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复习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期末复习1、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确定性与不变、唯一相对应,而不确定性与可变、可能相对应。
2、环境状态用于描述决定经济决策可能结果的控制因素,也称事件状态或自然。
环境状态可划分为已知环境状态和可能环境状态两种形式。
在已知环境状态中,决策的结果是唯一的和确定的,但往往人们只能依据对于成功与失败的判断来操纵决策,而不能以决策来操纵可能环境状态中的偶然结果。
3.效用,就是满意程度,(是一种心里感受),常用字母U来表示。
4通常认为,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可以用某种具体的概率值表示,那么,这种随机状态就称为风险;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不能够(至少在目前条件下还不能)以某种实际的概率值表述出可能产生的结果,那么,这种随机状态就称为不确定性。
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别和联系:二者都是结果的不确定,但风险就是不能确定地知道,但能够预测到的事件状态;而不确定性既不能确定地知道,也不能预测到的事件状态5、市场参加者的风险偏好可分为3类:风险厌恶、风险爱好(风险喜好)和风险中性。
如付薪方式,可以是20*50=1000,也可以用投币方式获2000元或者0,通过员工的接受方式不同可说明他们不同的风险偏好。
当然有时人的风险偏好表现为多样性,如低收入者买彩票(1)绘制风险厌恶者效用函数图,并分析其特性:风险厌恶者效用随货币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率递减,即当面临多种同样货币预期值的投机方式时,风险厌恶者将选择具有较大确定性而不是较小确定结果的投机方式。
在信息经济学中,风险厌恶者的效用函数一般被假设为凹性。
并且,效用函数特性为凹性的市场参加者必为风险厌恶者。
(2)绘制风险爱好者效用函数图,并分析其特性:风险爱好者效用函数的效用随货币价值的增加而增加,其增加率呈现递增趋势,即当面临多种同样货币预期值的投机方式时,风险爱好者将选择具有较小确定性而不是较大确定性的投机方式。
风险爱好者的效用函数特征一般被呈现为凸性。
大学《信息经济学》复习笔记
信息经济学复习笔记一、名词解释1.信息(P2)信息就是传递中的知识差;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信息是存在于信息源和用户之间经济知识度的逻辑差,它表明经济信息存在的事实和度量。
2.博弈论(P47)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专门研究博弈如何出现均衡的规律的学科。
3.博弈论的构成要素(基本概念)(P47)参与人、行动、战略、信息、共同知识、支付函数、结果、均衡。
4.期权(P104)期权是一种在未来采取某项行动的权利,是一种选择权;期权是这样一种合约,合约的持有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权利,但没有义务(可以但不一定)按照合约规定的价格购买或卖出某项资产。
5.信号传递(P134)指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向具有信息劣势的一方提供信号。
信号可以是某些信息,也可以是某些具体行动。
6.信息需求(P138)是指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信息商品的需要,在该概念中隐含着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信息消费者愿意购买;另一个条件是信息消费者具有支付能力。
7.完全信息(P29)市场参与者掌握某种经济环境的全部知识。
8.不完全信息(P29)在经济活动中,市场参与者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全部信息的信息状态称为信息不完全,这种状态下的信息称为不完全信息。
9.占优战略(P52)在一些特殊的博弈中,一个参与人的最优战略可能并不依赖于其他参与人的战略选择,也就是说,不论其他参与人选择什么战略,他的最优战略是唯一的,这样的最优战略被称为“占优战略”。
10.严格上策在一个博弈中,不论其他博弈方的策略如何变化,一个博弈方的某一种策略给他带来的利益,总是比另一种策略他带来的利益要大,那么称前一种策略为相对于后一种策略的一个“严格上策”。
11.逆向选择(P130)Diverse Selection是在签订合同之前,委托人不知道代理人的类型,也就是说,代理人已经掌握某些委托人不了解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对委托人是不利的。
处于信息优势的代理人可能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动,而委托人则由于信息劣势而处于对自己不利的选择位置上。
信息经济学复习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重要概念:1、马尔萨克:1959年马尔萨克发表《信息经济学评论》,标志着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是微观信息经济学最为重要的三个奠基人之一。
2、马克卢普:1962年出版《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标志着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首次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
3、波拉特:1977年出版九卷本的《信息经济》,论述了信息经济和信息产业的概念、测算方法。
(他将经济领域分为物质、能源转换领域和信息转换领域,将信息部门划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提出了第四产业即信息业的观念,并提出了波拉特测度体系。
)4、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的综合性经济学科。
简言之,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
5、信息:广义:a本体论(客观):信息是客观世界中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运动方式,是事物特征的一种表现;b认识论(主观):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反应,是主观认识。
狭义:信息是一种消息、信号、数据、资料,俗称“音信”“消息”6、完全信息:指市场参加者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7、不完全信息:指市场参加者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8、公共信息:就是指市场参加者都具有共同的市场知识。
(这种共同的市场知识、共同知识或共同认识,就是能够被所有的市场参加者获取的所有相关信息。
)9、私人信息:是指个别市场参加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的市场知识。
10、对称信息:对称信息是指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双方都掌握由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度量,也就是对应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备的知识和所处的经济环境。
11、不对称信息:是指相互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
或者说,某些市场参加者拥有,而另一些市场参加者不拥有的信息。
12、委托——代理关系:市场参加者之间信息差别的一种社会契约形式。
它是掌握较多信息的代理人通过合同或其他经济关系与掌握较少信息的委托人之间开展的各种经济活动。
《信息经济学》复习提纲
2015年秋季学期信息经济学复习提纲目录1.信息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2)2.何为信息范式?如何理解信息经济学的概念及其内容范围? (2)3.理解不完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确定信息的含义,并能举例说明。
(2)4.试比较分析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的异同。
(4)5.举例分析信息运行的两大基本模式。
(4)6.运用博弈论的基本范畴,分析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博弈现象。
(4)7.何为信息成本?运用肯尼思.阿罗的理论方法,总结信息成本的主要特征。
(6)8.借鉴斯蒂格勒信息搜寻的理论方法,分析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信息搜寻现象。
(6)9.何为信息租?举例分析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信息寻租现象。
(6)10.如何客观地评价信息资源丰裕系数? (7)11.何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角度,举例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委托代理关系。
(9)12.根据斯蒂格利茨的观点,政府适当干预市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由政府来纠正市场失灵的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10)13.应用A. M. Spense 的市场信号理论,分析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
(10)14.“维克瑞拍卖”的设计原理及其评价。
(11)15.应用产业发展周期理论,分析信息产业的现状及其走向。
(11)16.何为信息产业的梯度转移?信息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12)1.信息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1)超越农业经济的直接经济。
——网络营销、虚拟办公(2)提供更多的非物质产品。
——咨询服务、互联网金融(3)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成为社会的核心技术。
——数据库的经济效益(4)知识与资本并重,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之一。
——方正将知识转换成财富(5)从事信息活动的就业人数占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增加(规模经济)。
——咨询行业的服务人数增加。
(6)信息产业对GDP的贡献增加。
——信息产业化,百度等互联网公司(7)非价格因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信息经济学复习
第一章1、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和规律。
2、信息经济学研究内容:第一,研究市场信息的经济效用。
第二,研究信息系统经济。
第三,研究信息经济与信息产业的理论和测度方法。
第四,研究信息社会的经济理论。
第五,研究国际信息经济理论。
3、方法论基础:1、预期效用理论,2、对策论(博弈论)4、智猪博奕:这里,无论大猪按或者不按,小猪的最优策略是等待,在已知小猪等待的情况下,大猪的最优选择只能是按。
所以这一案例的纳什均衡是右上,大猪按,小猪等待。
5、优超策略:即无论其他局中人怎样选择,每个局中人都有一个最优策略选择。
(优超策略并不经常出现)6、纳什均衡:即在另一局中人的选择既定时,每个局中人都做了最优选择纳什均衡存在三个问题:第一,一局对策可能没有一个以上的纳什均衡;第二,某些对策可能没有纳什均衡;第三,纳什均衡并不一定导致帕累托有效的结果。
7、分类:外生不确定性:将生成于某个经济系统自身范围之外的不确定性称为外生不确定性。
内生不确定性:将生成于某个经济系统自身范畴之内,影响经济系统操作效用的不确定性,称为内生不确定性。
通常,内生不确定性的变化比外生不确定性的变化更为敏感,同时也更为复杂。
8、风险与不确定性区别:通常认为,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可以用某种具体的概率值表示,那么,这种随机状态就称为风险;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不能够(至少在目前条件下还不能)以某种实际的概率值表述出可能产生的结果,这种随机状态则称为不确定性。
8、信息经济学将市场参加者的风险偏好分为类:风险厌恶、风险爱好和风险中性。
第二章1、完全信息:就是市场参加者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2、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以完全信息为基础):3、完全信息经济的局限性:完全竞争,市场效率,供求法则,单一价格法则。
4、不完全信息存在的原因:1)人类获取信息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即信息搜寻成本。
2)人类接受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
《信息经济学》复习概要
第一章 绪论1.信息经济形成的五个标志:1、信息资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经济源;2、信息技术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技术;3、信息部门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于物质部门所占的比重--信息经济发达的标志之一;4、信息产业和物质生产部门的信息劳动者占总从业人数的比例大于物质劳动者在总从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信息经济形成的一个主要标志;5、产品中的信息成分大于质能成分。
2、信息经济的形成时间(1)基本观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2)关于阶段划分的基本认识:信息经济的形成是一段时间,而不是某一固定时间,但总有一个时间起点,它往往是某一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
就世界范围而言,以最早进入的那个国家的时间起点为起点。
确定信息经济的形成时间应以主要标志为基础,为避免偶合性,可考虑多个标准。
(3)基本理由:1954年美国信息业从业人员超过工业和其他产业从业人员;第二代计算机诞生并逐步用于经济活动中;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符合理论来源于实践的规律。
(4)信息经济形成的原因根本原因:1、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信息经济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动力。
2、社会变革对信息经济到来的促进作用。
直接原因:1、人类需求的渐进2、物质经济的“滞胀”3、质能资源的短缺4、信息技术的发展3.信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1、信息经济改造着传统经济:(一)劳动者(二)企业 引起企业竞争手段变化;对企业家提出更高要求;企业必须向知识型方向转变;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采取新的管理手段;(三)产业结构 推动第一、二、三产业不断升级2、信息经济依赖于传统经济:信息经济是传统经济发展的产物;信息经济发展依托的是传统产业发展和它创造的潜在市场;信息经济的成长发展与运行需要传统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第二章 信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1.信息经济学的产生:1、1959年马夏克:发表《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产生。
1968年马夏克&宫泽(日本经济学家)共同创立了信息系统的一般选择理论——微观信息经济学八大基础理论之一。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 信息经济学是信息科学与紧急学相融合的产物,是对经济活动中信息因素及其影响进行经济分析的学科,也是对信息及技术与产业所改变的经济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P12 、信息经济学产生的时代特征:( 1 )信息、知识、智力日益成为发展的决定力量。
三者关系如此啊:知识赫尔智力都是以信息为基础的,信息通过积累、提炼和升华即变为知识,而知识在应用中得到激活就成为智力。
同时,知识和智力能使信息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知识和智力。
( 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日益成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
( 3 )信息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的作用日益增大。
( 4 )社会经济生活分散化,多样化,小规模化,非群体的趋势日益加强。
P23 、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奈特在其出版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指出,“信息是一种主要的商品”,拉开了国外早期研究信息经济的序幕。
P3 1959 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尔萨克发表“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也是微观信息经济学诞生的标志。
1961 年斯蒂格勒(微观研究范畴)发表了题为“信息经济学”的论文,研究了信息的成本和价值,以及信息对价格、工资等其他生产要素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信息搜寻理论。
马克卢普出版的《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指出知识产业与知识职业问题(宏观信息经济)。
P44 、(整体的)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划分的三个时期:( 1 )史前期( 20 世纪初期到 20 世纪 50 年代):信息及信息技术未得到大的发展( 2 )形成期( 1959~1970 年):特点:一是以信息经济学为名的学术论文具有相当的数量;二是在微观与宏观信息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为后来信息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3 )发展期或初步发展期( 1970~1979 年):主要特点有:一是信息经济学在微观与宏观领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是出现了信息社会化的研究,即信息经济的社会学研究。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第⼆章信息与信息经济学1.信息的定义:信息本质上就是⼀种市场参加者的市场知识与经济环境中的时间状态(主客观不确定性)之间概率性建构的知识差。
2.信息运动的三要素:信源(信息发送者)、信宿(信息接受者)、载体。
3.信息熵:是指信息的基本作⽤就是消除⼈们对事物的不确定性。
4.公共信息与私有信息公共信息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所有市场参与者都可以获取到得的那部分关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公有信息。
私有信息是相对于公共信息⽽⾔的,是指在市场交易中,个别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的市场知识,属于个⼈知识,有时也被称为隐蔽信息。
5.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完全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拥有的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即每个市场参与者都掌握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信息。
不完全信息是指经济代理⼈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局部知识,或有关某个经济事件的部分知识。
6.对称信息与⾮对称信息对称信息是指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关系中,对应双⽅都掌握对⽅所具备的信息度量,即双⽅都了解对⽅所具有的市场知识和所处的环境状态。
⾮对称信息是相对于对称信息⽽⾔的,⾮对称信息指交易双⽅各⾃拥有他⼈所不知道的与交易有关的私⼈信息。
第三章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1.博弈论的基本概念(1)参与者:局中⼈,指的是⼀个博弈中的决策主体,他的⽬的是通过选择战略最⼤化⾃⼰的收益。
(2)⾏动:⾏动是参与者在博弈的某个时点的决策变量。
(3)战略:参与者在给定信息集的情况下的⾏动规则。
(4)收益及收益函数:⽀付或报酬指⼀个特定的战略组合下参与者得到的确定的效⽤,或者是指参与者得到的期望效⽤⽔平。
收益矩阵(会画):判断是否存在纳什均衡。
(5)信息:是参与者有关博弈的知识(参与者特征或⾏动)。
(6)共同知识:所有⼈都知道,所有⼈都知道所有⼈知道,所有⼈都知道所有⼈知道所有⼈都知道。
(7)均衡:均衡是所有参与者的最优战略的组合。
(没有任何⼀⽅单独改变策略从⽽改变解)2.四种博弈类型(1)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单次求同共进,存在⼀个纳什均衡)完全信息指每个参与者对所有其他参与者的战略空间、收益函数有完全的了解,静态指的是所有参与者同时选择⾏动且只选择⼀次。
信息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信息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1、不完全信息:指有关市场主体获取得或掌握得信息,不足以使市场主体作出理性判断或决策.不完美信息博弈:至少某些博弈方在轮到行动时不完全了解此前全部博弈得进程得博弈.(参与者不能够完全获得其她参与者得行动信息,也就就是说当参与者做选择得时候不知道其她参与者得选择)2、静态博弈:所有博弈方同时选择行动;或者虽非同时行动,但行动在后者并不知道行动在先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得博弈。
动态博弈:各博弈方得选择与行动又先后次序且后选择、后行动得博弈方在自己选择、行动之前可以瞧到其她博弈方得选择与行动.3、一致预测性:如果所有博弈方都预测一个特定博弈结果会出现,所有博弈方都不会利用该预测或者这种预测能力选择与预测结果不一致得策略,即没有哪个博弈方有偏离这个预测结果得愿望,因此预测结果会成为博弈得最终结果。
4、纳什均衡:在博弈中,如果由各个博弈方得各一个策略组成得某个策略组合中,任一博弈方得策略,都就是对其余博弈方策略得组合得最佳对策,也即对任意都成立,则称为得一个纳什均衡.5、逆推归纳法:从动态博弈得最后一个阶段博弈方得行为开始分析,逐步倒推回前一个阶段相应博弈方得行为选择,一直到第一个阶段得分析方法。
6、委托人——代理人理论: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中有很多委托人——代理人关系,有明显得,也有隐蔽得,且代理人—委托人都面临市场得不确定性与风险,她们二者之间掌握得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
7、有限次重复博弈得民间定理:设原博弈得一次性博弈有均衡得益数组优于w,那么在该博弈得多次重复中所有不小于个体理性得益得可实现得益,都至少有一个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得极限得平均得益来实现它们。
8、9、最优反应动态:有快速学习能力得小群体成员得反复博弈。
10、复制动态:学习速度很慢得成员组成得大群体随机配对得反复博弈11、一个策略组合与相应得判断满足下列4个要求,称为一个“完美贝叶斯均衡”:要求1:在各个信息集,轮到选择得博弈方必须具有一个关于博弈达到该信息集中每个节点可能性得“判断”.对非单节点信息集,一个“判断"就就是博弈达到该信息集中各个节点可能性得概率分布,对单节点信息集,则可理解为“判断达到该节点得概率为1”要求2:给定各博弈方得“判断”,她们得策略必须就是“序列理性"得。
信息经济学复习题
信息经济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宏观信息系统
2、信息
3、信息资源
4、信息资源开发
5、信息市场
6、规模经济
7、合作效应
8、自然垄断
9、信息系统
10、微观信息系统
11、不确定性
12、逆向选择
13、信息产业
14、信息商品
15、信息经济
二、简答题
1、简要回答信息市场的特征和模式。
2、简要回答信息的特征有哪些。
3、信息系统效益的特点是什么?
4、信息市场的特征是什么?
5、简要回答信息系统经济效益专家评价法的主要内容。
6、信息市场有哪些主要功能?
7、信息市场有哪些主要模式?
8、简要回答信息系统效益评价的原则。
9、简要说明信息资源的范畴与特征。
10、简要回答信息商品使用价值的特征。
11、简要说明信息商品生产的学习曲线。
12、信息系统成本测算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3、简要回答信息市场与其他市场的关系。
14、简要回答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15、信息商品消费的特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
1、论述影响信息商品供给和需求的因素。
2、论述最佳搜寻次数的确定过程以及价格离散程度的变化、外在因素引起搜寻成本降低对最佳搜寻次数的影响。
(需画图说明)
3、论述信息商品的成本结构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4、论述信息产业收益递增机制形成的原因。
5、简述委托——代理关系中参与约束与激励相容约束。
6、为什么说信息产业具有范围经济的特点。
期末复习信息经济学(乌家培)
信息经济学(乌家培)第一章导论▉信息经济学含义:是对经济活动中信息及其影响进行经济分析的经济学,也是对信息及其技术与产业所改变的经济进行研究的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的再次理解: 是经济不确定性理论自然发展的结果,具体来说是研究信息如何制约市场不确定性和技术不确定性,如何改变经济参与者和决策环境而影响经济行为,或者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使自身处于更为有利的博弈地位等问题的一门学科。
▉信息经济学的作用:1)有利于揭示市场中低效率的原因所在。
2)可帮助人们建立对市场经济中无形的信息市场运行的认识框架。
3)有助于人们掌握和运用信息系统、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发展规律。
4)有利于深入分析经济发展的成因。
5)促使人们理解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和披露方式对市场和政府有效运作的重要性。
6)使人们更加认识到:越是复杂的经济活动(如金融、环保、脱贫因素等)越依赖于信息。
第二章不确定性、风险与信息▉不确定性的含义:是与确定性相对立的,指经济主体对状态这一不可控制变量的产生与否不具备完全知识。
▉不确定性基本类型:外生不确定性:生成于某个经济系统自身范围之外的不确定性。
内生不确定性:产生于某个经济系统自身范畴之内,影响经济系统操作效用的不确定性。
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风险的含义:已知其结果的概率分布函数的不确定性,或根据对事实的客观分类有能力计算出概率的随机状态。
它是比一般不确定性包含更多的确定内容的不确定性。
▉风险偏好类型:1)风险厌恶(Risk Aversion):表明市场参与者对于风险的个人偏好状态,其效用随着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但其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风险爱好者(Risk Lover):其效用和风险规避者一样,也会随着风险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的是其边际效用呈现递增趋势,这是风险爱好者与风险厌恶者的一个重要区别。
3)风险中性(Risk Neutral):其既不厌恶风险也不爱好风险,对风险没有明显的偏好。
他们既愿意接受无风险的较大收益,也愿意接受具有风险的不确定的随机收益,风险对其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因素。
信息经济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1、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各自拥有对方所不知道的私人信息。
或者说,在博弈中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人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
2、价格离散:3、信息产业的梯度转移:是指信息技术、信息部门或信息产业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的转移过程。
4、信息悖论:是指企业对信息技术的投资与所得到的回报与预期相差太远。
5、信息经济:6、逆向选择:是指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利选择的环境。
7、信息产业:是指国民经济活动中与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直接相关的产业集合。
8、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通过利用信息通信与网络技术,充分开发企业内外部的信息资源,以提高战略管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客户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各环节的效率,实现知识共享与流程再造,并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二、简答题1、委托代理理论:所谓委托代理理论问题,是指由于代理人、、、2、斯蒂格勒信息搜寻原理:3、信息商品的成本特点:(1)信息商品成本特点是具有高固定成本与低复制成本。
(2)4、信息企业商品销售策略:5、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格局:(1)我国东部沿海省区总的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又享有特殊的开放政策,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基础,产业信息化程度较高。
(2)西部地区除四川和陕西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在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发展中起带头作用外,其余的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和不发达地区。
(3)中部地区在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程度上处于东、西部地区之间,在信息产业发展方面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科技文化基础,是我国信息产业及信息市场极有发展前途的地带。
6、代理人约束机制的内容:(1)内部约束机制:经营决策制度财务控制制度内部监督制度股东通过各种形式监管(2)外部约束机制:产品市场的约束资本市场的约束7、信息商品价值分析:对于信息价值的研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信息的效用价值的分析,一种是信息的劳动价值分析。
前者是在西方经济学的框架下来考虑问题,后者是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来分析问题。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部分:信息经济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一、信息经济学的定义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在市场交易中的作用以及信息不对称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的经济学分支。
它主要关注信息的不完全性、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播以及信息在市场中的价值。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信息成本、信息价值、信息不对称、信息筛选、信息市场等。
二、信息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信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信息在市场交易中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经济学家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理论,这是信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信息不对称理论指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可能会出现失灵,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三、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信息不对称:指交易双方在信息获取和处理上的差异。
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市场失灵,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2. 逆向选择: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上优质商品被劣质商品挤出,导致市场质量下降。
3. 道德风险: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交易一方可能利用信息优势采取对另一方不利的行动,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4. 信息筛选:指交易双方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处理和传播信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5. 信息市场:指专门从事信息交易的市场,如股市、房地产市场等。
6. 信息成本:指获取、处理和传播信息所需的成本,包括时间、人力、物力等。
7. 信息价值:指信息对决策者而言的效用,包括提高决策质量、降低风险等。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部分:信息经济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一、信息经济学的定义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在市场交易中的作用以及信息不对称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的经济学分支。
它主要关注信息的不完全性、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播以及信息在市场中的价值。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信息成本、信息价值、信息不对称、信息筛选、信息市场等。
二、信息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信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信息在市场交易中的作用。
信息经济学 复习自测题参考答案
《信息经济学》复习自测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B3、A4、B5、B6、B7、D8、A9、C 10、C11、A 12、C 13、D 14、A 15、D 16、A 17、B 18、A 19、A 20、D二、多项选择题1、ACD2、ABCD3、ABCD4、ACD5、BCD6、ABCD7、ABC8、ACD9、AD 10、ABC11、AD 12、BC 13、AC 14、CD 15、ABCD16、ABD 17、AB 18、ABD 19、ABCD 20、ABC三、判断题1、A2、A3、B4、A5、A6、B7、A8、B9、B 10、B11、A 12、A 13、A 14、A 15、B 16、A 17、B 18、A 19、B 20、B21、B 22、B 23、A 24、A 25、B 26、B 27、B 28、B 29、A 30、B31、B 32、A 33、B 34、B 35、B 36、B 37、A 38、A 39、B 40、B四、简答题1、简答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市场信息的基本形式及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资源配置中的信息机制、信息资源配置、如何实现最优信息经济和微观信息市场。
2、参与者为什么不能通过保险市场转移所有可保风险?市场参与者不可能通过保险市场转移其全部可保风险,主要基于如下三个方面的限制:1)可保风险的范围因保险公司的经营规模和能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个就产生了对可保风险的专业和种类的限制;2)可报风险的数量也是有限制的,保险公司常对保险责任的总数加以限制,比如,私人医疗保险;3)保险公司对投保人往往会施加直接的限制。
3、构成委托-代理关系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市场中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且双方都是在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者;代理人与委托人都面临着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且二者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代理人的私人信息影响委托人的利益,也就是说,委托人不得不为代理人的决策或行为承担一定的风险。
信息信息经济学复习
信息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预期收益:也称为期望收益,是指如果没有意外事件发生时根据已知信息所预测能得到的收益。
2、道德风险:也译为败德行为,是指经济代理人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或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
3、信息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信息产品,即它是人们通过搜集、加工、传递和存储所形成的,并且用来交换的信息。
信息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一系列不同于一般物质商品的特征,在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再生产各环节具有许多与物质商品不同的特点。
4、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对称信息:指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主体之间作对称分布的有关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也就是相互对应的市场参与者双方都了解对方的信息度量或经济环境。
非对称信息:指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主体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
5、市场信号:指一个竞争对手的任何行动。
这种信号能直接或间接反映竞争对手的意图、动机、目标或内部情况。
竞争对手的行为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提供信号。
有些信号是虚张声势,有些信号是警告,还有些表示了某些行动的趋势。
市场信号是市场中信息传递的间接方式,即使并非全部也有大部分竞争者的行为表达了某种信息,有助于分析竞争者情况和制定战略。
6、信息市场运行机制:信息商品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是由信息商品经济决定的,是信息市场体系的传导机制。
7、连续信息:也称信息流,是指经济过程中的每一个时期都存在与下一部决策具有密切联系的信息。
8、信息产业结构:是指构成信息产业体系的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联系方式。
信息产业结构反映的是信息产业各要素在各个信息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信息产业结构不仅指信息产业中的行业结构或部门结构,也包括信息产业中各生产要素的结构。
二、简答题1、构成委托代理关系的条件是什么?P165答:经济学上的委托代理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构成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条件是:第一,市场中存在相互独立的个体,且双方都是在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者;第二,代理者与委托人都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两者之间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第三,委托人不得不为代理人的决策或行为承担一定的风险。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1、信息熵的概念是信息论的奠基人香侬提出的。
2、香侬的信息熵公式为:3、纳什均衡的定义:当且仅当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者能够通过单方面背离均衡战略而增加收益时,该战略组合形成纳什均衡。
4、纳什均衡与占优战略均衡及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之间的关系(1)占优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即每一个占优战略均衡、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但并非每一个纳什均衡都是占优战略均衡或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
(2)纳什均衡一定是在重复剔除严格劣战略过程中没有被剔除的战略组合,但没有被剔除的战略组合,但没有被剔除的战略组合不一定是纳什均衡,除非他是唯一的。
5、在两人的有限博弈中,有一个求得纳什均衡的简单方法——划线法:先考虑A 的战略,对于第一个给定的B 的战略,找出A 的最优战略,在其对应的支付下面画一横线;然后用同样方法找出B 的最优策略。
在完成这个过程中,如果某个支付格内的两个数字都有横线,则这个数字格对应的战略组合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6、委托代理关系:一般的委托-代理关系泛指在任何一种涉及不对称信息的交易(合同、协议)中参与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掌握信息多、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掌握信息少、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
简单的说,“知情者”是代理人,“不知情者”是委托人。
也就是说,只要在建立或签订合同前后,市场参加者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这种经济关系都可以被认为属于委托-代理关系。
7、代理人的实际收益函数: u1= w-C(a) u2=y-w8、最优行动的必要条件:C ′(a*)=1 a*是代理成本9、委托-代理模型主要研究问题道德风险:又称败德行为。
它是指在签订合同之后,代理人利用隐藏信息或隐藏行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了委托人或者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
逆向选择:实在签订合同之前,代理人已经掌握某些委托人不掌握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对委托人是不利的。
处理信息优势的代理人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签订有利于自己的合同,而委托人则可能由于处于信息劣势而做出对自己不利的选择。
信息经济学期末复习纲要
二、简答:1.博弈论要素:(1)参与人players即博弈中的决策主体,参与人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团体,如企业,国家等。
参与人目的是通过选择行动(或战略)以最大化自己的支付(效用水平)。
重要的是:每个参与人必须有可供选择的行动和一个很好定义的偏好函数。
不做决策的被动主体只能被当作环境参数。
(2)行动ACTIONS OR MOVES参与人在博弈的某个时点的决策变量。
(坦白)N个参与人的行动的有序集称为行动组合(坦白,抵赖)(3)信息information参与人有关博弈的知识,特别是有关自然的选择,其他参与人的特征和行动的知识。
完美信息perfect information:指一个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行动选择有准确的理解,即每个信息集只包含一个值。
(4)共同知识common knowledge 所有参与人知道每一步的信息集。
(5)战略strategies参与人在给定信息集的情况下的行动规则,它规定参与人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行动。
战略与行动:战略是行动的规则而不是行动本身。
在静态博弈中,战略和行动是相同的。
战略必须是完备的,要给出参与人在每一种可想象得到的情况下的行动选择。
(6)支付payoff(效用utility)在一个特定的战略组合下参与人得到的确定效用水平,或是指参与人得到的期望效用水平。
(7)均衡equilibrium指所有参与人的最优战略的组合。
2.定价策略:(1).多重订价多重定价(multiple pricing)是指厂商对于同一件信息商品通过不同角度进行分割或者组合,赋予不同价格,从而实现市场细分。
这是一种从产品角度出发的定价策略,这种角度包括信息时滞、系统界面、使用权限、计算速度、服务协议、结构性能、广含性、功能数量等。
(2)捆绑定价捆绑定价(bundling pricing)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关产品,捆绑打包出售,并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
这种销售行为和定价策略在信息商品领域常常出现,例如微软公司将IE与Window 98浏览器捆绑,并以零价格附随出售。
信息经济学复习
信息经济学复习第⼀章导论1、信息经济学是对经济活动中信息及其影响进⾏经济分析的经济学,也是对信息及其与产业所改变的经济进⾏研究的经济学。
2、信息经济学的发展:①思想萌芽:凡勃伦《资本的性质》②信息经济学的产⽣:马夏克《信息经济学评论》3、信息经济学的拓展时期的发展:①1970年,阿克洛夫提出“柠檬”市场理论,标志着微观信息经济学由产⽣形成阶段进⼊到发展阶段;②斯彭斯,信号发送理论;③1976年,斯蒂格利茨,信息甄别理论;④斯蒂格利茨与格罗斯曼提出市场信息效率与市场效率之间存在悖论,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4、信息经济学⼋⼤理论:①1970年,阿克洛夫创⽴柠檬市场理论;②1971年赫什雷弗提出信息市场理论;③1972年马夏克和拉得纳完善团队的经济理论;④1973年斯彭斯提出信号发送理论;⑤1976年斯蒂格利茨提出信息甄别理论格罗斯曼和斯蒂格利茨等提出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⑥1976年,格罗斯曼和斯蒂格利茨等提出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⑦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委托代理理论;⑧史蒂格勒搜寻理论和马夏克信息系统选择理论5、三位⾮合作博弈的主要学者及其理论:①美国普林斯顿⼤学的约翰.纳什—静态环境,纳什均衡;②加利福尼亚⼤学伯克利分校的约翰.海撒尼—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海撒尼转换;③德国波恩⼤学的莱恩哈德.泽尔腾—动态博弈6、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度:①不完全信息与⾮对称信息②统计决策③企业管理与信息管理④信息产业⑤信息经济第⼆章不确定性、风险与信息1、不确定性:指经济主体对状态这⼀不可控制变量的产⽣与否不具备完全知识。
根据已经认识的可能经济环境状态的不同,分为外⽣不确定性和内⽣不确定性。
外⽣不确定性:⽣成于某个经济系统之外的不确定性,也指与⾏为者本⾝⽆关的环境不确定性;内⽣不确定性(市场不确定性):⽣成于经济系统内部,影响经济系统操作效⽤的不确定性2、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主要区别在于:⼈们是否了解不确定性事件结果的概率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经济学复习一、信息经济学的产生发展1919年,信息经济学启蒙思想最早出自凡勃伦的《资本的性质》1959年,马尔萨克的《信息经济学评论》,此文标志着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
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提出旧汽车市场分析的“柠檬”(次货或二手货)理论,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由产生形成阶段进入到发展阶段。
二、国外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角度1、以不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的假设出发分析经济现象。
2、从统计决策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利用信息实现最优信息经济。
3、从企业管理和信息管理角度研究信息经济现象。
4、从信息产业角度分析信息经济现象。
5、从信息经济的统计测算角度分析信息经济现象。
三、信息经济学的学科内容(1) 微观信息经济学:主要包括:市场机制与市场信号模型、信息资源配置理论、微观信息市场及其均衡理论、委托人-代理人理论及其分析模型、不完全信息与非对称信息分析模型、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模型、激励机制、搜寻理论及模型等;(2)宏观信息经济学:主要是从国民经济的整体上去探讨产业良性发展的测度、道路和策略;(3)信息系统经济学:主要是对于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中的有关的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包括:信息系统建设中的成本问题、信息系统的效益问题、信息产业与信息服务的价格问题等等。
四、信息经济学研究内容第一,研究市场信息的经济效用。
第二,研究信息系统经济。
第三,研究信息经济与信息产业的理论和测度方法。
第四,研究信息社会的经济理论。
第五,研究国际信息经济理论。
五、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和规律六、博弈论的定义理解:博弈就是策略对抗,或与策略有关键作用的游戏,或者说博弈就是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七、经济博弈论主要概念及表述:局中人:指做决策的个体。
每个局中人的目标都是通过选择行动来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行动:是局中人的决策变量。
信息:指局中人在博弈中的知识,特别是有关其他局中人(竞争者或对手)的特征何行动的知识。
战略:是局中人选择行动的规则,它告诉局中人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行动。
支付:既可以被用来指实际支付,也可以用来指期望支付。
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指代含义。
结果:是指在博弈结束后,建立博弈模型者从行动、支付和其他变量的取值中所挑选出来的他所感兴趣的要素的集合。
或者,结果指博弈分析者感兴趣的要素的集合。
均衡:指所有局中人的最优战略组合或行动组合。
八、经济博弈分类: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信息经济学的学科分支九、:囚犯困境“囚犯困境”旨在描述真实世界中既竞争又合作行为现象,此理论经数学证明个人间的互动皆系从理性自利出发,致其互动结局既可能“双赢”也极可能“双输”。
例如:寡头竞争、军备竞赛、团队生产中的劳动供给、公共产品的供给等等。
囚犯困境反映了一个深刻问题,这就是个人理性与团体理性的冲突。
十、纳什均衡:即在另一局中人的选择既定时,每个局中人都做了最优选择旧汽车市场:买主希望以平均质量购买旧汽车,而这个平均质量的预期价格一般低于高质量旧汽车的最低预期售价,故总会有部分高质量汽车卖主不能忍受该交易价格而将其旧汽车撤出市场。
(信息之间的不对称)十一、什么是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别:通常认为,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可以用某种具体的概率值表示,那么,这种随机状态就称为风险;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不能够(至少在目前条件下还不能)以某种实际的概率值表述出可能产生的结果,这种随机状态则称为不确定性,风险分类:风险厌恶、风险爱好和风险中性。
十二、什么是不确定性:通常认为,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可以用某种具体的概率值表示,那么,这种随机状态就称为风险;十三、什么是信息:信息就是传递中的知识差。
本质上是一种市场参加者的市场知识与经济环境中的事件,状态(主客观不确定性)之间概率性建构的知识差,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更不是精神。
十四、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完全信息:市场参加者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完全竞争:建立在一系列理想环境状态下的竞争经济模式,完全竞争是这样一种市场结构,在其中同质的商品有很多卖者,没有一个卖者或买者能控制价格,进入很容易并且资源可以随时从一个使用者转向另一个使用者。
例如,许多农产品市场就具有完全竞争市场这些特征。
指那些不存在足以影响价格的企业或消费者的市场。
不完全信息:原因:1)人类获取信息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即信息搜寻成本。
2)人类接受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
3)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
十五、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公共信息:又称为“常识”,“共同知识”,或“共同认识”,公共信息是指这样一种假设,所有相关信息都能被绝大多数市场参加者所获取、认同或了解。
1)公共信息数量的增加,将会降低市场运行的效率。
公共信息的存在较大地妨碍了风险分担,从而破坏了市场参加者相应的预期收益;市场公共信息数量的增加,将会降低市场运行的效率。
也就是说,随着公共信息的传播,市场将变得自给足,从而排除风险交易的可能。
同时,公共信息的增加最直接地影响到市场参加者收集信息的刺激和动力,在交易机会减少的情况下市场效率也就相应地下降。
私人信息(个别知识):1、定义:是指个别市场参加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质的市场知识2)私人信息与公共信息的区别与联系:1)信息集合中可以被所有或绝大多数市场参加者自由获取的信息为公共信息;而仅被个别或少数市场参加者所掌握的为私人信息。
2)公共信息是市场运行的基础,而个别知识是市场存在的基础;3)在传播途径上有所不同,私人信息一般通过非正式途径传播;4)从私人信息的预期效用来看,私人信息可以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而公共信息的传播将降低市场效率。
5)共同知识使市场参加者成为市场活动中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格受支配者,而个别知识则推动市场参加者成为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格支配者。
十六: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以及分类对称信息:定义:指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双方都掌握有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度量,也即对应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备的知识和所处的经济环境。
分类:一是市场参加者双方都没有掌握有关信息的信息环境,即双方都处于“无知”状态;二是市场参加者双方都处于“完备信息”状态;三是市场参加者双方都掌握相同度量有关信息的信息环境;非对称信息:定义:所谓非对称信息,就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
搭便车行为(信息非对称的必然经济结果):是指在一个共同利益体中,当团体利益同分、责任与成本由团体的每个成员承担时,便有可能会出现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的投机行为或动机。
例子:(商场的“买一赠一”、“滥竽充数”)非对称市场分类:1)、买主与卖主之间的信息差别产生的非对称性市场。
2)买主与买主之间的值息差别产生的非对称性市场。
3)卖主与卖主之间的信息差别产生的非对称性市场。
十七: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事实上就是居于信息优势与处于信息劣势的市场参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其广泛存在于一切组织和一切经济活动中,存在于组织的每一个管理层上。
在这种契约关系下,委托人授权代理人为实现委托人的利益而从事某些活动。
(代理人)——必须在许多可供选择的行为中选择一项预定的行为,该行为既影响其自身的收益,也影响另外一个个体(委托人)的收益;(委托人)——具有付酬能力并拥有规定付酬方式和数量的权力,即委托人在代理人选择行为之前就能与代理人确定某种合同,该合同明确规定代理人的报酬是委托人观察代理行为结果的函数。
十八、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难题:1、代理人的选择难题;2、最大化刺激的合同;3、代理人利润额的确定。
2、代理人与委托人都面临着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且他们二者之间所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
十九:激励机制激励就是委托人如何使代理人在选择与不选择委托人标准或目标时,从自身效用最大化出发,自愿地或不得不选择与委托人标准或目标相一致的行动。
1)激励的出发点是满足组织成员的各种需要,即通过系统的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来满足企业员工的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
2)科学的激励工作需要奖励和惩罚并举,既要对员工表现出来的符合企业期望的行为进行奖励,又要对不符合员工期望的行为进行惩罚。
3)激励贯穿于企业员工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对员工个人需要的了解、个性的把握、行为过程的控制和行为结果的评价等。
因此,激励工作需要耐心。
赫兹伯格说,如何激励员工:锲而不舍。
4)信息沟通贯穿于激励工作的始末,从对激励制度的宣传、企业员工个人的了解,到对员工行为过程的控制和对员工行为结果的评价等,都依赖于一定的信息沟通。
企业组织中信息沟通是否通畅,是否及时、准确、全面,直接影响着激励制度的运用效果和激励工作的成本。
5) 激励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同时,也能让组织成员实现其个人目标,即达到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在客观上的统一。
参与约束激励相容约束二十、不利选择不利选择是指在建立委托人-代理人关系之前,代理人已经掌握某些委托人不了解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有可能是对委托人不利的。
代理人利用这些有可能对委托人不利的信息签订对自己有利的合同,而委托人则由于信息劣势而处于对己不利的选择位置上,是为不利选择。
产品销售领域的不利选择(信息不完全和信息非对称):在一般商品销售市场上,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是不利选择的根本原因,而基于产品质量不确定性基础上的市场信息差别是不利选择的直接诱惑因素。
二十一、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指经济代理人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或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
道德风险产生的关键原因:在于代理人拥有独占性的私人信息,在这种环境下,代理人可能会利用其私人信息采取某些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
对策:激励机制理论:委托人代理人理论普遍发展了以合作和分担风险概念为中心的信息激励机制理论,使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市场能够产生次优经济效率,并最终接近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最优状态。
市场信号理论:在“自然”选择代理人类别后,代理人在建立合同之前或之后将通过某些方式或行动向委托人显示自己的风险类别,或者委托人在建立合同前后一般也要求代理人显示自身的风险类别,以此降低或减少市场中道德风险的影响。
二十二、市场信号的作用 市场信号或信号可以是一种概率分布,也可以是一项具体行动。
信号本身并没有什么重要的经济意义,但它们有助于人们在观察和预测经济活动过程中降低不确定性,减低市场中市场信息不对称。
二十三、广告:广告可以定义为某种商品的可获得性和质量的信息提供形式,或者说,广告是给潜在的买主提供有关卖主信息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