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新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的作用方式及田间防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新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的作用方式及田间防效

赵建江;王文桥;马志强;孟润杰;毕秋艳;韩秀英

【摘要】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2种新杀菌剂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SC)和22.5%啶氧菌酯SC对番茄灰霉病的作用方式及田间防效。结果表明: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和22.5%啶氧菌酯SC对番茄灰霉病保护作用的

EC50值分别为4.04μg·mL-1和10.79μg·mL-1,治疗作用的EC50值分别为26.30μg·mL-1和45.93μg·mL-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新药剂在推荐剂量下对番茄灰霉病防效可达80%以上,可用于番茄灰霉病的防治。%The action mode of 42.8% fluopyram + trifloxystrobin SC and 22.5% picoxystrobin SC were tested by in vitro leaves method,and the control efficiency on tomato gray mould was assessed though field tria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C50 values for protective activity of 42.8% fluopyram + trifloxystrobin SC and 22.5% picoxystrobin SC were 4.04 μg·mL-1 and 10.79 μg·mL-

1,respectively. The EC50 values for treatment of these 2 new fungicides were 26.30 μg·mL-1 and 45.93 μg·mL-1,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field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the control efficiency of these 2 new fungicides on tomato gray mould applied under the recommended dosages was over 80%. Therefore,they can be used for controlling tomato gray mould.

【期刊名称】《中国蔬菜》

【年(卷),期】2016(000)005

【总页数】4页(P18-21)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氟吡菌酰胺;肟菌酯;啶氧菌酯;防治效果

【作者】赵建江;王文桥;马志强;孟润杰;毕秋艳;韩秀英

【作者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0;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是当前番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设施番茄上危害尤为严重,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在10%~20%,严重者可达60%以上,甚至绝收(Elad et al.,2007)。生产上灰霉病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目前,防治灰霉病的常规化学杀菌剂如苯并咪唑类的多菌灵、N_苯氨基甲酸脂类的乙霉威、二甲酰亚胺类的腐霉利、苯胺基嘧啶类的嘧霉胺等均因灰葡萄孢抗药性的产生,而导致防效降

低(Sun et al.,2010),生产中亟待开发新型高效杀菌剂。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SC)和22.5%啶氧菌酯SC均为近年来在我国登记用于防治番茄病害的杀菌剂,为了解这2种新药剂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杀菌剂课题组开展了这2种新药剂对番茄灰霉病的作用方式及田间防效的研究,旨在为合理使用新药剂及有效防治番茄灰霉病提供指导。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菌株番茄灰霉病菌(XSZ1),2013年采自河北省徐水县白塔铺村,经分离、纯化后,于PDA斜面上4 ℃保存。

1.1.2 供试番茄品种室内试验番茄品种为L402,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田间试验番茄品种为东圣,陕西东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1.3 供试药剂 4

2.8% 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露娜森),由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提供;22.5%啶氧菌酯SC(杜邦阿砣),由美国杜邦公司生产提供;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WP),由河北三农农用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提供;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WG)(凯泽),由巴斯夫欧洲公司生产提供;

400g·L_1嘧霉胺SC(施佳乐),由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提供。

1.2 试验方法

1.2.1 药剂的保护及治疗作用试验于2014年2月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进行。在32穴育苗盘中采用基质(泥炭:园艺蛭石:珍珠岩=5.0 V:2.5 V:2.5 V)育苗,待番茄长至5片真叶时,移栽至直径为15Cm的花盆中;待番茄长至7~8片真叶时,选择长势一致的第5、6片真叶,将其剪下,用脱脂棉包裹叶柄,正面朝下,置于铺有湿滤纸、直径为15Cm培养皿中。在预培养3d的番茄灰霉病菌边缘,打取直径为5mm的菌饼,然后向培养皿内每个小叶中间倒置接种1枚菌饼。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SC和22.5%啶氧菌酯SC的处理浓度分别为250、50、10、5、1 μg·mL_1和150、30、6、3、1 μg·mL_1。保护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