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色彩构成

合集下载

平面设计色彩构成

平面设计色彩构成

平面设计色彩构成设计 2009-11-07 13:07:32 阅读2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式无法比拟的超强效果。

在我们生活里,色彩无所不在,它是构成我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我们对每一件事物的认知,都是从色彩与形状开始的。

我们也在用色彩创造丰富的视觉空间,用色彩的语言与社会进行沟通。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颜色的反应都是有一定的规律。

为此人们把每种颜色都赋予了特殊的感情意义。

色彩构成(Interaction of Color),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作为一个网页设计师,只有掌握色彩构成原理,熟知各色彩的相互关系及各种色彩的生理或心理作用,结合自己所具备的平面构成知识,在网页设计中正确用色,才能实现传达特定信息和渲染页面的效果的目的。

1、色彩的性质A、光与色彩色彩是由光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视觉效应。

光好似产生色的原因,色是光感觉的结果。

光在物理学上是电磁波的一部分,其波长自700~400nm,在此范围称为可视光线。

当把光线引入三棱镜时,光线被分离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因而得出的自然光是七色光的混合。

这种现象称作光的分解或光谱,七色光谱的颜色分布是按光的波长排列的。

B、物体色物体本身不会发光的,之所以能看到它,是因为光源色经物体表面的吸收、反射,反映到视觉中的光色感觉。

物体在自然光照下,只反射其中一种波长的光,而其它波长的光全部吸收,这个物体则呈现反射光的颜色。

如果某一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那么我们便感觉这个物体是白色的;如果把七色光全部吸收,那么就呈现一种黑色;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颜色是极其丰富的,各种物体不可能单纯反射一种波长的光,它只能对某一种波长的光反射得多,而对其它波长的光按不同比例反射得少,因此,物体的颜色不可能是一种绝对标准的色彩,而只能是倾向某一种颜色,同时又具有其它色光的成分。

平面设计中的色彩理论

平面设计中的色彩理论

以明度的差异形成的对比称为明度对比。明度高的会显得明亮,明度低的会显得更暗。
明度对比
纯度对比
以纯度差异形成的对比称为 纯度对比 ,同一纯度的颜色,在纯度低的背景色上的会显得鲜艳一些,而在纯度高的背景色上会显得灰浊
1
2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色彩的视认性
在一定的背景中的色彩在多长距离范围内能够看清楚的程度,和在多长时间内能够被辨别的程度。
5、色彩的冷暖
在色相环中,以紫色和绿色两个中性色为界,可以分成暖色系和冷色系。
6、色彩的同化现象
纹样细小,面积细小的时候就会出现同化现象;配色的色相、明度越接近,现象的效果越明显。
从牙膏包装看色彩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从牙膏包装看色彩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从牙膏包装看色彩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红——血、夕阳、火、热情、危险
202X
CIICK HERE TO ADD A TITLE
单击添加副标题
平面设计中的色彩理论
什么是色彩
一 色彩的基础
色彩,事实上是以光为媒体的一种感觉。色彩是人在接受光的刺激后,视网膜的兴奋传送到大脑中枢而产生的感觉。
光与可见光谱。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从0.39微米到0.77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觉受。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波长大于0.77微米称红外线,波长小于0.39称紫外线。
4、色彩的感觉几点说明
在白灰黑的背景上醒目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 白背景:紫、蓝、绿、红、橙、黄 灰背景:黄、橙、红、蓝、绿、紫 黑背景:黄、橙、红、绿、蓝、紫 在设计的时候,利用色彩的进退可以形成空间感和立体感。 从膨胀色到收缩色的顺序如下: 白、黄、红、绿、紫、蓝、黑。 (暖色比冷色显得大,明亮的颜色比深暗的显得大,周围明亮时候,中间的颜色显得小)

平面设计色彩搭配与构成技巧

平面设计色彩搭配与构成技巧

平面设计色彩搭配与构成技巧平面设计色彩搭配与构成技巧在平面设计中,色彩如何搭配是很关键的。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平面设计色彩搭配与构成技巧,希望能帮到大家!01、设计原则——色彩理论第一印象决定一切!大家都可以从各自的外表上大概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同样的,这个理论也可以延伸到设计工作里。

但是影响设计工作的因素有很多,但是第一时间被关注到的应该是颜色。

颜色反映了设计的整体感觉,有时候单凭颜色就可以调度起一个人的情绪、情感甚至回忆。

如果没有掌握色彩理论的基础知识,你会发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你忽略掉了很多细节。

找出哪些颜色配搭在一起很美腻并不是一件偶然的事儿,这其实是一项很科学道理的工作。

不同的颜色组合适合不同的作品,而且这种类似固定搭配的组合规则并不能轻易被打破。

让我们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了解色彩理论吧!原色所有颜色的源头被称为三原色,三原色指的是红色、黄色和蓝色。

如果我们谈论的是屏幕的显示颜色,比如显示器,三原色则分别是红色、绿色和蓝色,也就是我们熟悉的RGB。

间色如果将红色和黄色、黄色和蓝色、蓝色和红色均匀混合,就会创建三种间色:绿色、橙色和紫色。

将这些颜色应用进项目中,可以提供很强烈的对比。

三级颜色三次色来源于间色与原色的混合,主要有:红紫色、蓝紫色、蓝绿色、黄绿色、橙红色和橙黄色。

现在,你应该了解了颜色到底都是怎么衍生出来的,也可以了解色轮上的颜色组合都是从何而来。

理解了色彩的原则将有助于在项目中选择颜色。

为自己的设计选择一个合适的调性,并创建适量的对比度,让设计工作更好地展开吧!接下来我们聊聊基于色轮我们可以得到的基本色彩组合。

互补色互补色是指色轮上那些呈180°角的颜色。

比如蓝色和橙色、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等。

互补色有非常强烈的对比度,在颜色饱和度很高的情况下,可以创建很多十分震撼的视觉效果。

相似色相似色是指在色轮上相邻的三个颜色。

相似色是选择相近颜色时十分不错的方法,可以在同一个色调中制造丰富的'质感和层次。

平面设计色彩构成

平面设计色彩构成

平面设计色彩构成色彩是平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直接影响作品的视觉效果和情感传达。

在平面设计中,色彩构成是指通过不同颜色的组合和搭配来达到视觉平衡和美感的目的。

下面将对色彩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色彩构成在平面设计中可以起到引导眼球的作用。

不同颜色具有不同的亮度和饱和度,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在设计中,可以通过将明亮、饱和度高的颜色用在重要的元素上,例如标题或主题图像,从而吸引用户的眼球,引导用户关注重点内容。

此外,可以使用对比色或互补色的组合来增强视觉效果,从而吸引更多的注意力。

其次,色彩构成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不同的颜色在人们心中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和联想。

例如,红色可以让人们感到激情、活力和温暖,蓝色可以让人们感到冷静、安详和专注。

在平面设计中,可以根据设计的目的和要表达的情感选择适合的颜色,通过色彩的搭配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氛围。

这样可以更好地与受众建立情感连接,提升设计作品的吸引力和共鸣效果。

此外,色彩构成还可以对作品进行分层和结构化处理。

通过不同颜色的组合和搭配,可以将设计中的元素区分出不同的层次和结构,使作品更加有层次感和视觉引导性。

例如,可以使用浅色作为背景色,使用深色作为前景色,通过明暗对比来强化元素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还可以通过使用颜色相似但亮度不同的色调来分隔不同的内容区域,增加作品的可读性和观看感。

此外,色彩构成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化和习俗进行调整和适应。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域习俗对颜色的喜好和理解有所不同。

在跨文化的平面设计中,需要对受众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了解,选择符合当地文化特点和习俗的颜色组合,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避免引起文化冲突。

综上所述,色彩构成在平面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引导眼球,表达情感和氛围,进行分层和结构化处理,以及适应不同的文化和习俗。

因此,在平面设计中,色彩的选择和搭配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以达到视觉平衡、传达情感和实现设计目标的效果。

平面色彩构成

平面色彩构成

近似的方法
近似的构成形 近似的构成形式 式
1.形象的近似:让形象在特征上具有雷同的相似性。 1.形象的近似:让形象在特征上具有雷同的相似性。 形象的近似
2.大小的近似:让形象在大小量化上具有相似性。 2.大小的近似:让形象在大小量化上具有相似性。 大小的近似
3.排列的近似:让形象在排列组合上具有相似性。 3.排列的近似:让形象在排列组合上具有相似性。 排列的近似

平面构成的分类和目的
基本要素: 基本要素:点、线、面、体 依其目的分为:目的构成、 依其目的分为:目的构成、纯粹构成
第二 平面形态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 平面形态的基本要素——点
(一) 点 点的形状、 点的形状、点的相对性 1. 单点: 不同的位置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不同的位置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2. 两点: 两点: 两点间的张力可以引导视觉的流动。 两点间的张力可以引导视觉的流动。 3. 复点: 复点: 三个以上的点称为复点。 三个以上的点称为复点。 4. 大小点: 大小点: 大小点的不同并置,形成不同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大小点的不同并置,形成不同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5. 整点与碎点 整点清楚辨别点的形象。碎点则无法辨别。 整点清楚辨别点的形象。碎点则无法辨别。 6.有方向性的点 有方向性的点 7.重叠的造组织给人的触觉 质感和视觉质感。 三、形式要素 1.单纯与经济 5.比例与习惯 2.对比与调和 6.节奏与韵律 3.对称与平衡 7.联想与意境 4.稳定与轻巧 8.多样与统一 四、材料要素 1. 材料分类法 (1)不同材质 (2)自然材与人工材 (3)有形材与无形材 (4)不同物理性能的材料
第五章 重复的构成形式
一 单纯的重复(拷贝) 单纯的重复(拷贝) 1.单体的重复 单体的重复 将基本形反复排列出现,就形成形象的连续性、再现性、统一性, 将基本形反复排列出现,就形成形象的连续性、再现性、统一性, 体现一种平静的单体重复。 体现一种平静的单体重复。 2.单元的重复 2.单元的重复 将基本形做巡回式的重复排列。 将基本形做巡回式的重复排列 3. 近似的重复 将同中有异, 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基本形重复排列。 二 重复的情感特征 1.有目的的重复 有目的的重复 2.无目的的重复 无目的的重复 3.过量的重复 过量的重复 4.近似的重复 近似的重复 5.无规律的重复 无规律的重复

平面设计色彩构成

平面设计色彩构成

六,面积的对比/对色彩形状和位置的经营
(一)颜色的面积比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同 在一幅画面中,它们必定存在 面积比例的关系,当其面积比 例发生改变时,同时也会带来 相应的色相、明度和纯度的改 变。色彩学家基于颜色与面积 关系的变化,做了许多实验, 结果表明:色彩面积愈大,愈 能使色彩充分表现其明度和纯 度的真实面貌;面积越小,越 容易形成视觉上的辨别异常。
旋转混合的原理是视觉暂留与视觉渗合作 用混色而产生的效应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颜色按等比例放在圆盘上快速旋转,于是各 色混合成一种新的颜色。这种混合方法与色料混合法近似,混合的 明度是混合各色的平均明度,既不降低,也不增加,故也属于中性 混合。
知识要点提示
1、加色混合色的光亮度等于相混合光亮度之和。
同样由于邻近色的 影响使一个色看起来 象两色。
二,色彩三属性/色彩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我们视觉感知的一切色彩,都具有明度、色相和纯度三种性质,它 们是任何色彩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作为区别不同颜色的标准。
(一)色相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将光谱中 的青色去掉,剩下红、橙、黄、绿、 蓝、紫构成了色彩体系中最基本的色 相。
光谱中各色在可见光区 域中的波长有所不同。其中 红色光的折射率最小,它拥 有光谱色中最长的波长;紫 色光的折射率最大,波长最 短,这实际是将可见光谱不 同色彩进行了确认和命名。
(二)色彩感知
光通过三种形式——光源光、反射光 、透过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后,我们便 可以感知到色彩:光源色 表面色 透过色。
(一)色立体的基本结构
明度中轴 纯度色阶
色相环
色立体的垂直剖面是色相的纯度和明度的变化关系,它构成了 一个色相变化的平面表示图,该色相的纯度依据明度层次向上逐渐 接近白色,向下则渐变接近黑色,向内渐变为灰色,如此得到一个 同色相的系列色彩 。

平面设计的色构方案

平面设计的色构方案

平面设计的色构方案平面设计的色构方案1、在红色中参加少量的黄,会使其热力强盛,趋于躁动、不安。

2、在红色中参加少量的蓝,会使其热性减弱,趋于文雅、柔和。

3、在红色中参加少量的黑,会使其性格变的沉稳,趋于厚重、朴实。

4、在红中参加少量的白,会使其性格变的温柔,趋于含蓄、羞涩、娇嫩。

1、在黄色中参加少量的蓝,会使其转化为一种鲜嫩的绿色。

其傲慢的性格也随之消失,趋于一种平和、潮润的感觉。

2、在黄色中参加少量的红,那么具有明显的橙色感觉,其性格也会从冷漠、傲慢转化为一种有分寸感的热情、温暖。

3、在黄色中参加少量的黑,其色感和色性变化最大,成为一种具有明显橄榄绿的复色印象。

其色性也变的成熟、随和。

在黄色中参加少量的白,其色感变的柔和,其性格中的冷漠、傲慢被淡化,趋于含蓄,易于接近。

如果在橙色中黄的成份较多,其性格趋于甜美、亮丽、芳香。

2、在橙色中混入小量的白,可使橙色的知觉趋于焦躁、无力。

1、在绿色中黄的成份较多时,其性格就趋于活泼、友善,具有幼稚性。

2、在绿色中参加少量的黑,其性格就趋于庄重、老练、成熟。

3、在绿色中参加少量的白,其性格就趋于洁净、清爽、鲜嫩。

1、在紫色中红的成份较多时,其知觉具有压抑感、威胁感。

2、在紫色中参加少量的黑,其感觉就趋于沉闷、伤感、恐怖。

3、在紫色中参加白,可使紫色沉闷的性格消失,变得优雅、娇气,并充满女性的魅力。

1、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红,就成为淡淡的粉色,鲜嫩而充满诱惑。

2、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黄,那么成为一种乳黄色,给人一种香腻的印象。

3、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蓝,给人感觉清冷、洁净。

4、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橙,有一种枯燥的气氛。

5、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绿,给人一种稚嫩、柔和的感觉。

6、在白色中混入少量的紫,可诱导人联想到淡淡的芳香。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平面设计中的色彩构成原理与技巧研究

平面设计中的色彩构成原理与技巧研究

平面设计中的色彩构成原理与技巧研究1. 前言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平面设计在当代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色彩构成是平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掌握色彩构成原理与技巧对于设计师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平面设计中的色彩构成原理与技巧进行研究与探讨。

2. 色彩基础知识在开始探讨色彩构成原理与技巧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色彩的基础知识。

色彩由三个要素组成:色相、亮度和饱和度。

色相指的是色彩的种类,如红、黄、蓝等;亮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饱和度指的是色彩的纯度。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运用色彩。

3. 色彩构成原理(1) 对比原理对比原理是指通过运用色彩的对比关系来达到视觉冲击和强化效果。

对比可以通过色相、亮度和饱和度的差异来实现。

常见的对比方式包括颜色对比、明暗对比和冷暖对比等。

设计师可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对比方式,使作品更加生动鲜明。

(2) 色彩搭配原理色彩搭配原理是指通过合理搭配色彩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常见的色彩搭配方式有类比色搭配、对比色搭配和色相搭配等。

设计师在进行色彩搭配时需要考虑到作品的主题和目标受众群体,并通过合理调整和组合来实现理想的视觉效果。

(3) 色彩意象原理色彩意象原理是指通过运用特定的色彩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意境。

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例如,红色常常与热情、活力相关联,蓝色常与冷静、安宁相关联。

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适当的色彩来打造出表达自己意图的视觉形象。

4. 色彩构成技巧(1) 色彩配比技巧色彩配比是指将多个色彩进行合理组合和配比,使其在视觉上达到和谐平衡。

常见的配比技巧包括三原色配比、类比色配比和分割原则等。

设计师可以根据作品的需求和个人审美选择合适的色彩配比技巧,以达到最佳效果。

(2) 简约色彩技巧简约色彩技巧是一种通过运用较少的色彩来实现设计的简约和清晰感。

通过减少色彩的种类和数量,设计师可以使作品更加简洁明了。

在运用简约色彩技巧时,设计师需要注重色彩的选择和运用,以确保作品仍具有足够的视觉吸引力。

平面设计的色构方案

平面设计的色构方案
区分产品
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将同类产品进行区分,便于消费者快速找到目标产品。例如, 在同一系列产品中,使用不同的主色调来区分不同口味或类型。
品牌识别
在包装设计中,色彩也可以用于增强品牌识别度。通过使用与品牌形象相符的特定色彩或 色彩组合,使消费者在众多产品中一眼就能认出该品牌的产品。
04 色构方案的实践 案例分析
结合技术与创新,打造未来感色构方案
数字化色彩工具
利用先进的数字化工具,如色彩选择器、调色板和色彩生成器,以更高效和准确的方式探索和创造色构方案。
数据可视化与色彩
结合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复杂数据转化为直观而富有艺术感的色彩表达。通过色彩的变化和层次展示数据的特征和趋 势。
3D色彩效果
尝试运用3D技术打造立体感和层次感更强的色构方案。通过光影、渐变和透视等手法,创造出更具深度 和视觉冲击力的色彩效果。
品牌识别度:选择与品牌形象相符的色彩构成,有助于提高品牌识别度 和记忆度。例如,一些知名品牌如可口可乐(红色与白色)、IBM(蓝 色)等,其色彩构成已成为品牌标识的一部分。
品牌气质:色彩也可以传达品牌的气质和特点。例如,高端品牌可能选 择黑、白、金等色彩来营造奢华感,而亲民品牌可能选择鲜艳、活泼的
色彩来展现亲和力。
案例二:类似色构图在商标设计中的应用
和谐统一
01
类似色构图在色相环上相邻,色彩搭配和谐统一,能够营造出
稳重、高端的视觉感受,符合商标设计的诉求。
丰富层次感
02
通过运用类似色的不同明度、饱和度变化,营造出丰富的层次
感,使得商标设计在简约中不失细腻。
易பைடு நூலகம்识别与记忆
03
类似色构图在保持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辨识度,有

平面设计中的色彩构成

平面设计中的色彩构成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1.色彩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使用原则2.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使用原则包装等平面作品时灵活运用色彩的教学内容第五章应用篇第一节平面设计中的色彩构成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大大加快,各种大众传媒迅速发展,使得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大量的视觉设计信息,因此呢,视觉传达设计越来越受到广大媒体的重视,而色彩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一个重要元素,无时无刻不显示着他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和力量。

平面设计的主要服务的对象是广大的消费者,它的作用就是在商家、商品和消费者之间,通过视觉媒体向消费者传递他想要表达的相应的信息。

图形、文字和色彩是设计的三大要素,他们三个的组合会直接影响到设计的传达效果。

经过研究呢,我们发现,在图形、文字、色彩这三个要素中,人们在最初20秒里,色彩的感觉占80%,形体的感觉占20%,通过这个结果呢,我们可以看出色彩在设计中起到了一种先声夺人的作用。

那么,如果我们在设计中能够成功巧用色彩搭配,就很容易增强观众的感官刺激,对观众产生巨大的视觉冲击力,这样,就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一、平面广告中色彩的应用在平面广告的诸要素中,色彩是吸引人们眼球的首要视觉要素,它能够迅速的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引导人们消费,因此,正确的色彩选择和应用,能够有效树立品牌形象,促进产品的销售和推广。

可以说品牌的色彩是品牌中至关重要的外在表现与特征。

每个成功的品牌都有自己的品牌形象色。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两个品牌在用色方面是非常成功的。

每当我们想到这两个品牌,很自然就会联想到可口可乐的红色和百事可乐的蓝色。

这两个品牌恰当运用了两种反差极大的广告色,并且都取得了成功。

可口可乐自诞生之日起,就以热情、活力的特点,定位为“运动迷的可乐”。

它之所以以红色为广告色,是因为红色最具有视觉冲击力,能够迅速刺激人们的眼球,并且红色象征激情、运动、活力,所以它选择了这样一个醒目的颜色,目的就是使品牌充满吸引力。

而百事可乐呢,从开始作为一个模仿可口可乐的小品牌,一步一步发展成为一个与可口可乐齐名的大品牌,其根源就在于它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念,它以年轻人为主要对象,推出的“百事新一代”,以青春、时尚、激情的品牌形象和准确的定位赢得了很多年轻人的心。

平面设计的色构方案

平面设计的色构方案

平面设计的色构方案
平面设计的色彩构筑方案是指在设计中选择并搭配不同色彩的方式和原则。

以下是一
些常见的色彩构筑方案:
1. 单色方案:使用单一的颜色,通过不同的色调和明暗来创造层次感和变化。

2. 对比方案:选择对比强烈的两种颜色进行搭配,如黑白、红绿等,突出对比的效果。

3. 类似方案:选择相近的颜色进行搭配,如蓝色和紫色、橙色和黄色等,创造柔和渐
变的效果。

4. 互补方案:选择颜色圆盘中相对的颜色进行搭配,如红色和绿色、蓝色和橙色等,
营造活力和对比效果。

5. 分裂互补方案:选择相邻两个互补色进行搭配,并在它们之间添加中间色,如红色、绿色和黄色的组合。

6. 三分色方案:选择相隔120度的三种颜色进行搭配,如红、黄、蓝,产生和谐的效果。

7. 分裂三分色方案:选择相邻两个三分颜色进行搭配,如红、黄、蓝三个颜色中的红、蓝。

8. 渐变方案:通过使用色彩的渐变效果来表达过渡和变化,如从浅蓝色渐变到深蓝色。

在选择色彩构筑方案时,需要根据设计的要求和目标来进行选择,并考虑色彩的情感、效果和表达力,以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平面设计作品。

色彩构成 法平面

色彩构成 法平面

色彩构成法平面
色彩构成法平面,是指通过不同色彩的组合与搭配来构建一个平面设计作品。

色彩在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影响人的情绪、传达信息和引起注意。

色彩构成法平面的设计可用于各种领域,如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室内设计等。

在色彩构成法平面设计中,色彩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色彩的互补、对比、明度和饱和度等因素。

互补色是指位于色轮上互相相对的两种颜色,如红绿、蓝橙等。

这种组合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使设计更加引人注目。

对比色的组合则是指位于色轮上相隔一定距离的颜色,如红黄、蓝紫等。

这种组合相对柔和一些,但同样可以产生良好的对比效果。

明度和饱和度的选择也会对色彩构成产生影响,明度较高的颜色会更加醒目,而饱和度高的颜色则更加鲜艳。

在色彩构成法平面设计中,还需要注意色彩的运用方式。

色彩可以用于构成平面的背景、主题元素、文字等。

通过背景色的选择,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绪。

主题元素的色彩搭配则能够突出设计的重点和主题。

文字的色彩选择也要与整体设计相协调,以便于传达信息和吸引眼球。

此外,色彩构成法平面设计还可以运用一些特殊效果来增强视觉冲击力。

如渐变色的运用,可以让设计更加丰富多样。

色调分离则可以使
图像更加鲜明,产生立体感。

还可以运用色彩的反差和曝光度调整等技巧,使设计更具层次感。

总之,色彩构成法平面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和科学,需要设计师结合色彩理论和个人的审美观来进行创作。

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和运用方式,可以使设计更加生动、吸引人,并达到所期望的效果。

平面设计与色彩构成的美学需求及应用分析

平面设计与色彩构成的美学需求及应用分析

平面设计与色彩构成的美学需求及应用分析黄洁雅【摘要】一、平面设计与色彩构成的美学基本要素''色彩''的最早发现是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内。

在300多米的大洞穴中,洞顶有着满满的壁画,即著名的''大壁画''。

而在壁画中,出现了黑色线条与色彩的结合,而用最纯粹的颜色是赭石色与红色。

该遗迹十分可贵,尽显了平面设计的魅力。

由此可以看出,原始人对生活的描绘和思维的痕迹在壁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追溯过去,通过原始平面中的壁画,我们就可以看到,远古时期的原始人对于色彩已经有了关注,且其呈现方式不再是简单的线条组合。

【期刊名称】《艺术家》【年(卷),期】2019(000)005【总页数】1页(P77-77)【关键词】平面设计;色彩构成;色彩搭配;版面设计;构成元素【作者】黄洁雅【作者单位】[1]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472一、平面设计与色彩构成的美学基本要素“色彩”的最早发现是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内。

在300多米的大洞穴中,洞顶有着满满的壁画,即著名的“大壁画”。

而在壁画中,出现了黑色线条与色彩的结合,而用最纯粹的颜色是赭石色与红色。

该遗迹十分可贵,尽显了平面设计的魅力。

由此可以看出,原始人对生活的描绘和思维的痕迹在壁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追溯过去,通过原始平面中的壁画,我们就可以看到,远古时期的原始人对于色彩已经有了关注,且其呈现方式不再是简单的线条组合。

到了现代,色彩无处不在地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包括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的书籍、街面上的广告牌、电视上的影像等都会涉及色彩,其同样也是设计中的重要元素。

显著的色彩构成设计或许能够代表一个设计产品,或者也是某个设计产品的标志:如麦当劳的“M”字母与黄色的结合,苹果LOGO设计的“缺口苹果图形”与黑色的结合。

构成元素是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要素,其与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点、线、面是平面设计的主要语言,平面设计的任务实际上就是如何调整好点、线、面的量与形式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列列为冷色。
六,面积的对比/对色彩形状和位置的经营
(一)颜色的面积比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同
在一幅画面中,它们必定存在 面积比例的关系,当其面积比 例发生改变时,同时也会带来
(三)邻近色对比
邻近色的对比也称 为近似色或类似色的对 比,是指对比两色的相 隔距离在色相环上所处 角度为45度时的对比。
(四)对比色对比
对比色对比是指色环上所 处角度为120~150度的色彩间 的对比。它们的对比关系相对 补色的对比略显柔和,同时又 不失色彩的明快和亮丽。对比 色组合具有一种很强烈的冲突 感并能产生一种色彩移动的感 觉。比如在大自然中经常看到 橙色的果实与绿色的树木、紫 色的花与绿色的叶,它们的色
我们可以采用明度基调 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方法; 将 明度基调的白和黑变为纯度 的鲜和浊;将明度基调中用 以表示高、中、低调的不 同区域变为鲜、中、浊的不
同区域;将明度基调中用以
表示明度对比度的长和短换 成这里的强和弱。如此纯度 也可以组成鲜强对比、鲜弱 对比、中强对比、中弱对比、 浊强对比、浊弱对比6种基 本色调 。
旋转混合的原理是视觉暂留与视觉渗合作 用混色而产生的效应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颜色按等比例放在圆盘上快速旋转,于是各 色混合成一种新的颜色。这种混合方法与色料混合法近似,混合的 明度是混合各色的平均明度,既不降低,也不增加,故也属于中性 混合。
知识要点提示
1、加色混合色的光亮度等于相混合光亮度之和。 2、减色混合中,混合的色越多、明度越低,纯度也会 下降。 3、中性混合后的色彩类似于它们的中间色,亮度即不 增加,也不降低。 4、不同混合方法在色彩应用中的视觉效果是完全不一
一天不同的时段中日光色彩的变化对景物颜色的影响,揭示了光源与 色彩的关系。
表面色即物体表面的颜色
反射光是光进 入眼睛最普通的形 式。物体表面呈现 不同的颜色是由于
物体表面具有不同
的吸收光与反射光 的能力。
透过色是透射光作用于物体的颜色
透射光是光源穿过透明
或半透明的物体后再进入
视觉的光线。物体的颜色 会因为透过物而发生变化。
之和,因此也“加色混合” 。
朱红 + 翠绿 = 黄色光 翠绿 + 蓝紫 = 蓝绿光 蓝紫 + 朱红 = 紫红光 红光 + 绿光 + 黄光 = 白光
(二)色料三原色与减色混合
在色料混合中,混合的色 越多,明度越低,纯度也会下
降,因此称其
为减色混合。 三原色的混合,可以得到
所需的各种色彩,而三原色自
身不能被其它颜色混合而获得。 颜色三原色与色光三原色的混
合相反。
(三)视觉混合或中性混合
视觉色彩混 合不是变化色光 或颜色本色,而 是在色彩进入视 觉之后,基于人 的视觉生理原因 产生的色彩混合。 混合后的色彩效 果类似于它们的 中间色,亮度既 不增加也不减低, 因此也称为“中 性混合”。
加色混合
减色混合
中性混合
将不同的色 彩并置在一起, 当它们在视觉上 小到一定程度的 时候,眼睛很难 将单个色块独立 地区分开来,由 此视觉作用会把 这些小色块合成 一种混色。由于 这种混合必须借 助一定空间距离 才会产生,故称 其为空间混合。
(二)明度等级与明度基调
以低明度阶段色为
主调的画面称为暗调; 以中明度阶段色为主调 的画面称为中调;以高 明度阶段色为主调的画 面称为高调,按明度对 比的强弱关系分为长调 和短调。这样,色彩明 度对比的强弱差异可以 分为6类。
除了这6种不同强弱明度对比的画面外,我们还可以把明暗组 合调子分为9种、10种,比如在其中加入高中调、中中调、低中 调、全长调等。
单元学习目标:
学习色彩的基础理论,重点掌握色彩的基本属
性和色彩体系相关知识;在配色中体会色彩所具有 的明度、色相、纯度变化规律。
一,光与色/视觉感知的前提条件
我们的眼睛是在光的作用下通过色彩的差异感受景物的存在。光线明亮时, 我们看到大自然的万物鲜艳而清晰;光线阴暗时,色彩变得阴暗而模糊;如果 没有了光,在黑暗中我们什么都看不见。
接近白色,向下则渐变接近黑色,向内渐变为灰色,如此得到一个
同色相的系列色彩 。
知识要点提示
1、可见光谱的色彩形成色环中最基本的色相。
2、固有色是人们对物体在白色日光下呈现的颜色印象。
3、色立体中色相环、明度色阶、纯度色阶的基本架构直观地 显示了色彩三属性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色立体的用途
玫瑰红、鹅黄、紫罗兰、翠 绿、湖蓝 土黄等是人们为了便 于表述不同特征的色彩而给颜 色起的别名。 而色立体如同一种配色词 典,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可以直 观感受的色彩世界。它的体系 结构不仅有助于我们对色彩知 识的学习和研究,在色彩应用 领域,有了色立体及其应用体 系,对色彩产品的生产、管理、 使用和交流的有效实施提供了 一个支持的保障。
空间混合的构成设计训练通常是 以知名的油画、水粉画、水彩画或彩 色照片等为素材,先用水粉色淡淡地 画出所选画的色调,再以水平和垂直 折线将画面分成面积基本相等、形状 类似的小块,由此将具象的轮廓改为 抽象轮廓,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色彩 加以概括、提炼,使色相感增强、纯 度提高,达到近看色彩强烈而有装饰 性,远看色彩既丰富又统一的视觉效 果。
(二)不同纯度关系比较

鲜强对比构成
鲜弱对比构成
中强对比构成
浊弱对比构成
不同色相、明度、纯度关系比较
五,冷暖对比/色彩的心理感觉
色彩的冷暖不是指物理上的实际温度,而是视觉和心理上的 一种知觉效应 。
冷暖的感受主要体现在色相的特征上,如红色和黄色的系列为暖
色是源于对阳光与火的色彩联想;而对水和冰的联想使人们将蓝色的
作业范例
三,色立体/数量表色法
由于色彩具有色 相、明度、纯度三 种属性,任何二维 的图像也无法体现
三属性的全貌。于
是,色彩学家研究 的以三维空间关系
来表示明度、色相
与纯度的关系。最 常用的色立体是美 国的蒙塞尔色立体。
(一)色立体的基本结构
明度中轴
纯度色阶
色相环
色立体的垂直剖面是色相的纯度和明度的变化关系,它构成了 一个色相变化的平面表示图,该色相的纯度依据明度层次向上逐渐
(五)视觉残像
视觉残像是人的视力
对色彩需求的一种平衡,
即色彩补偿现象。灰色的 树干会显出紫色,这是因
为与树叶的黄色相对应。
由于邻近色的影响使方框中间不同的两色看起来象一个色。
同样由于邻近色的 影响使一个色看起来 象两色。
二,色彩三属性/色彩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我们视觉感知的一切色彩,都具有明度、色相和纯度三种性质,它 们是任何色彩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作为区别不同颜色的标准。
第二单元 色彩混合
单元学习目标:
从色彩混合的学习中认识色彩的视觉规律,了 解色光、颜料、空间混合的不同原理及作用,体会 在配色中运用其规律所获得的色彩效果。
一,色彩混和/色彩的魅力展现
(一)色光三原色与加色混合
色光混合会增强亮度,混合的色 光越多,混合色的明度越亮,由于 混合色的光亮度等于相混合光亮度
摄影作品的明度对比关系把握对色彩整体的影响
设计作品的明度关系对
色彩表现力的影响
四,纯度对比/色彩个性获得的有效途径
我们将不同纯度的色彩并置,使鲜色更鲜、浊色更浊的对比方 法称为纯度对比。
(一)纯度对比的改变
颜色可以通过混合无彩色的黑、白、灰色和混入颜色的补色降
低纯度,同时也使其颜色的明度与色相的性质产生相应的变化。
光谱中各色在可见光区 域中的波长有所不同。其中 红色光的折射率最小,它拥
有光谱色中最长的波长;紫
色光的折射率最大,波长最 短,这实际是将可见光谱不
同色彩进行了确认和命名。
(二)色彩感知
光通过三种形式——光源光、反射光 、透过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后,我们便 可以感知到色彩:光源色 表面色 透过色。
光源色是光源自身的色彩。我们的眼睛能够直接感受霓虹灯、装饰灯的绚丽色彩但过强 的光如太阳光、高亮度的灯光直接进入眼睛是看不到色的。
彩搭配都具有既明快又自然的
视觉效果。
(五)补色对比
补色对比是指色环
上处于180度相对位置 的补色对之间的对比。
例如,当红与绿并
置时,一方面红的会更 红,绿的会更绿,所以 对比效果十分强烈、鲜 明;另一方面,生理综 合的结果使得两色又会 主动混合而呈现一种近
似于黑色的深灰色。
以同一构图,用
不同的色彩对比方 法,如补色对比、
(一)色彩光谱
太阳光产生的高热能形成电磁波 向宇宙空间辐射,电磁波的波长范 围很宽,光只是电磁波的一小部分, 而能够引起人的视觉反映的只有从 380毫微米至780毫微米的波长范 围,这就是可见光即我们日常所见 的白色日光。 物理学家牛顿通过三棱镜折射将 日光分离成红色、橙色、黄色、绿 色、蓝色、青色、紫色七种单一色 光,它们按彩虹的颜色秩序排列。

课程预期的教学目标

1、理论层面
从色彩学基本理论切入,学习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继而了解人的心理、情感 与色彩的联系以及区域文化对色彩的影响,以增强学生对整个课程的学习理解能力。

2、实践层面 通过各单元作业的实施完成过程,掌握色彩组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较为熟练地 应用构成规律组成不同色调并把握它们的转换关系,为以后的色彩设计应用打下一个扎 实的基础。

3、认识层面 学生应当明确色彩构成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对色彩造型及表现的训练,更是思维创造性 的培养。因此,色彩构成是一种能力训练的过程,而非结果。这一学习阶段应该成为学 生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支撑;并使他们对于如何将本阶段的学习运用到设计实践中有一 个初步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单元 色彩的产生及色彩体系
二,色相对比/对色彩差异性的最直观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