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木刻中的传统韵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兴木刻中的传统韵味
作者:王雨晨
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20年第01期
摘要:版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中木刻版画曾在明代名品辈出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而在清末年民初又短暂沉寂。

历经鲁迅先生对木刻版画的复兴,使得这种艺术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用具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贡献,延安画派作为抗战时期木刻艺术的代表,它以一种积极的艺术形态将一个个生动的时代艺术形象展示在观者眼前。

本文主要以延安时期的木版画作品为代表探究在新兴版画运动中传统国画的元素是如何被保留以及应用的,分别从画面布局,线性造型和黑白关系这三个方面去分析其中的关联以及作品中蕴含的时代历史。

关键词:木刻版画;国画元素;延安画派;画面布局;线性造型;黑白关系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2-0147-02
一、引言
“入木三分”这个四字成语是我对于木刻版画的第一印象,这一成语原是唐代张怀瓘在《书断·王羲之》中说道:“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形容王羲之的笔法苍劲有力,而现今却多用于比喻分析问题深刻。

无论是前一种解释还是后续的解读也正是我对木版画的认识,不仅仅是创作过程入木三分,更将创作的艺术形象入情入理,由木即心。

版画的历史在我国源远流长,无论是远古时期出现的岩画,陶器制品上的彩绘,后期殷商出现的甲骨文再到秦代汉朝的画像石等等都与版画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古代早期,祖先运用简单但流畅的线条在岩壁和陶器上进行创作,体现着远古时代朴实的造型意识和审美意识。

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前进,版画在隋唐终被定义,有关宗教题材的传统木刻随后开始盛行。

在明代木刻版画更是愈发向生活意趣靠拢,不专为宗教和皇权服务,出现大量的作品以及范围更广的普及。

戏曲小说题材的木刻作品内容丰富多样,刻画的人物鲜活生动,能够极大程度上的贴近真实生活又不失艺术效果。

在创作手法上也保留了传统国画的元素,线条的表现形式,疏密关系都沿用了白描以及工笔的造型方式;在画面布局上也受到传统国画构图的影响,在视点上不受任何的束缚,在时间上不受任何的限制;①而在画面整体关系上,或简洁明快,或细腻丰富,不拘于一种模式。

更诞生了如陈洪绶一般的版画大家,其创作的《水浒叶子》、《博古叶子》《九歌图》等等都是传世之作。

发展到清代初期,版画由于统治者对于版画艺术的喜好,使得以皇家为题材的作品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而到辛亥革命后,各种新兴思想的诞生,促
使木刻版画有了新的生机,虽然环境复杂多变,但这种艺术形式的特殊性造就了木刻版画承担了对于激起民众,唤醒民众,鼓舞民众的责任。

也为新兴木刻运动的爆发做好了基奠。

二、新兴木刻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自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制度后,民主思潮开始慢慢扩大再到深入人心,而在新旧思想交替的特殊时期,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无疑使得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受阻,木刻版画因自身的传播性质可唤醒民众的革命意识,鼓舞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民族解放运动中备受推崇。

在鲁迅的倡导下先后成立了各地的木刻社團,旨在歌颂和描绘劳苦大众在革命事业中的贡献和光荣事迹。

此时的木刻版画在艺术形式上并不是古代版画的直接延续,欧洲人将中国古代的复制版画发展成创作版画,画与刻均由艺术家独立完成,这种版画传入中国后,在我国的的土地上得到发展,当时被称为新兴版画。

②抗日战争爆发后,这种不单纯只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形式在延安得到更大的发展。

大批艺术家取材于现实,以普通群众作为主要描绘对象,融合民间美术的方式进行创作。

使得木刻作品做到了将事实融于创作,又高于现实的境地。

在这一阶段涌现出如彦涵、罗工柳、古元、力群、焦心河等等艺术家,他们运用不同的艺术风格,艺术手法进行创作,将自己的热情和满怀诚挚融入作品,留给后人最真实革命艺术作品。

三、以延安时期木版画作品为例探讨中国画元素在其中的应用
不同的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会有不同的艺术手法,在基本手法中,阴刻与阳刻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是最常被应用的。

受应用材料的限制,木刻中所使用的刻刀与国画中应用的毛笔是完全不同的用具。

刻刀可根据创作意图的不同,表现出或凌厉,或圆润,或菱角分明的线条。

而毛笔则根据笔刷中蕴含的水份和使用力度描绘出浓淡不一,或磅礴大气,或细腻轻柔的画面。

虽各自不同但木刻版画中仍然保留与国画相同的元素和气韵,以下将运用在延安时期的木版画作品作为代表分别从构图布局、线性造型以及画面整体和黑白关系这三方面进行探讨和赏析。

(一)从构图布局上探讨
对于构图和布局从南朝时期谢赫就已经在其“六法”中提到“经营位置”的重要性。

讲求在创作初期要考虑好画面整体的布局,不仅仅指绘画对象的摆放,更要注重画面整体的层次,留白的意味和蕴含的创作意识。

比起更注重空间关系和造型审美以及立体氛围的西方绘画布局,延安时期的大部分作品还是融入了传统国画的元素。

即使在用具上刻刀与毛笔的性质有很大不同,但毛笔中皴法和木刻中用细碎的点和线的排列修饰主体物的方式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以焦心河的作品《缝军衣》(黑白木刻)来看,这幅作品主要刻画了在战争时期两位勤劳贤惠的妇女在缝制衣物的场景,整体构图以两位女性作为画面中最主要的角色,通过大面积的黑白对比将左边妇女的轮廓清晰明朗的钩画出来,画面背景的处理如同国画中的留白方式,以粗犷的线条简单勾勒,并未塑造出明显的空间立体感。

整个画面也趋近传统国画的平面式。

两位妇女一黑一白互相呼应,让画面充斥这和谐的节奏感。

在《商定农户计划》这一作品中,如同描绘古代宫廷仕女生活场景一般的平铺直叙构图形式,将在同一平面上坐在炕上商讨的农户形象刻画的清晰明了。

画面后方的大面积留白使得五个农户的轮廓着重凸显,将描绘的客观对象真实的呈现在作品当中。

尽管我们逐渐习惯利用现代西方绘画的构图方式去构建画面,遵循现代版画构图分割形式与规律,但是在版画构图中不难发现,对于画面的架构以及对于画面虚实关系、空间关系的把握,能够体现出许多与中国传统绘画相通的创作手法。


(二)从线性造型上探讨
线性造型一直是国画的一大特点,运用疏密排列,忽略阴影的处理达到画面简洁但细腻的效果。

比起西方绘画需要线形承担表现立体或空间感的作用,传统国画中的线较重立意,通过墨色浓淡,笔法不同赋予画面联想和独特意境。

着重表达气韵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的写实上增加了主观情感和对描绘对象的思考,不单纯为追求形似而刻画。

从而做到创作中所提倡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不仅仅旨在复刻师法自然,更要融入艺术家自身的思想和情感,完成从客观物化到主观创作的轉变。

作品《饮》是艺术家力群刻画一位黄土高坡的农民正在提罐饮水的形象。

作品从直观感受中不难看出艺术家运用了大量密线排布塑造出极强的光感以及体积感,比起国画平面式的线性造型更突出了立体感和背光的氛围。

但当我们观察人物整个轮廓的的线条时,可以清晰看到支撑人物的主要形态的仍是近乎平面性的具有概括性的类似白描中的流畅线形。

而在古元的《乡政府办公室》中,利用简练有力的粗线条还原了作者在当时担任文书工作的办公室里工作的场景。

作品中的线条质朴有力,结合了传统的铁线描的特点,人物形象没有做更多的写实处理,而以神似代替了形似将乡政生活的淳朴鲜活的呈现在作品之中。

(三)从画面整体以及黑白关系上探讨
延安时期的大量作品受到当时条件所限基本以黑白木刻为主,黑白灰三色的对比能更加直接的表现作品想传递的情绪和感触。

《烧毁地契》是古元的代表作品,画面中燃起的烈火是代表着新的希望,盘踞向天空的火焰作为画面中最亮的部分点缀了周围的黑色和灰色部分,使得画面的情绪递进既有冲击感又饱含层次感。

国画讲究在画面把控上要注意黑白对比间的虚实关系,而在这幅作品中,对于黑白虚实的把控做到了较好的融合。

大量木刻排线的组成的灰面让
背景刻画的高墙大院融于火焰之下,而城楼里大面积的黑色印象将火焰前的人物现象被烘托出来,将农民对于翻身的喜悦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木刻中的刻线手法,留白手法,都与国画中的皴、擦、点、染有共同之处,无论哪一种手法都能兼顾虚实对比与黑白对比在画面整体的和谐程度。

而传统国画中讲究的“计白当黑”运用在木刻版画中更提升了趣味性以及生动性。

四、传统韵味与新兴形式的交融
伴随着新兴木刻艺术的发展,也会有传统国画的意蕴被保留和应用,如何可以完成融合是艺术家应给予作品的智慧。

在这些延安时期的版画艺术家早期的创作中不难看出,西方的造型手法和立体氛围的塑造都极大影响了他们在创作探索的初期阶段。

但随着在实地进行写生和不断思考,传统的置陈布势,线性造型和虚实对比关系又重新融合在创作之中。

在学习上,必须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鲁迅先生曾说:“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无根无蒂的,突然发生的,总是承受先前的遗产。

”④
注释:
①刘小玄,朱或.中国版画艺术源流[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020.
②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402.
③张芳.木刻版画创作中中国传统绘画元素运用初探[J].艺海,2018(11):62-64.
④中国版画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版画年鉴1982[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82:213.(上接第12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6]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9.
[7]何明燕.观与演:赖声川舞台剧的现场性诉求[J].美育学刊,2013(04).
[8]蒋鑫.戏中戏:从戏剧结构到戏剧观念[D].合肥:安徽大学,2011.
[9]朱瑞婷.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融合——田沁鑫话剧艺术探析[D].北京:清华大学,2015.
作者简介:王雨晨(1993-),女,北京人,硕士在读,工笔人物方向专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