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意义
刑事诉讼法修改对人权的意义

刑 事诉讼 法修 改对人 权 的 意义
黄晓颖
( 沈 阳师范大学, 辽宁 沈阳 1 1 0 0 3 3 )
【 摘
要】 法律体 系中, 刑事诉讼法是仅次于 宪法的基本法, 它被称 为小宪法.两次人代会审议 最终通过 , 对 于过去十六年 的法
律 进行 了意义深远 的大规模修改。 引起 国 内外 的广泛议论 。 本文在 阐述新刑 事诉讼 法的基础上 , 结合 宪法人权等 内容 , 重点阐述新
传唤和拘 传中 , 总 是 受 到 不 公 的待 遇 不 让 吃 饭 不 让 睡 觉 , 不 仅 法定代理 人或近亲属提起 附带 民诉的权利, 保护 了被害人应有 是 肉体 上 的 折磨 也是 精 神 上 的折 磨 。 刑 诉法 吸取 了律 师 法 的规 的利益 同时减轻 了其家庭 的负担 。 并且可 以申请法院采取 保全 定, 第 三 十 三 条规 定 一 改 原 来 公 诉 案 件 中移 送 审查 起 诉 之 日起 措施 。查封扣押的财产 增加 了债券、 股票基金等 , 这些变化 是随
更加重视 了犯罪嫌疑人 以及被 告的权利, 保证 了庭 审的公开公 诉讼法尊重和保障人权 的理念 。
正公平。
五、 保 证司法机 关权 力的实施 行政 机关在 执法和办案 的过程 中收集 的资料 可 以作为证
二、 保障律师的权利
第三十一条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有权要求 回避 , 申请 复议 据使用 , 节省 了重复查找证据 的时间。第二 百条规 定在案件较 的权利。将行诉法中的权利保障机制引入 。第三十六条明确了 长时 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情形下 , 可 以中止 审理 。同时除再 审 律师可以以辩护律师 的身份在侦查期间介入案情提供服务 。省 的时效没有增 / J n  ̄ ' l " 其他各个时效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 检察 院 去了身份转变的手续 。第三十) k N四十条 , 律师可 以主 动 申请 查阅案卷 的时间不计入审限 内等规定, 缓解现在案件 积压 的困 第二 百二 司法机关调取有利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证据 资料 。律师的 境的 同时也保障 了司法工作人员的健康权和休息权 。 主动性增强 , 变被 动为主动 , 在实 际操 作中, 律师 的尊严 也得到 十五条规 定了二审法院不得二次发回重审的规定 , 大 量节约 了 了维护 。律师的意见侦查机关应 当听取 , 并且律师 的书 面意见 司法资源 , 一定程度上结束 了司法循环没完没了的困境 。 应当附案。移动案件 , 判决书送达的 同时 , 司法机关都应将其情
刑事诉讼法修改

刑事诉讼法修改一、诉讼结构的根本性变革开始发生龙:评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首先需要作一个评估,这个“修改”的意义大小-是一种技术性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修补,还是一个具有根本性意义的大动作。
左:修改法律,通常视变动的规模有大改、中改、小改之说。
刑诉法的修改,起初是由我国知名法学家陈光中先生为首的一批专家学者经大量的研究论证拟出了一个“建议稿”,其成果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与论证》一书已出版发行。
这个建议稿拿出了一个包括329个条文(原法律是164条)的新的刑诉法典。
从形式上看这是一种大改的方式。
应当说,这一建议稿是极富建设性意义的。
这次修改之所以有重大突破与陈光中先生为首的专家群的积极推动有相当关系。
立法机关在充分重视学者意见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种大幅修改的办法:保留原法律的基本构架和尚属合理与可用的内容,修改现在看来不适当处,同时作一些必要的增加。
仔细分析修改性质、内容,会发现已经产生了某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变革,其影响十分深远。
因此,法新社称这个修正案具有“里程碑”意义(见《参考消息》1996年3月5日一版),可以说并不为过。
龙:最重要的变革,是诉讼结构的改变。
刑事诉讼中两种基本的诉讼结构-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存在重要的差别。
前者,即对抗制诉讼形式,其特点是将诉讼双方视为法律地位平等的诉讼当事人,并以抗辩即诉讼对抗的方式推进诉讼。
而职权主义,则强调国家机关的职权作用,由侦查阶段主张国家具有单方面侦查权的侦查职权主义,到审判阶段由法官直接调查积极审判的法官职权主义,都显示出一种国家主义倾向。
我国过去的刑事诉讼结构,应当说是以职权主义为特征,缺乏对抗制因素。
《决定》从防止庭审走过程,促进庭审合理化等需要出发,基本上采用了由诉讼双方在法庭举证,法官中立听证同时保持庭审控制权、调查权这样一种“控辩式”诉讼结构,由此已经大大加强了庭审对抗制因素,检察官在庭审中有当事人化趋势。
这意味着以弱化职权主义因素、强化对抗制因素为基本特征的诉讼结构的根本性变革已经开始发生。
《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反腐意义与展望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外逃贪官,尤其是案值大 、 身份高的官员,多选择逃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
① 但 我 国政 府 同 时 声 明对 《 约 》 第 6 公 6条 “ 端 的 解 决 ” 第 2款 予 以保 留 , 即 “两个 或 者 两 个 以 上 缔 约 国 对 于 本 公 约 争 的 解 释 或 者 适 用发 生任 何 争端 ,在 合 理 时 间 内不 能 通 过 谈 判 解 决 的 ,应 当 按 其 中 一 方 请 求 交付 仲 裁 。 如 果 自请 求 交付 仲 裁 之 日 起 六 个 月 内这 些 缔 约 国 不 能 就 仲 裁 安排 达 成协 议 ,则 其 中任 何 一 方 均 可 以依 照 《国 际法 院 规 约 》 请 求将 争端 提 交 国 际法 院 。 ”
堕 窒
苎 堕
兰 兰 :
法 治 政 府 瞳 设
《 诉讼法》修改的反腐意义与展望 刑事
王 佳
( 国家 行 政 学 院 ,北 京 1 0 9 08)
[ 摘 要 】 新修 改 的 《 事 诉 讼 法 》 确 立 了明确 的人 权 保 障 条 款 并 完善 了相 关措 施 、 赋 予 检 察 机 关 刑
严 重影 响了司法机关查 办职务犯罪 的力度 ,也 影响着
反腐败 国际合作 的开展。因此 ,以 《 事诉讼法》 刑
修改为契机 ,完善职务犯罪侦查和国际合作的相关规
定 已势在 必行 。21 年 3 ,十一届全 国人 民代表 大 02 月
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
法修正案 ( 草案) 。修改后的 《 》 刑事诉讼法》 ,许多
据情形的, 当提出纠正意见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 应 究刑事责任……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
刑事诉讼法修改对人权意义论文

刑事诉讼法修改对人权的意义【摘要】法律体系中,刑事诉讼法是仅次于宪法的基本法,它被称为小宪法。
两次人代会审议最终通过,对于过去十六年的法律进行了意义深远的大规模修改。
引起国内外的广泛议论。
本文在阐述新刑事诉讼法的基础上,结合宪法人权等内容,重点阐述新修订的法条对人权保护的措施及意义。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人权保障;被害人;律师一、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时候,应当保证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实践中,未被定罪的犯罪嫌疑人在传唤和拘传中,总是受到不公的待遇不让吃饭不让睡觉,不仅是肉体上的折磨也是精神上的折磨。
刑诉法吸取了律师法的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一改原来公诉案件中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才能委托辩护人,按照律师法的规定能更好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
第二百一十条规定简易程序检察院也应派员出庭,更加重视了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的权利,保证了庭审的公开公正公平。
二、保障律师的权利第三十一条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申请复议的权利。
将行诉法中的权利保障机制引入。
第三十六条明确了律师可以以辩护律师的身份在侦查期间介入案情提供服务。
省去了身份转变的手续。
第三十八到四十条,律师可以主动申请司法机关调取有利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证据资料。
律师的主动性增强,变被动为主动,在实际操作中,律师的尊严也得到了维护。
律师的意见侦查机关应当听取,并且律师的书面意见应当附案。
移动案件,判决书送达的同时,司法机关都应将其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师,律师的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受重视程度越高,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才能更加得到保障。
三、保障相关案外人的权利援引民诉的制度,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保护了相关其他案外人的权利,商业秘密得到合理保护。
在对待没收财产上,法院重视利害关系人的权利,其可以参加诉讼,法院应当开庭审理。
证人的在守法义务之外还规定了应当出庭的条件,以及其他人报复证人及家属的保护措施,证人的经费是单独从司级政府支出。
刑事诉讼法修改评析

刑事诉讼法修改评析刑事诉讼法是我国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刑事诉讼的程序和原则,保障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维护了社会公正和法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立法实践的需要,我国不断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和完善。
最近一次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对刑事诉讼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进行评析,探讨其意义和影响。
一、修改的背景和意义刑事诉讼法是我国刑事司法活动的重要法律,它对保障公民的诉讼权利、维护社会公正和法治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的对权利的不断追求,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完善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修改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在于完善刑事诉讼制度,提高司法效率和公正程度,保障当事人的权益,在司法体系中更好地发挥法律的作用。
二、修改的主要内容1. 加强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护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加强了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护,明确规定了对犯罪嫌疑人的审查、逮捕和取保候审的程序和标准,确保了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2. 完善对证据的规定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完善了对证据的规定,明确规定了证据的收集、保管和审查程序,防止虚假证据的出现,保障了案件的公正和合法。
3. 强化诉讼程序的公开和透明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强化了诉讼程序的公开和透明,明确规定了对刑事诉讼活动的公开和透明的要求,确保了当事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4. 加强对刑事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三、修改的影响1. 提高了刑事诉讼的公正程度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加强了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护,完善了对证据的规定,强化了诉讼程序的公开和透明,加强了对刑事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这些都提高了刑事诉讼的公正程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正和法治。
2. 加快了刑事诉讼的审理效率3. 增强了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四、总结通过对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刑事诉讼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加强了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护,完善了对证据的规定,强化了诉讼程序的公开和透明,加强了对刑事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提高了刑事诉讼的公正程度和审理效率,增强了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刑诉法修改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是我国基本的法律之一,自1979年颁布实施以来,经过1996年、2012年两次修订,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权、推进法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进程的推进,原《刑事诉讼法》在司法实践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适应新时代法治建设的要求,进一步保障人权、提高司法效率、完善诉讼程序,我国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
以下是对《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法律规定进行的详细阐述。
二、修改背景1. 社会发展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法治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司法公正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
2. 法治建设需要:新时代法治建设要求进一步保障人权,提高司法效率,完善诉讼程序,以适应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要求。
3. 司法实践需要:原《刑事诉讼法》在司法实践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程序违法、证据不足、人权保障不足等,影响了司法公正和权威。
三、修改内容1. 保障人权(1)完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包括辩护权、申请回避权、申请取保候审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权等。
(2)加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诉讼参与人的保护。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对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打击报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提高司法效率(1)完善诉讼程序。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侦查、起诉、审判等诉讼程序进行了优化,缩短了诉讼周期,提高了诉讼效率。
(2)明确审查起诉期限。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案件的审查起诉期限为一个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一个月。
3. 完善证据制度(1)明确证据种类。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证据种类进行了细化,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
(2)强化证据审查。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人员应当对证据进行审查,依法排除非法证据。
浅析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刑事侦查权的影响

浅析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刑事侦查权的影响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刑事侦查权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1)刑事侦查权的概念和职责;2)刑事诉讼法修改的背景和内容;3)刑事诉讼法修改对刑事侦查权的影响;4)未来刑事诉讼法发展的趋势。
一、刑事侦查权的概念和职责刑事侦查权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权利,它是指侦查机关在刑事案件中依法采取检查、搜索、调查、拘留、询问、鉴定等措施的权利。
刑事侦查权是政府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刑事案件依法办理的基础。
刑事侦查权的职责,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依法收集、固定、审查、分析和鉴定案件相关证据。
二是查明犯罪行为的事实和证据,判断是否有立案的条件。
三是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侦查行为的合法性和程序正确。
四是独立行使职权,对犯罪分子进行依法的惩治。
二、刑事诉讼法修改的背景和内容刑事诉讼法是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其修改与完善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加强司法保障的重要举措。
2018年,刑事诉讼法第五次修改颁布实施,主要内容包括:1. 合并传讯和传唤制度,明确传唤应当通过书面通知的方式进行,并规定传唤的程序和方式。
2. 确立了网络犯罪案件侦查、审批、起诉和审判的专责机关,并规定侦查机关应当加强技术手段和技术人才储备。
3. 规定被害人、民事诉讼代理人等可以在侦查阶段提出证据,要求侦查机关采取补充侦查措施。
4. 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侦查阶段可以亲自向法院提出排除证据的申请。
5. 修改并完善了对涉及死刑的案件的侦查、审理、判决程序,明确死刑判决必须经立案复核和二审程序,并明确死刑执行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辖。
三、刑事诉讼法修改对刑事侦查权的影响1. 加强证据的收集和保护刑事诉讼法修改对证据的收集和保护,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例如,规定侦查机关要采取科学、规范、人性的调查方式,提高证据的合法性和可信度。
最新修改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解读

刑事诉讼法修改及对公安执法的影响一、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必要性二、修改的过程三、修改的主要内容四、对公安执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一、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必要性(一)修改刑事诉讼法是进一步加强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民的需要(二)修改刑事诉讼法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三)修改刑事诉讼法是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需要(四)修改刑事诉讼法是进一步落实人权保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需要二、修改的过程(一)刑诉法大事记(二)十年争议(三)三年筹备(一)刑诉法大事记上世纪50年代启动刑诉法起草上世纪60年代再次启动第二次启动很快再次停止 1979年刑诉法制定1993年第一次修正开始1994年建议稿出炉1995年征求意见并列入立法规划1996年刑诉法首次修正2003年再修正纳入十届人大立法规划2009年初研究刑诉法再次修改2011年8月刑诉法修正草案初审2011年10月修正草案征得7万民意2011年12月修正草案二审2012年3月修正草案通过(二)十年争议各方都谈不拢,怎么改? 2008年做了个铺垫公民沉默权之争“技术侦查”合法化不易权力部门争夺管辖范围“保障人权”的遗憾律师辩护风险能否降低?(三)三年筹备修改工作中,注意把握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循序渐进地推进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
二是,坚持统筹处理好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
三是,坚持着力解决在惩治犯罪和维护司法公正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是,及时总结了近几年执法实践的成功经验、教训。
三、修改的主要内容1979刑诉164条1996刑诉225条2012刑诉290条(一)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并贯穿整部法律(二)关于证据制度(三)关于强制措施(四)关于辩护制度(五)关于侦查措施(六)关于审判程序(七)关于执行程序(八)增加规定特别程序(九)全面加强对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一)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并贯穿整部法律“这是宪法有规定以来,我国部门法第一次有了人权规定。
新旧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合法权益保护的变化及其意义

新旧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合法权益保护的变化及其意义[摘要]文章就新刑事诉讼法制定的背景、新旧刑事诉讼法变化以及实施新刑事诉讼法对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的重大意义进行了解析。
此次修改通过的刑事诉讼法,把充分保障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作为修改重点之一,进一步强化了对被害人的法律保护。
是我国诉讼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诉讼制度走上成熟和规范的标志。
这些变化对于消除司法不公,加强司法机关执法活动的监督、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惩罚犯罪都起到了积极意义。
[关键词]新旧刑事诉讼法;被害人合法权益;变化;意义一、新刑事诉讼法制定的背景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制定于1979年,1996年第一次修订,这是第二次修改。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修改幅度很大。
增加了新的编、章、节,修改内容达100多处,修改比例超过总条文的50%,修正后的条文总数已达290条。
新《刑事诉讼法》颁布,标志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步入民主化、科学化的轨道。
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订,是中国刑事法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一)政治背景近年来,民主化与法治化逐渐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主题。
党的十五大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依法治国”确定为重要的治国方略,标志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新刑事诉讼法中体现对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强化了被害人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功能。
为了适当矫正执法机关的不当行为,新刑事诉讼法强化了被害人行使诉讼权利的法律效果,开辟了一条以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的道路。
(二)经济背景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之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向纵深发展。
立法者一方面要正视由市场经济所激发的公民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在谋求社会安定的同时,不得不对个体权利、竞争意识和平等要求给予必要的关注。
另一方面,改革的成果需要得到法律的保护,而经济体制改革本身所必然引起的社会震荡、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可能诱发的道德危机,这些也都有赖于刑事诉讼法惩罚犯罪功能的正确发挥甚至强化。
刑事诉讼法修改与涉案财物制度改革

刑事诉讼法修改与涉案财物制度改革1. 刑事诉讼法修改概述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现行刑事诉讼法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一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于2018年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全面修改。
此次修改主要围绕加强刑事司法人权保障、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完善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等方面展开。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更加注重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如明确了认罪认罚从宽的原则,增加了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完善了证人证言采集、审查等方面的规定等。
修改后的法律还加强了对侦查活动的监督,建立了刑事审判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高了庭审效率和裁判质量。
涉案财物制度改革也是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刑事案件中涉案财物的处理问题,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涉案财物的查封、扣押、冻结程序,并规范了涉案财物的管理、处置方式。
这一改革有助于提高司法效率,防止涉案财物处置不当而引发的腐败和司法不公问题。
刑事诉讼法修改是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1 修改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现行刑事诉讼法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
涉案财物管理作为刑事诉讼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司法公正和被告人权益保障。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和打击犯罪力度的加大,涉案财物数量急剧增加,涉及领域广泛,案情复杂多变。
这对涉案财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完善的法律规范来加以指导和规范。
现行刑事诉讼法在涉案财物管理方面存在诸多不足,规定过于笼统,缺乏操作性;管理机制不健全,职责不清、监管不力等问题较为突出;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共享不畅,影响办案效率等。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影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
公安部关于贯彻实施刑事诉讼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公安部关于贯彻实施刑事诉讼法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安部•【公布日期】1996.06.13•【文号】•【施行日期】1996.06.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刑事诉讼综合规定正文公安部关于贯彻实施刑事诉讼法有关问题的通知(1996年6月13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1996年3月17日江泽民主席签署第64号主席令公布,将于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这次修改《刑事诉讼法》,是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重大改革,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健全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证《刑事诉讼法》的贯彻实施,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认真组织好刑事诉讼法的学习、培训。
各级公安机关要集中一段时间组织全体人民警察认真学习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担负侦查、预审、看守工作的人民警察尤其要把学习刑事诉讼法作为大事抓紧抓好。
学习以在职为主,辅以培训班、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并进行考试、考核。
各警察院校、各种培训班要把刑事诉讼法列入基本的公安业务课进行讲授。
通过学习、培训,使全体人民警察全面、深刻地理解修改刑事诉讼法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准确熟练地掌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内容和每一条具体规定,做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严格执法。
二、明确案件管辖分工,加强侦查、预审配合。
新的刑事诉讼法对公、检、法三机关刑事案件的管辖分工作了较大的修改,公安机关管辖的立案侦查任务增多,各地对新增加管辖的刑事案件要落实到办案部门,明确责任。
由于新的刑事诉讼法把收容审查对象纳入了刑事强制措施对象中,修改了逮捕和拘留的条件,大量的侦查工作将在拘捕后进行,侦查和预审部门在办理刑事案件中的分工原则上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预审部门可从刑事拘留开始受案,办案条件不具备的,也可以从提请逮捕开始受案。
新《刑事诉讼法》个人学习总结6篇

新《刑事诉讼法》个人学习总结6篇篇1一、引言最近,我学习了新《刑事诉讼法》,感觉受益匪浅。
这部法律是我们国家为了规范刑事诉讼活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制定的。
通过学习,我不仅了解了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原则和基本内容,还掌握了一些重要的制度和程序。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对这部法律进行全面的阐述。
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原则和基本内容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为了规范刑事诉讼活动,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而制定的关于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
其基本原则包括: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国家专门机关依法行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等。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内容包括:刑事案件的管辖、回避、辩护、强制措施、证据、调查取证、起诉、审判、执行等各个阶段的具体程序和规定。
这些内容都是刑事诉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实现刑事诉讼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三、刑事诉讼法的重要制度和程序1. 侦查阶段:侦查阶段是刑事诉讼活动的起始阶段,其目的是查明犯罪事实,收集证据。
在这个阶段,侦查机关需要依法进行调查取证,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同时,侦查机关还需要遵守法定程序,确保侦查活动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2. 审查起诉阶段:在这个阶段,人民检察院需要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
人民检察院需要审查案件的事实、证据是否确实充分,是否符合起诉条件。
同时,人民检察院还需要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审查起诉活动的公正性。
3. 审判阶段:审判阶段是刑事诉讼活动的核心阶段,其目的是对被告人进行公正的审判。
在这个阶段,人民法院需要依据法律规定对案件进行审理,确保审判活动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同时,人民法院还需要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审判结果的公正性。
4. 执行阶段:执行阶段是刑事诉讼活动的最后阶段,其目的是对判决结果进行执行。
关于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几点思考下

律师执业规范
制定明确的律师执业规范,确保律师在刑事诉讼中能够恪守职责、勤勉尽责,提高律师 行业的整体形象和公信力。
律师执业权利的保障与监督机制的完善
律师执业权利保障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律师在刑事诉讼中 能够依法行使执业权利,包括会见被告人、 阅卷、调查取证等。
06
附则
本大纲的解释权归属于制定机关
01
02
03
解释权归属
本大纲的解释权归属于刑 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制定机 关,即全国人大常委会或 最高人民法院等。
解释方式
制定机关可以通过官方文 件、会议纪要、司法解释 等方式对大纲进行解释, 确保其准确性和权威性。
解释内容
制定机关可以对大纲中的 概念、原则、制度等进行 解释,以帮助公众更好地 理解和遵守。
强制措施
完善强制措施制度,明确强制措施的适用条件和程序,加强 对强制措施的监督和救济,确保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 障。
侦查监督与救济机制的完善
侦查监督
建立健全侦查监督机制,加强对侦查 活动的监督,防止侦查权力的滥用和 误用。
救济机制
完善被追诉人的救济机制,明确被追 诉人及其辩护人在侦查程序中的权利 和救济途径,保障被追诉人的合法权 益。
对证据规则进行完善,明确证据的收集、 审查和认定标权保障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强化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障, 减少刑讯逼供、超期羁押等违法行为,确 保司法公正和人权保障。
通过再修改,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 法效率和公正性,促进司法资源的优化配 置。
02
证据制度改革
关于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几 点思考下
刑事诉讼法修改对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影响与实践

刑事诉讼法修改对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影响与实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已于2012年3月14日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是1996年修订的刑诉法实施以来的首次修改,在证据制度、辩护制度、强制措施、侦查措施等方面都有重要完善,更好的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妥善解决了司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现实问题,对于更加有效地惩治犯罪、保障人权、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刑诉法的修改也给检察机关自侦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基于修改后的刑诉法相关规定给检察机关自侦工作带来的影响,联系到自侦办案实践中,必然对自侦部门传统办案理念和办案模式提出新的挑战:(一) 自侦部门侦查难度大大增加。
修改后的刑诉法关于律师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等活动的规定,相比较修改之前的刑诉法,最显著的特征是律师在侦查阶段就可取得辩护人身份,律师参与诉讼、了解犯罪嫌疑人涉案情况的程序极大地前置,而现阶段部分自侦人员的办案思维还停留在刑诉法修改之前,对律师提前介入侦查的准备工作不足,导致工作陷入被动。
通常绝大多数律师能恪守职业道德,但亦不能排除少数律师为犯罪嫌疑人出谋划策,应付侦查、逃脱罪责。
律师在侦查阶段作为辩护人,其可以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从职务犯罪罪名、犯罪构成要件、刑罚处罚规定、沉默权的运用等诸多方面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甚至教唆犯罪嫌疑人翻供,给自侦工作带来极大的干扰和阻力。
(二)关于非法证据排除的相关规定,对自侦部门的侦查取证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传统“重口供、重实体、轻程序”侦查理念的支配下,部分自侦办案人员习惯于采取“由供到证”的办案方法,把突破案件的期望寄于“突破口供”的“十二小时”上,并力求在立案后利用强制措施取得的时间优势求得新的进展。
侦查过程中,部分办案人员程序意识淡薄,过度关注实体内容而忽视办案的程序要求,影响了证据的客观性、合法性,甚至最终被认定为非法证据而不予采信,苦心经营的线索以及大量初查工作,皆因程序瑕疵被否定。
新的刑事诉讼法对律师参与刑事诉讼带来新变化

新的刑事诉讼法对律师参与刑事诉讼带来新变化新的刑事诉讼法,顺应了上层刑事司法改革的号召、迎合了实践中律师和民众对刑事诉讼程序完善的呼声,符合国际上刑事司法保障人权、尊重律师行使诉讼权利的通行做法;进一步提高了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律师执业权利的保障有了很大的促进,新刑诉法是我国法律保障人权、保障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的一大进步,也体现了国家越来越重视律师的尊严、地位和作用,充分尊重了辩护律师。
1、会见难是刑诉法修改前摆在律师执业面前的困难之一,严重制约着律师行使辩护权,而新刑诉法的出台和实施为律师会见当事人减少了障碍。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大大提前了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将律师在侦查期间的地位确定为辩护人,并相应增加了辩护权利。
会见不被监听、无需批准、也无需侦查机关派员在场的规定更人性化,更能体现保障人权。
律师的会见权成为一项法定权利,程序上的诉讼权利进一步得到重视。
新刑诉法对律师会见权的保障明显加强,实际意义凸显。
为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律师行使辩护权更为高效、便捷。
2、新刑诉法修改前,对于刑事辩护律师来讲,律师查阅案卷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更不要提摘抄、复制了。
这次修法有比较大的改善,律师阅卷范围的扩大、律师行使阅卷权的时间提前。
新刑诉法的规定不仅扩大了律师阅卷范围,也为律师及时了解整个案件事实,掌握全案证据提供了便利,为律师高效、便捷行使辩护权提供了保障,能够较好地维护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3、在刑事辩护中,律师执业权利最难实现的是调查取证权。
新刑诉法对于律师的调查取证权的进步与突破主要体现在增加了律师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申请调取证据的权利、增加了律师向侦查机关告知犯罪嫌疑人无罪、罪轻的义务,保障了律师执业的权利,为律师安全参与刑事诉讼,大胆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利提供了切实的法律保障和依据。
新的刑诉法使得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有利于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更好地维护法律的尊严增强国民对法律的信仰,有利于我国法治建设的新进程。
《刑事诉讼法》新近修改之冷思考

《刑事诉讼法》新近修改之冷思考摘要:《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优化了诉讼职权,完善了体制机制,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诉讼文明、司法民主和人权保障水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但其仍存在控辩失衡、公平和效率无法兼顾以及法律条款相互矛盾等问题。
进一步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办案模式,强化律师辩护权等措施能为《刑事诉讼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思路。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修改;冷思考经学术界、实务界多方博弈后,《刑事诉讼法》以协商性民主的方式顺利通过。
此次修改亮点纷呈,辩护、证据、侦查、强制措施、一审、二审、死刑复核、执行等制度均发生了重大变化,还确立了四种特别程序,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诉讼文明、司法民主和人权保障水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但冷静审视《刑事诉讼法》后便不难发现其仍存在一些缺憾,需引起重视。
一、当前对《刑事诉讼法》的热评价《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受到广泛关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和热烈评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优化了诉讼职权,调整了诉讼结构从哲理的高度而言,凡是权力都需要制衡与制约。
因为“人民追逐权力不仅仅是因为权力能够满足个人的利益、价值和社会观念而且有权力自身的缘故,因为精神的和物质的报酬存在于权力的所有和使用之中。
”[1]新《刑事诉讼法》强化了检察权对审判权、侦查权的制约,优化了诉讼职权配置。
强化对侦查权的制约体现在赋予检察机关对非法证据的排除权,对监视居住的决定权和执行监督权、对被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羁押必要性审查权、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权,对和解协议的审查权等;强化对法院审判权的监督体现在再审案件中,同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
在死刑复核案件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将死刑复核结果通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强化辩护职能以调整诉讼结构,侦查阶段律师拥有了辩护人的权利,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不需侦查机关批准,会谈的内容不受限制,会谈过程不受监听。
2.加大打击犯罪的力度,更为注重尊重人权新《刑事诉讼法》赋予了侦查机关更完善的侦查措施,以适应当前刑事犯罪高发的复杂社会形势。
对新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意见

对新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意见
2021年3月11日,新刑事诉讼法正式实施,有关条款的修改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以下是本人就新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意见。
首先,我认为新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人民群众的合
法权益。
新法规定了一系列规定,旨在加强对被告人权益的保护,如
对证据的采信、对嫌疑人的取证、对辩护律师的保障等。
这些规定有
助于保证犯罪案件的公正审判和司法公正。
其次,新刑事诉讼法对取证程序进行了修改。
新法规定了较为详
细的证据收集程序,强调了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此外,新法还规
定了律师在取证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这对辩护律师在参与案件时提
供更好的法律保障。
再次,新刑事诉讼法还规定了更多的审判程序和规则。
新法对审
判程序和合议庭的组成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增加了相关的程序和流程。
这有助于保证犯罪案件的公正审判和司法公正。
最后,我认为在实施新刑事诉讼法时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实际操作。
由于新法对诉讼程序和流程做了大量的修改,需要通过广泛宣传
来确保各方能够正确了解并遵守新法规定。
并且,需要加强实践操作,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和完善。
综上所述,我认为新刑事诉讼法修改具有保护人民权益、规范司法程序、确保法律公正等多重意义。
在实施时需要注意加强宣传教育和实践操作,使其真正起到实际效果。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及其影响

程序 、证 明责任 ,明确侦查 、公诉、审判机 关 都有 排除非法 证据的义务 ,并规定 了非 法 证 据排除 的证 明标准等规 则。新增 了 “ 不 得
强 迫 任 何 人 证 实 自 己有 罪 ” 的 规 定 ,从 制 度 上防止和遏制 刑讯逼供等 非法收集证据 的行 为。此外 ,还 完善 了证据 的概念 和种类 ,将 “ 鉴定结论 ”改为 “ 鉴定意见 ” ,增加电子数 据 等证据类型 ;明确 了举证 责任的分配 ,规 定公诉案件 中被告人有罪 的举证责任 由公诉 机关承担 , 自诉案件 中被 告人有罪 的举 证责 任 由自诉 人承 担 ;重新诠 释 了 “ 证据确 实、 充分 ”的证明标准 ;强化 了证人 、鉴定人 出 庭 制度 ,建立 了证人 、鉴定人保护制度等 。 ( 三)完善辩护 制度 修改后 的刑事诉讼法 规定在侦 查阶段可 以委托律师作 为辩护 人, 明确了律师在整个诉
讼过程 中的辩护人地 位;明确辩护 人的执业 责任 是维护犯罪嫌疑 人、被 告人 诉讼权利和 其他合 法权益 ;明确 了不 同诉讼 阶段的执 业 权 利, 扩 大 了律师 阅卷范 围, 明确 了辩 护人 申 请 司法机关调 取证据 的情形 。在实现与律 师 法有效衔接, 明确律师依法行使辩护权保 障措 施的基础上 增加 了辩护人有权 申请回避 和复 议 的 规 定 : 明确 要 求 在 侦 查 、 起 诉 、审 判 和 死刑复核等诉讼各个阶段, 都 要听取律师意见 并附卷 ;建立 了辩护人对 阻碍其依法行 使诉 讼权利 的申诉控告及 处理机制 ;明确辩 护人 和其他所有人均不得作伪证 , 建立了追究辩护 人涉嫌伪 证罪 的特别 办案程序 ;扩 大了法律 援 助在 刑事 诉讼 中 的适用 范 围, 明确 了在侦 查 、审 查起诉 、审判 阶段均提供法 律援助 , 扩大 了指定法律援助对象的范围。 ( 四 )规范强制措施 强制 措施 的正确 适用有利于保 证诉讼程 序 的 顺 利 进 行 ,但 它 与 公 民 的人 身 自 由 息 息 相 关 , 一 旦 滥 用将 侵 犯 公 民 的基 本 人 权 。在 规范强制措施 方面 ,修改后 的刑事诉讼法对 现 有的强制措施作 了较为细 致的修改 :完 善 取保候审 的适 用条件 、保证 人的责任 ;明确 监视居住 的适 用条件 、执行 场所 ,增加 指定 居所监视居住 的权利保 障;完善和细化 逮捕 的适用条件 以及检察机关 审查逮捕 的程 序; 严格 限制采 取强制措施后 不通知家属 的例外 情形等 。 ( 五)规范侦查程序 侦查程序 一直是惩 罚犯 罪与保障人 权两 大诉讼 目标 冲突最直接 的诉讼阶段 。修改后 的刑事诉 讼法重点完 善了讯 问犯罪嫌 疑人 的 程序和 必要的侦查措 施, 同时 ,强化对侦查 措施 的规范和监督 ,防止滥用 。主要 内容包 括 :完善讯 问录音 录像制度 ,明确规定对于 可 能判 处无期徒刑或 者死刑 的,应 当全程录 音或 者录像 ;规定拘 留后二十 四小时 内应 当 将被拘 留人送看 守所羁押 ,讯 问必须在看 守 所 进 行 ; 规 定 了技 术 侦 查 措 施 、 秘 密 侦 查 、 控制 下交付等特殊 侦查手段 ,并严格其适用 范围和程序等 。 ( 六)完善审判程序 审判是决定被 告人是否构成 犯罪和判 处 刑罚的关键阶 段。修改后 的刑 诉法进一 步完 善了审判程序 中的重要环节 ,主要是 :调整 简易程序适用 范围 ,实行案件 的繁简分 流, 提高诉讼效 率:对第一 审普通程序 中的案卷 移送制度 、开庭前 的准备 程序、与量 刑有关
《刑事诉讼法》修改 对公安刑事执法的影响分析

形式 , 不是 法定 的证据 种类 。因此 , 实 践 中 往 往 要 将 收 集 的 电子 数 据 转 化 为 视 听 资 料 、书 证 等 相 关 法 定 证 据 种 类使 用 。现 在 电子 数 据 明 确 成 为 法定 证 据 种 类 ,可 有 效 减 少 公 安 机 关 在 侦 查 取 证 中 体 现
体制 和 工作 机 制改 革 的必 然 要 求 ,
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
《 刑事 诉讼 法 》修 改 对公 安 刑事 执
法工作 的影 响并 积极应 对 。
一
系 的 重 要 环 节 ,对 于 更 好 地 维 护 社 会 秩 序 、保 障 公 共 安 全 、尊 重
保 障 人 权 、 促 进 社 会 和 谐 有 着 十
作 为 证 据使 用 ”的 规 定 ,可 以 说
对于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
动 犯 罪 、黑社 会 性 质 的组 织犯 罪 、 毒 品 犯 罪等 案件 ,证人 、鉴 定 人 、
被 害 人 因 在 诉 讼 中 作 证 ,本 人 或
者其 近 亲 属 的 人 身安 全 面 临 危 险 的 ,人 民 法 院 、 人 民 检 察 院和 公 安 机 关 应 当 采取 以下 一 项 或 者 多
系统 运 行 过 程 中 产 生 的 以 其 记 录 的 内容 来 证 明 案件 事 实 的 电 磁 记
录物。 ”或者 “ 以数字形式保存在 计算机存储器或外部存储介质 中,
能 够 证 明案 件 真 实 情 况 的 数 据 或 信 息 。 实 际 上 ,现 在 各 种 电子 ”① 产 品 越 来 越 普 及 ,公 安 机 关 侦 查 取 证 涉 及 电子 数 据 的 情 况越 来 越 普 遍 。 但 旧 《 事 诉 讼 法 》中 没 刑 有 规 定 电子 数 据 的 证 据 种 类 , 电
刑事诉讼法历次修改的背景及其内容

刑事诉讼法历次修改的背景及其内容刑事诉讼法是我国重要的法律法规之一,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和维护公平正义,刑事诉讼法不断进行修改。
下面我们将从背景和内容两个方面来介绍刑事诉讼法历次修改的情况。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刑事诉讼法修改的背景。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我国的法治建设也在不断推进。
为了确保刑事诉讼制度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和司法实践,刑事诉讼法不断进行修改。
通过修改,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司法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以及加强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此外,刑事诉讼法的不断修改还有助于我国司法体系的现代化建设。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刑事诉讼法历次修改的内容。
首次修改是在1979年,主要是为了适应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确立了犯罪事实的证明责任和不适用逮捕的情形等。
第二次修改是在1996年进行的,这次修改进一步明确了刑事诉讼程序的各项规定,完善了司法保护措施,并加大了对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
第三次修改是在2001年进行的,主要是为了推进侦查活动的合法化,明确了变相逮捕的行为禁止,并对刑事案件的审判程序做了一系列调整。
第四次修改是在2012年进行的,这次修改全面贯彻了法治精神,加强了对刑事案件证据的规范和保护,进一步加大了对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
最近一次的修改是在2018年进行的,这次修改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司法公正和透明,加强了对犯罪嫌疑人权益的保障,以及完善了刑事审判程序中的相关规定。
综上所述,刑事诉讼法历次修改的背景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的需要,而修改的内容则是通过完善程序规定、强化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以及保护人权等方面来提高司法体系的公正性和效率。
刑事诉讼法的不断修改不仅反映了我国司法体制的完善和进步,也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作出了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意义
090324109 黄远友一、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指导思想
一个政治民主、法制发达的国家,程序法应当得到很大的重视。
因为实体法只有通过程序法才能得到正确的实施,而且程序法不只是法律的生命形式,“也是法律的内部生命的表现” 作者认为,修改刑事诉讼法应当遵循以下指导思想:
(一)有利于追究、惩罚犯罪,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维护公民合法权利,保障人权
因为社会上存在着犯罪现象,才需要有惩罚犯罪的实体法律规范——刑法,也才需要有保证正确实施刑法的程序法律规范——刑事诉讼法。
只有通过刑法、刑事诉讼法的实施,有效地追究犯罪、惩罚犯罪,才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犯罪侵犯,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如果发生了犯罪而不立案侦查,或者侦而不破,破而不起诉、审判、执行,则必然导致放纵犯罪,祸国害民。
当前,社会治安形势比较严峻,有的地区犯罪还很猖獗,对此社会各界普遍关注。
因此,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证及时有效地追究犯罪、惩罚犯罪。
否则,所提修改建议不符国情,违背民心,也得不到司法部门的支持。
(二)应当适应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需要
上层建筑应当适应经济基础并为它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
1979年现行刑事诉讼法颁布时,改革开放尚未起步,计划经济尚未触动,15年后的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形成。
如何使作为上层建筑的刑事诉讼制度跟上形势发展,积极发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作用,这是修改刑事诉讼法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有利于促进我国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科学化民主化,并且切实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四)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益
(五)应当从中国国情出发,并且借鉴外国的带有一般规律性的经验
(六)适当增加条文数量,加强可操作性
二、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必要性
(一)是理念变化的需要
1.司法公正
2.人权保障观念
(二)是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完善司法体制改革的需要
(三)是与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接轨的需要
三、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社会意义
作为调整国家追诉犯罪的程序基本法,这部草案看似只与犯罪人相关,其实与每个公民的权利保障都息息相关。
想想看,倘若国家机关公权力不受控制,那么任何公民都可能成为犯罪嫌疑人而受到无端追诉。
在此次草案中,公权与私权的配置成为公众的核心关注点。
从整体思路看,草案追求的是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双重价值目标的均衡。
从实际看,个体权利受到注重,个人抗衡国家追诉的力量趋于平衡,人权保护的理念闪烁其间,这是一个现代国家衡量人权保障水平和法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它真正体现了司法上的公平正义。
现在草案已向社会公开,除了广纳民意,它的另一个指向,便是深刻的普法意图。
全国人大借用法律修改的程序平台,通过平等参与,让公众在对相关制度修缮中对话、争论、商讨,使人们充分了解修法中公权力与私权利博弈的价值,提高感性认知,在寻求共识的过程中,传递知识,培育法治理念,把参与过程尽可能地变成公众读懂法律文本、参透立法精神的大课堂,从而实现全社会法治观念的一次整体提升。
进一步说,修法本身也是个普法活动,它以一种看得见的渐进姿态,在公众观念变化上充当了推手。
比如,1996年刑诉法修改和1997年刑法修改,从无罪推定、罪刑法定、犯罪嫌疑人称谓、疑罪从无,到现在的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等等,步步深入,通过释法宣教,将什么是先进文明的司法秩序,刻进公众的思想意识当中,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是当下刑诉法修改的社会意义所在,它的最大好处就在于,每个公民都可以得出下面这个结论:关注刑诉法修改,就是关注自身权益。
四、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政治意义
在一些人的认知中,犯罪分子似乎是没有人权的,所以,以确保国家有效打击犯罪为重心的刑诉法,很难想象存在人权保障的价值取向。
然而社会的发展让我们逐渐懂得,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障,恰是有效避免公民不被无辜追诉的重要前提。
这种建立在公民权利与嫌疑人甚至犯罪人权利之间的关联,让现代刑诉法的价值发生重大转向,在打击犯罪的公权与私权配置上,逐渐向公民权利倾斜。
而这次修改刑事诉讼法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刑事案件居高不下,严重暴力犯罪增多,犯罪的种类和手段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些都对我国社会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
通过刑事诉讼准确惩罚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适时修改刑事诉讼法,着力保障公共安全,着力化解社会矛盾,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对于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