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经营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udy of Diversification Management Theory
多元化经营理论研究
一、理论的发展脉络
多元化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1957年,安索夫在《多元化战略》中明确提出了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内容。

安索夫以产品种类多少来定义多元化,无法区分高度相关的多种产品经营与高度不相关的跨产业的多种产品经营之间的差异。

1959年,彭罗斯在《企业成长理论》一书中,定义"多元化"为"多元化包括了各种最终产品的增加,垂直一体化程度的增加,以及企业运营的生产领域数目的增加。

这最后一项对多元化的度量是最重要的。

"彭罗斯认为,企业多元化发展的程度与其拥有的资源量相关,而成功率则与原有专长领域相关。

1962年,钱德勒发表专著《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

提出了"结构跟随战略"的著名论断。

指出企业组织结构的相应调整是企业多元化成功的关键。

同时他运用历史分析法,开创了多元化战略与绩效关系研究之先河,指出除非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否则企业的多元化会导致绩效下降。

同年,高特《美国工业中的多元化与一体化》一书诞生,这是第一本以数量分析为基础研究企业多元化发展的著作。

高特以《美国标准行业分类和代码》(SIC)中的四位数行业分类为依据,来计量企业多元化程度。

"多元化可定义为单个企业所活动的异质市场数目的增加。

生产活动的异质性如果仅仅涉及有些差异的同类产品或垂直结合方式,并不是多元化。

"高特在四年后进一步明确道:"多元化的含义是一个企业所活动的行业数目的增加"。

二、多元化研究的两个学派
尽管有大量的方法、模型来测度公司的多元化,但都可以归结为两个主要的学派:基于SIC的产业组织理论学派和基于类型学的战略研究学派。

产业经济学派关注企业多元化的深度与广度,而战略学派更加关心多元化的本质。

1.产业经济学派(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经济学派是以异质市场数量来进行多元化判别。

以需求交叉弹性作为判别独立市场的基础,如果交叉弹性高,产品易于相互替换,则属于相同市场;如果低,则产品属于分离的市场。

高特在1945年SIC分类框架的基础上测算业务数量,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难以说明公司各业务类别在公司总销售额中的比例,从而夸大了公司实际的多元化程度。

之后有诸多学者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基于SIC建立了多元化水平测度模型,例如,Miller的"产业中多业务公司的数量"、Carter的"公司非主导产品的资本使用"等等。

但最为著名的是贝利1979建立的"熵"值测量方法,帕勒普1985年以该方法进行了企业多元化测算。

高特开创的基于SIC研究多元化的方法的优点是易于使用,所需时间较少,而且由于SIC数据的可获得性增加了计算的可复制性,从而使该方法获得广泛认同。

但是,这种方法的一个缺陷是,诸多学者得出一些不确定甚至相互抵触的结果。

另外,SIC主要基于产品的异同点,从产品的用途进行划分,有时也基于生产工艺和原材料来进行产业分类,SIC的编制原则影响对多元化的判别。

2.战略学派
在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体系中,多元化是战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战略学派对多元化的研究更加注重从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资源的角度去探讨企业应该进入的业务领域,以及通过资源和能力的协同作用所产生的服务于战略目标的效果。

企业多元化研究的开山鼻祖安索夫就是属于战略学派的杰出代表。

上个世纪70年代,鲁迈特基于多元化分类学的研究将多元化战略学派的研究推至了顶峰,在此后至今的30多年里,多元化战略学派的研究基本都是采用鲁迈特的分类方法,在这基础上探讨多元化的范围与类型。

鲁迈特的方法运用起来较为耗时,而且,由于该方法对定性判断的依赖程度未得以证明,理论界普遍担心方法的可靠性。

然而,诸多学者运用鲁迈特的方法在绩效判断方面能得出较为一致的看法。

三、多元化的测度
1.多元化水平
对于企业多元化水平的度量,传统方法是通过度量企业经营的产品数量来实现。

1974年,鲁迈特提出专业化比率来衡量企业的多元化水平,但这一指标只考虑了企业最大业务销售在总销售中的比重,没有考虑其他多元化业务对企业多元化水平的影响。

1975年,贝利修订"赫芬达尔多元化指数"。

1979年贝利提出"Jacquemin-Berry 熵值测算法"。

1985年,帕勒普使用此法进行了多元化水平的测算。

帕勒普研究证明,采用熵的方法计算的多元化指数的下限为零(即单一业务的企业),没有上限。

当指数大于3时,企业已经处于相当高的多元化水平。

帕勒普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资料充分时十分有效,但任何资料的缺陷都将使这种方法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2.多元化的分类
从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的研究者并不区分不同类型的多元化,但从战略管理角度研究多元化经营的学者则对多元化作了进一步分类。

1970年,赖利在《分部制与多元化》一书中,提出以一个企业的某一类产品占总销售额的比重大小,即专业化率来测量该企业的多元化程度。

1974年,鲁迈特提出了相关率,即企业最大一组相关业务的销售额占企业总销售额的比重。

同时,将赖利的"产品"改为"业务"的概念。

1988年,卡彭等人根据市场专业化程度对多元化企业进行重新分类。

分类指标采用了专业化比率(SR)、市场分类比率(CR,指企业中最大市场类别占企业销售收入中总额的比重,其中市场划分成消费品市场和产业市场)、产品比率(PR,指企业最大产品组的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总额中的比重)。

根据这种分类,卡彭等人分析了不同类型企业的绩效,弥补了鲁迈特分类忽视市场因素的缺陷。

但是,对于市场的区分过于粗略,只将市场分为消费品市场和工业品市场,而且有些业务很难界定是属于哪类市场。

四、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
1.多元化与绩效的研究历程
关于企业多元化经营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西方学者也是从产业组织理论和战略管理论两个方面展开的。

高特分析了1947~1954年美国111家大公司,结果显示:(1)大企业更加倾向于多元化;(2)多元化与公司成长属于互惠关系,但不总是正相关;(3)对于111家公司,1947~1954年的利润率同多元化之间基本不存在相关性。

以后许多学者都试图从产业组织理论方面的研究证明多元化与企业的获利性存在相关性,但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这种结论。

帕勒普认为,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区分相关多元化和不相关多元化。

战略管理方面的研究弥补了这种不足。

鲁迈特从战略管理方面对多元化经营对企业利润的影响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它抛弃了产业组织研究中单一维度地从产品数量衡量企业多元化水平的方法,采用分类度量多元化。

鲁迈特对246家大企业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指出经济绩效与企业多元化战略有关,实施相关多元化的企业从概率上来看,绩效超过其他企业。

其后,诸多学者基于分类度量都证实了这一结果。

在七八十年代,欧洲、日本的学者也根据类似的分类分别研究了本国多元化企业的绩效,得出了相类似的结果。

这其中有英国的钱农在1973年出版的《英国企业的战略与结构》;欧洲戴斯和赛海泽在1976年出版的《欧洲企业的兴起:法国和德国工业的战略与结构》;日本吉原英树等人1981年的《日本企业的多元化战略》;1984年小野广丰发表的《日本企业的战略与结构》等著作,都探讨了多元化与企业的绩效关系问题。

1985年,帕勒普吸取了多元化战略学派的研究成果,利用熵值度量企业多元化水平,并对多元化与绩效在时间上的变化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企业利润率与多元化水平高低之间并没有太大的相互之间的不同,在企业利润率与相关和不相关多元化之间也没有太大的差异;(2)从时间上看,相关多元化企业的利润增长率大大高于不相关多元化企业;(3)对于那些继续实施相关多元化的企业,很高的利润增长率似乎都转化成很高的利润水平。

1988年,卡彭等人对112家样本大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因素对于企业经营的绩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市场相关度大的多元化企业
(即主导单类市场型企业)比相关度小的多元化企业(即主导两类市场型企业)有更好的绩效。

2.企业绩效引发的思索
在学者们关注企业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关系的同时,对多元化的反思也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

以1982年汤姆·彼得斯、沃特曼的《追求卓越》为代表,指出:凡是向多种领域扩展同时又紧靠老本行的企业,绩效总是最好;其次是向相关领域扩展的企业;经营五花八门行业的公司是最不成功的。

在20世纪80年代,迈克尔·波特先后在《竞争战略》、《国家竞争优势》等书中探讨了多元化。

波特提出搞好多元化的几个要旨:选择本国最有吸引力的行业;尽量从本领域延伸;坚持内部发展或小型兼并。

1990年,霍斯基森和希特研究表明,相关或主导型多元化绩效较好,而不相关多元化效益较差。

公司进入新的相关业务领域之所以运行较好,是因为新业务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资源联系紧密。

马凯兹在1990年《多元化、归核化与经济绩效》中首先提出并使用了"归核
化"的概念。

马凯兹对219家美国大企业的多元化与绩效之间关系进行研究,通过边际分析指出,企业的最优多元化经营水平是企业多元化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之处,企业只有达到其最优的多元化经营水平,才能取得最好的经营绩效。

五、相关度的研究
学者们通过多元化与绩效关系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相关多元化或基于核心能力进入新业务领域的绩效普遍好于不相关的多元化经营。

如何评价业务之间的相关性或如何才算基于核心能力,为此,学者们开始关心多元化公司内各业务之间相关度的问题。

从鲁迈特的相关率概念开始,业务之间的相关度成为迄今为止学者们仍然争论不休的话题。

鲁迈特提出了从生产、技术、市场三个方面衡量业务之间的相关度,但并没有更进一步的探讨。

鲁迈特的分类方法也由于在相关度因素判别方面存在较大的主观性而产生不少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研究多元化与绩效关系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结果。

对相关度更为科学计算方法的需求,使得许多学者在现有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各自的研究。

研究方法都试图在衡量企业潜在的资产或者资源的基础上构建有效的计算方法。

相关度范围已经超越了产品的领域,涵盖了营销、销售、分销及研发活动。

六、结论
(1)理论界对多元化的普遍关注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基本是从公司战略的角度以企业成长和市场开拓为出发点研究多元化。

(2)多元化的研究过程中,出现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学派:企业战略学派和产业组织学派。

前者重点研究多元化的本质,即为什么要多元化、如何多元化等;后者关注多元化的程度,即企业不同的业务种类及其对总销售额的贡献。

虽然两个学派在多元化研究方面的关注点有所不同,但最后都落脚到实施多元化企业的绩效这个问题上。

(3)高特以产业组织学理论为依托,利用SIC代码开创了多元化研究数量分析之先河,其后产业组织学派借用市场结构研究中的"赫芬达尔指数"和"熵"的概念,研究企业多元化的程度,并试图寻找多元化同绩效之间的关系,但没有找到多元化和绩效之间的相关性。

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区分多元化的类型(相关多元化或无关多元化)。

(4)以鲁迈特为代表的战略学派利用各业务对公司总销售额的贡献划分多元化的类型,而后按类型研究多元化与绩效的关系,并探讨多元化战略的目标、影响企业多元化的内外部因素。

(5)随着对多元化与绩效之间关系的探讨,人们开始反思多元化。

众多研究表明,凡是向多种领域扩展同时又紧靠老本行的企业,绩效总是最好;其次是向相关领域扩展的企业;经营五花八门行业的公司是最不成功的。

马凯兹首先提出归核化概念,指出企业应基于核心能力开展多元化。

(6)多元化理论研究到今天,理论界基本达成共识:多元化是企业成长的一种途径,依托于与企业核心能力和本业相关的多元化最容易获得较好的绩效。

这样,相关度的判断成为多元化与企业绩效研究的前提。

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从技术、生产、市场等角度,利用专利信息、相似技术流等方法研究业务的相关度,然而,目前尚无一种被广为接受的并服务于较宽范畴的相关度定量研究方法。

从另一角度看,由于相关度是一个相对概念,会随着判断的基点(主
业)和企业发展所依赖的支点(核心能力)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因此,开发一种针对专门用途和一定应用范围的定量分析方法更为现实和适用。

参考文献:
[1]楼永.企业多元化:基于能力理论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
[2]葛干忠.企业非相关多元化经营风险因素分析与评价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
[3]周巍.基于知识的相关多元化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5
[4]伍晓玲.基于知识的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5
[5]秦荣军,肖凯.浅析企业战略风险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8.7
[6]杨强,汪波.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动因及其风险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
[7]陈莉.企业多元化战略的绩效与风险〔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
[8]钱明辉,孟捷.交叉销售视角下企业多元化战略风险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