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汉思维差异在句子结构上对翻译的影响
浅谈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浅谈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中文摘要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活动,它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而语言既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维的结果。
思维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翻译活动的基础。
正由于思维内容的全人类性,各民族之间才可以通过语言的翻译进行思想交流。
语言和思维紧密相关,思维作用于语言,语言也作用于思维,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以英语或汉语为母语的不同民族间的思维差异即英汉思维差异决定了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主题的表达方式也各异。
通过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及大量的实例,从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思维中心、思维风格、思维侧重点的差异入手,站在更高的哲学角度上探讨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以使译者重视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从而译出准确性更高的译文,也希望能减少两民族的交流障碍,从而促进两民族的合作。
关键词:英汉民族;思维差异;翻译;影响AbstractTranslation is not only a kind of language activity, but also a kind of thinking activity. It involv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wo languages. Language is the tool and result of thinking. Thinking, which is the basis of translation activity, is a reflection of universe objects. The same content of human being enables thinking communication of different peoples to be conducted. Language and thinking are closely interrelated. The differences of thinking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make the differences of expression ways of the same theme. With a large number of examples,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differences of thinking mode, habit, center, style, and thinking emphasis,discussing the influences ontranslation exerted b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thinking and Chinese thinking from a higher angle of philosophy, in order to draw the translators’ attention to the influences of thinking difference, produce better translation and reduce the communication impediment of two peoples.Key words: English people and Chinese people;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translation; influence一、引言不同的民族,不仅有各不相同的民族文化,而且还有彼此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思维风格等,这便是思维差异[1](P38)。
英汉思维差异对主语翻译的影响
在翻译中的地位, 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是文化 ,翻译 j 在动词形式有单复数的区别时, “ 数, 选择什么形式取 的 目的是 使译文在 目的语文化 中起原 文在源文化 中 f 决于主语是单数还是复数 ”从这一解释中, 可发 。 我们
不同的思维方式。 一种语青的思维方式不一 定会适用 于不同的思维方式所造成的。具体来说 , 一 中国人采用
于另一种语言。汉语和英语隶属两种不 同的语系 , { 对 他们不同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 而这一思 于这两种语言的掌握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 同的思维 } 不 维方式往往决定 了在 一种文化中使用 的语 言表达方 方式。作为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青转换的翻译 , f 不 式及习惯用语。 译者往往在传统中文的思维方式下完
但 却是符合汉语使 用习惯的。而从 c d两句 中, , 我们 I
首 , 是 可 以放 在 不 同的 位 置 。 此 , 们 可发 现 如果 而 因 我 我 们 仍 然 按 照 汉 语 的思 维 方 式 , 汉 英 翻译 中对 主语 在
一
同的文化导致 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
f 心。 然而 , 在汉语 中, 主语却并不是不可或缺 的, 汉语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 一个民族思维模式的形成是 l
受多种文化因素制约的。由于受到古希腊哲学的影 f 的许多句子都可以是无主语的, 并且汉语的主语形态
响, 英国及其他西方民族的人形成了较强的抽象逻辑 1 和位置也并不像英语那般固定。 例如:是我不好。 . a . b 实
英汉思维差异对大学生英语翻译的影响
英汉思维差异对大学生英语翻译的影响思维依靠语言来表达,语言则是思维的载体。
当我们用英语结结巴巴说话时,我们明显能感到自己先用汉语把意思想好,然后翻译成英语说出来。
这样我们不得不思考在我们从源语言向目标语转换时,是什么影响着我们的翻译,下面我们将从英汉思维差异四个方面来分析。
1.综合型思维与分析型思维分析型思维和综合型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
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反映在语言上就是:分析型的思维方式使英语具有明显的词形变化和较为灵活的语序结构,而综合性的思维方式使得汉语无词形的变化,语序比较固定。
表达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如:take、takes、took、taken。
同样一句汉语却可以通过词形变化,改变词性,用不同英语的句子表达出来。
如:He passed the exam successfully./He made success of passing the exam.这两个英语句子同样表达了“我成功地通过了考试”的意思,但词形都有变化。
中国学生往往把词形混淆,活用动词时用成名词,活用名词时又用成形容词。
所以词形转换是大学生英语学习中最薄弱的方面之一,翻译中的此类错误更是屡见不鲜。
归根结底,是受母语思维方式的影响,没有词形变化。
2.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总的来说,传统的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偏重于形象思维,而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偏重于抽象思维,从英汉两种文字的发展和意义就可见一斑。
汉字从原始图画而逐渐演化为象形文字,后又发展为会意字,这都是形象思维的结果。
西方字母的形成与发展就是一个不断从具体物象中抽象概括的过程,因而字母不像汉语文字那么直观形象。
英汉民族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语言上有直接的反映,尤其是在用词方面。
英语大量使用抽象名词,这类名词涵义概括,往往有一种“虚”、“范”、“略”、“曲”和“隐”的味道,而汉语用词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
因而显得“实”、“明”、“直”、“显”、“性”、“象”,往往措辞具体,涵义明确,叙述直接,多用比喻。
中英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英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2009春英语w447409125610011 甘绍妮摘要: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活动,它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而语言既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维的结果。
思维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翻译活动的基础。
中国与英语国家之间由于风俗习惯,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的差异,往往存在着思维的差异。
往往会导致不同的思维方向,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侧重点等。
思维方向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侧重点的差异在这两种语言上的表现也不同。
所以对翻译带来了影响。
本文拟从思维差异及其在英汉两种语言上的表现来分析中英思维对翻译的带来的影响。
及在翻译时如何处理思维差异。
关键词:思维差异翻译影响引言不同的民族,不仅有各不同的的民族文化,而且还有彼此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思维风格等,这便是思维差异。
当然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
这往往就造成思维的差异。
汉语是世界上最多人讲的一种语言,而英语是分布最广,使用最广的一种语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语言在交往中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使大家能顺利进行交流,我们不得不把两国的语言进行翻译。
翻译作为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换的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语言活动,还是一种思维活动。
但由于两国的思维差异往往影响着两国人的对话。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由于思维的差异,而使我们的沟通无法进行,甚至导致了非常消极的影响,也就是对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笔者拟从思维的差异,分析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一.中英思维的差异1.思维方向不同英语国家在表达思想时,逻辑严密,先陈述主要思想,再延伸出去。
英语句子先说出主要信息,然后介绍其它辅助信息,如时间、地点、原因等。
例如,However, more and more young people, and even some foreigners, are becoming interested in it nowadays.英语常常把时间状语放到句子的最后。
英汉思维差异在语篇层次上对翻译的影响
英汉思维差异在语篇层次上对翻译的影响【摘要】思维和语言紧密相关。
英民族和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英汉在篇章的结构安排上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在英汉语篇的互译过程中,须采取必要的调整手段,使之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关键词】思维和语言思维方式差异语篇翻译一、引言对于思维在翻译中的作用,Pemr Newmark就曾指出,从思维、意义、语言的关系来研究翻译是翻译研究的趋势之一。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思维的工具。
在一切的语言活动中,思维必定参与其中。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要涉及两种语言,译者的思维需要在两种语言中频繁地切换。
因此,有学者提出“翻译是译语的再思维”。
人的思维活动是靠词、词组、句子和句群等语言形式表达的,而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
因此,思维和语言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各民族的语言虽然不同,但都可以利用相同的概念、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规律,指称事物,叙事述理,表情达意等。
”。
这是翻译得以进行的基础。
但是,思维具有民族性,即各个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其思维方式必然存在着与其他民族不同的地方,继而产生语言形式上的差异,构成不同民族之间交往的障碍。
给翻译实践带来许多困难。
有鉴于此,有学者指出,“承认汉英思维语言上的共性,可为翻译之可能提供理论基础,但只有寻求差异才能找到翻译的规律并更好地运用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
尽管国内有些学者就思维方式对翻译的影响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从语篇层次上就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和策略的研究还略显不足。
因此,本文从英汉语言形式所折射思维差异入手,尝试探索英汉语篇互译的恰当策略。
二、思维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人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把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凝固成经验和习惯,借助语言形成思想,又赋予思想一定的模式,进而形成一种思维形态。
不同的民族,不仅有着彼此不同的民族文化,而且还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差异。
”每一种语言都体现着操该语言民族的思维特征,英汉两种语言也不例外。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启示【精选】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启示[摘要]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和英汉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导致了这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
英语句法重形合,树形结构;汉语句法重意合,线性结构。
深刻理解两种语言句法结构的不同特点能够为我们在进行两种语言转换时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英汉;句法结构;差异;翻译前言: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
我们常说,英语重形合,句子成树形结构,汉语重意合,句子成线形结构。
英汉句法结构到底有何不同?两者为何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只有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对我们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提供指导意义。
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英语的句法结构特点是形合,强调句际之间、句内各成分之间要用形式逻辑关系词连接。
我们知道,英语句子具有严格的句法结构,名词的性、数、格,谓语动词的时态语态,以及主从句之间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都是把句子连接起来的纽带,由此英语句子在一定的框架内,就形成了以主谓为主干,其他修饰语或限定语成分为旁支的树形结构。
因此在汉译英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补充必要的限定语或连接词,保证译出的英语句子是完整的,通顺的。
而汉语的句法结构特点是意合,强调意义关联,以语义为中心,句法结构不必完备,而且也不需要使用诸如连接词等衔接手段,正如申小龙先生所指出,汉语句法特点是重意会、重流动、重具象、重虚实。
[3]因而,汉语句子则形成了一种线形结构,没有主谓框架的限制,往往逐步交代,逐层铺开,节奏简洁明快。
因而在英译汉时,不要拘泥于原文的结构,而是要尽量符合汉语的特点。
英汉句法结构差异的原因我们知道,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载体,“没有语言,思维无以定其形,无以约其式,无以证其实”[1],而思维模式又影响着语言的使用,英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势必会影响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句法结构。
大体而言,西方人偏向于抽象思维,逻辑性和分析性强,长于精确,因而英语句子有着严格的形式要求,需要在一定的语法框架内表达,力求客观,理性,精确。
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一、本文概述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旨在准确传达源语言的信息和文化内涵至目标语言。
然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背后的思维模式和文化背景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会对翻译过程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并分析如何在翻译实践中妥善应对这些差异,以提高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本文将首先概述英汉思维差异的主要表现,包括语言结构、表达习惯、逻辑思维和审美取向等方面的不同。
随后,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深入剖析这些思维差异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作用,导致翻译中的误解、信息丢失或文化冲突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一些针对性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帮助翻译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英汉思维差异,提升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促进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有效沟通和文化交流。
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引发更多学者对英汉思维差异与翻译关系的深入探讨,以推动翻译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英汉思维差异概述英汉两种语言分别源自不同的文化体系,各自承载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
这种思维差异在语言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包括但不限于词汇选择、句子结构、篇章布局以及修辞手法等。
在词汇选择上,英语倾向于使用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概念,而汉语则更倾向于使用具体名词。
这种差异导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灵活调整词汇选择,以适应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句子结构方面,英语句子通常呈现出“树形结构”,即主句统领多个从句,呈现出层层嵌套的特点。
而汉语句子则更倾向于“竹形结构”,即多个短句并列或串联,形成松散而富有节奏感的句式。
这种差异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适当调整句子结构,以确保译文的流畅性和自然度。
在篇章布局上,英语往往采用直线式思维,即按照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逐一展开论述。
而汉语则更倾向于采用螺旋式思维,即先提出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阐述。
这种差异使得译者在处理英汉互译时,需要关注篇章的整体结构和逻辑关系,以确保译文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有着许多差异,包括价值观、习俗、信仰等。
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到文本的表达方式和语义。
在翻译中,需要根据目标
读者的文化背景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词汇,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
畅性。
2.语法结构:中文和西方语言的语法结构有很大不同。
中文注重整体
语义的表达,而西文更注重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
因此,在翻译中需要调
整语法结构,以适应目标语言的习惯表达方式。
3.表达方式:中文和西方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也存在差异。
中
文喜欢使用比喻、典故等修辞手法,而西方语言更注重直接的表达方式。
翻译过程中,需要选择相应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意思,但又不能损害
原文的风格和特点。
4.文化隐喻:中文中存在很多文化隐喻,而西方语言并不具备相应的
文化背景。
在翻译中,如果直接翻译文化隐喻可能会导致目标读者的理解
困难。
因此,翻译时需要考虑如何将文化隐喻转化成目标语言读者容易理
解的表达方式。
总之,中西方思维差异对中文翻译有着深远的影响。
翻译工作需要考
虑文化差异、语法结构、表达方式和文化隐喻等因素,以确保翻译的准确
性和自然流畅性。
浅析汉英句子结构间的差异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
浅析汉英句子结构间的差异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汉英句子结构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谓宾结构、动词时态和语态、句子反译和修辞表达。
在汉语中,主谓宾结构比较简单直接,可以使用同一个词重复表示不同语法关系,比如“我去了学校,我看到了我的朋友”。
而在英语中,主谓宾结构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要求使用不同的词标示不同的语法关系,比如“I went to school and saw my friend”)。
这种差异给学习英语的汉语母语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需要他们学会理解和灵活运用英语句子结构。
在动词时态和语态方面,英语和汉语也存在一定差异。
在英语中,时态和语态的表达要比中文更为复杂。
英语中有更多的时态和语态的变化,学习者需要掌握不同的时态和语态的用法。
英语中的语态转换也比汉语更为灵活,需要学习者注意时态和语态的变化对句子结构所带来的影响。
句子反译和修辞表达也是汉英句子结构差异的表现之一。
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和修辞表达方式各有差异,经常出现句子反译的情况。
即一个汉语句子在翻译成英语时,可能不能保持原有的修辞效果和表达方式,这就需要汉语母语学习者学会适应英语的语法结构和修辞表达方式,从而在英语句子的表达上更为准确。
对于学习英语的汉语母语学习者来说,汉英句子结构的差异给他们的英语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在词序和句子结构方面,学习者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掌握英语的句子结构及其运用。
在动词时态和语态方面,学习者需要学会灵活运用不同的时态和语态,以使句子的表达更为准确。
在句子反译和修辞表达方面,学习者需要学会适应英语的语法结构和修辞表达方式,从而表达更为自然和准确。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习者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锻炼和提高自己对英语句子结构的运用能力。
可以参加英语培训班或者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可以参加英语角或者组织一些英语交流活动,通过和其他英语学习者一起交流和互动,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有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习惯等方面。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手段,需要将原文的
意思准确传达给读者,而这个过程涉及到文化的表达和理解,因此文化差
异会直接影响到中文翻译的内容和方式。
例如,中西方对时间观念的不同,会导致一些表达方式的差异,如西方倾向于使用具体的时间词汇进行描述,而中文中常使用抽象的表达方式。
2.语言结构差异:中文与西方语言在语法、句法和词汇等方面存在明
显的差异。
中文注重主语的省略和上下文的暗示,而西方语言注重说话者
和听话者之间的直接交流。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语言结构进行
调整和转换,以便在目标语言中保持原文的意思和语境的连贯性。
3.表达方式差异:中西方在表达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中文注重含蓄、
委婉和比喻的表达,而西方语言更加直接和具体。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在翻
译时需要进行语气、语调和修辞手法的转换,以使目标语言读者能够准确
理解原文的意义和情感。
综上所述,中西方思维差异对中文翻译有一定的影响,翻译人员需要
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语言结构和表达方
式等因素进行合适的调整和转换,以实现准确、流畅地传达原文的目的。
从英汉句子结构差异角度看文学翻译
从英汉句子结构差异角度看文学翻译从英汉句子结构差异角度看文学翻译英汉语言类型不同,包括词语、句型、审美、音韵、节奏等等,也包括形和意的表现方式不同。
译者有一个共识:英语句子为“树状形结构”,而中文句子是“波浪形结构”,许多学者也注意到了英汉语言的这一差异,就这个问题作过大量研究,其中不乏精辟见解。
一、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以及英汉转换1.1 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英语句子的特点是句子中的每一个成分,均可有修饰语,而且修饰语可以不止一个;一个修饰语还可被另一个修饰语修饰,被称之为“树状形结构”。
汉语中修饰语少而短,句子由一个一个的分句构成,被称之为“波浪形结构”。
汉语的这种句式,被称为“流水句”。
汉英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有很多差异,这便是最根本的一个差异。
英汉对译成功的关键就是改换句型。
英译汉时,要把英语句子的“树状形结构”转换成汉语句子的“波浪形结构”。
反之亦然。
1.2 英汉对译成功的关键:改换句型在英译汉时,要把英语中“从属结构”,转换成“主谓结构”。
用“树状形结构”和“波浪形结构”的比喻来说,就是把一个一个的“枝杈”转换成一层一层的“波浪”。
例如,英译汉的转换:The air seemedalmost sticky from the scent of bursting buds.1)bursting buds:从属结构“正在开放的花蕾”;汉语译文是“花蕾初绽”;2)from the scent :修饰sticky ,汉语译成一个主谓结构,主语还是“花蕾”:“(花蕾)散发出一股芳香”;3)The air seemed almost sticky 是主句,也译成一个分句:“这是的空气似乎给人一种黏糊糊的感觉”。
这样,原文是一个英语的简单句:1 个主句+2 个修饰语(从属结构)。
汉语译文是3 个分句,两个修饰语分别译成了两个分句。
反之,汉译英时,要把汉语中的分句转换成英语中的“从属结构”,就是把一层层的“波浪”转换成一个个的“枝杈”。
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对句子翻译的影响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句子翻译的影响摘要众所周知,翻译过程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思维活动,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本文首先对语言、思维和翻译进行了定义,接着探讨了思维、语言和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翻译的根本深层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再从地理和哲学思维角度,剖析了引起英汉思维方式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先分析英汉思维方式的主要不同之处及其在各自语言表达形式中的反映,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充分运用例证,探讨了在句子翻译中该如何调整思维方式差异以适应本民族语言的表达习惯。
总而言之,思维方式差异的探讨比纯粹囿于语言层次的讨论更深一层,从而能够为我们的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启发与帮助。
关键词:语言;思维方式;差异;句子翻译On the effect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modes of thinking on translationAbstractIt is known that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is not only a linguistic activity, but also a kind of thinking activity. The differences in thinking modes fundamentally influence translation. In the first place, this thesis defines the language, thought and translation; then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of thought,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and indicatesthattheessenceoftranslation is akindofthinkingactivity.Further, from theangleof geography and philosophic thought, thethesisanalyzesthemain causesofthedifferentmodes of thinkingbetweenEnglishandChinese.Finally, thethesismakesananalysisofthe maindifferencesbetweenEnglishandChinesethinkingmodes and the reflection in their respective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then basedonthetheoretic and philosophic basis, adoptssufficientandeffectiveexamplestoillustratehowtoadjustthedifferencesofthinking modesandadapttotheexpressivehabitsofthetargetlanguage.Inaword, thediscussionofthinkingmodesgoesadeeperlevelthan purelinguisticstudy.It couldsupplysomebeneficialilluminationandhelp fortranslation practice.Key words: language; mode of thinking; difference; sentence translation Introduc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frequent contacts among various countries, the wholeworld is developingintoaglobalvillage.Translation as a cross-cultural event which is notonlyakindoflinguistic activitybutalsoakindofthinkingactivityaswell, relies mainly on language. Language, asa productofa specific culture, is inevitablymarkedwith the characteristicsofthat culture. Thinkingmodesare an innate component ofallcultures. Thoughtandlanguageinteractwitheachother, and therefore,differentmodesofthinkingleadtodiverselanguage expressiveformsandthis is theoriginofthe problemsweoftenencounterintranslation.Inthis paper, I willventuretoexplorethedifferentmodesofthinkingbetweenEnglishandChineseandsubsequentlyto presentadetailedanalysisoftheir impact on sentencetranslation.There is ahopethatthethesis couldreachdoublesidesofsignificance.Ononeside, inacademic study, this thesisattachesimportancetothestudyofrelationship betweentranslationandthought, and itanalyzesthedifferencesofthinkingmodesbetweenEnglish-speaking peopleandChinese peopleinordertobridgeatranslationgap betweendifferentnations.Ontheotherside, in practical study, thethesisfocusesonsomeavailableliteratureandeffectiveillustrationinordertosolvethe practicaltranslation problemsinreality.ChapterⅡThe definition of language, thought and translationWe should make it clear that what are language, thought and translation before we go on with this study.2.1 the definition of languageLanguage is succinctly defined in our Glossary as a "human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that uses arbitrary signals, such as voice sounds, gestures, or written symbols." But frankly, language is far too complicated, intriguing, and mysterious to be adequately explained by a brief definition.The study of language is called linguistics.[1]2.2the definition of thoughtThought is the product of mental activity, producing an idea or opinion by thinking andoccurring suddenly in the mind, and it is thegeneralizationand indirectly reflection of human brain to objective reality, according to the Oxford Dictionary.Porter and Samovar 4 point out that thought is the process which uses theconceptions, judgment and reasoning to reflect the objective world.2.3 the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A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The style and the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 original.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Alexander Fraser Tytler said.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puts: to turn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language retaining the original meaning. However now 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 is not simply only that, but also contains the transforming from one culture to another in terms of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representation”2.Mao Dun puts that literary translation requires conveying the original artistic conceptionin another language properly in aesthetics. A. V. Fedorov said that to translate means to precisely and completely express by means of one language the things that had been expressed earlier by the means of another language in linguistics.3 In all, different scholars have their own meaningful definitions.Moreover, Y an Fu puts forward the three-character principle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elegance”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in the process oftranslation.Chapter ⅢThe relations between thought,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Therelationship betweenlanguageandthoughthasbeenstudiedbylinguists,psychologistsand philosophersforalongtime.Translation, asa cross-cultural event is notonly aninterlingualtransformation, butalso the transmission of thought.Thought performs at language.Reciprocally, language is invariablyimbued with the influenceofmodesofthinkingofthe peoplewithin our speech community.So variousmodesofthinking assuredlygiverisetovariouslanguageexpressiveformsandthis is theoriginofthe problemsinEnglish and Chinese mutual-translation.3.1 thought and languageTherelationship betweenthoughtandlanguagehaslongbeendiscussed. And scholars show great interest i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within the fields of linguistics,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It‟s really complex andelusive.While it cannotbedeniedthatlanguageandthinkinghaveanintimaterelationship.The Sapir-Whorfhypothesiscan not be ignoredin the term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thought.ThefamousAmericanlinguistandanthropologist, EdwardSapir, stressedthat:“I t is quiteanillusiontoimaginethatoneadjuststorealityessentiallywithouttheuseoflanguagean dthat language is merelyanincidentalmeansofsolving specific problems of communicationor reflection. Thefactofthematter is thatthe…realworld‟is toa large extentunconsciouslybuiltup onthe languagehabitsofgroup.Notwolanguagesareeversufficientlysimilartobe consideredasrepresentingthesame social reality.”5Later, BenjaminLeeWhorfcarried onand developed the hypothesis. The following quoted is what he claimed.“Itwasfoundthatthebackground linguistic system(inotherwords, thegrammar)ofeach language is notmerelyreproducinginstrumentforvoicingideasbutrather is itselftheshaper ofideas, the program and guidefortheindividual‟s mentalactivity,forhisanalysisofimpressions, for his synthesisofhismentalstockintrade.Formulationofideas is notanindependent process, strictlyrationalintheoldsense, but is partof a particulargrammar and differs, from slightlytogreatly, betweendifferent grammars. Wedissectnaturealonglineslaiddownbyournativelanguages.We cutnature up, organizeitinto concepts, andascribesignificancesaswedo, largelybecausewe are partiestoanagreementtoorganizeitinthisway-anagreementthatholds throughout ourspeech communityand is codifiedinthe patternsofourlanguage. Theagreement is, of course, an implicit and unstated one, but its terms are absolutely obligatory; we cannottalkatallexceptbysubscribingtotheorganizationandclassificationofdatawhichthea greementdecrees.”6In conclusion, Spair-Whorf hypothesis includes linguistic determinism and linguistic relativity. That is to say, language determines thought and there is no limit to the structural diversity of languages.Language reflects the pre-existing reality of the word, and it is formed unconsciously. Language is not a mere passive recording tool which people use to some extent determine the way they view and think about the world, and express and describe ones ideas, and it is determinedbytheunique physiologicalfactorsinhumanbeingsin the light of the linguistic determinism. The use of language may affect thinking by means of helping the speaker to learn new ideas, to remember ideas, and even change ideas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Also, languages are devised and modified to describe the reality. Although this reality is much more similar for most people, the way one conveys the reality that he or she feels would be variant. Linguistic relativity refers to distinctionsencodedinonelanguageareuniquetothatlanguagealone.Notonlyour conceptionsand perceptions, butalsoourattitudestowards some object, are largely dictated to us by the language we happen to possess. Therefore the languages share not any great similarities, and they differ thoroughly, and then the way people conceive, perceive, improve, and evaluate will differ. Of course, the differences will manifest in language.WhilefewlinguistswouldaccepttheSpair-Whorfhypothesisinits“strong”, extremeordeterministic form, manynow accept a “weak”, moremoderate, or limited Whorfianism, namelythatthewaysinwhichweseetheworldmaybeinfluencedby the kindof languageweuse.A experimentB.Berlin andP.Kaydid was concerned with how speakersofdifferentlanguagesdivide up the color spectrum.Theyusedanarrayof329 colorswhichthey presentedto speakersof20diverselanguages trying tofindoutthebasic colorterms ineachlanguage. The result strongly argues againstthehypothesisthatlanguagesarefreetodividetheworld of experienceinany convenientway.Intherealmof colors, atleast, there appeartobe somebasic constraintsthat limit thewayinwhichthisaspectofourexperience is codedinthelanguage.Thismeansthatlanguage is moreareflectionthana causeofbasic cognitiveand perceptual categories.This conclusion is directly contrary to the Whorfian hypothesis.Thoughtand language areinterwovenandinterdependent, andtheyaffecteachother.Ontheonehand,thought cannotbeseparatedfromlanguage, which is themediumofthethought; ontheotherhand, language is dominatedby thought.3.2thought,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Based on the foregoing discussion, it will be more conciseandexplicit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ought,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Ascenturiesofdevelopment, translation is becoming a more and more comprehensive subject. Translating processcontainsnotonlylinguisticactivitiesbutalsothinkingactivities.Translatorsandtranslationtheoristshavegotdeeperunderstandingandbroaderstudyoft ranslati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ranslation activity.Translationshouldbe putintothegreatsurroundingandcomprehensiverelationship networkofhuman culturalinteraction, andintotheopen, developing and complicatedsystemofglobal globalization. It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to study translation from the angles of diverse but relevant disciplines. Nida, anAmericantheoristdefines that translation is tousethe closestandmostnaturalequivalentintargetlanguagetoreshowthemessageinsourcelanguag efrommeaningtostyle.The definition is basedonlinguisticlevel.And he considertranslationaslinguistic behavior, withthefocusthattranslation is a process of languagetransfer.Translation is notonlyinfluencedbytwodifferentlanguagesbutalsobytwodifferentmodesofthinking.Ino therword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the translators‟special thinking activity is added. As Zhang Peiji said: “translation isalinguisticactivityinwhichideasexpressedinonelanguagemustbere-expressedprecisely andcompletelyinanother”.8Translationactivity is always closelyrelatedwithabstractandvisualizedthinkingabilitynomatterit is inthestageofunderstandingorin the stageofexpressing.Therefore, undoubtedly, thinking activi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hole translating process and mode of thinking and thinking activities form a complex thinking system influencing the translation activity.Althoughhumanbeingsliveinthesameworld, there is nodenyingthateachnationhasitsownhistory, culture, customs, geographic environment anditsownsocialsystem,whichgiverisetothevarietyofmodesofthinking.Differentmodesof thinking reflect different psycholinguistictendenciesheldbyanationforthousandsofyearsintheirownlanguage.And there is noexceptiontoEnglish and Chinese. It is certainthatacarefulanalysisofthedifferentmodesofthinkingbetweenEnglishandChinese will, toalargeextent, leadus to achieveaclearerunderstandingoftranslating processandthento obtainamore accurate, moreintelligible , andmorereadabletranslation.Chapter ⅣCultural backgrounds contributingto the different modes of thinking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What causesthe different modesof thinkingbetweenEnglishandChinese?Totellthetruth, this is aquite complex and complicated questiontoanswer.Thehumanistic historyofthemind is inseparablefromthegeographic features, philosophic ideasandsomeotherculturalcharacteristics. Since the focus is laidonthe contrastbetweenEnglishandChinese, moreattentionshouldbe paid tothehumanistic historyoftherespectivethinkingmodes.We should keep in mind the cultural roots of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thinking modes.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regardedasthemainstreaminEastern culture; whileancientGreek civilization is known as theheadstreamofWestern culture during the course of translation.4.1 geographic backgroundGeography is notonlythegestationmatrixof culture, butalsothegestationmatrixofmind.4.1.1 Chinese originChinalies in the east of Asia.Tobe specific, China‟s ancientcivilizationoriginatesmainlyintheY ellow River and the Y angtze River V alley. Owing to her natural conditions, it also became the origin of agriculture. China is a vast agriculturalcountry, the land is inseparable for people‟s lives. So the land in the eyes of the Chinese is the necessity for survival and the source ofwealth.Theywerelessthreatenedbytheelementsandwere contenttoliveinaharmoniousecologicalenvironment.Theirsemi-closedgeographical conditionsandnaturalagricultural economycultivatedanoutlookofbeingharmonious withnature.Thisbeliefgaverisetotheirsimple philosophyof“Man‟s UnitywithHeaven”which formed the basisoftheChinesedialectical thinking mode, andemphasizedintuitiongained by experience, the conceptoftheonenessofsubjectandobject, astrongethical consciousness, anda practicaloutlookonasimplelife.Chinese, asansynthetic languagemirrorsthe psyc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 the Chinese peoplethrough parataxisandsimplicityingrammar; form is oftenneglected, coherence is emphasized, andunderstandingthemeaningofawordanditsrelationtootherwords is largelydependenton context, ortoputitexactly, onone‟s intuition(9).4.1.2 Greek originWestern culture traces backto ancient Greece, and the same is true with English culture. Asa peninsularnation, ancientGreecewassurroundedbywaterinthewest, eastandsouth.Besides, the countrywasalmostcoveredwithhills, and only20%ofthelandbeing even.People inhabiteddry plainsandsea-batteredshores, constantlyexposedtofierceandever-changingelements of nature.Theuncertaintyandunpredictabilityoften elementsimpelled peopletoregardnature calmlyandobjectivelyas partoftheirstruggleforsurvival.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couldnot take root on this piece of land. However, ancient Greece was blessed with good harbors and rich mineral resources, which facilitate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e and sea-carrying trades, which made the basis of the Greek‟s life and thus the civilization of ancient Greece is always called polis civilization.Goodharbors andrich mineral resources couldnot guarantee the Greeks an easy and comfortable life, though. Thus, people developedthehabitofobserving, analyzingandlearningaboutnatureinordertobringitunder control.Henceforth, there came the persistent pursuitofthe prime innature, namely, the primeelementsofmatter, whichdemandedforabstractthinking.In addition, poliscivilizatio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with the separation between manandnature, views itsreflectioninanalyticalthought.Indo-Europeanlanguages, especiallyEnglish, whichis a partiallysynthetic and partiallyanalytic languagecharacterizedbyovertnessingrammar, hypotaxisinsyntax, comparativelyfreewordorderandflexiblewordformation.4.2 philosophical backgroundPhilosophy is the core ofa nation‟s culture, which is generalized from many facts by the intelligentsia of different times, and therefore it is the soul of all humanities. Philosophical thinking has a major effect up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softhinking.Thebasic modeofthinkinginthe China is the holistic thinkingorthecorrelativethinking;nevertheless it is theformalthinkingorthelogicalthinkingin West. The characteristics Western and Chinese philosophic thought are tentatively generalized as two typical pairs: mathematical atomism and intuitive oneness;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4.2.1Atomism and onenessTheatomism is theearliest complete philosophicalandscientific hypothesisintheWest, whichrequiresgoodabstractthought.Theatomism, breakingawayfromallthe directly perceivedvisualobjects, regardsthematerialasa constituent formofthoughtandshapesa purelyformaldeductive processincludinghypothesis and empirical phenomena. Moreover, all scientific argument cannot go without the method of hypothesis and deduction. Themodernscienceinthe Westwasthe combinationoftheancientmathematicalandlogicaltradition, andtheempiricalandexperimentaltraditioninitiatedbyBaeon.10 Generallyspeaking, Greekatomismwasasmuchinspiredbythedesiretofindasolutiontothe problemofmutabilityand pluralityingeneralasbythedesireto providescientific explanationsforspecific phenomena.Thecivilizationofthe West, sprungfromGreeksources, wasbasedona philosophicalandscientific traditionwiththebeginninginMiletus 2500yearsago.And later characteristicsofGreek philosophicalthinkingwerewellinherited and developed bythesucceeding philosophersandscientists.Inaword, themodernscienceinthe West is the combinationoftheancient mathematicalandlogicaltradition.Geometry is acknowledgedasthehighestmodelofGreek philosophywhichimposestremendousinfluenceuponthe Western preferencefor Westernthinking.Therefore,theformal-logicalthinkingoccupiesanimportant positionintheWestern philosophy.Theholisticthinking withtheemphasisontheonenessandcorrelation playsavitalroleintraditionalChinese philosophy.Aholistic viewpointof perceivingtheworld is highlyesteemed, because it is inaccordwiththeviewofChinese philosophy presentinthe BookofChanges verymuch.The primaryoppositionofthe yin, which is the principleofquiescence, cold, darkness, humidity, softness, femininityand yang, which is the principleofactivity, heat, light, dryness, hardness, masculinityinthebook is notviewedasoneofantagonismbutratherasoneof complementarity.The yin is not completewithoutthe yang andviceversa.TheChinese philosophy containsthatitimpossiblethatonepoleexistswithouttheother.11In the book, the methodology of observing and cognizing pays high attention to “unity” of human and nature. In other words, manandnatureareanindivisible part, so arethesubjectandtheobject, thesubjectivityandtheobjectivity, andthemindandthematerial.Thethoughthasbeendevelopedalotduringhundred years, but it strays away from theChinese philosophical conceptof“Man‟s Unitywith Heaven”, which is considered asthe top spiritual levelofChinese culture.The latter dualism is allbasedupontheconceptofmutualantagonismbetweentheirtwo conflictingmembers; ofthegoodnessoftheoneandtheevilnessoftheother; andofthe consequentnecessityto conquertheevil so thatthegoodmayeventuallytriumph. HisfeatureofChinesephilosophicaldualismexertsapowerfulinfluenceonChinesemodeoft hinking.Theoneness characterizesthementalhabitofChinese, whointurn areinclinedtoviewthingsintheirentiretyandadherefaithfullyto“thedoctrineofmean”.Duetothis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 thoughtandbeingareintegrated; theoryand practiceare in accordancewitheachother; and philosophyandsciencearemixedtogetherintraditionalChinesephilosophy.ThisSchemabuiltbyhexagramsandfiveelements is notonlyakindofthinkingstructure, butalsoakindof behavioral structure.Chinese synthetic thought that makes us more adept in discovering the correspondence, the symmetry and the opposite of things, grasping the unity from the opposites to maintain a whole dynamic balance, and that stimulates us to take harmony and unity as the ultimate goal.4.2.2 IndividualismandCollectivismIndividualismand collectivismareconflictingviewsofthenatureofhumans, society, so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Individualismholdsthattheindividual is the primaryunitofrealityandtheultimatestandardofvalue.Thisviewdoesnotdenythatsocieties existor peoplebenefitfromlivinginthem, butit regards societyasa collectionofindividuals, notsomethingover or abovethem.Individualistssee peopledealing primarilywithreality,other peoplearejustoneaspectofreality.InEurope, startingfromancientGreece, theindustrialandcommercialeconomyhasbeenthematerialbasisofthesociety.Inthiskindof economy, especiallyinthecommercialactivities, themobilelifestyleaimingat profitmaximizationis sufficientto knockoutthestrong percussionemergingfromthe patriarchalsocietyandthe clans at then.Thentheemergenceofthecapitalistmodeof productiongivesagreatspurtodevelopmentof privateownership, which, inturn, controlsallthe social activitiesincludingthe familylife.FromancientGreecetothe Renaissancetothe 19th century variousphilosophicaldoctrineshaveboostedthedevelopmentofindividualismandego-cent rism containedin Westernthinking mode. So inthe Westernvalue, a primaryelementofindividualism is individualresponsibility.Beingresponsible is being pro-active, makingone‟s choices consciouslyand carefullyandacceptingaccountabilityforeverythingonedoes-or fails todo.Anintegral partofresponsibility is productivity.Theindividualistrecognizesthatnothing naturegivesmen is entirelysuitedtotheirsurvival; rather, humansmustworktotransformtheirenvironmenttomeettheirneeds.This is theessenceof production.Theindividualisttakesresponsibilityforhisown production; heseeksto“earn hisownway,”to“pullhisownweight.”Therefore, it is notsurprisingthatthere is a partialityforindividualismintraditional Western ethnic thinking.12On the contrary, collectivismholdsthatthegroup-thenation, the community, the proletariatortherace, etc.-is the main unitofrealityandtheultimatestandardofvalue.Likewise, thisviewdoesnotdenytherealityoftheindividual.Butultimately collectivismholdsthatone‟s identity is determinedbythegroupsoneinteractswith, thatone‟s identity is constitutedessentiallyofrelationshipswithothers.Collectivistssee peopledealing primarilywithother people; reality isdealtwiththroughthemediatorofthegroup;thegroup, nottheindividual, is whatdirectly confrontsreality.In contrast, Chinese peopledevelopedaveryintensiveagriculturaleconomywiththehelp ofawidespreadmovement-fosteredsystemofirrigationwork.Thusitwas possiblethatalarge populationofChina couldsubsistuponacomparativelysmallamountofland.Generationsof peasantsweretiedtothelandonwhichtheylivedandworked.Exceptintimesofwarandfamin e, therewaslittlemobility, eithersociallyorgeographically.Chinese realized from very early times that beinga practical, realistic, and pragmatic people can help they to get along well with their fellow men. And Confucianism showed this viewpoint. Theylaunchedtheirfrontalattackuponthisvitalquestion, andin so doinghave producedagreatmassofethicaland politicalphilosophy.Thebasic andmostimportantunitofChinese societywasthefamilyor clan, to which theindividualowedhisfirstallegiance, and whichheserved by sacrificing to the ancestors and caring for the old and young descendants. In return, the family actedasa protectivegroup ofmutualaid, shielding theindividualfromanoften-hostileouterworld.Throughits cohesiveness, itsucceededinmaintainingthefabric ofChineselifeand cultureevenintimesofalmost completesocialand political collapse.13Ontheotherhand, theemphasisontheflexibleandambiguous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 givesrisetothe productionanddevelopmentoffuzzythinking, which, initsturn, meetsthedemands proposedbymulti-sidedhumanrelationship.Inaword, cutting apartthewholeuniverse, the formalthinkingselectssome specificrelationsfromuniversalonesandsimplifiesthemas causalities.However, the correlativethinking putsallthe causalandnon-causalrelationsinitsscope.Chapter Ⅴthe impact of different modes of thinking upon sentence translation Duetothedifferencesofgeographicalfeatures, histories, and cultures, ChineseandEnglish-speakerssharedifferent modes of thinking.Generallyspeaking, Chinesemode of thinking is stronglysyntheticanditexcelsinidentificationbyevokingconcreteness, emotion,andcommitmenttoaction.14What‟s more, the thinkingmodelofEastern nations is famousforits intuitive holistic natureandharmoniousdialecticalnature.Ontheotherhand, Eastern peoplearegoodatholistic thinkingassociated with imaginationandintuition.Therefore, theirthinkingmodelseemscircular. Conversely, logic, analysis and linearityarethe peculiarities pertainingtothethinkingmodelof Western nations. Western peopleareexpertinanalysisandlogicalreasoning, so theirthinkingmodelappearslinear.The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modes of thinking oftenhavesomereflectionsonthelanguageformswhichbringaboutsomeunderstandingdiff icultiesinthe culturalexchangeandmakesomeeffectonthesemantic conveyanceduringthetranslation process.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to clarifythenationalthinkingdifferences, seethroughthe original connotationsandgaina clearideaabouttranslation principlesandscalesinthe courseoftranslation.5.1 Holistic thinking vs. Individual thinking5.1.1 Holistic thinkingComparativelyspeaking, holistic thinking is the cornerstoneoftraditionalChinesethinkingandit is primarilymirroredinthesynthetic modeofthinking, inwhichtheholistic balanceand formula are underlined.TraditionalChinese philosophy stresses holism.AncientChinese philosophersalwaysadvocatetheoneness, that is to say, theobjectiveworldandthesubjectiveworldare containedinaunity.Holistic thinkingmeansthatthought canuniteall partsofanobjectintoaunity, andintegrateitsallattributes, aspectsandrelations.Holisticthinking putsemphasisontheintegrityandunityofthenatureandhumansociety, that is tosay, holistic thinkingemphasizesthegeneralrelationoftheintegral conceptsandtheuniversal connectionofobjects.Itregardsman, nature, individual, andsocietyasaninalienable, mutualandinfluentialorganic whole, andthenusesdialecticmeanstounderstandtheharmonyofthediversificationandunityofthe opposites.ForhundredsofyearsthisholisticthinkinghasbeenexertinginfluenceuponChine selanguage.Asaresult, inChinesetheholistic andsynthetic structureinsyntaxemphasized; sometimesrepetition is evenusedtoreachthisaim.5.1.2Individual thinkingIndividualthinking is paidspecialattentiontoinEnglishandtheanalytic modeofthinking is itsmainmanifestation, in whichtheformalsyntactic structure is underlined.InWestern philosophy, individualthinking is highlyrespected.Herakleitos, oneof the foundersofdialectics, proposesthatonlyin conflictwithindividual canentirely exist. Later, many philosophersconstantlyadvocatethevalueofindividual.Sophocles propoundedthat“everyoneshouldhavehisownindividuality”.Aristotlemaintainsthatuniv ersalcannotexistwithoutindividualandtheessenceofmatterliesin“thegeneralindividual”.15 Individualthinking is alsocalledanalyticalthinking.Influencedbythiskindmodeofthinking,Englishsyntaxdoesnotdemandforthewholenessoftheholistic framebutthesyntactic compactness.5.1.2Hypotaxisand parataxisHypotaxisand parataxisare prominentreflectionsofsynthetic thoughtandanalytic thoughtonlanguages. Holistic thinking inclinesto combineseparate partsofanobjectintoaunity, andintegrateitsqualities, relations, andthelike.Whileindividualthinkinginclinestodisintegrateaunityintosmall parts, orseparateitsqualitiesandrelationsandthelike.Withtheholistic thinking, theChineselanguage is characteristic of parataxis.Parataxisreferstotherealizationof conjunctionbymeansofinternallogicalrelationsamong clausesorsentencesinsteadofgrammaticalmeans.Chinese is generally weakin form ly, theChineselanguageemploysmuch less conjunctions,pronounsandothermeanstoindicatethelogicalassociationsamongwords, clausesandsentences.English is hypotactic.The characteristic ofhypotaxis is the wideuseof connectiveformsthatinclude prepositions, conjunctions, relative pronouns,。
试析英汉思维差异在句子层次上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幽
文。 吴绍华 ( 学院高州师范分院 广 东高州) 茂名
函
试 析 英 汉 思维 差 畀 在 句 子 层 次 上对 英 汉翻 译 饷 影 响
摘 要 :由于 英汉 民族 所 处的 文 化 背景 不 同 , 导 致 人 们 在 思 维 方 式 上 出 现 很 大 差 异 ,这 些 差异 在很 大程 度 上 影响 了学 生 的 英 汉 翻译 学 习。 笔者从 英 汉 思 维差 异 的 角 度 出 发 ,探 讨 英 汉 思 维 差 异 在 句 子 层 次 上 对 中 国 学 生 英 汉 翻 译 的 影 响 , 以 使 学 生 能 够 注意 到这 种差 异 ,掌握 英汉 句子 的特 点 , 提 高英 汉 翻 译 能 力 。 关 键词 :英 汉思 维差 异 ; 汉 句子翻译 英 引 言 原修饰语的顺序逐字逐句翻译的 ,字、句都没 有错 ,也符合中文语法 ,但不怎么顺 口,不自 然。而译文 2 则考虑到了汉语修饰语的排序特 点,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 习惯。例 6中,译文 l 也是按英语原句的顺序来安排地点状语 ,这 不符合汉语地点状语由大地方到小地方这样一 i m e e i e ng r alz ho m uc w h m or t n e ha 个排序的习惯,很不 自然 ,而译文 2 则考虑到 kn w ldg I o e e ha e p ti r m hi . d be n e tng f o m 了这一点 ,符合汉语的地点状 语排序 的习惯 。 四 .英 语 主语 多用 无灵 主 语 ,而汉 语 译文 l :他的最大 贡献使我认 识到 ,我 从 他 那 里 学 到的 远 远 不 只 是 知识 。 多 用 有 灵 主 语 英语 民族偏好客 体思维方式 ,即以 自然 译 文 2 : 他 使 我 认 识 到 , 我 从 他 那 里 学 到 的 ,远 远 不只 是 知识 ,这 是 他最 大 的 为本体。而汉 民族习惯 干主体性思维方式 , 即 贡献 。 以人为中心来观察 、分析 , 理和研 究事物 。 推 例 4 Th p o l f a malc u ty e e pe o s l o nr 因此,汉语常用人称作主语 ,当人称不言 自明 c c r anl an e t i y d fat g eson by a e e a gr s i bi g 时, 就以 “ 有人” 人们”等泛指人称为主语 、“ c unt y, i onl o r f y t y dar t r s i he e o ie n 的有灵主语 。而 英语 中为 了明确区分主 体与 sr g e,da e o t k p r s a d gr s tu gl r t a e u am , n a p 客体却 多用物称作 主语 ,也 就是使 用无灵主 i he r w n n t i o ha s he nd t de tny s i of her t i 语。那 么在英汉翻译过 程 中,可以根据 英汉 o n o nt y. w c u r 主语使用 类型的差异 对译文的 主语进行相 应 译 文 1:小 国人 民 一 定能 打 败 大 国的 的调整 ,得到符 合汉 语表达 习惯 的译文 。 侵 略 , 只要敢 于起 来 斗争 ,敢 于 拿起 武 器 例 7Th hc a p tkl h o n e tik c re ie te su d l d of y o t t p m f o se s. 并 掌 握 自己 国 家 的 命运 。 译 文 2:小 国人 民只要敢 于起 来斗 争 , 译 文 1:厚 地 毯 杀 死 了 我的 脚 步 声 。 敢 于 拿起 武 器并 掌 握 自己 国家 的命 运 , 就 译文 2:我走 在 厚 厚的 地 毯 上 ,一 点 定 能 打 败 大 国的 侵 略 。 脚 步 声都 没 有 。 分析 :例 3中译文 l与译文 2相比较 , 例 8L sn h i ed rt o l t e oig t er la e o k al h i o t m 译 文 1 是按 照 英语 句 子结 构一 一 对应 翻 译 fght ut of he . 的 ,把 全 句 的要 点 放 在开 头 来译 ,显 然 与 译 文 1:失去 了他 们的 领导 把 他 们 的 汉 语句 子 先说 明 、阐述 外 围环境 ,最 后 点 战 斗 也 带 走 了。 出 重 点 的 表 达 习惯 不相 符 , 带有 翻译 腔 , 译 文 2:他们 失 去首 领 以后 便 丧 失 了 而译 文 2 则把 全句 的重 点 放到 最 后 ,符 合 斗 志 。 汉语 的 表达 习惯 。例 4 中的英 语状 语 从 句 分 析 : 例 7中 译 文 l让 人 摸 不 着 头 虽长 ,但 却 只是 说 明 条件 ,因此 不 是 主要 脑 ,地毯 怎 么 可 以杀 死 脚步 声 ,这是 字 对 的 ,所 以 放在 主 句之 后 ,那 么 在译 成 汉语 字 的 死 译 , 没 有 考 虑 到 英 语 客 体 思 维 方 时 ,根 据 汉语 句 子 在表 达 上 的 习惯 ,也就 式 ,也 就 是 英 语 为 了 明 确 区 分 主 体 与 客 是 强调 逻辑 顺 序 ,先 出现 条 件 ,再 出 现结 体 ,多用无 灵主语 ,而汉语 则与之相反 。译 果 ,重 点 在后 ,即把 主 句 放在 句 尾 ,因而 文 2就 很好 地 考虑 到 了 汉语 习惯 于 主 体思 译文 2 比译 文 l更符 合汉 语 的表达 习惯 。 维 方 式 ,把 无 灵主 语 转换 为 有 灵 主语 ,符 三 英 语 在修 饰 语 的顺 序 上是 从 小 到 合 汉 语 的表 达 习惯 。例 8中的 译文 1同 样 也 是 没 有考 虑 到汉 语 的思 维 方式 ,而 套 用 大 。 而 汉 语 则 是 从 大 到 小 英语 民族重分析思 维 ,部分优 先。汉 民 了英语 思 维 方 式 ,使 得 译文 成 为 名副 其 实 族重综 合思维 ,整体的优先。其差异反映到语 的 英 式汉 语 ,很不 自然 ,不 通 顺 。而 译 文 言表现形式 上为 , 英语 民族谈问题常从具体开 2则 与之 相 反 ,把 英 语 无 灵主语 转 换 汉语 始,即个体 一 整体而汉民族谈问题 常从 宏观 、 有 灵主 语 ,符合汉 语 主体思 维 、表达 习惯 。 全局的问题上讲开,即整体 一 个体。由于英汉 以 上 是 笔者 从 思维 差 异 的角 度 分析 了 两个民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思维逻辑 上的这种逆向反差 , 使得 英 语 在句 子 层 次上 与 汉语 的 不 同 。在 实 际 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时间 , 点等概念时 ,修饰 的 教学 当中 ,为帮助 学生克 服母语 干扰产 生 地 中心 词的词 序常常是完 全相反的 。那 么在英 的 负迁移现 象 , 教师需 要在 课堂上 对这些 差 汉翻译过程中 , 就可根据英汉修饰语的顺序上 异进 行对 比分析 ,就 一些容 易受母 语影响而 的差异对译文修饰语的顺序进行适当调整 , 得 产生 的错误进 行 明确的教 学 ,使学 生了解 英 汉句 子结构 的不 同特 点 ,注 意到在 英汉翻译 出更 加符 合汉 语表达 习惯 的译文 。 例 5I sa s l l~ ah o e u 中 可能出 现的错 误 ,变 盲 目为主动 ,有意识 ti mal d fs in d b t ,o i po t nt or . m ra p t 地排 除干扰 。同时 ,在英语 教学 中还 要有意 译 文 1:它 是 一 个小 的 ,老式 的 但 很 识 地培 养 学 生用 英 语进 行 思 维的 习惯和 能 重 要 的 港 口。 力 。对于英语 专业学 生来说 ,英汉 翻译既 是 个 难题 ,更是一种挑 战 。在帮助 学生 了解 译 文 2:它 是 一 个老 式 的 小港 ,但 很 了思维 差 异 以 及 由此 产生 的 语言 表 达 差异 重要 。 例 6S e l e t4 3 Na j g Ro d, 后 ,教师应 该通过 各种 渠道 ,提高学 生的 英 h i s a 8 ni a v n Na h ng, nc a Chi na. 语 语感 和 用 英语 思 维 的能 力 。 比如 说 可 以 鼓励 学生 多找 一些 英汉 对 照的读 物来 分析 , 译 文 I:她 住 在 4 8 3号 南 京 路 总 结英 汉 语 在 句子 层次 上 的 差异 ,然 后 找 南 昌 市 中 国 。 译 文 2:她 住 在 中 国 南 昌市 南 京 出 规律 ,指导 其 翻译 实践 。 总 之 ,英汉两 种语言表 现形式 上的差 异 路 4 3号 。 8 下转 1 页) 5 7 分 析 :例 5中译文 l 的译 法是按 照英 语 绝不是孤立的 、任意的 。这些( 达 上 习惯 于 从 侧 面 说 明 、阐 述 外 围 环 境 , 最 后 点 出最 重 要信 息 ,句 式 呈 曲线 型 。那 么在 英汉 翻 译 过程 中 ,就 可 根 据英 汉 语 义 表达上的差异对译文句子结构进行调整 , 得 出 更加 符 合汉 语 表 达 习惯 的译 文 。 例 3 Hi c i o tiuin wa k s he c nrb to sma — f
英汉思维方式及语言结构差异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我元们化讨研论究到的,趋我势国,的不译过学总词体典来编说纂,研这究种,跨已学经科出性现的了研多 结构差异对翻译过程
究 ,层次还不 够深远 ,研究领 域也 比较 单一 ,未能达 到
泽以学与其他学科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有利局面。所 , 我们下一 步要做 的 ,就是继 续深化跨 学科 多元化 的
系的建设与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摘 要】不 同 的 民族 由于 其 所处 的 自然环 境 、历史 条 件 、地 理 位置 以及 社 会现 实 的不 同,人们 的思维 方式 、 情 感 、语言和 行为 也存在各 种差 异 ,从 而产 生跨 文化交 际 的隔 阂及 翻译 的障碍 。在 英 汉翻译 实践 中 ,译者 虽然 有 时可 以凭 着英汉双 语 经验直 觉地理解 原语 并将其 转换 成 译语 ,但 当英汉 句子存在 较 大差异 时 ,却 往往 因为不 能理性地 认 识差异 并选择适 当翻 译方 法处理 差异 而产生 翻 译失 误。 因此 ,对 英 汉思维 方式及语 言结构 差异 的研 究对翻译过 程极为重要。 【关键词】英 汉思维方式 语 言结构 翻译过程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167(2018)08.0061.02
从本 质上 说 ,翻译过 程是译 者思 维与信 息 的加工过 程 ,把 精神 思想 从 一种 语言 转换 为 另一种 语 言 的过程 (颜林 海 ,2008)担任这一复杂 活动 的主 角是 译者 ,要求 主角完 全 “不在 场”是 不可 能的 。译 者在 翻译过 程 中除 了受 到原文 的 限制 ,也 定会受 到 自己大脑思 维方 式 的影 响 。思 维方 式 ,即思考 问题 的根本方 法 、或 思维 的方法 论 ,是人 们 看待 问题 的 角度 、方 式 和方法 。不 同国籍 、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源于两种语言所依托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社会环境的不同。
这种差异对于翻译工作的进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进行中英翻译时,翻译人员需要理解和处理这些差异,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影响:一、词汇和语法的差异中英语言在词汇和语法结构上存在许多差异。
中文的词汇较为简洁,常常通过词义的扩展或者变化来表达不同的含义。
而英文则更注重将不同含义的词汇分开,以确保准确性和清晰度。
举个例子,中文中的"心"可以用来表示心脏、情绪、思想等多种意思。
但在英文中,这些含义通常被分开表达,比如"心脏"、"情感"、"思绪"。
因此,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准确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另外,语法结构上也存在差异。
中文通常采用主谓宾的结构,而英文则更注重主语、谓语、宾语的一致性和顺序。
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时,要转换思维方式,并根据英文的语法规则进行调整和重组。
二、文化背景与语言习惯的差异例如,英文中常用的"Thank you" 是表达谢意的方式;而中文中的"谢谢" 并不仅仅是表示感谢,还具有一种礼貌的表达,类似于"请您多关照"。
在翻译时,需要考虑到这种差异,以确保传递正确的信息和意义。
此外,各国文化对于礼貌、隐喻和直接表达的态度也存在差异。
中文通常更注重委婉和间接的表达方式,而英文则更直接和明确。
在进行翻译时,要确保能够准确传递原文的意思,同时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习惯和沟通方式。
三、修辞手法和文体差异中文和英文在修辞手法和文体上也存在差异。
中文通常使用成语、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意义。
而英文则更注重简洁性和直接性。
在进行翻译时,要灵活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以表达出原文的含义和感觉。
此外,不同文体对于语言的使用和表达也有所区别。
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汉英语言及翻译的影响
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汉英语言及翻译的影响摘要:思维方式与语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汉英思维方式在众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其中之一就是中国人重整体、偏重综合型思维与英美人重个体、偏重分析型思维的差异,表现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上就是,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
这些不同导致了在翻译的过程当中注意这两种语言的差异,汉译英时把隐性化显性;英译汉时以神统形,找出汉语的隐性关系并化作英语的显性。
关键词:思维方式差异翻译整体思维抽象思维意合形合一、翻译、语言与思维方式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而意义的交流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
与此同时,思维与语言又是密不可分的。
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是思维的载体。
思维活动需要借助语言来展开,而思维的活动也必须依赖语言来表达。
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
汉英两个民族由于地域、历史、宗教、文化的不同而形成差异较大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观的思维过程当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
”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语言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进行语言文化转换(翻译)过程当中最具阻力的因素之一。
学习翻译,学习两种语言的转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学习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
所以,研究汉英思维差异对汉英两种语言的翻译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汉英思维差异与汉、英语言的差异综合我国多位汉英比较专家如连淑能等研究成果,汉英思维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国人注重伦理,英美人注重认知;中国人重整体、偏重综合性思维,英美人重个体、偏重分析性思维;中国人重直觉,英美人重实证;中国人重形象思维,英美人重逻辑思维;中国人重螺旋思维,英美人重直线思维等。
本为着重讨论汉语重整体、综合型思维与英语重个体、分析型思维的对比差异。
一些学者主张用意合(parataxis)和形合(hypotaxis)来概括汉、英语言的差异。
(申小龙,1990)意合,指的是语言中词与词、句子和句子的组合主要是靠语义上的关系和联想达成的,词与句子的结合往往在外部形态上没有明显的标志,交际双方能够在一定的语境下依据自己的语感,对语句做出正确的语义解码。
英汉思维差异在语篇层次上对翻译的影响
在一次记着招 待会 上 , 问题集 中于头 一天 的选 举结 果。总统 就此 发
螺旋式 的思维使汉 民族在语言表达上 一般 是先叙述事 情的背景 , 说 明问 言 。他说 , 或 他不能解释 为什么共和党遭受 了这 么大的失败。这种情况最 终
会使共和党失去在众议院长期享有的优 势。
原文按照汉民族的思维 习惯 转换 之后 , 个句子被 拆分成 几个句 子 , 一 难做到忠实于原文。 2 调整信息布局 . 汉 民族的思维 习惯在分布信息时倾 向于“ ( 先 下转 第 12页 ) 5
二 、 维 差 异 在 语 言 上 的 表 现 思
wh r e p e r B a o t n p r u to e o a a n tt e e p n eo t e s ti e e p o l u b u u s i f p r n lg i s a h x e s o h r ,i s i s f
|
一
鲰一
英汉思维差异在语 篇层次上对 翻译 的影 响
◆ 乔淑霞
( 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 )
【 摘要】思维和语言紧密相关。英民族和 汉民族 的思维方式不 同, 英汉在篇章 的结 构安排上有很 大的差异 。因此 , 在英 汉语 篇的 互译 过
程 中, 须采取必要的调整手段 , 使之符合译入语 的表 达习惯。 【 关键词】思 维和语言 思维方式 差异 语篇 翻译
d y’ lc in r s l a e c u d n te p an wh p b ia a u fr d a Se e t e ut t th o l o x l i y t Re u lc nsh d s fe e o sh he
( 明人 防患于未然 , 聪 愚蠢者 临渴掘井 ) 。句 中的 wso i m和 fl d ol 表达 的 y所 抽 象概念译成 汉语时要具体化 , 才吻合汉 民族 的思维 习惯 。 2 英 民族重 直线思维 , 民族重 曲线思维 . 汉 方式 。这种 “ 性的” 维 方式使 英 民族采 用直 接交 流 ( 门见 山 ) 线 思 开 的形
句子大全之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翻译时词序及句子结构的影响初探
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翻译时词序及句子结构的影响初探摘要:思维模式的差异是影响翻译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英汉思维模式的不同反映在语言上,就是英汉词序和句子的不同。
本文在简要介绍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基础上,又对英汉各自的词序及句子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结合翻译实例,初探了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词序及句子结构的翻译所造成的影响,并给出了解决这个差异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思维模式;翻译质量;词序及句子一、引言思维方式是一个被人们经常提及的话题,并不断为人所谈及。
其实,所谓思维方式,就是思维主体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形式认识和把握对象本质的某种手段、途径和思路,并以较为固定的、习惯的形式表现出来[1] 。
随着整个世界朝着一体化发展,语言的障碍越来越得到重视。
英语,作为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国家的语言,汉语,作为世界上说的人口最多的国家的语言,这两者之间的翻译一直都是翻译所研究的重点。
在英汉翻译中,翻译的准确性、能否完整表达英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也是一些英汉翻译人员所不断探究的。
但是由于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性,造成两种语言在词序和句子结构上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别,从而或多或少都会影响翻译的质量。
二、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表现说英语的国家和说中文的国家,由于其历史积淀的不同,从而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因此对于事物的看法便有着不同的观点,反映在思维上,就是英汉思维的差异,而语言,作为日常交流的工具,必然也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因为思维的不同,而存在不同的差异。
其实,英汉思维的差异,从语言上来看,就可以发现很多。
让我们就从生活中最常见的电影名称中去寻找一下这些差异。
中国从古文开始,就有着一个十分简洁的特点,喜爱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意思。
我国的四字成语以及一些精炼的哲理语句,都体现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
反映到电影名称上,国产电影的名称,总是喜欢简洁明了,其中以四字居多,并且这四字总是韵味十足。
《非诚勿扰》、《卧虎藏龙》、《花样年华》等都是十分经典的四字电影名称。
浅析英汉思维差异在句子结构上对翻译的影响[文学语言学研究]
浅析英汉思维差异在句子结构上对翻译的影响[文学语言学研究]杨红俊约5191 字摘要: 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汉翻译的水平。
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实际上就是英汉民族思维差异在语言中的具体体现。
本文从英汉思维差异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英汉思维差异在英汉语法中的表现及在句子结构上对翻译的影响,以掌握英汉句子的特点,提高英汉翻译能力。
关键词: 英汉思维差异句子结构翻译影响一、前言语言与思维是辩证统一的。
英汉翻译质量的高低可以体现英汉思维互相转换的能力。
英汉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很大差异。
不了解这种差异往往会造成翻译过程中照搬汉语的表达习惯,产生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在英语句法结构的学习和安排上也会受到干扰。
英汉翻译过程中,由于母语思维负迁移而产生的错误比比皆是。
因此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有利于消除汉语的负面影响,对于提高译文质量大有裨益。
二、英汉思维差异在英汉语法中的表现英语和汉语是不同的两个语系,前者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是拼音语言(phonography);后者属于汉藏语系(Chinese Tibetan language family),为表意语言(ideography),二者差异悬殊。
在语法上的差别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英语语法是显性(explicit)的,汉语语法是隐性(implicit)的。
语法上所谓的隐性和显性是指有无外在形式上的标志。
“形式”指语言的表层结构模式, 如英语名词的数,代词的格、数,动词的时、态、体,形容词与副词的级,以及主谓一致关系等,都是有一定的语法形式标志,而汉语却没有。
因此,我们说英语偏重形式,汉语偏重语义。
从语法分析的步骤来看,英语是根据形态(首先是动词、名词及主谓一致关系)先找出主语和定式动词(finite verb),建立起句子的基本框架,然后将各种辅助成分装进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意才清楚,其过程是“结构—语义”。如:
The credit belongs to the man who is actually in the arena,whose face is marred
发言人一个接一个表示要打倒帝国主义,要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要解放世界上的备压迫
人民。(张培基,2001)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更加自然,我们宜将原文的物称、被动及静态的说法变通为人
称、主动和动态的说法。如果不注意英汉思维差异和英汉句式各自的特点,我们即使掌握了一
就的喜悦;不幸时,如果失败了,至少是在勇敢奋进中失败的。因此,他的地位决不应该与那些
既不懂得胜利也不懂得失败的冷淡而胆怯之辈的地位相提并论。
本句是SVO 句式,句子主干是“The credit belongs to the man”,the man 之后有9 个
定语从句,其中还有because 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if 引导的假设状语从句和so that 引导的
语法上所谓的隐性和显性是指有无外在形式上的标志。“形式”指语言的表层结构模式,
如英语名词的数,代词的格、数,动词的时、态、体,形容词与副词的级,以及主谓一致关系等,
都是有一定的语法形式标志,而汉语却没有。因此,我们说英语偏重形式,汉语偏重语义。从语
法分析的步骤来看,英语是根据形态(首先是动词、名词及主谓一致关系)先找出主语和定式动
例2:Full machine adjustments can be made by touching the on-screen diagram of
the MCF;a manual push-button system is also provided.
通过用手指触及组合式逆流系统电脑屏幕上的图表,你就可以进行机器的全面调节;该系
着手,把句子拆成一个个片段,弄清其间的关系,句子的结果是语义分析的结果,其过程是“语
义—结构”。
2.英语语法是刚性的,汉语语法是柔性的。
就英语而言,该有的不能少,形态上要求的一般必须遵守,如名词的数、动词的时、主谓间
的一致关系等。译者必须把这些规则当做铁的法律熟记于心,否则就会犯常识性的错误。
by dust and sweat and blood;who strives valiantly,who errs and comes short again and
again,because there is no effort without error and shortcoming;but who does actually
特点,提高英汉翻译能力。
关键词: 英汉思维差异 句子结构 翻译 影响
一、前言
语言与思维是辩证统一的。英汉翻译质量的高低可以体现英汉思维互相转换的能力。英
汉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很大差异。不了解这种差异往往会造成翻
译过程中照搬汉语的表达习惯,产生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在英语句法结构的学
我正要微微鞠躬以表示赞同,突然领悟到这最后几个字的含义,就从哀思中清醒过来。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译文虽然省略了原文的连接词,但句间的关系依然清晰可见,同时
也顺应了汉语的表达习惯。反之,如果拘泥于原文的形式,一味保留其形合的特点,往往会使译
文显得啰嗦、不自然,以致促使翻译腔的形成。
been solved.
如果我们要面对一些困难,有什么关系呢?让他们去封锁吧!让他们封锁我们十年八年!到
那时中国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三、英汉思维差异对句子结构的影响
1.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英民族重视形式逻辑,汉民族注重辩证思维。这种思维差异在句子结构上表现为,英语重
表现为多以“人”作主语。这就导致了英汉语篇主语、主位或是重心上的差异。这种差异还
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语态上看,英语强调主客分明,注重客观、公正地描述事物,
因此常用物称表达法,而汉语主动句多,多用人称表达法,当语义理解允许时,人称可以隐含或
省略。第二,从词类上观察,英语中多使用名词,有“静”的特点,汉语中动词使用较多,表现出
“动”的特征。
例1:My heart went out to the old warrior as spectators pused by him to shake
Darrow’s hand.
观众从他身边挤过去争相与达罗握手时,我很同情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
定的英语词汇、语法知识和较好的汉语功底,在实际翻译中也会遇到困难。在做句子翻译练习
时,要尽量避免汉语句子的欧化、句子长而晦涩、语义重心处理不当、翻译腔明显等问题,尽
可能多动词,多人称,多主动语态,多流水式并列短句。
3.英语在语义上呈直线型,汉语则呈曲线型。
是拼音语言(phonography);后者属于汉藏语系(Chinese Tibetan language family),为表意
语言(ideography),二者差异悬殊。在语法上的差别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英语语法是显性(explicit)的,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语法是隐性(implicit)的。
少。如:
What matters if we have to face some difficulties?Let them blockade us!Let them
blockade us for eight or ten years!By that time all of China’s problems will have
浅析英汉思维差异在句子结构上对翻译的影响[文学语言学研究]
杨红俊 约5191 字
摘 要: 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汉翻译的水平。英汉语言结构的
差异,实际上就是英汉民族思维差异在语言中的具体体现。本文从英汉思维差异的角度出发,
探讨了英汉思维差异在英汉语法中的表现及在句子结构上对翻译的影响,以掌握英汉句子的
统还备有按钮式操作装置。
例3:One after another,speakers called for the downfall of imperialism,abolition
of exploitation of man by man,liberation of the oppressed of the world.
(end-position),即句首开放,句尾封闭。如:
The people of a small country can certainly defeat aggression by a big country,if
only they dare to rise in struggle,dare to take up arms,and grasp in their own hands
结果状语从句,状语从句中还有定语从句。
由于英语句子成分可以层层叠叠,非常复杂,因此弄清其结构关系对于理解其语义是非常
必要的,这就是前面所说的“结构—语义”的意思。
汉语语法偏重语义,离开了语义可以说是无所依附。如在分析汉语语法时,我们看到的是
一长串汉字,词与词之间没有空隙,加上主语、谓语等都没有形式标志,分析句子时只有从语义
strive to do the deeds,who knows the great enthusiasms,the great devotions;who spends
himself in a worthy cause,who at the best knows in the end the triumphs of high
the destiny of their own country.
译文 1:小国人民一定能打败大国的侵略,只要敢于起来斗争,敢于拿起武器并掌握自己
西方人喜欢直截了当,中国人欣赏含蓄委婉。因此在句子表达上英语句子习惯上把要点放
在开头,然后再将其他信息补进,句式呈直线性。而汉语句子在语言表达上习惯于从侧面说明、
阐述外围环境,最后点出最重要信息,句式呈曲线型。英语是先总结后说事,汉语是先说事后总
结。英语句子多是句首式(front-position),即句首封闭,句尾开放;而汉语多是句尾式
nor defeat.(Nixon)
荣誉属于这样的人,他置身角斗场上,脸上沾满尘垢、汗水和鲜血;他英勇拼搏,他犯错误,
一再表现出不足之处,因为要奋斗就会有缺点和错误;但是他实实在在为建功立业而拼搏,他
懂得伟大的热忱、崇高的奉献精神;他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幸运之时,他终于会体验到巨大成
形合,强调借助语言形式如连词来实现各分句之间的连接,因而句子结构严谨,长句和复杂句
较多。与之相反,汉语重意合,句子的连接往往以意思为基础。尽管汉语也有一定数目的连接
词,但在表达上人们却表现出一种少用或不用连接词的倾向。因此从形式上看,汉语的句子结
构松散,短句和简单句多。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就可根据这一差异进行调整,使译文更加符合汉
习和安排上也会受到干扰。英汉翻译过程中,由于母语思维负迁移而产生的错误比比皆是。因
此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有利于消除汉语的负面影响,对于提高译文质量大
有裨益。
二、英汉思维差异在英汉语法中的表现
英语和汉语是不同的两个语系,前者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
achievement and who at the best,if he falls,at least falls while daring greatly,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