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棉混纺织物课题简介
《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清洁高效分离与棉基纤维素的再利用研究》范文
《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清洁高效分离与棉基纤维素的再利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涤棉混纺织物因其良好的吸湿性、柔软性和价格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衣物、家居用品等各个领域。
然而,随着这些产品的更新换代,大量的废旧涤棉混纺织物产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如何对这些废旧混纺织物进行清洁高效的分离,并实现棉基纤维素的再利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旨在研究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清洁高效分离技术及棉基纤维素的再利用途径,为纺织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清洁高效分离技术1. 物理分离法物理分离法是利用混纺织物中各组分物理性质的差异,通过机械力、电磁力等实现分离。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无污染等优点。
常用的物理分离法包括筛选法、浮选法、静电分离法等。
2. 化学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是利用混纺织物中各组分对不同化学试剂的反应差异进行分离。
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效率高等优点,但需注意化学试剂的选择和使用量,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 生物酶解法生物酶解法是利用酶的专一性,将混纺织物中的某一种组分进行酶解,从而实现分离。
该方法具有环保、高效等优点,但需考虑酶的来源和成本问题。
三、棉基纤维素的再利用途径1. 纺织领域再利用废旧涤棉混纺织物中的棉基纤维素可经过清洁高效分离后,直接用于纺织领域,制造新的纺织品。
通过合理的纤维配比和织物结构设计,可实现废旧纺织品的再生利用。
2. 制浆造纸废旧涤棉混纺织物中的棉基纤维素可经过制浆工艺,转化为纸浆或纸制品。
该方法可实现纤维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制浆造纸行业的原材料成本。
3. 生物质材料制备棉基纤维素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制备生物质材料,如生物质塑料、生物质薄膜等。
这些材料在包装、医疗、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清洁高效分离技术及棉基纤维素的再利用途径。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物理分离法、化学分离法和生物酶解法均可实现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有效分离。
《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清洁高效分离与棉基纤维素的再利用研究》
《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清洁高效分离与棉基纤维素的再利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涤棉混纺织物因其良好的性能和适中的价格而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这些混纺织物的报废与废弃,大量的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如何进行有效处理与再利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处理方法通常包括填埋或焚烧,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因此,对废旧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清洁高效的分离,以及棉基纤维素的再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废旧涤棉混纺织物的清洁高效分离技术1. 物理分离法物理分离法是利用不同纤维的物理性质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针对涤棉混纺织物,可采用机械筛分、静电分离等技术进行初步分离。
机械筛分法能够根据纤维的粗细程度进行初步分类,而静电分离法则利用不同纤维的静电性质进行精确分离。
2. 化学法化学法通常指通过化学试剂溶解或分解某种纤维的方法。
但这种方法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需谨慎使用。
目前,一些新型的酶解技术或生物处理技术也被应用于废旧纺织物的清洁处理中。
三、棉基纤维素的再利用研究1. 纺织品的再利用经过清洁高效分离后的棉基纤维素可以再次用于纺织品生产。
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如漂白、染色等,这些再生纤维素纤维可以再次被制成各种类型的纺织品。
2. 其他领域的利用除了纺织品领域外,棉基纤维素还可以被用于造纸、食品包装、农业等领域。
例如,经过处理的棉基纤维素可以被用于制造环保型纸制品和可降解的食品包装材料。
此外,在农业领域,它还可以被用作有机肥料的原料。
四、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本研究采用物理分离法对废旧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清洁高效分离,并对分离后的棉基纤维素进行了再利用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机械筛分和静电分离的组合方法,可以有效实现涤纶和棉纤维的分离。
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后,这些再生棉基纤维素纤维在物理性能上与新纤维无显著差异,完全可用于纺织品的生产。
此外,我们还发现再生棉基纤维素在造纸和食品包装等领域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实验十八热熔法染涤棉混纺织物染色技术
实验十八热熔法染涤/棉混纺织物染色技术【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分散染料常用的热熔染色方法,并学会分散染料热熔法染涤纶的工艺条件和操作要领。
【实验原理】分散染料是一类分子结构较简单、几乎不溶于水的非离子型染料,染色时依靠分散剂的作用以微小颗粒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染液中。
它是涤纶及其混纺织物染色的主要染料。
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根据染色制品的色泽及要求不同,可用多种的染色方法,其一是用一种染料同时染两种纤维获得匀一色,浅色染色制品多用此方法;其二是用一种染料只染一种纤维获得深色,另一种纤维留白;其三是用两种染料同时染两种纤维,这种染色过程比较繁锁,可以用高温高压法先染涤纶,再用棉的染料套染棉纤维。
或者两种染料同浴轧染。
【实验过程】本实验采用分散染料上染涤纶。
一、实验准备1、仪器:染杯(500ml)、烧杯(250ml)、量筒(10ml、100ml)、刻度吸管(2ml-10ml)、水浴锅、分析天平、玻璃棒2、药品:分散红S-R、分散黄、冰醋酸、海藻酸钠、渗透剂JFC、碳酸钠、肥皂3、实验材料:涤纶织物(每块80mm×150mm)4、溶液配制:5%NaAlg溶液:称取5g海藻酸钠溶于100ml蒸馏水中。
二、实验处方1、按处方配好染液,备用。
2、二浸二轧,轧余率60~70%,浸轧温度20~40℃,30秒。
3、用电炉烘干。
将织物一分为二,一半热熔固色,另一半不热熔。
4、热熔,温度170℃,5分钟。
5、染后水洗后,皂煮(95℃,5-10分钟)。
6、水洗,晾干。
四、注意事项1、浸轧染液及烘干应均匀,烘干温度以不超过80℃为宜。
2、织物烘干后应立即热熔,避免遇到水滴而产生水渍疵布。
五、实验报告1、贴样,比较热熔前后织物颜色的变化。
涤纶棉型短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混纺研究
涤纶棉型短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混纺研究混纺是纺织领域中常见的一种工艺,通过混合不同类型的纤维,在织物的性能和外观上达到更好的效果。
其中,涤纶棉型短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混纺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组合。
本文将探讨涤纶棉型短纤维和天然纤维混纺的研究情况和效果,并对此工艺的应用范围和优点进行探讨。
涤纶棉型短纤维是一种由聚酯纤维制成的纤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具备棉纤维柔软、透气和吸湿性等天然纤维的特点。
混纺涤纶棉型短纤维与天然纤维,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提高织物的性能和品质。
首先,混纺涤纶棉型短纤维与天然纤维可以改善织物的舒适性和透气性。
天然纤维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而涤纶棉型短纤维则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耐久性。
通过混纺这两种纤维,可以在透气性和舒适性之间取得平衡,提高织物的舒适度。
同时,混纺织物还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可以快速吸收和排除身体水分,保持身体干爽。
其次,涤纶棉型短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混纺可以改善织物的耐久性和维护性。
天然纤维一般比较容易起球和变形,而涤纶棉型短纤维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不易起球和变形。
通过混纺,可以提高织物的耐磨性和耐洗性,延长织物的使用寿命。
此外,混纺织物也更容易维护,不易起皱和褪色,省去了用户的繁琐保养工作。
此外,混纺涤纶棉型短纤维与天然纤维还可以改善织物的外观效果。
天然纤维柔软、亲肤和丰富的颜色成为时尚产业的宠儿,而涤纶棉型短纤维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光泽。
混纺后,可以充分发挥两种纤维的特点,使织物更具层次感和质感,提高了整体外观的吸引力。
然而,涤纶棉型短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混纺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这两种纤维在染色上存在差异,导致混纺后织物的颜色不易均匀。
其次,两种纤维的收缩率和延伸率也不同,可能导致织物在水洗或干燥过程中发生变形。
此外,对于不同纤维比例的混纺织物,其性能和外观也会有所不同,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和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涤纶棉型短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混纺被广泛用于纺织品的制造,如服装、家居用品和工业用纺织品等。
涤棉混纺织物的醇解及再聚合研究
关键词 : 聚对 苯二甲酸 乙二醇酯纤维
涤棉 织物 乙二醇
醇解
再生
工艺
中 图分 类 号 : T Q 3 4 2 . 2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0 0 4 1 ( 2 0 1 7 ) 0 l 一 0 0 0 1 — 0 5
涤 纶 由于具 有 结 实耐 用 、 弹性 好 、 不易变形 、 耐腐 蚀等优 异 的物 理化 学性 能而 被广 泛应 用 于服 用和 家 纺 领 域 。我 国 涤 法 各 有 其 优 缺 点 , - 9 ] 。其
中化学 回收 法是 指通 过化 学试 剂破 坏高 分子 聚合
物 分子 结构 , 使 分 子 内部 结 构 发 生 解 聚 进 而 转 变 成 单体 或低 聚物 , 再 利 用 生 成 的单 体 或 低 聚 物制
造 出纤 维 的方 法 ¨ …。化 学 回收 法 能 实 现 多 组 分
织 物 的 回收 利用 , 并且 理论 上可 以一 直重 复 下去 , 是 目前被 研究 最 多 的一种 回收 方法 。
纯, 中国石 化扬 子石 油化 工有 限公 司 提供 ; 乙二 醇 锑: 分析纯 , 巴斯 夫 公 司提 供 ; 二 水 醋 酸锌 、 乙醇 、
研 究 与 开 发
C 合 H I N 成 A 纤 S Y N 维 T H E 工 T I C 业 F , I 2 B E 0 R 1 7 , I 4 N 0 D ( U 1 S T ) R : Y 1
涤棉 混 纺 织 物 的醇 解 及 再 聚 合研 究
王 伟, 王朝生 , 王华平 , 王少 博 , 梁天元 , 秦 丹
无水乙酸钠 、 磷 酸 三 甲酯 、 苯酚、 四氯 乙 烷 : 分 析 纯, 国药集 团化 学试 剂有 限公 司提 供 。
涤棉混纺织物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分析并研究了涤棉混纺织物的特点及其前处理的工艺流程!了解了涤棉混纺织物前处理的机理(杂质如何去除)!冷轧堆法和汽蒸法各自的优缺点!对涤棉混纺织物前处理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关键词:涤棉混纺织物;前处理;工艺流程;冷轧堆法;汽蒸法目录引言 (2)第1章涤棉混纺织物的性能及应用 (3)1.1 涤棉混纺织物的性能 (3)1.1.2其它性质 (3)1.2 涤棉混纺织物的主要应用 (3)第2 章涤纶及棉的性质及其混纺植物的比例分配 (4)2.1 涤纶的性质 (4)2.2 棉织物的性质 (4)2.3 涤棉混纺织物的比例 (5)第3章涤棉混纺织物前处理流程 (8)3.1 涤棉混纺织物前处理流程图 (8)3.2 (8)3.2.1 机压成型 (8)3.2.2 振动成型 (9)第4章焦油白云石砖的干燥和烧成 (10)4.1 干燥 (10)4.2 烧成 (10)第5章焦油白云石砖工艺流程图 (1)结束语 (1)结束语 (2)致谢 (3)参考文献 (4)引言焦油白云石砖是以烧结白石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碱性耐火材料,耐火度1750-1900℃,具有较高的抗碱性渣侵蚀性能。
一般先将白云石熟料制成一定要求的颗粒和细粉后,经加热、配料,掺入5%~10%的焦油或沥青,在130~190℃的温度下搅拌、机压成型或振动成型,冷却后制得。
有的在使用前还预先经过低温(250~400℃)处理,排除部分挥发物,有助于提高低温强度,避免在使用初期塌落。
这种砖主要用于砌筑碱性平炉炉墙、转炉炉墙、炼钢电炉炉底、化铁炉熔化带、水泥回转窑烧成带等。
焦油白云石砖也是碱性耐火材料,对碱性渣的抵抗能力强,而对酸性渣的抵抗能力差,荷重软化开始温度同样比较低,只有1500~1570℃。
焦油白云石砖的耐急冷急热性比普通镁砖好得多,可达风冷20 次。
这与结合剂(固定碳)具有好的热稳定性有关。
使用不烧结的焦油白云石砖时,由于焦油或沥青在低温下加热即软化,故烘炉时在500℃下不能停留时间过长,以防止砖软化变形。
涤棉混纺织物单色染色实验教学设计
涤棉混纺织物单色染色实验1.通过单色打样了解分散或活性染料染棉织物上的上染情况2.为后面的配色打下基础重点:上染后分析在全棉或全涤上的色光变化难点同上操作分散染涤工艺复习1 流程2 处方3 条件活性染棉工艺复习1流程2处方3条件实验报告完成涤棉混纺织物浸染染色实验第一课时一,实验安全问题强调二,复习工艺(一)分散染料浸染涤棉混纺织物(单色)1.流程:染色-水洗-烫干2.处方:分散黄RGFC X%HAC 0.5ml/l3.条件T 130摄氏度t 15-30’浴比1:30 织物2g4.红外线小样机(注每次做2块)(二)活性染料单色浸染涤棉混纺织物1.流程:染色-固色-水洗-皂洗-水洗2.处方:活性黄X%Na2CO3 10-20g/l (10g/l)元明粉20-30g/l (20g/l)3.条件:T 70摄氏度t 30’浴比1:504设备:水浴锅第二三四课时三,进行实验(-)准备 1.母液2.助剂(二)计算染料按X%的用量计算出各小样的染料用量的具体值X分别为0.05 0.1 0.8 1.2助剂:按用量计算出具体值(三)进行按计算结果加料注意加料时要准确尽量减少误差(四)实验进行1.红外线小样机(1)设置好工艺曲线按小样机的具体操作进行(2)注意保护小样机接头和别忘开冷水阀2,水浴锅(1)设置温度为70摄氏度(2)使用前观察水浴锅内水位(3)注意实验进行时要不断搅拌以防止出现色花四.分散/活性浸染涤棉混纺织物1.分散染料浸染涤棉混纺织物(前面完成)2.活性染料套染原染棉混纺织物3.观察涤棉混纺织物上染情况五.重复实验六,卫生工作,关好电源门窗。
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工艺
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工艺一、实验目的:掌握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的工艺二、实验原理: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工艺,就是将常规的退浆、煮练、漂白三步合并为一步完成,常常被称为短流程处理工艺。
退煮漂一浴法中的主要助剂为碱性溶剂和氧化剂。
涤棉混纺织物中,棉纤维中含有果胶物质、棉子壳、油脂、蜡质、含氮物质以及色素等杂质,它们在氢氧化钠和氧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皂化反应、乳化反应和氧化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最终使杂质被水洗去除;涤纶中含杂质较少,主要是一些纺丝油剂和加工中沾的油污,在前处理过程中,加入碱性溶剂和精炼剂可以使之乳化而除去。
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加工后成为半成品,其质量主要用毛细效应、白度和织物断裂强力指标进行考核和评价。
三、轧蒸法退煮漂一浴工艺1、实验仪器:涤棉混纺织物坯布,氢氧化钠,双氧水,双氧水稳定剂,耐碱渗透剂,高效精练剂,量筒,电子天平,均匀小轧车,蒸箱。
2、实验处方和工艺条件:氢氧化钠10g/L100%双氧水8 g/L双氧水稳定剂 5 g/L耐碱渗透剂 5 g/L高效精炼剂 3 g/L总液量200ml浸轧温度室温汽蒸温度95~100℃汽蒸时间60min3、工艺流程:浸轧(二浸二轧)→汽蒸(100℃,60min)→热水洗(→双氧水酶洗)→温水洗→冷水洗→晾干4、实验步骤:按实验处方称取规定量的助剂,量取规定量的蒸馏水于烧杯中,然后依次加入双氧水稳定剂、氢氧化钠、耐碱渗透剂和高效精练剂,搅拌均匀,最后加双氧水,配制成工作液备用。
取一块30×20cm(经×纬)的涤棉混纺织物坯布,在工作液中充分浸湿,室温下二浸二轧,带液率70%~80%,然后放入蒸箱内100℃汽蒸60min,取出后90~95℃水洗一次,50~60℃温水水洗,再冷水洗,最后晾干留做半成品指标测试。
5、退煮漂效果测试:1、毛细效应2、白度3、织物断裂强力四、注意事项:1、织物浸轧前处理液后,马上送入蒸箱,若不能马上汽蒸要用保鲜膜包好。
涤纶棉型短纤维与棉纤维的混纺研究
涤纶棉型短纤维与棉纤维的混纺研究混纺是纺织技术中常用的一种工艺,通过将不同纤维混合在一起,可以获得具有更好性能和特性的织物。
涤纶棉型短纤维和棉纤维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纤维类型,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混合这两种纤维可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提高织物的综合性能。
本文将就涤纶棉型短纤维与棉纤维的混纺进行研究,以探讨混纺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涤纶棉型短纤维和棉纤维的特点。
涤纶棉型短纤维是由涤纶和棉纤维经过混合纺纱工艺制成的,具有涤纶和棉纤维的双重优势。
涤纶纤维具有优异的强度和耐磨性,而棉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
因此,涤纶棉型短纤维织物既具有涤纶纤维的强度和耐磨性,又具备棉纤维的吸湿性和透气性。
同时,涤纶和棉纤维的相容性较好,混合后的纤维间相互粘合力强,纤维之间的结合紧密,不易脱纤。
其次,混纺涤纶棉型短纤维和纯棉纤维的织物相比,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涤纶棉型短纤维织物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涤纶纤维的强度高于棉纤维,因此混纺后的织物更加耐久,不易磨损和变形。
其次,混纺织物具有更好的抗皱性能。
涤纶纤维的收缩率比棉纤维低,故混纺织物表现出更好的抗皱性能,穿着更容易保持光洁平整。
此外,混纺织物还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能够快速排出体表的汗液,保持身体干爽。
此外,混纺织物还具有较好的色牢度和耐久性,不易退色和磨损,织物的使用寿命更长。
然而,混纺织物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涤纶纤维的存在,混纺织物的手感相对于纯棉织物来说略显硬硬。
其次,涤纶纤维的导电性较好,混纺织物相对于纯棉织物来说会更容易产生静电。
再者,混纺织物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虽然优于纯涤纶织物,但相对于纯棉织物来说仍有一定差距。
因此,在选择混纺织物时,需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取舍和评估。
对于涤纶棉型短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研究,如何合理选择纤维比例是一个关键问题。
一般来说,根据织物的用途和要求,可以通过调整涤纶纤维和棉纤维的比例来获取不同性能的织物。
棉涤混纺织物的结构与性能检测王嘉威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申报表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课题名称:分院:_____ 纺织分院 __ __________专业:__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 __ ______指导教师:____ 邵灵玲 _ _ ____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日毕业论文题目:学生所在学院纺织学院专业纺织品检验与贸易学号2013010605学生姓名王嘉威指导教师杨乐芳起止日期2015.12.1至2016.4.28止目录1.前言 (1)2.原料鉴别 (9)2.1燃烧法鉴别纤维 (9)2.2 显微镜法法鉴别纤维 (9)3 .织物结构分析 (11)3.1 幅宽 (11)3.2 经纬纱线密度(采用徒手法) (11)3.3 织物密度(直接测数法) (12)4.织物性能检测 (14)4.1 拉伸断裂强力 (14)4.2 PH值测定 (15)4.2 摩擦色牢度检测 (17)4.3 起毛起球测定(圆轨迹法) (19)5.结论 (21)6.致谢 (22)参考文献 (22)棉涤混纺织物的结构与性能检测摘要:常买衬衫的顾客都知道,很多衬衫的面料标着涤棉或者是棉涤。
“涤棉”和“棉涤”,两个字的顺序一换就成了两种不同的面料。
“涤棉”面料是指涤纶的成分占60%以上,棉的成分在40%以下,也叫TC;“棉涤”正好相反,是指棉的成分在60%以上,涤纶的成分在40%以下,也叫CVC。
而文主要是通过燃烧法、显微镜法对棉涤混纺纱线的纤维进行确认与分析。
通过起毛起球法、PH值检测法、拉伸断裂法、皂洗和摩擦色牢度的方法对棉涤混纺织物的性能进行鉴定。
关键词:棉涤混纺织物结构性能检测1.前言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也带动了世界纺织行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的纺织品,人们对它的要求也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实用。
追求美观、舒适、安全的纺织品才是现在人们的目标。
棉涤指的是涤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的织物,是以涤纶为主要成份,涤棉混纺物是以涤纶为主要成份,采用65%-67%棉花和33%-35%的涤纶混纱线织成的纺织品,涤棉布俗称棉涤。
涤棉织物节水染色工艺的研究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涤棉织物节水染色工艺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涤棉织物节水染色工艺的研究一、基本任务及要求:1、课题内容:本课题研究不同条件下涤棉织物的前处理过程并用分散/活性染料的二浴法、一浴法、轧染工艺对织物进行染色。
通过测试织物的前处理效果、K/S值、摩擦牢度、染料吸尽率和固色率等性能,选择出既节水又符合染色要求的最佳工艺。
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中,其他工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最佳的前处理工艺为浴比为1:20下的退煮漂一浴工艺;最佳的浸染法工艺为浴比为1:1的分散/活性一浴法;在织物重量为4g时,最佳的轧染法工艺为染液量为50mL、织物与染液的接触时间在20min、匀染剂的浓度为2g/L。
2、任务要求:a、完成20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一篇;11000—13000字毕业论文一篇;并作好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和实验记录。
b、毕业论文资料含以下几个部分:毕业论文工作手册、开题报告(含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合订)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及任务书合订、科学论文实验记录本、电子文档)。
具体格式与规范,详见教务处相关资料。
二、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共17周)1. 第1—2周查阅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2. 第 3 周检查、修改并提交文献综述、开题报告3. 第 4 周实验准备;4. 第5—12 周实验、测试;5. 第13—14周实验数据整理、补充实验、撰写毕业论文初稿;6. 第15—16 周修改并提交毕业论文、工作手册,原始记录7. 第17 周毕业论文答辩目录摘要: (I)ABSTRACT:........................................................................................................................... .. (Ⅱ)1 前言 (1)1.1涤棉织物的染色 (1)1.1.1 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染色性能差异 (2)1.1.2 分散和活性染料一浴染色的矛盾 (2)1.2节水染色工艺的进展 (3)1.2.1 前处理过程的节水 (3)1.2.2 小浴比染色 (3)1.2.3 分散/活性的轧染染色 (3)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4)2 实验部分 (5)2.1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5)2.1.1 实验材料 (5)2.1.2 实验药品 (5)2.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5)2.2实验方法 (6)2.2.1 退浆、煮练、漂白三浴工艺 (6)2.2.2 退煮漂一浴工艺 (7)2.2.3 退煮漂一浴工艺的优化 (7)2.2.4 分散/活性染料二浴法染色 (7)2.2.5 不同浴比的一浴法染色 (8)2.2.6 分散/活性染料的轧染 (8)2.3性能测试 (9)2.3.1 毛细效应的测试 (9)2.3.2 白度的测试 (9)2.3.3 强力的测试 (9)2.3.4 耐摩擦色牢度的测定 (9)2.3.5 K/S值的测试 (9)2.3.6 吸尽率的测试 (9)2.3.7 固色率的测试 (9)3 结果与讨论 (10)3.1前处理工艺的探讨 (10)3.1.1 退浆、煮练、漂白三浴法工艺 (10)3.1.2 退煮漂一浴的工艺 (10)3.1.3退浆、煮练、漂白三浴法工艺与退煮漂一浴工艺的比较 (11)3.1.4退煮漂一浴工艺的优化 (12)3.1.5用水量讨论 (13)3.2涤棉织物的浸染法染色 (14)3.2.1 二浴法和一浴法染色的比较 (14)3.2.2 用水量讨论 (14)3.3不同浴比的一浴法染色 (15)3.3.1 干摩擦牢度 (15)3.3.2 K/S值 (15)3.3.3 最大吸收波长 (16)3.3.4 染料的吸尽率 (16)3.3.5 染料的固色率 (17)3.3.6 小浴比工艺的优化 (18)3.3.7 用水量讨论 (19)3.4分散/活性的轧染染色 (20)3.4.1 染液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20)3.4.2 织物与染液接触的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21)3.4.3 匀染剂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21)3.4.4 用水量讨论 (22)4 结论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5)涤棉织物节水染色工艺的研究摘要:本课题研究不同条件下涤棉织物的前处理过程并用分散/活性染料的二浴法、一浴法、轧染工艺对织物进行染色。
涤棉混纺提花织物设计与生产设计说明
2012届毕业设计题目涤棉混纺提花织物设计与生产专业纺织品检测与贸易学号姓名指导老师交稿日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容。
作者签名:日期:摘要涤棉混纺织物是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发的一个品种,因具有挺括、滑爽、快干、耐穿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特别是涤棉产品,色彩丰富,轻薄易洗,一般价格相对较低,绝大多数消费者都能接受。
本文根据涤棉的性能,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了工艺设计,通过对纱线络筒、整经、浆纱、穿结经、织造及后整理工艺流程的设计,还介绍了生产中各个工序要注意的问题,使织制出的织物充分体现了涤棉织物的风格特征。
关键词:涤棉混纺工艺设计工艺流程作者:娜娜导师:华AbstractPolyester cotton blended fabric is our country in the early nineteen sixties developed a variety, the fiber has a crisp, smooth, durable, quick-drying features, was the favorite of consumers. Especially polyester cotton printing products, rich colors, light and easy to wash, generally relatively low prices, most consumers can accept.According to the properties of polyester / cotton, polyester / cotton blended fabric on by the process design, through the yarn winding, warping, sizing, wear nodes via, weaving and finishing process design, also introduced in the production of various proces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so that the fabric made from fabric fully embodies the polyester cotton fabric style.Key words: Polyester / cotton blended fabric by technological design and process.Author: linanaTutor: liu hua绪论涤纶织物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
涤棉混纺是什么面料
涤棉混纺是什么面料涤棉混纺,可能大家都有听说过吧,这也是我们生活中一种比较常见的面料。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涤棉混纺是什么面料吧!一、涤棉混纺是什么面料涤棉混纺其实就是一种用涤纶和棉花混合制成的一种面料,这种面料的制成通常是采用百分之六十五到百分之六十七的涤纶与百分之三十三到百分之三十五的棉花混合的,所以人们也称这种面料为的确良。
很多人分不清涤棉混纺和棉涤混纺这两种面料,其实虽然听起来好像是一种面料,但事实上这完全就是两种面料,其中涤棉混是指涤纶成分占有百分之六十比例以上,而棉花成分则是在百分之四十一下的一种面料,所以大家在市场查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面料成分问题。
二、常见涤棉混纺织物涤棉混纺织物简而言之就是以涤纶短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纱线织成的各种织物,这种织物在我们生活中还是比较常见的,而且织物外观开起来还是比较挺括的,织物非常的耐穿和耐用,清洗方便,尺寸稳定,不过相对于纯棉织物来看,这种涤棉混纺织物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要稍微的差一些。
通常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这种涤棉混纺织物就是各种各样的服装,尤其是我们常常会使用的衬衫、工作装还有我们一些常见的床上用品。
这些织物还是比较好看的,所以大家是蛮喜欢的。
三、涤棉混纺优缺点涤棉混纺是涤纶和棉花的结合体,所以既具有了涤纶的优点,也继承了棉织物的长处,面料的弹性和耐磨性都非常的好,面料尺寸稳定,缩水率非常的小,由它制成的织物一般都具有挺拔,不易皱褶和易清洗以及易干燥的优点。
不过在同时这种面料也有着自己的缺点,因为涤纶纤维毕竟是一种疏水性的纤维,这种涤棉混纺也包含了这点,所以面料对油污的亲和力是比较强的,因此面料非常容易吸附油污,而且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容易产生静电,所以不是很方便。
四、涤棉混纺与纯棉相比哪个更好在人们的眼里,涤棉混纺和纯棉相比自然还是纯棉这种面料更加的好。
在视觉感受上,纯棉的色泽虽然没有涤棉混纺那么的鲜亮,但胜在颜色温和,看起来非常舒服;在手感上,纯棉面料柔软舒服,而涤棉混纺十分的滑溜,而且大家也知道纯棉面料通常都是采用纯天然的棉花纤维制成的,面料的亲肤性是非常高的,面料没有任何*** ,用起来非常的安全,所以在这个层面上讲人们更加喜爱纯棉,同时纯棉吸汗吸湿而且十分透气凉爽,所以效果更加舒适。
涤粘混纺产品的开发及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涤粘混纺产品的开发及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涤粘混纺织品具有高弹性、光泽感和柔软度等特点,因此在纺织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涤纶和粘胶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使它们在混纺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点,如纤维间存在的滑动摩擦及酸碱性差异等问题。
因此,针对涤粘混纺产品的开发
及其性能研究是目前纺织行业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开发高质量的涤粘混纺产品,并探究其物理化学性能,为涤粘混纺织品的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1)涤粘混纺产品研发:通过不同比例的涤纶和粘胶纤维混合织纺,得到不同
纱线密度、织物结构的涤粘混纺织品,并对其外观、手感、透气性等进行测试和比较。
(2)涤粘混纺产品性能测试:采用拉伸试验、耐磨试验、水洗试验等方法,研
究涤粘混纺织品的物理化学性能,探讨其应用范围和使用寿命等问题。
2.研究方法:
(1)实验研究法:通过实验测试不同涤纶和粘胶纤维比例、不同织物结构下涤
粘混纺织品的性能和特点。
(2)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涤粘混纺产品的研究现状、发展
趋势及其应用领域。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涤粘混纺织品的性质和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可以为纺织行业提供新的涤粘混纺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为涤粘混纺织品
的质量控制和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五、研究进展
目前已开展了实验室内的初步研究工作,包括涤粘混纺比例的确定、纺纱和织造工艺的优化等方面。
下一步计划进行涤粘混纺织品的物理化学性能测试和分析。
一种涤棉混纺织物的湿法转移印花工艺
一种涤棉混纺织物的湿法转移印花工艺一种涤棉混纺织物的湿法转移印花工艺介绍涤棉混纺织物是指涤纶根据某个比例混纺棉纤维的一种特殊织物,拥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耐磨性,透气性和耐腐蚀性等优点,用于制作衬衫,裤子,夹克衫,防风衣等休闲服装。
由于涤棉面料整体柔软,弹性良好,因此混棉涤纶布料比较适合采取湿法转移印花工艺来改善面料的外观效果。
湿法转移印花是指在印花过程中采用润湿介质将印花剂从基布上转移到被印布上的一种印花方法。
它具有印花效果精美,抗洗色牢度高及重新润湿可再次印花的特点。
工艺流程1. 选择涤棉混纺织物作为基布,并将其分别洗涤后晾干收拢。
2. 准备印花剂,将印花剂混合在某些润湿介质中,然后将其倒入喷嘴中。
3. 将印花剂均匀地喷洒在基布表面,等待润湿介质的蒸发,使印花剂在基布表面达到干燥状态。
4. 将被印布覆盖在经过润湿介质涂布的基布表面上,并在上面进行热压,使被印布表面的印花剂转移到被印布表面,从而完成印花。
5. 将印花完成的面料冷却晾干处理,并在晾干后进行适当的折叠排列以达到最终产品的效果。
注意事项1.不同涤棉混纺织物的结构和成分不同,在选择润湿介质时要注意涤棉混纺织物及其结构和成分的相容性。
2.在润湿介质喷洒到基布表面时,需要保证均匀性,以防止被印布的表面出现印花不均的情况。
3.热压的温度和压力对转移印花的成功有很大影响,在使用时应按照印花剂供应商的建议采取适当的温度和压力。
总结涤棉混纺织物是一种特殊的织物,用于制作各种休闲服装,它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耐磨性,透气性等优点。
湿法转移印花是一种在印花过程中采用润湿介质将印花剂从基布上转移到被印布上的一种印花方法,它效果精美,抗洗色牢度高,重新润湿可再次印花,在印花涤棉混纺织物时较为常用。
湿法转移印花工艺比较复杂,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不同涤棉混纺织物的结构和成分,同时也要注意印花剂的润湿介质喷洒均匀性和热压的温度和压力。
涤棉混纺织物染色
T/C混纺织物染色综合实验一、实验内容1、T/C混纺织物轧--焙法染色2、T/C混纺织物二步法染色二、实验目的:学习T/C混纺织物不同工艺染色的方法三、实验原理T/C混纺材料的纺织品,在纺织品消耗总量中占很大比例。
由于涤、棉两种纤维性能差异大,染色时要求的pH值、温度不同,染色工艺相对复杂,生产单位还往往根据自己的设备情况,制定工艺。
近年来,性能优良的染料不断问世,使T/C混纺织物染色工艺不断优化。
涤纶是疏水性纤维,结构紧密,使用分散染料染色。
染色须在高温高压(130℃)或热熔培烘(180℃以上)条件下进行。
在高温下,纤维大分子链段振动频率增大,出现了许多允许染料了通过和容纳染料的空隙,温度越高染料扩散越快。
温度降到玻璃化温度以下时,染料分子便固定在纤维中。
棉纤维可以用直接、活性、还原等多种染料染色,染色工艺可以是轧染法和浸染法,常温染色。
选择棉用染料一般根据色相和要求的色牢度、深度而定。
四、实验步骤和工艺条件(一)、分散活性轧-焙一步法染色流程二浸二轧(室温、轧余率60-70%)→烘干(80-90℃)→焙烘(190℃、90s)→热水洗(80℃、5min)→皂洗(皂粉2g/L、95℃、10min)→水洗→烘干处方分散红S-BWFL(g/L)24分散金黄E-RGFL(g/L)16活性橙KGN(g/L)25尿素(g/L)50碳酸钠(g/L)15JFC(g/L) 2六偏磷酸钠(g/L)0.5含固量4%防泳移剂(g/L)15(二)、两步法染色工艺1、分散、活性染色工艺流程二浸二轧分散染料(室温、轧余率60-70%)→烘干(80-90℃)→焙烘(200℃、60s)→热水洗(80℃、5min)→水洗→烘干→活性套染棉套染棉工艺60’’‘3分散浴处方:套染棉处方:分散红玉S-2GFL(g/L) 4.3 活性红BES (owf%) 3 分散蓝2BLN(g/L) 3.6 活性蓝BET(owf%) 2 分散青莲S-BLN(g/L) 2 碳酸钠(g/L)20 含固量4%防泳移剂(g/L)15 硫酸钠(g/L)30六偏磷酸钠(g/L) 2浴比:1:302、分散/还原悬浮体染色工艺流程:二浸二轧工作液(室温、轧余率60-70%)→烘干(80-90℃)→焙烘(190℃、90s)二浸二轧浸轧还原液→用薄膜包好→汽蒸(100℃、2min)→水洗→透风氧化→水洗(50-60℃、5min)→皂煮→晾干处方:还原浴处方:分散大红HBGL(g/L) 3 氢氧化钠(g/L)20还原黄RK(g/L)0.6 85%保险粉(g/L)20还原桃红R(g/L) 3.7含固量4%防泳移剂(g/L)15六偏磷酸钠(g/L) 2实验注意事项:1、织物进焙烘机应平整,否则会因泳移而染花。
涤纶棉型短纤维与腈纶纤维的混纺研究
涤纶棉型短纤维与腈纶纤维的混纺研究引言:在纺织行业发展的过程中,纤维的混纺技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通过混纺,不同纤维的特性可以相互补充,以达到增强织物的强度、改善手感和色彩效果等目的。
本文将重点研究涤纶棉型短纤维与腈纶纤维的混纺,并探讨混纺比例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一、涤纶棉型短纤维的特性涤纶棉型短纤维是一种纺织原料,具有很多优良特性。
首先,涤纶棉型短纤维具有耐光性好、弹性回复好、耐磨性强等特点,使得织物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形状和手感。
其次,涤纶棉型短纤维吸湿性强,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使得织物在炎热季节能够保持舒适的穿着感。
再次,涤纶棉型短纤维易于染色,色牢度好,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色彩效果。
总体而言,涤纶棉型短纤维是一种理想的纤维材料,对于制作舒适、耐用的织物具有重要意义。
二、腈纶纤维的特性腈纶纤维是一种合成纤维,也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
首先,腈纶纤维具有优异的强度和耐磨性,使得织物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和防护性。
此外,腈纶纤维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使得织物在特殊环境下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
再次,腈纶纤维具有优良的弹性回复性能和抗皱特性,使得织物具有很好的形状稳定性。
三、混纺比例对织物性能的影响混纺比例是指混纺中两种不同纤维的重量比。
涤纶棉型短纤维与腈纶纤维的混纺比例对织物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不同的比例下,混纺织物的性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在涤纶棉型短纤维比例高于腈纶纤维的情况下,织物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柔软度。
这是因为涤纶棉型短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能够增强织物的透气性能。
其次,在这种比例下,织物的弹性回复和手感也会有所提升,使得织物更加舒适。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织物的强度和耐磨性可能会有所降低。
相反,当腈纶纤维比例高于涤纶棉型短纤维时,织物的强度和耐磨性会有所增强。
腈纶纤维的优异特性决定了其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可以增强织物的耐用性。
此外,腈纶纤维的弹性回复性能也能够提升织物的形状稳定性。
分散染料染色—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
双组分纤维纺织品染色方法
•一种染料一浴一步法:一种染料同一浴同一条件下同 时上染两种纤维。如活性染料染棉/麻。
•一种染料一浴二步法:一种染料同一浴不同一条件下 分别上染两种纤维。如聚酯士林染料染T/C。
•两种染料一浴一步法:两种染料在同一浴中同一条件 下分别上染两种纤维。如分散/直接染T/C。
1)一浴法 ①分散/活性一浴法 热熔焙固一步法 流程:浸轧染液→烘干→热熔→汽蒸→水洗后处理 处方组成
分散染料 X 活性染料 Y 尿素 10g/L 小苏打 30g/L 防泳移剂 30-40g/L 表面活性剂 1mL/L
工艺说明 -染料要求:分散染料要求耐碱、升华牢度高;活性染 料耐高温(K型) ,弱碱条件下固色, -尿素作用:助溶、吸湿膨化作用、防止棉纤维高温带 碱处理产生的泛黄现象 -碱剂:碱剂常用小苏打,以减轻对分散染料的影响。 -海藻酸钠为常用的防泳移剂。 -为防止碱剂对分散染料和涤纶纤维的影响,可采用膦 酸基型(P型)活性染料在弱酸性条件下染色。
2、两种染料染色 根据两种染料是否放在同一染浴中染色,可分为一浴
法和二浴法。一浴法工艺流程短,可提高生产效率,但 染料选用要求高,上染率低,染深浓色困难;二浴法染 色一般先染涤纶后染棉,工艺繁复,但色光易控制。 常用染色工艺:
•分散/活性一浴一步法 •分散/活性一浴二步法 •分散/活性二浴法 •分散/还原一浴二步法 •分散/还原二浴法
还原液: 烧碱 保险粉 还原染液
工艺说明: -染料颗粒要求在2um以下。 -染浴中可不加分散剂。 -轧余率不能太高(55-60%) -热熔温度应略高,有利于棉纤维上的分散染料 向涤纶转移。 -无需进行料染涤纶、后用棉用染料染棉,
分浴进行,染色工艺分别同各自染料染色。 ①分散/活性二浴法 染涤:浸轧分散液→烘干→热熔→还原清洗→皂洗→水洗 染棉: 一浴法:浸轧染液→烘干→汽蒸或焙烘→水洗后处理 二浴法:浸轧染液→烘干→轧固色液→汽蒸→水洗后处理 ②分散/还原二浴法 染涤:浸轧分散液→烘干→热熔→冷却 染棉:浸轧还原染料悬浮液→烘干→浸轧还原液→汽蒸→水 洗→氧化→皂洗→水洗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染色
02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染色原理
染料的种类和特性
酸性染料
适用于聚酯纤维染色,具有较好 的水洗和摩擦色牢度。
活性染料
适用于涤纶于聚酯纤维染色,具有较好的 热稳定性和色牢度。
染色原理
吸附
染料分子在纤维表面吸附,形成 吸附层。
渗透
染料分子渗透到纤维内部,与纤 维分子结合。
功能性染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功能性染料如光敏 、热敏、电敏等染料的研究与应用将 更加广泛,为涤纶及其混纺织物染色 提供更多可能性。
环保染色的探索与实践
生物染色
生物染色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染色方法,利用天然染料或生物技术合成染料 进行染色,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消耗。
低盐、低能耗染色
通过改进染色工艺和技术,降低染色过程中盐和能量的消耗,减少废水排放, 实现环保染色。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染色
目录
•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简介 •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染色原理 •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染色工艺
目录
•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染色的常见问题及 解决方案
•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染色的未来发展趋 势
01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简介
涤纶的特性
01
02
03
高强度和耐磨性
涤纶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 和耐磨性,能够承受较大 的机械负荷。
染色前的准备
纤维原料检查
对涤纶及其混纺原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无杂质、 无损伤。
织物预处理
清洗织物,去除表面的污渍和杂质,为染色创造 良好的基础。
配制染液
根据染料性质和染色要求,配制适当浓度的染液。
染色工艺流程
01
02
03
04
升温
将染液温度逐渐升高至适宜的 染色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简介(课题来源、内容、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及所具备的条件等)
课题开题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品质的生活追求越来越予以注重.纺织品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品,但人们对穿着的健康,舒适考虑、已占促成购买纺织品交易的重要因素。
棉纤维是应用较为成熟与广泛的天然纤维,棉纤维以其具有吸湿透气、手感柔软的特性,一直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涤纶具是合成纤维中产量最高的第一大品种。
涤纶具有结晶度高,取向度高,纤维强力高(是粘胶纤维的20倍),耐摩性好,弹性好不易起皱,挺括保形性好,耐光、热性好,洗涤后快干免烫,洗可穿性能良好等优良特性。
被广泛的应用在纺织品面料上。
本文重在探讨涤棉织物的纺织成牛仔布方法。
国内外研究的成果及发展前景
涤棉混纺织物是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发的一个品种,该纤维具有挺括、滑爽、快干、耐穿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当前,混纺品种已由原先的65%涤纶与35%棉的比例发展成为65:35、55:45、50:50、20:80等各种不同比例的混纺织物,其目的是为了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近一、二年来,国内不少地区开始生产31毫米进口涤纶与棉(或粘胶)的低比例短涤/棉、(或粘胶)混纺产品,由于目前国内化纤印染加工设备缺少,根据纺织、商业两部会议纪要精神,这类产品均系使用棉的生产工艺、设备来加工的。
各地在生产这类产品中做了大量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一定的经验,并经试产试销投入了市场。
目前国际纺织品市场上流行的涤/棉混纺产品,其混纺比主要有40T/60C、45T/55c、35T/65C、20T/80C等,品种有巴里纱、细纺、府绸,斜纹,卡其,缎纹以及经纱为65T/35C、纬纱为纯棉的灯芯绒。
日本生产的品种有45T/55C、50T/50C、40T/60C的府绸,细布,巴里纱和条格布,多臂,大提花织物等。
炎国生产的短涤/棉混纺产品,在混纺比方面一般为两大类,一类为65T/35C,主要用作衬衣和外衣,另一类为50T/50C,主要用作床单类织物。
涤棉混纺织物既突出了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都较好,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的特点。
目前涤棉混纺织物向着具有较好的服用性能,类似于65T/35C混纺织物的洗可穿性能,又类似于棉的吸湿性,穿着较舒适等优良特性的低比例涤/棉混纺织物方向发展。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涤棉混纺织物既突出了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都较好,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的特点。
但是涤棉其中的涤纶纤维属于疏水性纤维,对油污的亲和力很强,容易吸附油污,而且穿着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而吸附灰尘,难以洗涤,而且不能用高温熨烫和沸水浸泡等缺点。
由于涤纶染色所用分散染料,且染色温度为高温1300C,而棉纤维染色为活性染料,染色温度为常温600C。
本文着重探讨在解决两种纤维上染温度不同矛盾的过程中,染料、染色条件、助剂等对染色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