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非法三轮车营运的原因、危害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非法三轮车营运的原因、危害与对策

时间:2011-03-24 10:43 来源::赣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作者::易文琼最近,赣州市开发区潭口镇冒出了一批装饰简陋、结构简单的电动、燃油三轮车,俗称“助力车”(以下统称“非法三轮车”),穿梭于乡村道路与大街小巷,成了乡镇交通一员,由于非法三轮车上道路行驶非法载客营运现象,给交通秩序管理带来了困难,造成了交通事故隐患,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不得不让交通管理部门认真审视,谋求解决办法。下面笔者就非法三轮车现状、带来的问题、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进行一下简析。

一、非法三轮车营运现状及带来的问题。

(一)数量高速增长。目前,从事营运的非法三轮车有燃油三轮车、加装动力装置的人力三轮车、各类原装电瓶三轮车等车型,经调查,购置一台营运性汽车、机动三轮车,需花费数万至十万元,管理费用较高且技术标准要求严格。而购买一辆非法三轮车价格低者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高者在5000元至6000元之间,且无需办理机动车行驶证、驾驶证、营运证等方面的手续,当日购买当日就能上路运营,每月约收入800元一1500元不等,投资小,收益快,价格低廉且操作简单,颇受中低消费者人群欢迎,增长数量日趋加大。

(二)从业人员复杂。从年龄结构上分析,以此两类从事营运的人群大部分在35岁至65岁之间,年龄偏大,部分驾驶人体质欠佳,精力差,经常性带病或疲劳驾驶,交通安全难保障;从人员素质上分析,大部分从业者文化程度低,无一技之长,无固定收入,守法意识差,不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给城市交通安全带来隐患;从人员成份上分析,一部分是年老在家不能从事其他劳动的人群,一部分是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出门挣收

入人群,一部分是从下岗职工群体中转换而来,一部分是外来暂住人口无业人员,一部分是残疾人驾驶改装残疾车,这些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对社会不满,特别是部分外来人口蛮横无理,欺行霸市,欺侮学生或旅游者,易引发治安或刑事案件,带来不安定因素。

(三)影响交通秩序。为争客源,因其体积小,停放易,招手即停,见缝插针,有顾客招手便截头猛拐、抢道占道,经常带来大面积拥堵。受多拉快跑利益驱动,长时间在道路通行,有客时不按车道无序行驶,无客时四处徘徊,挤占有限道路资源的同时,超速超员现象严重。因其灵活性高,遇到交警查处便绕道躲避,使交通违法查处难度大,其他驾驶人易产生错误认识,效仿电动三轮车违反交通法规,使交通管理难度进一步增大。

(四)诱发交通事故。大部非法三轮车合格证不标准,多为卡片式,技术标准不严格,安全系数低,特别是在超速超员情况下,制动距离延长,极易造成交通事故。驾乘人员安全意识差。驾驶人不遵守交通法规,不带安全头盔、闯信号、肆意掉头、停车,使其他车辆防不胜防,造成交通事故频发。很大一部分乘客不知道此两类车是非法运营,也不知道机动车与非机车的概念,有车就坐,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目前国家没有对电动、燃油三轮(助力)车实行强制保险制度,发生事故后赔偿能力不足,会诱使部分驾驶人选择逃逸,因其无牌无证,侦破难度大,执法成本高,在无法破获和无能力赔偿的情况下,受害方极易投诉上访,降低政府公信力。

(五)冲击客运市场。其他客运群体都是明码标价,电动(燃油)助力三轮多为议价方式,但道路有限,客员亦有限,其载客属“无照经营”,通过非法营运获取支配社会财富的机会,会使公交车、出租车驾驶人心理失衡,易诱发冲突或制造事端。客运市场不规范后,

同样会给社会治安埋下隐患。

(六)影响市容市貌。此两类车无牌无证、从业人员良莠不齐,违法行驶,违法载客,严重影响城市形象,降低城市品味,直接影响到我市经济建设。

二、非法三轮车非法营运形成原因。

(一)法律存在盲区。此两类车概念模糊,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严格按照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技术条件》来比对,确属摩托车范畴,但没有其他效率较高的法律、法规来界定,成了既难确定是机动车,又难确定是非机动车的“二不像”,不能实行规范上牌管理和定期检验,给路面执勤执法和事故处理制造了很大麻烦,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如认定是机动车,驾驶人会拿出所谓的合格证辩解,特别是在认定机动车后担责的当事人经常会复核、投诉、上访。而在路面执法中,如认定是非机动车,只能对其不按车道行驶、闯信号、违法载人等处罚,力度非常小,起不到震慑作用,所以被很多车主有了钻法律空子的机会。

(二)有关部门监管乏力。一些利益熏心的商家借法律存在盲区的机会,大量生产,大量销售,在销售中欺诈消费者,生产和销售商会欺骗消费者说这类车辆属助力车(非机动车)无需上牌办证,给消费者造成误区,在计算购车及后续成本后会趋之若骛。技术监督、质检部门对生产销售环节失于监管,一是导致此两类车辆大肆流通,二是车辆质量难以保证,为了降低成本,生产厂家会以次充好,改装加蓬,滥竽充数,车辆安全技术标准差,但低价销售成为卖点后,又成了低消费群体的购买首选。

(三)城市公交能力不足。市区虽然也新开辟了一些公交线路,但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和旅游季节大量游客涌入,客运能力明显不足,旺季时公交车乘坐难现象非常普遍,出租车费用较高且数量尚未饱和,给市民带来出行难问题,给非法三轮车载客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且城区“城中村”中低收入人群多,图省钱,在购置家具和家装材料和电器时,价格低廉又做为“弥补”城市公交能力不足的非法三轮车就成了理想的交通工具。

(四)交警警力有限。正式民警不足三百人的情况下要承担市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警力非常紧张,人员少、任务重,不可能全天候地进行非法营运三轮车整治工作。再由于非法三轮车机动灵活性强,电子监控设施对无牌车辆有心无力,交通违法查处难,也是其存在原因之一。

(五)深层历史原因。国家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一是企业改革造成了大量下岗职工存在,二是“僧多肉少”的就业形式使很大一部分群体无法找到合适工作,三是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问题。从事非法营运的大多属于低收入人群,经济来源不稳定且生活困难,这一职业可以说是其家庭主要、重要的经济来源,亦属无奈之举。但如果继续任其发展,到时就会造成“存在即是合理”的现实,再进行取缔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三、治理非法三轮车的几点对策

(一)综合治理,多管齐下。仅靠公安一家之力,显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交警部门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建立政府牵头,集安监、公安、城管、交通、工商、税务、新闻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