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推论,认识它的变式图形.
2.熟练掌握任意等分线段的方法.
3.培养化归的思想.运动联系的观点及“特殊——一般——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证明;
难点: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证明和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从特殊到一般猜想结论
1.复习提问,学生口答.
(1)如图4-77,在△ABC中,AM=MB,MD//BC,DE//AB.求证:AD=DC.
说明:
①应用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进行证明.
②题中条件DE//AB与结论没有必然联系,可看成是证明时所添加的辅助线,删去不影响结论的成立,即得到第(2)题.
(2)如图4-78,在△ABC中,AM=MB,WD//BC,则AD=DC.
教法:
引导学生用语言叙述该命题: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即: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二、用化归、特殊化的方法及运动的观点学习定理
1.用化归的方法证明定理.
以三条平行线与被截的两条直线相交成梯形为例来证明定理.
已知:如图4-79(a),l1∥l2∥l3,AB=BC.求证:A1B1=B1C1.
分析:由于三条平行线与被截的两条直线相交成梯形,怎样利用梯形中常用梯形,怎样利用梯形中常用的辅助线,将梯形分割化归为大家熟悉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去解决?
方法一如图4-79(b),构造基本图形4-78,过A l作AC的平行线交j2于D,交j3于E,利用复习题(1)的方法来证明.
方法二如图479(c),构造基本图形4-79(d),过B I作EF//AC分别交j1,j3于E,F,
利用三角形全等和平行四边形的知识进行证明.
2.用运动的观点掌握定理的变式图形.
(l)当三条平行线与被截的两直线相交不构成梯形时,以上结论是否成立?教师制作教具,演示A l C1;所在直线运动的各种状态(见图4-80),让学生观察结论,并总结:可用类似的方法来证明.
说明:
(1)让学生认识到被平行线组(每相邻两条的距离都相等的平行线组)所截的两条直线的相对位置不影响定理的结论.
(2)强调图4-80(c)中截得的A1B1=B1C1,与AC与A1C1的交点D无关,让学生认清定理的
基本图形结构.
3.用特殊化的方法研究推论.
对定理的两种特殊情况,即图4-80(a )、图4-80(b )分解出被截的两条直线与平行组相交构成的梯形、三角形,就得到了定理在梯形和三角形中的特例,得到推论1和推论2.
在图 4-82中,∵ △ABC 中, AE =EB , EF //BC ,∴AF =FC .
推论1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在图4-81中,∵梯形ABCD 中,AD //BC ,AE =EB ,EF //BC ,∴DF =FC .
推论2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让学生熟记基本图形图4-81、图4-82的结构特点以及它们所包含的重要结论,是灵活运用它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例题解析
例1 如图1-6(课本第4页),要在一块钢板上上的A 、B 两个孔间再钻三个孔,使这些小孔都在直线AB 上,并且每两个相邻的小孔中心的距离相等.如果只有圆规和无刻度直尺,应当怎样确定小孔的中心位置?
例2 如图1-7(课本第4页),D 、E 分别是△ABC 中AB 边和AC 边的中点.求证DE //BC 且1.2
DE BC 四、师生共同小结
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两个推论的内容及证明方法.
2.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利用化归思想证明问题;利用“特殊—一般~特殊”的方法研
究问题;利用运动的思维方法将问题推广;利用分解,构造基本图形的方法灵活运用定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