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点燃激情 激情迸发才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点燃激情激情迸发才情
关于习作修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互相间的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语文课程标准》也很重视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提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修改、欣赏、评价能力是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只能科学引导、有效训练。
现在的中学生知识丰富,思维活跃,喜欢探究,喜欢创新,也希望老师常教常新,每一课都能带给他们独特深刻的体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新课标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摒弃修改和评讲由老师一手包办的高耗低效模式,积极探索、实践新模式、新方法,精心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潜能,放手让学生修改、评讲作文,引导学生在改评文章的实践中学习作文之法。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创设了几种新课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寻美之旅”――树立自信
学生把作文戏称为“榨文”。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求全责备,是教师对其作文的负面评价较多,让他们逐渐丧失了自信,深感作文之苦。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我设计了一种批改、评讲的课型――“寻美之旅”,即寻找、赏析作文的“美点”,批改、评讲各用一课时。批改分为自赏自评、交换赏评和组内共评三步。鼓励学生以欣赏的眼光来阅读自己的或别人的习作,在拟得新颖的标题、用得精当的词语、优美深刻的句子、典型的材料、精美的开头、生动的细节描写、隽永的结尾等处都画上波浪线,并在作文本的空白处写上热情的赏析文字,最后根据作文训练的要求和作文效果写上总评(包括自评和他评),赏评时要求对语言、结构、材料、中心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修改。自赏自评、交换赏评完成后,组长朗读、组员点评组内每篇习作,商定作文的得分(得分=基础得分+美点得分,一个“美点”加5分),再推荐佳作。第二课时全班赏评佳作。赏评包括三步:朗读佳作,全班赏评,作者谈构思过程、写作体会。
由于重点在“寻美”,学生在自赏自评时都特别积极、特别专注,尽量多发掘自己作文的美点,并通过认真修改增加美点,同时也注意赏评的客观性;当看到别人对自己作文美点的欣赏时,一个个喜形于色;听到别人中肯的建议也心悦诚服。学生在交流多篇习作的过程中提高了鉴赏能力和语
言表达能力,分享了别人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领悟到一些写作的技巧。作文批改、评讲对学生而言,不再是味同嚼蜡的事情,而是充满了期待和喜悦,自信心也在这样的活动中不断提升。
二.“颁奖盛典”――尽展才智
笔者认为,修改、评讲和写作一样,也应该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惟其如此,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勃发创造的激情。
在教学中,我了解到学生都喜欢看“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就借鉴它的形式,设计了一种新的改评课型――“颁奖盛典”。课前先将评改的细化要求分发到学生手中,让其阅读,掌握修改方法、明确修改要求。第一课时任务是推荐佳作:先每人主改、主评一篇习作,要求有眉批、有总批;接着互阅组内其他成员评的作文,把握每篇作文的优缺点;最后小组交流推荐出佳作后,由组员共同讨论、组长执笔写一篇文笔优美的推荐词。第二课时,每一小组派出三名代表上台展示,一人激情洋溢地朗读推荐词,一人声情并茂地朗读佳作,一人就局部作精彩赏评。
让学生动手评改,学生必然要对有关的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其将积淀的知识发挥出来,在实践中真正地得到巩固,进而掌握。
作文评改的关键之一是“评”字。从某种意义上说,作
文评价就是一个再作文的过程。它是以阅读分析为前提,对所评文章的内容形式等作出恰当而准确的评价,然后用“总批”和“推荐词”的形式将其表述出来。这样,学生写批语就类似于给材料作文,它是学生在运用各种能力的基础上,综合思维结果,高屋建瓴地对所评习作进行的述评。
这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各小组写作推荐词时讨论热烈、气氛生动,所写推荐词准确精炼、感情浓郁、文采斐然,和佳作相得益彰,让倾听的同学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活动过程中,同学们的赏析能力、朗读才能都得到锻炼和展示,获得了创造的成就感、自豪感。
三.“我行我秀”――体验成功
上面两种方法中被推荐的毕竟是少部分学生的习作,很多学生没有到前台露脸的机会,而人人都有成功的愿望、表现的欲望和被尊重的需要。作文教学中尤其要注意让更多学生积累成功的体验,让更多学生喜欢写作。否则,作文课会成为“尖子生的天堂、中下等生的刑场”。
如何让每个学生都秀一秀自己、体验成功的快乐呢?有时,我在批改后,就抓住学生习作普遍较为成功的契机(例如写景抒情散文),借鉴“歌曲联唱”的形式,设计一种课型“我行我秀”。具体流程是:先对照老师的批语阅读自己的作文,明确得失;再阅读四人小组内其他习作,借鉴别人选材立意、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的长处;修改习作;各人选
出自己习作中一个最精彩的片断,合作完成四个片断间的过渡语,使之成为一篇精美的文章;组内确定朗读的形式,练习朗读;上台展示朗读。
这种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了表现的机会,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很受学生欢迎。即使是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认真修改或向人请教或借鉴佳作。而在过渡语的写作上又给了学生很大的发挥创造性的空间,学生将四段内容和风格各异的文字连缀成一篇文章的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就是一个通力合作、取长补短的过程。展示的时候,台上各小组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博得阵阵掌声;台下众同学聚精会神、点头赞许,深深陶醉于美文。
四.“名医会诊”――妙手回春
有时学生作文存在一些共同的缺点,评讲时教师若直接指出缺点,再读典型习作,一是让学生感到评讲方法的单调陈旧,激不起学生的任何兴趣,二是带给学生很强的挫败感。故不宜采用。
遇到这样的情形,我采取的做法是:针对作文中的通病,准备好典型例文,印发下去,请学生当“名医”,小组合作给例文“会诊”,并开出“处方”;各小组在全班汇报“会诊”结果和所开的“处方”;全班讨论确定修改重点和要求,个人修改例文;小组交流修改结果,挑选出修改成功的习作在全班讲评;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