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人民银行现金管理实施办法

合集下载

2023年现金管理条例规定

2023年现金管理条例规定

2023年现金管理条例规定2023年现金管理条例是我国针对现金流入、流出、存储和使用进行管理的法规,旨在规范和加强对现金的监管,保障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该条例针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和个人,在现金管理各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

一、现金流入管理根据2023年现金管理条例,现金流入主要包括现金的收取、接收和汇入。

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收取现金时必须按规定的程序进行,不能以非法手段获取现金。

同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现金的安全运送和接收。

二、现金流出管理现金流出主要包括现金的支付和转移。

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支付现金时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不得以虚假、欺诈等手段进行支付和转账。

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应加强现金支付和转账监管,防范洗钱等违法行为。

三、现金存储管理现金存储是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和个人在银行、金库等地将现金保管的行为。

条例规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现金存储制度,规定现金存储的安全管理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现金的安全。

个人应当将大额现金存放在银行或其他经营存储现金的合法机构,并按规定申报。

四、现金使用管理现金使用是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根据需要使用现金的行为。

条例规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在使用现金时应按照预算和财务制度规定进行,不得超出预算限额或违规使用现金。

个人在使用现金时应遵守法律法规,不得用于非法活动。

五、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责根据2023年现金管理条例,金融监管机构是负责监督和管理现金流动的机构。

条例规定,金融监管机构应加强对现金流动的监管,确保现金的安全流通和使用。

对于违反现金管理条例的单位和个人,金融监管机构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通过2023年现金管理条例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该条例主要是为了加强对现金的管理和监管,防范金融犯罪和违法行为,保障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和个人都应严格按照该条例的要求履行自己的责任,共同营造一个安全、透明、有序的现金管理环境。

2023年现金管理暂行规定

2023年现金管理暂行规定

2023年现金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现金管理的监督,促进现金管理的规范化、高效化,并防范和打击现金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现金管理是指对单位或个人所持有的现金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和监控,包括现金流动、使用、存储、结算等一系列操作。

第三条现金管理的原则是合法、规范、安全、有效。

第四条现金管理分为单位现金管理和个人现金管理两个层面,本规定适用于单位现金管理。

第五条本规定所称单位现金是指单位所持有的货币、有价证券、贵金属等可以流通和储存的现金资金。

第六条现金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便民、高效的原则。

第二章现金流动管理第七条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现金流动管理制度,明确流动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加强对现金流动的控制和监督。

第八条单位现金流动使用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不得用于非法、违法活动。

第九条单位现金流动应当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不得进行私人间的现金流动。

第十条单位应当加强对现金流动的记录和核查,确保现金流动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第三章现金存储管理第十一条单位应当建立现金存储管理制度,明确现金的存储地点、存储方式和存储责任人。

第十二条单位现金的存储地点应当选择具备一定安全防范措施的场所,如银行、金库等。

第十三条单位现金的存储方式可以选择现金箱、保险柜、电子钱箱等设备进行,保证存储安全和方便取用。

第十四条单位现金的存储责任人应当履行良好管理职责,确保现金的安全和完整。

第十五条单位现金的存储应当严格按照核准数额进行管理,不得超过核准数额。

第四章现金结算管理第十六条单位应当建立现金结算管理制度,确保单位现金的合理、准确、及时结算。

第十七条单位现金结算应当遵循合同约定和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擅自改变或拖延结算方式和时间。

第十八条单位现金结算应当采用接收票据、转账支付等方式,不得直接以现金支付。

第十九条单位应当加强对现金结算凭证的管理,确保结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二十条单位应当定期对现金结算情况进行审计和核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追究责任。

2023年现金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年现金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年现金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现金管理行为,维护经济秩序,保障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金管理条例》,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现金管理包括现金收付、现金保管和现金流动性管理。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现金管理主体,包括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个人等。

第四条现金管理主体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现金管理政策,制定相应的现金管理制度,确保现金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第五条现金管理主体应当依法纳税,并按照税务部门的要求做好现金收付情况的报告和记录。

第二章现金收付第六条现金收付的方式包括现金存取、现金转账、现金交付等。

第七条现金收付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的支付结算制度,不得采用非法手段进行现金收付。

第八条现金收付的金额应当真实准确,不得故意隐瞒或夸大。

第九条现金收付的主体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不得私自调整。

第十条现金收付的主体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手续进行,不得违法私自增减。

第十一条现金收付的主体应当对现金收付的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

第十二条现金收付的主体应当积极采用电子支付和非现金支付方式,提高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第三章现金保管第十三条现金保管的主体应当制定相应的保管制度,明确保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十四条现金保管的主体应当按照制度要求,建立健全的保管机构和设施。

第十五条现金保管的主体应当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防止现金的丢失和侵占。

第十六条现金保管的主体应当设立保管账户,确保现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十七条现金保管的主体应当对现金进行定期盘点和检查,确保账实相符。

第十八条现金保管的主体应当及时报告和处理发现的现金差错和异常情况。

第四章现金流动性管理第十九条现金流动性管理的主体应当制定相应的策略和计划,合理配置现金的流动性。

第二十条现金流动性管理的主体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预算情况,制定现金的流动计划和安排。

第二十一条现金流动性管理的主体应当根据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灵活调整现金的投资和运作方式。

最新现金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最新现金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1. 改善现金管理:为改善现金管理,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加强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监督,制定了现金管理条例。

2. 适用对象:所有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的单位,包括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必须依照条例规定收支和使用现金。

3. 国家鼓励:国家鼓励开户单位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采取转账方式进行结算,减少使用现金。

第二章现金管理和监督1. 现金使用范围:开户单位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现金,包括职工工资、津贴、个人劳务报酬、奖金、劳保福利费用、农副产品收购价款、差旅费、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等。

2. 转账结算:开户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除按条例规定的范围可以使用现金外,应当通过开户银行进行转账结算。

3. 监管职责:各级人民银行负责对开户银行的现金管理进行监督和稽核,开户银行负责现金管理的具体实施。

第三章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 监管细则框架: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实施细则》共有六章、八十条,详细阐述了支付业务分类、支付机构设立与监管、净备付金挂钩净资产的计算方法等核心议题。

2. 支付业务分类:支付业务被划分为储值账户运营和支付交易处理两大类别,并进一步细分为类和类。

3. 注册资本要求:根据业务类型和地域范围,规定了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

4. 股东管理与审慎性条件:增加了对支付机构股东影响力的要求,并提出了设立时的审慎性条件。

5. 备付金管理:设置了净资产与备付金日均余额的比例要求,并采用了分段阶梯式的计算方法,以确保支付机构的偿债能力与资金安全。

6. 过渡期安排:为确保新旧规则的平稳过渡,为已有的支付机构设定了换证过渡期。

第四章支付行业调整1. 支付机构更名:根据新规要求,已有支付机构在名称中增添了“支付”字样,以明确业务范围。

2. 支付机构合并:两家支付机构根据《条例》规定获批合并为一家。

3. 监管关注重点:支付机构的合规化、内控和风险管理制度的强化将是监管关注的重点。

以上是根据您提供的参考信息对最新现金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概述。

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金管理法》(以下简称《现金管理法》)及实施条例,规范金融机构现金管理业务,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金融机构应当依据《现金管理法》及实施条例之规定执行本实施细则。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所称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获得经营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

第四条本实施细则所管理的现金,是指法定货币、外汇现钞和外币现钞,以及可以充当支付工具的其他有价证券。

第二章现金验收第五条金融机构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入库的现金真实、合法和完好无损,并在验收后及时录入现金清册,同时进行防伪鉴别和计数。

第六条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现金验收制度,包括验收人员岗位责任、验收现场的布置、检验方法和验收质量评定标准等。

第七条鉴别现钞应当参照《人民币真假鉴别技术操作规范》等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外币现钞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鉴别。

第八条计数应当采用硬币计数机、钞票计数机等计数设备进行,计数结果应当与现金清册进行核对。

第九条验收不合格的现金应当予以退回,并填写退换金记录。

现金退还人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同时填写领取现金记录。

第三章现金保管第十条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安全、有效的现金保管制度和安全管理体系,防止现金的遗失、损毁和盗窃等风险。

第十一条现金保管室应当位于保密、防盗、防火、防潮、防尘的环境中,应当具备强有力的安全防护设备和技术保障手段。

第十二条金融机构现金保管室应当设立不同级别的保险柜和保险箱,应当采取分层控制、交叉管理的方式加强对现金的保障。

第十三条现金保管室应当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进入保管室的人员身份识别、现金进出监控、保管工具的使用和保养等。

第四章现金清分第十四条金融机构应当采用专业的现金清分机进行现金清分,以提高现金清分效率和准确度。

第十五条现金清分应当实行凭证审核、计数、分类、封装和注明相关信息的流程,以确保现金清分的准确、及时和完整。

2024年人民银行现金管理规定

2024年人民银行现金管理规定

2024年人民银行现金管理规定根据2024年人民银行发布的现金管理规定,以下是对该规定的大致概述及主要内容。

一、引言现金管理是指银行对自身经营所涉及的现金进行合理管理,确保现金的安全、高效以及符合法律法规的管理行为。

本规定旨在规范现金的收付、分类管理、运输、储存、清点等环节,提升银行现金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水平。

二、现金分类管理1.人民币现金分类银行应按照人民银行国内外币现金分类管理相关规定,对人民币现金进行分类管理。

具体分类包括钞票和硬币,进一步细分为面额、真伪辨别情况等。

2.外币现金分类银行应将外币现金按照币种、面额等进行分类管理,并加强对外币真伪辨别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三、现金收付管理1.现金收付制度银行应建立现金收付制度,确保现金收付环节的安全和准确性。

具体包括现金收付点的设置、现金收付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收付作业记录的保存等。

2.现金清算制度银行应建立现金清算制度,确保现金的清点准确、核对无误。

清点作业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记录清点结果、记录清点人员等相关信息。

四、现金运输管理1.运输计划制度银行应建立现金运输计划制度,提前安排现金运输任务,确保运输安全和高效率。

计划应包括运输任务、运输线路、运输时间等,并制定应急预案。

2.运输工具和装备银行应配备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的现金运输工具和装备,确保现金运输的安全性。

运输工具和装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并配备安全设施和装置。

五、现金储存管理1.现金库房要求银行应设立专门的现金库房进行现金储存管理。

库房应符合防火、防盗、防潮、防震等条件,并配备安全设施和监控系统。

2.现金储存制度银行应建立现金储存制度,确保现金的安全和完整。

制度应包括储存方式、储存时间、储存人员等,储存人员应接受专业化的培训。

六、现金清点管理1.清点系统银行应建立现金清点系统,采用先进的清点设备和技术进行现金清点。

清点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校准。

2.清点作业流程银行应规范现金清点作业流程,确保清点作业的准确性。

人民银行现金管理实施办法

人民银行现金管理实施办法

人民银行现金管理实施办法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中国人民银行现金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草案)第一条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务院一九七七年颁发的《关于实行现金管理的决定》,严格货币管理,保证货币发行权集中于中央,有计划地调节货币流通,节约现金使用,稳定市场物价,提高管理水平,发挥银行对各项经济活动的促进和监督作用,维护财经纪律,打击城乡资本主义势力,保卫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度地发展,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一切国营企业、事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集体经济单位都执行本办法。

农村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和他们办的独立核算的企、事业单位的现金管理具体办法,由各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结合本地情况自行制定。

第三条中国人民银行是现金管理执行机关,对执行本办法的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有权进行检查监督。

在中国银行和信用社开户的单位,分别由中国银行和信用社监督执行。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受人民银行的委托,监督在建设银行开户的基本建设单位执行本办法。

现金管理是国家的重要财经制度,各级中国人民银行、以及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信用社(以下简称银行)都必须严格地贯彻执行,要认真负责,切实做好这项工作。

第四条各单位的库存现金,都要核定限额。

库存现金的限额,由单位提出计划,经开户银行审查后,报当地革命委员会批准。

具体批准办法,由各地革命委员会确定。

各单位库存现金的限额,一般不得超过本单位三天日常零星开支所需要的现金。

离银行较远,交通不便的单位,可以适当放宽,但最高不得超过十五天的日常零星开支。

库存现金限额核定后,不得超过。

对没有在银行单独开立帐户的附属单位也要实行现金管理,必须保留的现金,也应核定一个限额,包括在开户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之内。

商店、粮店和服务行业的找零备用现金也要核一个定额,不包括在开户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之内。

2024年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2篇)

2024年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2篇)

2024年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____年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现金管理,维护金融秩序,保障金融安全,促进金融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个人以及其他从事与现金管理相关活动的组织和个人。

第三条现金管理包括现金流动性管理、现金收付管理、现金监督管理、反假币管理、假币处理等方面的活动。

第四条现金管理应当遵循合法、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依法开展相关活动。

第五条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现金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确保现金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六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现金管理制度,明确现金管理的责任和权限,加强内部控制,防范现金管理风险。

第七条个人和其他组织应当依法进行现金管理活动,不得从事非法、违规的现金活动。

第二章现金流动性管理第八条现金流动性管理是指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进行现金准备、现金存储、现金清算等活动。

第九条金融机构应当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需求,合理确定现金准备金水平,确保业务运营的正常开展。

第十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合理进行现金存储,避免现金过多或过少导致的浪费或不便。

第十一条金融机构应当确保现金清算工作的及时进行,避免可能产生的清算风险。

第十二条现金清算应当依法开展,保障交易的安全、可靠。

第三章现金收付管理第十三条现金收付管理是指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进行现金收付的活动。

第十四条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现金收付制度,确保现金收付的安全、高效。

第十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现金收付制度,加强现金收付环节的内部控制,防范现金窃盗和失误的风险。

第十六条个人和其他组织在进行现金收付活动时,应当依法办理相关手续,确保交易的正常进行。

第四章现金监督管理第十七条现金监督管理是指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对现金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活动。

第十八条金融机构应当加强对现金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现金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运行。

202X年最新《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全文 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202X年最新《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全文 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202X年最新《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全文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精品文档,仅供参考202X年最新《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全文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根据国务院1988年9月12日发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现下发各地,请认真遵照执行。

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202X年最新《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全文,供大家参考选择。

202X年最新《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全文第一条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务院1988年发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凡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开户银行)开立帐户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开户单位),必须执行本细则,接受开户银行的监督。

开户银行包括:各专业银行,国内金融机构,经批准在中国境内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中外合资银行和金融机构。

企业包括:国家企业、城乡集体企业(包括村办企业)、联营企业、私营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

中外合资和合作经营企业原则上执行本细则,具体管理办法由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订。

部队、公安系统所属的保密单位和其他保密单位的现金管理,原则上执行本细则。

具体管理办法和其他单位可以有所区别(见第四条第二款)。

第三条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是现金管理的主管部门。

各级人民银行要严格履行金融主管机关的职责,负责对开户银行的现金管理进行监督和稽核。

开户银行负责现金管理的具体执行,对开户单位的现金收支、使用进行监督管理。

一个单位在几家银行开户的,只能在一家银行开设现金结算户,支取现金,并由该家银行负责核定现金库存限额和进行现金管理检查。

当地人民银行要协同各行开户银行,认真清理现金结算帐户,负责将开户单位的现金结算户落实到一家开户银行。

第四条各开户单位的库存现金都要核定限额。

库存现金限额应当由开户单位提出计划,报开户银行审批。

经核定的库存现金限额,开户单位必须严格遵守。

最新整理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docx

最新整理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docx

最新整理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2020现金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是xxx发布的条例,已经1988年8月16日xxx第十八次常务会议通过,并发布,自1988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国文库网为大家带来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改善现金管理,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加强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监督,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开户银行)开立账户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以下简称开户单位),必须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收支和使用现金,接受开户银行的监督。

国家鼓励开户单位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采取转账方式进行结算,减少使用现金。

第三条开户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除按本条例规定的范围可以使用现金外,应当通过开户银行进行转账结算。

第四条各级人民银行应当严格履行金融主管机关的职责,负责对开户银行的现金管理进行监督和稽核。

开户银行依照本条例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负责现金管理的具体实施,对开户单位收支、使用现金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现金管理和监督第五条开户单位可以在下列范围内使用现金:(一)职工工资、津贴;(二)个人劳务报酬;(三)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四)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五)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六)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七)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八)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前款结算起点定为1000元。

结算起点的调整,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报xxx 备案。

第六条除本条例第五条第(五)、(六)项外,开户单位支付给个人的款项,超过使用现金限额的部分,应当以支票或者银行本票支付;确需全额支付现金的,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

前款使用现金限额,按本条例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第七条转账结算凭证在经济往来中,具有同现金相同的支付能力。

2023年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

2023年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

2023年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对现金管理的监督和管理,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和个人在进行现金管理活动时的行为。

第三条现金管理应遵循合法、公平、安全、高效的原则。

第二章现金管理的权限及责任第四条现金管理活动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相关机关和部门应对现金管理活动的监督和管理负责。

第五条现金管理活动涉及的市场主体和个人应当履行相应的管理责任,确保合法、规范、安全的现金管理。

第六条政府应当加强对现金管理活动的宏观调控,建立健全现金管理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护市场稳定。

第三章现金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七条现金管理应当遵循现金流通的需求和市场规律,提高现金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第八条现金管理应当按照风险管理原则,加强对现金的保护和监控,预防现金流转中的风险和违法行为。

第九条现金管理应当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现金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管理效率。

第十条现金管理应当遵循市场化原则,加强市场主体和个人的自主选择和自主决策。

第四章现金管理的主要内容第十一条现金管理主要包括现金的收付、储存、清分和监控等环节。

第十二条现金的收付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采用电子支付、清算等方式,推动现金支付的便利化和普及化。

第十三条现金的储存应当按照规定的安全标准进行,市场主体和个人应当选择安全可靠的机构和设施进行现金储存。

第十四条现金的清分应当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市场主体和个人应当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清分作业,确保清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十五条现金的监控应当建立健全现金流向和使用情况的记录和报告制度,加强对现金流动的跟踪和监控。

第五章现金管理的监督和处罚第十六条现金管理活动应当接受监督,相关机关和部门应当加强对现金管理活动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惩处。

第十七条对违反现金管理规定的市场主体和个人,相关机关和部门应当依法给予处罚,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2023年现金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年现金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年现金管理条例实施细则____年现金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现金管理的监督和管理,保护国家金融安全,维护市场秩序,推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现金管理条例》),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单位和个人的现金管理活动。

第三条现金管理活动包括现金收受、支付、存储、结算、清分、运输等环节,以及与现金管理相关的信息记录、报告、审计等事项。

第四条现金管理应当依法合规、风险可控,推进电子支付等非现金支付方式的普及和使用,促进现金管理的便利化和安全性。

第五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现金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权限,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和管理。

第六条个人在现金管理活动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违规活动,确保现金的安全和合法使用。

第二章现金收受第七条现金收受应当依法合规,确保收入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第八条各单位和个人在收受现金时,应当按照规定出具收据或发票,明确记录收入来源和用途。

第九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现金收受登记制度,明确收入责任人和收入流程,确保现金收入的安全和可追溯性。

第十条金融机构应当对现金收入进行实名认证和资金来源核实,确保不得收受来历不明的现金。

第三章现金支付第十一条现金支付应当依法合规,确保支付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第十二条各单位和个人在进行现金支付时,应当按照规定出具支付凭证,明确记录支付的对象和金额。

第十三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现金支付制度,明确支付责任人和支付程序,确保现金支付的安全和准确性。

第十四条金融机构应当对现金支付进行实名认证和资金用途核实,确保不得用于非法活动或洗钱等违法行为。

第四章现金存储第十五条现金存储应当依法合规,确保存储的安全和有效性。

金存储制度,明确存储责任人和存储程序,确保现金存储的安全和规范性。

第十七条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当提供安全、便捷的现金存储服务,定期对存储现金进行清点、验钞和同存业务。

2023年现金管理条例规定

2023年现金管理条例规定

2023年现金管理条例规定根据2023年现金管理条例规定,现金管理是指对于所有单位和个人使用、存储、交易和管理现金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管。

现金管理条例的制定旨在加强对现金的管理,提高现金流转的安全性、便利性和效率性,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一、现金使用规定根据现金管理条例,在日常的商业活动中,单位和个人可以使用现金进行交易,但需要遵守以下规定:1. 对于金额超过一定限额的现金交易,必须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不能直接使用现金进行支付;2. 现金支付不得用于非法或违规活动,如洗钱、贩卖毒品等;3. 使用大额现金进行交易时,必须进行身份验证,确保资金来源合法、真实。

二、现金存储规定现金管理条例对现金存储也做出了规定,旨在加强对现金存储安全和便利的管理:1. 单位和个人可以将现金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储蓄;2. 对于金额超过一定限额的现金存款,金融机构有权进行调查和验证资金来源;3. 对于大额现金存款,金融机构有义务向金融监管机构报告,以确保资金来源合法。

三、现金交易规定为了提高现金交易的便利性和效率性,现金管理条例对现金交易做出了规定:1. 单位和个人可以使用现金进行购买、销售和支付等交易活动;2. 营业场所和金融机构有义务提供现金交易服务,保障公众的现金需求;3. 现金交易过程中,营业场所和金融机构应加强现金核验和防伪措施,确保现金的真实性。

四、现金管理监管规定为了确保现金管理的规范和安全,现金管理条例对现金管理的监管做出了规定:1. 金融机构有责任对现金进行管理和监督,保障现金流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 金融机构应加强对现金调拨和配送的监控,防止现金被用于非法或违规活动;3. 金融监管机构有权对现金管理进行检查和审计,对于违规行为进行打击和惩罚。

五、现金管理违规处罚规定现金管理条例规定了对于违反现金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的处罚措施:1. 对于超过规定限额的现金交易和存储行为,金融机构有权拒绝受理,并将相关信息报送金融监管机构;2. 对于使用现金进行非法或违规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追究其责任,可能面临罚款、刑事处罚等;3. 对于金融机构未按规定进行现金管理的,金融监管机构有权采取监管措施,如责令整改、罚款等。

银行现金管理规定【最新版】

银行现金管理规定【最新版】

银行现金管理规定【最新版】一、总则1.1 为加强银行现金管理,规范现金收支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级银行及其分支机构。

二、现金收入管理2.1 银行应加强对现金收入的审核,确保现金收入的合法性、合规性。

2.2 银行办理现金收入业务时,应要求客户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并核实客户身份。

2.3 银行应建立大额现金收入报告制度,对单笔现金收入超过一定金额的业务进行报告。

2.4 银行应加强对非经营性现金收入的管控,防止洗钱、恐怖融资等违法犯罪活动。

三、现金支出管理3.1 银行应合理控制现金支出,确保现金支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3.2 银行办理现金支出业务时,应严格审核客户身份及资金用途,防止洗钱、恐怖融资等违法犯罪活动。

3.3 银行应加强对大额现金支出的监控,对单笔现金支出超过一定金额的业务进行报告。

3.4 银行应建立健全现金支出的审批制度,明确审批权限和程序。

四、现金库存管理4.1 银行应合理确定现金库存限额,确保现金供应与需求的平衡。

4.2 银行应加强对现金库存的保管,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火灾、盗窃等风险。

4.3 银行应定期对现金库存进行盘点,确保现金库存的准确性。

4.4 银行应建立健全现金调拨制度,合理调配现金资源。

五、现金业务操作规范5.1 银行应制定现金业务操作规程,明确业务办理流程、操作要求及责任追究机制。

5.2 银行应加强对现金业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5.3 银行应确保现金业务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现金业务处理效率。

5.4 银行应加强对自助设备的运维管理,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六、反洗钱与反恐融资6.1 银行应建立健全反洗钱和反恐融资制度,加强对现金业务的监控。

6.2 银行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可疑交易进行报告。

6.3 银行应加强对高风险客户和现金密集型行业的风险管理。

2024最新现金管理条例(最新)

2024最新现金管理条例(最新)

2024最新现金管理条例(最新)一、总则1.1 为加强现金管理,规范现金收付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1.2 本条例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统称单位)的现金收支管理。

二、现金使用范围2.1 单位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以下列范围内的支出可以使用现金:(1)职工工资、津贴、奖金、福利等个人劳动报酬;(2)购买零星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小额物资等;(3)支付各种赔偿、补偿、捐赠、赞助等;(4)支付个人劳动报酬、稿费、讲课费等;(5)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可以使用现金的支出。

2.2 单位不得以下列方式使用现金:(1)支付大额交易,超过规定金额的部分;(2)支付贷款本金、利息、融资租赁租金等;(3)支付购地、购房、购设备等大额支出;(4)未经批准的其他用途。

三、现金收支管理3.1 单位应建立健全现金收支管理制度,明确现金收支范围、审批程序、责任人等。

3.2 单位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合理设置现金库存限额,确保现金安全。

3.3 单位应加强对现金收支的会计核算,确保现金收支的真实、合法、准确。

3.4 单位应定期对现金收支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现金交易限额4.1 单位现金收支限额按照以下标准执行:(1)职工工资、津贴、奖金、福利等个人劳动报酬,每人每笔不超过5000元;(2)购买零星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小额物资等,每笔不超过1000元;(3)支付赔偿、补偿、捐赠、赞助等,每笔不超过10000元;(4)支付个人劳动报酬、稿费、讲课费等,每笔不超过5000元。

4.2 单位超过规定限额的现金收支,应通过银行转账、电子支付等非现金方式办理。

五、监督检查5.1 各级人民银行、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应加强对单位现金收支管理的监督检查。

5.2 对违反现金管理规定的单位,由相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人民银行现金管理规定

人民银行现金管理规定

人民银行现金管理规定
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现金管理规定》,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银行现金管理职责:人民银行是负责中国境内的现金管理的主体,包括银行业机构的现金管理、现金交收、现金清分、钞票监测等。

2. 银行现金账户:银行业机构需要在人民银行开立现金专用账户,用于存放和结算现金。

3. 现金交收:银行业机构需要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按时将现金存放到人民银行指定的库房,并确保现金的安全和完整。

4. 现金清分:银行业机构需要进行现金清分,确保现金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现金清分可以由银行自行进行,也可以委托给人民银行或其他专业机构。

5. 现金监测:人民银行会对银行业机构的现金进行监测,包括对钞票的真伪检测、残缺币的鉴别和处理等。

6. 现金封包:银行业机构在将现金存放到人民银行时,需要将现金进行封包,确保封包的规范和安全。

7. 违规处理:对于未按照规定进行现金管理的银行业机构,人民银行有权采取相应的违规处理措施,包括罚款、责令停业等。

以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现金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具体条款和细节还需参考相关法规和规定。

第 1 页共 1 页。

现金管理条例实施细则(5篇)

现金管理条例实施细则(5篇)

现金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最新现金管理条例内容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改善现金管理,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加强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监督,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开户银行)开立账户的机关、团体、____、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以下简称开户单位),必须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收支和使用现金,接受开户银行的监督。

国家鼓励开户单位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采取转账方式进行结算,减少使用现金。

第三条开户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除按本条例规定的范围可以使用现金外,应当通过开户银行进行转账结算。

第四条各级人民银行应当严格履行金融主管机关的职责,负责对开户银行的现金管理进行监督和稽核。

开户银行依照本条例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负责现金管理的具体实施,对开户单位收支、使用现金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现金管理和监督第五条开户单位可以在下列范围内使用现金:(一)职工工资、津贴;(二)个人劳务报酬;(三)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四)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五)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六)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七)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八)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前款结算起点定为____元。

结算起点的调整,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报____备案。

第六条除本条例第五条第(五)、(六)项外,开户单位支付给个人的款项,超过使用现金限额的部分,应当以支票或者银行本票支付;确需全额支付现金的,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

前款使用现金限额,按本条例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第七条转账结算凭证在经济往来中,具有同现金相同的支付能力。

开户单位在销售活动中,不得对现金结算给予比转账结算优惠待遇;不得拒收支票、银行汇票和银行本票。

第八条机关、团体、____、全民所有制和____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购置国家规定的专项控制商品,必须采取转账结算方式,不得使用现金。

现金管理条例最新规定

现金管理条例最新规定

现金管理条例最新规定一、总则1.1 为加强现金管理,规范现金流通秩序,防范金融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现金收付、清分、存储、运输、销毁等业务活动的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

1.3 各级人民银行、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现金管理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二、现金收付管理2.1 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现金收付管理制度,明确现金收付的范围、限额和程序。

2.2 现金收付应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现金收入与支出分离。

2.3 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现金限额管理规定,超出限额的现金收付应当通过非现金支付方式办理。

2.4 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在现金收付过程中,应当核对现金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防止伪造、变造和假冒。

三、现金清分和存储管理3.1 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现金清分和存储管理制度,确保现金清分和存储的安全、准确、高效。

3.2 现金清分应当采用专业的清分设备和技术,提高清分质量。

3.3 现金清分和存储场所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设置防火、防盗、防潮、防虫等设施。

3.4 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定期对现金进行盘点,确保现金账实相符。

四、现金运输和销毁管理4.1 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现金运输和销毁管理制度,确保现金运输和销毁的安全、合规。

4.2 现金运输应当采用专用车辆和专职人员,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4.3 现金销毁应当采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方法,防止环境污染。

4.4 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对销毁的现金进行登记和备案,以备查验。

五、现金交易报告和反洗钱管理5.1 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现金交易报告制度,对大额现金交易及时向人民银行报告。

5.2 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反洗钱法律法规,防范洗钱风险。

5.3 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对现金交易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核查,发现涉嫌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2023年人民银行现金管理规定

2023年人民银行现金管理规定

2023年人民银行现金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现金管理工作,维护金融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进行现金管理活动的金融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以及其他有现金管理需求的经济组织和个人。

第三条现金管理是指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及其他经济组织、个人对现金进行储备、支付、收入和结算等现金流动过程中的管理活动。

第四条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及其他经济组织、个人在进行现金管理活动时,应当遵守本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依法履行相应的资金报告和信息披露义务。

第二章现金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五条现金管理活动应当坚持合法合规原则,严禁非法集资、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六条现金管理应当遵循风险可控、稳定运行、高效便捷、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七条现金管理应当遵守国家货币政策和支付系统政策,并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

第八条现金管理应当坚持依法开展,依法存取,不得随意挪用、挤占、侵占公共资金和他人财产。

第三章现金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九条现金管理应当包括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存储和现金结算等环节。

第十条现金收入应当严格依法进行,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资金来源和用途信息。

第十一条现金支出应当合理、合法、真实,不得超出法定范围,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运用。

第十二条现金存储应当采取安全可靠的保管措施,防止现金的损失、被盗或被损坏。

第十三条现金结算应当依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不得随意拒付、拖延付款。

第四章现金管理的监督与处罚第十四条对于违反本规定的现金管理行为,相关部门有权进行监督和查处,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相关部门可以采取警告、罚款、吊销执照等措施,直至追缴非法所得。

第十六条对于受到处罚的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相关部门应当公开处理结果,提高违法成本和社会声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银行现金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草案)
第一条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务院一九七七年颁发的《关于实行现金管理的决定》,严格货币管理,保证货币发行权集中于中央,有计划地调节货币流通,节约现金使用,稳定市场物价,提高管理水平,发挥银行对各项经济活动的促进和监督作用,维护财经纪律,打击城乡资本主义势力,保卫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度地发展,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一切国营企业、事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集体经济单位都执行本办法。

农村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和他们办的独立核算的企、事业单位的现金管理具体办法,由各省、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结合本地情况自行制定。

第三条中国人民银行是现金管理执行机关,对执行本办法的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有权进行检查监督。

在中国银行和信用社开户的单位,分别由中国银行和信用社监督执行。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受人民银行的委托,监督在建设银行开户的基本建设单位执行本办法。

现金管理是国家的重要财经制度,各级中国人民银行、以及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信用社(以下简称银行)都必须严格地贯彻执行,要认真负责,切实做好这项工作。

第四条各单位的库存现金,都要核定限额。

库存现金的限额,由单位提出计划,经开户银行审查后,报当地革命委员会批准。

具体批准办法,由各地革命
委员会确定。

各单位库存现金的限额,一般不得超过本单位三天日常零星开支所需要的现金。

离银行较远,交通不便的单位,可以适当放宽,但最高不得超过十五天的日常零星开支。

库存现金限额核定后,不得超过。

对没有在银行单独开立帐户的附属单位也要实行现金管理,必须保留的现金,也应核定一个限额,包括在开户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之内。

商店、粮店和服务行业的找零备用现金也要核一个定额,不包括在开户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之内。

各单位的库存现金限额,一般每年调整一次。

由于生产或业务的发展和变化,需要增加或减少库存现金限额时,可向开户银行提出,经原批准部门批准后,再行调整。

第五条各单位需要补充限额内的库存现金时,除可用非业务性的零星现金收入补充外,均应向开户银行提取。

第六条各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必须通过银行进行转帐结算。

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只能在下列范围内使用现金:
(一)支付职工个人的工资、奖金、津贴、福利费及对人民公社社员的分配和预支款;
(二)支付各种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费用,如各种抚恤金,学生助学金,退职、退休金,移民补助费,丧葬补助费,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其他支出;
(三)支付对城乡居民个人的劳务报酬。

对社、队组织外出搞副业人员支付的生活费,按各地规定办理;
(四)国家指定的收购部门支付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它物资的款项,
以及农村生产大队、生产队交售农副产品时所需的零星现金开支;
(五)支付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六)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

第七条各单位向银行送存现金,必须如实注明来源;支取现金,必须如实写明用途。

用途不明或者不符合规定的,银行拒绝支付。

第八条各单位派人到外地采购,应通过银行将款项汇往采购地点,在采购地银行开立采购帐户,由银行监督支付。

不准自带现金,也不准将采购款化整为零,通过邮局汇兑套取现金。

各单位在外地采购,因有特殊情况必须携带现金时,应由单位申请,经开户银行审查同意,并予开据证明,方可携带现金。

销货单位遇有采购人员持大量现金前来采购时,应当问明情况,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应当拒售,并报告当地市场管理部门和银行,银行根据县级以上政法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通知将款项冻结并进行调查处理。

第九条各单位必须建立和健全现金帐目,逐笔记载现金收付,帐款要日清月结,做到帐款相符。

不准用“白条”顶替库存现金;不准私人借支公款;不准单位之间相互借用现金;不准假造用途,套取现金;不准用转帐凭证套换现金;不准利用银行帐户代其他单位或个人存入或支取现金;不准将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不准保留帐外公款(即小金库);禁止发行变相货币,不准以任何票券代替人民币在市场流通。

各单位食堂使用的“食堂代价券”、“饭票”,只限在本单位使用,不得在市场上流通。

服务行业经批准使用的理发票、洗澡券,各单位要严加管理,禁止流
通和兑换现金。

第十条各单位收入的现金,必须当天送存银行。

在银行当日停止收款以后所收进的现金,必须在第二天送存银行。

距离银行较远,交通不便,或现金收入不多的单位,可按具体情况,同银行商定交款时间。

第十一条各单位支付的现金,除零星开支可以从单位现金库存中支付以外,其他一切支出必须从开户银行提取,不准从本单位收入的现金中直接支付(简称坐支)。

但对下列单位的有些用途可以允许坐支。

(一)基层供销社、粮站、食品站、委托商店等销售兼营收购的单位向个人收购支付的款项;
(二)邮局以汇兑收入款支付个人汇款,医院退还病人款项及输血费;(三)其他有特殊情况的单位。

上述单位的坐支,应当事先提出申请,并经开户银行同意。

坐支的现金,单位必须在现金帐上如实反映,并按月向开户银行报送坐支情况。

第十二条为了有计划的调节货币流通,保证国家现金计划的完成,现金收支较多的单位,必须按季分月编制现金收支计划,于季前十天报开户银行审核后,报当地革命委员会批准。

单位现金收支计划经批准后,各单位要采取措施保证实现,并力争增收节支。

支出超过计划时,须事先申请追加,经过批准后,银行才能支付现金。

单位现金收支计划未批准下达前,支出现金暂按上报计划执行。

一个地区哪些单位编制现金收支计划,由各地银行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掌握。

但总的要求,在一个市、县、区的范围内,编制现金收支计划的单位的现金收入或支出,应逐步达到占当地总收入或总支出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第十三条军工单位和公安系统等所属的一些保密单位的现金管理,亦执行本
办法。

但这些单位向银行送存、支取现金时,可按银行现金统计项目填写说明。

第十四条军队系统的现金管理办法按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一九七八年二月三日下达的《关于军队单位现金管理的几项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银行经管保密单位现金管理的人员,必须专人负责,严格遵守国家对保密单位的有关保密规定及要求,确保国家机密。

第十六条银行应当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各单位执行国务院《关于实行现金管理的决定》和本办法的情况,并加强宣传工作,发挥单位财会人员的积极作用。

现金管理执行情况的检查,每年要进行一次。

发现单位有违反现金管理问题,应当随时进行检查。

各单位对银行派出的检查人员,应当积极提供资料,如实反映情况。

第十七条各企、事业的主管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所属单位执行国务院《关于实行现金管理的决定》和本办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将检查情况书面送同级银行。

第十八条各级银行应积极支持敢于坚持原则,同违反现金管理行为进行斗争的各级财会人员。

对模范遵守国务院《关于实行现金管理的决定》和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应报告当地革命委员会及其主管部门给予表扬,并交流他们的先进经验。

第十九条对违反现金管理各项规定的单位,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历次指示精神,银行应采取有效措施,分别情况,严肃处理。

可以采取以下办法:(一)给予批评教育;
(二)在一定期间停止部分或全部现金支付(不包括国家计划内的工资现金支出);
(三)将外地采购人员携带的大量现金,存到银行予以冻结;
(四)情节严重和有打击报复行为的要报当地革命委员会,对有关领导和经办人员给予纪律制裁。

由于采取上述措施而引起的困难,概由各单位负责。

对认真执行国务院《关于实行现金管理的决定》和本办法,成绩显著的银行工作人员应给予表扬和奖励。

对不坚持执行上述规定的,以失职论处。

第二十条现金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级银行要加强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解决各种问题,及时满足各单位正常的、合理的现金需要。

并定期向当地革命委员会报告情况。

第二十一条各级银行要建立和健全机构,配备专职现金管理人员,改进工作作风,简化业务手续,方便各部门各单位。

务使办理收款、付款、转帐结算等业务时,作到迅速准确,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