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研讨会学习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复习研讨会学习体会
3月29日—30日,市高三地理二轮教学研讨会在莒南召开,我有幸代表我校高三地理备课组参加此次会议。经过两天的紧张学习,我觉得此行获益匪浅。
第一,通过观摩三节公开课,我对二轮复习的课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三位老师一般都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视双边活动,体现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培养,严格控制上课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量,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消化和提高;重视知识体系的整理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注重老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自我讲解相结合,复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解放了老师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五位老师精彩的主题发言让我们认识到学无止境,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三中的韩光迎的“一轮质量检测试题分析评价报告”发言让我认识到了如何分析一轮质量检测试题以及分析一轮质量检测试题的重要性。平邑高补的崔嵬老师让我们重新回顾了一轮复习的得与失。一中的耿顺传老师让我认识了山东高考文综考试说明和全国高考地理大纲的变化情况。沂水一中武传斌老师的发言,让我们对二轮复习有了清晰的认识,明白了今后复习的路子。尤其是沂南二中的刘振峰的发言给我解决了选修模块的复习这一萦绕心头的难题。
最后相老师的会议主题报告更是使我们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使我们解决了高三复习过程中的一些难题,为我们今后二轮复习指明了方向。
本次研讨会充分体现了“务实、高效、智慧、经验、分享、宽松”的氛围。与会期间,教师们之间随时随地的进行着各自的经验介绍和学习。
这次活动时间紧凑,效率高,给与会老师很大的启发。活动之所以非常成功,我认为原因有三:其一,这次活动准备充分,三节公开课都经过认真准备的;几个专题发言的内容充实,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介绍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内容详实,有指导性,又有操作性,对高中地理教学很有帮助。其二,会场上气氛很好,与会老师始终认真参与这次活动,显示了广大地理教师的良好的素质;其三、市教研室和莒南教研室从多方面大力支持,是搞好活动的有力保障。
补习学校
一、二轮复习研讨会的收获
(一)高考地理试题展望:
1.关注素质教育新政,多了解国内外重大时政,用地理的视野来观
察、分析、思考问题,课本外的知识重要的是平时积累和沉淀,躲在课余时间读书看报、电视新闻等。
2.试题整体难度会比去年降低,设问会更趋整合,但会体现区分度。
3.命题的依据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后者尤为重要,不依据那一
版本教材。
4.创设新情景、新材料,可超越一标多本,避免猜题押题,体现公
平些。
5.考察主干知识,兼顾基础,引领教学导向。
6.突出地理学的学科特色:空间性定位,准确性特征的描述,差异性
的比较,发展性的变化,特殊性热点或冷点。
7.预计第26题仍以实际的或虚拟的中国地理区域有关的问题,区域
的经济发展方式,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措施,节能降耗等等。(二)二轮复习课的课堂教学具体要求: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习的空间机会快乐感受归还给学生。
2.课堂上要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反思,总结和感悟。
3.二轮材料要做到前置使用,合理删减补充。
4.要做好学情调查,特别是针对边缘生的学情分析,以增强课堂复
习的实效性。
5.要想方设法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
6.学科考试不可过密,每次考试建议一节课或一小时为宜,题量要
控制,题目要精选。
7.训练师要高度重视选择题,首先保证选择题解答的准确性。同时
要注意综合题答题的规范,平时可采取让学生黑板板演,自备答题纸模拟等多种形式训练培养。
(三)二轮复习要注意的规律和原理
1.地球运动的规律
2.大气运动的规律
3.水体运动的规律
4.自然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规律
5.区位论
6.地理事象的成因与分析
7.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有关问题
二、河东补习学校一轮成绩分析
(一)一轮成绩分析
参加考试的人数共164人,85分以上的3人,优秀率1、38%;60分以上的122人,及格率74、4%;重点过线(77分及以上)24人,过线率14、6%;普通过线55人,过线率33、54%;最高分87分,最低分24分。总体来看优秀率不高,最低分比最高分分差较大;及格率和普通过线率与其他科目相比较高,普通过线率排名第二。
(二)试卷分析
1.试题特点
(1)符合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趋势,图文资料丰富,引导学生关注与地理有关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的时事、新闻,体现新课改理念。
(2)题目设问紧扣图文资料,综合考查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设问角度新颖,覆盖面广,涉及的知识点多,综合考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知识。
(3)能力要求方面,更多的关注了学生的审题能力,从地理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4)设问中要求明确,如“简要分析”、“概述”、“简述”等词语。问题设计新颖,限制词语多,对规范答题、指导学生做好下一步复习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5)以能力立意为主,着重考查了主干知识的重组、迁移和灵活运用综合性强,难度适中,区分度高
(三)答题情况
平均得分65分左右,最高分87分,最低分24分,分差很大,说明区分度很高,也说明我校学生基础差别很大。
(四)暴露的问题:
1.审题能力不足,对关键字词的把握不准,审不清题意。如26题第一问要求只答一个方面,可很多学生答出了多个方面,第二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也有学生答其他方面,失分很多。再如28题第二问,题目要求举例说明,学生没有实际举例,并且答的内容太多,费时费力,得分很低。
2.对概念的把握不准确,如26题第四问,由于学生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理解不深不透,答案很多,但离题太远。
3.知识的灵活迁移运用能力不高,如27题第第三问95%的同学答不出水运的优点。
4.分析不全面,总结不到位,叙述不恰当。如28题第一问,工业污染、交通压力基本能答出来,工业用地紧张很少能总结出来,28题第三问多数学生描述为主导风向下风向,最小风频下风向等,材料中看不出最小风频,只有“盛行风向的垂直郊外”才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