‘宾阶绿前满’句,引是书曰:‘空室无人行,则生苔藓,或青或紫,一名绿钱。

今检此本无之,则此书之失多矣。

’余案:是本卷下第四叶明有此条,黄氏所见为明覆宋刻,余尝取顾氏文房、古今逸史、汉魏丛书数本勘之,所言诚然。

其他如鸟兽类‘马自识其驹’一节,‘猪一名长喙参军’一节,明本亦皆阙佚,其章节次第文字详略尤多不同。

顾氏自记以家藏宋本刊行,何以有此差异?又其鱼虫类蜗牛、魧子二节,文字较此为详,《埤雅》《尔雅翼》亦均引之,疑必出于别本。

然综观全书,则不逮是本远甚。

”下又引数例“以见先后版本之别,且可定其优劣焉”。

张元济以芝秀堂本与顾氏文房本、古今逸史本、汉魏丛书本诸明本对照,仅篇目而言,上卷多出4节,中卷多出1节,下卷多出7节,至于篇中文字的歧异就更多了。

因此张元济定芝秀堂本为宋版原貌,其他明刻或明覆刻本为晚出。

张先生主要是从内容上对比得出结论的。

如果仔细比较此书的原刻与补刻部分,也可以从版刻上补充张先生的论断。

芝秀堂本原刻与补刻版是不同时代的。

补刻的正文与书口都是肥厚的手写体,原刻部分的正文与书口字体,都是风格相同的柳体,看来没有丝毫存心作伪的痕迹。

体现在刻工的刀法上,亦不相同。

原刻刀工刚劲有力,棱角突出,转折处皆方,补刻部分刀口松软无力,远逊原刻。

原刻的版框稍小,边框较细,且多断裂、墨色枯淡不匀;补刻版框较大,边框较粗,墨色较浓,着墨非常均匀。

明显地原刻版在前,书版纹理较粗,印得较多,磨损严重,有些地方有明显朽蚀断版之处;补刻在后,印版纹理细,磨损很小,印版成色很新。

经过对两部分仔细的鉴别,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原刻与手写补刻部分,不是同时所刻,字体不同,刀工不同;2、四叶补刻的部分均字迹清晰,墨色浓淡均匀,版框较粗,毫无模糊不清之处。

原刻部分,字迹或浓或淡,常有断版与漶漫不清之处。

3、原刻的时代在前,补刻的时代在后,即在明代正德、嘉靖时期。

4、原刻标有“芝秀堂”三字,补刻则无。

故可以肯定,芝秀堂不是正嘉时期的刻书堂号,而当是南宋嘉定时的刻书堂号,补刻的部分则刻于正嘉间。

《古今注》卷帙很小,版刻易于保存,盖原版流传至明代,有四块缺版或残损严重,故当时就其所缺,补刻四叶,重新刷印。

故一书有版刻新旧之别。

补刻者并无意作伪,所以只用风格迥异的手写字体上版,书口也不加原刻堂号。

古籍中宋刻明修明印的书非常多,不细心考察,很容易误为覆刻本。

考嘉定十三年丁黼尚刻有《风俗通义》,北京大学图书馆存卷5五至卷10,嘉定十五年刻《逸周书》,今原版不存,此《古今注》殆因卷数少,故书版能传至明代。

又《古籍宋元刊工索引》著录有此书刻工李森,亦可为一个佐证。

原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3期清修《四库全书》河南采进本研究高远孙玉荣内容提要乾隆敕修《四库全书》,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件盛事。

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起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到乾隆五十八年(1793)十月二十四日禁书运动基本结束,河南一直与此相始终。

在图书征集中,河南前后七次共采进113种书籍,其中被《四库全书》著录12种,《总目》中存目55种。

本文以个案研究的方法对河南采进本进行分析,探讨清修《四库全书》对河南这一特定区域的历史影响,以弥补“四库学”区域研究中河南的弱势状况。

关键词《四库全书》;采进本;河南清修《四库全书》为中华文化史上一件大事,将存目图书计算在内,“基本囊括了我国十八世纪中叶以前有关区域文化的主要著作。

”《四库全书》能辑入如此多的区域文化典籍,是得益于四库开馆前期历时6年的全国搜访图书工作。

河南省也不例外,按照朝廷访求图书务求全备无遗的要求,派专人向本地书商、藏书家、名人之后及知情者逐一查核、访求,对志乘、书目未载之书也广为搜罗。

据此征集进献的图书,称为河南四库采进本,简称河南采进本。

在图书征集阶段,河南前后七次共采进113种书籍,经四库馆臣在皇帝“圣意”的指示下,以“应刻书籍”、“应抄书籍”、“应存书籍”、“应毁书籍”四类标准分之。

其中被《四库全书》著录12种,《总目》中存目55种,客观上对保存河南的地方文献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以河南地域为视角来研究“四库学”的,据笔者所见,仅有纂修《四库全书》时河南进呈的《违碍书目》和《四库全书豫人著作书目辑录(一)(二)》。

由此可见,关于河南区域的“四库学”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

笔者不揣浅陋,针对清修《四库全书》过程中河南采进本的情况做个案研究,以弥补“四库学”区域研究中河南的弱势状况。

一、河南采进本之进呈在全国范围内搜访图书,是《四库全书》编纂初期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

它始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迄于四十三年(1778),而以三十八(1773)、三十九年(1774)间为最高潮。

这些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图书,被称为“各省采进本”和“私人进献本”。

这些图书一旦被采用,著录时候则给予注明,从而与敕撰本、内府本、《永乐大典》本、通行本区分开来,共同构成了《四库全书》收录书籍的六个来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