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过去:
现代羽毛球运动约于1910年传入我国,新中国成立前,在沿海少数城市虽有羽毛球活动和小型比赛,但范围很小,水平也很低。
一、五十年代起步
1956年在天津举行了第1次全国羽毛球比赛,一批华侨羽毛球好手的归国,使我国的羽毛球运动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六十年代世界羽坛的“无冕之王”
1964年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我国羽毛球运动“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和“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发展方向。中国羽毛球球队出访丹麦和瑞典,中国羽毛球运动员以其先进的技术风格、快速的打法和灵活多变的战术取得34场比赛全胜的战绩。国际羽联长期错误地接受台湾羽毛球组织为一个国家组织,使中国羽毛球队没有参加“汤姆斯”杯等世界羽毛球比赛,但是,亚洲和欧洲的世界冠军都败在中国羽毛球运动员的拍下。在此情况下,欧洲报纸舆论评论中国羽毛球队是世界羽坛的“无冕之王”。
八十年代独领风骚..
1981年7月,在美国圣克拉拉举行的第1届世界运动会羽毛球比赛
的五个项目中,中国运动员一举夺得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单打和女子双打共4枚金牌,这是我国羽毛球运动员首次在世界性羽毛球比赛中亮相。
九十年代再度辉煌.
中国的羽毛球水平跌落到低谷,世界大奖赛的冠军与中国运动员极少有缘。这种状况不是中国队放松所致,而是对羽毛球运动员职业化趋势带动其他国家羽毛球运动迅速发展的势头估计不足。在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后,在90年代后期,局面开始有了转机。在代表男女羽毛球整体实力的“苏迪曼”杯比赛中实现了1995年、1997年、1999年三连冠,2000年中国女子羽毛球队蝉联“尤伯”杯冠军,男子队也得了亚军。
现在:
刚落幕的中国香港羽毛球公开赛收拍,以年轻球员为主参赛的中国羽毛球队与冠军无缘。这也是过去几周的时间里,国羽第二次在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中遭此尴尬,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中国羽毛球是否真的陷入了危机?
其实,从国羽发展规律来看,在新周期开始阶段选拔使用新队员、新搭档进行新尝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此,偶尔的战绩不佳也是国羽积攒新力量的一个过程。以四年一届奥运会为周期,各个国家队都会在新周期开始阶段起用新队员,对于国羽而言也不例外。
国羽最近一次新老交替是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当时,包括谢杏芳、鲍
春来等单打好手以及双打名将杨维/张洁雯等人的先后退役,国羽进入了新老交替周期。从里约奥运会来看,代表国羽出战的绝大多数为老队员,而他们在里约奥运会之后退役,让国羽显现出了青黄不接的状态。起用新队员势在必行,但年轻选手的成长需要时间和过程。此时国羽各主要对手仍在奥运后的调整阶段,而在调整了一个多月后,这批高手开始参加国际比赛。而此时,国羽年轻小将与他们在实力和经验上的差距便暴露无遗。加上在双打项目上,国羽开始调配新组合、新搭档,在进行这些新尝试的同时,与冠军无缘的战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总结:
国羽整体优势依旧.尽管在两个超级系列赛上国羽颗粒无收,但国羽的整体优势依然强大。几周前在福州的中国公开赛上夺得男单冠军的丹麦名将约根森就表示:“今年是奥运年,奥运会后的比赛都会出现意外赛果,会有不同的运动员拿到冠军。这并不是中国队实力下降的体现,他们整体优势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