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工厂运转几个月以后,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开始下 降。公司在新设备和技术上巨大的投资并没有以生产 率的提高获得更多利润,反而工人那里出现不断的抱 怨,旷工率也上升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管理层决 定增加工资,以期望激励员工更有效地完成工作。实 行新的工资方案以后,员工的生产率和他们对工作的 满意度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
• 通过激励促成组织中人的行为产生,但激励的 程度取决于某一行动的效价和期望值
激励力=某一行动的效价×期望值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3. 激励产生的内因与外因 • 内因:人的认知知识(需求、价值观、
行为准则、对行为对象的认知等) • 外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土、阳光、空气、 自然资源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劳动条件、经 济地位、文化条件等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Y理论: • 员工并非好逸恶劳,而是自觉勤奋,喜欢工作; • 员工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工作中执行完成
任务的承诺; • 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但能够承担责任,而且还主
动寻求承担责任性; • 绝大多数人都具备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麦格雷戈认为Y理论的假设比X理论更实际有 效,因此他建议让员工参与决策,为员工提供富
期望理论
• 效价和期望值的不同结合 会产生不同的激励力量: E高*V高= M高 E中*V中= M中 E高*V低= M低 E低*V高= M低 E低*V低= M低
激励力=M 期望值=E 效 价=V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二、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是由美国的亚当斯于1963年提出的,其内容 包括: 员工的工作态度既受到绝对报酬的影响,又受到相对报 酬的影响 员工会进行横向比较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附:——组织中的激励是指管理者运用某 种方法和途径,使得组织成员或群体为 完成组织目标而积极行动、努力工作。
——就管理者而言,激励表现为一种由 管理者所实施的,意在引发、维持和促 进人们进行组织所预期的行为的管理活 动过程。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 激励的目的
人们选择并加入某个企业,在企业中被置于一定 的岗位,为履行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而工作。 这一过程之所以能实现,是因为从个人看,该组织 具有满足他特定需要的现实功能;从组织来看,则 确认个人能够胜任组织任务,而且组织也的确能够 通过组织目标的实现,满足其个人要求。个人通常 希望组织能满足其更多的需求,而组织则常常要求 组织成员付出更多努力。只有这两方面结合起来, 才有可能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传统模型与双因素模型的区别
传统模型: 满意
双因素模型: 满意
不满意
不满意
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没有满意 ≠不满意
没有不满意 ≠ 满意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三、麦克兰的成就需要论励
激励需求理论是20世纪50年 代麦克莱兰提出的。认为在人的生 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们 有三种主要需要,包括:
求高一层次的需要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需要层次理论(1)
自我实现需要 自尊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MG2-28
需要层次理论(2)
满足方式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归属)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挑战性项目, 创新与 创造机会, 培训
重要项目, 赏识, 显赫的办公位置
b.按强化的方式不同分为 连续强化、间断强化、随机强化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第四节 综合激励理论
• 1986年,波特和劳勒在期望激励理论的 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更加完善的激励过 程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之所以被激 励,是因为根据过去的习得经验,对未 来报酬有某种愿望。即:过去的经验告 诉人们,目前的工作与未来的报酬之间 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根据对这种因果 关系的认识,人们在现在的工作中表现 出一定的
3.批评激励:通过批评来激发员工改正错误行为的 信心和决心。
4.培训激励:通过灌输组织文化和开展技术知识培 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增强其更新知识、共同完 成组织目标的热情。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二、激励实务
(一)、委以恰当工作,激发职工内在的 工作热情
1. 工作的分配要能考虑到职工的特长和爱好, 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课堂讨论
讨论:附马幸福吗?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四、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
美国管理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Douglas McGregor)总结出的关于人性的假设: X理论: • 员工天性好逸恶劳,只要可能,就会躲避工作; • 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要求; • 员工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安于现状,缺乏 创造性; • 不喜欢工作,需要对他们采取强制措施或惩罚办法, 迫使他们实现组织目标。
因此,激励的目的在于从既定的组织目标出发, 寻求组织与个人在目标、行为上的内在一致性,从 而达到两者之间在行为及其效果上的良性循环。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 激励的过程
没有满足 引发紧张
优势动 机导致
达到
需要
动机
行为
目标
反馈
满足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 激励方式
1.物质性激励
物质性激励的作用来自于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而每个 人都有这种需要,因此物质性激励产生的动力来自于行为 者自身,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主动的力量。物质性激励所产 生的激励作用是边际递减的。
二、 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是1959年由美国的赫兹伯格提 出的,其主要内容有: • 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决定着任务的完成情况 • 传统的“不满意 ——不满意”观念是不确切
的 • 导致工作满意的因素与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因
素是不同的 • 保健因素与工作环境条件或外部因素有关,而
激励因素则与工作本身的特点和工作内容或 内在因素有关 • 调动人的积极性要从激励因素第着十二手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一、期望理论
期望理论是美国学者弗鲁姆在1964年提出的, 他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 既定结果,并且这种结果对个人是非常重要的时候 ,才会被激励起来。去做某些事情。
• 期望理论的基本描述:
激励力(M)=期望值(E) ×效价(V)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朋友, 权贵, 上级, 顾客
工作保证; 医疗人寿保险; 安全规则
基本工资, 工作机会, 温暖, 饮水, 工作餐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简评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第一次揭示了 人类行为动机的实质
• 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导源 • 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
识存在的 • 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有挑战性和责任感的工作,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
认为这有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第三节 激励的过程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过程的起点——人的 需要出发,研究是什么因素引起、维持并指导某种 行为去实现目标。而过程型是在内容型激励理论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类理论从人的动机产生到行 为反应这一过程出发,研究有哪些因素对人的动机 与行为发生作用,其主要任务是了解对行为起决定 作用的某些关键因素,掌握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以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 成就的需要: 指渴望完成困
难的事情、获
得某种高的成
功标准、掌握
复杂的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 及超过别人。
– 依附的需要:
成就需要
指渴望结成紧
密的个人关系、
回避冲突以及
建立亲切的友
激励需
谊。
求理论
权力需要
依附需要
– 权力的需要:指渴望影响或控 制他人、为他人负责以及拥有
高于他人的职权的权威。
第一节 激励的原理
一、 激励的概念与对象
1. 激励的概念
激励(motivation),在管理学的一般教科 书中,通常是和动机连在一起的。美国管理学 家罗宾斯把动机定义为个体通过高水平的努力 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而这种努力又能满足 个体的某些需要。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无论是激励还是动机,都包括三个要 素: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一般而言, 动机是指诱发、活跃、推动并引导行为 指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一、马斯洛与需要层次论
• 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1908-1970) 美国人,管理心理学家
• 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理论 • 需要层次论的构成根据三个基本假设:
◆ 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人的行为 ◆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顺序 ◆ 当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追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 二章激励
2020/11/28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引子
世纪良科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连接器、区域 网络接插器为主的大型企业,员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操作。
由于国际竞争的激烈和新生产的发展,管理部门开 始建立新工厂,包括最新的复杂技术和机器设备。向 工人公布这一规划时,他们很乐观,因为他们相信新 的生产方法和技术应用能够提高生产率和工作效率。
自己所得/自己付出 比 他人所得/他人付出; 员工还会进行纵向比较 现在自己所得/现在自己付出 比 过去自己所得/过去自己付出; 当人们感觉不公平时,就会采取措施,减少不公平感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三、强化理论
• 强化理论是由美国的斯金纳提出的 • 强化理论的类型:
a.按照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分为 正强化、负强化、惩罚、自然消退
– 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炉,四壁发红。每个人在 未碰到它时,就会受到发红炉壁的预警;
激励是指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 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 或过程。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2. 激励与行为 • 行为是对某种需求的追求 • 激励是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的动力,而行
为是人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相一致 的过程
(续)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 无激励的行为,是盲目而无意识的行为;有激 励而无效果的行为,说明激励机制出了问题
第二节 激励的内容理论
根据对人性的理解,着重突出激励对象的未满 足的需要类型:
从社会文化系统出发,对人的需求进行分类, 通过提供一种未满足的需要的框架,寻求管理对象 的激励效率——需要层次论
从组织范围角度出发,把人的需要具体化为员 工切实关心的问题——双因素理论
强调与未来需求相关的理论——后天需要论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4. 需要的管理学意义 • 员工个人的需要:生存和发展、心理、自我价
值实现的需要 • 领导者的需要:对制度权力的渴望 ,实现自我
价值的意愿 • 从领导方式看,需要是领导者指挥下属的行为
基础。领导的目的是通过他人的活动或投入, 实现组织的目标,个人目标缘组织目标的实现 而得以实现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报酬的 效价
对努力与 报酬关系
的判断
工作 能力
努力
理解 能力
工作 成就
看到了公 平的报酬
内在的 报酬
外在的 报酬
满足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第五节 激励的一般形式和实务
一、 激励的一般形式
1.工作激励:通过分配恰当的工作来激发员工内在 的工作热情。
2.成果激励:在正确评估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给员工 以合理奖惩,以保证员工行为的良性循环。
新工厂完工后,工人们从事的工作特点发生了急剧 的变化。工作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对工人的技术和 能力的要求降低了。以往四人一组的工作单位被取消, 代之以沿着装配线每个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干活,不允 许替换或者离开;工人们不再负责检验他们生产出来 的产品,不再衡量自己的生产率如何。产品从流水线 的终端被整理和运输部门统一处理。
2. 工件的分配要能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 既富有挑战性,又有实现可能性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清•顾嗣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 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
(二)、正确评价工作,合理给予报酬,形成良 性循环 1. 赏:合理。公平理论 2. 罚:合情。火炉原则 A.预先警告; B.即时处理; C.相同后果; D.普适执行。
2.精神性激励
精神性激励来自于对高级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一种发 自内心的、主动的力量。一般而言,需要层次高的人更乐 意接受这种激励方式。
3.竞争性激励
竞争性激励来自于外界的压力,行为者被动接受其作用, 常常被迫采取某种行为以符合组织要求。这是一种推力激 励,而前两者是拉力激励。
第十二章激励理论第十二章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