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中科学与艺术的有效融合与渗透

幼儿教育中科学与艺术的有效融合与渗透
幼儿教育中科学与艺术的有效融合与渗透

幼儿教育中科学与艺术的有效融合与渗透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性的、

启蒙性的。虽可划分为五大领域,但每个领域间的内容是相

互渗透的,它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陈鹤琴先生的“五指活动”理论,也认为“幼儿园的课程应

该是整个的、连贯的”。这就意味着要关注不同领域和领域

间的相互渗透,没有相互渗透的领域是背离当今教育观和课

程观的。幼儿科学与艺术领域的融合,就是以素质教育思想

为宗旨,把科学与艺术教育诸要素组合起来,使之相互渗透。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这样描述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艺术与科

学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法国文学

家福楼拜曾预言:时代的前进将使艺术越来越“科学化”,而使科学越来越“艺术化”。

一、科学领域为艺术领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经验和课程

内容

科学与艺术领域的相通点在于它们都来源于幼儿的生

活,并还原于生活。因此,我们在进行科艺活动的融合时,

内容必须围绕幼儿的现实生活,有机联系,相互渗透。

1.给幼儿观察的空间,引起表现的兴趣

《纲要》中科学领域明确指出幼儿要“对周围事物、现

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艺术领域也同样提出了“引导儿童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

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的

要求。观察是幼儿认识事物的最佳途径,对周围环境的敏感

性和探究欲望是萌发儿童科学精神的出发点。因此,我们要

珍惜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积极引

导幼儿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学习。

如:在美丽的春季、丰收的秋季来临的时候,我们经常

带幼儿去散步,观察季节的变化。幼儿往往会有很多的发现,

这时教师就要为幼儿准备足够的材料,让幼儿自由地去描绘自己

看到的景物,让幼儿用美术的手段表达自己对季节变化

的理解。在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又得到了艺术的熏陶。 2.

给幼儿适宜的环境,使其乐于创造

幼儿园的区角活动是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开发智力、培

养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于是,我们特别设置了“科艺操作

区”,就是将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操作区,提供丰富的工具材

料满足幼儿不同的操作需要,材料的投放和选择也要考虑到

两者的结合点。我们根据主题活动,进行相关的材料收集,

如提供幼儿科学探索的布、水、镜子、万花筒、磁铁等,提

供幼儿开展艺术活动的颜料、水彩笔、剪刀、乐器等,引导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实验、探索和设计、制作、

记录活动。

如:在开展大班科学活动《音乐瓶》时,我们在操作区投

放了很多的玻璃瓶做“音乐瓶”,孩子们在瓶里装上不等分

量的水,用小木棒依次敲击瓶子,感知声音的变化。当用小木

棒敲击“音乐瓶”时,瓶子和水会发生振动,当振动通过空气

传到我们的耳朵时,我们就听到了声音。由于每个瓶

子里的水量不同,它的振动频率不同,所发出的声音也不同。水越多,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水越少,振动越快,音调越

高。了解这一现象后,孩子们组织起了“小乐队”,敲敲打打,不亦乐乎。

幼儿通过科艺活动的开展,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

知、操作时发现问题,在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中获取了广泛

的科学经验,发展了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了学习科学

的兴趣,萌发了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也进一步通过接触

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了感性经验和审

美情趣,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二、艺术领域为科学领域提供了更多的展示机会和表现

平台

艺术在沟通和形成各学科之间的各种联系方面具有其

他学科无法相比的优势。幼儿园艺术领域包含了不同形式的

创造性活动,是在各种知识和经验的重组中进行的,具有综

合特性。在科艺的融合渗透中,艺术领域为科学领域提供了

更多的展示机会和表现平台。

1.以美术活动为载体开展的科学探索活动

美术是艺术领域的一个方面,是一门技艺性、操作性很

强的学科,与科学的工具性十分贴近。有位艺术家说:“绘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和美术有着和谐的、互动的关系。

科学活动注重让幼儿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动手操作是其主

要特征。而幼儿的美术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使用纸笔

或不使用纸笔而运用其他工具材料的操作行为。幼儿美术教

育是操作教育,没有操作就谈不上美术教育,而且幼儿的愉

悦性、体验性和技能习得都是在操作中获得的。由此可见,

科学与美术教育有着共同的特征,即动手操作,只不过操作

对象不同而已。所以,科学与美术的融合教育必须满足幼儿

操作的需要。

由于学龄前儿童处在前阅读阶段,而形象知觉又占主导

地位,往往会通过绘画来明晰所发现的事物特征和关系,于

是我们尝试着将科美融合的教育渗透在日常美术教学中。如

我们在小班以“玩色”为主要手段,开展了“花裙子”“变色鸟”“玻璃滚画”等一系列活动,利用玻璃、积木等作为

作画工具玩玩画画,利用三原色两两结合变成其他颜色的原

理等,让幼儿在玩和画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有效地提

高了幼儿操作的兴趣,使我们幼儿美术与科学的结合新鲜而

又美妙。

2.音乐与科学领域的有机结合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音乐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更是陪伴每个人度

过一生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幼儿的生活有了音乐才快乐,音

乐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美妙动听的歌曲是幼儿最容易

接受的音乐艺术形式,而歌曲的内容很多都塑造了美妙的大

自然,以及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生命,形象地反映了自然生物

的特点。如小班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形象地描绘了小鸡出生的过程,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幼儿也轻松地了解了科学

知识。在幼儿音乐作品中,类似这种反映自然、科学知识的

歌曲举不胜举,比如:《大雨小雨》《秋天多么美》《山谷回音真好听》等等,这些歌曲都为我们的科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音乐欣赏也是深受幼儿喜爱的音乐艺术形式,在科艺活

动中对幼儿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大班音乐欣赏《在钟

表店里》,幼儿听着优美的音乐,感受速度的快与慢。再如

音乐《雕塑》的欣赏,幼儿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了解了雕

塑的特征,并通过肢体动作进行表现。

音乐和科学活动的有机结合也促进了幼儿的情感发展,

在这里,科学不是枯燥乏味、晦涩难懂,而是形象生动、快

乐轻松的。音乐和科学都重视幼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

培养。如在认识青蛙时,采用音乐欣赏《小青蛙你唱吧》,不仅使幼儿在旋律优美、歌词生动的歌曲中加深了对青蛙的认识,

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凸现了幼儿爱护小青

蛙的情感,科学与音乐的情感培养巧妙地融为一体。

幼儿园科学领域与艺术领域相互融合渗透,艺术中隐含着科学,科学中隐含着艺术,科学与艺术存在于各种活动之中。通过观察和探索,给幼儿提供机会接触和探究动植物和自然现象,并以艺术的形态进行展示,感知获取到的信息。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真正需求。

(江苏省徐州市机关第一幼儿园)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最新资料推荐------------------------------------------------------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新课程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目标是为了激励、教育、促进学生发展,而不只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 因此,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终身的持续发展为着眼点的发展性评价观念,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以便和大家一起探讨。 1. 评价内容更加全面。 新课程评价不仅重视知识与技能,而且还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从过分倚重学业成就转向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从传统的单纯的量性评价形式转变到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有机的结合,并对学生的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水平作出评价,以此来克服单纯测验带来的片面性。 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评价应以质性评价为主,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科学情感、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的评价,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情感体验、较强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 2. 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新课程标准要求,既要发挥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更要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诊断、激励等功能。 1/ 6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终身的持续发展为着眼点的发展性评价观念。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水平的不同,因此,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应该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这种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发展水平。 在评价中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转变、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情况、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归根结底是重视学生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 评价本身不是目的,应通过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过程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通过评价去激励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让学生不断尝到成功的喜悦,发现并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每一个学生不断发展。 3、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评价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交互化,让教师、学生、家长、其他与学生学习有关的第三方都成为评价的参与者,将学生从处于被动的位置向积极主动参与评价的主体转变。 发展性评价重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评价目标和评价计划要由教师和学生协商制定,双方认同;同时,实现目标和实施评价,是评价者和

科学与艺术的紧密结合

科学与艺术的紧密结合 近些年来,关于科学与艺术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许多作家、科普作家、新闻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不仅积极参与讨论,而且热情投身于创作实践,写出了许多优秀的科学文艺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这是很可喜的。毫无疑问,这种探索与实践,对推动科学与艺术的进一步亲密结合,使近大众,走进生活,将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这里,我想就科学与艺术怎样融合,如何推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供讨论时参考。 一、科学与艺术有着共同的追求。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和智慧结晶。通过对这些事物发展规律以新的认识和抽象,寻求客观真理的普遍性,是科学追求的目标;艺术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和表现人类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通过对自然与社会中人类活动的认识和表现,寻求“真善美”的普遍性,是艺术追求的目标。由些可见,科学与艺术在反映的客观对象上虽然并不相同,但是,它们的追求目标在很多方面却是相同的。它们都属于人类文明的结晶和认知思维,属于人类文明的精华组成部分。 科学追求真,艺术追求美。真和美是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的。没有真实,就没有科学,同样,也没有艺术。只有真实的,才是美的,只有真实地反映和表现生活,文学艺术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同样,科学创造也是美丽的,科学探索客观真理,也在创造美,只有真实地总结、抽象自然现象,科学的原理和定理才带有普遍性。因此,真和美是科学和艺术的灵魂,是科学和艺术的共同追求。 科学和艺术的相互爱慕、联姻结合,创造和营造了五彩缤纷的世界。许多文学艺术作品都是从科学发现中找到灵感,许多科学发现和科学创造都是从文学艺术中得到启示,它们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已经成为科学与艺术发展的强大动力。 古今中外,凡是有所成就的科学和艺术大师,无不在科学与艺术方面都有着深厚的修养。达·芬奇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解剖学、建筑学、机械学科学家。歌德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地质学、植物学家。爱因斯坦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大师,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手,在构思相对论的时候:从自己优美的小提琴旋律中获得灵感。李政道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自然界的“对称”使他获得美的灵感,他和杨振宇在对称与不对称中发现并提出了基本粒子弱互相作用条件下宇称不守恒定律,做出了科学的证明,从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我国的一些著名科学家,有许多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如郭沫若、华罗庚、苏步青、茅以升等,这的确是一种很有趣却又很合乎规律的现象。难怪一些年来,李政道、杨振宁,在向青年人传授科学思想时,总会不厌其烦地讲到文学、讲到艺术。李政道先生更是不遗余力地以极大热情推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二、科学与艺术都钟情于创造性的劳动。 创造和创新是科学艺术的灵魂。李政道先生有一句名言:“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连结它们的是创造性。”这既是科学定理,又是艺术规律。因循守旧,人云亦云,墨守成规,照抄照搬;是科学艺术发展的绊脚石。相反,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异想天开,敢于超 越,敢为天下先,不断进行创造性思维,是科学艺术取得突破、取得成就的巨大动力。的确,科学与艺术之间存在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主要表现在创造性和创新性。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说过:“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合。”不断地创造和创新,是它们殊途同归,最终走到了一起。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和影响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和影响 许岩 序言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的两大创造性工作,也是人类所具备的两种特殊的能力,是人类最高心智的产物。而艺术与科学结合,已经成为新世纪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的主流。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将会弥补艺术与科学技术本身的缺陷,互为补充,最终造福人类的生活,促进人类的进步。 (一)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是21世纪艺术发展与科学进步的大趋势。艺术与科学结合,有利于艺术家介入社会、介入生活,全方位地表现和反映社会生活,也有利于艺术家进一步开拓视野,提高创作水平,加深对艺术规律和本质的认识。同样,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也有利于科学家从审美的角度来发明创造,从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出发,探索人类的需求,以满足现代人的价值追求。 在现实生活中,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不同于自然现象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性。 因此,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密切相联的。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随之情感会得到升华。没有情感的因素和促进,我们的智慧不会开拓创新。所以,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是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植根于自然,而对自然的探索是人类创造性的最崇高的表现。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性。 其实早在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在无意识中把艺术与科学联系在一起了。最典型的是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解放了被宗教禁锢的思想,绝不仅局限于人文文化,它涉及到艺术文化领域的多个方面,由人文主义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启蒙思想运动所构成,这些运动都渗透着一种理性主义,通过理性主义恢复了人的尊严。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思想和学术的巨匠,他们在科学与人文的领域中充分施展着自已多才多艺的天赋。在这方面可以列举出许多人的名字,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达芬奇等。尤其是达芬奇,他不仅对各种艺术无不擅长,而且对各种知识也无不研究,从他留下的大量机械类的手稿就可以看出,它对人类进步的欲望非常高。而且他观察和研究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几乎包括了人文与科学的各个领域,如他对人体解剖学也有做过深入的研究,他绘制的人类解剖图和所做的研究对医学的发展也有重大的贡献。他不仅是著名的画家,还可以称得上是雕塑家、工程师、建筑师、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哲学家,而其在每一学科中,他都在当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被公认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杰出的艺术家和科学家。 其次,印象派的诞生与光学色彩理论的突破有重要关联。现代印刷技术的网点叠印就可以看做点彩派艺术的一种实际应用。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 摘要: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盲目的科技进步也给人类的发展带来种种弊端。推动社会发展应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 社会发展是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而科学技术一直贯穿于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在人类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科技在各个不同的层次、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一、科技的进步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 (一)科技进步改变了生产力要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科技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劳动者通过学习和教育的方式掌握科技,转化为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从而能够使其更好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职能。我作为一名人力资源工作者,工作内容全部基于hr系统,这使得员工信息更加完善、系统化;办公流程的信息化让工作更加规范,责任到人,有据可查,提高效率。 2.科技进步创新了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状况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客观尺度,而这也是科学技术的产物。17、18世纪力学和机械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工具机和蒸汽机的发明,实现了机械化生产;19世纪电磁学和电气技术的发展,促使了发电机和电机的发明,奠定了电气化基础;20世纪的电子学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接带动了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机等的发明,推动了生产过程自动化的进程。 3.科技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新能源,创造出自然界本来不存在的东西,突破了传统的劳动对象的束缚。 (二)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了社会革命力量的发展。 纵观社会发展史,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使社会经济关系的相应变化,甚至产生新的社会形态。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产关系的变革创造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三)科技进步提升了人类的认知能力,推动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自然科学是人类思想解放和进步的强大精神武器,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科学使人类思维方式科学化,文化观念革命化、精神文化现代化。

《艺术与科学》教案2

《艺术与科学》教案 一、教学任务分析: 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很少把美术教育和其他的学科进行联系。但在以“促使学生健康、 全面、持续发展”为教育目标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重视艺 术与文化知识的融合。课程需要扩大美术教育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学习和探索的空间,把艺术和科学等多门学科联系在一起,进行融合学习。把学生普遍存在的只重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而对于学习艺术总感觉可有可无的现象,予以纠正。 二、学习内容分析: 艺术与科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是人类所从事的两大创造性工作。艺术强调主观感受,重美感,主要依靠激情和想象,以形象思维为主揭示人类的情感;科学强调客观规律,主要依靠理智和实验,以抽象思维为主,探索自然发展规律。它们共同追求真善美的普遍真理。课程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出发,很容易唤起学生学习艺术的浓厚兴趣。学生在实例的讨论中,也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对生活的重要作用。经典的作品具有永恒性,在学 习中让学生多接触这样的作品,无形之中也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学习目标分析: 、能够联系生活,了解美术与科学的结合对人类生活的促进作用,认识到科学对艺术发展 的重要影响。 、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生活中各种物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艺术特点。 、通过了解设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对美术的热爱,了解著名科学 家和艺术家的工作经历,认识到将艺术和科学进行有机结合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四、教学方法: 练习、交流、欣赏、评价 五、学习环境与资源: 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设备、课件、因特网、生活中的设计实物与图片、 六、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了解艺术与科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在生活用品设计中体现的。

领导科学与艺术(三)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2014020000452 姓名武万青 课程代码110070 课程名称领导科学与艺术评阅教师 第三次任务 共五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任务内容: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四化”方针,不包括下面哪一个?() A、革命化 B、年轻化 C、知识化 D、现代化 2、重才用人原则具体的几层含义是()。 A、人尽其才 B、量才适用 C、责权相应 D、尊重信任 3、沟通的目的有()。 A、交流信息 B、表达情感 C、控制下属行为 D、激励员工改善绩效 4、非语言沟通信息包括()。 A、态度信息 B、心理信息 C、情绪信息 D、电子媒体 5、当一个人的特征被用于建立一个人或一种情形的整体印象时,就产生了()。 A、首因效应 B、刻板印象 C、晕轮效应 D、主观投射 6、下列哪些属于领导选才用人的方法?() A、鼓励自荐 B、群众评议 C、聘任 D、公开招考 7、以下哪些属于沟通的要素?() A、信息源 B、接收者 C、编码和译码 D、噪音 8、按沟通是否借助组织系统,沟通可分为()。 A、单向沟通 B、双向沟通 C、正式沟通 D、非正式沟通 9、下列哪一个不属于按照沟通的方式划分的沟通类型?() A、口头沟通 B、书面沟通 C、非语言沟通 D、轮式沟通 10、按沟通的反馈划分,沟通可以分为()。 A、单向沟通 B、双向沟通 C、正式沟通 D、非正式沟通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领导用人的过程中,不同的用人做法将会产生不同的用人成效,这些成效主要有三种,即、和。 2、领导用人的基础包括两个方面:和。 3、是领导选才用人的首要方面,它是指人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 4、按沟通网络的基本形式划分,沟通可以分为、、、和全通道式沟通。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委任法 2、首因效应 3、领导沟通 4、正式沟通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为何说人是组织的战略性资源? 2、领导沟通的特点? 3、沟通的原则有哪些? 4、非正式沟通和正式沟通的相互关系? 5、领导沟通的障碍有哪些?

教育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教育是科学性与艺术性 的结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教育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教育本身就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换言之,如果说教学是一门科学,则是包含着艺术性的科学,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则是隐含着科学的艺术。教育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一、教育的科学性 教育的科学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首先是知识来源的科学性。我们现在通用教材的编排都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特点,它兼顾到知识的渐性性,同时也关注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用科学世界观分析教材、把握教材、运用教材,用科学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其次是知识组合的科学性。在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是具有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个性特点的多个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不同学科教材特点,针对不同学生采用因材施教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己管理自己。 再次是知识运用的科学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光要用科学的态度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而且要用科学的教法引领学生,使他们掌握知识,学会学习。 最后是日常行为引导的科学性。对学生的教育不光体现在教学上,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各个方面积极、健康、向上发展。 二、教育的艺术性 教育的艺术性通常体现在教学上。常听人们说,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而对执教者来说,课之所以上得好,其“秘诀”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教学艺术”。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导入新课的艺术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先导。每节课为了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兴趣,老师课下就必须得做好准备工作,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在新课开始巧妙地利用图片、影像、视频等引导、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对新知的自主探究之中。 二、自主探究的艺术 自主探究就是导引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 三、结论确立的艺术

1---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艺术是人类的审美欣赏或创造活动。 科技是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自然,社会,自我)的活动。 科技的进步给人们进一步的审美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物质条件,比如乐器音色的改进,特色摩天大楼的落成... 当然同时随着艺术的发展,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也为科技的发展提供力内驱力,比如,建筑艺术对于起重机,吊机的发明实在有着直接的关系。 有时候科技就是艺术。科技玩转得好的科学家,比如麦克斯韦对于光速的测定极其巧妙,堪称艺术。又比如数学上的黄金分割点与人们的审美情趣高度一致。 当然科学技术并非时时与艺术向右。就算再精确的计算机也画不出凡高的“自象画”,就算运转再快的电脑也不一定能下赢围棋的高段位高手。 科技与艺术就像是两个亲兄弟,在不断相互影响和鼓励之下改变着自己却又不失本性。 爱因施坦认为,如果一个方程看上去不美的话,那理论一定有问题。在新的《艺术》教材中将“艺术与科学”的课题放入教材,与传统的教材相比大不相同,教师在拿到教材时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就必须做出思考。在此,我就从艺术与科学的角度谈谈对这一课题的理解。 一、人文与科学的关系 先来看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与科学的关系。文艺复兴解放了被宗教禁锢的思想,绝不仅局限于人文文化,它涉及到思想文化领域的几个方面,由人文主义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新科学运动所构成,这些运动都渗透着一种理性主义,通过理性主义恢复了人的尊严。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思想和学术的巨匠,他们在科学与人文的领域中充分施展着多才多艺的天赋,他们跨文化创造的建树起到了将科学与人文结合起来的作用。在这方面可以列举出许多人的名字,如里昂·巴蒂斯塔·亚尔培蒂、韦罗丘、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尤其是达芬奇,他不仅对各种艺术无不擅长,而且对各种知识也无不研究,从他的手稿就可以看出,他观察和研究

领导科学与艺术复习

1、近代西方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的三个基本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2)“行为科学”理论阶段(20世纪20年代)(3)“现代管理理论丛林”时期(二战后) 2、领导科学的研究对象:(1)强调领导要素的研究;(2)强调领导的作用系统研究;(3)强调领导规律研究;(4)强调领导过程中面对的实际问题研究 3、领导:在公共组织中,领导是领导者依托个人影响力或者组织赋予的权威,为了完成公共管理使命而在特定的管理情境下制定战略,作出决策、提升绩效、实现目标的行为和过程。 4、领导与管理: ①权威基础不同:管理者的权为基础是组合的正式任命,而领导者的权威基础是个人魅力。②存在空间不同:领导者既存在于正式组织中,又存在于非正式组织中;管理者只有在正式组织中才有其活动空间。③素质要求不同:领导角色是人格化的领袖;管理角色偏重于一种专门化、职务化的职务。④职能不同:管理是计划、预算、组织和控制某些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或多或少是借助于科技和权威专家来进行的。领导的基本职能是拥有愿景、提出发展战略、整合队伍、进行沟通和鼓励,从而实现组织目标⑤功用不同:管理是维持秩序,领导是带来变革。*领导权威的构成: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 5、公共组织领导者的来源:一种是内部来源,即从公共组织系统内部升任和补充,另一种是外部来源,即从全社会选拔优秀人才。当前我国法定的担任公共组织领导者职务序列中的人员,是通过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聘任制四种方式产生的。 6、公共组织领导者于工商企业领导者的区别:任期、薪酬、个人素质结构、责任、人事权限、与传媒的关系、绩效评价、公共监督。 *公共组织领导者大多与政治关系密切,又行使公权,因此要求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准,“讲政治”摆在首位。企业也要讲政治。 7、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三种技能(THC):技术技能(业务能力)、人事技能(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概念技能(抽象和决策能力)。【罗伯特卡茨】 8、C技能:即概念技能,是指对事物洞察、判断和概括的技能,包括预测技能、判定技能和概括技能。 *随着领导等级地位的提高,管理能力的相对重要性增加,而技术能力的重要性减少。 9、领导环境:领导环境是指独立于领导者之外并能为领导者所认识的客观存在,包括对领导活动产生直接或潜在制约的各方面因素、条件的总和及其所形成的发展态势。狭义的是指领导者所在组织的内部环境。广义的是指组织内部情境和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10、领导体制:是指领导系统上下、左右之间的权限划分以及实施领导职能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制度。它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领导机构的设置、运行,称为“体”;二是领导制度的建立健全,称为“制”。 11、直线式结构的特征:①专业化分工②职责明确,等级森严③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并根据制度办事④人员的任用、升迁和薪酬都有明确的规定。【马克思韦伯】 12、职能式结构特点:组织内除了直线主管外还相应地设立了一些组织机构,分担某些职能管理的业务。这些职能机构有权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向下级单位下达命令和指示。

艺术与科学的互补之美2014

艺术与科学的互补之美 □章梅芳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 ■吴慧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 《格》:1987年5月,李政道教授亲自设计了这个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成立后举行的第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主题图案。图中“格”字由李政道书写,表示“格点”或“测量”,含格物致知之意,其背景是用于研究格点规范理论的哥伦比亚并行机的线路图。(摘自中国大学生在线网) 前段时间,我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谈论到科学与艺术等学科之间的关系及其给科学史研究带来的影响问题,这促使我第一次认真思考起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来。就直观印象而言,艺术家和科学家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眼中,显然属于完全不同种类的人。如果让我们看图猜人,答案只有艺术家和科学家的话,衣着随意甚至褴褛、表情丰富甚至过于兴奋、性格怪异甚至略带神经质的形象,肯定会更多地被指认为艺术家;而穿着白大褂、表情冷静而刚毅、性格理智而稳重的形象则显然会更多地被指认为科学家。事实上,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差异与界限往往就是这样被不断建构的,以至于人们似乎忘了它们曾经是那样的不可分离。 恰好在上个月,我收到上海交大出版社邮寄过来的由戴吾三和刘兵两位教授编的《艺术与科学读本》,如果没有记错,这似乎是国内为数很少的相关书籍之一。作为一本面向大众和带有指导性的文集,这本书或许对我们思考艺术和科学的问题有一定帮助。就书中收录的文章可见,编者试图从各种角度来帮助读者解析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包括应用的、历史的、知识的、哲学的维度等,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不同学者对艺术与科学之间差异性的坚持,更能看到他们对二者之间联系性与互补性的强调。

■不知道你怎样看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我读完这册读本,无法归结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掩卷之际,对科学和美之间的关联却是浮想联翩,既有想起并不赞同书中所展示的历史上对于这两者之间关系的讨论,也有想起中学时代在数学课堂上的惊叹。中学时代,每天在交数学作业之前总是事先和同窗核对一下答案,对那些不能肯定的答案,判断的标准总是说,“这个数字看看很像的”,“这个数字太难看了”。做考卷也是一样,得到一个奇奇怪怪、数字复杂的答案时,总是没有信心的。当我看到《读本》里介绍爱因斯坦只要觉得一个方程是丑的,就对之完全失去兴趣,并不能理解为什么还会有人愿在上面花费很多时间的时候,我觉得挺玄妙的。爱因斯坦天赋异秉,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地方,可是转念一想,类似的经历,不是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有吗? □从某种意义上,我同意《读本》部分选文的观点,即科学和艺术从理念、方法到形式都是有差异的,它们属于气质不同的两个学科。但或许我们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它们的联系上,因为在当下的话语中后者似乎更多地处于一种被忽略的状况。依据《读本》,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联系可分为应用层面的、观念层面的和哲学层面的。在实际中,公众对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联系的看法往往更多集中在应用层面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显然会带来艺术创作的方法革新,这几乎已成为一个直觉判断,但即使在这个层面上,我们至少还应该看到对科学技术产品与活动的艺术表现,也能增强科学传播的效果。你说的现象或许可算得上是二者在观念上的联系,在这方面人们似乎更多地强调艺术对美的追求会影响到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以至科学发展的历程,当然科学观念和思想也会影响到艺术的发展。上升到哲学层面,我觉得赫胥黎的说法很好,“科学和艺术就是自然这块奖章的正面和反面,它的一面以感情来表达事物永恒的秩序,另一面则以思想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艺术和科学都是对事物秩序的表达,只不过表达的形式有所不同。也如同萨顿的金字塔隐喻,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最后会统一到一个点上。 ■对,刚才我提到了科学和美之间的关系的最凡常的经验和体验,科学和艺术的美感之间是否真的存有对应,这种联系又是否具有共通性,这个是我阅读到科学家的审美感时发出的疑问。书中引用的一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数学家华生(G.N.Watson)在阅读和证明拉玛努扬的恒等式时受到了极大的震颤,他说这种感觉同面对文艺复兴时期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的《昼》、《夜》、《晨》、《昏》时受到的震颤一样。我久久端详着米开朗基罗的作品,雕塑里的不安和距离感都让我很难联系起那些恒等式,只能承认我们的感知力不同。 从生活经验出发,我曾经多次听到理工科的研究生讨论,在写作论文的时候习惯听巴赫的作品,我相信其中不乏古典乐的发烧友,但他们说在那段时间里对其他一切作品都不敢兴趣,而只听巴赫。巴赫的无止境的回环往复、整齐划一的节奏,它们多像那种规律而恒常的思维方式!可是没有人觉得江南丝竹中的《三六》带来的心理体验是相同的。从这两个例子出发,我认为从心理感知力出发,科学和艺术之间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关联,但不可能是一对一的固定联系,这种联系的建立取决于人——这一主体本身的素养。艺术家口中的科学和科学家头脑中的科学肯定不是一回事,反之亦然,而能够达成联系,取决于其本身的素养

教育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教育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 结合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教育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教育本身就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换言之,如果说教学是一门科学,则是包含着艺术性的科学,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则是隐含着科学的艺术。教育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一、教育的科学性 教育的科学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首先是知识来源的科学性。我们现在通用教材的编排都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特点,它兼顾到知识的渐性性,同时也关注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用科学世界观分析教材、把握教材、运用教材,用科学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其次是知识组合的科学性。在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是具有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个性特点的多个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不同学科教材特点,针对不同学生采用因材施教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己管理自己。 再次是知识运用的科学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光要用科学的态度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而且要用科学的教法引领学生,使他们掌握知识,学会学习。 最后是日常行为引导的科学性。对学生的教育不光体现在教学上,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各个方面积极、健康、向上发展。 二、教育的艺术性 教育的艺术性通常体现在教学上。常听人们说,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而对执教者来说,课之所以上得好,其“秘诀”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教学艺术”。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导入新课的艺术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先导。每节课为了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兴趣,老师课下就必须得做好准备工作,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在新课开始巧妙地利用图片、影像、视频等引导、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对新知的自主探究之中。 二、自主探究的艺术 自主探究就是导引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 三、结论确立的艺术

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汇报材料 小学教研培训部冯益华 各位领导、同仁,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汇报我在北师大学习的心得和收获。由于时间关系,我只和大家交流一个主题,那就是《科学与艺术的联系和交融——兼谈“钱学森之问”》,它是我本次学习听的14个报告之一,同时也是给我本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报告,今天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再次分享。 先介绍一下这个报告的主讲人,他叫沈致隆,多元智能理论专家、化学、物理教授、艺术教育家,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八所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大连理工大学特聘教授、艺术教育中心名誉主任。 既然是这个主题,那么我们先谈谈“钱学森之问”。钱学森1911年12月生于上海。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有了钱学森,我国这些尖端领域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 2009年11月,钱学森去世仅10天,安徽省10位教授在报纸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其实,早在2007年8月,时任总理温家宝同志看望钱学森的时候,他自己已回答了“钱学森之问”:“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钱学森为什么这么说?科学与艺术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对培养创新精神有什么作用?确实值得我们探讨。 钱学森不仅科学知识渊博,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曾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他认准儿子是当科学家的材料,却在钱学森5岁时就让他学习绘画和音乐。吹着口琴一路长大的钱学森,不仅学业成绩优异,而且对艺术也很热爱,在书法、绘画、写作上也有造诣。1929年,钱学森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课余时间经常去听音乐会,曾经认真学习过《艺术史》、《艺术论》等论著。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他还参加了学校乐队而且是乐队的主力圆号手,每周他都要挤出时间去乐队排练。 后来,钱学森到了美国学习、工作,也一直没有放弃艺术方面的修养。他说,只要听到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四钢琴协奏曲》,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2002年9月3日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刘巨德、包林、张泰昌、郭慕孙) 主讲人简介 刘巨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包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留法博士 张泰昌:中国青少年辅导员学会副理事长 郭慕孙:中国科学院院士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我们几位在台上,坐的几位主讲老师呢,一位是我们著名的郭慕孙先生,他是我们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的德高望重的院士,是个化学家,一会儿他要演示,他所搞的几何科学,和艺术结合的模型,动态模型,一位是我们刘巨德教授,他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是我们美术界的权威,还有一位呢,是我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包林先生,他刚从法国回来,他是博士生导师博指导,在工艺美术方面,很有成就的一位,年轻有为的一位教授,我们今天这样,准备这么开,因为我们没导演过,我们互动性的台上台下,我们四人也互动,你们有什么问题也随意问,开始呢先请郭慕孙先生,把他所搞的,我们叫几何动态模型,动态艺术,或者叫魔摆,魔是魔术的魔,摆是摆动的摆,就是在有一阵风啊,有(别的)什么情况下,它能够产生一些动态,它本身这是一个科技,和艺术的结合,把他这个东西,请他介绍一下给大家,给大家一个启示。 这个几何动艺是,特殊性的艺术品,现在可以这么说,它的外型不模仿,自然界的什么东西,一只狗一头狮子,一头象或者是一个飞的老鹰,不做这种东西,都是几何的形状,把这些几何形状,通过设计计算结合在一起的,有个立体的造型能够运动,那么把这些东西,因为要做的尽量简单,我看我们在座的,有很多青年同志,你们自己可以回去做,我的工具就是一个铅笔盒,一个大的铅笔盒里面,全部工具都在(里面),很容易做的,那么这样呢,我这个构思很快可以实现,出来造型是什么样子的,运动是什么样子的,不行(的话),因为我是用计算机,都由公式推导好的,你把这个参数把它一改,改了以后再可以造,再可以做,不像要做大的,室外的东西(那样麻烦),再下一张,我现在具体来介绍一些,这些做好的东西,再下一张,这个是我爱人的,打毛衣(的)针做的,一个个都是毛衣针,这个铝条,每一根就是一个"秤" ,这样做出来以后,我没有更多的,可以表示它的动态,再下一个,这个牙医,牙医做的不锈钢丝,长短是对数的增加,因为这个人的感觉对于这个都是有规律的东西,就觉得是会好看的,现在用的这样一个规律,在气流中间会动的是亮的,下一个,这个是焊条,铝焊条做的画成这样,这个有空气起动了以后,它这个也会动,再有一个,这个粗的铝焊条,每一个是一个方的形状,是个方的 Motif (法语:主题),那么按一定的几何的比例生长,最小的挂在第二个上边,第二个连着最小的,挂在第三个上边,那么这个就要,做一些力的一些计算,最后这个形状是怎么样的,这个是类同的,下一张这个类同的这个,我起了个名字,起不到什么(好)名字,就是叫做是“图腾”,“图腾”不是具体,一个自然界的东西,是一种方法,是一种表现的方式,这个做起来比较难做,做好了以后,这根东西一定要是垂着,这个呢现在是,(用)做板片的东西做的,板片的东西硬纸板,三合板、塑料板,这些我都是用铝板,铝板是PS板,是印刷板做的,这两块东西都可以,在空气中都可以动的,下边有两个重垂,这个呢是用一样的三角,每一个三角要切掉一块,然后根据计算,它有等角的距离可以排出来,也会动的你可以看,第一个切掉很多,中间的就切掉一点点,再下一个,这个呢也是另外一种,三角的一种排列的样子,再下一个,这一个也是一个三角,是一个整个三角,然后再按等边三角形来,切到这个三角完全切完,因此它是按比例的从大到小,这个是平面也是动的,这个是一块四方中间对开,然后呢变成两个长方形,长方形斜开就是这样子,每个的位置排的是90度,这个也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一共是八个有横的有竖的,就是这样的一些结构,再下一个,这个是矩形的了,我们三角的刚才说了一些例子,这

科学与艺术语文教案

科学与艺术语文教案 (一)认清科学与艺术的相同之处 (二)理解文中的一些句子的含义。 (三)理解文中例证法及其作用 二教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运用多媒体播放李可染的水墨画“晓阳辐射新学光”和“超弦生万象”。 (1)介绍李政道其人及文章背景 李政道教授1926年出生于上海。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1969, 1977)、伽利略伽利莱奖章(1979)、意大利 __最高骑士勋章(1986)、埃. 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奖(1994) 等。xx上海科学与艺术展上,

李政道做了《科学与艺术》的演讲。他旁征博引,从李白的《把酒向月》、苏轼的《水调歌头》,到迈克尔逊和莫雷1887年的光速试验,普朗克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从科学与艺术对称和不对称的表现方式到欧几里德和非欧空间、超弦理论等方面,对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作了精彩的阐述。 (2)借助课文注释理解部分词语 潜意识婵娟共鸣依赖奠定 (1)整体感知 李政道先生多年致力于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认为两者的融合必将促进、加速文化的进展,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科学家站在科学的立场看艺术,充分思考和研究后,李政道提出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构想。他告诉人们,无论是正在从事科学或艺术事业的人,都要具备创造精神和提高创造力,都要以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这样我们科学和艺术才会有大的发展。 (2)四边互动 互动1

逐字逐句地读懂课文,最好能把一些概括抽象地话,通过理解,在头脑里形成具体的事物。 互动2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 本文的论点是: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互动3 为什么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如何理解“真理的普遍性”

幼儿教育中科学及艺术的有效融合及渗透

幼儿教育中科学与艺术的有效融合与渗透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容是全面性的、启蒙性的。虽可划分为五大领域,但每个领域间的容是相互渗透的,它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鹤琴先生的“五指活动”理论,也认为“幼儿园的课程应该是整个的、连贯的”。这就意味着要关注不同领域和领域间的相互渗透,没有相互渗透的领域是背离当今教育观和课程观的。幼儿科学与艺术领域的融合,就是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宗旨,把科学与艺术教育诸要素组合起来,使之相互渗透。诺贝尔奖获得者政道先生这样描述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艺术与科学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法国文学家福楼拜曾预言:时代的前进将使艺术越来越“科学化”,而使科学越来越“艺术化”。 一、科学领域为艺术领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经验和课程容 科学与艺术领域的相通点在于它们都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并还原于生活。因此,我们在进行科艺活动的融合时,容必须围绕幼儿的现实生活,有机联系,相互渗透。 1.给幼儿观察的空间,引起表现的兴趣 《纲要》中科学领域明确指出幼儿要“对周围事物、现

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艺术领域也同样提出了“引导儿童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的要求。观察是幼儿认识事物的最佳途径,对周围环境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是萌发儿童科学精神的出发点。因此,我们要珍惜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积极引导幼儿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学习。 如:在美丽的春季、丰收的秋季来临的时候,我们经常带幼儿去散步,观察季节的变化。幼儿往往会有很多的发现,这时教师就要为幼儿准备足够的材料,让幼儿自由地去描绘自己看到的景物,让幼儿用美术的手段表达自己对季节变化的理解。在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又得到了艺术的熏。 2.给幼儿适宜的环境,使其乐于创造 幼儿园的区角活动是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于是,我们特别设置了“科艺操作区”,就是将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操作区,提供丰富的工具材料满足幼儿不同的操作需要,材料的投放和选择也要考虑到两者的结合点。我们根据主题活动,进行相关的材料收集,如提供幼儿科学探索的布、水、镜子、万花筒、磁铁等,提供幼儿开展艺术活动的颜料、水彩笔、剪刀、乐器等,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实验、探索和设计、制作、记录活动。

西方文艺理论复习资料分析

第一大题正误判断(1*10) 第二大题不定项选择(1*10) 第三大题作品与作者对应(文艺理论论著、作者;理论论题、提出者) 古希腊时期(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 1、毕达哥拉斯美在和谐;模仿说;艺术功用论,音乐有两种:勇武激昂者和温文尔雅者,音乐能陶冶情性,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2、赫拉克利特最早明确提出艺术模仿自然;美的相对性 3、德谟克利特模仿说;灵感说;美育论, 4、苏格拉底美在效用;美是相对的;发展了模仿说 5、柏拉图讨论美学和伦理学:《大希庇阿斯》、《会饮》、《墨诺》、《莱西斯》 讨论文艺问题:《伊安》、《斐德若》、《理想国》(卷十) 讨论哲学政治和文艺政策:《政治家》、《法律》、《理想国》 (后人把他有关文艺美学问题的写作结集为《文艺对话集》,除了《苏格拉底的申辩》外,全部是对话体写作) ①理式说(1、理式:最高本体 2、两个世界理式世界、感觉世界(经验世界、现象世界) ②美论(1、美的本质:美在理式。 2、审美:分有说。) ③艺术本质论(1、模仿的艺术: 2、回忆的艺术:) ④艺术功用论政治功用;教育作用;情绪感染作用 ⑤艺术批评论(1、批评标准:政治标准。 2、诗人的三大罪状: A.艺术不真;B.亵渎神灵,丑化英雄; C.摧残理性,放纵情欲。) ⑥艺术创作论(1、回忆的艺术的创造:灵感说 2、模仿艺术的创造:照镜子。) ⑦门类艺术研究 6、亚里斯多德逻辑学著作共六篇,统称《工具论》。 理论科学的有:《形而上学》、《物理学》、《天象学》、《论灵魂》、《动物志》。 实践科学的有:《尼各马科伦理学》、《政治学》《家政学》。 创作科学的有:《诗学》和《修辞学》。 【观点】①实体论和原因论②艺术本质论(艺术模仿人的行动,模仿是艺术的本质。)③艺术创作论④悲剧思想⑤艺术功用论⑥人物性格论⑦艺术类型论(从模仿媒介、模仿方式和模仿对象等方面区分艺术)⑧艺术批评论(“合情合理的不可能”和“不合情合理的可能”) 古罗马文论(公元前一世纪到三世纪) 7、贺拉斯《诗艺》 【观点】①、古典主义的三大理论原则(a.合式原则b.古典原则c.合理原则)②艺术功用论:寓教于乐③人物性格论(类型说和定型说)④诗人修养论 8、普洛丁(普罗提诺) 【观点】美在太一;新柏拉图主义美学的代表;古罗马到中世纪的过渡人物,他的重要性正在于这种历史过渡性 中世纪文论 三大代表:圣·奥古斯丁,圣·托马斯·阿奎那,阿伯拉。 文艺复兴时期文论(十四到十六世纪) 1、但丁诗为寓言说;重方言和俗语 2、卡斯特尔维屈罗戏剧三一律原则 3、锡德尼《为诗一辩》(《为诗辩护》) 新古典主义文论(十七、十八世纪) 1、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哲学 2、布瓦洛《诗的艺术》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人类本身从猿走出一样,艺术与科学从一开始也是一个出发点,只是当我们越走越远的时候,才把它们分开。这一分开,就是几千年。这期间,对立,统一;统一,对立,始终在矛盾中相处。直到今天,我们才真正认清艺术与科学的内在关系,这就是共同借鉴、融合、促进、发展。 ● 艺术与科学的同一性使世界变得更加光彩照人 同自然界其它事物一样,艺术与科学的又对立,又统一的现象,也不是源于人类社会,而是源于大自然。美国著名物理学家阿·热在其《可怕的对称》中说:大自然在最基础的水平上,是按美来设计的。所有图形按一定比例关系排列和组合,最容易产生美感,三角形、圆形、方形和流线型等,各有自身的艺术审美功能。如圆具有很高的对称性,自然中的许多形态都是圆形的。圆既是美的,又是善的,故有完美、圆满、完善之类的说法。但是,这种美感又是在对立统一中实现的。直升飞机在空中飞行,象雄鹰在空中盘旋,十分的美丽,但是,能够使它在空中美丽盘旋的两组叶轮圆,则必须同时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旋转,否则直升飞机就不会在空中盘旋。 大自然本身就是按照美的法则构成的。一片树叶在对称中求得最美的形式排列,正是这种有韵律的组合,才使我们对花草树木格外偏爱;人以眉宇间的中线垂直延伸,可以相当精确地分成左右两半均等的对称体,这种对称使人类更加健美。但它们又不能绝对对称,如果人体有两个头,那就是畸形。所以,只有对称中的不对称才有艺术韵味。汉代武梁祠石刻画像,描绘了人类始祖伏羲和女祸人首蛇身的神奇艺术造型,这是古人的科学审美观。古人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如果只有阴而没有阳,或者只有阳而没有阴,那不但这画像失去了艺术的魅力,整个世界都会暗淡无光。 ● 艺术与科学用不同的形式追求美 真善美和假丑恶,都是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共同存在的,艺术与科学追求真善美,但也必须揭露和鞭笞假丑恶。这就是同处一个统一体中的艺术与科学,最美的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存、互相合作。科学史专家、比利时人乔治·萨顿认为:理解科学需要艺术,而理解艺术也需要科学。他对艺术与科学的对立统一,做了这样的概括:“艺术和科学最明显的差别在于科学是逐渐进步的,而艺术则不然。正因为科学的本质是不断进步,因而其成果不是经久持年的。每项成就或早或晚注定要被更好的成果所取代,失去其实用价值,成为博物馆展柜中被人遗忘的工具。而与此相反,正由于艺术并非不断进步,其作品就可以永葆青春。” 艺术与科学和世界上其它事物一样,都是在对立统一中发展。科学是生活的理智,艺术是生活的欢乐,艺术与科学缺一不可,缺少艺术,科学就会枯燥;缺少科学,艺术也会苍白。人类正是因为不想做科学的奴隶,才努力从科学中寻找艺术;人类不想让艺术孤独,就不断地给艺术注入科学的动力。 ● 艺术的挑战促进科学更快进步 艺术总是在向科学发起挑战,也就是说,人类的精神追求,总是要求物质给予相应的支持和体现。而科学又总是以自身的进步,不断地响应着这种挑战,不断地支持和体现美的艺术(FINE ARTS)。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最早的英国,迅速地成为“全球车间”(WORKSHOP OF THE WORLD),于是,为了扩大世界贸易,就有了1851年举办国际博览会的需求。博览会的巨型展厅,通过设计这个载体,把艺术与科学紧紧地拉在一起。由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设计的展览大厅,后来被人们称为“水晶宫”的建筑,就成了艺术向科学挑战的杰作。科学技术也很快回应了这一挑战。当时,钢铁和水泥已经大量生产,正好为建筑提供新材料并促进技术革新,使建筑走向具有前所未有的面貌——工业化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