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论 第一章之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弱点
第一,是“夸张的笔调”,即形容词多。 这本来是个弱点。但是,在黑格尔的内容抽象 艰深、文字晦涩难懂的哲学统治下的德国人, 看到和听到他的新鲜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泼 辣,使人们的耳目一新。
第二,对于“爱的过度崇拜”。他不信 天上的宗教是对的。但是,他把人与人的关 系特别是两性之间的爱加以神化,当作新宗 教,这是没有道理的。
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848年欧洲革命风暴使人们的注意力都 集中到政治问题,它不客气地把任何哲学都 抛到一边,哲学问题降到次要地位了,正像 费尔巴哈把黑格尔哲学抛在一边一样。至于 费尔巴哈本人,则不懂得1848年革命的意义, 不愿意参加这次革命。由于长期脱离革命实 践,费尔巴哈和他的哲学都被时代抛到后面 去了。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并总结了工人 阶级的实践经验,吸收了自然科学的新成就, 吸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 创立了 唯物主义辩证法。
费尔巴哈虽然打破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 体系,但是他没有看到黑格尔体系中辩证法, 完全把它抛到一旁。正如原文中所指出: “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体系,并且干脆 把它抛在一旁。”费尔巴哈把黑格尔哲学全 盘否定,不加分析地一并抛弃,这就好像倒 洗澡水时一样,连盆里的婴孩一起倒掉一样, 简单地称黑格尔哲学是错误的。但是,这是 制服不了它的。黑格尔哲学对民族精神的发 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用干脆置之不理的办法 是不能消除掉的。
在青年黑格尔派的分化中,大批最 坚定的分子走向唯物主义的道路。恩格 斯认为,青年黑格尔派内部的争论重要 的是:对现存宗教斗争的需要,把大批 最坚决的青年黑格尔派分子推回到唯物 主义。正如原文所讲:
唯物主义把自然界看作唯一现实的东西。黑格
尔把“绝对精神”看做是本原的,自然界是绝 对精神派生的。
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应当“扬弃” 它,抛弃他的错误的东西,发扬他哲学中合 理的东西,批判了消灭它的唯心主义形式, 救出其“合理内核”,挖掘出其唯心主义形 式所包含的新内容,才能消除它的坏影响。 正如原文所说:“必须从它的本来意义上 “扬弃”它,就是说,要批判地消灭它的形 式,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式获得的新内 容。”列宁说:“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 决心拯救自觉的辩证法,使它不敢与唯心主 义同归于尽。”
但当时,在政治上却是一个荆棘丛生 的领域。在反动警察制度统治下,青年黑 格尔派不敢公开反对现存的政治制度,只 敢反对这个制度的精神支柱——宗教。但 又不敢公开反对现存的宗教,只敢反对早 期的基督教。正如原文所说:
斯特劳斯站在客观唯心主义立场上,首先起来批 判基督教。他认为耶稣及其使死人复活等行为是没有 也不可能有的,而是教徒们无意识的、集体创作的结 果。 鲍威尔认为耶稣是个别人无中生有捏造出来的。 耶稣故事是集体精神无意识创作的还是个别人有意识 创作的争论,后来就发展成什么是“在世界历史中起 决定作用的力量”的哲学争论。 斯特劳斯认为耶稣的传说是许多人无意识的集体 创作的结果,于是他就认为社会历史的动力是集体精 神的“实体”。由于鲍威尔认为耶稣的传说是个别人 的有意识杜撰的结果,于是他认为社会历史的动力中 “自我意识”即杰出人的意识。他们都把精神当作社 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原文指出:
在黑格尔解体的过程中,大批坚决的青 年黑格尔分子返回到英国和法国唯物主义者 立场,但黑格尔体系中自然界是绝对观念的 “外化”,认为观念是世界的本原,自然界 是派生的,究竟世界的本原是自然界还是观 念? 费尔巴哈是青年黑格尔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通过批判宗教神学和黑格尔唯心主义,从 1883年起逐步转向唯物主义。费尔巴哈的发 展有三个阶段。他说:“我的第一个思想是 上帝,第二个是理性,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 是人。”正如原文指出:
青年黑格尔派内部对宗教的争论,对黑格尔的批判, 在当时曾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青年黑格尔派批判宗教, 击中了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即教会。施蒂纳(1803— 1856)是青年黑格尔派的最后一个人,也是无政府主 义创始人之一,是主观唯心主义者。1845年他发表了 《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认为精神是万物的本质,整个 世界都是“自我”的所有物。他认为:“我就是一切, 这个我就是唯一者”,强调个人绝对自由,反对国家、 法律和任何组织纪律对个人的约束,未来社会是独立的、 小私有者的自由联盟,应是无政府的。然而,推动哲学 向前发展的归根到底是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实践需要。 最后,站在唯我论的立场上,施蒂纳认为,唯有他的意 识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正如原文所说:“自然界是不依赖任何哲学而 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 长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我 们的宗教幻想所创造出来的最高存在物只是我们所 固有的本质的虚幻反映。”这对德国思想界影响很 大,解放了思想,使人们的思想豁然开朗。恩格斯 说:“这部书的解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 能想象得到。那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 费尔巴哈派了。”可见,费的唯物主义思想对马克 思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产生积极的影响,成为黑哲 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对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
斯特劳斯和鲍威尔各自抓住黑格尔哲学 的一个方面,在论战中互相攻击,没有跳出 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范围。黑格尔认为,绝对 精神不仅是“实体”,而且是“主体”; “实体”和“主体”是绝对精神的基础上是 辩证法的统一。斯特劳斯、鲍威尔都认为黑 格尔调和“主体”(自我意识)和“客体”。 斯特劳斯认为绝对精神的唯一的是“实体”, 鲍威尔认为绝对精神唯一的是“自我意识”。 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说:“他们和黑格尔的 论战以及互相之间的论战,只局限于他们当 中的每一个人都抓住黑格尔体系中的某一个 方面来反对他的整个体系,或反对别人所抓 住的那些方面”。
如何对待黑格尔哲学?
抛弃形式,拯救内容
黑格尔去世后,黑格尔学派开始解体。 1835年施特劳斯出版了《耶稣传》,这是第 一部超出正统黑格尔学派的著作;1840年鲍 威尔出版了《约翰福音批判》的发表,表明 青年黑格尔分裂。但却没有能够克服黑格尔 学派的缺点。恩格斯指出:“黑格尔学派虽 然解体了,但是黑格尔哲学并没有被批判地 克服。”
1841年,费尔巴哈出版了《基督教的本 质》一书,消除了绝对精神如何“外化”为 自然界这个矛盾,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任何 精神而存在的,我们人类和人的思想是自然 界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生活水平的基础, 这是他转到唯物主义的标志。他这本书的伟 大功绩, 是批判了基督教和唯心主义,“直 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费尔 巴哈认为,自物界是不依赖人而存在的,人 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生长的基础; 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绝对精神”或上 帝,上帝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
在同封建政治制度和正统宗教的斗争中, 青年黑格尔派的认识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而逐步 提高。在三十年代,青年黑格尔派只在哲学上争 论,对现存政治和宗教不闻不问。因此,他们的 学说曾得到政府的容忍,甚至保护。三十年代末, 正统教徒和封建反动派随着威廉四世登台,都爬 上统治地位,加强反动统治,逼着人们公开站在 这一派或那一派。这时青年黑格尔派逐步放弃脱 离政治的态度,直接提出要消灭传统宗教和现存 国家。
第三部分 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出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黑格尔哲学的巨大影响和解体原因。 解 体原因:一是资本主义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 级同封建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资 产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阶级斗争是黑格尔哲学 解体的社会原因 ;二是方法和体系的矛盾是黑 格尔学派解体的内在原因 。
黑格尔哲学怎么解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