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文化研究资料辑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文化研究资料辑录
一、族源篇
1、《山海经*海内经》
西南有巴国。

太皞,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2、罗泌《路史》
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是司水土,生后炤,后炤生顾相,降处于巴。

3、王符《潜夫论》
巴公巴公巴、剡、复、蒲,皆赢姓也。

4、《世本卷七下·氏姓篇下(清秦嘉谟辑补本)》
廪君之先,故出巫蜒。

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

巴氏、樊氏、曋氏、相氏、郑氏,皆出于五落钟离山。

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

未有君长,俱事鬼神。

廪君名曰务相,姓巴氏,与樊氏、曋氏、相氏、郑氏,凡五姓,俱出皆争神。

乃共掷剑于石,约能中者,奉以为君。

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

又令各乘土船,雕文画之,而浮水中,约能浮者,当以为君。

余姓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

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

廪君不许,盐神
暮辙来取宿,旦即化飞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不知东西所向七日七夜,使人操青缕以遗盐神曰:“缨此即相宜,云与女俱生,宜将去。

”盐神受而缨之,廪君即立阳石上,应青缕而射之,中盐神,盐神死,天乃大开,廪君于是君乎夷城。

四姓皆臣之。

世尚秦女。

5、《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曋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

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

未有君长,俱事鬼神。

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

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

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

余姓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

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

盐水有女神,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


廪君不许。

盐神暮则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

积十余日,廪君思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

廪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

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

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

6、《晋书*李特》
廪君复乘土船下及夷城,夷城石岸曲,泉水齐曲,望之如穴状。

叹曰:“我新从穴中出,今又入此,奈何!”岸即为崩,广三丈余,而附陛相乘。

廪君登之。

岸上有平石,方一丈,长五尺。

廪君休其上,投策计算,皆著石焉。

因立城其旁而居之,其后种类遂繁。

7、《水经注*夷水》
昔廪君浮土舟于夷水,据捍关而王巴。

(守敬按:巴氏子务相后为廪,君,浮土舟於夷水,详下文。

捍关,廪君浮夷水所置,见《江水注》。

)是以法孝直有言:鱼复捍关,临江居水,实益州祸福之门。

(守敬按:《蜀志·法正传》正曰,鱼复与关头实为益州祸福之门。

按言今二门悉开,则关头指略阳之关城,与鱼复各一地。

然鱼复、关头对举,则鱼复亦当指关言,故郦氏钞变其辞,直称鱼复捍关,又以为临江据水也。

8、《水经注*夷水》
夷水自沙渠入县,(戴、赵入县乙作县入。

会贞按:《注》承《经》,过佷山县之文,云夷水自沙渠入县,此县字指佷山,谓自沙渠入佷山县也。

《注》中言和某县者甚多,戴、赵不察耳。

)水流浅狭,裁得通船,东迳难留城南,城即山也。

独立峻绝,西面上里馀,得石穴。

把火行百许步,得二大石碛,并立穴中,相去一丈,俗名阴阳石。

阴石堂湿,阳石常燥。

每水旱不高,居民人威仪服饰,往入穴中,旱则鞭阴石,应时雨,多雨则鞭阳石,俄而天晴。

相承所说,往往有效,但捉鞭者不寿,人颇恶之,故不为也。

东北面又有石室,可容数百人。

每乱,民入室避贼,无可攻理,因名难留城也。

(会贞按:《书钞》一百五十八引袁山松《宜都记》,自盐水西北行五十馀里,有一山,独立峻绝,名为难留城。

《环宇记》,武落锺离山,一名难留山,在长阳县西北七十作里。

引盛弘之《荆州记》难留山北有石室,可容数
百人,常以此室僻不可攻,因名为难留城。

西北有石穴,指导火行百馀步,有二大石,相去可丈馀,名为阴阳石,阴石常湿,阳石常燥,旱则鞭阴石,应时雨,雨则鞭阳石,俄而晴。

但鞭者不寿,复不得称名,人颇惮之。

《御览》五十二引《荆州图》载阴阳石,作鞭阳石则雨,鞭阴石则晴,误。

《长阳县志》,难留城山有县西二百馀里。

《一统志》则从环宇记》说。

)昔巴蛮有五姓,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

(朱奉讹作举,戴改,赵据黄本改。

守敬按:明抄本作奉。

)巴氏子务相乃中之。

又令各乘土舟,约浮者当以为君,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舟,从夷水下,至盐阳。

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

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宿,旦化为虫,群飞蔽日,天地晦暝。

积十馀日,廪君因伺便射杀之,天乃开明。

廪君乘土舟,下及夷城。

夷城石岸险曲,基水亦曲,廪君望之而欢,山崖为崩。

廪君登之,上有平石,方二丈五尺,因立城其傍而居之,四姓臣之。

死,精魂化而为白虎,故巴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祀。

(守敬按:自昔巴蛮以下,本《后汉书·南蛮传》惟石岸险曲至因立城基傍而居之数语,参以崔鸿《蜀录》文,引见《书钞》一百六十。

)盐水即夷水也。

(全云:按《江水》篇夷水出夷溪,盐水出巫溪,今此合为一。

守敬按:巫溪之盐水在江北,此夷溪之水在江南,郦氏何尝合之为一。

全自不审耳。

《后汉书·南蛮传·注》亦云,施州清江县水,一名盐水。

)又有盐石,即阳石也。

(朱即下衍盐字,戴、赵删。

)盛弘之以是推之,疑即廪君所射盐神处也。

(会贞按:《后汉书·南蛮传·注》引盛弘之《荆州
记》,昔廪君浮夷水,射盐神于阳石之上。

考《御览》七百八十五引《世本》,廪君产阳石上,望青缕而射之,盐神死。

是盛所本。

)将知阴石,是对阳石立名矣。

(朱知下衍是字,戴、赵删。

)事既鸿古,难为明徵。

9、《搜神记》卷三十
江汉之域,有貙人。

其先廪君之苗裔也。

能化为虎。

10、《太平寰宇记》卷138引《晋中兴书》
賨者,廪君之苗裔也。

巴氏之子孙(疑为“务”字)相,乘土舟而浮,从异之,立为廪君,子孙布列巴中。

秦并天下,以为黔中郡,薄其税赋,人出钱四十,邑人谓赋为賨,遂因名焉。

从佐高祖平定天下,善歌舞,所谓巴渝舞也。

11、《北堂书钞》卷158
廪君乘土船下至夷城,石岸曲,水亦曲,廪君望之如穴状。

曰:“我既道穴中,又入此,奈何!”石岸为崩,广三丈余,升级之。

廪君行至上岸,岸有平石,方长五丈,休其上,投策计算处皆有石。

因立城其傍。

12、长阳县资丘《刘氏族谱*先世遗迹》
向王者,古之廪君务相氏,有功夷水,故土人祀之。

13、董金鉴辑《蛮书》卷10
巴中有大宗,廪君之后也。

(其下与后汉书载廪君故事大致相同,故略)
14、常璩《华阳国志》
秦昭襄王时,白虎为害,自秦、蜀、巴、汉患之。

秦王乃重募国中:“有能杀虎者邑万家,金帛称之。

”于是夷朐忍廖仲药、何射虎、秦精等乃作白竹弩于高楼上,射虎。

中头三节。

白虎常从群虎,瞠恚,尽搏杀群虎,大呴而死。

秦王嘉之曰:“虎历四郡,害千二百人。

一朝患除,功莫大焉。

”欲如约,王嫌其夷人。

乃刻石为盟要,复夷人顷田不租、十妻不算;伤人者论,杀人雇死倓钱。

盟曰:“秦犯夷,输黄龙一双。

夷犯秦,输清酒一钟。

”夷人安之。

汉兴,亦从高祖定秦有功。

高祖因复之,专以射【白】虎为事。

户岁出賨钱口四十。

故世号白虎复夷。

一曰板楯蛮。

今所谓弓弓(双弓连写)头虎子者也。

二、战争、外交类
1、《左传*昭九年》
武王克商,……巴、濮、楚、邓,吾(周)南土也。

2、《左传*昭十三年》
初,(楚)共王无冢嫡,有宠子五人而无适立焉。

……乃与巴姬密埋壁于太室之庭。

3、左传*桓九年
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

楚子使道朔将巴客以聘于邓,邓之南鄙鄾人攻而夺之币,杀道朔及巴行人。

楚子使薳章让于邓,邓人弗受。

夏,楚使斗廉帅师与巴师围鄾,邓养甥、聃甥帅师救鄾。

三逐巴师,不克。

斗廉衡陈其师于巴师之中,以战,而北。

邓人逐之,背巴师而夹攻攻之,邓师大败,鄾人宵溃。

4、《左传*庄公十八年及十九年》
(楚)文王即位,与巴人伐申而惊其师,巴人叛楚,伐那处,取之,遂门于楚。

阎敖游涌而逸。

楚子杀子,其族为乱。

冬,巴人因之以伐楚。

十九年春,楚子御之,大败于津。

5、《左传*文十六年》
庸人率群蛮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

……秦人、巴人从楚师,群蛮从楚子,遂灭庸。

6、《左传*哀十八》
巴人伐楚,围邓……三月,(楚)败巴师于鄾,故封子国于析。

7、华阳国志
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

8、华阳国志
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

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殷人〕倒戈。

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

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

古者,远国虽大,爵不过子。

故吴楚及巴皆曰子。

9、华阳国志
周之仲世,虽奉王职,与秦、楚、邓为比。

《春秋》鲁桓公九年,巴子使韩服告楚,请与邓为好。

楚子使道朔将巴客聘邓。

邓南鄙攻而夺其币。

巴子怒,伐邓,败之。

其后巴师、楚师伐申。

楚子惊巴师。

鲁庄公十八年,巴伐楚,克之。

鲁文公十六年,巴与秦、楚共灭庸。

哀公十八年,巴人伐楚,败于鄾。

是后,楚主夏盟,秦擅西土,巴国分远,故于盟会希。

战国时,尝与楚婚,及七国称王,巴亦称王。

周之季世,巴国有乱。

将军有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

楚王救巴。

巴国既宁,楚使请城。

蔓子曰:“藉楚之灵,克弭祸难。

诚许楚王城。

将吾头往谢之。

城不可得也。

”乃自刎,以头授楚使。

〔楚〕王叹曰:“使吾得臣若巴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礼葬其头。

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

周显王时,【楚】〔巴〕国衰弱。

秦惠文王与巴、蜀为好。

蜀王弟苴〔侯〕私亲于巴。

巴蜀世战争,周慎王五年,蜀王伐苴。

苴侯奔
巴。

巴为求救于秦。

秦惠文王遣张仪、司马错救苴、巴。

遂伐蜀,灭之。

仪贪巴、苴之富,因取巴。

置巴、蜀、及汉中郡。

分其地为〔三十〕一县。

仪城江州。

司马错自巴涪水取楚商于地为黔中郡。

10、华阳国志
汉高帝灭秦,为汉王,王巴、蜀。

阆中人范目,有恩信方略,知帝必疑当作欲。

定天下,说帝,为募发賨民,要与共定秦。

秦地既定,封目为长安建章乡侯。

帝将讨关东,賨民皆思归;帝嘉其功而难伤其意,遂听还巴。

谓目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耳。

”徙封阆中慈乡侯。

目固辞。

乃封渡沔【县】侯。

故世谓:“三秦亡,范三侯”也。

目复〔请〕除民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姓不供租赋。

阆中有渝水。

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舞。

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

”乃令乐人习学之。

今所谓《巴渝舞》也。

11、甲骨文(《殷墟粹编》)
壬申卜,争,贞令妇好从沚*伐巴方,受有又。

12、甲骨文(《殷墟文字乙编》)
辛未卜,争,贞妇好其从沚*伐巴方,巴自东*伐*阱于妇好立。

(甲骨文关巴方或虎方的记载还有好几条,不便有电脑输入,且从略)13、董金鉴辑《蛮书》卷10
按秦纪始皇十八年,巴郡出大人,长二十五丈,一夫两妻,号曰左右也。

是故左思蜀都赋云,刚勇其方,风谣尚其武。

14、唐《十道志》
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中,汉有天下,名曰酉、辰、巫、武、沅等五溪,各为一溪之长
15、《隋书地理志》
豫州上洛、弘农,本与三辅同俗,自汉高祖发巴蜀之人定三秦,迁巴之渠率七姓居于商洛之地,由是风俗不改。

其壤其人,自巴来者,风俗犹同巴郡。

三、宗教、文化篇
1、《山海经•海内南经》
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执之。

是请生。

(孟涂)居山上,在丹山西。

丹山在丹阳南,丹阳居属也。


2、《竹书纪年》
帝启八年,帝使孟涂人巴涖讼。

3、《山海经*海内南经》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
赤黑。

4、逸周书*王会解第五十九
(成周之会)巴人以比翼鸟。

5、《华阳国志》
其民质直好义。

土风敦厚,有先民之流。

故其诗曰:“川崖惟平,其稼多黍。

旨酒嘉谷,可以养父。

野惟阜丘,彼稷多有。

嘉谷旨酒,可以养母。

”其祭祀之诗曰:“惟月孟春,獭祭彼崖。

永言孝思,享祀孔嘉。

彼黍既洁,彼牺惟泽。

蒸命良辰,祖考来格。

“其好古乐道之诗曰:“日月明明,亦惟其名。

谁能长生,不朽难获。

”又曰:“惟德实宝,富贵何常。

我思古人,令问令望。

”而其失,在于重迟鲁钝。

俗素朴,无造次辨丽之气。

6、《华阳国志》
自时厥后,五教雍和,秀茂挺逸。

英伟既多,而风谣旁作。

故朝廷有忠贞尽节之臣,乡党有主文歌咏之音。

7、董金鉴辑《蛮书》卷10
巴氏祭其祖,击鼓而祭,白虎之后也。

8、董金鉴辑《蛮书》卷10
夷事道,蛮事鬼,初丧鼙鼓,以为道哀,其歌必号,其号必跳,
皆盘瓠白虎之勇也。

俗传正月初夜,鸣鼓连腰,以歌为踏啼之戏。

五月十五日,招命骑健,昼楫图舟,十船共角,千人其声,唱鼓扣舷,沿江腾波而下。

俗三月八日为大节,以陈祠享,振铎击鼓,师舞为敬也。

9、董金鉴辑《蛮书》卷10
夷蜑居山谷,巴夏居城郭,与中土风俗礼乐不同。

10、《楚辞*宋玉对楚王问》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

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11、《方言》
巴濮之人,自称阿婸。

12、《墨庄漫录》
黄鲁直云,黔南巴僰间,赛神者皆歌穆护。

巴文化研究的基本书目
最近有好多网友都对巴文化和土家文化产生兴趣,希望看看这方面的书。

我就不揣浅陋,将相关的书目列出来,与大家探讨探讨。

(所列的书籍都是我有的,而且是看过的。


一、文献类资料
1、《华阳国志》。

晋常璩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

此书记载地域范围为梁、益、宁三州,当今四川、云南、皮州三省及陕西、甘肃、湖北三省部分地区。

古籍对巴的记载非常少,《华阳国志》是相对集中而且完备的一部书。

第一卷《巴志》是必看内容。

2、《左传》、《后汉书》、《山海经》、《逸周书》、《文献通考》、《水经注》、《搜神记》。

这几部书里虽然对巴的记载大多为片言只语,但都是基本资料。

3、《鄂西少数民族史料辑录》、《土家族土司史录》。

前面已经说,由于关于巴人历史的记载较为零星,辑录类书的作用不言而喻。

4、《卯洞土司志》、《容美记游》、《田氏一家言词评注》。

不消说,是了解土司文化的必读之作。

5、《施南府志》等方志。

6、《施州考古录》。

非常好的书,可惜田发刚、邓治凡的校注十分糟糕。

二、考古类资料
1、邓辉《土家族区域的考古文化》。

必看之书,非常全面。

邓辉真是一个肯用功的家伙。

2、
《巴蜀文化考古论文集》。

非常好的一本书,里面的作者不是当时的大佬,就是现在的大佬。

赵殿增、李伯谦等人的文章百读不厌。

3、俞伟超《古史的考古学探索》。

俞先生采用了三峡考古中的新资料。

4、《江汉考古》、《四川文物》两种期刊中时常能淘到好文章。

5、《三星堆与巴蜀文化》。

6、《长阳香炉石遗址发掘与研究》。

三、研究类资料
这方面的书不少,只列一些重要的。

1、《巴蜀史研究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计有六种,我手头有四本(我怀疑这套书最终没出全,只出了四、五种):徐中舒《论巴蜀文化》、邓少琴《巴蜀史迹探索》、顾颉刚《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新探》。

这套书出版于八十年代初期,代表了当时巴蜀文化研究的最高水平____到现在也不落后。

2、童恩正《古代的巴蜀》。

四川人民出版社
3、董其祥《巴史新考》。

重庆出版社。

4、董络《巴风土韵》、《与猛虎有不解之缘的土家族》。

这两本书内容差不多,可选其中之一,个人以为前一本还好一些。

5、《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

6、《长江上游的巫文化》。

7、《长江文明的曙光》。

(我忘记这三本书的作者了,书又放在书
架最上面,懒得查找)
8、张良皋《武陵土家》、《巴史别观》、《匠学七说》。

张先生的书有趣,多有新论,然不为正宗学者所取。

9、段渝《政治结构与文化模式____巴蜀古代文明研究》。

非常好的一本书,引进一些新的研究范式,令人耳目一新。

段渝今年还出过一本《酋邦与国家起源:长江流域文明起源比较研究》,可以对照来看。

10、任桂园《从远古走向现代____长江三峡盐来发展史研究》
11、潘光旦《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巴人》。

经典之作,信息量非常大。

12、彭官章《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一般性介绍类书多,但彭官章编的这本书内容虽然不多,但十分清晰、精当,看了这本书,州内编的那些书基本可以不看。

13、陈明芳《中国悬棺葬》、中国悬棺葬学术讨论会编的《悬棺葬资料从丛集》,都可以一看。

14、杨铭《土家族与古代巴人》
15、邓红雷《道教与土家族文化》
16、《巴蜀文化》。

这是中国地域文化丛书之一,我的那本搞丢了。

算起来巴文化研究的书还是不少,但有这些也差不多了。

个人以为,很多二十万字的书价值不如一篇五千字的论文,看论文是非常重要的,但收集论文是件麻烦事儿,我有二抽屉的论文复印件,难以一
一列举,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湖北民院陈正慧老师编的《土家族研究论文索引》(目前已经出了三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