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诊治脓毒症

合集下载

脓毒症中医诊疗方案

脓毒症中医诊疗方案

脓毒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脓毒症(sepsis),即脓毒血症。

是指因感染引起的全身性严重反应,体温,循环,呼吸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

一种由感染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一、脓毒症的诊断标准1、感染指标:确诊或高度疑似的感染,具备下列临床特征:①发热(深部体温>38.3℃)或低体温(深部体温<36.0℃)②心率>90次/分或>不同年龄正常心率的二个标准差③气促,呼吸频率>30次/分2、炎症反应的生化学指标:①白细胞增多(白细胞计数>12×109/L)或白细胞减少(白细胞计数<4×109/L)或白细胞计数正常但不成熟白细胞>10%淋巴细胞计数减少② C反应蛋白(CRP)>正常2个标准差③前降钙素>正常2个标准差④血浆内毒素>正常2个标准差⑤血糖>7.7mmol/L或110mg/dl(无糖尿病史)3、器官功能障碍指标:①低血压状态(收缩压<90mmHg,平均动脉压<70mmHg或成人收缩压下降值>40mmHg)②心排指数<3.5L/min/m2(儿童心排指数正常值高于成人,为3.5-5.5 L/min/m2)或皮肤出现花斑③低氧血症(氧合指数PaO2/FiO2<300)或血清乳酸值>3mmol/L④急性少尿(尿量<0.5ml/kg/h持续2个小时以上)明显水肿或液体正平衡>20ml/Kg超过24小时⑤血肌酐增加≥0.5mg/dl⑥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质>4mg/L,或70mmol/L)⑦血小板减少(<100×109/L) 或凝血异常(APTT>60s或INR>1.5)⑧腹胀(肠鸣音减少)持续时间>24小时⑨意识状态为格拉斯哥评分<14分符合1中的两项以上和2中的一项以上指标即可诊断为脓毒症;脓毒症的基础上出现 3中的任何一项以上指标者即可诊断为严重脓毒症;出现3中的任何两项以上指标者诊断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二、脓毒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1. 抗感染菌培养及药敏之前,依据医院药敏试验敏感性经验与医生的临床经验降阶梯选择一到两种抗生素2.拮抗内毒素、炎性介质血必净注射液50~100ml加入250ml液体静脉滴注,2~3次/日。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脓毒症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脓毒症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脓毒症1范围本指南提出了脓毒症的预防、诊断、鉴别诊断、辨治建议。

本指南所建议的治疗药物和方法适用于18岁以上的成年脓毒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儿童、妊娠及产褥期妇女在应用本指南时需要另外征求临床医生的意见。

本指南的适用对象为中医药医疗机构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也可作为西医临床医师的重要参考。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7][8]。

脓毒症(sepsis):指明确或可疑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脓毒症伴由其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和/或组织灌注不足;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 脓毒症伴由其所致的低血压,虽经液体治疗后仍无法逆转。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因严重感染同时或相继并发一个以上系统或(和)器官的急性功能障碍或衰竭。

3临床诊断3.1西医诊断参照2012版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诊疗指南[9]及2015年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7](说明:截至本指南校稿、定稿、专家论证时,第4版拯救脓毒症国际指南尚未出版,相关内容可参考《Intensive Care Med》文献[10])3.1.1脓毒症:存在明确或可疑的感染,并具备下述某些临床特点:3.1.1.1一般指标:1)发热(体温>38.3℃)或低体温(体温<36℃)2)心率>90次/分或超过年龄校正后正常值的两个标准差以上3)呼吸急促4)意识改变5)严重水肿或液体正平衡(24h内>20ml/kg)6)高血糖(血糖>7.7mmol/L(140mg/dl),无糖尿病病史)3.1.1.2炎症指标:1)白细胞增多(白细胞计数(WBC)>12×109/L)或白细胞减少(WBC<4×109/L)或白细胞正常但未成熟细胞>10%2)C反应蛋白超过正常值两个标准差以上3)血浆降钙素原超过正常值两个标准差以上3.1.1.3血流动力学指标:低血压(收缩压(SBP)<90mmHg,平均动脉压(MAP)<70mmHg,或成人SBP下降>40mmHg,或超过年龄校正后正常值的两个标准差以上)3.1.1.4器官功能障碍指标:1)动脉低氧血症(氧合指数(PaO2/FiO2)<300mmHg)2)急性少尿(尽管足量液体复苏,尿量<0.5ml/kg/h超过2h)3)肌酐增加>44.2μmol/L(0.5mg/dl)4)凝血功能异常(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60s)5)肠梗阻(肠鸣音消失)6)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7)高胆红素血症(血浆总胆红素>70μmol/L(4mg/dl))3.1.1.5组织灌注指标:1)高乳酸血症(血乳酸>1mmol/L)2)毛细血管充盈受损(再灌注能力降低)或皮肤花斑3.1.2严重脓毒症诊断标准:由感染引起的下列任一情况:1)脓毒症导致的低血压2)乳酸超过实验室正常值上限3)在充分的液体复苏前提下,尿量<0.5ml/kg/h超过2h4)急性肺损伤①肺炎不是感染源:氧合指数(PaO2/FiO2)<250mmHg②肺炎是感染源:PaO2/FiO2<200mmHg5)肌酐>176.8μmol/L(2mg/dl)6)总胆红素>34.2μmol/L(2mg/dl)7)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8)凝血异常(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3.1.3脓毒性休克:指在充分液体复苏情况下仍持续存在组织低灌注(由感染导致的低血压、乳酸增高或少尿)3.2中医诊断3.2.1病名诊断脓毒症是西医病名,可归于中医学“外感高热”、“神昏”、“脏衰”等范畴。

中医外科对脓的辨证及用药

中医外科对脓的辨证及用药

中医外科对脓的辨证及用药脓由气血所化生,气血衰竭则不能托毒外出所致。

因此,痈疽等症的出脓是正气载毒外出,毒气随脓而泄,它和伤寒表症从汗解、腑证从下解是同样道理。

所以,痈疽脓毒,到了形成阶段,就必须辨别是否成脓。

如脓已成,还应辨清脓在浅表还是深部,然后才能进行适当处理。

因此,在疮疡局部诊断方面,辨别有脓、无脓是很重要的。

在脓成即溃之后,观察脓的性质,对诊断疮疡的预后效果,也有一定作用。

一、辨脓手法:什么是应指与不应指?所谓应指与不应指,就是用我们两手食指的指端,轻轻放在患处,隔以适当的距离,如把左食指重按一下,则右食指端接受到一种冲击的感觉;再把右食指重按一下,而左食指端也有同样的感觉。

彼此迭按,冲击感明显的,这就是应指;否则便是不应指。

这种方法,除了手指端、足趾端及足跟等皮厚处不宜摸出外,其余则不论浅部或深部的脓肿,都可以按照这种方法来辨别有脓或无脓。

二、辨脓方法:将手指按在脓肿的部位上,感觉脓肿的程度。

1、感觉热是有脓,不热则无脓;2、按之坚硬的为没有成脓;3、按之软则为内已成脓;4、按之大软为内脓已熟;5、轻按即痛,为脓在浅表;6、重按始痛,为脓在深部;7、薄皮剥起,其脓必浅;8、皮色不变又不高起的,其脓必深。

三、脓的性质:由于发病原因不同,所以脓的性质也不同。

1、气血旺盛者,则脓出稠黄;2、气血虚弱者,则脓出稀白;3、不治之症者,脓出如污水,或如粉浆;4、正常现象者,先出黄稠脓,次出桃花样脓,再次出淡红水,这便是痈疽疮疡的正常现象;易于生肌、收口。

5、脓色如桐油,或经常流黄水或清水者,则多为败逆之证。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中医药治疗知识知多少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中医药治疗知识知多少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中医药治疗知识知多少脓毒症是因为身体发生感染而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病死率较高。

出现脓毒症时,会引起胃肠道炎症反应,也会影响血液循环,发生胃肠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还会加重脓毒症病情,二者间是相互的。

脓毒症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胃肠功能障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且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西医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紊乱的方法主要是液体复苏、免疫调节、营养支持以及积极抗感染等,治疗方法比较局限,而且效果不佳。

近些年,中医药治疗得到较好的效果,包含中医药内治法与针灸、穴位贴敷等外治法,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药治疗。

一、中药内治法1、单味中药。

单味中药的使用临床多选择大黄,大黄性味苦寒,归于大肠经、胃经与心包经,主要功效可清热、泻下通便,还可凉血、活血。

大黄中包含大黄粉、大黄素、番泻苷以及大黄多糖等。

有研究发现大黄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抑菌的功效,保护胃肠道黏膜健康,还可改善微循环促进胃肠蠕动,同时还具有抗氧化、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

大黄取材较容易,价格更经济。

有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发现,重症脓毒症患者在未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前使用大黄,可有效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以及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缩短胃肠功能障碍衰竭的时间,降低病死率。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使用大黄治疗,有助于消化道出血的恢复,缓解腹胀等不适症状。

2、泻下通腑法。

方剂代表为大承气汤,药方组成主要有枳实、大黄、厚朴与芒硝。

其中枳实的作用是消积导致,缓解腹部胀满气滞之症。

有学者研究发现使用大承气汤治疗的患者,排气得到明显改善,排便更加顺畅,腹胀、腹痛以及肠鸣音症状都得到有效缓解,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降低MODS患者血清炎症水平,降低病死率。

中药灌肠,最早出现在《伤寒论》中,该方法容易操作,吸收效果更好,而且作用效果更直接,特别适用于禁食患者或者不能口服用药的胃肠功能障碍患者。

中医对脓毒症病机的认识及治疗方法-急诊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中医对脓毒症病机的认识及治疗方法-急诊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中医对脓毒症病机的认识及治疗方法-急诊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脓毒症是严重感染、严重创(烧)伤、休克、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已成为临床危患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与感染、炎症、免疫和凝血系统功能改变等因素有关,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多种疾病的重要环节和病理基础。

寻求最佳的脓毒症诊断治疗方法、规范临床治疗和干预方案,提高重度脓毒症的救治成功率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从脓毒症临床症状和演变过程来看,其过程基本包含于《伤寒论》和温病学着作中所论述的温热病,脓毒症应属于中医学热病范畴,脓毒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障碍则属于厥证脱证。

脓毒症的治疗理论基础包含王今达教授的三证三法及菌毒炎并治,孔立等的调肺气、降肺气,王蕾等的扶正解毒通络、分层扭转等。

上述理论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使脓毒症的病死率降低,充分显示了中西医结合在防治脓毒症中的优势。

1中医对脓毒症病机的认识目前现代医学认为,感染和组织创伤时,局部炎症反应对细菌的清除和损伤的组织修复有一定的必要性,具有保护作用的。

当炎症反应过激或失控时,炎症反应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就会转变为损害作用,导致组织自身细胞凋亡和器官衰竭。

吾师姜树民教授对脓毒症病机的认识主要有正气不足、腑气不通、毒热内蕴、瘀血阻滞等观点。

其中以脾胃虚弱导致的正气不足和腑气不通为病因病机的关键因素。

1.1正气不足是本病的基本病机《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日常生活中人体是否会感受邪气而发病,病情发展的速度、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都取决于正气是否充足。

吾师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充则气血调,在内无壅滞之扰,在外无六所犯。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从根本上阐明了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对认识脓毒症的病机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患者年高,又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久病体虚,机体处于正气亏虚、阴阳失和的状态,外来之邪则容易趁虚而入,内在没有正气抵抗,则外邪肆虐。

高热(脓毒症高热)中医诊疗方案

高热(脓毒症高热)中医诊疗方案

高热(脓毒症高热)中医诊疗方案高热(脓毒症高热)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

(1)体温在 39℃以上,并持续数小时以上不退者,或体温下降后,又逐渐升高;(2)伴有面赤,心烦口渴;或咽喉有腐烂白点,颈项肿胀;或咳喘胸痛,痰多黄稠;或小便黄赤、频急涩痛;或大便秘结或腹泻黄臭稀水,腹胀满,腹痛拒按,烦躁谵语;或斑疹隐隐。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第 13 版)(陈灏珠、林果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及《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2008 年)。

(1)脓毒症诊断标准:原发感染灶的症状和体征; SIRS 的表现;脓毒症进展后出现的休克及进行性多器官功能不全表现。

(2)SIRS 的表现,指具有 2 项或 2 项以上的下述临床表现:体温>38℃或<36℃;心率>90 次/分;呼吸频率>20 次/分或 PaCO2<32mmHg;外周血白细胞>12×109 /L 或<4×109/L 或未成熟细胞>10%。

(二)证候诊断1.卫气同病证:壮热、口渴、心烦、汗出,伴有恶寒、身痛。

舌苔薄白微黄或黄白相兼。

2.气分实热证:高热不恶寒,口渴,汗出,腹胀满,腹痛拒按,大便秘结或腹泻黄臭稀水,面赤,心烦,谵语,抽搐等。

舌红苔黄燥或灰黑起刺,脉沉数有力。

3.气分湿热证:身热不扬,身重胸闷,腹部胀痛,渴不欲饮,小便不畅,大便不爽,或伴腹泻。

舌苔黄白而厚腻,脉濡缓。

4.气营两燔证:壮热、烦渴、神志昏迷、斑疹隐约可见。

舌绛苔黄燥等,脉数。

如斑疹较多,或有吐血、衄血、便血,抽搐。

5.气虚发热证:发热日久,面色淡白或萎黄,乏力气促,腹胀泄泻,下肢浮肿。

舌淡苔白,脉大无力。

二、治疗方法— 32 —急诊科中医诊疗方案(一)辨证选择中药汤剂、中成药1.卫气同病证治法:清气透表。

推荐方药: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减。

中医药干预脓毒性休克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干预脓毒性休克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干预脓毒性休克的研究进展
脓毒性休克是一种由全身性感染引起的严重炎症反应综合征,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

传统的西医药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医药在脓毒性休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备受关注。

中医药认为,脓毒性休克的发生与人体内气血运行异常、脾胃功能失调以及免疫力下
降等因素有关。

中医药的干预方法主要是通过调节气血运行,调理脾胃,提高免疫力等来
治疗脓毒性休克。

1. 中药复方的应用:许多研究表明,中药复方可以在脓毒性休克的治疗中发挥重要
作用。

黄芪、当归、白芷等中药都具有抗炎、抗菌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改善患者
的病情。

2. 中医药针灸的应用:针灸是中医药干预脓毒性休克的一种常见方法。

研究发现,
针灸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从而减轻病情。

针灸还可以调节患者
的内分泌系统,改善患者的气血运行状况。

3. 中医药养生方法的应用:中医药养生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运动锻炼、气功练习等。

研究表明,通过合理饮食调理,患者的体质可以得到提高,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运动
锻炼和气功练习可以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不良情绪对身体的影响。

4. 中医药与西医药的综合治疗:许多研究表明,中医药与西医药的综合治疗可以在
脓毒性休克的治疗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中医药可以通过调理患者的整体状况,提高机体的
抵抗力,从而增强西医药的治疗效果。

中医药在脓毒性休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由于该领域的研究还比较
薄弱,需要更多临床实验和基础研究来验证中医药在脓毒性休克治疗中的疗效。

脓毒症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

脓毒症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
6
第7页/共58页
二、脓毒症的诊断标准
•感染指标 •炎症反应指标 •器官功能障碍指标
7
第8页/共58页
1、感染指标
确诊或高度疑似的感染,同时具备下列临床特征: (1)发热(深部T>38.3℃)或低体温(深部T<
36.0℃); (2)心率>90次/分或
>不同年龄正常心率的二个标准差。 (3)气促,呼吸频率>25次/分。
21
第22页/共58页
脓毒症的中医证候诊断要点
➢ 瘀证 ➢ ①瘀毒内阻:高热,或神昏,疼痛状如针刺刀割,痛处固定不移,常在
夜间加重,肿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沉迟或沉弦。 ➢ 治法:活血化瘀 ➢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 当归、 生地、川芎、赤芍、牛
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22
第23页/共58页
(2)内因:正气虚弱,抗邪无力,正虚邪 恋,邪毒阻滞,气机逆乱,脏腑功能失调。
14
第15页/共58页
脓毒症的中医证候诊断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
脓毒症的发生主要责之于正气虚弱,邪毒 入侵,正邪相争,入里化热,热毒炽盛,耗气 伤阴;正气不足,毒邪内蕴,内陷营血,络脉 气血营卫运行不畅,导致毒热、瘀血、痰浊内 阻,瘀滞脉络,进而令各脏器受邪而损伤,引 发本病。其基本病机是正虚毒损,毒热、瘀血、 痰浊瘀滞脉络,气机逆乱,脏腑功能失调。
17
第18页/共58页
脓毒症的中医证候诊断要点
➢ 热证 ➢ ①邪毒袭肺:发热,恶风 ,无汗,周身酸楚,气短乏力,喘促,口渴,
咽干,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数有力,小便黄赤。 ➢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通络 以截断病势; ➢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黄芩、白僵蚕、马勃、牛蒡子、板蓝根、薄荷、

脓毒症的中医药治疗及研究概况

脓毒症的中医药治疗及研究概况

脓毒症的中医药治疗及研究概况脓毒症是指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侵入人体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疾病。

脓毒症的发生率高、死亡率高,给社会及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

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药在脓毒症治疗中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医药理论、中药治疗、中药复方、中药资源和现代研究等方面,探讨脓毒症的中医药治疗及研究概况。

一、中医药理论在脓毒症治疗中的应用中医药理论认为脓毒症属于“热毒瘀阻”范畴,体质虚弱的人容易被侵染病菌,并因阴阳失衡产生全身炎症反应、发热等症状。

因此,在治疗脓毒症时,应该通过中药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改善患者体质。

中医认为“阴阳调和,气血和畅,瘀血行通,热毒清除”,便可达到治疗脓毒症的目的。

二、中药治疗脓毒症1.中药单方治疗中药单方治疗,即用单味中药进行治疗。

根据中医药理论,以下中药可用于治疗脓毒症:1.1 苦参苦参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等功效。

临床应用时可以制成煎剂或口服药片,一般建议每日3-6g。

苦参对治疗某些病原体感染有良好的疗效,因此常被用于治疗感染引起的脓毒症。

1.2 肉桂肉桂具有温阳散寒、壮阳祛痛等功效。

临床应用时可制成煎剂、滴丸或胶囊等形式,一般建议每日3-9g。

肉桂是中药中常用的补阳祛寒药物,可帮助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改善脓毒症症状。

1.3 黄连黄连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等功效。

临床应用时可制成煎剂、胶囊或口服液等形式,一般建议每日3-9g。

黄连对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脓毒症具有杀菌消炎等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脓毒症症状。

2.中药复方治疗中药复方治疗,即采用多味中药进行配伍治疗。

根据中医药理论,以下中药复方可用于治疗脓毒症:2.1 清胃散清胃散由苦参、黄连、黄芩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解热退烧等功效。

临床应用时可制成口服药片或煎剂,一般建议每次3-6g,每日3次。

清胃散可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改善脓毒症症状。

2.2 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由白芍、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

中医药干预脓毒性休克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干预脓毒性休克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干预脓毒性休克的研究进展脓毒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细菌感染引起的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常见于严重感染或创伤患者。

该病症具有发病快、病情重、死亡率高的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传统西医药对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有限,而中医药在脓毒性休克的干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围绕中医药干预脓毒性休克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中医药对脓毒性休克的疗效中医学认为,脓毒性休克是由外感热毒邪气侵袭所致,中医药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主要方法是清热解毒、疏风利湿、活血化瘀。

中医药对脓毒性休克的疗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热解毒: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清除体内的热毒邪气,有助于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症状,减轻发热、头痛、乏力等不适感。

2. 疏风利湿:脓毒性休克患者常伴有风湿痹痛、关节肿痛等症状,中医药可以疏风利湿,促进病邪的排出,缓解患者的症状。

3. 活血化瘀:脓毒性休克患者常伴有血液循环障碍,中医药可以活血化瘀,改善患者的微循环,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

二、中医药在脓毒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中医药在脓毒性休克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芩、连翘、板蓝根、桑白皮、苍术等。

这些中药可以清热解毒、疏风利湿、活血化瘀,有助于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

中医药还可以通过针灸、艾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手段,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增强患者的抵抗力,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三、中医药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研究进展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研究表明,中医药在脓毒性休克的干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缩短患者的病程,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一些临床研究发现,通过中医药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减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四、中医药在脓毒性休克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中医药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抑制炎症反应:中医药可以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对机体的损害,有助于改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症状。

脓毒症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策

脓毒症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策
1.早期诊断,早期截断 脓毒症发病急骤,病情危重,进展迅速,
早期截断脓毒症向重度脓毒症方向发展 , 减少 MODS 与脓毒性休克的发生是降低死 亡率的关键.
脓毒症初期的界定 遵循2001年国际国际脓毒症诊断标准,
感染参数达到两项,炎症反应达到一项即为 脓毒症早期.
三、脓毒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策
2.中西医结合治疗高热 抗生素只作用于细菌感染,但不能阻断炎症
3.脓毒性休克的 “集束化”治疗
益气活血中药
血必净注射液:
………………50~100ml加入250ml液体静脉滴注,2~3次/日
生脉注射液或参麦注射液 :
………………..100ml,加250ml液体,静脉滴注
三.脓毒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策
3.脓毒性休克的 “集束化”治疗
碳酸氢钠
伴有 较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如血PH<7.15) 建议:给予5%碳酸氢钠 目标 :血PH纠正至接近7.35左右 注意:杜绝矫枉过正(如血PH>7.45)
内容提纲
一、脓毒症的诊断
二、脓毒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三、脓毒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策
• 早期诊断,早期截断疗法(预防MODS与脓毒性休克的发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热
• 脓毒性休克的“序贯”与“集束化”治疗 • 严重脓毒症的抗凝治疗 • 严重脓毒症肠道功能障碍的治疗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治疗 • 严重脓毒症免疫调理
或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1次/12h 注意:使用过程中应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应用7~10d
➢活血解毒中成药:
血必净注射液50~100ml加入250毫升液体静脉点滴,2~3次/日 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日16ml,加入5%葡萄糖等渗盐水500ml内静滴

脓毒症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PPT课件

脓毒症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PPT课件

VS
成果
中西医结合诊治脓毒症在临床实践中已经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多项临床研究显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能够显著降低患者 的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此外,中西医结合还能够改善患 者的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脓 毒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对中西医结合诊治脓毒症的建议和展望
04
临床实践与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一
一位70岁男性患者,因肺部感染 引发脓毒症,通过中西医结合治 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康
复出院。
案例二
一位45岁女性患者,因腹部手术 后出现脓毒症,经过中西医结合 治疗,病情好转,患者恢复良好。
案例三
一位65岁男性患者,因骨折后感 染引发脓毒症,通过中西医结合 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患者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01
02
03
04
- 脓毒症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 共识
脓毒症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 识(2017版)
脓毒症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 识(2020版)
脓毒症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 识(2021版)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医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回阳救逆等 中医治疗方法,调节患者体内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力。
西医治疗方案与优化
西医治疗方案
根据国际脓毒症指南,采用抗生素、液体复苏、机械通气等治疗方案,控制感染 、改善循环和呼吸功能。
治疗方案优化
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个体化调整,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和降 低死亡率。
展望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脓毒症认识的深入 ,中西医结合诊治脓毒症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的作 用机制和原理,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更加科学、有效 的方案。同时,可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西 医结合诊治脓毒症的国际化发展,为全球脓毒症患者 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中医药干预脓毒性休克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干预脓毒性休克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干预脓毒性休克的研究进展脓毒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常由于细菌感染引起。

它会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当前危重病医学领域的一个难题。

中医药作为我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治疗脓毒性休克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中医药干预脓毒性休克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中医药对脓毒性休克的认识中医将脓毒性休克归为“脓毒痹证”范畴,认为其病机主要是热毒内蕴,郁结不散,瘀血凝阻,气血凝滞等,主要表现为高热,昏蒙,肢冷,脉涩沉紧等。

中医药治疗脓毒性休克强调“清热解毒,化瘀行血,利湿利尿,活血化瘀”。

中医药治疗脓毒性休克的根本思想是“清热凉血”。

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选用中药进行治疗,中医药治疗脓毒性休克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1. 中药清热解毒清热解毒是中医治疗脓毒性休克的基本思路之一。

中药中有很多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物,如黄芩、连翘、板蓝根等。

这些药物能够清热凉血,解毒消肿,对于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病情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2. 中药化瘀行血化瘀行血是中医治疗脓毒性休克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体内,往往伴有气血凝滞,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加重病情。

中药中有一些能够活血化瘀的药物,如当归、川芎、红花等,能够改善组织灌注,减轻休克状态。

3. 中药利湿利尿脓毒性休克患者常常伴有肾脏功能损害和水肿情况,因此中医治疗脓毒性休克也注重利湿利尿。

中药中有很多利湿利尿的药物,如木通、泽泻、茯苓等,可以帮助患者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促进废物排泄,有利于患者恢复。

三、中医药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脓毒性休克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方面,通过临床实践,中医药积累了大量的治疗经验和临床疗效。

一些研究人员也对中医药在治疗脓毒性休克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

1. 临床研究一些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治疗脓毒性休克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有研究发现,中药复方清热解毒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有明显的好转作用,能够降低患者的炎症指标,改善器官功能,提高存活率。

脓毒症的诊疗规范 中医

脓毒症的诊疗规范 中医

脓毒症的诊疗规范【定义】脓毒症(Sepsis)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是各种严重感染、休克、创伤、烧伤、缺氧、再灌注损伤及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诱发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重要原因。

尽管医疗手段在不断发展,广谱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并没有下降,迄今仍然是世界范围内非心脏病重症监护患者的首位死亡原因。

本症在中医学中无相应的病名,因其以炎症反应、发热为主要特点,大多数学者将其归为“外感热病”或“温热病”范畴,认为脓毒症是温热病邪热炽盛,深入营血,与血互结,迫血妄行;或因外伤、产伤等气血虚损,不能充盈脉道,血行缓慢而夹瘀;无论是瘀热阻络还是血虚夹瘀,均导致气血失调,血流瘀滞,瘀毒互阻脉道,脉络失和。

此毒既有外来者,来自六淫之邪,时疫之气,又有内生者,来自体内水精代谢失常。

【诊断标准】[3]急性病人出现的器官功能障碍,在无干预的情况下不能保证稳定。

1.确诊的感染或高度疑似的感染同时具备以下特征:1)T >38ºC or <36 ºC2)HR >90 beats/min3)RR>25 breaths/min2.炎症反应的生化学指标WBC>L 或μ12000/ <L , 或不成熟μ4000/ >10%,淋巴计数减少CRP >正常值+2个标准差前降钙素>正常值+2个标准差血清乳酸>3mmol/L血清内毒素>正常值+2个标准差血糖>7.7mmol/L(无糖尿病史)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 30%3.器官功能障碍指标1)低血压状态(SBP<80mmHg,平均动脉压< 70mmHg,成人SBP下降值>40mmHg) 3.低血氧状态(氧合指数Pa02/Fi02 <300)急性少尿(尿量0.5ml//kg/h持续2小时以上),明显水肿或液体下平衡>2 0 ml//kg/超过24h 血肌酐增高(> 0.5mg/dl)高胆红素血症(> 4g/l )血小板减少(< 10*1012/l )凝血异常(APTT > 60S或INR > 1.5)腹胀(肠呜音减少)持续时间减少超过24小时格拉斯评分<14分符合(1)中的>2项或(2)中>1项即可诊断,在此基础上出现(3)中任何1项即可诊断严重脓毒症【辨证分型】[4]本病的形成,多是由于外邪侵袭,或素体亏虚,有服感外邪、严重创伤等,致使热毒炽盛,脏气耗伤,气滞血瘀,痰饮内生,瘀毒互结,腑气不通,阴阳失调,甚至阴阳离决所致。

中医对脓毒症的认识

中医对脓毒症的认识

中医对脓毒症的认识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其特点是在体内可引起广泛性的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

在中医理论中,脓毒症被归为“热毒”、“瘀毒”等范畴,其病因、病理机制与感染邪毒、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正虚邪实、寒热错杂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1. 感染邪毒中医认为,脓毒症的发生与感染邪毒有关。

当人体正气不足,或脏腑功能失调时,外邪容易侵入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紊乱,从而引发脓毒症。

2. 脏腑功能失调脓毒症的发生与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心、肝、脾、肺、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水液代谢紊乱,从而引发全身性的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

3. 气血运行不畅气血运行不畅是脓毒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机体受到外邪侵袭时,可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阻,从而引发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

4. 正虚邪实脓毒症的发生与正虚邪实有关。

正虚指的是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邪实则是指外邪侵入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正虚邪实相互作用,使病情更加复杂严重。

5. 寒热错杂脓毒症的病情复杂多变,常表现为寒热错杂的特点。

在疾病过程中,患者可出现畏寒肢冷、口干口渴、烦躁不安等寒热表现,以及舌红苔黄、脉象弦数等热象。

这些寒热表现反映了疾病的不同阶段和病理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中医对脓毒症的认识主要涉及感染邪毒、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正虚邪实以及寒热错杂等方面。

在临床治疗中,中医强调扶正祛邪、调理脏腑功能、畅通气血等原则,以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控制病情发展。

同时,中医也注重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通过加强锻炼、饮食调理等措施来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脓毒症的发生。

脓毒症休克中西医详解

脓毒症休克中西医详解

脓毒症休克中西医详解脓毒症休克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常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中西医学都对脓毒症休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脓毒症休克的中西医学观点,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医对脓毒症休克的认识。

中医认为,脓毒症休克是由外邪入侵引起的一种寒邪疾病,其病因主要是受寒、湿气侵袭,导致体内寒湿凝滞,从而影响气血运行。

中医将脓毒症休克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中期和晚期。

初期症状包括寒战、发热、头疼等;中期症状包括发热不退、体温升高、烦躁不安;晚期则出现心悸、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严重情况。

中医治疗脓毒症休克主要依靠辨证施治,通过调整体内阴阳平衡,促进气血运行,以达到疏散外邪,恢复机体功能的目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西医对脓毒症休克的认识。

西医将脓毒症休克定义为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其病因主要是感染导致细菌内毒素的释放,触发机体的炎症反应。

脓毒症休克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心动过速、低血压、呼吸困难等。

西医将脓毒症休克的诊断标准分为两类,即SIRS标准和脓毒症休克标准。

治疗方面,西医主要采用抗生素、补液、升压药物等药物治疗,以及机械通气和血液净化等支持疗法。

中医和西医对脓毒症休克的认识虽然有所差异,但在治疗上存在一些共同之处。

比如,在对症治疗中,两者都强调了液体复苏的重要性。

中医认为,饮食中的适量温热汤羹能够帮助排解寒湿,促进气血运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西医则推崇积极的补液治疗,以维持循环血量,保持组织器官的灌注。

此外,中西医在预防脓毒症休克方面也存在一些相似的观点。

两者都认为,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受寒受湿,加强锻炼、增加体质是预防脓毒症休克的基本方法。

此外,中医还强调调理心态、保持情绪稳定,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综上所述,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于脓毒症休克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都在尝试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法。

中西医的观点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也有相似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腑泻热法
陈铭氏等在治疗急性阑尾炎脓毒症患者,辩证为热毒 壅盛,内结肠腹,给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腹 泄热的中药。处方:大黄(后下),龙胆草、栀子各 30g,芒硝(冲服)、莱菔子各 30g,忍冬藤、地胆 头、虎杖各 30g。水煎 500 合剂备用。用法:患者 于术前和术后8小时开始用药。成人每次用药250,保 留灌入肠,至肛门通畅地排气排便为止。结果:治疗 组28例均全部痊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治疗组治疗2含量均明显升高,提示通腑泻热灌肠合 剂对急性阑尾炎脓毒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减轻炎 症反应及组织损害,可提高临床疗效。
以呼吸急促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脓毒症的另 外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患者没有明显的发热,只 是低热或低体温,体温低于36℃,但突出的临 床表现是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钟, 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此标准似乎较高,有的 学者认为22-25次/分钟,不宜漏诊,目前上 需要更大的样本量进行研究。
以白细胞总数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前降钙 素()增高,血糖增高为特征,表明具有感染 症象,高应急状态。
结果显示单纯实证者占42.6%(26/61),虚实 夹杂者为55.7%(34/61),单纯虚证者占1.6% (1/61)。其中邪实中邪热壅盛为基本表现, 可见夹痰、夹瘀;而正虚方面以阳虚最为常见, 占虚实夹杂组的45.7%(16/35),其次为气虚 组,占虚实夹杂组的37%(13/35),再次为气 阴(血)不足组,占虚实夹杂组的14.3% (5/35)。
从病人的死亡情况来看,单纯实证组死亡2人,虚实夹 杂组死亡12人,单纯虚症组1例未死亡。卡方检验后发 现,单纯实证组死亡率与虚实夹杂组死亡率之间有显 著差异,0.018。与Ⅱ分值有很好的相关性。
结果虚实证候的转变能够较好的显示出病情的 变化,而且与预后有明显的关系。可见运用虚 实补泻 法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
上海的陈德昌,景炳文等研究大黄对创伤后危 重病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有显著性意义 (P<0.05)。胃肠功能障碍对创伤后脓毒症和的 病理生理机制有重要影响,研究提示大黄能促 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阻断创伤后脓毒症的胃肠 道机制,对创伤后的防治有重要作用。
邪实当祛邪,邪祛正可安。
正虚的变化与治疗
正虚之象有气虚、阳虚、阴虚、血虚等之别, 但气虚是其根本,是基础。
以脏器功能下降为特征,不仅是诊断脓毒症的 关键,更重要的是判断脓毒症的危重程度的标 准,脏器功能下降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血压 下降,运用液体复苏等方法无法纠正,液体正 平衡大于20连续超过24小时,表明机体的代谢 水平明显下降,少尿,血清乳酸增高,氧合能 力下降等均是机体在过渡应急状态后出现的失 代偿反应。
邪实的变化与治疗
毒是中医学的广义“邪实”的总称,包括了热 毒、瘀毒、痰毒等;
因此其基本的治疗方法为:清热解毒、活血解 毒、化痰解毒。
活血解毒法
血必净注射液是我国唯一通过Ⅱ、Ⅲ期临床的治疗脓 毒症的中药新药,该药具有明确的拮抗内毒素,拮抗 炎性介质的作用,随机入选符合脓毒症(瘀毒互结证) 诊断标准者共309例进入临床试验。其中有304例(治 疗组182例,对照组122例) 按方案完成临床试验, 有5例(治疗组)脱落。治疗三天,治疗组愈显率 86.3%,对照组77.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 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在治疗早期(3天时) 治疗脓毒症(瘀毒互结证)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正虚邪实来看脓毒症的病机特点
虚乃本气自虚,实是邪气内盛; 发热、呼吸急促乃实邪内盛之象,脏器功能受
损乃本气自虚。 虚实夹杂是脓毒症的基本病机; 除此之外更应该明了寒热、表里;
我们的一项研究收集重度脓毒症病例61例,其 中男性40例,女性21例。
以虚实为纲,将患者主要分为单纯实证,虚实 夹杂证,单纯虚证。邪实方面区分痰、热、瘀, 在正虚方面区分气血阴阳之虚。来认识疾病。
本组患者Ⅱ评分为6-31分,平均为17.15±6.405,其 中实证组为13.16±3.746,虚实夹杂组为 21.33±5.342,两组之间Ⅱ评分有极显著差异 (P<0.01)。而在虚实夹杂组内根据具体的不同分为 阳虚组,气虚组,气血不足组。这三组病人Ⅱ评分与 单纯实证组分别比较也均有极显著差异。
清热解毒法
双黄连、热毒清、热毒平等方剂对轻症脓毒症 有较好疗效。实验证实,大黄、连翘、赤芍、 青蒿等20余种单味中药具有抗作用。由于中药 组成成分复杂,有关中药抗的物质基础一直不 明确。常见的中草药中赤芍、栀子、青果、枳 实、白鲜皮、射干、阿胶、金银花、大黄、乌 梅等10种中草药水煎液中含有能与特异性结合、 且亲合力很高的活性物质,均对脓毒症患者具 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病的根本不低就是探求疾病的辩证体系。
中医如何认识治疗脓毒症
中医治疗过脓毒症吗?
春秋战国《黄帝内经》”今夫热病皆伤
寒之类也“!
汉张仲景,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辨证与《伤寒论》
清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与《温热论》
中医学没有脓毒症的概念,但曾经治
疗过大量的病例,如何提炼总结,古为今用。
脓毒症的临床特点看证候
以发热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不管是1991年的芝加哥 会议的诊断标准还是2001年的华盛顿标准,临床症状 上突出的是发热,体温大于38℃或大于38.3℃,前者 是芝加哥标准,后者是华盛顿标准而且是中心体温, 可以看出标准越来越严格,同时伴有心率大于90次/ 分钟,呼吸气促,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钟,从标准 上来看,华盛顿标准要比芝加哥标准严格得多,从临 床来看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是判断感染是否存在 的重要条件。
中医如何诊治脓毒症
背景
中医学认识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 从症状入手,找出疾病的共性并进行分类研究就是—
辩证。归纳不同类型的特点—证候。 从证候入手,寻求合理方药—方证研究。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治疗的核心,也是运用中药治疗的
根本原则,明此方可取效。 任何一种疾病必将有自身的辩证体系,中医学研究疾
正虚之治以气虚为本,当有阴阳之别,因此有 益气养阴固脱法、益气回阳固脱法、益气回阳 养阴固脱法之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