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中名著类课文的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类课文的教学

我今天讲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六年级下册第四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写的。强化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体现了小学向初中教材的过渡。名篇名著在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及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等方面都独具匠心,堪称典范,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因此,教学名著类课文,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带着孩子与文学大师进行交流,了解其创作背景,学习文本内容,体会作家情感,感悟其中的民族文化意蕴。让孩子的手掌能够触摸世界,让孩子的心灵能够容下世界。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引领孩子感悟名著课文“篇”的魅力之余,激发起学生对那本名著的阅读兴趣。一旦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了,学生就不仅仅是获得一颗珍珠,而是一整串甚至更多串的珍珠。

二、名著类课文的教学方法

(一)读:读出情境,读出理解

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名著类课文的故事性极强,对于不同人物、不同场景,我们的读要不同对待。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带领学生,读出不同人物身上的不同味道,读出不同故事场景中不同的升腾跌宕。

情境,指的是情感和意境。不管是寓言、童话,还是小说的题材,如《狐狸和乌鸦》、《草船借箭》《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一般具有很强的故事性,那些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起伏跌宕的情节常常让孩子的眼睛一眨不眨。殊不知这样的课文恰恰是学生练习朗读很好的平台,可以采用比赛读、分角色朗读、个人表演读等形式再现人物形象、再现故事场景。当你看到读的孩子兴高采烈,听的孩子兴趣盎然、跃跃欲试,说明他们心中的情感必定被课文驱动了、感染了、激活了。在教学本课第二环节时,我抓住小女孩五次擦然火柴产生的幻景让孩子们朗读,同时,要求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读出自己的理解。带着孩子去文本中挖掘情境因素,甚至可以根据其中的一词一句引导孩子去想象创造,设计人物语言、设计故事场景,这样孩子经历的是一次“情境旅行”,那么他们就不仅仅读出了语言文字的表面意思,还能够读出语言文字背后的意思。看似极其平常的一段话,只要我们在细细推敲着读、品悟着读,会有很多值得想象、丰厚的内容。

(二)聊:以聊促读,以聊促悟

聊,有聊天的意味。为什么课堂上要聊呢?

语文教学,如果只停留在单篇短章的阅读而不关注整本书的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会很高,也不全面,不能算真正学会了阅读。有人这样说:“名著是什么?名著是你想读却时常没有时间去读的书!”虽不能一言以蔽之,但也有一番道理。怎么办?怎么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浸润在名著之中呢?名著类课文的背后是整本名著,“聊”就是一种很有效的促进学生阅读的教学手段。教学中我和孩子们聊“幸福”,聊出了个性化的理解,超越了教材的目标,培养了语文学习的能力。

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聊”正是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自己学习研究的绝佳方式。采用“聊”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产生阅读动力,可以将“薄”聊成“厚”,将“点”聊成“面”,使班级掀起“全民阅读名著”的热潮。

(三)比:基于文本,殊途同归

我们以影视作品为例叙述:教会孩子在学习名著类课文时,与同内容的影视作品比较,这样可使得文字的抽象与影视的形象相碰撞。值得反思的是,既然是语文教学,就要引导学生将焦点聚集在语言文字的本身。我们可以将与名著课文相关的影视作品作为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石、丰厚语言文字意蕴的璞玉,从而体会出语言文字独有的精妙及其背后灵动庞大的画面体系。

其实还有很多种比较,如:名著类课文与原著的比较,体裁的比较(《负荆请罪》的剧本体裁与《将相和》相比)等等。教师可根据教材与教学目标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力求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到收获。

(四)拓:关注表达,多管齐下

名著类课文独特的文学性使其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教师要利用好名著类课文文本的特点,创造性地设计拓展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名著类课文中有很多训练学生练笔,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地方。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需要,尊重文本自身,多种途径,练习创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寻有效空白点:

名著类课文中有许多的空白点,有的在开头与结尾,有的在人物语言的留白处,有的在故事情节的转弯处。如何抓住有效空白点进行练笔?关注一个点:即学生的学习疑问点。“成功的教学应该是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走进教室,学习后在更高层面上产生不同的新问题。”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要不失时机的抓住,并相机让学生进行练笔。这样的练笔源来自学生,必定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创作冲动。

(2)尝试改编:

名著类课文来自名著,在保持原著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了通俗易懂、增强趣味性的改编。那么教学之后,我们也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段落进行改编。建议改编之前,先让学生交流从本篇课文学到的表达方法,相机运用。

(3)针对特色:

很多名著类课文有自己的特色,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对凤辣子的外貌描写很出色,教师可以针对课文的这一特色进行练笔。其实,很多名著类课文特色明显:有的用词准确而新颖,还有的对话富有个性化。教师可根据所学名著类课文的特色,相机让学生进行富有针对性的“特色”训练。

(4)故事新编

名著中的人物往往家喻户晓,后人创作的许多故事都以他们为主角,赋予他们时代气息,使他们魅力的外延得到更为远博的伸展。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教学完名著类课文,教师不妨利用当下热点问题,鼓励学生对名著人物、故事进行新编;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自编故事,选用合适的名著人物。这样一来,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会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同时也在孩子的笔下流泻出着崭新的生命力。本课教学设计中,我让孩子们试着改改课文结局,以“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开头,重新编写故事,当一回小安徒生,用笔创造一个自己渴望得到的美好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