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悬念的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悬念的设计
文章如果平铺直叙,一览无余,则索然寡味;如果有起伏,有变化,有曲折,有波澜,则能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所以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

”一篇曲折有趣、波澜起伏的文章,就像幽深壑谷、起伏峰峦,给人以新、奇、美的感觉,引人探胜访幽,充满无穷的诗意美。

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波澜起伏、新奇有趣呢?
先讲一个大家熟悉的故事:江南才子唐伯虎,一天应邀到一个富翁家为其母的生日绘画题诗。

他挥毫画了一幅《蟠桃献寿图》后,紧接着信笔题诗,并边写边高声吟唱:“这个婆娘不是人”,这一句刚吟完,满座宾客皆惊,富翁也十分愤怒。

唐伯虎接着吟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这下四座宾客转惊为喜,富翁也随之转怒为乐。

唐伯虎又吟出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这下大家又惊得发呆,而富翁一家更是怒气冲天,正当他们要对唐伯虎下逐客令时,唐伯虎第四句脱口而出:“偷得蟠桃奉至亲”。

这时满座宾客赞叹不已,称唐伯虎真不愧是能诗善画的江南第一才子,富翁也顿时对诗画赞不绝口。

作者的用意在于以前一句的平淡来映衬下一句的出奇,反差越是强烈,趣味就越是隽永。

跌宕起伏的诗意充满了智慧和幽默。

一、巧设悬念。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是这样给悬念定义的:对小说、戏剧、影视等文艺作品中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的一种期待心理。

把悬念拆开来看,“悬”有“吊”、“没着落”、“牵挂”等几个意思,“念”指的惦记、考虑等意思。

说白了,悬念就是吊胃口,故事的悬念就是故事作者如何吊读者的胃口。

设置悬念,可使文章跌宕起伏,摇曳生姿,韵致无穷,从而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如《变色龙》通过”这到底是谁家的狗——好像是将军家的狗——这是将军哥哥的狗”的反复变化,不但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变色龙”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奴才性格,而且让读者在忍俊不禁中领略了悬念的无穷魅力和不尽韵味……。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得力于悬念而享誉千古的。

悬念在故事创作中最具有戏剧性的技巧,我们用三原则来分解悬念,可以表现为:悬置、惊奇、满足。

悬置就是设置悬念,即提出悬而未决的问题,吸引读者。

惊奇就是发展悬念,即逐步激起读者求解心理。

满足就是解决悬念,即解决矛盾,揭示谜底。

悬置是构成戏剧性的重要因素。

悬置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提问式,《正大综艺》节目中“猜猜看,这是干什么用的?”或者故弄玄虚式,写到紧要关头嘎然而止,来一个“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噱头。

惊奇是悬念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指的吃惊并不只是吃惊一下子,而是有准备的。

”所以,惊奇除了字面的解释外,还可以解释为长时间的吃惊。

那么,我们在设置悬念的时候,切勿前一秒提出问题,后一秒就进行解答,我们需要引起读者长时间的焦虑。

满足是悬念产生的结果。

读者由“悬置”而产生兴趣,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悬念逐渐化解,伴随而来的是人和命运的巨变,这种巨变往往是人物遭受挫折或者事件遭到毁灭,而这种挫折或毁灭带给观众心灵上的强烈震撼,观众由此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在故事中,悬念主要通过新颖、巧妙的情节,通过人物命运在剧烈的矛盾冲突中跌宕起伏,给观众以精神上强刺激,使观众产生满足感。

了解了什么是悬念,我们再进一步探讨一下,看看构成悬念的诸多因素:
一、人物命运中潜伏着危机。

“文学是人学。

”古今中外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大都是写人物命运的,因为作品中最能打动人的就是人物的命运。

因此,故事以人物命运作为悬念的较多。

在戏剧理论中,我们把“悬念”比作“达摩克利斯之剑”,即在人的头顶上系着一把利剑,这把利剑摇摇欲坠,时刻危及到人物的命运。

可见,设置悬念的时候,要时刻制造人物的危机感,把人物推向深渊,比如:故事《走出迷宫》,男主人公因儿子痴呆而企图将其遗弃于迷宫之中,结果却弄巧成拙,将自己困在了迷宫里,这时各种不利的因素涌向男主人公,首先是晚上突然下起了雪,迷宫由于是露天的,气温急剧下降;接着,迷宫里没有人迹,导游已经下班,男主人公没有记住门口写着的导游电话;第三,男主人公的手机没电了,找不到任何与外界联系的方式。

故事发展到这里,读者的心给“悬”了起来,男主人公会怎么办呢?他能否走出迷宫?他的儿子命运将会怎样?此时的情节把男主人公推向了绝境,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关切之情。

二、扣人心弦的事件
故事注重的是情节,一个新颖、奇特或者巧妙的情节,可以直接用来作为悬念。

在事情的设置中,我们应该遵循“四个需要”:
1、需要使读者产生“预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

这是“四个需要”中的首要条件。

许多故事会把悬念放在故事的开端,目的是为了引起读者的兴趣。

比如:故事《一个非典型粉丝的案例》,歌星甜甜的献血照片公布于网上后,被网友们看出是伪造的照片,因此引来了“甜甜假献血”风波,于是她的粉丝肖强为捍卫偶像的清白和尊严,在网上进行了反击。

故事发展到这里,读者的心中产生一连串的疑团:照片怎么会是假的?假献血案是真是假?如果是假的,那位网友能否捍卫偶像的形象?作者把设置的悬念放在作品的开头,使其成为笼罩全篇的总悬念,使读者们更想预知故事的结果。

又如:本期我的故事《要的就是坦诚》,故事一开始就把悬念推至读者面前:“你信不,这个路口在十分钟之内将会发生一起车祸!”问题一提出,读者会想,有这么神吗?我倒是要看看,当读者产生疑惑、引起兴趣的时候,悬念的作用已经产生了。

2、需要有发生势均力敌必须有结果的冲突。

在观看“世界杯”的时候,我们对于决赛的关注度往往要高于小组赛,因为决赛中的球队实力很强,而且旗鼓相当,比赛的过程会很精彩,比赛的结果难以预料,故事同样如此,矛盾冲突越强烈,故事就越好看,当故事人物间对抗的水平越高,实力越强,读者也就越关注。

3、需要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局或者答案。

在悬念的设置中,故事的结局永远是一个谜,而唯一的答案并不是故事中最好的结局。

比如:故事《为你写信》,女主人公在机场意外和男友相遇,男友又说是特地赶来向她求婚的,而男友的行色举止又不像是来求婚的样子,疑团重重,迷雾层层,读者们会想,求婚不像,不求婚也不像,那男友到底是要来做什么呢?此时未知的多个结局萦绕在读者脑中,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预知后事如何”的愿望。

其实,悬念构成的要素还有很多,比如奇特的结尾、引人关注的话题、惊险的场面、恐怖的气氛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详解了。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设置悬念的时候,要根据故事的情节、题材、结构,找出合适的构成要素,运用到作品中,以此来增强作品的可看度。

运用此法,既不要照搬生活,也不能脱离生活;既要在人意料之外,又要在情理之中,符合新奇而又真实的原则。

悬念大致表现为两方面:锁闭式悬念和开放式悬念。

锁闭式悬念就是作者将重要的信息掩藏住,对读者保密,通过使读者大吃一惊来加强戏剧效果。

这一形式的悬念一般设置在故事开端,悬念的提出让读者疑窦丛生、疑惑不解,进而因好奇而产生不可遏止的兴趣。

比如故事《跑第二的孩子》,小伟是学校的跑步健将,比赛上半程时,他把第二名足足拉下一千多米,眼看就要稳夺桂冠,下半程比赛却风云突变,小伟故意放慢了脚步,越跑越慢,将第一名拱手让人。

看到这里,有人疑惑了,小伟为什么要故意输掉比赛?这是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把信息捂住,让读者和故事中的其他人物都蒙在鼓里,疑问的产生势必让读者往下阅读,找到答案。

开放式悬念就是作者把即将发生的事件或者结局透露给读者,在观众对人物命运和事态发展有一定预感和了解的情况下所造成的期待。

希区柯克有个著名的例子:两个人走进一个屋子,坐下来谈话,突然桌子底下的炸弹爆炸了。

这个过程提供给观众惊奇。

相反,如果在他们走进屋子前,观众首先看到一个凶手进屋子将炸弹藏在桌子,接着的两个人走进屋子却没有发现炸弹,仍然坐下来谈话,那么这个过程就是悬念,而且是开放式悬念。

如果锁闭式悬念是以“好奇心”来博取读者兴趣的话,那么开放式悬念主要是靠“关心”来激发兴趣。

在悬念的设置上,开放式的悬念要比锁闭式悬念更复杂,难度相对更大。

作品《黑色塑料袋》就较具有代表性,故事开始时,主人公马老汉拾到一个黑色塑料袋,里面包着十万块钱。

这时,有人要问了,这会是谁掉的呢?别急,马上就告诉你,故事紧接着回到了几天前,主人公换成了王总,原来王总的儿子被绑架了,绑匪要求拿10万元赎金,故事发展到这,问题似乎解决了,这十万块钱是王总的,作者已经把故事的结果告诉了我们,可是,我们并没有感到淋漓畅快般的满足,我们不由要进一步关心关心这笔钱的“来龙去脉”,关注并同情人物的命运,找出形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开放式悬念中,读者要比故事中的人物知道得更多。

由于把悬念铺开设置,读者得到的信息越多,关注度也就越强,阅读的兴趣也就越大。

为了保持读者的兴趣,作者更要波澜起伏、曲折有致地讲述“来龙去脉”,制造几个意外,设计多次突转。

我们再拿热播的电视剧《潜伏》为例,全剧的情节都是在“定时炸弹”式的基调中展开,余则成是个在“刀尖上行走”的人,他作为一个地下工作者,随时可能露出破绽,由于编剧把这个重要因素透露给我们,使我们开始对他的命运有所担忧,害怕、担心这个定时炸弹爆炸瞬间的到来,但是这个炸弹始终没有爆炸,编剧总能让他死里逃生,又让我们紧张一把。

《潜伏》能几经曲折,几经迂回,几经风雨才见彩虹,可见编剧运用技巧之娴熟。

希区柯克有句著名的话:“炸弹决不能爆炸,炸弹不爆炸,观众就老在惴惴不安。

”《潜伏》能吸引我们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险象环生。

悬念的设置主要有两种方式:总悬念式和分悬念式。

何为总悬念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明白总悬念的含义。

总悬念就是故事中的整体悬念,也就是自始至终萦绕在读者心头的总疑问。

戏剧作品中,多幕剧一般在第一幕提出悬念,然后用全剧的篇幅,一步步进行解答。

故事作品同样如此,总悬念一般在故事开始即要提出,并随着矛盾冲突越变越激烈,一直到高潮,这种设置悬念的方式就是总悬念式。

总悬念式大致有三种方法:
1、单悬法
这种方法经常会被用在短小惊叹的故事中,由于故事的篇幅较短,可用一个悬念来贯穿故事始末。

2、连缀法
小悬念的连缀是发展悬念的主要方法之一。

在总悬念的设置下,作者不断制造一系列小悬念,这些小悬念环环相扣,丝丝相连,承上启下,为了强化总悬念而发生变化。

《这一刀不得了》就具有代表性,故事开始时,主人公迈克和朋友正在野外烧烤,突然,只见一道流星从他们头顶上“呼”的一声划了过去,“砰”的一声,从天上掉下一把类似手术刀形状的金属片。

读到这里,总悬念出现了:这把“手术刀”怎么会从天而降?这是怎么回事?故事继续发展,迈克将这把“手术刀”占为己有,一次,他意外地发现,这把刀具有神奇的力量,这时,故事产生了一个分悬念:这是把怎样的魔刀?紧接着,主人公用这把魔刀为石油大亨的爱女珍妮整容,一时名声大噪,这里再次证明了这把刀的神奇之处,使读者对这刀的“来历”更感兴趣了。

主人公出名后,有一家公司希望与他合作,研究生产这把魔刀,
魔刀研制成功,即将面市。

故事发展到这里,读者们能预料到一种潜在的危机:如果每个人都拥有一把魔刀,将会是一件可怕的事,但是究竟有多么可怕,读者并不清楚,这又是一个分悬念。

主人公回到家中,察看曾用魔刀进行实验的小动物,却意外地发现小动物丧失了生育能力,这时,之前预感的危急爆发了,产生了最后一个分悬念:这是一把怎样的魔刀,为什么会如此可怕,究竟是谁制造了它?
以上这些分悬念,始终围绕着总悬念而产生,起到了不断强化总悬念的作用,直到故事的结尾,分悬念才和总悬念一起得到消解。

3、循环法
如果一个悬念在作品中重复运用,那么读者对这个悬念的印象也就越深刻。

循环法就是把同一个悬念反复强调,反复运用,《小镇皇帝》就是个典型例子,故事一开始就设置了悬念:贺老头喜欢阅读帝王将相的书籍,常以皇帝自称,一天,他来到一家餐馆,以皇帝身分白吃白喝,奇怪的是店老板没有说他,反而把他当真皇帝一般捧着。

这个悬念在之后的的士司机、戏院经理身上也同样运用了,直到“包袱”抖开后,我们才恍然大悟。

分悬念式不同于总悬念式,分悬念式如同烽火传信,每个烽火台都是一个分悬念,台台相连,一传千里。

分悬念式有这样的特点:第一个悬念消释后,出现了第二个悬念,第二个悬念还未消释或消释了一半时,第三个悬念展开了,这种一环扣一环的悬念设置,把读者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到下文。

然而,在悬念的设置中,一定量的好奇是必需的,隐藏结果,隐藏重要信息,能是读者产生兴趣,并保持兴趣,但是,隐藏得有个限度,如果将信息一味地隐藏或逐个隐藏,不知所云的读众就会神游他处。

悬念的设置方法有很多,关键是作者要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和有利于内容的表现去恰当地运用。

总结:
设置悬念的方法:
1为人物设计阻碍、困难。

2展示人物之间的斗争。

3开篇提出问题,然后逐渐释放原因、结果等重要信息。

用问题开头,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激发人们的兴趣和思考,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如:
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你才义无返顾地投落这峭壁?(《峭壁上的树》)
[片段展示]
1、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

蜀国谋赖孔明,勇
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

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

何也?
2、我的明天是什么样的?当我奔波于两点一线的生活中,当我挣扎在无边的题海里,我常这样
问自己。

4采用倒叙手法。

倒叙开头,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并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示文章的布局之美。

这种开头技法在中考作文中的频率很高。

但大多数同学的表达角度常以显示文章结局的角度为主,这样的形式出现得多了,就往往显得比较单一。

其实,倒叙开头的角度是很丰富的,如:
(1)先摆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2)先截取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段。

(3)先交代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

(4)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

(5)先介绍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的人物。

(6)先显示故事或人物的结局。

证明
月亮有黑暗来证明它的明亮;花儿有绿叶来证明它的美丽;溪水有卵石来证明它的清澈;高山有在它脚上生长的小树来证明它的雄伟气魄!
可谁能来证明诚信呢?
在快乐岛将要沉陷的那一刻,所有的树木被滚烫的岩浆侵蚀。

“健康”、“美貌”、“金钱”……都纷纷逃离生存已久的快乐岛。

只有“诚信”掉进了一望无际的大海,它挣扎着,呼喊着,它向每一位朋友呼救,可是……“健康”驾驶着具有强壮身躯的木船来到“诚信”的身边。

“救救我吧!‘健康’!”“不行,你太瘦弱,把你带到我的船上会没有面子……”说着“健康”扬帆而去,将“诚信”一人丢下。

这时,“金钱”坐着它那堂皇的游轮来了。

那金色的桅杆上镶嵌着颗颗钻石,白色的帆布由丝丝银线织成……一切看上去是那样的美丽。

“诚信”用同样请求的语气说:“求求你!‘金钱’,让我上船吧!载我一程好吗?我们是多么好的朋友呀!”“不行,‘诚信’,你看起来太贫困了,上了我的船会格格不入,会把它抹黑的……”就这样“金钱”也走了,坐着它那条无与伦比的游轮。

海面上驶来了一艘简单的木船,这是“才学”。

“诚信”说:“救救我吧!‘才学’,你是那么的学识渊博,通情达理……”“喔!我亲爱的‘诚信’,就是我的学识渊博,才需要书来充实自己,你看看我这里有这么多的书籍,再也没地方了,否则会翻船的,再见!”它也走了。

“诚信”还漂浮在海面上,没有一人来救它。

“快上来!‘诚信’,我带你离开这儿。

”一位划桨的老人将“诚信”拉上船,他们在海上呆了几天。

终于,到达了安全的海岸,“诚信”得救了。

可它忘了问恩人的名字,当它打听到这位老人的名字时,原来恩人叫时间。

谁能证明诚信呢?
时间!它能证明诚信的价值。

【简评】谁能来证明诚信?作者开篇就提出了这发人深思的问题。

制造悬念,引起读者关注。

接着将“诚信”置于危难之中,可怜的“诚信”在海上久久漂浮,而无人相救。

他的命运令人担忧,生也?死也?直到一位老人出现,才现生机,短短的篇幅,写得曲折跌宕、引人入胜。

练习:
修改下面的流水账作文:
考试
明天就是中考咯,心理面还是有一定的紧张。

想想我们初中在一起的同学,很不舍,但是很无奈。

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

好像很沧桑,或者说是很。

说不出来
这篇作文,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要写些什么,只是突然间有一些话,想要发泄一下自己的心情,还有
就是不知道怎样面对明天的考试。

今天去瞧了考场,很无语,被按在学前班的教室里。

那桌子矮的要命,才到我的膝盖,想不通为什
么连这个都可以用来按成中考的考场。

后来遇到了很多同学,想到以后可能都见不到面,就很想他们。

心理面就很悲伤,中考的这三天,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时候,有的同学,可能以后就会去打工,或者,
当老板。

昨天想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都十多岁的人的,思想还会那么的幼稚,都要中考了,还在想怎样向一
个女生表白。

天啊,真佩服他,李傻子。

好怀恋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啊,一起去吃串烧,一起去K歌,喝啤酒。

好像老班规定咱们不可以做
的事情,咱们都想要去做一遍。

现在想想挺对不起他老人家的,呵呵,想到我们一起疯过的日子,真
的好不舍哦。

现在呢,谁拿时间都没有办法。

只能说无奈,他带走了我们的快乐,带走了我们的年轻,幼稚,他
使我们变得成熟。

然后变得看破世俗,道那个时候。

我们肯定会更怀恋现在的我们。

呵呵。

越来越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乱扯了一气。

好了。

停下,祝我中考成功吧!加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