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昆明建设

新昆明建设
新昆明建设

第一节昆明市情

一、自然地理

昆明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云贵高原中部。位于东经102°l0′至103°41′北纬24°24′至26°33′之间,东西最大横距152公里,南北纵距237.5公里,面积21111平方公里。昆明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湖光山色,天然成趣。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泊,沿湖两岸风光绮丽。

昆明地区属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特别是有高原湖泊滇池在调节着温湿度,使这里空气清新、天高云淡、阳光明媚、鲜花常开,年平均气温14.7℃,年均降雨量1005.9毫米,相对湿度74%,全年日照时数2104.1小时。气候独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鲜花常年不谢,草木四季常青,素以“春城”著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气候条件最好的城市之一。

二、自然资源

昆明资源丰富,矿产以磷、盐、煤、石英沙、铝土、硅石等为主,品种多,储量大,其中磷矿储量48亿吨,居全国之首;盐矿储量138亿吨,居全国内陆盐矿第2位。

昆明属高原红壤地区,土壤主要有红壤土、紫色土和水稻土三种,适宜种植稻谷、小麦、蚕豆、玉米、马铃薯、油菜、烤烟、蔬菜、花卉等粮经作物和桃、梨、苹果、柑橘、葡萄、板栗等经济林木。

昆明地区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温带针叶林、高山灌丛和草甸等不同类型的植被。花卉有400多个品种,主要有茶花、樱花、玉兰、杜鹃、报春、百合、兰花等,其中,茶花是昆明市市花,“圆通樱潮”闻名遐迩。

昆明地热资源分布较广,安宁温泉享有“天下第一汤”美誉。由于日照时间长,阳光充足,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域内属多水带和丰水地区,水源主要分布在滇池、嵩明、石林、宜良、寻甸、禄劝等地。

三、历史文化

昆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远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滇池地区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人类发祥地之一。公元前三世纪,楚将庄蹁开滇,在昆明建滇王国。西汉时期,汉武帝拓疆至云南,在滇池地区设置益州郡,蜀汉时期更名建宁郡,至隋改为昆州。这一时期,昆明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唐宋时期,“南诏国”、“大理国”地方政权在此筑拓东城,设鄯阐府,并辟为陪都,长达490年。元朝在昆明设云南中书省,昆明由此成为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朝改为云南府,沿至清末。

四、风景名胜

昆明是全国十大旅游热点城市和首批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8年首批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有石林、世博园、九乡风景区、云南民族村、金殿、西山等一大批风景名胜区,令游人目不暇接。昆明具有2300多年历史,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9个,有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近年来,按照创建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不断加大培植旅游支柱产业的力度,逐步形成了以旅游资源和著名风景区为依托、辐射云南省的旅游网络。

五、社会经济

昆明是云南省省会,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辖5区(五华、盘龙、官渡、西山、东川区)1市(安宁市)8县(呈贡县、晋宁县、富民县、宜良县、嵩明县、石林县、禄劝县、寻甸县),昆明总人口608万人。昆明肩负着辐射东南亚、南亚和带动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2005年,昆明经济总量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超千亿、百亿大关,昆明生产总值1062.3亿元,增长11.1%,人均生产总值17588元。财政总收入220.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0.5亿元,增长2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2亿元,增长20%。农业实现增加值77.3亿元,增长5%。工业实现增加值387.1亿元,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2.9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01.8亿元,增长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5.5亿元,增长12.2%。旅游业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总收入138.5亿元。

第二节现代新昆明战略提出的背景

昆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昆明的问题,也是云南省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城镇化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昆明的城市发展就是云南省发展大局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发展昆明,可以起到带动滇中,促进云南省发展的效果,从而有力推动云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一、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推进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城市化进程滞后是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城市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到2002年末,云南省城市由1980年的4个发展到16个,城市化水平达到26%,比1990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但是,云南省城市化水平仍然与经济社会发展极不适应,不仅远远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而且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也有很大差距。近几年全国城市化率每年大约提高2个多百分点,而云南省只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目前全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38%,高出云南省12个百分点。在当今中国,城市经济已成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在GDP总量中已占90%以上,全国平均水平已达82.4%,而云南省只占55.5%,城市是现代经济的基础和主要载体,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城市的竞争力上,城市发展的水平表现了一个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水平,城市发展的差距体现出的是经济实力的差距。云南省经济社

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反映在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上,与发达地区和全国的差距也集中体现在城市发展的差距上。

加快城镇发展,实施城市带动,是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观的根本性转变,是发展的一大新举措。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经验表明,城市化率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以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我国专家指出,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今天的中国城市无论沿海还是内地都处在大规模的建设高潮之中,可以说是进入了城市发展的黄金时代。美国一位著名经济学家预言,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是两件大事。其一是美国高科技的发展,另一件就是中国的城市化。要及时、准确把握这种趋向,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城市发展观、城市经济观、城市文明观,实施城市带动战略,统筹协调城乡经济。以城市带动农村,农村促进城市,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特别要着力抓好一批带动作用强的大中城市的发展,不仅省会昆明要做强做大,而且要在云南省各个经济区域形成若干个较大规模的中心城市,让这些城市成为当地经济的“先发”地区。与此同时,还要围绕县城建设加快小城镇发展,建立完整的城镇体系。从而形成云南省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大好局面。

二、昆明市肩负着加快自身发展和带动云南省发展的双重重任

昆明是云南的中心城市,昆明国内生产总值占云南省的近1/3,财政收入占云南省的1/4。可以说,云南省经济要实现大发展,首先昆明经济必须大发展;云南省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首先昆明必须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并加快现代化进程。尽快做大做强昆明,发挥昆明特大城市在生产要素集聚和辐射扩散等方面的功能,汇天下资源为我所用,必将促进云南省经济不断发展,大大推进云南省城镇化进程,对提高云南省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修养、市场经济观念,以及社会文明的层次和水平,都将产生积极作用。经过长期努力,昆明已经成为云南省16个地州市中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730亿元,人均14 800元(折合约l790美元),是云南省人均水平的一倍以上。昆明面临着进一步加快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迫切任务。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纷纷拓展实力,形成了争先恐后的发展势头。同在西南地区的重庆、成都、南宁以及贵阳发展很快,东盟各国的主要城市也在加大建设力度。必须研究和策划昆明市加快发展的重大思路和突破性措施,迅速壮大昆明的经济实力,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昆明具备了加快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

昆明具有加快城市发展的较大潜力。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评价,在中国50个重点城市中,昆明城市综合实力排第28位,西部地区列第4位;城市发展潜力排第25位,西部地区列第2位。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经验表明,当城市人口在100万人至400万人区间,是城市经济规模效益、社会规模效益、环境规模效益和建设规模效益最好的时期,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最强的时期。昆明市集中了云南大部分的科技力量、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和高等院校。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旅游、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地之一,还是我国生物和信息等高新技术研发、孵化的重要基地之一,在许多科技创新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完全有条件发展得更快更好。

从云南省、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看,昆明具有加快城市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昆明气候宜人、区位优越、文化多元、山水独特,并且地处低纬高原,依山傍水,空气清新,天高云淡,四季如春,素以“春城”闻名于世。自古以来昆明就是东亚大陆与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和南亚次大陆各国进行经济贸易往来及政治联系的陆路枢纽,区位优势突出。随着昆曼公路、昆缅公路、泛亚铁路和昆明新机场等一批国际大通道项目的建设,将为昆明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创造更好的条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昆明作为南北文化、东西文明的交融之地,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重九起义、护国讨袁、西南联大、抗日远征,在我国近代各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昆明演绎过一出出享誉中外、荡气回肠的大戏。这种文化优势必将在新形势下迸发出更大的活力。

从国内外的宏观发展大势看,昆明正处于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昆明扩大城市建设、争取资金投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我国加入WTO,有利于昆明参与国际区域分工和竞争;特别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有力促进昆明市扩大对东南亚、南亚开放,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我们要抓住机遇,顺势而谋,奋发有为,创新思路,促使昆明城市发展再上新台阶,在推进云南省城市化进程中做出榜样和示范。

第三节现代新昆明城市战略规划概述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云南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赋予昆明新的历史责任。省委、省政府要求我们树立大昆明城市发展思路,以滇池为中心,实施“一湖四环”工程,逐步形成“一湖四片”城市格局,再造秀美昆明。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和大昆明城市发展思路,昆明市认真研究,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与省政府研究室共同开展了昆明城市发展战略构想等8个课题研究。与清华大学等科研单位开展了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承载力分析等5个课题研究。市规划局、滇管局编制了《环滇池城镇体系规划概要》和《滇池流域生态保护规划概要》,初步明确了从现在起到2020年建成“一湖四环”、“一湖四片”大昆明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城市总体规划定位

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区域性国际商贸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云南省的省会;现代化开放城市及山水园林生态城市。

二、空间布局结构与规模

(一)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依托滇池环湖高等级公路网络及环湖铁路,形成“组团发展、生态穿插、有机联系、整体推进”的“玉带串珠”布局模式,呈现“一湖四片”的空间格局。

(二)城市发展规模

依据滇池盆地城市用地空间容量分析结论,滇池盆地人口最大规模为540

万人,结合发展需要与发展可能,确定“一湖四片”的规模如下表:环滇池城镇体系规模一览表

三、环湖交通体系规划

(一)交通线网(四大交通圈层)

1.环湖高速公路圈层

——“8”字形高速过境系统:昆曲、昆玉、昆安高速路、安晋高速路、东连接线、北绕城线、南绕城线。

一大快速出入口:昆石、昆玉、安楚、昆禄、昆曲、机场专用高速路。

2.环湖快速轨道交通圈层

——环湖轨道交通:连通南环线,形成铁路枢纽环线,开行现代快速轨道交通(最高时速140公里/小时,平均80公里/小时以上,运力30000人/小时以上)。

——城铁轻轨线:利用昆河米轨通道,建设城铁轨道系统(平均速度30—50公里/小时,运力20000人/小时以上)。

3.环湖旅游景观道路圈层

——突出景观设计和观光效果的环滇池景观交通大道,宽度控制120米以上,并预留轻轨线用地。

4.湖面旅游水运交通圈层

——滇池水体改善后,结合环滇池景区分布,建设码头,开通旅游水运系统。

(二)交通枢纽结点

1.航空港

——昆明新国际航空港:以空港为中心,集空运、高速公路系统和快速轨道交通为一体,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航空枢纽。

——公务旅游机场:起降小型公务机和旅游直升机。

2.物流中心

——国际级物流中心:围绕王家营国家集装箱结点站,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级物流基地。

——省级物流中心:高速过境系统的东、西、南3个方向,建设省级物流中心。

3.都市客运交通枢纽

——中央火车站:国际国内长途列车、滇中城际列车、大昆明轨道交通、城市轻轨、地铁等多个系统的中心站。

——东城客运枢纽站:环湖轨道交通、城铁轻轨、公路客站、停车换乘设施。

——新城客运中心站:环湖轨道交通、公路客站、停车换乘设施。

四、环湖生态

1.滇池水域

滇池水域是滇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须严格保护湖面及周围圈层的景观。采取外流域引水以及综合治理措施,使滇池水质逐步好转,提升景观价值。

2.湖滨重要景点、景区

对湖滨重要景点、景区按照《滇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要求划定三级保护区,并按照分级保护原则制定保护措施。景点、景区内不得进行任何无关建设。

3.景观通道

保证环湖城市与滇池湖面及各景区的景观联系,使景区之间联为整体,景区与城市相互融合,形成山、水、城、林交相辉映的优美景观风貌。

4.景观视廊

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留出景观视廊空间,保证景区与景区、景区与城镇、重要对景视点问的视廊通透。

5.环湖路

按照景观大道的要求高标准建设环湖路,将其作为联系环湖各景区与观光旅游度假区的纽带和游客徒步、自行车、自驾车旅游以及运动休闲观光的理想场所。

6.环湖面山

环湖面山是滇池区域景观系统的背景界面,在此区域要加强面山造林绿化,严格控制建设活动,实现整个滇池盆地景观的协调统一。

五、“一湖四片”大昆明城市区初步规划

(一)北城(主城)

北城是昆明主城。截止2002年,主城区城市人口数245万,建成区面积18 0平方公里。

城市功能定位:通过优化环境、置换产业和疏散人口,形成高质量的金融商贸服务中心。

城市规模:人口220万人,用地220平方公里。

(二)东城(呈贡新城)

东城是昆明的新城区,距东二环路15公里,用地主要位于呈贡县洛阳镇、斗南镇、龙城镇、吴家营乡,北邻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用地内有铁路重要枢纽货站——昆明南站。规划范围控制100平方公里,范围内大部分用地为丘陵缓坡。城市人口现为5万人,建成区面积5.5平方公里。

东城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拥有昆玉、昆石二条高速公路,22万伏及11万伏高压电网和每天8.3万立方米的水资源储量,具备了近期大规模启动建设的条件。

城市功能定位:高质量新兴工业、科研文教园区;国际行政和国际商贸区;以花卉产业为特色的生物产业基地、现代城市物流中心。

城市规模:人口95万人,用地100平方公里。

规划布局:由四个功能区构成:北部王家营作为现代物流和制造业区;西部斗南为国际花卉交易中心;中、南部吴家营作为国际行政商务区、大学区和居住区;在建成区与滇池环湖路之间,建设高标准花卉产业示范区,并作为城市建成区的绿色隔离地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供水:近期从昆明市第五自来水厂铺设800毫米干管向新城供水,实现新城与主城联网供水。

排水:实行分流制。近期污水通过呈贡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中远期污水通过环湖截污系统处理。

(三)南城(晋城——新街新城)

南城是昆明的新城区,由晋城、新街、马金铺构成,是滇文化的发祥地。其中晋城是历史文化古镇,城市人口现为2.7万人,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

城市功能定位:依托便捷的交通优势、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沿环湖高速公路形成组团式发展的新型旅游度假城。

城市规模:人口75万人左右,用地80平方公里。

规划布局:沿昆玉高速公路成组团式布局。

供水:规划近期以“2258”引水工程和区域内水资源联合调度供水。中远期与昆明整个环滇供水系统联网,确保供水。

排水:实行分流制。新区直接设雨、污水管,旧城区结合旧城改造铺设污水管,把原有合流制管改造为雨水管,逐步实现雨污分流。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深度处理。

(四)西城(昆阳一海口新城)

西城是昆明的新城区,由昆阳、古城、海口构成,是郑和故乡,也是云南现代工业发祥地,城市人口现为11.1万人,建成用地13平方公里。

城市功能定位:以磷矿精加工、机械制造、电子仪表、旅游服务为主要产业的工业城。城市规模:人口60万人,用地60平方公里。

规划布局:沿滇池西南边和螳螂川河谷地呈带状展开,在昆阳和海口上游河口规划建设城镇公共服务中心和集中生活区。在古城和螳螂川下游按产业门类分别规划各类工业用地,并与安宁工业区相互协调。

供水:近期以现有水库和地下水作为水源,中远期与环滇供水系统联网,确保供水。

排水:近期利用各厂矿污水处理设施;中远期规划建设新的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回用设施。

六、规划展望

以规划建设“一湖四片”为龙头,促进安宁、嵩明、宜良三个卫星城市和其他县城及小城镇的建设发展。三个卫星城市的功能分别为:安宁是科技工业城,嵩明拟考虑为国际航空港经济区,宜良是现代农业和新兴旅游度假城。其他县城将建成各具产业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这样,就在昆明2.1万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一个以“一湖四片”为核心,以卫星城市、县城、小城镇相环绕,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昆明市域城镇体系。

至2020年,昆明总人口将从现在的578万发展到800万,城镇人口由300万发展到650万,城镇化率由52%提高到81%。其中,主城区从现在的180平方公里发展到“一湖四片”大昆明城市区的460平方公里,人口由245万发展到450万。城市空间较大拓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建成区人口密度将由目前的每平方公里13 000多人,降低到9 700多人。人均绿地面积增加到10平方米以上。“春城”、山水园林城、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城市相融合的特色进一步得到体现。一个综合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湖滨生态城市和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现代开放城市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第四节环滇池生态保护规划

一、规划范围及规划期限

以环滇池区域为重点,考虑滇池全流域,分为滇池北岸(含主城区)、呈贡、晋宁、昆阳和西岸(含海口片)五个片区分别规划。

以2000年为规划基准年。规划期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近期:2000年一2010年;

(二)中期:2010年~2020年;

(三)远期:2020年~2030年。

二、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经过近30年的努力,通过流域生态保护战略的全面实施,将滇池流域建设成为水环境质量优美,环境基础设施先进完备,流域生态景观布局结构合理,人居环境舒适,居民生态意识和文化素质良好的西南中心城市,从而为滇池流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所依赖的生态环境基础。

(二)分期规划目标

1.近期目标:2010年总人口数390万人,城镇总人口比重达85%,滇池水体总体达到V类水标准,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2.中期目标:2020年总人口数450万人,城镇总人口比重达90%,滇池水体总体达到Ⅳ类水标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3.远期目标:2030年总人口数490万人,城镇总人口比重达92%,滇池外海达到Ⅲ类水标准,草海维持Ⅳ类水标准,把昆明全面建成适合滇池流域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条件和区域发展特征的现代化城市。

三、环滇池生态保护规划总体框架

(一)景观生态格局的总体框架

景观生态格局对于维持一个区域的生态安全和支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根据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地貌特征、社会经济布局,借鉴昆明城市总体规划和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成果,将滇池流域景观生态格局概括为“2类3区4廊5片”,分别论述如下。

1.“2类”:两大生态类型滇池流域的两大生态类型分别指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和人工生态系统类型。目前城镇生态系统在整个滇池流域土地总面积中仅占十分之一,对整个流域的生态格局和生态安全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是滇池污染和流域生态破坏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城市化率的提高,必然伴随着城镇用地面积的增加,在此过程中应避免其无序扩张、连片发展,特别是要避免昆明中心城区进一步“摊大饼”式扩张,在人工生态系统之间必须留出足够的自然生态系统,形成分散组团式空间发展模式。

2.“3区”:三大生态分区

根据滇池流域的地形地貌和水文特征,可以将整个流域大致分为山地水源涵养保护区、台地开发建设控制区和湖滨平原开发建设区三大生态区。山地区重点要加强林业保护和建设,提高森林郁闭度,严格控制城镇建设、工矿和农业开发活动对生态系统的扰动。台地区是城镇建设的重点区域,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控制,避免城镇之间的连片发展,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屏障,形成分散组团式布局。湖滨平原的开发建设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强度和总量,另一方面要在滇池生态核心区外围构建生态保护过渡区,形成滇池生态防护带。

3.“4廊”:四种生态廊道环滇池道路生态廊道:主要目的是形成环滇池景观游览和生态防护带,提升环滇池的土地和景观利用价值,进而带动沿线城镇的生活经济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昆明市向外疏散的人口和产业,使整个流域的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趋于合理。

环滇池生态防护廊道:在环滇池道路内侧到滇池生态核心区边缘,构建生态防护过渡带。功能包括消纳集中处理后排放的城镇污水和暴雨径流挟带的污染物,有效削减进入滇池的污染负荷;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繁衍场所,提高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安全性;提升环滇池旅游圈的景观价值和土地利用价值。

环滇池截污廊道:对于防治滇池水污染,提升本地区的生态承载力至关重要。

主要河流生态廊道:河流生态廊道包括河道、漫滩、河岸、堤坝和部分高地。

4.“5片”:五个生态保护片

(1)湖滨生态控制区,包括了滇池生态核心区和环滇池生态防护过渡带,具体包括高海公路以东,广福路以南,呈贡、晋宁两县的临湖平原、部分山地、丘陵和台地,土地总面积117k㎡;

(2)滇池盆地生态农业发展区,该区域为扣除滇池湖滨生态控制区和城市发展控制区的滇池盆地地带。主要包括呈贡、晋宁两县和西山区的平原和中山、丘陵地带,土地总面积269k㎡;

(3)滇池盆地城市发展控制区,该区域包括昆明市主城区和主城规划区,是城市、城镇和经济活动布局的重点区域,土地总面积357k㎡;

(4)水土流失治理区,主要包括滇池盆地以外西山、呈贡、晋宁3个县区的半山区和山区,土地总面积1266k㎡;

(5)松华坝饮用水源保护区,主要包括嵩明县的白邑、阿子营、大哨3个乡和官渡区的双哨、小河、龙泉。双龙4个乡镇,土地总面积为602k㎡,其中山区、半山区占90%以上,是滇池流域的主要水源。

四、环湖截污和湖滨生态建设规划方案

(一)环湖截污工程规划方案

滇池环湖截污治污工程是滇池综合治理“控源”最根本的措施。根据滇池周围污染源的分布特点,将环湖地区分为滇池北岸(主城区)、呈贡、晋宁、昆阳、西岸(含海口片)5个片区,构建环湖截污干管、截污沟及生态带,全长97km;建设污水提升泵、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120万t/d。

(二)湖滨生态建设规划方案实施环湖生态带建设是实现滇池流域生态

系统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环湖生态系统规划区包括滇池水源涵养区和滇池盆地区,其中:水源涵养区1 600k㎡、盆地区l 320k㎡。根据现状及规划建设情况,将盆地区分为滇池湖面、湖滨带(环湖生态带)、生态农业建设区、林地及其他用地共810k㎡及城市建设用地、交通用地510km2。湖滨生态带规划范围为滇池最低运行水位1885.5m至正常蓄水位1887.4m外延500m之间的地带,涉及滇池沿岸13个乡镇,面积约84k㎡。根据滇池保护条例对滇池水体的定义,将1885.5到l887.4外延100m的范围规定为滇池水体保护核心区,该区域内不准构建任何建筑物,区内现有村庄、企业全部迁出。核心区外延400m的范围为湖滨缓冲区,缓冲区内只能建设湖滨生态工程及与滇池保护有关的基础设施项目。湖滨生态带建设亦分为5个片区,总面积74.7k㎡,其中建设人工湿地23.5k㎡,恢复天

然湿地22.4k㎡,陡岸建设6.7k㎡,生态林建设22.1k㎡,涉及退田还湖93 350亩。

第五节现代新昆明建设成效

目前,昆明城市功能各项指标与2003年相比,变化明显。

建成区面积由143.1平方公里增加到212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面积由118 2.“万平方米增加到2 000万平方米;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6.24平方米增加到lO.14平方米;城市二环路以内道路总长986公里;公交车营运线路由11 2条增加到162条;公交车辆由1 688辆增加到2 500辆;城市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由8。72标台增加到14标台;居民出行分担率由1l%增加到20%;建成区人均居住面积由14.82平方米增加到17.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7平方米增加到33平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9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由6 3%增加到66.8l%;城市燃气普及率由91.8%增加到92%;城市气化率由8 9%增加到90%;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率95%;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由65.2%增加到85.38%;主城区绿地率27.12%;绿化覆盖率28.2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97平方米;城镇化率由38.6%增加到41.27%。

一、规划工作情况

完成了昆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报批工作,国家建设部已正式批复同意我市进行昆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编制了昆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出台了《昆明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对主城区55个片区详细规划进行了认真审查,编制完成了呈贡新城8个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明街历史文化保护紫线方案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开展了昆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

二、道路改造建设

主城区28条支路次干道整治工程。火车站片区永安路单行线道路、董家湾路口渠化、东风巷单行线次干道、永平路等28个路口、菊华和大树营两座立交桥底层、主城道路护栏、信号灯、导向牌、标线漆划等改造。2003年3月开工,2004年2月完工。

金碧路公交专用线交通综合整治工程。东起菊华立交桥,西止弥勒寺,道路全长4.38公里,双向6车道,设置站台8对。2003年5月20日开工,2003

年9月10日完工。

320国道(眠山一车家壁段)改扩建工程。起于眠山路口,止于车家壁,城市I级主干道,全长6.98公里,道路控制线58米,红线宽48米。2003年4月2 1日开工,2004年5月18日竣工。

官南路立交桥建设暨桥梁底部人文景观绿化工程。设计为四层苜蓿叶型互通式立交桥,主线桥宽18.4米,匝道桥宽9.2米,桥梁总长2848米。2003年9月29日开工,2005年7月11日竣工。

东风路近日公园路段下穿及地面文化广场工程。双向4车道,总长685米,其中:东敞开段138米,西敞开段142米,中部暗埋段长405米,隧道内车道净空4.9米。2004年3月10日开工,2005年1月1日下穿通车;2005年1月3 1日地面广场竣工。

西昌路公交专用线建设工程。起于云纺路口,止于西站立交桥引道以南,全长3320米,道路中间设15个公交站台。2005年3月1日开工,2005年6月1日竣工。

翠湖南路改造工程。起于东风西路,止于翠湖东路,全长1400米,路面宽6至10米。2005年6月1日开工,2005年6月lo日竣工。

昆洛路改扩建工程(含朱家村立交桥)。北起朱家村三岔路口,至呈贡前卫营村,全长22.7公里,全线共建5座大型立交,道路红线宽度80米,双向10

车道。2003年8月27日开工,2006年5月23日竣工通车。

东三环道路建设工程。起于世博圆盘,止于朱家村立交桥,全长8350米,为城市I级主干道,红线宽50米,双向8车道。2003年10月30日开工,2006年5月23日竣工通车。

南三环道路改扩建工程。西起于滇池路,东止于兴科路,全长3.65公里,红线宽45米,双向8车道,支线控制红线25米,支线道路长600米。2003年7月开工,2004年12月30日竣工通车。

北京路延长线公交专用道整治工程。南起于环城北路口,北止予烟草路口,全长4.985公里,红线宽40“O米。2006年6月10日开工,2006年11月30完工。

广福路改扩建工程。起于滇池路,止于广卫立交,全长14.5公里,道路红线宽45—8米,绿化红线宽108米,为城市I级主干道。2006年1月7日开工,计划2007年3月完工。

高海公路建设工程。起于高蛲枢纽立交,止于海口镇,全长30.32公里,主线为6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宽26米,辅道长27.5公里。2003年3月11日开工,2006年12月底完工。

国道昆明东连接线工程。全长31.607公里,分主线和支线两部分,主线北起乌龙村北侧接昆曲高速公路,南止广福路跨接昆玉高速公路,支线西起东二环路大树营立交,止于两面寺立交与新机场高速公路相接。2004年3月开工,200 6年12月底试通车。

三、绿化建设朱家村立交桥底部绿化景观工程——通过国内、外公开招投标确定方案。绿化19万平方米。2006年2月开工,2006年5月底完工。

昆洛路沿线绿化景观工程——绿化面积47.98万平方米,全线双向10—12排常绿树及色叶树种,沿线运用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三层次的有机结合,形成生态廊道的景象。2005年4月开工,2006年5月底完工。

主城一、二期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工程——2006年拆除临时违章建筑38万平方米,新建绿地160万平方米。

东、南二环拆行工程——拆迁量17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9万平方米。将建成“一带、五园、六片”,展示春、夏、秋、冬不同特色的绿化景观。

四、滇池治理

加快人滇池河道整治步伐,完成枧槽河、明通河下段(大清河)整治工程,开工船房河、乌龙河综合治理,启动盘龙江中段水环境治理。

采莲河整治工程:两岸埋设箱型沟和管道进行截污;按百年一遇防洪标准改造河道、河堤、桥、闸;一污厂新建一座8万吨泵站,调中水确保采莲河景观用水;河道两侧设置3米~10米绿化带;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2002年2月27

日开工,2003年3月21日竣工。

目前,草海水体已基本消除黑臭,外海水质已从劣V类恢复到V类,滇池水体水质总体保持稳定。

五、城市管理

延伸城市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城市管理的基础性作用,以解决市民群众所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强化执法管理,依法行政,出台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户外广告审批设置、环卫垃圾管理、出租汽车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推行门前三包,整治占道经营,实施道路养护市场化运作,启动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粪便处理场项目建设,建立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推广运用“数字城管”,下移城市管理重心,实现了城市管理常态化。

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

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 1. 总则 1.1 任务的由来 1.2 规划编制的范围(行政辖区) 1.3 生态县、生态市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1.4 规划编制的依据 (1)国家和地方环境、资源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 (2)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中长期发展规划 (3)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规划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环发〔2003〕91号) (5)相关生态省建设规划 2. 基本情况与趋势分析 2.1 自然地理状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 2.3 生态环境现状 2.4 主要资源状况 2.5 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趋势分析 2.6 生态县、生态市建设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对比《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环发〔2003〕91号),找出差距,分析原因。 3. 生态县、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3.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的关系,以人为本,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重视生态人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协调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区域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

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共赢”。 (2)因地制宜的原则。从本地实际出发,发挥本地资源、环境、区位优势,突出地方特色。 (3)量力而行的原则。不贪大求全,不盲目攀比。通过规划编制,选择生态县、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作为突破,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4)便于操作的原则。规划要与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相衔接,与相关部门的行业规划相衔接。规划目标与措施应尽可能做到工程化、项目化、时限化。 3.2规划时限 以规划的前一年为基准年,分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应与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或中长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 3.3规划目标 3.3.1 总体目标 对生态县、生态市建设的预期目标进行定量与定性的描述,以充分展示规划远景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可按规划的不同时限确定总体目标。 各地根据实际,生态县创建一般以5-10年为期,生态市创建一般以5-15年为期。 已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地区,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的目标、任务,要与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相衔接。 3.3.2具体建设指标 具体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类,参见《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环发〔2003〕91号)。各地可结合当地实际对指标进行补充。指标的确定应与不同规划期的目标相一致,并便于阶段工作考核。 3.3.3规划指标体系 列表表述生态县、生态市规划建设时段和指标值。 3.3.4 生态县、生态市建设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4. 生态功能区划(依据省域生态功能区划制订) 4.1 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4.1.1 生态功能区的基本概况 4.1.2 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特点、生态敏感性、生态功能服务重要性评价,以及主导功能定位 4.1.3 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方向 4.2 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功能区划的关系 重点说明区域主导生态功能,阐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明确禁止、限制和鼓励、倡导发展的产业方向及建议。

国际会展中心工程监理大纲

监理大纲 1 工程项目概况及特点分析 1.1 工程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XXXXXXXXXXXXX。位于XXXXXXXXXXXXX,用地面积9100m2,总建筑面积134286m2。主要用途作商业、会展、豪华公寓及与万豪酒店配套之宴会厅。该工程的地上部分裙房7层,塔楼42层共49层,建筑总高度179.30m(民权路路面以上)。地面以下5层(民权路路面以下计)地下室底面标高-26.00m。建筑外形简洁而方正的体量,特别是塔楼正方形的竖向微微起弧收分,使三维造型在透视上有腾升之感和现代感,成为都市中心区的又一个标志性建筑,并与紧邻XXXX形成整体化的群体造型,成为群体建筑在都市中心的突出地标。 本工程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塔楼部分采用钢管砼结构模式,裙房采用框架短肢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本工程的基本抗震烈度为三度,抗震等级框架为三级,核心筒二级。 1.2 工程项目特点 1.2.1本工程处于xxxxxxxxxxxxxx,施工安全极为重要,材料堆放等必须周密统筹策划,它与整个工程的三控关系极为密切,利用裙房屋顶作二次施工场地,进行周密的策划与控制是必须的。但现在屋顶荷载设计3KN/m2(见P6页)不能满足施工荷载的要求,将严重制约工程施工进度,应考虑在设计过程中就将裙房屋顶利用作施工场地的控制与策划工作。 1.2.2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要根据业主的总体安排进行,根据我司的经

验,这种超高层建筑业主可能分二阶段施工,第一次将裙房全面竣工投入使用,再施工塔楼部分;第二种考虑一次性全面施工到顶,对这两种考虑我司将按业主的选择与业主共同策划编制进度控制与技术管理工作。 2 监理范围 工程质量、投资、进度、安全、目标控制、合同、信息管理及协调工作。 3 监理目标 3.1 质量控制目标 按照设计文件、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控制、监督和管理。认真审查施工工艺方案、作好事前控制。对重要分项工程编制专项监理实施细则(如:桩基、筏基开挖、护壁工程、桩基础工程、框架高强混凝土施工、钢管砼施工、防水工程、中央空调系统、电梯系统、智能化系统、防水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危岩治理、施工测量、建筑装饰等),紧密配合质量监督站把好质量关,预防和制止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不利因素。严格执行工序检查、分部工程交验及混凝土浇筑许可证制度。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合同、技术规范、图纸规定的质量要求。达到重庆市优质结构工程奖、巴渝杯及国家鲁班奖。 3.2 投资控制目标 按合同规定严格按照计量支付程序,作好工程计量和费用支付的核定和管理。提前预控,预防施工索赔。为业主把好投资(特别是计量)控制关,力争工程优质按期完成,并且投资最省。 3.3 进度控制目标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课程作业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述 概况简述 学院名称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及班级土管1班姓名何建明学号201131160707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述 一、基本情况与修编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要求,市规划国土委对国务院批复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和完善,于今日公布新一轮总规。 专家表示,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指导各项建设发展的综合部署,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指导城市建设的根本性蓝图。在特区进入第二个发展的30周之际,本轮总规充分体现了以全球视野谋划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承担了在全国率先探寻城市转型路径的重要使命。它的公布,必将以城市转型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土地的高效利用,加快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步伐,引领国家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对深圳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规划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改革和创新,探索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路径。 2、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的理念,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3、提升城市在区域和国家整体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应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4、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更好地服务香港,支持香港繁荣稳定,在粤港澳合作中发挥先行、先导、先试的示范作用。 5、在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综合调控职能,统筹协调城市发展。 三、城市性质 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四、城市职能 1、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践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科学发展模式的示范区。 2、国家支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服务基地,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性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3、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基地。

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发言

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发言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生态市的基本概念和目标要求生态市是指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县级行政区域。 生态市是县级规模生态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最终目标。 其主要标志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环境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化形成并不断发展;城乡环境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生态市有六个基本条件:一是制定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并通过同级人大审议、颁布实施。 二是全市以上的乡镇达到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或通过验收,达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标准。 三是有独立的环保机构,并为一级行政单位,乡镇有专职的环境保护工作人员。 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四是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

五是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与建设卓有成效。 六是资源利用科学合理,未对区域内其它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环境影响。 生态市的创建,坚持国家指导、地方自愿的原则进行;最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考核验收由国家环保总局组织,通过后命名。 生态市的建设考核指标分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大类共项。 这些内容全部体现在《诸城生态市建设规划》中。 二、《诸城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基本情况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生态诸城的决议》,对生态市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 这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认真贯彻落实人大决议,我们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重点抓了三项工作。 (一)明确指导思想,把握好应遵循的原则《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和《潍坊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理念,抓住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三大重点和产业结构优化、污染综合防治、水资源优化

国际会展中心综合体建设施工方案书

国际会展中心综合体建筑施工方案书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编制依据 (15) 第三章工程概况、招标要求及工程特点 (17) 3.1 工程概述 (17) 3.1.1 工程位置及招标范围 (17) 3.1.2 工程建筑设计概况 (17) 3.1.3 工程结构概况 (18) 3.1.4 场区地质情况 (21) 3.1.5机电安装工程 (22) 3.2 工程特点、难点分析 (22) 3.2.1 工程特点 (22) 3.2.2 工程施工与管理难点分析与对策 (23) 第四章总体策划及部署 (27) 4.1 施工总体策划 (27) 4.2 项目管理 (28) 4.2.1 项目管理目标 (28) 4.2.2 项目管理机构 (29) 4.3 施工进度计划 (33) 4.4 施工力量安排 (34) 4.5 机械组织 (34) 4.6 土建施工区划分及施工组织顺序 (35) 4.6.1 施工区域的划分及施工组织 (35) 4.6.2 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及施工组织 (35) 4.6.3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顺序 (36) 4.7机电安装区段的划分与施工流水顺序 (39) 4.7.1区段的划分 (39) 4.7.2施工流水顺序 (39) 第五章现场总平面布置 (42) 5.1施工现场现状、施工总平面布置总则、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及依据 (42) 5.1.1 施工现场现状 (42) 5.1.2 施工总平面布置总则 (42) 5.1.3 布置原则 (42) 5.2 施工场道 (43) 5.2.1 道路布置及做法 (43) 5.3 现场CI管理及布置 (44) 5.3.1 出入大门 (45) 5.3.2 现场围蔽 (45) 5.3.3 生产设施 (45) 5.3.4 办公设施 (47)

2013昆明住建局事业单位考试题

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见整理的资料(能下载二级建造师法规的视屏听最好) 多项选择 1、招标投标的原则:公平、公开、公正、诚实信用原则 2、一栋楼有四层楼,甲乙丙丁分别买了一层,并办理了产权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甲乙丙丁对该楼的外墙广告收益拥有同等的权利 B.甲在一楼,对三四层的楼板没有权利 C.甲要卖房子,乙丙丁拥有优先购买权 D.丁在天楼修花园要争的甲乙丙的同意 3.建筑工程中建筑物的保修期(ABD) A.主体建筑同合同规定使用期 B。有防水设施的为5年 C.取暖设备2年 D。电线等设施2年 简答题: 1抵押和质押的区别 答: 1. 权利性质不同:抵押包括动产抵押、不动产抵押和权利抵押,受权利抵押标的之限制,该权利的性质为依附于土地所有权上的使用权,是一种不动产上的权利; 质押是将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并以占有的维持作为优先受偿权的担保方式,设定质权的权利,不能与质权的性质相冲突。质权为设定于动产上的担保物权,而不能在不动产上设定质权,故设定质权的权利往往限于动产上的权利。 2.标的物不同:抵押的标的物通常为不动产、特别动产(车、船等);质押则以动产为主。 3.生效条件不同:抵押要登记才生效; 质押则只需占有就可以;不需要办理登记,从交付起生效。 4.担保效力不同:抵押只有单纯的担保效力;质押中质权人既支配质物,又能体现留置效力。 5.权利实现途径不同:抵押权的实现主要通过向法院申请拍卖;质押则多直接变卖。 2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答:1.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2.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3.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4.有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5.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3第四十五条,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应急措施有哪些? 4在招标评审过程中,哪些情况可以视为投标无效? 论述题: 1我国《物权法》中什么叫土地征收?土地征收具有什么特征? 《物权法》第42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

2007-2020年深圳市宝安区生态区建设规划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1条规划背景 为贯彻落实《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加强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生态区建 设实施办法》(深宝府【2007】1号),缓解宝安区社会经济发展、资源 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各类矛盾,顺利实现建设环境优美的 国家生态区的发展目标,遵循国家《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 纲(试行》、《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要求,编 制本规划。 第2条规划性质 本规划是指导宝安区生态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城区总体规划的修编以及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提 供指导和依据。 第3条法律效力 本规划提交宝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后,由宝安区人 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宝安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执行。 本规划提出的目标与措施应纳入宝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实 施。 本规划为开放性规划,应定期评估实施情况,不断进行补充与完善。第4条规划范围 宝安区行政辖区内的全部陆域及近岸海域,总面积712.95 km2,包括 光明新区和新安、西乡、福永、沙井、松岗、石岩、观澜、龙华、大 浪和民治十个街道。

第5条规划时限 鉴于本规划编制主要目的,规划时间范围确定为2007~2020年,规划 的基准年确定为2006年。规划近期为2007~2010年,规划中期为 2011~2015年,规划远期为2016~2020年。以规划基准年为基础,以 规划近期为重点。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指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第6条指导思想 以建设和谐社会、绿色城市为目标,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运用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和 环境的关系,以人为本,以自然生态、环境支撑、生态经济、资源保 障、生态社会、能力保障六大体系建设为重点任务,走绿色生产、生 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7条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高效原则、循环经济原则、针对性原则、便于 操作原则。 第二节规划控制目标与指标体系 第8条规划控制目标 持续推进生态区建设工作,构建绿色城区。 ——经济发展: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清洁生产企业和通过ISO14000认 证企业比例不断提高。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单位能耗、水耗持续 降低,2010年和2020年单位GDP能耗分别控制在0.5吨标煤/万元、 0.4吨标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分别控制在20 m3/万元和 16 m3/万元。 ——生态环境保护:严格保护生态用地,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保持在40.62%,不断提升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指标; 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2010年和2020年COD排放量分别控制在 排放量控制在1240吨。加大环保投入,全面16700吨和9600吨,SO 2 提升环境质量,2010年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远期进一

官方: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2016-2020)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2016-2020年)及线网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规划单位: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环评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一五年九月

一、规划基本情况 (一)规划背景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成都市规划部门开始进行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确立了由十字骨架构成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形态,2000年编制完成第一版《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05年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08年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2004-2015年)》,2011年在原有轨道交通线网基础上重新编制新一轮的《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2年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7年),2015年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调整方案》。 随成都城市快速发展,为进一步引导支撑天府新区规划发展、支持“双核共兴”规划目标、进一步完善中心城线网、缓解中心城拥堵、城乡统筹发展、支持外围新城的发展需求,对《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年》进行修编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二)规划概况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修编(2016-2020)及线网规划》方案新建项目为: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10号线二期、11号线一期、17号线一期,修编后规划共新建线路124.2km,其中地下线78.1km,高架线46.1km,规划新建车站66座,车辆段4处,停车场4处,主变电所9座,工程总投资774.6亿元。

XXX展览馆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完整版)

展览馆建筑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16 第一节编制依据---------------------------------------- 16 1.1.1 国家法律、法规-------------------------------- 16 1.1.2文件依据-------------------------------------- 16 1.1.3 国家标准、规范、规程-------------------------- 16 1.1.4 行业标准、规范、规程-------------------------- 18 1.1.5地方标准-------------------------------------- 19 1.1.6企业标准-------------------------------------- 19 第二节编制原则---------------------------------------- 19 第二章工程概况 ------------------------------------------ 20 第一节工程简介---------------------------------------- 20 2.1.1工程建筑设计概况 ------------------------------- 20 2.1.2工程结构设计概况 ------------------------------- 22 2.1.3机电专业设计概况 ------------------------------- 24 2.1.4工程地形、地质及水文气象概况-------------------- 25 第二节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26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28 第一节项目管理目标------------------------------------ 28 3.1.1安全生产目标---------------------------------- 28

建瓯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建瓯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2011—2015年) 前言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上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要求,这既是对过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反思,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突破。胡锦涛总书记2010年春节亲临福建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在《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发布之际实地指导;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先后来到福建,对海西建设细致关心与具体指导;多个中央部委、中央企业协力支持海西战略实施推进,为在新起点上加快推进海西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福建省迈入了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国务院批复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具体目标、任务分工、建设布局和先行先试政策。闽北作为福建生态资源大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设生态市,自觉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事关大局、事关未来,意义重大。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2000年以来,国家先后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出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近期和远期目标。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进一步要求推动生态环境建设。 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2年3月,福建省第九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目标。同年8月,福建省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第四个生态省建设试点。2004年11月,省委、省政府正式颁布《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闽委发[2004]15号),明确提出建设福建生态省的目标,并提出各市、县(区)政府要按照《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加快组织编制市、县(区)生态建设规划,并经同级人大批准颁布实施。 南平市生态优势明显,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00年11月,南平市政府向省环保局报送了《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请示》,并报请国家环保总局批准。2001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88号文批准南平市为全国第六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2008年12月,南平市顺利通过了环保部授权福建省环保局组织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初审验收,并报环保部审核命名。 面对新的发展要求,建瓯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市的战略部署,提出既要主动融入海西发展大局,力争在海西绿色腹地建设中求先行、当前锋、作贡献,着力打造海西绿色腹地经济强市,又要把建设生态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规划,与南平建设海西绿色腹地相结合,与本地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状况相适应,形成建瓯的创建特色和模式,使建瓯的生态市建设走在南平市、福建省前列。创建生态市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事关全市乃至南平市跃升发展的战略任务,将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本规划时段为2011~2015年,规划到2014年基本达到生态市建设标准,到2015年初步建成绿色突显、工贸发达、生态休闲、文明和谐的闽北绿色生态经济强市,率先在南平、全省中建设成生态市。 生态市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举全市之力投入并参与生态市建设,按照国家生态市考核标准、福建生态省建设和南平生态市建设要求,从全市实际出发,编制了《建瓯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提出生态市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发展思路,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和工作措施。本规划纲要是建瓯市建设生态市的指导性文件,是各乡镇和各部门编制相关规划以及实施方案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生态市建设的基础条件 一、市情概况 1.地理环境

某国际会展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国际会展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总论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概况 三、项目开发的作用 第二部分会展业概述 一、会展业及会展经济的概念 二、本研究报告重点关注的会展 三、会展业发展概述 第三部分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依据 一、项目建设背景 二、项目提出理由 第四部分市场初步预测 一、概况 二、国内市场概况及发展趋势 三、国际市场概况及发展趋势 第五部分建设规模与内容 一、建设规模的确定 二、建设内容 第六部分某某会展场馆项目对比分析第七部分某西海岸房地产项目对比分析

第八部分某某会展业的SWOT分析 一、某某会展业的优势分析 二、某某会展业的劣势分析 三、某某会展业的机遇分析 四、某某会展业的挑战分析 第九部分博鳌亚洲论坛对会展业的影响和带动 一、博鳌亚洲论坛对会展业的影响 二、博鳌亚洲论坛对会展业的带动 第十部分项目经济测算 第十一部分社会评价及结论 一、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二、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 三、社会风险分析 第十二部分结论 第十三部分投资开发建议 一、项目核心战略 二、相关建议 三、综合分析 第一部分项目总论 一、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某国际会展中心 (二)项目性质:新建项目

(三)研究范围 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及《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的要求,本可行性研究报 告不仅论述了某市国际会展中心项目的必要性、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及其所带来 的社会效益等,而且对于其经济效益方面也做了分析。具体研究范围如下: 1、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 2、市场初步预测 3、项目规模与内容 4、某某会展场馆项目对比分析 5、某西海岸房地产项目对比分析 6、某某会展业的SWOT分析 7、博鳌亚洲论坛对会展业的影响和带动 8、项目经济测算 9、社会评价及研究结论 10、投资开发建议 二、项目概况 (一)拟建地点:某市长流新区 (二)建设规模与目标 1、建设规模 按照整体规划,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410000㎡。

云南省昆明市建设局建筑工程深基坑管理办法

云南省昆明市建设局建筑工程深基坑(槽)施工安全 生产专项整治规定 状态:有效发布日期:2007-11-06 生效日期: 2007-11-06 发布部门: 云南省昆明市建设局 发布文号: 第一条为加强建筑工程深基坑(槽)施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预防施工坍塌事故发生,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关联法规: 第二条凡在我市从事建筑工程新建、改建、扩建等活动的有关单位,均应遵守本细则规定。 第三条本细则所称深基坑(槽)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的基坑(槽)、或深度未超过5m但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槽)。基础施工中的高切坡是指岩质边坡超过30m、或土质边坡超过15m的边坡。 第四条建设单位应当向设计及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等有关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建设单位因建设工程需要,向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查询前款规定的资料时,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应当及时提供。 第五条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保证基坑开挖、坑壁支护、基坑施工符合基本建设程序,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第六条勘察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提供的勘察文件应当真实、准确、满足建设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安全的需要。

第七条工程设计 (一)边坡与基坑的支护设计必须由持有岩土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 (二)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对涉及深基坑的重点部位和施工的关键环节在设计文件中应注明,并对工程安全性提出指导意见。 第八条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 深基坑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方案由施工单位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施工单位的技术和安全等部门的专业人员以及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理工程师根据各自的职能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 第九条专家论证审查 (一)严格按照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通知建质【2004】213号执行。 (二)建筑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对已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审查,审查内容同时包括审核边坡与基坑支护施工图是否按其方案评审时的专家意见进行设计。 (三)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组必须提出书面论证审查报告,施工单位应根据论证审查报告进行完善,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实施。 (四)专家组书面论证审查报告应作为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附件,在实施工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安全专项方案组织施工。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当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提供下列资料,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查: (一)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地下管线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 (二)出具意外伤害保险缴费证明; (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四)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专家评审意见及施工图设计; (五)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六)专家组论证审查报告。 关联法规:

昆明市规划发展及产业结构

市规划发展及其产业结构 城市未来12年总体规划修编方案自8月3日开始公示以来,引起了市民的强烈关注,他们纷纷涌向市规划展览馆,一睹新即将迎来的巨变。 中央商务区、金融次中心、主城副中心……主城区各区域的功能将得到明确,正在进行公示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方案中明确,未来新由主城、呈贡新城、空港经济区组成核心区域,城市拓展空间以东南、东北两个方向为主。其中首次明确未来将主要依托米轨线的改造,组成服务主城和呈贡及市域重要城镇的线网。至此,未来主城发展布局将迎来重大变革。 主城向东南、东北扩 根据规划,中心城区围含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的全部行政辖区;西山区的主城二环路以地区的福海、前卫、马街、碧鸡四镇;呈贡县的洛羊、龙城、斗南、吴家营、大渔、马金铺六乡镇。总面积为1722平方公里(含滇池草海水域10.7平方公里)。 规划明确,城市的空间拓展方向应以东南、东北两个方向为主,远景向滇池流域外拓展空间。未来将由单纯的滇池流域聚集式发展模式,转向流域外并举发展的“轴向、多组团”发展模式,将形成沿主要交通轴有序扩展的多中心网络城市。 未来主城区将形成“核心—网络、两轴、两带”的开放式城市空间结构。由主城、呈贡新区、空港经济区组成的中心城作为核心区域,依托绕城公路系统和快速道路系统构成交通网络,中

心城、、昆阳、晋宁新城等城市组团,形成“核心—网络”的协调分工和网络化格局。 确定南北向发展主轴,北翼以昆曲高速公路为主,南翼由昆玉高速公路、昆洛公路、南昆铁路、泛亚铁路等组成,是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发展轴。 集中西山、滇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城市生态控制带;集中轿子雪山风景区、寻甸红色旅游风景区、九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石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阳宗海旅游度假区等市重点的风景区为城市生态景观控制区。 形成五大功能区 规划明确,未来主城区将以二环路为界,划分为二环路以城区、北部城区、西部城区、南部城区和东部城区五个功能区。 按照该规划,二环以的主城区围,将提高全市性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比例,降低人口密度。主城北部城区有污染的二类和三类工业用地将逐步转移外迁;西部城区也将搬迁疏散二、三类工业项目;南部城区将结合巫家坝机场的搬迁,改造机场片区,与会展中心、宝海公园等统一规划成为南部城市副中心。同时以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草海生态公园、大观公园的建设为主,保护好湖光山色的生态景观视廊,形成体育休闲、旅游度假、生活居住、行政办公和对外交通等各种功能集中的地区;东部城区优化经开区布局,作为新型工业集中发展的聚集区。 省级行政办公用地,主要集中在主城南部家片,滇池路与广

深圳绿地系统规划

深圳绿地系统规划--

————————————————————————————————作者: ————————————————————————————————日期: ?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指导深圳市绿化建设项目的安排,加强全市绿化工作的规划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深圳 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 003-2005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技术纲要办法(试 行)》和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结合深圳市的 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本项目的规划范围为深圳市行政辖区,包括深圳经济特区(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和宝安区、龙岗区,总面积20 20平方公里。 第三条本规划的期限为2004-2020年。 第四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图纸以及说明书组成。 第五条根据深圳实际情况,建设由“区域绿地—生态廊道体系—城市绿地”组成的城市绿地系统。与此相对应,本次规划所指的绿地, 既包括城市建成区内各项绿化用地,也包括建成区外对生态环 境改善起积极作用的林地、园地、耕地、牧草地、水域等各类 生态绿地,前者主要对应于各级城市绿地的分类规划,后者纳

入区域绿地和生态廊道体系范畴。 第六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全市绿色开敞空间总的建设指引。在规划期限内,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与绿色开敞空间相关的规划、 绿化及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规定。其他各种类型的开 敞空间规划应与此相协调,实现城市生态空间资源合理保护与 有效利用的“双赢”。 第二章目标和原则 第七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1、全面提高城市绿化质量,优化绿地布局结构,提高绿地配置 和养护水平,丰富城市景观效果,缓解深圳乃至区域的快速城市 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实现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 2、加强对区域和城市生态具有重大影响的生态绿地、沿海滩 涂、河流水系、各类湿地的保护和绿化建设,实现区域生态环境 的共保、共建和共享,维护城市和区域的生态安全。 第八条建设生态城市,推进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 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建设国际化城市和现代化中心城市的 发展目标,以及建设高科技城市、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区域性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阶段设计工作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工程建设项目部设计部工作总结 ——初步设计阶段 一、初步设计概况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工程是由日本黑川纪章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简 大型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183030m 2002年7月19 审查,历时185天。 月21日至10月2310月23日至12月2 年12月3日至2003年1月17日,主 2003年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工程初步设计文件通过由河南省计委主持的专家审查。 在初步设计阶段,设计部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参加由项目部组织对国内已建或在建的会展中心工程的考察。 2、通过公开招标,委托西勘院完成地质初勘、详勘工作。 3、委托市文物局完成场地文物勘察工作。 4、委托市环保局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5、委托湖南长顺工程建设监理公司进行工程设计监理。 6、通过召开招标、委托河南省建科院完成试桩桩测工作。 7、召开初步设计技术分析会、结构优化会、建筑功能优化会和智能化设计专题论证会。 8、委托公安部四川消防科研所和天津消防科研所对消防性能化设计进行安全性评估。 9、参加欧洲消防专题考察。 10消防 11 12 13 取得了显着的成果。 设计部重点抓了展览中心桅杆吊索钢屋盖结构的优化,通过调整桁架结构和在砼支承构架上增放支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桅杆吊索体系的压力,改善了原有屋盖在安全性、可靠性方面的不足。同时,在抗震设计中,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修改初步设计文件时,ARUP公司补充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等相关的内容,并对原设计中未严格执行我国规范的内容进行了修改。

消防设计是本工程的另一大难点。消防设计要求的内容远远超出了国家现行防火设计规定所涵盖的范围。设计中采用灭火系统的种类多,其中不少新型灭火系统,如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智能水炮灭火系统等,缺少相关的设计规范。为此设计部组织消防专题论证,确定了对本项目中存在的“防火分区面积超限、人流密度大和安全疏散距离超限、超大空间防排烟以及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烟设施,钢结构耐火保护等疑难技术问题,采用 能目标和要求。 展览中心钢屋盖材料用量对比。(见表1) 单位:t

昆明城市建设的问题和现象

城市管理学期末论文 题目:昆明市城市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及原因分析 班级:10行管B班 姓名:刘文沛 学号:104040270

昆明市城市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及原因分析 昆明是古滇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古地质遗存和文化遗存丰富,风景名胜独特,有着多民族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城濒临浩瀚的滇池,四周青山环抱,形成美丽的山水城市特点,从唐代建城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自元代设立行省以来,一直是云南省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有国家级风景区3个,旅游业十分发达,目前正按"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商贸旅游城"目标建设发展。 昆明过去存在的缺点是:1、城乡覆盖面窄2、建设缺乏指导3、城中村发展无序,基础设施落后4、公共空间,公共绿地缺乏5、交通拥堵等等。这些都是现在新昆明城市建设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我认为交通拥堵和城中村发展无序,基础设施落后是重中之重。下面我浅谈下我对这两个问题的一些浅见。 “城中村”问题 “城中村”是中国各地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产物,集中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新旧体制交替和磨合中的各种矛盾,具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根源,其存在严重影响了城市化进程。随着云南省昆明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昆明市委、市政府对“城中村”改造项目也提到了重要日程,并从2008 年起展开了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昆明城中村从城市核心区到城市边缘均有,并随着昆明城市空间的扩展迅速向四周拓展;同时,随着昆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建成区内的城中村还未得到有效解决,建成区外围的农村村落也正面临着成为新的城中村的处境。从某种意义说,城中村已成为昆明市城市化发展的瓶颈,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和谐昆明的建设。以西山区为例: 一、西山区“城中村”的现状 (一)基本情况 西山区建成区内有城中村115 个,占昆明336 个城中村的34%,为四城区中城中村数量最多。同时,大量存在的城中村缩小了西山区城市发展的空间,成了西山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如何突破新的发展“瓶颈”,实现西山区新的跨越,创造新的历史辉煌?成为西山区决策层在思考的战略性问题。

关于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专项经费预算

关于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专项经费预算 审核结果的公示 根据财政部财建[2001]第591号《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暂行规 定》,市投资评审中心对常德市环保局报来的常德市生态市建设规 划编制专项经费预算进行了审核,现将审核结果公示如下: 一、工程简介: 1、项目概况:常德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包含前言、生态市建设的宏观背景和现实基础、生态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生态市建设的实现目标和建设步骤、生态市建设的现实条件和能力、生态市建设的生态功能分区、生态市建设的主要任务、生态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创建生态市的政策措施及附件等十个部分,分为《常德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大纲》、《常德市生态市建设规划》两个阶段,编制工作时限约一年。 2、资金来源:政府投资 二、审核依据: 1、常德市环保局《关于常德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专项经费的请示》及批复; 2、常德市人民政府常政发[2005]12号《关于加强生态市建设的意见》; 3、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3]91号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通知》。 三、审核中的主要问题及说明: 虽然国家环保总局早在2003年即下发了生态市建设指标,但截至目前国家仍没有有关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收费标准。该项目所需

经费预算为设计部门根据市场行情编制,按照深圳特区标准,在我市显然偏高。 ㈠、科研业务费 1、考察调研费用10万元:按项目组成员10人计算,调研时间一个月,每人只需5000元,审定金额为5万元,核减5万元。 2、测试分析:由监测布点和分析两部分构成,其中前者可在设计部门指导下,由市环境保护部门完成,这部分费用只需5万元,核减5万元。 3、模型、数据库处理:原列处理费用10万元,由于该费用为纯技术处理工作费,除研究人员工资外无其他成本,建议暂按8万元考虑,核减2万元。 4、交通差旅费:由于工作时间长、范围广,同意暂列20万元,不予核减。 5、文献资料费:由于该项目为我市创建工作的一部分,而领导小组成员为政府各部门有关领导,其图文资料只要有的均可无偿提供,不足部分须从国内其他环保部门购买,建议控制在5万元以内,核减5万元。 6、讨论评审费: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的5次讨论会议,按市场价测算,每次只需1.5万元,5次合计7.5万元,核减2.5万元。 以上小计50.5万元,核减19.5万元。 ㈡实验材料费 实验材料费已记入测试分析费,主要由计算机耗材组成,根据设计成果,经测算只需2万元,核减3万元。 ㈢仪器设备费:原列仪器设备费5万元为新购置仪器设备,作为由资深设计部门,应该均有为工作服务的仪器设备,故只考虑折

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工程概况

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幕墙工程 建设地点:合肥市滨湖新区; 建设单位:合肥市滨湖新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建设规模:幕墙所占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幕墙投资约13000万元; 施工单位:浙江圣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合肥市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建设规模: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 质量标准要求:合格,确保“琥珀杯”,争创“黄山杯”; 本工程施工范围为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幕墙工程(2标段),9#、10#标准馆、主展馆、登录大厅、办公大厅及其所在的长廊幕墙、具体施工内容主要包括:石材幕墙制作与安装(3万平米)、铝板幕墙制作与安装(3万8千平米)、玻璃幕墙制作与安装(3万平米)、石材百叶制作与安装、外墙氟碳漆喷涂、金属护栏扶手制作与安装、金属地弹门制作与安装等,总幕墙施工面积约11万平米。 一、4#~10#标准馆; 标准馆长170米、宽80米、高21米,幕墙系统包括玻璃幕墙(12000平米)、铝板幕墙(33000平米)、石材幕墙(48000平米)工程造价约8100万元 1.玻璃幕墙 位置:4#~10#馆,外立面玻璃幕墙系统。 系统内容: 明框幕墙,有框玻璃地弹门。 玻璃:6mm(Low-E)+12A+6mm中空钢化玻璃. 明框铝型材:采用6063 T5或6063 T6铝材,外露型材表面氟碳喷涂处理,型材采用穿条隔热处理。 铝单板:铝板采用3mm厚氟碳喷涂铝板。 钢材:Q235B系列钢材,外露钢材、钢件采用氟碳喷涂处理。不可见位置钢材采用热浸镀锌处理。 保温:铝板背后100mm厚保温岩棉。 防火:1.5mm厚镀锌钢板,100mm厚防火岩棉,2小时防火时效,容重110KG/m3。 防水:采用防水透气膜窗洞口专项处理。 2.石材幕墙 位置:4#~10#馆,立面石材幕墙,包括室外部分、室内部分。 系统内容: 石材幕墙,石材格栅,石材格栅后衬铝合金百叶,石材格栅,有框玻璃地弹门。 石材:采用30mm厚花岗岩,表面为火烧面。石材采用短槽铝合金挂件连接。 钢材:Q235B系列钢材,外露钢材、钢件采用氟碳喷涂处理。不可见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