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高校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实现高校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职业指导改革和完善的几点具体措施,旨在完善高校的职业指导体系,实现高质量的职业指导,从而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指导;高校;高质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大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全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2013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99万,比2012年增加了19万。
同时,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受到了阻碍,劳动力市场饱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
目前我国各高校都较为重视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但是由于我国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开展较晚,基础比较薄弱,职业指导工作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急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因此,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指导,在大学生中开展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 高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1.1 职业指导的观念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的职业指导仅停留在简单的就业政策宣讲、就业技巧指导和就业形势分析等方面,将职业指导等同于就业指导,把精力集中在了毕业生走入用人单位的那一段时间,忽略了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指导,缺乏在职业适应、角色转换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指导,没有考虑到职业指导的长期性。
1.2 师资严重匮乏
一支人员配备齐全、专兼职结合、高素质和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和提高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关键。
很多高校虽然设有职业指导部门,也配备了职业指导讲师队伍,但是由于这些讲师大多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职业指导学习培训,不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缺乏授课技巧,因此,很多高校的职业指导效果均不理想。
1.3 课程与教学体系不完善
从课程设置上,目前很多高校还没有为学生开设专门的职业指导课程,即使开设了,有些也仍然是以选修课的形势出现,参与学习的学生不能做到全覆盖。
另外,有部分高校由于场地、教师等客观条件限制,采取了大班授课的方式,很难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和吸收情况,授课效果不理想。
从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讲,很多高校的职业指导课程内容太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
学生仅能学习到一些浅显的概念和理论,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培养等方面的内容明显缺失。
另外,一部分高校的职业指导课程仅限在课堂和校内,无法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教学的效果得不到保障。
1.4 缺乏连续性的指导
由于受就业率指标的影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重心只停留在了在校生和应届生,对他们的指导也仅停留在找工作或者是毕业时,缺乏对毕业离校学生的持续性的跟踪,没有开展连续性的指导,这样将不利于反馈职业指导的效果,从而无法根据实际效果改进职业指导的方式和内容。
2 实现高质量职业指导的措施
2.1 更新职业指导理念,从思想上深化对职业指导的认识
美国促进高等教育标准化委员会在2004年标准化指导中,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目标规定为:为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过程提供帮助。
由此可见,职业指导是学生终身职业发展的指导,因此,在观念上,要彻底改变职业指导等同于就业指导的错误认识,改变重结果轻过程、重数量轻质量、重市场开拓轻职业指导的错误做法,更新职业指导观念,建立和健全职业指导体系,建立职业指导的长期性机制,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职业倾向,提升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职业咨询和指导。
2.2 培养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从师资上保障职业指导的开展
《劳动法》关于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规定:自2005年起职业指导人员必须通过专业培训并取得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1]。
根据这一政策,国务院和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并明确指出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
因此,建设一支队伍稳定、专兼职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高校职业指导师资队伍,是确保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
在具体做法上,首先,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是职业指导的主力军,应首先加强他们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指导水平,形成一小批职业指导专家。
然后,通过他们带动学校的其他兼职老师,从而形成学校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
其次,要加强人才引进的力度,聘请校内职业指导专家来学校,提升职业指导的效果。
此外,在培养师资专业化、专家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对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的培养,提升个人的影响力和教学水平,多培养深受学生喜爱的讲师团。
2.3 构建较为完善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从方法上提升职业指导的水平
首先,各高校要严格贯彻落实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列入学生的必修课程,做到职业指导教育全覆盖,保证每一名学生都参加职业指导课程学习。
其次,因为职业指导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和个人发展,因此,要积极构建较为完善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各高校应成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教育工作室,组建研究团队,对职业指导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地规划,并积极构建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自主创业、就业能力拓展、职业指导等内容的课程模块,并将这些内容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去。
同时,为了保证职业指导的效果,高校应注重对教学资源的甄选和设计,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开拓校内实习基地,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为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此外,教学内容与方法是职业指导的核心,直接决定了职业指导的好坏。
要充分了解学生兴趣、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的专业设置、社会行业需求趋势,让学生能够确定今后职业目标和专业方向,选择与其兴趣、价值观和能力相近的职业领域;要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通过模拟、面试、培训等方法提高学生求职能力。
内容包括对学生进行求职训练,学生应先掌握获取就业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其次是学会制作个性化的求职简历,再次是学习面试技巧,掌握人际交往和沟通的方式与艺术,最后是个性化的谈吐、仪表、服饰等方面的形象设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课程。
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培养其自主创业的能力,引导他们由被动就业转为主动创业,使大学生既成为求职者又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2]。
2.4 注重加强职业指导的连续性,从时间上保障职业指导的效果
传统的职业指导仅停留在校内,而实际上,已经参加工作尤其是刚刚工作的毕业生也会存在迷茫和困惑。
因此,高校应注重加强职业指导的连续性,通过校友联系这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持续性的职业指导。
学校四年持续性的指导,对每个毕业生都已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比毕业生再另外寻求其他的职业指导机构进行职业指导更具优势。
学校要树立起全程指导的理念,密切关注毕业生动向,关注毕业生求职、工作的情况,在对校友进行职业指导的同时,可以很清晰地得到每个学生的职业发展脉络,大量的案例收集对职业指导的研究及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完善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同时,这些案例对在校生也起到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加强在校生与毕业生的交流与联系,充分利用“校友讲坛”等平台,让在校生从多方面了解自己的专业特点、未来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树立典型案例,增加校友间的互动,达到帮助校友与完善职业指导体系的双赢。
3 结语
在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已日益凸显。
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已成为高校当前面临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同时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一项重要课题,它是高等教育稳定发展的需要,是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逐步缓解“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有利推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树立全程的指导理念,增强师资力量,改革课程设置,搭建良好的信息
交流平台[1],同时,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完善职业指导体系,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参考文献】
[1]李佳曦.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教育,2012(04):127-128.
[2]张颖.关于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J].绍文文理学院学报,2012(10):28-30.
[3]郝咏梅,等.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0):17-18.
[4]彭秀平.高校辅导员如何更有效地开展职业指导[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0):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