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灰霉病
番茄烂果原因及防治措施
![番茄烂果原因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feb4d4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d.png)
番茄烂果原因及防治措施一、发病原因1.果实中缺钙。
番茄的呼吸作用产生各种有机酸,其中草酸能引起中毒而发病。
番茄植株体内钙充足时,草酸被钙中和,形成草酸钙,可避免草酸危害,缺钙时则易发生“脐腐病”,造成烂果。
2.水分供应失调。
番茄进入结果旺期,外界气温明显增高,叶片蒸腾加剧和果实迅速膨大需要大量的水分和营养。
由于叶片蒸腾量大,使本应输送到果实的水分被叶片夺取,叶细胞的渗透压高于绿果细胞的渗透压,叶甚至从果实内夺取水分,因此,远离根部的果实脐部首先受到于旱的影响,表现失水现象,组织坏死,造成烂果。
3.灰霉病病菌侵染。
该病菌以菌核、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土壤中或地表越冬越夏,花期是灰霉病侵染高峰期。
造成灰霉病发生的主要原因:①大水漫灌又遇阴天。
这是诱发灰霉病的最主要原因。
一旦条件适宜,病菌就从伤口、衰老的器官和花器侵入,造成烂果。
②密度过大又欠光照。
枝繁叶茂,老黄叶增多,嫩枝条层生,营养生长过旺,造成植株光照不足,细菌增生。
③病果病叶清除不彻底。
对病果、病叶不清除或清除不彻底,会造成其与健康植株交叉感染。
二、防治措施1.改良土壤。
选择土层深厚、保水力强的沙壤土栽种番茄。
对土壤过粘或含砂过多的土壤应多施有机肥改良其通透性能,增强其保水能力。
2.肥水管理。
①合理施肥。
避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此外,肥料浓度不能过高,以免烧伤根系;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结合整地施用过磷酸钙。
追肥时应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使用。
②浇足水。
必须保证番茄植株水分的均衡供应,特别是初夏温度急剧上升时期,切勿缺水干旱。
3.调整植株。
及时整枝打杈,摘除病老黄叶,疏花、疏果。
4.防治灰霉病。
①综合防治。
坚持无病土育壮苗,合理密植,加强通风透光,尤其是阴天要注意保温,严格控制灌水。
此外,应及时清理病残体,摘除病果病叶,并进行集中烧毁和深埋。
②药剂防治。
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利霉康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番茄病虫害图谱及防治方法介绍
![番茄病虫害图谱及防治方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58f10ecc5da50e2534d7fce.png)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图片简介 : 茄细菌性斑疹病又称细菌性微斑病。
该病为细菌性病害,植株地上部分均可发病,尤以叶缘和未成熟果实病症最为明显。
叶片发病出现深褐色至黑色斑点,四周有黄色晕圈;叶柄和茎发病出现黑色斑点;幼嫩绿果发病,先出现稍隆起的小斑点,果实近成熟时环绕斑点的组织仍保持较长时间绿色。
番茄灰霉病图片简介 : 该病是由真菌惹起的。
主要发生在花期和结果期。
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出现水浸状浅褐色病斑,呈 V 字形,湿润时病部长出灰霉,干燥时病斑呈灰白色。
果实发病主要在青果期,先侵染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后向果面和果梗发展。
花萼发病变为暗褐色,随后枯竭。
茎发病后初期产生水浸小点,后扩展成长条形病斑。
真菌 ; 茄子 ; 气流流传 ; 雨水流传 ; 农事流传 ; 伤口侵入番茄顶裂果图片简介 : 番茄顶裂果主假如因为畸形花花柱开裂的结果。
直接原由是番茄开花时,对花器供应的养分不足造成的。
生产中在低温季节或在大棚中定植过早特别严重。
生理性病害; 花期养分不足 ; 定植过早 ; 番茄番茄病毒病 ( 苜蓿型 )图片简介 : 由病毒惹起的病害。
高温、干旱有益于发病和流传。
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相互摩擦碰撞,都会以致发病。
病毒性病害 ; 高温干旱 ; 田间管理差 ; 苜蓿型 ;番茄病毒病 ( 花叶型 )图片简介 : 由病毒惹起的病害。
高温、干旱有益于发病和流传。
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相互摩擦碰撞,都会以致发病。
花叶型表现为叶色浓淡不均,黄绿相间,叶片皱缩,明脉,花少果小而劣,严重减产。
病毒性病害 ; 高温干旱 ; 田间管理差 ; 花叶型 ;番茄病毒病 (蕨叶型 )图片简介 : 由病毒惹起的病害。
高温、干旱有益于发病和流传。
田间管理差,分苗、定苗、整枝等农事操作中病健株相互摩擦碰撞,都会以致发病。
蕨叶型表现为植株矮化,上部叶片变为线状,中下部叶片上卷,结果少而小。
番茄病毒病 ( 卷叶型 )图片简介 : 由病毒惹起的病害。
《番茄灰霉病》课件
![《番茄灰霉病》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33124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2.png)
叶等。
合理密植
保持适宜的种植密度, 有利于通风透光,降低 湿度,减轻病害发生。
科学施肥
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 用量,适当补充磷、钾 肥,以提高植株抗病能
力。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
不同品种对灰霉病的抗性有差异,选 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性强的品种可 以有效降低病害发生。
鉴别诊断
与细菌性病害的区别
环境条件的影响
细菌性病害的症状与灰霉病相似,但 通常会有溢脓现象,而灰霉病则没有 。
灰霉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如湿度、温度和通风等。因此,了解 这些环境因素可以帮助更好地诊断和 防治灰霉病。
与其他真菌性病害的区别
其他真菌性病害的症状与灰霉病有所 不同,如霜霉病和疫病等,它们的病 斑颜色和形状与灰霉病有明显的区别 。
PART 05
番茄灰霉病的案例分析
REPORTING
案例一:某地区番茄灰霉病的防治经验
总结词:成功防治
详细描述:该地区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有效控制了番茄灰霉病的发病率,提高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案例二:某温室番茄灰霉病的控制措施
总结词:有效控制
详细描述:该温室采用了温湿度调控、通风换气等措施,以及定期喷洒无公害杀菌剂,有效控制了番茄灰霉病的蔓延,保证 了番茄的正常生长。
灰霉病对番茄的影响
番茄灰霉病会导致番茄的花、果、叶和茎的腐烂,影响产量 和品质。
病果软化,萎缩,表面有灰色霉层,导致果实失去食用价值 。
灰霉病的传播途径
灰霉病的传播主要通过气流、雨水、农事操作等途径进行 。
病菌可随花枝、叶片、土壤、空气等传播,造成病害的扩 散和蔓延。
冬季大棚番茄常见病虫害有哪些?怎样有效防治这些病虫害
![冬季大棚番茄常见病虫害有哪些?怎样有效防治这些病虫害](https://img.taocdn.com/s3/m/1a62574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9.png)
冬季大棚番茄常见病虫害有哪些?怎样有效防治这些病虫害番茄是一种喜温性蔬菜,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20~25℃,要求土壤相对湿度为65%~85%,空气相对湿度为50%~65%。
因此,在我国北方大多数地区秋、冬季温度较低时,需要利用大棚等栽培设施为番茄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大棚番茄是比较受欢迎的种植作物之一,管理简便、经济效益较高。
目前,冬季大棚番茄种植技术得到普及,大棚保温、保湿效果使番茄生长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变小,使人们可以在冬季享用到新鲜的番茄,但目前我国冬季大棚番茄种植仍然有很多制约因素,其中主要是病虫危害,因此需要不断提升番茄的病虫害防治水平,以提高番茄的品质,保障大棚番茄的产量。
一、冬季大棚番茄主要病虫害冬季大棚番茄的栽培若管理不当,特别是相同内低温持续时间过长、湿度过大等,容易滋生病虫害,严重时可能导致番茄绝收。
低温持续时间长、湿度大、通风不良等是冬季温室番茄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1、病害冬季大棚番茄容易发生的病害有番茄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以及病毒病等。
(1)灰霉病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属真菌侵染所致。
番茄灰霉病主要对番茄的花、叶片、果实造成影响,严重时会蔓延到叶片和茎秆部位。
发病时染病部位有黄褐色斑状腐烂,湿度较大时还会有灰褐色霉斑。
因灰霉病直接危害番茄花和果实,对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应重点防治。
灰霉病病因多为棚内的光照条件差、湿度较大、温度较低,特别是当湿度达到90%以上而温度低于20℃时,易引发番茄灰霉病,因此在阴雨天要注意防范。
番茄灰霉病症状(2)早疫病早疫病为茄链格孢菌侵染所致,番茄早疫病会对叶、茎、花和果等多个部位造成危害。
发病初期叶片有圆形小黑点,然后不断扩散形成轮纹斑块,斑块边缘会有浅绿色或黄色晕环,中心呈同心轮纹状,因此也称“轮纹病”。
早疫病多发于重茬、低洼、通风不良、排水不畅的地块。
番茄早疫病症状(3)晚疫病晚疫病在番茄种植过程中主要危害对象为叶片和果实,会对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轻者减产,严重时会使番茄绝收。
贝莱斯芽孢杆菌SM2对番茄灰霉病的生防效果
![贝莱斯芽孢杆菌SM2对番茄灰霉病的生防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8ed0466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7.png)
DOI :10.16861/ki.zggc.202423.0487贝莱斯芽孢杆菌SM2对番茄灰霉病的生防效果张琦1,刘应敏2,杨东燕2,朱晓琴2,裴冬丽2,张庆琛2(1.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2.河南省特色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商丘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学院河南商丘476000)摘要:为探寻高效防治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的优良菌株及其防治机制,从番茄根分离获得内生菌SM2,经平板对峙法分析其对B.cinerea 的抑菌特性,并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 测序对其进行鉴定;采用盆栽法和田间试验测定SM2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并测定防病组、致病组和对照组番茄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等。
结果表明,菌株SM2可引起B.cinerea 菌丝发生畸变,抑菌率达66.67%,被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SM2有效降低了番茄灰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盆栽、田间防效分别达到71.73%、65.22%。
与对照组相比,防病组和致病组番茄叶片的SOD 活性、APX 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且防病组显著高于致病组。
来自番茄的贝莱斯芽孢杆菌SM2是一株具有生防应用价值的菌株,通过显微拮抗作用和诱导番茄高表达保护酶活性与渗透调节物含量等途径有效防治番茄灰霉病。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贝莱斯芽孢杆菌;拮抗作用;诱导系统抗性;生物防治中图分类号:S64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871(2024)02-066-08Biological control effects of Bacillus velezensis SM2against Botrytis cine-rea causing tomato gray moldZHANG Qi 1,LIU Yingmin 2,YANG Dongyan 2,ZHU Xiaoqin 2,PEI Dongli 2,ZHANG Qingchen 2(1.College of Life Sciences,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Henan,China;2.Henan Provinci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Development and Appllication of Characteristic Microorganism Resources/College of Biology and Food,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Shangqiu 476000,Henan,China )Abstract:The aim was to find an excellent strain for efficient biological control and biocontrol mechanism of tomato gray mold (Botrytis cinerea ).Endophytic bacteria SM2of tomato root was isolated and purified by plat marking.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he strain SM2on mycelial growth of B.cinerea was studied in dual cultures on PDA plates.Furthermore,the strain SM2was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physiology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16S rDNA sequencing.The biocontrol effect of the strain SM2against B.cinerea was determined by pot and field experiments,and the physio-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omato leaves in biocontrol group,disease group and control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rain SM2was identified as Bacillus velezensis ,which could cause mycelium distortion of B.cinerea ,with inhibition rate of 66.67%.Pot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B .velezensis SM2effectively reduced the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 of B.cinerea ,and the biocontrol efficiency reached 71.73%and 65.22%,pared with the control,SOD activity,APX activity,proline content and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of tomato leaves in the biocontrol group and diseas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and the increase rate of bio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disease group.The abov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B.velezensis SM2is a valuable biocontrol strain,which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tomato gray mold through micro-antagonism and induce the increase of antioxidant enzymes activity and osmo-regulation substances content of tomato.Key words:Tomato;Botrytis cinerea ;Bacillus velezensis ;Antagonism;Induce systemic resistance;Biological control收稿日期:2023-07-31;修回日期:2023-11-26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32102110018,232102110164);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23A210029);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1IRTSTHN025)作者简介:张琦,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与微生物互作研究。
设施番茄主要病虫害识别与综合防治
![设施番茄主要病虫害识别与综合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8d892e9d19e8b8f67c1cb983.png)
番茄灰霉病
在高湿条件下,病菌可以为害花蕾及花瓣,果实发病主要在青果期 至成熟期,先侵染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后向果面和果梗发展,染病的果 皮变成灰白色、水浸状、软腐,中晚期病部长出灰色绒毛状霉层,后期 有时在病部产生黑褐色鼠粪状菌核。在气温较高的条件下,病菌还可以 在果实的表面形成环型的斑点(俗称“鬼斑。)花萼发病变为暗褐色, 随后干枯。
• 棚室栽培每667平方米每次喷撒5%百菌清粉剂1千克,隔9天喷撒1次,连续 防治3~4次;或用45%百菌清烟剂或10%速克灵烟剂200~250克分点熏烟。
番茄早疫病
• 用61.1%氢氧化铜干悬浮剂150.5~188克,加水75千克,释稀成400~500 倍液,叶面喷雾,于发病初期开始施药,以后每隔10天喷药1次,共喷4次。 常用农药还有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 72.2%普力克800倍液,40%甲霜铜7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 剂400倍液。
主要防治药 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腐霉利(速克灵)、异 霜霉威、甲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剂
菌脲(扑海因)
嘧菌酯、克露
病害 名称
主要 为害 部位
番茄灰霉病
叶、花、果实
番茄叶霉病 番茄早疫病 番茄晚疫病
叶片
叶片、茎叶分 枝处
叶、茎、果实
叶片上水浸状不规
叶片和茎叶分枝
叶片正反面淡
则病斑,可见白色
叶片“V”字形病斑;
处圆形同心轮纹
番茄灰霉病
药剂防治
保护地栽培,每667平方米每次用6.5%甲硫·霉威粉剂(万菌灵、甲霉灵、抗 霉灵、抑霉泰)800~1000克直接喷粉,在早晨和傍晚喷施较好,避免晴天 中午喷药,第1次喷药在发病初期,以后间隔7天喷1次,共喷3次以上。 用旧苗床育苗要消毒,结合播种,每667平方米撒施50%福美双粉剂1~1.5 千克。定植前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淋苗,要求无病苗进棚。
防治番茄灰霉病用哪些农药效果好?
![防治番茄灰霉病用哪些农药效果好?](https://img.taocdn.com/s3/m/f865e21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e.png)
本文格式为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 1 页 共 1 页防治番茄灰霉病用哪些农药效果好?1.第一次用药在定植前,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淋番茄苗,要求无病苗进棚;其次次在沾花时带药。
做法是第一穗果开花时,在配好的2.4一D 或防落素稀释液中,加入0.1%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沾花或涂抹,使花器着药;此外,也可单用"保果灵"可湿性粉剂,每克对热水0.5升充分搅拌冷却后沾花,亩用量13克。
第三次把握在浇催果水前1天用药,以后视天气状况确定,正常年份,可停药,如遇连阴雨天气,气温低,可再防1-2次,间隔7-10天。
2.灰霉病始发期,施用特克多烟剂,每100立方米用量50克(1片);或10%速克灵烟剂、45%百菌清烟剂。
每亩次250克熏1夜,隔7-8天1次,也可于傍晚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或10%灭克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隔9天1次,视病情留意与其他杀菌剂轮换交替使用。
3.于发病初期开头,喷洒50%速克灵(腐霹利)可湿性粉剂2000-2200倍液、45%特克多(醛菌灵)悬浮剂3000-4000倍液、50%扑海因(异菌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0%防霉宝(多菌灵盐酸盐)超微粉6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2%武突菌素(BO-10)水剂150倍液,隔7-10天1次,共3-4次。
由于灰霉病菌易产生抗药性,应尽量削减用药量和施药次数,必需用药时,要留意轮换或交替及混合施用。
如喷洒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加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抗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有利于提高防效,降低成本,延缓抗药性。
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22e6ff9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1.png)
摘要:利用生物药剂防治番茄灰霉病可降低致病菌的抗药性,且对果品安全健康,对环境无污染。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在室内条件下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对番茄灰霉病致病菌灰葡萄孢菌拮抗作用的基础上,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二者不同用量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室内对峙试验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均对灰葡萄孢菌具有拮抗作用,且均对灰葡萄孢菌菌丝有直接的破坏作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无菌滤液的抑菌效果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其中10倍稀释液的抑菌率达到80.95%,50倍稀释液的抑菌率仅为28.57%。
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均对番茄灰霉病具有防治作用,其中枯草芽孢杆菌用量为1125g/hm 2、哈茨木霉用量为18000g/hm 2时防效最好,对叶片的防病效果分别为84.91%和85.85%,对果实的防病效果分别为90.00%和96.00%。
生物药剂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均可用于番茄灰霉病的防治。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拮抗作用;防治效果中图分类号:S436.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31(2024)01-0066-08收稿日期:2023-08-28基金项目:河北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冀南高品质蔬菜技术提升岗位项目(HBCT2023100205);石家庄市科技计划项目(229490132N )作者简介:王丹丹(1991-),女,河北沧州人,农艺师,硕士,主要从事设施蔬菜栽培与生理研究。
E-mail :yuwenhanzhu@126.com 。
通讯作者:耿晓彬(1973-),男,河北赵县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E-mail :*****************。
Control Effects of Bacillus subtilis and Trichoderma harzianum on Tomato Gray MoldWANG Dan-dan 1,ZHANG Qing-yin 1,LI Yan 1,TIAN Dong-liang 1,CHEN Chang 2,QI Lian-fen 1,SHI Jian-hua 1,GAO Xi-biao 3,GENG Xiao-bin 1*(1.Shijiazhu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Shijiazhuang 050041,China ;2.Institute of Coastal Agriculture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Caofeidian 063200,China ;3.Zhao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 ,Zhao County 051530,China )Abstract :The use of biological agents to control tomato gray mold can reduce the resistanc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is safe and healthy for fruits ,without polluting the environment.In order to study the control effects of Bacillus subtilis and Trichoderma harzianum on tomato gray mold ,the antagonistic effects of B.subtilis and T.harzianum on the pathogenic bacterium Botrytis cinerea were studied under indoor condition.The control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ages of B.subtilis and T.harzianum on tomato gray mold was studied under field condition.The in-door confrontation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B.subtilis and T.harzianum had antagonistic effects on B.cinerea ,and both had a direct destructive effect on its mycelium.The antibacterial effects of sterile filtrate from B.subtilis fermentation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dilution ratio.Among them ,the antibacterial rate of 10fold dilution solution reached 80.95%,while the antibacterial rate of 50fold dilution solution was only 28.57%.The results of field control tests showed that both B.subtilis and T.harzianum had control effects ontomato gray mold.Among them ,the best control effect was achieved when the dosage of B.subtilis was 1125g/hm 2and T.harzianum was 18000g/hm 2.The control effectson leaves were 84.91%and 85.85%,respectively ,andon fruits were 90.00%and 96.00%,respectively.Bio-logical agents B.subtilis and T.harzianum can both control tomato gray mold ,reduce the resistanc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ensure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fruits ,and have no pollution to environment.Key words :Tomato gray mold ;Bacillus subtilis ;Trichoderma harzianum ;Antagonism ;Control effect王丹丹1,张庆银1,李燕1,田东良1,陈昶2,齐连芬1,师建华1,高西彪3,耿晓彬1*(1.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41;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河北曹妃甸063200;3.赵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河北赵县051530)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DOI :10.12148/hbnykx.20240022河北农业科学,2024,28(1):66-73,80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第1期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是世界范围内栽培面积很广的蔬菜作物之一,也是中国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1]。
番茄病虫害综合防治要点
![番茄病虫害综合防治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64e101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5.png)
番茄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可发生多种病害,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将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现笔者根据实际经验,将其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脐腐病1、症状识别又称黑膏药、顶腐病,只发生在果实上,初期在果实脐部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后期变黑色或红色霉状物。
2、防治措施初花期叶面喷施1%过磷酸钙滤清液300倍液或氨基酸钙、腐殖酸钙等,每隔7―10天一次,连喷2-3次。
二、早疫病1、症状识别早疫病又称轮纹病,叶片发病,初期呈针尖大小的褐色小点,后期呈不规则的黑斑或褐色斑并有明显的纶纹,高湿条件产生黑霉(从下部开始)。
茎部发病,多发生在分枝处,多呈椭圆形病斑,具有黑霉和同心轮纹;果实发病,初期发病为椭圆形或不定形褐色或黑色病斑,后期果实开裂,上面有黑色霉层。
2、防治措施保护剂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治疗剂用10%的苯醚甲环锉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等。
三、番茄晚疫病1、症状识别番茄晚疫病又名番茄疫病,是番茄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重的病害。
此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也能为害茎和叶柄。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
苗期染病,病斑由叶片的主茎蔓延,嫩茎部缢缩腐烂,病部以上枝叶死亡,湿度大时病部表面产生白色霉层。
2、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清除病残体,发病季节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深埋,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2)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用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稀释800-1000倍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3-4次。
四、叶斑病1、症状识别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叶面布满圆形或不正圆形小斑点,随后沿叶脉向四周扩大,中部渐成灰白或褐色,后期叶片穿孔脱落。
2、防治措施使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丙环唑3000倍液等。
灰霉病防治绝招
![灰霉病防治绝招](https://img.taocdn.com/s3/m/04d2b1c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b.png)
灰霉病防治绝招
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它会影响到许多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如葡萄、草莓、番茄等。
灰霉病的发生会给农民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灰霉病的防治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灰霉病防治的绝招。
1. 清除病源
灰霉病的病原菌主要是在植物残体、土壤和空气中存在的,因此,清除病源是防治灰霉病的第一步。
在种植前,要彻底清除田间的植物残体和杂草,以减少病原菌的存活。
同时,要注意保持田间的通风和干燥,以降低病原菌的传播。
2. 使用生物防治剂
生物防治剂是一种有效的灰霉病防治方法。
它们是一些天然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病毒,可以抑制灰霉病的发生。
在种植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生物防治剂,如拮抗菌、真菌和病毒等,来控制灰霉病的发生。
3. 使用化学防治剂
化学防治剂是一种常见的灰霉病防治方法。
它们是一些化学物质,如杀菌剂和杀虫剂,可以杀死病原菌和害虫,从而控制灰霉病的发生。
在使用化学防治剂时,要注意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避免过
量使用和误用。
4. 加强管理
加强管理是防治灰霉病的关键。
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及时修剪和清除病叶、病果和病枝,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同时,要注意保持田间的通风和干燥,以降低病原菌的传播。
此外,要定期检查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
灰霉病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包括清除病源、使用生物防治剂、使用化学防治剂和加强管理等。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灰霉病的发生,保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圣女果的病虫害防治:最新方法与技术
![圣女果的病虫害防治:最新方法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f9d85c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f.png)
圣女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其病虫害防治是保证其品质和产量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最新的防治方法和技术:一、病害防治1. 灰霉病:这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发生在潮湿的环境中。
可以通过控制湿度、通风和合理施肥来预防。
如果病害已经发生,可以使用合适的杀菌剂,如氟虫腈或乙霉威等。
2. 早疫病:早疫病的病原是真菌,可以用氟菌唑、代森锰锌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3. 叶霉病:这种病害主要由放线菌引起,可使用嘧啶核苷酸、中生菌素等杀菌剂进行治疗。
二、虫害防治1. 蓟马:蓟马是一种常见的小虫,对圣女果的生长影响较大。
可以通过悬挂黄色粘虫板、诱饵和施用氟虫腈等杀虫剂来防治。
2. 青虫:青虫是常见的蔬菜害虫,可以使用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等杀虫剂进行防治。
3. 潜叶蝇:潜叶蝇幼虫会在叶片中潜食,可以使用吡虫啶、吡虫噻虫嗪等药剂进行防治。
除了化学防治方法外,还有一些生物防治方法:1. 利用天敌:圣女果园中有很多天敌,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可以通过保护和利用这些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2. 微生物防治:有些微生物可以产生抗虫毒素或寄生性真菌,可以用来防治害虫。
在防治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圣女果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措施。
2. 合理使用农药:尽量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同时,要按照说明书使用农药,确保药效的同时减少对圣女果品质的影响。
3. 综合防治:除了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外,还可以通过改善种植环境、合理施肥、修剪枝叶等方式来提高圣女果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总之,在防治圣女果病虫害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和技术,并注意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
西红柿灰霉病怎么治 防治西红柿灰霉病特效药
![西红柿灰霉病怎么治 防治西红柿灰霉病特效药](https://img.taocdn.com/s3/m/b822940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70.png)
西红柿灰霉病怎么治防治西红柿灰霉病特效药西红柿灰霉病是保护地栽培的重要病害,除危害西红柿外,还危害甜(辣)椒,茄子、黄瓜、菜豆等蔬菜。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有没有防治西红柿灰霉病特效药,究竟西红柿灰霉病怎么治。
一、西红柿灰霉病的发病条件低温(20℃左右)高湿是西红柿灰霉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条件,秋、冬、春温室,大棚栽培的西红柿,因天气较冷或阴雨天多,不能及时通风,湿度大、温度低,易引起西红柿灰霉病。
总之,西红柿长时间在高湿低温下生长,给病害创造了适宜发展和流行的湿暖小气候,特别是冬,春栽培西红柿、黄瓜等发病较重,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的减产30%以上。
二、西红柿灰霉病怎么治(1)实行轮作发病较重的地块,应与大田作物或不易发生灰霉病的蔬菜,如芹菜、马铃薯、葱等实行2-3年以上的轮作。
(2)清洁田园及时把病叶或病花、病果、病株等摘除,集中后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防止病源扩散。
(3)科学通风温室或大棚上午保持较高的温度,使棚顶不结水珠,下午以后,在温度降至晚上不影响西红柿生长(15℃以上)的条件下,尽量多放风,降低棚(室)内湿度,放风后适当提高保护地设施内的温度,特别是后半夜注意保温,尽量不让植株叶面结露。
(4)晴天浇水浇水最好选择无风晴天进行,避免阴、雨、雪天浇水,防止大水漫灌,应小水勤浇,以利于提高地温和降低棚(室)内湿度,浇水后适时放风排湿,放风前适当提高棚(室)内温度。
三、防治西红柿灰霉病特效药有没有防治西红柿灰霉病特效药呢?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此病的专用药。
发病时可喷洒药剂防治,可选用50%普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6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乙稀菌核利可湿性粉剂(又名农利灵)1500倍液,每隔6-7天喷药1次,连续喷药2-3次,亩用药液40-50公斤。
也可用百菌清烟雾剂熏烟防治,每亩每次用烟剂250克,于发病前开始熏温室或大棚,6-7天1次,共进行5-8次。
酱用番茄烂果原因及防治措施
![酱用番茄烂果原因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afab93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4.png)
酱用番茄烂果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酱用番茄是可以一年或多年生的植物,属于管状花目,茄科,番茄属。
是南美洲的原生植物,在中国的南部和北部都有很大的种植。
酱用番茄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香味,可以做成番茄酱、番茄汁或整瓶贮藏。
但是,由于受生理性病害,病虫害的影响,极易造成烂果,因此,根据酱用番茄生长中常见的病害,找出相应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酱用番茄的各类病害,确保其稳定、丰产,提高酱用番茄的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酱用番茄;烂果原因;防治措施一、生理性病害引起烂果(一)脐腐果1、主要症状脐腐果主要在酱用番茄的早期和成熟阶段发生。
主要是以果皮上的症状为多见,病点在果脐处呈水渍、墨绿、接近圆形,很快扩大为深棕色或深黑色,大斑点直径1.0-2.0 cm,并呈深黑色,干燥,病果提前成熟,导致无法出售。
2、发病原因这是因为植物缺乏钙质所致。
缺钙的成因:由于温度过高、水份不足,使根生长缓慢,使其对钙质的吸收减少,而使幼果中的水分转移到叶片和植物上,使果皮脱水,使其组织发生腐烂;由于长期使用过量的磷素,使土壤中的钙质被磷所吸附,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3、防治措施选用土层厚度大、有机质高的地方栽培酱用番茄,并要注重有机肥的使用,667平方米要使用4-5吨的化肥;合理使用磷肥,避免过度施肥;适当的灌溉,要做到均匀浇水,尤其是在果实期中,不能出现干旱或者过涝。
(二)日烧果1、主要症状由于夏天太阳的强烈照射,气温升高,空气中的相对水分较少,初期向阳的果面出现了水渍样的斑点,随后逐渐扩展,从绿色变为黄色,脱水变为浅黄色或灰色的皮革,并出现腐烂凹形。
2、发病原因因其遮荫面积不足,果肉裸露,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实向阳面部分受热过多,使果皮的气温迅速升高,水分流失,导致果肉内部的水分供应不足,导致表皮细胞被烧焦。
[1]3、防治措施强化田间经营,培养全株,做到遮荫,防止酱用番茄早衰;合理的种植密度,保证幼株数达到3000棵;对于生长弱、果实裸露的酱用番茄,要用植株遮荫,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在果实表面。
西红柿苗期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西红柿苗期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00684c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d.png)
西红柿苗期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西红柿是一种很常见的蔬菜,在苗期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防治,以预防和治疗苗期常见病害,保证西红柿苗期健康快速生长。
一、白粉病症状:叶片表面出现白色粉状物,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变形、干枯。
防治措施:1. 干燥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叶间湿度。
2. 喷雾药剂:可选用50%的硫磺悬浮剂、70%多菌灵悬浮剂、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等,每7-10天喷一次。
二、根结线虫病症状:幼苗发育不良,叶黄、畸形、倒伏,壮苗上的叶片开始卷曲、变黄,根系发展不良。
防治措施:1. 种植前用生石灰、烧碱、甲醛等处理种子悬浮液。
2. 病株去除及消毒:将病株处理后的残余物全部扔掉,用百分之三的甲醛液剂灌根消毒,每平方米用5-6升,保持5小时以上。
3. 选用不易发生根结线虫的品种进行种植。
三、灰霉病症状:幼苗受寒害或气温、土壤湿度过高,幼叶受灰霉病菌感染出现水渍状斑点,后发展成灰色疫瘟,严重时叶片烂。
防治措施:1. 调整温度湿度:避免气温过低和土壤湿度过高。
2. 叶面喷洒有效杀菌剂:如1:1:500的福尔马林溶液。
3. 施用有机肥,增强植株免疫力。
四、病毒病症状:黄化、瘤状病斑、畸形、缩小、叶片翘曲、花器变形等。
防治措施:1. 种植健康苗,避免引入病毒。
2. 加强防治,及时消灭病毒带菌者和感染病毒植物。
3. 经常喷洒杀毒剂,如0.1%磷酸三氯米、0.1%过氧化氢等。
五、霜霉病症状:叶片上出现水渍状斑点或黄色斑,逐渐扩大成灰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叶片弯曲、枯死。
防治措施:1. 用雨布或草绳覆盖搭建防霜棚,在植株周围点燃柴火增加温度。
2. 提高栽培密度,减少留叶量,增加通风。
3. 预防优先,根据病情适量选用药剂喷雾,如50%苯醚甲环唑。
六、疫霉病症状:植株生长迟缓,幼苗叶片为淡黄色,向外弯曲。
发生疫霉病的苗子根颈部变黄、发黑,严重的根颈部就像腐烂了一样。
防治措施:1. 种子消毒:使用过氧化氢等药物进行处理。
2. 坚持旋作制度:严禁连续种植西红柿。
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措施研究概况
![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措施研究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c74bd1f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a.png)
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措施研究概况
关天舒;朱茂山;李柏宏
【期刊名称】《辽宁农业科学》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番茄灰霉病(Botryis cinerea Pers)是弱寄生病原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淡色菌科葡萄孢属的灰葡萄孢菌,有性阶段为富克尔核盘菌(Sclerotinia fuckeliana=Botryotinia fucheliana de Bary)。
番茄灰霉病是一
种世界性重要病害,该病的致病菌灰葡萄孢菌可侵染几百种植物的花、果及绿色组织部分,主要为害葫芦科和茄科蔬菜,对菜豆、韭菜、洋葱也有为害。
灰霉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菌核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
【总页数】3页(P39-41)
【作者】关天舒;朱茂山;李柏宏
【作者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61;辽宁省农业科
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6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6.412.1+3
【相关文献】
1.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菌株的筛选 [J], 庄敬华;孙国良;高增贵;刘限;陈捷
2.番茄灰霉病害及其微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J], 葛绍荣;牛莉娜;李铭
3.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J], 马晨;周欣玥;王全
4.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J], 马晨;周欣玥;王全;
5.探究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J], 王欣凯; 王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防治番茄灰霉病田间药效研究初报
![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防治番茄灰霉病田间药效研究初报](https://img.taocdn.com/s3/m/d01cc76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a.png)
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防治番茄灰霉病田间药效研究初报发布时间:2023-03-24T03:29:11.030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1月1期作者:卢行尚1,黎凤清1,蒙金娥2,黄晓妹3*[导读] 为探明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田间最佳浓度开展新型农药试验。
结果表明,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225~375g/hm2,对番茄灰霉病叶片和果实防治效果达70%以上,较好地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危害,对番茄生产安全,可在生产中推荐使用和推广。
卢行尚1,黎凤清1,蒙金娥2,黄晓妹3*1.隆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隆安 532799;2.隆安县农业农村局,广西隆安 532799;3.隆安县植物保护站,广西隆安 532799;摘要:为探明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田间最佳浓度开展新型农药试验。
结果表明,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225~375g/hm2,对番茄灰霉病叶片和果实防治效果达70%以上,较好地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危害,对番茄生产安全,可在生产中推荐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咯菌腈?啶酰菌胺,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隆安县是广西首府南宁市主要的蔬菜生产产地,番茄灰霉病(Tomato early blight)是当地番茄春季常见病虫害之一,作者采用新型防治药剂50%咯菌腈?啶酰菌胺WG,开展番茄灰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同时对试验药剂对试验作物安全性作出评价,为试验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验药剂及试验处理设计番茄灰霉病防治供试药剂及试验处理设计详见表1。
1.2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防治对象为番茄灰霉病。
试验作物为番茄,供试品种为“夏红”。
1.3 试验地点试验在隆安县雁江镇红良村农户的番茄田进行。
该地历年种植多种茄科作物。
该试验田地势平坦较低,田面较平整,易灌溉,能排水。
番茄种植为畦栽,种植规格:大行距1.2米,小行距0.5米,株距0.6米地膜覆盖栽培,植株正常生长。
番茄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番茄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0b0d1ca67ec102de3bd89e9.png)
Z i x u n t a i番茄,又名西红柿,俗称洋柿子,为一年生茄科草本植物的果实。
其色泽鲜红,营养丰富,既可作水果生食,又可烹调成鲜美菜肴,堪称菜中之果,深受人们喜爱。
但近几年保护地番茄的病害越来越严重,给番茄的品质、产量带来严重影响。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将番茄主要病害的防治介绍如下。
一、疫病1、危害特点发病适温为25~30℃。
浇水量大、地下水位高、通风不良时,发病率高。
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病,可危害叶、茎和果实,以危害茎基部为主。
若茎基部受害,呈暗绿色水渍状溢缩,秧苗萎蔫而枯死。
叶片受害,先形成水渍状暗绿色斑点,后扩展成近圆形淡褐色大斑。
幼苗受害,多发生于嫩尖尖状。
果实受害,形成水渍状暗绿色凹陷病斑,后病部皱缩软腐,表面出现白色霉状物。
2、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一是轮作倒茬;二是苗床消毒。
1m2苗床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g与细土10~15kg拌匀分别于播种前后撒施;三是药剂浸种。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72.2%普于力克水剂浸种30min后催芽。
(2)发病初期用25%瑞毒霉600倍液、40%乙磷铝25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任意一种喷雾。
二、细菌性斑疹病番茄细菌性斑疹病又叫细菌性叶斑病、细菌性斑点病,近年来呈加重发生趋势,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可达50%。
1、危害特点温度25℃以下、相对湿度80%以上的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主要危害植株叶、茎、叶柄和果实。
叶片感病后,产生深褐色至黑色不规则斑点,直径2~4mm,斑点周围有或无黄色晕圈。
病斑易连成斑块,严重时可使一般茎杆变黑。
花蕾受害,在萼片上形成许多黑点,连片时,使萼片干枯,不能正常开花。
幼嫩果实初期的小斑点稍隆起,果实近成熟时病斑周围往往仍保持较长时间的绿色。
病斑附近果实略凹陷,病斑周围黑色,中间色浅并有轻微凹陷。
2、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加强检疫,防止带菌种子传入非疫区;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建立无病种子田,采用无病种苗;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整枝、打杈、采收等农事操作中要注意,避免病害的传播;在干旱地区采用滴灌或沟灌,尽可能避免喷灌。
西红柿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西红柿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f91399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3.png)
西红柿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西红柿是常见的蔬菜之一,因其美味、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西红柿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疾病和虫害,这些问题会影响西红柿的品质和产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下是西红柿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一、病害防治1. 疫病防治方法:(1) 选用高品质的种子,并在育苗期注意灭菌,以减少病害的出现;(2) 在生长期中定期进行除草、松土、喷洒1%福美双杀菌剂或3%的多菌灵溶液,以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状态;(3) 局部感染病害部分,立即将病叶或病果摘去,防止病害的扩散。
2. 灰霉病(1) 将植株与地面隔离,加强通风,使植株保持干燥,可以减少灰霉病的出现;(2) 松土加强管理,促进植株生长,并在生长期中根据需要施用杀菌剂;(3) 病害严重时,使用25%的土霉素、1%的苯醚甲环唑等药剂,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喷洒。
3. 疮痂病(1) 适时松土,改良土壤,减少疮痂病的发生;(2) 发现病害,及时将病株摘除,并清理周围地区的叶子和剪掉花朵;(3) 使用10%的甲基扶乔菌悬浮液喷洒,每隔一周喷洒一次,可以有效控制病害。
1. 白粉虱(1) 定期除草,保持植株的整洁,减少白粉虱的栖息地;(2) 使用2%的吡虫啉或10%残杀螨乳剂进行喷洒,每隔10-14天喷洒一次。
2. 绿盲蝽(3) 在收获前的2-3天,使用60%的草甘膦(除草剂)喷施,可以杀死大部分绿盲蝽。
3. 蜘蛛螨(1) 定期进行喷水,保持植株的湿度,可以使蜘蛛螨的生长受到抑制;(2) 在发现虫害时,立即使用1%的阿维菌素或4%的农业蓖麻油进行喷洒,每隔一周喷洒一次。
总之,西红柿病虫害的防治需要根据不同的病虫害、不同的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进行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除上述指导之外,还需要注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合理使用化学药剂,加强土壤改良和植物营养管理,提高西红柿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灰霉病很顽固,难根除,教你几个最有效的防治方法
![灰霉病很顽固,难根除,教你几个最有效的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90e59e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8.png)
灰霉病很顽固,难根除,教你几个最有效的防治方法灰霉病是番茄保护地栽培中的重要病害,各菜区都发生,随着保护地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番茄灰霉病发展迅速,危害日益严重,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高达50%左右。
除危害番茄外,还可危害茄子、辣椒、黄瓜、瓠瓜等20多种作物。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方法吧!症状该病可危害茎、叶、花、果,但主要危害果实,通常以青果发病较重。
叶片染病后,多从叶尖开始,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为浅褐色,稍有深浅相间的轮纹,边缘逐渐变为黄色,以后叶片干枯,表面产生灰色霉层。
叶片被害初期症状叶片被害背面症状叶片被害中期症状叶片被害后期症状残花感病,使花腐烂,长出淡灰褐色霉层,并引起落花。
花被害初期症状花被害中期症状花被害后期症状茎部染病后,先呈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展成长椭圆形斑,潮湿时病斑长出绿色霉层,严重时引起病部以上枯死。
茎被害初期症状茎被害中期症状茎被害后期症状果实染病,先从花器开始,残留的柱头或花瓣被侵染后向果柄、果面扩展,被害处果面变成灰白色,软腐,潮湿时病部产生灰绿色霉层,病果一般不脱落,失水后变硬。
果实被害初期症状果实被害中期症状果实被害后期症状叶柄被害症状病原番茄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
灰葡萄孢菌的生长温度范围较广,在3-30℃之间都能生长,而最适生长温度为20-23℃,在5℃以下及30℃以上,灰葡萄孢菌生长缓慢。
灰葡萄孢菌菌丝致死温度为50℃下1h。
灰葡萄孢菌分生孢子在8-32℃范围内均可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0℃左右。
灰葡萄孢菌分生孢子萌发相对湿度要求较高,但淹水条件下不利于孢子萌发。
灰葡萄孢菌分生孢子萌发与空气相对湿度有关,当空气相对湿度≥80%,灰葡萄孢菌分生孢子才能萌发,当空气湿度低于80%时,分生孢子不能萌发。
灰葡萄孢菌孢子或菌丝的最适侵染温度为12-17℃。
在室温条件下,灰葡萄孢菌的致病力随着湿度的增加而增强。
处于高湿条件下(相对湿度≥85%)8h,灰葡萄孢菌能成功造成侵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4-2 番茄灰霉病菌1.分生孢子;2.分生孢子梗
番茄灰霉病Tomato Gray Mould
灰霉病是北方保护地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茄科蔬菜以番茄、辣椒和茄子受害最重,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灰霉病发展迅速,危害日趋严重,造成早春大量烂果。
一般减产20%~30%,甚至高达50%左右。
在贮藏运输中,也常发生。
症状
主要危害花、果实、叶片及茎。
果实发病,青果受害重,造成大量烂果。
病菌多先从残留的柱头或花瓣侵染,后向果面或果柄扩展,呈灰白色腐烂,病部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果实失水后僵化。
叶片发病,多从叶缘呈“V”字形向内扩展,初水浸状,浅褐色,边缘不规则,具深浅相间轮纹,后病部产生灰霉,致叶片枯死。
茎部发病,开始亦呈水浸状小点,后
扩展为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斑,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灰褐色霉
层,严重时引起病部以上枯死。
病原
病原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属半知菌亚门葡
萄孢属。
孢子梗数根丛生,具隔,褐色,顶端呈1~2次分枝,
分枝顶端稍膨大,呈棒头状,其上密生小柄并着生大量分生
孢子,孢梗长短与着生部位有关。
分生孢子圆形至椭圆形,
单胞,近无色,大小6.25~13.75μm×6.25~10.0μm,寄主上
通常少见菌核,但当田间条件恶化后,则可产生黑色片状菌
核。
从番茄果实及叶上分离的灰霉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
一周后,开始产生菌核,两周后菌核大小为 3.0~4.5μm×
1.8~3.0mm。
培养基上菌丝透明无色,有隔膜。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块及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翌春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借气流、雨水或露珠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
分生孢子萌发长出芽管,从寄主伤口或衰老的器官及枯死的组织上侵入。
沾花是重要的人为传播途径。
花期是侵染高峰期,尤其在穗果膨大期浇水后,病果剧增,是烂果高峰期,以后在病部又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该病菌为弱寄生菌,可在有机质上腐生。
低温高湿是影响灰霉病发生的主要因素,病原菌发育温度范围为2~31℃,最宜温度18~22℃。
一般12月至翌年5月,如遇连续阴雨天气,不能及时放风,特别是加温温室刚停火时,棚室内气温低,相对湿度持续90%以上,气温20℃左右,病害发生严重。
密度过大,管理不当,通风不良,都会加快此病的扩展。
病害控制
1.生态防治加强通风管理实施变温管理法。
即晴天上午晚放风,使棚温迅速升高,当棚温升至31~33℃,超过33℃再开始放顶风,31℃以上高温可降低病菌孢子萌发速度,推迟产孢,降低产孢量。
当棚温降至25℃以上,中午继续放风,使下午棚温保持在20~25℃;棚温降至20℃关闭通风口以减缓夜间棚温下降,夜间棚温保持15~17℃;阴天中午也要打开通风口换气。
2.加强栽培管理定植时施足底肥,促进植株发育,增强抗病能力。
严格控制浇水,尤其在花期应节制用水量及次数;浇水宜在上午进行,发病初期适当节制浇水,防止过量,浇水后防止结露,避免阴天浇水。
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和侧枝,集中烧毁和深埋。
摘除残留花瓣和柱头,最佳时期为在番茄蘸花后15~25d用手摘除幼果残留的花瓣及柱头,防病效果好。
3.药剂防治严格掌握防治适期,发病初期开始喷药。
有效药剂有40%施佳乐、65%万霉灵、50%速克灵、50%扑海因。
7~10d一次,连喷3~4次。
保护地番茄灰霉病在始发期施用下列烟剂:疫霉净、特克多、10%速克灵。
由于灰霉病易于产生抗药性,应尽量减少用药量和施药次数,最好轮换和交替使用。
可提高防效,延缓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