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形缺陷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认为板型缺陷的产生是板宽方向上各条纵向纤维延伸 不均造成的,延伸较大的部分被迫受压而延伸较小的部分 被迫受拉。 板型缺陷的主要类型有:镰刀弯,浪形和瓢曲。
1.镰刀弯:由轧制原理知,随压下量增大,轧件的前滑量 增大而后滑量减小,导致轧件轧件的出口速度增大,入 口速度减小。若轧辊两侧的压下量不一致,则压下量大 的一侧出口速度快,导致轧件向压下量小的一侧偏移, 形成镰刀弯。
制压力和轧制速度,前滑和后滑的大小及支撑辊于工作辊 之间的滑动速度等都会影响轧辊磨损的快慢。另外,沿辊 身长度方向轧辊磨损是不均匀的,这些都会影响辊缝的形 状。 4.轧辊的弹性压扁。轧制时,由于轧制压力的作用,带钢 与工作辊之间、工作辊与支承辊之间均会产生弹性压扁。 影响辊缝形状的不是轧辊弹性压扁的数值,而是压扁沿辊 身长度方向的不同大小。由于工作辊与支承辊之间的接触 长度大于带钢与工作辊的接触长度,因而接触长度上各点 的压力是不相同的,这就使辊与辊之间弹性压扁值沿辊身 长度方向也是不均匀的。工作辊与支承辊之间不均匀压扁 引起了辊缝形状的变化。
2. 塔形 特征:钢卷边部呈弧形状
原因:酸洗卷塔形,带钢头部板形不良或卷心有废带头, 卷取张力过小,卷心与卷取机卷筒之间有窜动,各架侧倒 板间隙过大等因素,均可造成卷取时钢卷塔形
措施:轧制酸洗塔形卷时速度不能高,人工随时进行对中 调节,当实在无法纠偏时,最后机架轧钢工根据情况进行 分卷,严格控制好穿带头部导板,当带头板形不好时,应 及时切除,废带头一定不能卷入卷心,确保卷取张力正常, 满足工艺制度的要求,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发现塔型应立 即分卷。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最好是断面厚差为零。但这是在目前 的技术条件下还不可能达到的。此外,在无张力或小张力 轧制时,为了保证轧件运动的稳定性,也要求轧制时实际 工作辊缝稍具凸形,亦即要有一定的“中厚量”。当然从 技术上还是要求尽量减少这种断面的厚度差。最后通过平 整来纠正板型。
由于粗轧时轧件较厚,温度较高,轧件断面的不均匀压缩 可能通过金属横向流动转移而得到补偿,即对不均匀变形 的自我补偿能力较强,故不必过多考虑板形质量问题,而 到了精轧阶段,特别是轧制较薄的板带材时情况就不一样, 此时轧件刚端的作用不足以克服阻碍金属横向移动的摩擦 阻力,亦即对于不均匀压缩变形的自我补偿能力很差,并 且由于厚度较小,即使是绝对压下量的微小差异
3.心形卷 特征:钢卷内径局部下凹。
原因:带卷头部卷取张力过小,轧制规格薄。
措施:提高头部卷取张力,一般应大于设定张力20~30%, 适当增大带头厚度,必要时更换小直径卷筒。
4.抽心 卸卷时,卷取机卷筒将卷心部分带出,或是热处理吊车在 掉卷时,将卷心部分吊起,无法将钢卷吊走
特征:钢卷内径局部溢出
原因:带钢头部板形不好,卷心卷取张力过小,卷取机卷 筒位移或钢卷小车上塑料垫磨损不均,造成钢卷中心与卷 筒中心不一致
产生原因:轧制时带钢不均匀延伸,或带钢表面有缺陷清 除不彻底,以及带钢上有非金属夹杂及皮下气泡,另外, 冷轧时不正确地调整轧辊和不正确的设计辊型,同样会产 生裂纹,张力太大,化学成分不合适等也可能会出现裂纹。
2.凹坑
凹坑的产生是由于带钢表面存在的凹面,一般数量少,面 积大。
产生原因;轧制时辊面上缺陷或异物(硬杂质)与氧化铁皮 被轧入带钢表面脱落后成凹坑。凹坑一般只有在带钢一面, 另一面则显凸起。
产生原因:轧机的导卫装置安装不正确,或导板等粗糙不 平,有凸起的锐边。另外,在轧制、卷取中,带钢与异物 摩擦也可引起划痕。
措施:1、定期检查辅助传动辊是否转动灵活及表面状况 2、固定辅助设备与带钢应保持一定间隔 3、及时检查、清除生产线设备中的异物 4、发现带钢表面有划伤,应从后向前逐个检查,
查出事故原因后,根据情况采取办法给予处理。
3.金属碎末压入
带钢表面粘附着金属碎末,无规则,有大有小,有块状、 也有条状,压入深度亦有深浅之别。
产生原因:轧辊表面不干净或金属碎末(如铁屑、钢丝等) 落于带钢表面轧入,金属碎末轧入一般也只存在表面,有 时可用小刀清除掉,甚至将带钢轻轻弯曲就可掉落。
4.辊印
带钢表面呈凸起或凹陷的印痕, 但没有明显的凸凹感觉,印痕部 位较亮。
措施:在张力调节系统或张力设定不正常时,要通过手动 操作方式,将卷取张力升高,以保证带钢头部及整卷的卷 取张力符合工艺的要求,避免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板形:
所谓板形是指沿钢板横行向断面厚度的平坦度, 直观地说是指板材的翘曲程度;其实质是指带钢 内部残余应力的分布。板带横向厚差是指沿宽度 方向的厚度差,它决定于板带材轧后的断面形状, 或轧制时的实际辊缝形状,一般用板带中央与边 部厚度之差的绝对值或相对值来表示,因而是一 种借助厚度测定便可得出的具体指标。它对于成 材率的提高也有重要的意义。
5.压痕
带钢表面呈形状不同的,大小不一的凹陷,压痕一般呈 断续性出现,没有周期性。
产生原因:带钢表面或轧辊表面粘附了其它材料的微粒, 轧后脱落所致。压痕与辊印的区别在于辊印由轧辊的损伤 造成。
6.划痕
带钢表面呈直而细的沟痕,一 般是沿轧制方向,连续或断续 地分布于带钢的全长或局部, 划痕通常可以摸到。
2.轧辊的热膨胀。轧制时轧件变形产生的热量、轧件与轧 辊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都会使轧辊受热。冷扎润滑液又会 使轧辊冷却。由于沿辊身长度上其受热和冷却不一致,在 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轧辊中部比两端的热膨胀大,从而使 轧辊产生热凸度,影响辊缝形状。
3.轧辊的磨损。工作辊与带钢之间、工作辊与支承辊之间 的摩擦会使轧辊磨损。影响轧辊磨损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例如:轧辊与带钢的材质 ,轧辊表面硬度和光洁度,轧
复合浪是在板中部和边部同时出现浪形缺陷。
复合浪形成的主要原因: 1.轧制吨位过大,磨损不均匀 ; 2.没有预热轧辊,轧辊局部冷却不好。
(二)控制板型缺陷的主要措施
1.选择合适的轧辊凸度值
带钢在轧后其横断面上的厚度形状是由轧 辊实际辊缝的形状所决定的。如果轧辊是平辊, 在轧制力作用下,轧辊产生弹性变形,使轧件 通过轧辊时的实际辊缝呈现中间开口度大,而 两边开口度小的辊型,这种辊缝轧出的带钢, 横断面必是中间厚,两边薄。为克服此种缺陷, 轧辊原始辊型应具有一定的凸度。
由于轧件不均匀延伸会改变沿带宽方向上的张力分布,而 这种改变后的张力分布又会促使延伸的均匀化,故张力轧 制有利于保证良好的板形。同时,不均匀延伸将使轧件中 产生内应力,当压缩应力达到一定值时,轧件在该处将出 现浪形,板形被破坏,加上张力后,可减小或消除压应力, 这就排除在轧制中轧件出现浪形的可能,确保稳定冷轧。
2.浪形缺陷
浪形缺陷主要有:单边浪,双边浪,中间浪,四分之一浪, 复合浪等。
(1)单边浪
单边浪是由于轧件的边部延伸大于中部延伸造成的。边部 受到压缩应力,当压应力超过临界值时便会产生弯曲变形。
单边浪形成的主要原因: 1.原料的单边浪超标,冷轧过程中无法完全消除; 2.轧制前,轧辊没有标零,轧辊两侧轧制压力差大; 3.在穿带和轧制时,轧机调整倾斜度过大。
冷轧缺陷及板型控制
主讲:秦江
冷轧缺陷及其原因分析
冷轧的主要缺陷类型分为表面缺陷,卷形缺陷及板形缺陷。
(一)表面缺陷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热轧板的质量不高,酸 洗不良,冷轧时工作环境不佳以及操作不良造成的。
表面缺陷主要有:裂纹,凹坑,金属碎末轧入,滚印,压 痕,划痕,擦伤,油渍,锈斑等。
1.裂纹
裂纹的产生是带钢表面完整性比较严重的破裂,它是以纵 向、横向或一定角度的形式出现的裂缝。
中间浪形成的主要原因: 1.原料中间浪超标,冷轧时无法完全消除; 2.轧制时正弯辊力过大; 3.工作辊凸度值过大。
(4)四分之一浪
四分之一浪是在板宽的四分之一处产生的浪形。
四分之一浪形成的主要原因: 1.连续轧制时间过长,轧辊辊身局部磨损不均匀; 2.中间辊抽动值过大; 3.工作冷却不均匀。
(5)复合浪
(2)双边浪
双边浪是由于轧件的边部延伸大于中部延伸造成的。边部 受到压缩应力,当压应力超过临界值时便会产生弯曲变形。
双边浪形成的主要原因: 1.轧制压力过大导致轧辊正弯到最大值时仍无法消除双边浪; 2.工作辊弯辊压力投入出错,负弯辊力过大而正弯辊力过小; 3.工作辊凸度值过小。
(3)中间浪
中间浪是由于轧件的边部延伸小于中部延伸造成的。中间 部位受到压缩应力,当压应力超过临界值时便会产生弯曲 变形。
措施:确保带钢头部板形良好,特别是废带头不要卷入内 径,手动方式加大头部卷取张力,将偏移的卷取机复位, 同时更换已磨损的钢卷小车塑料垫块,经常检查吊具的表 面状况及磨损程度
5.塌卷(扁卷) 特征:钢卷卧放时呈椭圆状
原因:在整个轧制过程中,卷取张力都小于设定张力,卸 卷以后便暴露,尤其以薄规格产品为明显,经吊车吊运后 会发生卷内孔径全塌,厚规格产品,经退火后平整机上料 时暴露出来
5.轧辊的原始辊型(凸形、凹形或圆柱形)。轧辊原始辊 型不同,就可以人为地使辊缝形状不同。我们在生产中就 用轧辊原始辊型。
板形不良: 潜在板形不良:带钢中存在残余内应力,但不足以引起 带钢翘曲,称为潜在板形不良。 表观板形不良:带钢中存在残余内应力足够大,以致引 起带钢翘曲,则称为表观的板形不良。
7.擦伤
带钢表面呈直线或曲线状轻微的擦痕,其深度很浅,线条 较短。 产生原因:轧制或卷取等过程中与异物摩擦所致。
8.油渍
带钢表面留有不规则的油垃圾。 产生原因;所采用的工艺润滑剂不洁
9.锈斑
带钢表面呈现黄色或棕色的斑点。 产生原因:轧制后的带钢受潮湿或溅上水、酸、碱、盐等 形成局部斑点。
(二)卷形缺陷:
卷形的主要缺陷有:溢出边,塔形,心形卷,抽心,塌卷。
1.溢出边: 特征:钢卷边部局部不齐
原因:酸洗来料溢出边,热轧板形较差,卷取张力过小及 波动,轧制压力不稳定,入口无跑偏控制装置。
措施:发现原料溢出边严重时,人工首先降速,及时采取 手动对中调节,严格控制好板形,对带头板形不好的部分, 应切除,严格控制卷取张力,确保压下稳定正常,尽快使 人工跑偏控制装置投入使用,一旦出现严重溢边,在最后 机架分卷。
调温控制法是人为地向轧辊某些部分进行冷却或供热Hale Waihona Puke Baidu改 变辊温的分布,以达到控制辊型的目的。热源一般就是依 靠金属本身的热量和变形热,这是不大好控制的。
轧辊形状对板型的影响
1.轧辊的弹性弯曲变形。它使辊缝中部尺寸大于边部尺寸, 带钢边部产生凸度,带钢边缘减薄。轧制压力越大,轧辊 的弹性弯曲变形越大;轧辊直径越大,刚性就越好,则轧 辊的弹性弯曲变形越小。
轧件宽度上中心处的辊缝凸度t为:
t = y – yt - W
y :工作辊在轧件宽带上的弯曲挠度值; yt : 工作辊在轧件宽度上的热凸度值; W :工作辊在轧件宽度上的原始辊型凸度。
2.建立合理的热滚制度确保轧辊的热凸度值
轧辊的热凸度,即轧辊中部与边部的热膨胀差。在轧 制过程中,由于轧件的塑性变形与摩擦热的存在,轧辊的 中部温度要高于边部的温度。为保证轧制后的板型均匀, 轧制前必须保证轧辊的凸度值达到轧制时的热凸度值。
产生原因,轧辊表面硬度不够,金属碎末等硬质杂物粘在 轧辊上所至。另外,带钢强度高,操作不慎及轧辊表面剥 落会产生辊印,这种辊印大都是有规则分布的。因此,如 遇规则性分布,周期出现,则大致可以判定。若轧辊粘有 硬质杂物,可立即清除,若因轧辊辊面过软形成,须立即 换辊。
措施: 1、轻微小面积压痕可对工作辊进行修磨(用砂石),严 重压痕应更换工作辊。 2、轧机空转时给一定轧制压力或采用弯辊,以避免局部 损伤轧辊,发现中间辊、支撑辊局部损伤,减轻轧辊表面 压痕深度,勤换工作辊,必要时及时更换中间辊或支撑辊。
要保证均匀变形的条件,就必须后一道次轧制时轧辊的挠 度值小于前一道次的挠度。也就是在轧辊强度相同的情况 下,后一道次的轧制压力必须小于前一道次的轧制压力。
常用辊型(板形)控制技术主要为张力调整法,调温控制 法和弯辊控制法。
轧制中张力的主要作用: 1)防止带钢在轧制过程中跑偏(即保证轧件正确对中轧 制) 2)使所轧带钢保持平直(包括在轧制过程中保持板形平 直以及轧后板形良好) 3)降低轧件的变形抗力,便于轧制更薄的产品 4)起到适当调整冷轧机主电机负荷的作用。
1.镰刀弯:由轧制原理知,随压下量增大,轧件的前滑量 增大而后滑量减小,导致轧件轧件的出口速度增大,入 口速度减小。若轧辊两侧的压下量不一致,则压下量大 的一侧出口速度快,导致轧件向压下量小的一侧偏移, 形成镰刀弯。
制压力和轧制速度,前滑和后滑的大小及支撑辊于工作辊 之间的滑动速度等都会影响轧辊磨损的快慢。另外,沿辊 身长度方向轧辊磨损是不均匀的,这些都会影响辊缝的形 状。 4.轧辊的弹性压扁。轧制时,由于轧制压力的作用,带钢 与工作辊之间、工作辊与支承辊之间均会产生弹性压扁。 影响辊缝形状的不是轧辊弹性压扁的数值,而是压扁沿辊 身长度方向的不同大小。由于工作辊与支承辊之间的接触 长度大于带钢与工作辊的接触长度,因而接触长度上各点 的压力是不相同的,这就使辊与辊之间弹性压扁值沿辊身 长度方向也是不均匀的。工作辊与支承辊之间不均匀压扁 引起了辊缝形状的变化。
2. 塔形 特征:钢卷边部呈弧形状
原因:酸洗卷塔形,带钢头部板形不良或卷心有废带头, 卷取张力过小,卷心与卷取机卷筒之间有窜动,各架侧倒 板间隙过大等因素,均可造成卷取时钢卷塔形
措施:轧制酸洗塔形卷时速度不能高,人工随时进行对中 调节,当实在无法纠偏时,最后机架轧钢工根据情况进行 分卷,严格控制好穿带头部导板,当带头板形不好时,应 及时切除,废带头一定不能卷入卷心,确保卷取张力正常, 满足工艺制度的要求,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发现塔型应立 即分卷。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最好是断面厚差为零。但这是在目前 的技术条件下还不可能达到的。此外,在无张力或小张力 轧制时,为了保证轧件运动的稳定性,也要求轧制时实际 工作辊缝稍具凸形,亦即要有一定的“中厚量”。当然从 技术上还是要求尽量减少这种断面的厚度差。最后通过平 整来纠正板型。
由于粗轧时轧件较厚,温度较高,轧件断面的不均匀压缩 可能通过金属横向流动转移而得到补偿,即对不均匀变形 的自我补偿能力较强,故不必过多考虑板形质量问题,而 到了精轧阶段,特别是轧制较薄的板带材时情况就不一样, 此时轧件刚端的作用不足以克服阻碍金属横向移动的摩擦 阻力,亦即对于不均匀压缩变形的自我补偿能力很差,并 且由于厚度较小,即使是绝对压下量的微小差异
3.心形卷 特征:钢卷内径局部下凹。
原因:带卷头部卷取张力过小,轧制规格薄。
措施:提高头部卷取张力,一般应大于设定张力20~30%, 适当增大带头厚度,必要时更换小直径卷筒。
4.抽心 卸卷时,卷取机卷筒将卷心部分带出,或是热处理吊车在 掉卷时,将卷心部分吊起,无法将钢卷吊走
特征:钢卷内径局部溢出
原因:带钢头部板形不好,卷心卷取张力过小,卷取机卷 筒位移或钢卷小车上塑料垫磨损不均,造成钢卷中心与卷 筒中心不一致
产生原因:轧制时带钢不均匀延伸,或带钢表面有缺陷清 除不彻底,以及带钢上有非金属夹杂及皮下气泡,另外, 冷轧时不正确地调整轧辊和不正确的设计辊型,同样会产 生裂纹,张力太大,化学成分不合适等也可能会出现裂纹。
2.凹坑
凹坑的产生是由于带钢表面存在的凹面,一般数量少,面 积大。
产生原因;轧制时辊面上缺陷或异物(硬杂质)与氧化铁皮 被轧入带钢表面脱落后成凹坑。凹坑一般只有在带钢一面, 另一面则显凸起。
产生原因:轧机的导卫装置安装不正确,或导板等粗糙不 平,有凸起的锐边。另外,在轧制、卷取中,带钢与异物 摩擦也可引起划痕。
措施:1、定期检查辅助传动辊是否转动灵活及表面状况 2、固定辅助设备与带钢应保持一定间隔 3、及时检查、清除生产线设备中的异物 4、发现带钢表面有划伤,应从后向前逐个检查,
查出事故原因后,根据情况采取办法给予处理。
3.金属碎末压入
带钢表面粘附着金属碎末,无规则,有大有小,有块状、 也有条状,压入深度亦有深浅之别。
产生原因:轧辊表面不干净或金属碎末(如铁屑、钢丝等) 落于带钢表面轧入,金属碎末轧入一般也只存在表面,有 时可用小刀清除掉,甚至将带钢轻轻弯曲就可掉落。
4.辊印
带钢表面呈凸起或凹陷的印痕, 但没有明显的凸凹感觉,印痕部 位较亮。
措施:在张力调节系统或张力设定不正常时,要通过手动 操作方式,将卷取张力升高,以保证带钢头部及整卷的卷 取张力符合工艺的要求,避免质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板形:
所谓板形是指沿钢板横行向断面厚度的平坦度, 直观地说是指板材的翘曲程度;其实质是指带钢 内部残余应力的分布。板带横向厚差是指沿宽度 方向的厚度差,它决定于板带材轧后的断面形状, 或轧制时的实际辊缝形状,一般用板带中央与边 部厚度之差的绝对值或相对值来表示,因而是一 种借助厚度测定便可得出的具体指标。它对于成 材率的提高也有重要的意义。
5.压痕
带钢表面呈形状不同的,大小不一的凹陷,压痕一般呈 断续性出现,没有周期性。
产生原因:带钢表面或轧辊表面粘附了其它材料的微粒, 轧后脱落所致。压痕与辊印的区别在于辊印由轧辊的损伤 造成。
6.划痕
带钢表面呈直而细的沟痕,一 般是沿轧制方向,连续或断续 地分布于带钢的全长或局部, 划痕通常可以摸到。
2.轧辊的热膨胀。轧制时轧件变形产生的热量、轧件与轧 辊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都会使轧辊受热。冷扎润滑液又会 使轧辊冷却。由于沿辊身长度上其受热和冷却不一致,在 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轧辊中部比两端的热膨胀大,从而使 轧辊产生热凸度,影响辊缝形状。
3.轧辊的磨损。工作辊与带钢之间、工作辊与支承辊之间 的摩擦会使轧辊磨损。影响轧辊磨损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例如:轧辊与带钢的材质 ,轧辊表面硬度和光洁度,轧
复合浪是在板中部和边部同时出现浪形缺陷。
复合浪形成的主要原因: 1.轧制吨位过大,磨损不均匀 ; 2.没有预热轧辊,轧辊局部冷却不好。
(二)控制板型缺陷的主要措施
1.选择合适的轧辊凸度值
带钢在轧后其横断面上的厚度形状是由轧 辊实际辊缝的形状所决定的。如果轧辊是平辊, 在轧制力作用下,轧辊产生弹性变形,使轧件 通过轧辊时的实际辊缝呈现中间开口度大,而 两边开口度小的辊型,这种辊缝轧出的带钢, 横断面必是中间厚,两边薄。为克服此种缺陷, 轧辊原始辊型应具有一定的凸度。
由于轧件不均匀延伸会改变沿带宽方向上的张力分布,而 这种改变后的张力分布又会促使延伸的均匀化,故张力轧 制有利于保证良好的板形。同时,不均匀延伸将使轧件中 产生内应力,当压缩应力达到一定值时,轧件在该处将出 现浪形,板形被破坏,加上张力后,可减小或消除压应力, 这就排除在轧制中轧件出现浪形的可能,确保稳定冷轧。
2.浪形缺陷
浪形缺陷主要有:单边浪,双边浪,中间浪,四分之一浪, 复合浪等。
(1)单边浪
单边浪是由于轧件的边部延伸大于中部延伸造成的。边部 受到压缩应力,当压应力超过临界值时便会产生弯曲变形。
单边浪形成的主要原因: 1.原料的单边浪超标,冷轧过程中无法完全消除; 2.轧制前,轧辊没有标零,轧辊两侧轧制压力差大; 3.在穿带和轧制时,轧机调整倾斜度过大。
冷轧缺陷及板型控制
主讲:秦江
冷轧缺陷及其原因分析
冷轧的主要缺陷类型分为表面缺陷,卷形缺陷及板形缺陷。
(一)表面缺陷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热轧板的质量不高,酸 洗不良,冷轧时工作环境不佳以及操作不良造成的。
表面缺陷主要有:裂纹,凹坑,金属碎末轧入,滚印,压 痕,划痕,擦伤,油渍,锈斑等。
1.裂纹
裂纹的产生是带钢表面完整性比较严重的破裂,它是以纵 向、横向或一定角度的形式出现的裂缝。
中间浪形成的主要原因: 1.原料中间浪超标,冷轧时无法完全消除; 2.轧制时正弯辊力过大; 3.工作辊凸度值过大。
(4)四分之一浪
四分之一浪是在板宽的四分之一处产生的浪形。
四分之一浪形成的主要原因: 1.连续轧制时间过长,轧辊辊身局部磨损不均匀; 2.中间辊抽动值过大; 3.工作冷却不均匀。
(5)复合浪
(2)双边浪
双边浪是由于轧件的边部延伸大于中部延伸造成的。边部 受到压缩应力,当压应力超过临界值时便会产生弯曲变形。
双边浪形成的主要原因: 1.轧制压力过大导致轧辊正弯到最大值时仍无法消除双边浪; 2.工作辊弯辊压力投入出错,负弯辊力过大而正弯辊力过小; 3.工作辊凸度值过小。
(3)中间浪
中间浪是由于轧件的边部延伸小于中部延伸造成的。中间 部位受到压缩应力,当压应力超过临界值时便会产生弯曲 变形。
措施:确保带钢头部板形良好,特别是废带头不要卷入内 径,手动方式加大头部卷取张力,将偏移的卷取机复位, 同时更换已磨损的钢卷小车塑料垫块,经常检查吊具的表 面状况及磨损程度
5.塌卷(扁卷) 特征:钢卷卧放时呈椭圆状
原因:在整个轧制过程中,卷取张力都小于设定张力,卸 卷以后便暴露,尤其以薄规格产品为明显,经吊车吊运后 会发生卷内孔径全塌,厚规格产品,经退火后平整机上料 时暴露出来
5.轧辊的原始辊型(凸形、凹形或圆柱形)。轧辊原始辊 型不同,就可以人为地使辊缝形状不同。我们在生产中就 用轧辊原始辊型。
板形不良: 潜在板形不良:带钢中存在残余内应力,但不足以引起 带钢翘曲,称为潜在板形不良。 表观板形不良:带钢中存在残余内应力足够大,以致引 起带钢翘曲,则称为表观的板形不良。
7.擦伤
带钢表面呈直线或曲线状轻微的擦痕,其深度很浅,线条 较短。 产生原因:轧制或卷取等过程中与异物摩擦所致。
8.油渍
带钢表面留有不规则的油垃圾。 产生原因;所采用的工艺润滑剂不洁
9.锈斑
带钢表面呈现黄色或棕色的斑点。 产生原因:轧制后的带钢受潮湿或溅上水、酸、碱、盐等 形成局部斑点。
(二)卷形缺陷:
卷形的主要缺陷有:溢出边,塔形,心形卷,抽心,塌卷。
1.溢出边: 特征:钢卷边部局部不齐
原因:酸洗来料溢出边,热轧板形较差,卷取张力过小及 波动,轧制压力不稳定,入口无跑偏控制装置。
措施:发现原料溢出边严重时,人工首先降速,及时采取 手动对中调节,严格控制好板形,对带头板形不好的部分, 应切除,严格控制卷取张力,确保压下稳定正常,尽快使 人工跑偏控制装置投入使用,一旦出现严重溢边,在最后 机架分卷。
调温控制法是人为地向轧辊某些部分进行冷却或供热Hale Waihona Puke Baidu改 变辊温的分布,以达到控制辊型的目的。热源一般就是依 靠金属本身的热量和变形热,这是不大好控制的。
轧辊形状对板型的影响
1.轧辊的弹性弯曲变形。它使辊缝中部尺寸大于边部尺寸, 带钢边部产生凸度,带钢边缘减薄。轧制压力越大,轧辊 的弹性弯曲变形越大;轧辊直径越大,刚性就越好,则轧 辊的弹性弯曲变形越小。
轧件宽度上中心处的辊缝凸度t为:
t = y – yt - W
y :工作辊在轧件宽带上的弯曲挠度值; yt : 工作辊在轧件宽度上的热凸度值; W :工作辊在轧件宽度上的原始辊型凸度。
2.建立合理的热滚制度确保轧辊的热凸度值
轧辊的热凸度,即轧辊中部与边部的热膨胀差。在轧 制过程中,由于轧件的塑性变形与摩擦热的存在,轧辊的 中部温度要高于边部的温度。为保证轧制后的板型均匀, 轧制前必须保证轧辊的凸度值达到轧制时的热凸度值。
产生原因,轧辊表面硬度不够,金属碎末等硬质杂物粘在 轧辊上所至。另外,带钢强度高,操作不慎及轧辊表面剥 落会产生辊印,这种辊印大都是有规则分布的。因此,如 遇规则性分布,周期出现,则大致可以判定。若轧辊粘有 硬质杂物,可立即清除,若因轧辊辊面过软形成,须立即 换辊。
措施: 1、轻微小面积压痕可对工作辊进行修磨(用砂石),严 重压痕应更换工作辊。 2、轧机空转时给一定轧制压力或采用弯辊,以避免局部 损伤轧辊,发现中间辊、支撑辊局部损伤,减轻轧辊表面 压痕深度,勤换工作辊,必要时及时更换中间辊或支撑辊。
要保证均匀变形的条件,就必须后一道次轧制时轧辊的挠 度值小于前一道次的挠度。也就是在轧辊强度相同的情况 下,后一道次的轧制压力必须小于前一道次的轧制压力。
常用辊型(板形)控制技术主要为张力调整法,调温控制 法和弯辊控制法。
轧制中张力的主要作用: 1)防止带钢在轧制过程中跑偏(即保证轧件正确对中轧 制) 2)使所轧带钢保持平直(包括在轧制过程中保持板形平 直以及轧后板形良好) 3)降低轧件的变形抗力,便于轧制更薄的产品 4)起到适当调整冷轧机主电机负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