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看中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你如何看中医

现在大家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来看中医大夫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如何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让医生充分了解自己,帮助医生准确地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对于疾病的正确诊治是非常重要的。看中医前的准备

1.保持原貌,不要化妆

有些患者喜欢化妆,但在看中医前最好不要这样,因为妆容容易掩盖你原本的肤色和斑点,人为造成假象迷惑医生。另外,晨起刮舌苔的习惯在看病那天也该暂停,因为舌苔对中医辨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有,前一天晚上或看病当天早上应避免吃黄瓜、鸡蛋、紫米粥、奶、豆浆等,否则可能在舌苔上留下非常明显的色素,遮盖原来的苔色。一些患者因为嗓子疼或感冒,服用一些有颜色的含片,或者嚼口香糖等,这在就诊前都应该杜绝。如果是在上午就诊,能不吃东西是最好的,当然千万别饿晕了。

2.带上近期就诊的病历,尤其是药方

既往的检查结果、病历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近期的,一定要带上。有些病在初期治疗的时候可能还比较简单,但当时间越来越长,治疗日渐拖延之后,疾病状况也就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所以,了解以前治疗的过程,对医生综合判断目前的情况很有参考价值。尤其对一些疑难病例,以前吃过的方

子是非常重要的。

3.记住医生说过的一些话,复诊时,适当重复医生的话,有助于医生快速恢复对你的记忆

每天医生看的患者非常多,病情类似的患者也不少,如在短时间内让医生快速恢复对你的记忆,对你的治疗的连续性就会更好。所以,建议大家在就诊后等抓药的时间,适当做些笔头的作业,记下一些医生针对你说过的话,比如说你的体质类型、饮食禁忌等。事实上,有些非常聪明的患者,他们自己很有计划,与医生配合默契,相应的,达到的治疗效果就好。

4.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

经常有患者问,“我是吃汤药好还是吃中成药好?”其实,单纯从药物的效力来说,汤药的针对性和药力要大一些,但是不是汤药就一定适合你呢?如果你是个非常忙碌、经常加班加点的人,每天晚上回家自己熬药就会耽误睡觉;或者你是个性格急躁的人,无法忍受每天熬药吃药,可能几周后就不愿再吃;或者你住的地方离医院远,工作又忙,保证不了一到两周复诊1次,那么,汤药并不适合你。所以,要针对自己的情况来选择,既能治疗疾病,自己又能较长时间坚持,又不太耽误休息和工作。建议大家,如果不想吃汤药,要问医生“有没有适合我的中成药”。如果有就吃中成药,如果确实没有,那就不得不选择汤药了。另外,代煎的药物

一般都比自己熬的药稀不少,因为医院代煎的药物太多,不可能和你自己煎药的时间一样。所以,如果能自己熬药,或者症状比较重的时候,建议尽量选择自己熬药。

看中医的5个禁忌

1.不要一上来就说自己在其他医院的检查结果和疾病诊断

中医的诊治过程是根据患者的不同身体状况、舌脉表现来辨证论治的。由于目前现代医疗手段的迅速发展,很多检查结果直接干扰到中医大夫的思维模式;同时,先前的检查结果也会影响到医生自己的判断和诊治。所以,建议大家在看中医时,要先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主要不适症状表述清楚,等医生诊过舌脉,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之后,再及时提供相关的资料以供参考。

2.不要头痛说头,脚痛说脚

中医的基本理论就是整体观,也就是说人体身上所有的不舒服、所有的症状都是有相关性的,可能都是由一个或两个主要原因导致的。如果能找到这个主要矛盾并针对治疗,那么全身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到中医院看病,不用一次挂几个科的号。要抓住自己的主要问题,重点看一个科,但要向大夫详细叙述自己全身明显不适的情况,让医生综合判断,这样比你单独看局部的效果要好。不要自己觉得某种症状与这个科没有关系就不说,真正的中医大夫是非常注重患者全身症状的。

3.不要把自己全交给大夫,认为吃着药就OK了

疾病是自己的,身体更是自己的。疾病的治疗一半靠大夫的帮助,另一半则要靠自己的调养。因此,要了解自己患病的原因和日常生活的禁忌,努力做到心中有数。其实,看病是治已病,这仅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治未病,就是要防患于未然。要知道,有些问题如果自己不去注意,不好的状态可能会继续发展。要充分利用每次就诊的时间,通过与医生的沟通,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体质类型、饮食起居的宜忌等,使自己不但能恢复健康,还能更好地保护健康。

4.不要在中医师开方的时候问问题

中医看病最耗神的时候就是处方开药的时候,一个好的方子是需要反复斟酌思考才能开出来,并非简单的中药堆砌。不少患者喜欢在医生不说话的时候,问很多的问题,这就如同与开车的司机聊天,跟炒菜的大师傅说话一样,可能产生的后果大家应该能想象得到。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问问题,以免打乱医生的思路,但是可以自己说一些前面遗漏的症状或情况,因为医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也在倾听着你的表述,时刻准备抓住对判断问题有价值的线索。所以要记住,这时你可以说与疾病相关的话,但有需要解答的问题要在开方之前或开方以后再提出来。

5.中药是以偏纠偏,但要不断根据服药后的反应和不同阶段的需要调整

很多患者因为号不好挂,尤其是外地患者,可能初次看病开的方子能吃几个月。这同样是大忌。中药是以药物的偏性纠正你身体的偏性。以偏纠偏的前提是要明确地判断偏在何处,偏了多少,用什么纠偏和具体到你身上怎么纠。而且,中医讲辨证论治,不但是针对不同的人,也是针对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药物反应。我们每个人对药物的敏感程度都是不同的,吃了药反应不同,或者出现了新的问题,药物的组成和分量当然就需要调整,甚至更换。古人看病开方最多3副,急危重症更是一次只开1副,吃完就需要再看医生。这就如同开车,要想开到地方,方向要不断调整,甚至在直道上,方向盘也需要根据路况随时进行着微调。否则,不撞墙也得撞人。

□北京中医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朱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