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检验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值得拥有的资料
是来自平时学习积累总结的
有问题的地方肯定有的
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大纲
(供预防医学专业用)
前 言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教学大纲是根据张卓然主编的《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供医学检验专业用
第3版)编写而成
教学分课堂讲授和课间实验两部分
本大纲主要内容为课堂讲授的理论部分
课间实验部分另见实验教学大纲
将理论部分授课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部分
要求教师讲深讲透
使学生深刻理解、记忆
并融会贯通;熟悉部分
要求教师详细讲解
使学生充分理解;了解部分
要求教师作一般介绍也可鼓励学生自学
以扩大学生知识面
通过教学
使学生掌握和运用这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为学习其他预防医学课程及从事由微生物所致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学时分配:讲课42学时
课间实验40学时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表
章 节
理论教学内容
学时数
实验
序号
实验教学内容
学时数
第1章
绪论、微生物与感染
2
实验一
细菌染色技术
3
第2章
细菌感染的实验诊断
2
实验二
葡萄球菌的检测
3
第3章
真菌感染的实验诊断
2
实验三
链球菌的检测
3
第4章
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
2
实验四
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的检测
3
第5章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1
实验五
非发酵菌的检测
3
第6章
球菌
2
实验六
致病菌药物敏感实验
3
第7章
肠杆菌科
4
实验七
鸡胚的病毒接种
3
第8章
弧菌科
2
实验八
鸡胚病毒培养物血凝滴度的测定 第9章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1
实验九
鸡胚原代细胞的培养
3
第10章
苛养菌及人兽共患病原菌
1
实验十
传代细胞的培养、病毒TCID50的测定
3
第11章
革兰氏阳性需氧杆菌
1
实验十一
深部真菌的检验
3
第12章
棒状杆菌属
1
实验十二
浅部真菌的检验
3
第13章
分枝杆菌属
1
实验十三
其他微生物的
检验
3
第14章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1 实验答疑
1
第15章
厌氧菌
2 第16章
弯曲菌属与螺杆菌属
1 第17章
第18章
螺旋体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1 第19章
第20章
真菌的分类与命名
病原性真菌
2 3
第21章
病毒分类与命名
1 第22章
呼吸道病毒
2 第23章
肝炎病毒
2 第24章
逆转录病毒
1 3
第25章
肠道病毒
1 第26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1 第27章
黄病毒
1 第28章
出血热病毒
1 第29章
疱疹病毒
2 第30章
其他病毒
1 第31章
朊粒
1 考试
2 备注
微生物检验部分的第32章~第36章的内容在第2章~第31章相关内容中讲解 大纲说明:重点讲
解内容加下划线
绪 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
2.了解医学微生物学的范畴、研究对象及发展简史
现代医学微生物新进展
3.了解微生物的属、种、型、株的概念
[教学内容]
1.微生物的定义、分类(三大类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及种类)和分布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2.医学微物生学的范畴、研究对象
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新进展
3.临床微生物学的任务及其在医学检验专业中的地位
第一章 微生物与感染
[目的要求]
1.掌握感染性疾病的基本概念
2.熟悉微生物的致病性
3.了解感染的临床表现
[教学内容]
1.感染和感染性疾病的基本概念、感染来源、感染方式、感染的类型
2.细菌的致病物质
3.感染的临床表现:病证和症状
第二章 细菌感染的实验诊断
[目的要求]
1.掌握临床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细菌形态学检查;细菌的分离培养与接种技术;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的理论基础;细菌的血清学鉴定
2.熟悉细菌L型的检查;熟悉人工培养及生化试验
3.了解细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和动物实验
[教学内容]
1.各种临床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原则;
2.细菌染色与不染色标本的检查方法及用途
3.细菌的人工培养方法培养基的种类及接种方法;常用生化试验方法;细菌L型的检查方法及其培养基的特点
4.细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和实验动物的选择、接种途径与观察
第三章 真菌感染的实验诊断
[目的要求]
1.掌握真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临床标本的采集与检验程序
2.熟悉真菌检验程序
3.了解真菌毒素的检测
[教学内容]
1.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形态、结构、培养、繁殖方式
2.临床标本的采集原则、真菌检验程序
3.真菌毒素的检测
第四章 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
[目的要求]
1.掌握标本采集与运送;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2.熟悉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教学内容]
1.标本的采集、运送及处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的一般程序与常用方法
3.病毒的形态学检查、抗原检测、抗体检测、核酸检测及检则结果评价
第五章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目的要求]
了解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的依据和方法
[教学内容]
细菌分类学的概念、命名法及分类方法
第六章
球 菌
[目的要求]
1.掌握各种病原性球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的抗原构造及分类;病原性球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2.了解致病球菌的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及其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葡萄球菌:
(1)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构造(葡萄球菌A蛋白)、分类、抵抗力
(2)致病性和免疫性:致病物质(凝固酶、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表皮溶解毒素)、所致疾病
免疫性
(3)微生物学检查:脓、血等标本的分离鉴定
食物中毒检查
(4)防治原则
2.链球菌属:
(1)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
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构造、分类
(2)致病性:A族链球菌的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B族、D族链球菌的特性及所致疾病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疾病
(3)肺炎球菌形态染色与培养、抗原构造与分型、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3)微生物学检查
3.柰瑟氏菌属和布兰汉菌属
形态染色、培养、抗原构造、抵抗力、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第七章 肠道杆菌科
[目的要求]
1.掌握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
2.掌握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的生化反应特点
3.掌握肠道菌的微生物学检验程序
4.熟悉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
5.了解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共同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结构、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构造、抵抗力、变异
2.埃希氏菌属: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水及食品卫生学检查的卫生意义
3.志贺氏菌属: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肥达氏反应)
防治原则
特异性预防
4.沙门氏菌属: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
5.克雷伯氏菌属:生物学性状
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
6.变形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等:生物学性状
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的鉴别点
第八章 弧菌科
[目的要求]
1.掌握霍乱弧菌的形态、培养特点、微生物学检查及快速诊断方法
2.熟悉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生物学特性和检验程序
3.了解弧菌属、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的致病性
[教学内容]
1.霍乱弧菌:形态染色、动力、培养、生化反应、抗原构造与分型、抵抗力
致病性
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
2.副溶血性弧菌:形态培养、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
3.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
属:主要生物学特性和检验程序
第九章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目的要求]
1.掌握假单胞菌属的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检查
2.了解嗜麦芽黄单胞菌、不动杆菌属、产碱杆菌属、黄杆菌属、莫拉菌属、军团菌属的形态染色特点、检验特点
[教学内容]
1.假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检查、致病特点
2.嗜麦芽黄单胞菌、不动杆菌属、产碱杆菌属、黄杆菌属、莫拉菌属、军团菌属的形态染色特点、检验特点
第十章 苛养菌及人兽共患病原菌
[目的要求]
1.掌握流感嗜血杆菌、布氏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培养特性、检验要点
2.熟悉百日咳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培养特性、检验要点
3.了解巴斯德菌属、弗朗西斯菌属的生物学特性、培养特性、检验要点
[教学内容]
1.嗜血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生物学性状
致病性与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2.布鲁氏菌属:布氏杆菌生物学性状
致病性与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3.鲍特菌属:百日咳鲍特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4.巴斯德菌属、弗朗西斯菌属的生物学特性、培养特性、检验要点
第十一章 需氧革兰阳性杆菌
[目的要求]
1.掌握炭疽芽胞杆菌、产单核李斯特菌的形态染色特点、微生物学检验程序
2.熟悉炭疽芽胞杆菌、产单核李斯特菌的分类和临床意义
3.了解蜡样芽胞杆菌、红斑丹毒丝菌、阴道加特纳菌的微生物特性、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内容]
1.炭疽芽胞杆菌、产单核李斯特菌的形态染色、培养、抵抗力、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2.蜡样芽胞杆菌、红斑丹毒丝菌、阴道加特纳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检查要点
第十二章 棒状杆菌属
[目的要求]
1.掌握白喉杆菌的形态染色特点、微生物学检验程序
2.熟悉白喉杆菌的分类和临床意义
3.了解其他棒状杆菌的微生物特性、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内容]
1.白喉杆菌的形态染色、培养、抵抗力、临床意义、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2.其他棒状杆菌的微生物特性、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验
第十三章 分枝杆菌属
[目的要求]
1.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
抗酸染色的方法;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2.熟悉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类、临床意义与特异性预防;麻风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
查
3.了解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非典型分枝杆菌的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教学大纲]
1.结核分枝杆菌:形态、染色特点、培养特点、抵抗力、变异性
菌体成分及其作用
致病性、免疫性、结核菌素试验、微生物学检查、特异性预防
2.麻风分枝杆菌、奴卡菌: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3.非典型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第十四章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目的要求]
1.掌握放线菌属的生物学性状、微生物学检查;硫磺样颗粒的本质
2.熟悉放线菌属的分类、临床意义
3.了解诺卡菌属的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教学大纲]
1.放线菌属:主要特性、形态染色特点、培养特点、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2.诺卡菌属的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第十五章 厌氧菌
[目的要求]
1.掌握厌氧菌的检验原则、培养特点、形态染色特征
2.熟悉厌氧菌的概念、种类、分布及感染特点
3.了解其临床意义和卫生意义
[教学内容]
1.厌氧菌概述:概念、种类与分类、感染、培养特点
2.厌氧芽胞杆菌:
(1)破伤风杆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2)产气荚膜杆菌:形态、培养特征、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3)肉毒杆菌:生物学性状
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3.无芽胞厌氧菌: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
第十六章 弯曲菌属和螺杆菌属
[目的要求]
掌握空肠弯曲菌和幽门螺杆菌的形态、培养特点、、微生物学检查及快速诊断方法
了解其致病性
[教学内容]
1.空肠弯曲菌:形态染色、动力、培养、生化反应、抗原构造与分型、抵抗力
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2.幽门螺杆菌:形态培养、生化反应、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第十七章 螺旋体
[目的要求]
1.掌握螺旋体的主要生物学特点及其微生物学检查要点
2.熟悉螺旋体的分类、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钩端螺旋体:形态染色、培养、抗原构造与分类
致病性与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2.梅毒螺旋体: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抗原构造
致病性与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与雅司螺旋体的鉴别
3.伯氏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奋森螺旋体:形态染色、培养特性
致病性与免疫性
微生物学检查及防
治原则
第十八章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目的要求]
1.掌握主要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的微生物学特性、微生物学检查
2.熟悉主要病原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的主要种类;立克次体的的共同特性、血清学试验(外裴氏试验)
3.了解主要病原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支原体:主要种类及主要生物学特性(形态、结构、培养特性、抗原结构、抵抗力)、与细菌L型的区别;主要病原性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的生物学性状、致病作用和微生物学检查
2.衣原体:主要种类及主要特点:发育周期与形态染色、培养特征、抗原结构、抵抗力;主要病原性衣原体的微生物学检查程序和方法
3.立克次体:主要种类及主要特点: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抗原结构、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采集与处理、直接检出、分离与鉴定、血清学诊断
第十九章 真菌的分类与命名
了解真菌分类与命名的原则
第二十章 病源性真菌
[目的要求]
1.掌握致病性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致病性及微生物学检查
2.熟悉真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
3.了解真菌毒素的致病作用
真菌性变态反应
[教学内容]
主要致病性真菌:浅部感染性真菌、深部感染性真菌的种类、临床意义、形态培养特性、微生物学检查
第二十一章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了解病毒分类与命名的原则:一般分类系统及按传播途径、感染部位与症状等临床应用分类
第二十二章 呼吸道病毒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标本的采集与处理、生物学特性及其检验
2.了解常见呼吸道病毒的种类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流行性感冒病毒: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检查
2.副粘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3.腺病毒、风疹病毒、冠状病毒等:生物学特性、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第二十三章 肝炎病毒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检验方法
2.了解常见肝炎病毒的种类与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生物学特性:、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2.其他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第二十四章 逆转录病毒
[目的要求]
1.掌握人类免役缺陷病毒(HIV)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2.了解人类嗜T
细胞病毒I型、II型(HTLV-I、HTLV-II)的主要生物学特点和主要检查方法
[教学内容]
1.人类免役缺陷病毒(HIV):主要生物学特性、HIV选择性地侵犯表达CD4的细胞、3个主要传播途径、微生物学检查
2.人类嗜T细胞病毒I型、II型(HTLV-I、HTLV-II):为逆转录病毒
能与细胞表面的CD4受体结合、临床意义、病毒分离和抗体检测(方法与HIV感染检测方法相似)
第二十五章 肠道病毒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肠道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检验方法
2.了解常见肠道病毒的种类、致病特点
[教学内容]
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性肠道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标本的采集、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血清学诊断)
第二十六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目的要求]
1.掌握轮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2.了解轮状病毒的临床意义及其他胃肠炎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点、临床意义和主要检查方法
[教学内容]
1.轮状病毒(RV):主要生物学特性、临床意义、传播途径、微生物学检查(电镜观察、ELISA双抗夹心法诊断、病毒分离培养)
2.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第二十七章 黄病毒
[目的要求]
1.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检验方法
2.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病毒的临床意义;森林脑炎病毒的临床意义、生物学特性及其检验方法
[教学内容]
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病毒:主要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分离与鉴定、血清学诊断、IFN快速诊断
2.森林脑炎病毒主要生物学特性、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第二十八章 出血热病毒
[目的要求]
1.掌握汉坦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检验方法
2.熟悉新疆出血热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检验方法
3.了解汉坦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的临床意义和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
1.汉坦病毒:主要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2.新疆出血热病毒主要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微生物学检查
第二十九章 疱疹病毒
[目的要求]
1.掌握各种疱疹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2.了解疱疹病毒的分类与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单纯疱疹病毒(HSV)、巨细胞病毒(CM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EB病毒、人疱疹病毒6、7、8型的生物学特性、临床特点、微生物学检查程序
与方法
第三十章 其他病毒
[目的要求]
1.掌握狂犬病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2.了解细小病毒 B19的主要生物学特点和主要检查方法;狂犬病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细小病毒 B19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狂犬病病毒、人乳头瘤病毒:主要生物学特性、感染特点、微生物学检查
2.细小病毒 B19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感染特点、微生物学检查
第三十一章 朊粒
[目的要求]
1.掌握朊粒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2.了解朊粒的分类、命名与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朊粒的概念、分类、命名、临床意义、生物学特性及其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第三十二章~第三十六章
由于课时有限
将这一部分内容分别放在上述各章相关内容中穿插降解
教材:
(一)教科书
1.张卓然主编.《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年
2.洪秀华主编.《临床微生物学微生物检验实验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年
(二)参考书:
1.李影林主编.《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年
2.黄贞祥主编.《病毒学基本原理与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
3.巫向前主编.《临床检验结果的评价》.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
4.王庸晋主编.《现代临床检验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