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言对比结课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汉英语言的相互碰撞和融合,学术界掀起了汉英语言对比的热潮。对比汉语和英语,我们首先得研究其各自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根据一般的说法,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语族。汉藏语系的研究比印欧语系的研究困难大得多,因为“这些语言一单音节为主,缺乏形态变化,再加上多数没有标音的历史资料。”但从汉语本身来说,我们现在说的汉语,是指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其最早来源是三四千年以前的华夏诸语言。汉代以后,汉语经历了三次大的语言融合或者说影响。第一次是汉朝建立,楚人入主中原从而使楚文化影响了中原文化,从而产生了赋等汉代特有的文体。第二次是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到中原建立政权,迫使汉人南下。第三次是宋代南渡之后,辽金元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加上“五四”运动后从根本上改变了汉语的书面语体。我们可以以这几个事件为界限把汉语的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和现代期。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系。然而要了解英语的历史需要结合英国的历史。英国位于不列颠群岛,而它原来跟欧洲连在一块,大约到公元前9000年菜从欧洲大陆分离出来。公元前500年左右,凯尔特人征服了不列颠群岛。而公元450年,来自北欧日德兰半岛的三个日耳曼部落大举入侵,彻底征服了大不列颠群岛。这次征服对英语的形成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公元500年以后,又有几次大的事件,对英语的历史有着重要影响。从公元六世纪下半叶,基督教对英国实现了总结征服,随着宗教带来了大量的拉丁语词汇,而学校一开始就用拉丁语进行教学,到十五世纪末,伦敦方言成为英语的标准音。根据以上情况,英语史家一般把英语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500--1066古英语时期(2)1066--1500中占英语时期(3)1500--现代英语时期。
语言对比有各种各样的基础,其中之一是两种语言必须有所接触。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连同它的语言,在历史上第一次向世界打开了大门,外语借词像潮水般地涌了进来,而其主流就是英语。汉语开始是间接地通过日语吸收,后来则通过香港等窗口直接地大量吸收。本世纪以来,随着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语体革命,西方语言,首先是英语,借助翻译的途径,直接参与了现代汉语语体文的创造。
汉英语言对比主要从其八个特性来研究。1,主动与被动 2流散与聚集 3,隐形与显性 4,抽象与具体 5,重复与替代 6,柔性与刚性 7,动态与静态 8,稳定性与替代性。
在做翻译时,我们应该把学到的这几点体现出来。举一段文字来说,原文:①他在山林中游荡,那歌者却一直没有看见,②歌声在苍翠中萦绕,在每片树叶间回荡,倒像是那大山唱出来的一样。③草地散发着潮湿的清香,孙悟空发现者味道很亲切,仿佛使他想起了什么,④但是那感觉又如这气息,你觉得它存在,它却又不在任何地方。译文:He is wondering in the wooded mountain, but is not noticed by the singer. Hovering around the verdant trees and resounding in each leaf, the singing seems to be the voice of mountain. The Monkey King finds that the damp scent from meadows is so familiar that he reminds of something. However, that feeling, similar to the flavor, is thought to really exist, yet it can never be found anywhere.
经过小组讨论,应该说对于这段文字挺满意的。对比汉英语的不同,考虑到汉语侧重于流散而英语比较聚集,汉语较抽象而英语较具体,我们小组首先把这段原文划分成一个个完整的句子再翻译。虽然在汉语文字中并没有体现出被动的意思,但在翻译时必须考虑到,比如第一句中。还有能用名词时尽量用名词来替代动词。在翻译过程中,当有分歧时我们积极查找工具书(汉英词典和英汉词典),尽可能达到意见一致。
总体来说,经过这学期对这门课的学习,我收获颇丰。它让我在学习汉英语言对比之后,能够对这两种语言有了更深的了解。帮助我更好地学习这两种语言,特别是英语。还有在翻译过程中,更贴近于语言实际需要,翻译专业化,地道化。我知道,要想使自己翻译水平提高,光靠这学期的学期是不够的。它需要我继续学习更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并运用于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