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城市规划演讲稿3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城市规划演讲稿3篇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今天,我围绕城市规划这一主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我演讲的题目是——《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科学规划城市建设》。

有个很通俗的比喻,说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导盲犬”。的确是这样,一座城市如果缺少科学的规划,那么它的发展就是盲目的。一个城市美不美,人们喜不喜欢她,关键取决于规划。规划工作做好了,这座城市就能永葆活力,永续发展;反之则会民怨四起,寸步难行。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城市规划工作?城市规划应该以什么为准绳?我的观点是: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按照人的生活需求、健康需求、发展需求,科学地规划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唯有真正地相信和尊重市民,将民本思想贯穿于城市规划全过程,让城市规划“从专家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征求并充分吸纳群众的意见,充分体现市民利益,这才是市民真正需要的城市规划。

我们党所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质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成果由人民共享。近代以来,西方城市规划从公共环境改良实践,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规划思想,都闪耀着民本思想的熠熠光辉。可以说,西方城市的恒久魅力,都无一例外源自于以人为本的科学规划。

城市规划坚持以人为本,是今后城市建设的努力方向。把城市规划建设的“家底”交给城市的主人,不仅是对城市管理者“民生”意识的考量,更是对城市科学发展的高度负责。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充分考虑市民出行、工作、购物、娱乐、休闲、健身、上学等需求,将市民反映强烈的建筑密度大、排水不畅、交通拥堵、缺少绿化、管线杂乱等突出问题,当作城市规划的核心价值来考虑。让市民充分享受“方便与快捷齐飞、时尚共田园一色”的现代化宜居城市。

城市规划怎样才能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思想,使其成为老百姓自己的规划?我认为需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一是让市民参与规划。城市建设得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城市规划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了解城市规划、参与城市规划。同时,要让方方面面的专家参与指导,走专家与群众相结合的“双轨”路线,这样编制出来的规划才能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才不会顾此失彼、急功近利。

二是要关怀市民利益。推进宜居城市建设,是加快城市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如今,许多城市都提出了“绿色城市”、“生态城市”、“人文城市”等目标,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充分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从单一追求社会经济繁荣向多维寻求复合发展转变,向以物、以事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实现城市规划的系统化、自然化、人性化,把城市

建设成为生态型的宜居城市。

三是要树立品牌和精品意识。城市品牌是城市的特色和生命。城市品牌特色经营得好,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就高,吸附力就强,不仅城市土地能大幅升值,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也能受到有力推动。我们希望,城建主管部门在编制城市规划时,能对所有建设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和标志性建筑进行精心设计,将地方特色文化和现代技术元素紧密结合,努力把主要建筑打造成具有独特个性的城市精品乃至世间经典,在城市的血液里留下历久弥新的韵致。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上海世博会打动人心的口号。而在这篇演讲结束时,我更想说的是——规划,让城市更美好!

谢谢大家!

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和各类建筑物等物质环境的现代化无可非议地是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它仅仅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方面,即物质环境的现代化。因此它也只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方面的内容,即城市的物质建设规划。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路程来看,城市规划已从早期的建筑规划发展到形态规划和物质建设规划,又发展到了现在的环境规划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已包含了物质建设、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社会发展及社会安全与福利保障等多方面的内容。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高起

点就是看得全面一些,看得远一些。

近几年来,我国的规划工作者在探索城市规划内容的变革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普遍推行,城市设计的大力提倡,“远景规划”、“容量规划”和“极限规划”的尝试,以及“弹性规划”、“滚动规划”的提出,都有不少好的经验,反映了我国的城市规划也正在逐步走出“建筑规划”和“形态规划”的物质规划的圈子,开始走向了环境规划与社会发展规划的广阔天地。城市并不是建筑的扩大化,城市社会也不是家庭和社区的扩大或叠加。系统论关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早已为大家所熟悉。那末对城市的规划而言,也就需要对城市的社会发展进行全面研究和整体的把握,才能做到对城市的发展与建设起到科学的预测与合理的引导及调控作用。

从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现状来看,我们在总体规划阶段已开始走向较为全面的社会发展规划,作了一些探索和努力,对未来的发展也留有弹性和余地。但在详细规划阶段,我们还是基本上没有跳出“物质形态规划”的内容,没有对未来社区的发展进行全面的思考和精心的策划与安排。例如,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我们的居住区及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与设计,应如何来适应社区结构和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内容与方式的变化?基础设施的超前,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的预测固然必要,但对城市社会发展所将引起的变革与需

要作出前瞻性的安排与引导,也许是我们目前详细规划工作更需要研究和落实的内容。而要做到这一点,则要求我们的规划师在做规划时应进行更为广泛和深入的社会调查与研究,了解和掌握社区生活中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变化与需求,同时也要求我们的规划也应有更多的“公众参与”性。因此,高起点的规划就是高度科学性与前瞻性的规划,就是高度“公众性”的规划。

那么什么又是城市规划的“高水平管理”呢?目前我国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对城市建设的管理大致可分为项目管理(立项、选址),资源配置管理(技术指标的控制与用地审批),和形态、形象管理(设计方案审批)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些管理工作都是以现有的法律和法规为依据,通过对“一书二证”的核发进行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

城市规划管理作为城市整体利益和市民公众权益的综合代表与维护者,必须在宏观调控和微观协调两个层面上进行工作,即“管理”与“服务”的双重功能。规划管理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它既要体现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制定和执行各种法规及技术标准,采取各种强制性的行政命令和干预手段以规范不同利益集团和个人的建设行为,来维护城市的整体利益和公众权益。作为一种城市发展建设的反馈、调控机制,它又需对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与利益冲突进行及时的协调与整合。而目前我们的工作则偏重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