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的艺术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世绘的艺术特色
作者:杨新豫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艺术设计系
刊名:
时代文学
英文刊名:SHIDAI WENXUE
年,卷(期):2009,(2)
引用次数:0次
1.姜文清东方古典美-中日传统审美意识比较? 1997
2.吴丰甲对西方美术的再认识 1991
3.刘晓路日本美术史话 1985
1.期刊论文刘存日本浮世绘对新艺术运动的影响-设计艺术2008(2)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浮世绘深刻地影响了欧洲新艺术运动的设计探索.本文拟从传播学、风格学的角度,分析浮世绘的艺术特色、西方社会的重大变革,以及设计改革的需求,展现浮世绘对新艺术运动的重要影响.
2.学位论文高云龙浮世绘与明清版画艺术2009
任何一种艺术的产生与兴旺,均有着孕育它滋生的土壤与适应它成长的时代环境。江户时代的日本,都市社会的发展形成了武士与町人的双重主体结构。以商人、手艺人、工匠为职业的町人,在都市自由经济逐渐发达的情况下,意识形态活跃,在人文思想方面,有自由的立场,有自己精神领域的需求,于是町人的庶民文化便应运而生。中国明代的通俗白话小说对日本江户时代的庶民文化的兴起起了很大的作用。明末通俗小说戏曲传奇话本中有大量的插图,明末图书插图的普及为日本浮世绘版画的兴起及其繁荣在版刻图绘上提供了最原始的样本和实物图像,并且使其从书籍中的插图转变为独幅鉴赏的浮世绘版画艺术。由于缺乏传统文化的教育及修养,与武士阶层相比,町人中的大多数人对传统大和绘和汉画缺乏了解,他们比较喜欢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风俗绘画。因此,日本江户社会在文化史上产生了一种面向大众的浮世绘版画艺术。 @@ 江户初期的菱川师宣是一位极具胆识的画家,他梳理、吸收并整合了当时江户混乱的风俗画坛局面,大胆美化江户町人社会的世态风俗,提高江户浮世绘画艺术的价值。他对日本美术史最大的贡献不仅在于插绘和绘本的创作上,还在于他吸收了明末秘戏图的感官鉴赏性功能创始了浮世绘的“一枚绘”独幅版画,被后人称之为日本浮世绘元祖。随着浮世绘版画技术的发展,铃木春信吸收我国明清套色版画先进的拱花与套印技艺,创作出了日本版画史上绚丽多彩的浮世绘锦绘艺术。浮世绘风景版画则将浮世绘艺术推向了顶峰,而我国苏州版画街市楼阁图大量传入日本,对日本的浮世绘风景画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种街市楼阁图均是以宏大层叠的建筑物为描绘对象,采用比较写实的西方透视手法,以描写物象的阴影和几何透视为基调,运用多视点远近法作透视描绘。日本早期浮世绘风景版画经过多年发展,在葛饰北斋的风景版画中达到顶峰。葛饰北斋运用我国传统的“八景”画题,特别是“潇湘八景”,创作了一系列“八景”浮世绘版画,如《琉球八景》、《江户八景>、《东都八景》、《近江八景》、《金泽八景》等。他基于“八景”画题创作的《富岳三十六景》素来被日本美术史学家认为是日本风景版画中的杰作。 @@ 虽然我国明清版画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但那些影响日本美术史的精美版画在我国却已几近绝迹。日本馆藏的中国姑苏版画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她的精美绝伦。明末姑苏版画花卉图的无骨套色无与伦比,以《二十四孝图》与《清明佳节图》为代表的连环画风格兼具教化与审美功能,具备通俗性、形象性以及艺术性等多重功能,对日本浮世绘版画给予了很大的启示。 @@ 浮世绘与我国明清版画艺术的渊源与传承关系是中日文化艺术交流史的有力见证。面对不断输入的高超版画艺术,日本浮世绘大师们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努力创新,终于成就了日本艺术史上的奇葩。 @@关键词:浮世绘; 明清版画; 锦绘; 套色
3.期刊论文李犁.刘春晖从当代人的角度看浮世绘-青年文学家2009(5)
浮世绘真正受到人们的重视是在它到达西方以后.它对西方的美术,尤其是印象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从今天看来,浮世绘仍有非同寻常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4.期刊论文刘琼浮世绘:虚浮世界的艺术-世界文化2005(9)
谈到日本美术,不能不谈到浮世绘.浮世绘是日本德川时代(1603-1867),随着风土文化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民间版画艺术.所谓"浮世",源自佛教用语,"浮世绘",的字面译文就是"虚浮世界的绘画".浮世绘生活气息浓郁,民族风格鲜明,反映了当时市民生活中的爱憎、乐趣、苦恼和愿望,被喻为当时日本民风、民俗和人情世态的百科全书.
5.学位论文刘平中国清代武戏年画与日本同期浮世绘武士绘之比较研究2007
本文对中国清代武戏年画与日本同期浮世绘武士绘进行了比较研究。文章认为,清代是民间木版年画繁荣发展的时期,占据了江户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此间戏剧艺术歌舞伎的繁荣也推动了浮世绘的发展;日本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善于输入和输出,民间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以及文雅与粗犷并存的文化特点,在以武为题材的绘画方面也表现得很明显。形成于清代的中国戏出年画与江户时期的日本浮世绘都受当时戏曲艺术的影响,特别是武士的戏曲扮像及故事,在两者的版画作品中均有所体现。
6.期刊论文徐海鸥.Xu Haiou日本插画艺术的民族特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4)
日本的动漫插画起步很早,在日本国内动漫插画的阅读面非常广,并且在中国及亚洲都有较大的影响,日本的动漫插画特别受到了我国青少年一代的青睐,也影响和改变着中国青少年一代的艺术审美的观念.因诸多原因,我国的动画和动漫插画迟迟赶不上世界发展的步伐,所以认真研究和学习日本插画艺术的发展规律,希望能给我国的动漫插画艺术的发展有所帮助.
7.期刊论文米丽·克里顿.陈静.Millie Creighton.CHEN Jing浮世绘:从古代日本的大众文化美学到当代日本流行文化的身份象征-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1)
浮世绘的发展与社会、历史、经济状况息息相关,反映出艺术与工艺、艺术表达与技术发展、艺术与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产生于日本闭关锁国时期的浮世绘今天却成为了日本的象征.浮世绘在当代社会中有了各种新用途如广告、装饰及纪念品等.在这一意义上,自江户时代至今,浮世绘一直是作为平民大众日常生活的一种审美形式而存在的.
8.期刊论文南彩虹论西方现代绘画中的东方色彩-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西方绘画艺术中模仿客观对象的传统观念发展到十九世纪受到了严重挑战,模仿写实艺术表达手法面临危机,而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和日本的浮世会版画等东方艺术出现在西方,对西方绘画艺术家具有神秘的诱惑力,现代西方绘画大师马蒂斯、米罗、克里姆特、克利等人将东方艺术的表现性、写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