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干化学分析

合集下载

尿干化学分析

尿干化学分析

尿干化学分析尿液是人体的废物排泄之一,也是人体基本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

其化学成分可以直接反映出人体内部许多的生理状态,因此成为临床检查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得到一个更全面、准确地了解人体状况的结果,尿干化学分析便逐渐成为临床检查之中的重要分析项目。

尿干化学分析可以反映出身体内不同代谢物质的变化情况,从而有助于医生对于患者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更全面、精准地了解。

通过对尿液成分的检查,可以获得许多有用的生物化学信息,例如肝肾功能、血液循环、免疫系统、糖代谢状态等等。

同时,利用尿液中的泌尿系物质、代谢产物、电解质物等的信息,可以对许多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譬如肾脏疾病、尿路感染、糖尿病、结晶尿症等。

尿干化学分析的过程一般包括多项项目,包括致病菌检测、蛋白质检测、电解质检测、代谢产物检测等。

而每项项目对患者的检查结果产生的影响,也是各不相同。

关于每项检测的意义,以下将进行详细介绍。

致病菌检测这一项检测可以帮助检测患者尿液中是否存在病原体,并推断病原体种类,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如常见的尿路感染,其病原菌可分为大肠埃希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通过患者尿液样本的检测,可以推断出病原体为哪种细菌,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蛋白质检测尿中存在多种蛋白质,如白蛋白、球蛋白、肌酐酸、尿素等。

通过检测尿液中这些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可以得出患者的肾脏功能、电解质紊乱、代谢疾病等全面信息。

电解质检测电解质是指在水中具有电解能力的物质,包括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

这些离子在人体内部具有调节机体水分平衡、重要生理功能等作用。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电解质含量,可以评估患者体内电解质的平衡状态,为身体的正常代谢提供重要指标。

代谢产物检测代谢产物是指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废物和成分,包括葡萄糖、脂肪酸、酮酸、尿素等。

通过检测这些代谢产物在尿液中的含量和种类,可以了解患者体内的代谢状态,如血糖水平、脂肪代谢及肝脏功能等。

尿液分析检测干化学法

尿液分析检测干化学法

尿隐血检测:
• [ 原理 ] • 尿液中红细胞和游离血红蛋白含有亚铁血红素 具有过氧化物酶的作用,
在供氢(电子)体的情况下 能催化供氢体脱氢(氧化),同时使过氧化氢 (H2O2) 还原为水。试剂带的供氢体是联苯胺(或 4-氯-1 苯 酚)其本身不含 发基团,故无色。当其脱氢后,分子 结构发生改变,出现了发色基因(如醌式 结构而显色。其颜色深浅与 RBC/Hb 呈比例关系。
胆红素(BIL) 大量氯丙嗪治疗;尿中含盐酸偶氮吡啶;色素尿,尿蓝母,硫酸吲哚酚 尿胆原(URO) 胆色素原,吲哚,胆红素,吩噻嗪,药物 色素,非那吡啶,对氨苯磺酸
亚硝酸盐 (NIT)
细菌污染;标本放置太久;色素尿,非那 吡啶
尿在膀胱逗留时间短,非得用硝酸盐微 生物感 染,NIT≤13umo1/L, 尿中 VITC ≥1.42mmo1/L;硝基呋喃
尿酮体检测:
• 酮体是脂肪酸经β-氧化后的产
物,是乙酰乙酸、 丙酮、β-羟 丁酸的总称。干化学法主要 是检测乙酰 乙酸。 氰化钠在碱性条件下与尿 液 中乙酰乙酸起反应产生紫色 化合物。
• [ 原理 ] 膜块内含的亚硝基铁
尿亚硝酸盐检测:
• 当尿路受大肠埃希氏菌感染
时, 可将硝酸盐还原 成亚硝 酸盐。故检测时亚硝酸盐是 间接检测尿路细菌 感染的 快速过筛检查。
尿液分析(干化学法) 原理
中国医大一院 检验科 郑 军
预期用途
• • • • • • • • • •
葡萄糖:GLU 蛋白质:PRO 胆红素:BIL 尿胆原:URO 酸碱度:PH 尿比重:SG 尿潜血:BLD 尿酮体:KET 亚硝酸盐:NIT 白细胞:LEU
尿葡萄糖检测:
• 膜块的葡萄糖氧化酶 (GOD) 与尿

尿干化学分析实验报告

尿干化学分析实验报告

尿干化学分析实验报告尿干化学分析实验报告尿液是人体代谢产物的重要排泄物之一,通过对尿液进行化学分析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发展情况。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尿液的化学分析,探究尿液中的成分及其含量,为临床诊断和健康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一:尿液的外观和性状观察首先,我们对尿液的外观和性状进行了观察。

尿液的外观应为清澈透明,无异味,颜色应为淡黄色至琥珀色。

若尿液呈浑浊、异味或颜色异常,可能提示存在尿路感染、肾脏疾病等问题。

实验二:尿液的pH值测定尿液的pH值是指尿液的酸碱度,正常尿液的pH值应在5.0-7.0之间。

我们通过pH试纸进行了尿液的pH值测定。

结果显示,尿液的pH值为6.0,符合正常范围。

实验三:尿液中蛋白质的检测尿液中蛋白质的检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肾脏功能是否正常。

我们使用了布拉德福德法对尿液中的蛋白质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结果显示,尿液中无蛋白质的存在,说明肾脏功能正常。

实验四:尿液中糖的检测尿液中糖的检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我们使用了尿糖试纸对尿液中的糖进行了检测。

结果显示,尿液中无糖的存在,说明糖代谢正常。

实验五:尿液中酮体的检测尿液中酮体的检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的发生情况。

我们使用了酮体试纸对尿液中的酮体进行了检测。

结果显示,尿液中无酮体的存在,说明糖代谢正常。

实验六:尿液中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检测尿液中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检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尿路感染、肾脏疾病等情况。

我们使用了显微镜对尿液中的白细胞和红细胞进行了观察和计数。

结果显示,尿液中无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存在,说明尿路和肾脏功能正常。

实验七:尿液中亚硝酸盐和尿胆原的检测尿液中亚硝酸盐和尿胆原的检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尿路感染、肝脏疾病等情况。

我们使用了亚硝酸盐试纸和尿胆原试纸对尿液中的亚硝酸盐和尿胆原进行了检测。

结果显示,尿液中无亚硝酸盐和尿胆原的存在,说明尿路和肝脏功能正常。

综上所述,通过对尿液的化学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尿液中的成分及其含量,从而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发展情况。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探究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探究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探究尿常规检验是临床医学中经常使用的检验方法之一,用于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和诊断疾病。

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是一种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可以对尿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

它通过对尿液样本的各种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评估尿液健康指标。

这种仪器不仅可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以自动记录和保存数据,减少人为误差的可能性。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可以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葡萄糖、白细胞酯酶、亚硝酸盐、尿胆原等物质的含量。

显微镜手工法是传统的尿常规检验方法,它依赖于医学人员使用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细胞和晶体,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诊断。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可以在普通实验室中进行。

显微镜手工法检验过程中,医学人员会根据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比重和PH值等外观特征进行初步判断,然后通过观察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晶体和菌群等来评估尿液的状况。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在尿常规检验中各有优劣。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具有高度的自动化、高效率和高精确度的特点,可以大大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它适用于大批量尿液样本的快速检验,可以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不能直接观察尿液中的细胞和晶体等微观结构,对于某些细小或稀有的形态学异常可能无法发现。

相比之下,显微镜手工法虽然操作相对繁琐,但可以直观观察尿液中的细胞和晶体等微观结构,可以发现一些形态学异常。

它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多的信息,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显微镜手工法的成本较低,适用于小规模的尿液样本检验。

尿液干化学分析(HT-150)

尿液干化学分析(HT-150)

【方法与原理】1.方法:采用冷光源积分球双波长测定反射率的技术,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双波长测定试纸块颜色变化。

2.原理:根据试纸条上的试纸块的不同颜色被光线照射来测定,其反射光被积分球接收,听过积分球内525nm、550nm、620nm、720nm四个波长的光线作为测定光波,并取720nm波长的光线作参考光波,根据不同项目的颜色反应取不同的测定光波。

仪器测定根据每项试纸块的反射光的光量子与空白块的反射光量值进行比较算出反射比R%,然后通过计算机运算而得出结果。

若尿液中某种成分含量高,相应试纸块的反射光较暗;相反的,某种成分含量低,相应的试纸块的反射光则强。

试纸条除了相应项目的试纸块外,还引入了参考块(空白块),其作用是校正因不同尿样可能造成的误差。

【标本要求】1.标本采集:一次性洁净容器留取新鲜尿液标本,以清晨第一次或第二次尿为宜,门急诊患者可随时留取。

尿标本应避免经血、白带、精液、粪便等混入。

女性患者须冲洗外阴后以留取清洁中段尿为宜,男性患者也以留取中段尿为宜。

2.标本送检:应及时送检和尽快完成测定。

3.分析前处理:完成标本的签收、入库并标识编号。

4.合格标本标准:标本量(不少于5ml)、尿液新鲜(2小时内)、且不被污染(经血、白带、精液、粪便等)【仪器与材料】华通医用仪器有限公司的 HT-150型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试剂与配套品】华通公司 HT-150尿液分析试纸条、尿液分析质控物。

【操作步骤】1.标本处理:标本编号后颠倒混匀,开盖进行测试。

2.仪器操作2.1 开机:打开电源,待仪器自检完毕到待机状态,2.2 质控分析:每天测试常规标本前(24小时开机时应每12小时)进行质控分析,更换新筒试纸时或检测结果有疑问时也应检测质控物。

质控编号为1,将沾有质控液的试纸条放于工作台,仪器自动将其推入测试区,检测完毕返回主屏幕。

质控结果填入记录表格,质控在控方可检测病人标本,如失控,应进行纠正。

打印质控结果,签字存档。

尿干化学分析实验报告

尿干化学分析实验报告

尿干化学分析实验报告
《尿干化学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对尿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了解人体健康状况。

实验原理:尿液是人体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物,其中包含了多种化学成分,如蛋白质、葡萄糖、尿酸、尿素等。

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可以对尿液中的这些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了解人体的代谢情况和健康状况。

实验步骤:
1. 收集新鲜尿液样本,并进行标本编号和记录。

2. 进行尿样的初步检查,包括颜色、透明度、气味等。

3. 进行尿样的生化分析,包括测定尿液中的蛋白质、葡萄糖、尿酸、尿素等成分的含量。

4. 对尿样进行显微镜检查,观察尿液中是否有结晶、细胞、细菌等。

5. 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通过化学分析,我们得到了尿液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数据,并进行了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被检测者的代谢情况和健康状况。

实验结论:尿干化学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被检测者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偏高,可能存在肾脏问题;尿酸和尿素含量正常,葡萄糖含量较低,没有发现异常结晶或细菌。

综合分析,被检测者可能存在肾功能不全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实验总结:尿液化学分析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检测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尿液化学分析方
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尿液化学分析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加深了对人体代谢和健康状况的认识。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为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和数据。

尿液干化学分析的SOP7

尿液干化学分析的SOP7

尿液干化学分析一、检验目的:尿液干化学分析,包括尿蛋白(PRO)、酸碱度(PH)、比重(SG)、隐血(BLD)、亚硝酸盐(NIT)、胆红素(BIL)、尿胆原(URO)、酮体(KET)、白细胞(LEU)、尿糖(GLU)、维生素C(VitC)11项,用于解尿液中上述化学成份的变化。

二、原理:1.各项目原理(1)尿蛋白(PRO):蛋白误差法,蛋白质与指示剂的离子(溴甲酚蓝、四溴酚蓝二脂)结合生成复合物,引起指示剂进一步电离,超过尿液的缓冲能力,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

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2)酸碱度(PH):干化学试带测试模块区含有甲基红(PH4.6-6.2)和溴射香草酚蓝(PH60.-7.6),两种碱指示剂适量配合可测定尿液酸碱度。

(3)比重(SG):干化学试带上载有预先处理过的甲乙烯酸/马来酐和指示剂溴射香草酚蓝,前者系一高分子电解质,其电离常数的负对数(pKa)与尿中离子成分的浓度按一定比例变化,在低比密尿液中此高分子电解质的COOH--基与尿内电解质离子发生反应,置换出的H+浓度低,PH增高,指示剂溴射香草酚蓝呈深蓝绿色。

随离子浓度增高指示剂颜色从绿色到黄绿色。

(4)隐血(BLD):血红蛋白类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烯钴和色素原,后者脱氢氧化而呈色,颜色深浅与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成正比。

(5)亚硝酸盐(NIT):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砷酸反应生成重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与萘基乙二胺二盐酸结合呈现出桃红色。

(6)胆红素(BIL):在强酸介质中结合胆红素与2,4-二氯苯胺重氮盐起偶联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膜块发生黄色到红色的颜色变化。

(7)尿胆原(URO):尿胆原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发生醛化反应,生成樱红色缩合物,试带膜块发生黄色到红色的颜色变化。

(8)酮体(KET):亚硝基铁氰化钠与乙酰乙酸的丙酮反应,合膜块发生由黄到紫的颜色变化。

(9)白细胞(LEU):粒细胞中的脂酶作用于吲哚酚酯产生吲哚酚,后者与重氮盐发生反应形成紫色缩合物,膜块发生黄到紫的颜色变化,颜色深浅与白细胞含量成正比。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探究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探究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探究尿液是人体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物之一,其成分及性质反映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对尿液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身体的基础情况,并辅助临床诊断。

常规检查的方法包括手工法检验和自动化尿液分析仪检验两种。

本文将探究这两种方法在尿液常规检查中的应用和优缺点。

一、尿液化学分析仪检验尿液化学分析仪是尿液自动化分析的一种工具,广泛应用于临床化验室中。

主要优点是节省时间、提高检验的精确度。

它通过对各种成分的光学或电化学反应或吸收反应的测定和分析,来实现对尿液中多个参数的定量分析。

尿液化学分析仪的原理是将样品输送到感应器中进行测量。

各种化学试剂会与尿液中相应的成分物质发生反应并产生各种颜色,通过光电传感器反应出色度值来定量分析各种成分的含量。

尿液化学分析仪可以快速分析尿液的多项指标,如葡萄糖、蛋白质、酮体、尿胆原、尿酸、白细胞酯酶、亚硝酸盐等等。

此外,尿液化学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还能提供尿的外观、颜色、透明度等信息。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做出精准的评估。

但是,尿液化学分析仪也有其局限性。

例如,尿液化学分析仪测量的是尿中各个成分物质的总量,不能分析成分物质的来源和组成。

同时,尿液化学分析仪只能测量一些经常出现的尿常规指标,对于那些不常出现的指标,如红细胞、颗粒管型等,无法及时检测。

手工法检验尿常规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需要在显微镜下进行检查。

这种方法更加侧重于检查尿液的形态结构,可以增加对尿液成分的观察能力,对于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尿路感染、肾炎等,手工法效果更好。

手工法检验尿常规主要分为三个分析:①外观分析,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和气味等;②化学反应试验,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葡萄糖、酮体等;③显微镜下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颗粒管型等。

手工法虽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操作流程复杂,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来操作,且耗时较长,时间成本高。

三、对比分析在想要快速、准确地获得多项指标数据的情况下,尿液化学分析仪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工具。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是一种常用的尿液分析仪器,用于诊断、监测和评估人体健康状况。

它可以通过测量尿液中的化学成分来检测和分析人体的代谢状态、肾功能、泌尿系统疾病等多种信息。

下面将详细介绍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

一、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工作原理1.尿液样本装置尿液样本装置用于将尿液样本输入到仪器中进行分析。

通常采用尿液集样器进行样本收集,然后通过自动进样器将样本注入到仪器中。

2.试剂给料系统试剂给料系统用于给样本中添加试剂,以促使特定的化学反应发生。

试剂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如测量尿液中的葡萄糖、蛋白质、尿酸等指标。

3.光学检测系统光学检测系统用于测量化学反应中产生的光信号。

仪器通常使用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进行光信号的检测,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4.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仪器的运行和数据处理。

它可以通过用户界面实现对仪器的操作、参数设置和数据导出等功能。

二、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使用方法1.采集尿液样本首先需要采集尿液样本,并确保样本的新鲜和完整性。

要避免尿液样本被污染,应使用专门的尿液集样器进行收集,并将样本储存在相应的容器中。

2.准备仪器仪器准备包括打开仪器电源,将试剂放置在试剂槽中,确认好仪器与计算机的连接,以及初始化仪器等步骤。

根据具体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3.进行质控测试在正式样本测试之前,需要进行质控测试以验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通常使用已知浓度的尿液样本进行测试,并与标准结果进行比对。

4.进行样本测试将样本置于自动进样器中,并启动测试程序。

仪器会自动加入试剂,然后通过化学反应产生光信号。

光学检测系统会测量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5.数据分析与结果输出仪器会将测量结果传输到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根据不同的测试项目,可以得出相应的结果,如测量结果的数值、单位、参考范围等。

6.数据解读与诊断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对尿液样本进行解读与诊断。

尿液干化学分析及临床意义

尿液干化学分析及临床意义

中含有以 N C 为主的电解质 , a1 在水 中解离为 N 和 c 一 a l, 可与离子交换体中的氢离子( ) H 置换 , 在水溶 液中放 出
H 。随 着 尿 液 中 不 断 增 加 的 H 浓 度 , 得 指 示 剂 溴 麝 使 香草 酚 蓝 的 颜 色 发 生 改 变 。 方 法 学 评 价 : 方 法 灵 敏 度 该・Βιβλιοθήκη 14・ 3 沈部 阳队
襻 背


座 ・
尿 液干化 学分 析及 临床意 义
孟 冬 娅
关键词
范 洪 亮
尿液 干化学分析 临床 意义
尿液干化学检查已成为 临床上尿液常规检测 的重要 过筛手段 , 已在基 层 医院普及 。为使 广大基 层 医院的 且 检验工作者能对该方 法检验 结果进 行正确 评估 , 本文 阐
学评价 : 标本必须 新鲜 , 间过长 的尿液 可滋生细 菌, 尿 时
1 4尿 葡萄糖( uoe Gu 原理 : .  ̄ es ,l) 采用葡萄糖过氧化物 酶法 。尿 中葡萄 糖在试 纸上 的葡萄糖 氧化酶催 化 下, 生 成葡萄糖酸 内脂 和过氧化 氢 , 试纸上 的过氧 化物酶进 一
步 将 过 氧 化 氢 分 解 为 水 并 放 出新 生 态 氧 , 使 纸 条 上 的 可
应 , 成假 阴 性 , 果 使 用 了 大 剂 量 维 生 素 C治 疗 , 内 造 如 5h 最 好 不 要做 尿 糖 检 查 。某 些 品 牌 的 干 化 学 试 带 含 有 过 碘
适宜精确测定尿 p H。但因携带方便 , 无需设备 , 检查方便 且便 于实现 自动化 , 适合于过筛试验 。

略低 , 只能按 00 5的梯度色 阶表达结果 , .0 精密度差 , 测试 范围窄 , 并且受强碱性尿和 高蛋 白质尿的影 响 , 不适宜小 儿及肾脏浓缩稀释功能严重减低者 使用。其 优点是快速 过筛 , 适合于一般尿液分析仪 自动检 测 , 适合 于健康人群 过筛试验 。 1 3尿蛋白( r i ,R . po e P O) 原理 : tn 采用“ 指示 剂蛋白质误 差 ” Po i F r fn i t s原理 。尿 中存在蛋白质 时, ( rt nel dc o ) e O 'oi ar

尿干化学分析

尿干化学分析

葡萄糖酸+H2O2
当色素原脱氢后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使色素 原呈现由蓝经绿至棕色的色泽变化。
颜色的深浅与GLU含量成正比。
尿 糖
尿液试带测试原理--蛋白质
采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 在的条件下,溴酚蓝产生的阴离子,与
带阳离子的蛋白质结合发生颜色变化。
蛋白质试剂块含有四溴酚蓝、柠檬酸、 柠檬酸盐和表面活性剂,四溴酚蓝为酸 碱指示剂同时也是灵敏的蛋白显色剂。
尿液试带测试原理--蛋白质
当尿液中含有蛋白时,由于蛋白质离子 对指示剂相反电荷的吸引而生成复合物, 引起指示剂的进一步电离,当超过缓冲 范围时,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
根据尿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低,试剂膜块 发生由黄经绿到蓝的颜色变化,颜色的 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尿液试带测试原理--酮体
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酮体试剂块主要含有亚硝基铁氰化钠、
各种组合试带
肾病型四联试带:pH、PRO、ERY、SG;
糖 尿 病 型 五 联 试 带 : pH 、 PRO 、 GLU 、 KET、SG;
肝脏型二联试带:胆红素、尿胆原。
尿液试带测试原理--pH
采用酸碱指示剂法。 pH试剂块含有甲基红(~)和溴麝香草
酚蓝(~)两种酸碱指示剂,在~的范 围内,颜色由橙红经黄绿到蓝色变化。
蓝紫

尿液试带测试原理--VitC
采用还原法。
VitC试剂膜块区含有2,6-二氯酚靛酚钠、 中性红、亚甲基绿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 钠。
VitC具有1,2-烯二醇还原性基团,在酸性 条件下,能将氧化态粉红色的2,6-二氯酚 靛酚染料还原为无色的2,6-二氯二对酚胺。
试剂膜块区发生由绿或深蓝至粉红色的颜 色变化。
检测参数组合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尿液干化学分析原理及其临床意义尿液的干化学分析在各级医院甚至诊所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各品牌的尿分析仪及其配套试纸虽略有差异,项目代码也略有不同,但检测原理基本相同:一、葡萄糖(GLU)[反应原理]:采用酶法测试,用两种酶,分别是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

主要反应过程如下:现在几乎所有的试纸都是采用酶法,因为酶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反应时间短等优点。

不同型号的试纸所选用的指示剂有所不同。

[临床意义]:1. 生理性糖尿为一过性糖尿,是暂时性的,排除生理因素后恢复正常。

主要有三种:①饮食性糖尿,即在短时间内服用大量糖类,引起血糖浓度过大;②应急性糖尿,在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周期性四肢麻痹等情况下,延脑糖中枢受刺激,使肾上腺激素或胰岛素分泌异常,可出现暂时性的糖尿;③妊娠中后期多可见糖尿。

2. 病理性糖尿也可分为三种:①真性糖尿,既胰岛素的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使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尿糖检查不仅可以诊断糖尿病,还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决定胰岛素的用量、判断疗效;②肾性糖尿,即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减退,新生儿的近曲小管功能未完善也能出现糖尿;③其他糖尿,如生长激素过多(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过多(甲亢)、肾上腺激素过多(嗜铬细胞瘤)、皮质醇(Cμshing综合症)、胰高血糖素等都可使血糖浓度高过肾糖阈而出现糖尿;另外,肥胖病、高血压也可能出现糖尿。

[注意事项]:1. 因为尿糖分析试纸的后一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当尿液中含有比色素还原能力更强的物质时,可使测试结果偏低甚至出现假阴性。

如尿液中含有维生素C时就能使测试结果偏低甚至假阴性。

2. 抗生素对班氏法糖定性、糖定量测定结果都有一定的影响,而对干化学法的测试结果无影响。

尿液存放时间过长也能使尿糖被细菌分解使浓度下降,但含有抗生素时几乎不下降。

3. 高浓度的酮体尿可引起假阴性;尿液比重增高,可降低试剂带对尿糖的敏感性;服用大量左旋多巴时,该药物的代谢产物会对测试反应产生抑制作用,使测试结果偏低或出现假阴性;尿液被过氧化物或次氯酸盐等强氧化性物质污染的时候能出现假阳性。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参数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参数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参数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参数1.酸碱度(PH)采用酸碱指示剂法。

测试模块中含有甲基红和溴麝香草酚蓝,联众知识界适量配合可反映尿液pH4.5~9.0的变异范围,颜色由橙红经黄绿到蓝色的变化。

2.比密采用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尿液中所含盐类成分的高低可由试剂块中的酸碱指示剂变化显现出来,颜色由蓝经绿、茶绿至黄色变化,进而换算成尿液的比密值。

3.葡萄糖(GLU)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试剂模块中的葡萄糖氧化酶作用于尿液中的葡萄糖,产生H2O2,试剂模块中的过氧化酶再进一步作用于H2O2,使色素原(碘化钾、邻联甲苯胺)呈现不同的颜色变化,呈色的深浅与葡萄糖含量呈正比。

4.蛋白质(PRO)采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

在pH3.2的条件下,溴酚蓝产生的阴离子,与带阳离子的蛋白质结合发生颜色变化。

当尿液中含有蛋白时,由于蛋白质离子对指示剂相反电荷的吸引而生成复合物,引起指示剂的进一步电离,当超过缓冲范围时,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

根据尿液中蛋白质(主要是清蛋白)含量的高低,试剂模块发生由黄经绿到蓝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

5.酮体(KET)采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在碱性条件下,亚硝基铁氰化钠可与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起反应,试剂模块发生由黄色到紫色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酮体含量成正比。

6.胆红素(BIL)采用偶氮反应法。

在强酸性介质中,结合胆红素与二氯苯胺重氮盐起耦联反应,生成红色复合物。

试剂模块发生由黄色到红色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胆红素含量成正比。

7.尿胆原采用醛反应法或重氮反应法。

在强酸性条件下,尿胆原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发生醛化反应,生成樱红色复合物。

试剂模块发生由黄色到红色的颜色变化,颜色的深浅与尿胆原含量成正比。

8.红细胞或血红蛋白(BLD)采用血红蛋白类过氧化物酶法。

血红蛋白类过氧化物酶催化试剂块中的过氧化氢烯钴和色素原,色素原脱氢氧化而呈色。

颜色的深浅与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含量成正比。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

干化学尿液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化学尿液分析仪是临床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仪器,用于快速准确地分析尿液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它通过盐酸或缺水石蕊试剂的反应与尿液中的成分反应,通过光学测量或电化学测量的方式来测定尿液中各种成分的含量。

化学尿液分析仪的原理是根据尿液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具有不同的颜色、化学反应性或电化学特性。

常见的尿液分析成分有蛋白质、葡萄糖、酮体、尿胆原、红细胞等。

根据需要分析的成分,可以选择相应的试剂进行反应。

在使用化学尿液分析仪时,首先需要取得患者的尿液样本。

一般来说,尿液样本都要求清洁无杂质,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然后,将取得的尿液样本注入到仪器中。

仪器首先会对尿液样本进行混合和稀释处理,以保证样本的均匀性和准确性。

接下来,根据所需测量的成分,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反应。

试剂通常会与尿液中的成分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产生一个可测量的信号。

这个信号可以是光学信号(如颜色的变化),也可以是电化学信号(如电流的变化)。

化学尿液分析仪通过测量这个信号的变化,就可以确定尿液中各种成分的含量。

在测量过程中,化学尿液分析仪会自动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过程包括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品进行测量,根据标准品的测量结果调整仪器的参数,以使测量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在校准完成后,仪器就可以用于实际的样本测量了。

化学尿液分析仪的使用非常简便,只需将样本放入仪器中,选择对应的分析项目,仪器会自动进行处理和测量。

测量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总而言之,化学尿液分析仪通过与尿液中的化学成分反应,通过光学或电化学测量的方式测定尿液中各种成分的含量。

其原理是基于尿液中不同成分具有不同的化学特性,利用特定试剂的反应产生可测量信号来确定成分含量。

使用化学尿液分析仪非常简便,只需将样本放入仪器中,选择相应项目,仪器会自动完成处理和测量。

尿液干化学分析系统性能验证标准操作程序

尿液干化学分析系统性能验证标准操作程序

尿液干化学分析系统性能验证标准操作程序1.目的规范临检尿液分析仪测定的定性及半定量项目的性能验证过程,包括重复性、生物参考区间、阴阳性符合率等,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2.范围、验证结果适应于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其检测项目包括尿液中白细胞、酮体、亚硝酸盐、尿胆原、胆红素、蛋白质、葡萄糖、比重、pH值、隐血等十项临床化学指标。

3.实施人员由临检组组长制定并组织人员实施。

4.具体实施方案4.1检测系统信息4.1.1仪器:MT - N600尿液分析仪、H-8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显微镜、离心机4.1.2试剂及厂商:迪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4.2检测项目:红细胞、白细胞、酮体、亚硝酸盐、尿胆原、胆红素、蛋白质、葡萄糖、比重、pH4.3检测方法:干化学法4.4样本来源门诊住院及体检中心尿液样本4.5试剂和室内质控品为了保证验证顺利进行,在验证进行之前,一次性购置尿液分析仪系统配套的足够用于常规检测和验证实验的同批号的尿液试纸条、质控品。

表1 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情况汇总表4.64.6.1符合率验证采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全年回报结果对尿液化学分析项目进行符合率评估,成绩在80%以上判定为通过,或与通过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的靶机比对80%以上符合为通过。

4.6.2重复性验证实验方案:采用同一批号的质控液(阴性和阳性)在尿液分析仪上连续进行20次重复性实验。

4.6.2.1测定结果批内重复性结果,见表3、4。

表3:阴性质控重复性测定结果选择室内质控作为衡量批间重复性的依据。

每天室内质控品按照常规标本的方法一样测定,连续收集同一批号室内质控品某一时间段(至少20天)的室内质控数据。

根据试剂厂家要求:批内与批间所检测结果相差不超过两个量级。

4.6.3生物参考区间的验证4.6.3.1入选生物参考区间健康人群的标准1-88岁年龄健康者,要求近1个月无服药史及发热,无泌尿系统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肝炎、风湿等全身性疾病,无泌尿系统疾病的家族史、泌尿道外科手术史及泌尿道结石史,无浮肿的现象,女性在非月经期内。

干化学尿蛋白测定的原理为

干化学尿蛋白测定的原理为

干化学尿蛋白测定的原理为
干化学尿蛋白测定是一种常用的尿液分析方法,用于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

它的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尿液中的蛋白质与试剂发生特定的反应,产生可见的颜色变化。

这种颜色变化与尿液中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

具体来说,干化学尿蛋白测定常使用的试剂是双磺酸铁铵(又称为霍夫曼试剂)。

当尿液中存在蛋白质时,霍夫曼试剂会与蛋白质中的酮酸基团反应,生成一种紫色的复合物。

这种复合物的颜色强度与尿液中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可以通过比色法或光度计来测量。

需要注意的是,干化学尿蛋白测定只能初步判断尿液中是否存在蛋白质,但不能确定蛋白质的种类和具体浓度。

如果需要进一步确定蛋白质类型或进行定量分析,可能需要使用其他方法或技术。

尿液干化学法

尿液干化学法

尿液干化学法尿液干化学法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通过对尿液样本进行干化学处理,然后进行化学分析,从而得出有关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

这种方法在临床诊断、疾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

尿液干化学法的步骤一般包括样本收集、干化学处理和化学分析三个主要环节。

首先是样本收集,患者需要在干净的容器中收集新鲜的尿液样本,并尽快送到临床检验室进行处理。

在样本收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卫生,避免杂质的污染。

接下来是干化学处理,这是尿液干化学法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干化学处理过程中,尿液样本会被加热或者蒸发,使其变成固体状态。

这样处理后的尿液样本可以更好地保存和运输,同时也有利于后续的化学分析。

最后是化学分析,经过干化学处理后的尿液样本会被送到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

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尿常规检查、尿沉渣镜检、尿蛋白定量、尿糖定量等。

这些化学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肾脏功能、糖尿病情况、泌尿系统感染等重要信息。

尿液干化学法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首先,在疾病诊断中,尿液干化学法可以帮助医生发现患者体内的异常代谢产物、蛋白质、糖类等物质,从而辅助诊断肾脏疾病、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

其次,在疾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中,通过定期对患者进行尿液干化学检查,可以及时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评估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

此外,尿液干化学法还可以用于体育竞赛中的兴奋剂检测。

一些禁用药物在人体内代谢后会通过尿液排出,因此对运动员进行尿液干化学检查可以有效地发现是否存在兴奋剂使用的情况,维护竞赛的公平性和体育精神。

尿液干化学法作为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临床检验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尿液干化学法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更准确的诊断信息,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尿液干化学检测操作规程

尿液干化学检测操作规程

尿液干化学检测操作规程1.检测准备:1.1检测前应对检测仪器进行正确的校验和调试,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准备所需的检测试剂和标准样品,并按照要求标明试剂的批号和有效期限。

1.3整理工作台,确保操作区域的清洁和干燥。

1.4检查所有设备和试剂的完整性和卫生状况,如发现损坏或过期的试剂,应及时更换。

1.5检查所有操作步骤和检测参数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采样与样品制备:2.1首先,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说明和说明,确保患者理解并同意接受检测。

2.2采样应使用干净的尿杯,并确保尿液来自晨尿或随机尿液。

2.3尿液样本应进行充分搅拌以确保样品的均匀性。

2.4样品应尽快送到化验室进行处理,并在处理过程中避免样品的氧化和变质。

3.尿液干化学检测操作步骤:3.1取一定量的尿液样品,并将其转移到检测仪器或试剂组中。

3.2在试剂组中加入指定量的试剂,并按照试剂组的要求进行混合和搅拌。

3.3使用检测仪器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并设置适当的检测参数。

3.4等待一定时间,以确保反应完成。

3.5根据仪器的显示结果进行读数和记录,并将结果与标准曲线进行比对或计算。

4.结果判定与数据分析:4.1根据检测仪器的结果和标准曲线,对样品中的目标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4.2结果判定应按照相关的标准和准则进行,以确定样品是否合格。

4.3对结果进行登记,并按规定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5.结果报告:5.1将检测结果和数据整理、登记,并按照相关要求填写检验报告。

5.2报告中应明确标明样品的信息和检测日期。

5.3报告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职业道德的人员签名认证,并按照要求进行存档和保管。

6.清洁与消毒:6.1检测后,将所有使用过的试剂容器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状况。

6.2清洁和消毒仪器的工作区域,以保持工作台面的清洁和整洁。

6.3检测后,将所有使用过的试剂容器和垃圾进行正确的处理,以保护环境。

7.设备维护与质控:7.1检测仪器和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理 酸碱指示剂法 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 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 偶氮反应法 醛反应、偶氮反应法 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亚硝酸盐还原法 亚铁血红素类过氧化物酶法 酯酶法 吲哚酚法
一、酸碱度(pH)
参考值 临床意义
正常新鲜尿液多呈弱酸性
晨尿 pH5.5~6.5 随机尿 pH4.6~8.0
尿液干化学分析
颍上县中医院检验科 郑莉丽
干化学分析仪检查
尿液干化学试带法操作简便、检测迅 速、结果准确,可目测也可自动化分析。 (1)分析仪组成
机械系统 光学系统 电路系统 (2)试带种类 单项试带 多联试带
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原理的本质是 光的吸收和反射。
尿干化试带各检测项目反应原理
项目 pH SG PRO GLU BIL URO KET NIT BLD LEU Vit C
解决办法: 将尿液煮沸后几分钟再检测
不同化学物质对尿糖的影响
• 成分
葡萄糖氧化酶试带法
• 葡萄糖
阳性
Hale Waihona Puke • 非葡萄糖成分果糖
无反应
半乳糖
无反应
乳糖
无反应
麦芽糖
无反应
戊糖
无反应
蔗糖
无反应
酮体(大量)
可抑制颜色反应
肌酐
无反应
尿酸
无反应
班氏法
阳性
阳性 阳性 阳性 阳性 阳性 阳性 无反应 可导致假阳性 阳性
3. 氯仿、磷中毒、全身麻醉后,可呈阳性。服用双胍类降糖药由于药 物抑制细胞呼吸可出现血糖降低而尿酮体阳性的现象。新生儿出现尿 酮体强阳性应高度怀疑遗传性疾病
五、胆红素(BIL)
血浆中的胆红素主要分为未结合胆红素(UCB)和结合胆 红素(CB)。未结合是非水溶性,不能从肾脏滤过,故尿 中正常没有,结合性是水溶性的,可从尿中排出。
常见影响尿液PH值的因素
酸性
• 食物:
肉类、高蛋白及

混合食物(含硫、磷)
• 生理活动: 剧烈运动、应激、饥饿、 出汗
碱性
蔬菜水果(含钾、钠)
用餐后碱潮
• 药物: •

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铵、稀盐酸等
碳酸氢盐、碳酸钾、碳
酸镁、枸橼酸钠、酵母、 利尿剂
• 肾功能: 肾小球滤过增加而肾小管

保碱能力正常
8.体位性蛋白尿:
指直立姿势时出现蛋白尿而卧位时尿蛋白消失,且无血尿、 高血压、水肿等异常表现,可能是直立时由于前突脊椎压迫肾静 脉或因直立过久肾脏下移,使肾静脉扭曲肾静脉淤血,淋巴、血 流受阻所致。特点:卧位时尿蛋白阴性,起床活动或久立后呈阳 性。多见于青少年。
检测方法
试带法: 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原理,主要用于尿液分析仪 简便、快速、易标准化,适于健康体检或筛
。检测方法
试带法:(1)醛反应法:在酸性溶液中尿胆原与二甲氨
基苯甲醛发顺醛化反应形成樱红色缩合物
(2)偶氮法:在强酸性条件下,尿胆原与对-四 氧基重氮四氟化硼发生偶联反应生成胭脂红色化合物
尿胆原含量≤10mg/L,定性为阴性或弱阳性。
干扰因素:
• 1.偶氮法:甲醛浓度为2000mg/L或亚硝酸盐50mg/L以
不同化学物质对尿糖的影响
• 成分
葡萄糖氧化酶试带法
• 药物
维生素C
可延迟颜色反应
头孢菌素类
无反应
左旋多巴(大量)
假阴性
萘啶酮酸
无反应
葡萄糖苷酸
无反应
对苯甲酸
无反应
盐酸苯氮吡啶
橙色影响结果
水杨酸盐
可减弱显色
X射线造影剂
无反应
污染物
过氧化氢
假阳性
次氯酸 (漂白剂)
假阳性
氟化钠
假阳性
班氏法
弱阳性 阳性、棕褐色
萄糖醛酸或药物如异烟肼、链霉素、水杨酸、阿司匹林等, 可呈阳性反应。
四、酮体(KET)
是尿中β-羟丁酸(78%)、乙酰乙酸(20%)、丙 酮(2%)的总称。
检测方法: 亚硝基铁氰化钠法:乙酰乙酸或丙酮与亚硝基铁
氰化钠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试带法:只与乙酰乙酸、丙酮发生反应 基于该原理有多种检测方法,均不与β-羟丁酸反应。
检测方法: 偶氮法 :在强酸介质中,结合胆红素与重氮盐发生偶联反
应呈红色。多用于试带法,维生素C或标本保存不 当可致假阴性。
正常人尿胆红素含量≤2mg/L,定性阴性。
五、胆红素(BIL)
干扰因素:尿蓝母产生的橘红色或红色可干扰结果 假阳性:接受大量的氯丙嗪治疗或尿液中含有盐
酸苯偶氮吡啶代谢产物 假阴性:1.尿液维生素C浓度达到1.42mmol/L和存
病变同时或相继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兼有 两种蛋白尿的特点。
4.溢出性蛋白尿
血液中分子量较小或阳性电荷的蛋白质增多,经肾小 球滤过,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的蛋白尿,如游离 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溶菌酶、本周蛋白等。多为+~++, 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
5.组织性蛋白尿
来源于肾小管代谢、组织破坏、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 系统分泌的蛋白质形成的蛋白尿,以TH糖蛋白为主。
在亚硝酸盐时,可抑制偶氮反应 2.尿液标本保持不当遇光氧化
注意:胆红素在强光下易胆绿素,1小时后下降约30%。
应避光棕色容器或新鲜尿液标本检测
六、尿胆原(URO)和尿胆素
尿胆原是结合胆红素排入肠道后形成的。 尿胆原与空气接触后变成尿胆素。 尿胆红素、尿胆原、尿胆素三者共称尿三胆。 主要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强、灵敏度高(1.67-2.78mmol/L)、简便快速、适 用于自动化分析。
2.班氏法:非特异试验,可测定尿中所有还原性物质,
灵敏度低(8.33mmol/L呈现弱阳性)、方法稳定、 成本低。
维生素C对尿糖检测影响
影响机制 试带法:与试剂发生竞争性抑制反应。 班氏法:维生素C为还原物质,可与试剂中 的硫酸铜发生反应。
肾小球性蛋白尿根据滤过膜损伤程度 及蛋白组分,分为:
• 鉴别点
选择性
• 原因 :
肾小球损伤较轻,

如肾病综合征

• 相对分子量:
4~9万
• 蛋白质种类: 白蛋白、抗凝血酶、

转铁蛋白、糖蛋白等
• 尿蛋白定性: +++~++++
• 尿蛋白定量: >3.5
• Ig/Alb清除率: <0.1
非选择性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 有严重 破裂和损伤,如原发性和
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而 肾小管保碱能力丧失
二、蛋白质
当尿蛋白>150mg/24h或>100mg/L时,尿 蛋白定性试验为阳性,称为蛋白尿。
病理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
因炎症、免疫和代谢等因素导致肾小球滤过 膜损伤,通透性增加及静电屏障减弱,血浆蛋白 特别是白蛋白滤出,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 成的蛋白尿。损伤较重时球蛋白及其他分子量较 大的蛋白质也可滤出。
(3)暂时性糖尿:①生理性如大量进食碳水化合物等;
②应激性糖尿如颅脑外伤、情绪激动、脑出血、急性心肌梗 死时,延脑血糖中枢受刺激后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
(4)其他糖尿:当进食过多或受遗传因素影响时,糖代
谢紊乱,尿中乳糖、半乳糖、蔗糖、戊糖、果糖含量增高而 出现相应的糖尿。
(5)假性糖尿:尿中还原性物质,如维生素C、尿酸、葡
查。
对白蛋白灵敏,对球蛋白不灵敏,不适用于 肾脏疾病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试带法检测尿蛋白的干扰因素
• 标本因素:尿液PH大于9可致假阳性,PH小于3可致假阴性,最适
宜尿液PH5-6
• 食物因素:尿液酸碱度与摄入食物有关,检查前一天应均衡饮食,
避免摄入过多肉类或蔬菜水果
• 药物因素:
• 假阳性: 奎宁、奎尼丁、嘧啶等或尿液中含有聚乙烯、吡咯酮、洗必 泰、磷酸盐、季铵盐消毒剂等,尿液呈强碱性(PH大于或等于9.0)
6.偶然性蛋白尿:
又称假性蛋白尿:即因尿内混有大量血液、脓液和黏液等 而导致蛋白定性试验阳性,一般并不伴有肾本身的损害。故又称 假性蛋白尿。
7.功能性蛋白尿:
指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尿内暂时出现的轻度蛋白质, 又称为生理性蛋白尿。常见于由剧烈运动、发热、受寒或精神紧 张等,由于肾小管痉挛或充血等暂时性改变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 通透性增高而导致蛋白尿,常为一过性蛋白尿。定量一般不超过 1+,定量小于0.5g/24h,多见于青少年。
无反应 阳性 阳性 阳性 不确定 无反应 黑色
可掩盖阳性结果 不确定 无反应
临床意义
(1)血糖增高性糖尿:1.代谢性糖尿:糖尿病;2.内分
泌性糖尿: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如肢端肥大 症;嗜铬细胞瘤;Cushing综合症。
(2)肾性糖尿:(血糖正常性糖尿)由于肾小管重吸收能
力或肾阈值降低所致。①家族性糖尿;②慢性肾炎或肾病综 合症;③哺乳、妊娠期。
临床意义:
正常人定性试验尿酮(-)
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如糖尿病、剧烈运动、妊娠剧吐、应激状 态、饥饿时,脂肪动员加速,代谢紊乱,酮体生成过多,引起血酮体 过多而导致酮尿。 1. 糖尿病性酮症:糖尿病患者出现尿酮,应考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是发生酮酸中毒性昏迷的前兆。
2. 非糖尿病酮尿 :孕妇可因严重妊娠反应剧烈呕吐、重症子癫不能进 食引起尿酮体阳性。
(2)化学法 原理同试带法。
(3)免疫法 免疫胶体金测定原理,灵敏度特异性好。
尿中出现Hb是血管内溶血的证据之一
临床意义
1.红细胞破坏:心脏瓣膜修复术、大面积烧伤、剧
烈运动、急行军、严重肌肉损伤和血管组织损伤
2.生物因素:疟疾、梭状芽孢杆菌中毒
3.动植物所致溶血:蛇毒、蜂毒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