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解剖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向外侧与肺下缘连续;
左肺前缘则经第5肋软骨中、
外1/3交界处降至第6肋软骨中
点偏外,再转向外侧移行为肺
下界。
肺下界:平静呼吸时,比胸
膜下界略高2个肋。
.
纵隔
.
一、位置与境界:
概念: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 的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主 要包括心包、心脏、出入心脏的大血 管、气管、食管、胸腺等。
脉导管韧带; 下方:肺韧带;
.
➢动脉韧带:
为一纤维结缔组织索,是胚胎时期动脉 导管的遗迹,连于主A弓下缘与左肺A的起 始部之间。
动脉导管通常在出生后1年内闭锁。
➢动脉导管三角:
由左膈神经、左迷走神经及左肺动 脉围成,是手术寻找动脉韧带的标志。 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心浅丛。
.
➢食管上三角: 由左锁骨下动脉、脊柱胸段及主动
希氏筋膜:
又称胸膜上膜,为胸内筋膜的 延续,覆盖于胸膜顶的表面并特 别增厚,构成胸膜顶的被膜,有 保护肺尖及胸膜顶的作用。
.
胸膜隐窝的概念
➢ 壁胸膜相互移行转折处,即 使在深吸气时,肺缘也不能 充满此腔隙,这部份胸膜腔
称为胸膜隐窝。
➢ 肋膈隐窝:肋胸膜与膈胸膜
相互转折处形成半环形的胸
膜隐窝,肺下缘不能充满其
.
➢肺根的结构安排
从前向后:上肺静脉、肺动脉、支 气管;
从上到下:左侧最高为肺动脉, 前下为上肺静脉,后下为支气管; 右侧最高为支气管,前下为肺动脉, 再前下为上肺静脉。
两肺门最低均为下肺静脉。
.
➢肺前缘及下缘的体表投影
左、右肺的前缘在第4肋软
骨平面以上与胸膜前界相当。
右肺前缘降至第6肋软骨前端
胸前外侧壁: 如气胸穿刺,常在锁骨中线第
2肋间隙上下肋之间进行。.
四、胸膜、胸膜腔及胸腔
▪ 脏胸膜 ▪ 壁胸膜
肋胸膜 膈胸膜 纵隔胸膜 胸膜顶:高出锁骨内侧1/3上方2-3cm. ▪ 胸膜腔:左右各一,常呈负压。
.
肺韧带: 在肺根的下方,胸膜脏层与壁 层相互移行形成的双层胸膜,连 于肺与纵隔之间,构成肺韧带, 呈冠状位,有固定肺的作用。
剑突与肋弓构成剑肋角,左侧剑肋角是心包穿刺常 用进针部位。
.
(二)胸部标志线
1.前正中线: 2.后正中线: 3.胸骨线:经胸骨最宽处; 4.锁骨中线: 5.胸骨旁线:经3、4线中点; 6.肩胛线: 7.腋前线:经腋前襞; 8.腋后线:经腋后襞; 9.腋中线:经7、8线中点;
.
三、肋间结构的特点
肋间肌:肋间外肌、肋间内 肌、肋间最内肌(中1/3段)。
胸廓上口:由颈静脉切迹、第1肋骨及TV1构成的 骨环。与胸部上界不一致。.
二、体表标志与胸部标志线
(一)体表标志:
1.颈静脉切迹:成人男性平对 TV2,女性平对TV3。
2.胸骨角:两侧连接第2肋软 骨,是计数肋和肋间隙的标志。 平对TV4下缘。
3.剑突:剑胸结合处平 对TV9。
.
4.肋弓:是肝、胆囊和脾的触诊标志。两侧肋弓与 剑胸结合构成胸骨下角,约70-110°。
肋间血管神经:自肋角开始, 行于上位肋骨的肋沟内,并于 肋间内肌与最内肌间前行,自 上而下为V-A-N。
肋骨骨折时,易伤及血管。
.
肋间动脉环:肋间后动脉至 肋间隙前部与发自胸廓内动脉 的肋间前动脉吻合,形成肋间 动脉环。
胸膜腔穿刺部位:
腋后线(或肩胛线)上: 第7-9肋间隙,沿下位肋骨的
上缘进针。
两侧胸膜前界有时可相互重叠。
.
胸膜下界:即肋胸膜与 膈胸膜之间的返折线。
右侧自第6胸肋关节处、左 侧自第6肋软骨中点处,斜向下 外。
锁骨中线与第8肋骨相交; 腋中线与10肋相交; 肩胛线过第11肋; 后正中线两侧平TV12棘突。 左侧胸膜下界略低。
.
无胸膜被覆的区域:
➢ 上胸膜间区:有胸腺及脂肪组织。 ➢ 下胸膜间区:又称心包区。
内,这部份胸膜腔称为肋膈
隐窝。为站立位时胸膜腔最
低部位。
.
胸膜的体表投影
以胸膜壁层在胸壁上的返折线来表示。
胸膜前界:即纵隔胸膜和肋胸膜 的返折线。两侧经胸锁关节后方, 斜向下内至中线达第2肋软骨水平; 垂直下降至第4肋软骨水平;右侧继 续下降到第6胸肋关节处移行为胸膜 下界。左侧自第4肋软骨水平,斜过 第5、6肋软骨中点,移行为胸膜下 界。
此区距胸骨外缘1cm处心包未被胸膜和 肺覆盖,临床常在此行心包穿刺。
超出骨性胸廓的胸膜腔:
➢ 胸膜顶超过第1肋或锁骨突入颈根部。
➢ 胸前方,剑突与右肋缘夹角处(右剑肋角)。
➢ 胸膜下界的后方低于第12肋的内侧端。腰
部肾手术时,切口向内上延伸时,应注意
避免损伤。
.
五、肺
➢肺段的概念
左、右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 (进入肺叶)---肺段支气管,再 经数级分支,形成支气管树。每一 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动 脉、静脉、神经、淋巴管等共同构 成一个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其 结构和功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 两侧为纵隔胸膜,上为胸廓上口, 下为膈。
形态特点:上窄下宽,前缘高度与胸廓 一致,后缘与脊柱胸段等长。
.
二、纵隔分区:
常用四分法:以胸骨角至 TV4下缘分界,分为上、下纵 隔,下纵隔再以心包为界分为 前、中、后三部。
ຫໍສະໝຸດ BaiduTV4下缘
上纵隔:胸腺、主A弓及分支、头臂V、气管食管等。 前纵隔:胸腺下部、纵隔前淋巴结等;
胸部的解剖
解剖学教研室
.
一、组成与境界
胸部
骨性胸廓 胸壁 肋间结构
被覆软组织
胸腔 胸壁和膈围成
左、右部:容纳肺和 胸膜。
中部:纵隔占据。
.
境界
上界:以颈静脉切迹向两侧- 锁骨-肩峰-CV7棘突与颈部交 界。
下界:以剑突向两侧-肋弓- 第11肋前端-12肋下缘-TV12 棘突与腹部分界。
两侧上部以三角肌前、后缘与 上肢分界。
脉弓上缘围成。内有食管上份及胸导 管。 ➢食管下三角:
由心包、胸主动脉及膈围成。内有 食管下份。
.
(二)纵隔右侧面观:
前方:右心房、右心包膈血管、右膈N; 后方:右迷走N食管丛、食管右缘、奇V; 上方:奇V弓、上腔V、气管、食管等; 下方:下腔V、肺韧带;
下纵隔 中纵隔:心包及出入心包的大血管等; 后纵隔:Ⅹ、胸主A、食管等;
.
三、纵隔侧面观:
以肺根为中心进行描述。 两侧相同点主要有: 前方均有心包膈血管、膈神经;后方均有 迷走神经;上方均有一血管弓。
(一)纵隔左侧面观:
前方:心包膈血管、左膈神经; 后方:左迷走N、食管、胸主A及胸导管; 上方:主A弓、左锁骨下A、左喉返N、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