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武汉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及可达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GIS的武汉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及可达性研究
李宗华彭明军周海燕夏希肖立霞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武汉市三阳路13号,430014)
摘要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与人口分布高度相关,两者相互影响。目前国内现有的公
共服务设施布局调整大多是自上而下供应驱动的规划,“千人指标”仍是规划决策的主要方法,尽管部分学者运用GIS技术对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进行了一定研究,但由于所掌握人口
数据的粒度大、分类粗,研究成果仍有待深入。本文以武汉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重要数据源,运用空间分析等GIS相关技术,结合人口空间分布,分析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布
局特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与人口分布的关系,研究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交通可达性、服务可达性,为城市规划管理、项目选址、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划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GIS 人口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析
1.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集聚。在此背景下,合理设计城市、建设城市,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议题。美国、德国、丹麦、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人口、经济、设施之间人与城市的协调性与可达性,强调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发展。英国“地方发展框架”通过详细的人口数据,对城市的区域设施进行详细规划和分类,建立规划格网,通过相关的地理数据进行网上项目的选址与审批,对城市进行科学管理和规划,真正体现规划“以人为本”的思想。国内该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有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大城市将人口分布与相关设施规划布局相结合,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作为重要的社会公益资源正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空间布
局的可达性目前已成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研究中的重点领域。自1959年美国学者Hansen 在用重力方法研究城市土地利用时首次正式提出可达性的概念以来,诸多国外学者对此已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其研究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公共服务设施门类。随着GIS 技术的普及和众多数理方法的引入,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研究改变了传统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开始更多地依托GIS分析平台,可达性研究的测度与评价工具愈加精确、有效。与国外相比,当前国内研究的主要方向与国外大体相同,研究的焦点基本上也都集中在公共设施的布局与选址,以及公共设施的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等方面,但由于起步较晚,其思想体系尚不成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都还处在探索阶段。同时,由于人口数据的获取难度大,致使国内长期以来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研究一直处于人口与设施的半分离状态。
2.研究背景
当前武汉市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人口大规模增长,人口结构及人口空间变化日益加快。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武汉市常住人口979万人,相比于1990年的667万,二十年间增长了312万人,年综合增长率达到15.6万人/年。从人口空间分布来看,武汉市外环以内集中了全市近八成的人口,内环与三环之间地域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一直处于上升状态。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与人口分布高度相关, 两者相互影响。现行的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采用的是“分级制度”与“千人指标”控制相结合的办法,未考虑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实际需求,容易造成设施的过剩与匮乏。在此背景下,有必要结合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目标,摸清中心城区人口空间分布与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现状,建立能够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政府决策等各部门各组织所共享、资源丰富的人口与公共服务设施数据库,运用GIS技术分析两者内在联系,为城市规划管理、项目选址、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划提供重要支撑。
3.研究方法
3.1 技术路线
在收集整理国内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相关标准规范基础上,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人口与公共服务设施数据库建设,运用空间分析等GIS相关技术,分析中心城区规划编制单元内人口空间分布、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特点。在此基础上,研究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与人口分布的关系,研究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交通可达性、服务可达性。
(1)标准规范的收集整理。开展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标准的收集、对比等分析工作,归纳整理一套供决策分析的标准体系。
(2)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针对社会福利、教育、医疗、体育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服务人群和服务范围的不同,研究制定一套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及选址评价的指标体系。
(3)人口数据库建设。从市统计局获取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地址编码技术,对人口数据进行离散化和均衡化,建立以人口总数、各年龄段为专题的数据库。
(4)公共服务设施数据库建设。从民政、卫生、教育等政府部门获取社会福利、医疗卫生、中小学等各类公共服务施信息资源,依托“数字武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果,对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种类、规模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编制各类专题图,建立相关专题数据库。
(5)人口及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分析。依托建立完善的人口及公共服务设施数据库,
开展公共服务设施与人口分布的关系研究,分析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评价各类服务的可获得性。
图1 技术路线图
3.2 评价因子的选择
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主要是指拥有相应需求的人群通过某种交通方式从某一给定区位到达目标设施的便捷程度,换言之,即人们到达设施供应地进行活动时所需花费的成本大小。其所反映的是不同地区的群体对特定社会服务的接近度是否公平,由此确定那些缺乏相应设施而应该加以关注的区域。本研究重点针对社会福利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进行了研究。针对上述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的特点,选取了人口密度、人口数量、交通因子、地域条件、规划管理用途、管理审批情况等不同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模型。
(1)人口密度分布。人口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情况,人口密度越大,设施利用率越高, 越能更好地展现出其服务周边居民的能力。本研究中分别选取了0-6岁、7-12岁、13-18岁、19-59岁、60岁以上不同年龄段人口密度和人口数作为评价因子进行分析。
(2)交通方便程度。交通因子是影响到达公共服务设施是否便捷的重要因子。交通条件比较好的公共服务设施,能缩短居民到达所花的时间,降低成本,吸引力强;而距离远、交通不便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吸引力则会降低。本研究中分别选取了5分钟、10分钟、15分钟步行的出行模式,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公交的出行模式进行评价。
(3)地域条件。新建公共服务设施时应选择远离现有设施的区域进行选址研究。
(5)规划管理用途。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居住用地、医疗卫生用地、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可作为新建中小学、医院和社会福利设施的适宜性位置。
(6)规划审批信息。当前已核发选址意见书、用地许可证、建筑工程许可证等管理审批许可,且不属于公共服务设施的区域,应从新建公共服务设施区域中予以扣除。
3.3 数据分析处理
(1)人口数据。利用Oracle等数据库处理软件对武汉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后,运用空间定位等GIS技术,将人口数据与普查小区进行空间挂接,实现人口数据的空间化,最后按照不同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进行人口数据的抽取,建立完善相关人口专题数据库。
(2)公共服务设施数据。依据从相关政府部门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内业数字化和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