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重视语文教学的智趣性
周一贯语文教学思想的“六性”特征

周一贯语文教学思想的“六性”特征周一贯语文教学思想是一种注重实效、注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思想。
在此基础上,周一贯语文教学思想提出了“六性”特征,即“兴趣性、趣味性、启发性、思辨性、情感性、经验性”,本文将一一介绍。
兴趣性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动力。
周一贯语文教学思想强调兴趣性,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尽量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这样,学生在学习中由“不想学”变成“想学”,从而达到了增加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的目的。
趣味性除了兴趣外,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趣味性也是很重要的。
周一贯语文教学思想主张要注重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取游戏化、趣味化的方式,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语文学习带来的乐趣。
启发性周一贯语文教学思想主张教学要注重启发性。
启发性教学是一种鼓励学生从自主思考中得出结论,而非被动接受知识。
在启发性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在思考中得出自己的答案。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思辨性周一贯语文教学思想强调教学要注重思辨性。
思辨性指在学习中,学生有思考分析的能力,不断发掘问题的深层次意义和效果,不断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
在思辨性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通过讨论和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不断提高语文学习与思辨的综合能力。
情感性学习语文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人文情感的升华。
周一贯语文教学思想强调教学要注重情感性,通过让学生感受文本中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投入。
在情感性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朗读、模仿、体验、创作等方式,带领学生感受、表达不同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应对能力。
经验性周一贯语文教学思想强调教学要注重经验性。
经验性教学是一个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来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
在经验性教学中,老师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探究等方式来获得经验,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玩”出语文教材的“智趣”

诗词 ,那就是成功的古诗词教学。 责任编辑 黄 日暖
“ 玩"出语 文教材 的 “ 智趣 "
文 / 州 市 天 河 区体 育 东路 小 学 刘 安 明 广
现 时 不 少 教 师抱 怨 课 堂 上 的 学
们 倡 导 “ ” 出教 材 的 智趣 — — 即 玩
一
生不主动 ,学生对教师 的引导没感
师道 ・ 教研 20 0 9年第 1 期 1
趣 。也正 因为如此 ,才可能让我们
的课 堂 教 学 成 就一 种 和 谐 、开放 及
材 ,机械化设计教学过程 。所 以我
智慧 的状态。
课
理评判他人对文本 细读 的种种见解 和观点 ,更要关注珍视 、归纳梳理 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悟 ,所 以在阅 读 的过程 中要将 自己的体验 以及对 文本的意义、意味和意蕴进行重新 的审视 ,这 样 的备课 才 能有 “ 意
时亦 丰 富他们 头 脑 中对 于 诗词 作
者 、历史背景 、社会现象等 的认识
了解 ,成 为 自身 知 识 的积 累 ,为 自
己以后再去赏读该人之作及他人该
时期之作 大开方便之门。如不 了解
诗 人 杜 甫 曾经 历 安 史 之乱 ,多 年 漂
诗人生平 阅历 、情感体 验的外化 。
一
涵义是 “ 意味”或 “ 味” 趣 。它是
一
个既具体又抽象 的概念。说它具
体 ,是因为一讲到 “ 味”时 ,要讲 的对象一定是达到 了一个 比较高 的
程度 ,一般层次 的东西是够不上用 “ 味”来谈论 的。说它抽象 ,是 因 为一讲 到 “ 真正的
了解诗人背景 ,是 自古以来研 读鉴赏诗词 的有效方法。其核心内
容是 :要解读作者 的作品 ,就必须 弄清 作者 的创 作 背景 。一 首 好诗 词往 往 含有 深厚 微妙 的 意蕴 ,是
语文课堂应该多一点智趣教育

语 文 课 堂应 该 多一点 智趣 教 育
回 阵发明
内容摘要 :所谓 的智趣教 育,即是指在教 学活动中,通过有趣 的预设或在有趣生成对话 中,使 学生获得
一
种知理 觉悟的快乐或理性情感体验。但长期 以来 ,我们的语 文教 育缺少这种智趣教育。 关键词 :语文课 堂 智趣 教育 概念 不在场
O 为 O
情 感 世界 的需 要 ,这 种分 歧 在 我们 生活 其实 是经 常 发生 的 。大 家 回顾
一
生 :散步 经 过走 的 小路 时 , “ 我 ”背起 了老 母亲 ,表现 了 “ 我” 的孝 顺 ;妻 子 背起 了小 儿 子 ,表 现 了妈 妈 的爱 心 ;这是 最感 人 的。 师 :这 种 暖暖 的孝 心 和浓 浓 的 亲 情 ,作者 是 以怎样 的构 思方 法来 表 达 的?小 组讨 论 ,然后 组长 指 示
新课 改 这么 多 年 了 ,语 文 教育
于审美 的情 感 范畴 , 目的是在 “ 审 美 ” 的有趣 活 动 中获 得对 感性 形 式 的愉悦 的情 感 体验 、情 感 的满 足 与 情 感 升 华 。智 趣 ,知 理 觉 悟 的趣 味 ,它 是 主体 对认 知 客体 内 在属 性 的一种 的情 感性 的知 理觉 悟 ,本 质 上属 于 “ 求 真 ” 的智 力范 畴 。就 思 维 的方 式 而言 , “ 智趣 ” 思 维不 同 于一般 形式 逻 辑思 维 ,它 是直 觉 顿 悟 思维 ,同时 又伴 随 一种 积极 的愉 悦 的情 感体 验 ,可 以说 它 处 于智 力 与情感 的交 叉地 带 。
也 ,晓也 。 晓也 ,明 白也 。简 而言 之 ,智 ,即人 对 事 理 “ 觉 悟 ”也 。 智趣 ,人 对 事 理 “ 觉” 、 “ 悟 ”中 所 获得 一 种 乐趣 或者 人 在感 兴趣 的 活 动 中知 理而 觉悟 。 智 趣 和 情 趣 是 有 区 别 的 。 情 趣 ,使 人感 到愉 快 的趣 味 ,或者 使 人想看 个 究竟 的一种 情感 体 验 ,属
构建小学语文智趣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构建小学语文智趣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内容摘要:文本是智趣课堂实施的有效载体,也是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智慧的触发点、依附点。
这就需要我们在智慧解读学生学习个性和学段差异性的基础上,智慧解读文本,根据学生学情特点,选择适宜的语文教学形态,优化教学内容设计,使教学内容散发出趣味性,选择适切的、有趣的教学方法,牢牢抓住学生。
关键词:智析学情;智解文本;情趣交融;智慧相长一、智析学情,构建适宜的语文学习生态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体,在“以生为本”的教育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学情解析智慧,根据学生认知起点、兴趣爱好等,为学生构建适宜的语文学习生态,为学生搭建自主阅读、自主发展的平台,从而以智激趣,以趣引智。
1. 智慧解读,因生设趣学生智慧解读的前提是教师要确立师生平等的教育主张,以平等的姿态解读学生,分析不同学生语文学习基础、能力和兴趣,重点把握学生语文学习的优势和不足,能遵循学生兴趣,激发学生之趣;同时,以发展的眼光解读学情,把握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基础、兴趣爱好等,做到因学段而异,赋予智趣课堂以活力。
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这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以“地点”为写作对象的文章。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低年级、中年级学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积淀,而且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都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如果我们还是借助小学低年级、中年级设趣的方法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2. 智慧激趣,引领智性发展在智慧解读学生个体学情实际和不同学段学生学情特点基础上,我们要释放教师的智慧,选择合适的设趣方法,智慧激趣,从而引领学生智性发展。
《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授课对象是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兴趣也相对高雅得多。
基于学情实际,我们可以采用“导游词”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模拟“导游”,根据文本内容小组合作写一段导游词,然后推选出一位代表作为“导游”,为全体学生解说。
这样的设计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功底,同时又要具有相应的写作、口头表达能力等,具有挑战性。
智趣语文:基于童心的学习变革

智趣语文:基于童心的学习变革发布时间:2023-07-06T07:49:41.305Z 来源:《素质教育》2023年6月总第455期作者:徐蓉蓉[导读] 智趣语文指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智趣因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自主互动学习进程中追求情趣与理趣相融,促进学生智读、智思、智悟、智述,使学生觉得有意思、有意义、有意蕴的语文。
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226400摘要:寻求语文教学趣味是教师共识,特别是小学课堂教学更是如此。
但现实中,还存在诸多为趣味而趣味热闹浮躁现象,如有仅为取悦学生,有趣味形式脱离教学内容。
笔者扎根小学一线课堂多年,致力于语文教学趣味剖析与研究,提出了“智趣语文”教学主张,即趣味应该建立在基于学情内容筛选、方法设计之上,使儿童在富有趣味学习过程中,产生不仅仅是愉悦情绪体验,更能享受到学习本身带来智力挑战。
关键词:智趣游戏教学语文智趣语文指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智趣因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自主互动学习进程中追求情趣与理趣相融,促进学生智读、智思、智悟、智述,使学生觉得有意思、有意义、有意蕴的语文。
在这个概念中,“智趣因子”是针对课程内容而言,不同的文体样式,有不同的教学价值和学习目的,因此需要“因文而异”,这是“趣”的载体;“智读、智思、智悟、智述”既是语文学习的方式,也是语文学习的能力,更是语文学习的品质,是“智”的集中体现;“有意思、有意义、有意蕴”这是“智趣”的融合,体现语文的课堂特质。
智趣语文是伴随着课改进入深水区而孕育诞生的,且已在不断地课改中渐具雏形。
经过丰富的课堂实践,我们越发感觉到智趣语文是属于儿童的语文。
因为有意思,才激发了儿童对语文学习的无限兴趣;因为有意义,才使得儿童穿行在语言丛林而乐此不疲;因为有意蕴,才让师生沉浸其中,享受着幸福的文化之旅。
我想,这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应然境界,更应成为当下课堂的实然状态。
一、利用直观手段,丰富想象空间,让课堂有意思“智趣语文”的“有意思”指向于学习主体,即我们所倡导的“趣”,强调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让孩子们觉得这堂课是“有意思”。
如何让语文学习变得更有趣?

如何让语文学习变得更有趣?让语文学习“活”过来:探寻趣味自学的最有效路径语文学习,作为基础学科,却常常被学生视为枯燥乏味。
如何能将语文学习生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是教育工作者一直探寻的课题。
以下从几个方面探讨让语文学习更有趣味的有效路径:一、构建多元化的学习场景,突破传统课堂的束缚1. 情景式教学: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文化背景相结合,通过设计模拟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
例如,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以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成完整的中秋节赏月场景,让学生能感受到诗词的意境之美。
2. 游戏化教学:将语文学习融入游戏,例如,用“词语接龙”的方式学习成语,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演绎课文内容,在寓教于乐中提升学习兴趣。
3. 项目式学习:将语文学习与现实问题或社会议题相结合,进行项目式设计。
例如,以“文化传承”为主题,进行古诗词创作、汉字书法等项目的学习,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语文魅力。
二、应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1. 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角色扮演、辩论、展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地提问、自主探究,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中,例如,进行采访、调查、写作等活动,提升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三、挖掘文本的魅力,赋予语文学习更深的意义1. 崇尚文本的内涵和价值:将语文学与人生价值、社会责任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文本背后所蕴含的深沉哲理和人生启迪。
2. 关注文本的时代性:将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社会热点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与时代现状之间的联系,提升文本的现实意义。
3. 挖掘文本的多样性:将语文学习与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文本相结合,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对文本的理解深度。
四、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思维语文自学的边界1. 利用数字化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播放等数字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体验。
语文智趣教师的特质与培育路径

龙源期刊网 语文智趣教师的特质与培育路径作者:洪霞来源:《教育·综合视线》2019年第12期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丰富,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路径。
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捕获力”,是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智趣课堂正是基于重构课堂形势下的主动应变。
智趣就是指智慧和情趣。
智趣课堂需要智趣教师,只有培养出具有智趣特质的语文教师,才能为智趣课堂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这就需要我们深入解读语文教师的智趣特质,并寻找智趣教师培养的路径。
本文从小学语文智趣教师基本特质和培育路径两方面进行探讨,认为只有坚持以智趣丰富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智趣素养,才能让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富有智趣的时代好老师。
语文智趣教师基本特质智趣教师是教师群体中的一员。
他富有爱心,用一颗真挚的心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敬业爱崗,能够对教育事业保持一颗热爱之心。
他力求上进,积极进取。
小学语文智趣教师除具备一般教师应有的基本特质外,还具备以下几种基本特质。
永葆童心童心是智趣教师智趣之源。
富有智趣的小学语文教师必然是永葆童心,能够始终以一颗童心审视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进而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爱好等,让语文课堂充满智慧和情趣,从而让学生爱上语文,乐于学习,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富有睿智睿智是智趣教师的必备特质之一。
富有智趣的小学语文教师必然是富有睿智的。
他们能够熟练地驾驭语言,运用自身精湛的语文知识储备,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迎合学生的“胃口”,使课堂散发出智慧,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感悟到语文蕴藏的智慧,从而培养出一批富有智趣的学生。
情趣高雅高雅是智趣教师的“标签”。
富有智趣的小学语文教师必然是高雅的。
他们有着高远的追求,在远大理想的支配下,不断追求卓越,始终保持一颗高尚的情操,通过语文智趣课堂的有效教育资源,熏陶着学生,感染着学生,从而打造一节节高品质的语文课堂,让课堂体现出高雅的品位。
不断创新智趣课堂本身就是教师创新思想下的产物,因此富有智趣的语文教师必然是不断创新的。
让文言文课堂充满“智趣”

文言文教学37㊀20183出猎»就运用了 遣冯唐㊁射天狼 这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想要重新得到国家重任㊁为国家效忠的期待ꎮ所以说ꎬ要想读懂古典诗词必须掌握其中典故的含义ꎬ这样才不会产生情感上的偏差ꎮ对于典故的理解和掌握不仅仅是在古诗词中遇到了就有意识地进行查找和记忆ꎬ在平时的阅读和积累中ꎬ也应当养成积累的好习惯ꎬ博览群书ꎬ积累有名的典故ꎬ这是提升我们文化修养以及个人内涵的重要方式ꎮ四㊁挖掘内涵ꎬ体会思想之美古典诗词的一大共性就是往往在词末对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行抒发和升华ꎬ并表达心中的想法和期待ꎬ所以对于古典诗词ꎬ关键是要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ꎬ上升到思想的层面去把握ꎬ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景物以及事物的描写层面上ꎮ如杜甫的«岳阳楼记»ꎬ不仅仅要感觉到登上岳阳楼的那种迁客骚人的赞叹ꎬ还要从中体会到杜甫心中 先天下之忧而忧ꎬ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远大政治抱负以及生活态度ꎮ这样才能够挖掘出诗词深处的内涵ꎬ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ꎮ这也是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的最高境界以及最难达到的地方ꎬ所以应当用心体会和感悟ꎬ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ꎮ教师应当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诗词情感ꎬ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看法ꎬ最后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和体会ꎬ感悟诗词的精华ꎮ古典诗词的优美ꎬ在语言㊁韵律㊁含蓄㊁情感上体现得淋漓尽致ꎬ因此ꎬ对于高中阶段古典诗词的学习ꎬ学生要学会从以上几个方面加深自己的认识和把握ꎮ不仅仅要熟练吟诵ꎬ还要想象作者描绘的美丽景象和含蓄的情愫ꎬ进而体会其思想感情ꎮ只有这样才能学好古典诗词ꎬ达到理想的学习水平ꎬ同时加深涵养ꎬ提高境界ꎮ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30022)让文言文课堂充满 智趣吴永胜㊀㊀作为语文教师ꎬ我们应怎样进行文言文教学ꎬ做到既增强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ꎬ又很好地实现学生知识的积累呢?我认为关键要在 趣 上做文章ꎬ让学生享受文言文的 趣 ꎬ体会千百年传统文化的 智 ꎮ基于此ꎬ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ꎮ一㊁ 智 设导语ꎬ掀起文言文的 盖头 来导语是课堂教学的 第一响 ꎬ仿佛敲门的砖头ꎬ敲得好就能够敲开学生的心门ꎬ能起到 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作用ꎮ在平时的教学中ꎬ如何围绕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ꎬ 智 设导语显得很重要ꎮ如在讲«赤壁赋»时ꎬ我以良辰㊁美景㊁赏心㊁乐事四美为切入点导入ꎬ投影赤壁的图片ꎬ让学生描述如果自己身在如此美景之中可能产生的感受ꎮ接着让学生化身为苏轼ꎬ由景及情ꎬ展开课文的探讨ꎮ再如学习«陈情表»时我如此导入:当代作家毕淑敏曾说: 孝 是稍纵即逝的眷恋ꎬ 孝 是无法重现的幸福ꎬ 孝 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ꎮ 的确ꎬ自古以来有很多孝的故事ꎬ表达了华夏儿女孝亲敬亲事亲的感人事迹ꎬ今天要讲的«陈情表»就是一篇 惊皇帝泣后人 的佳作ꎮ后人评价 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ꎬ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ꎬ那么在这篇文章中到底李密陈了什么情ꎬ让我们不得不哭呢?这样导入ꎬ一下子能吸引住学生ꎬ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ꎮ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余ꎬ很想了解文文言文教学38㊀2018 3中之事ꎬ也便自然地喜欢上了文言文ꎮ二㊁ 趣 设情境ꎬ让文言文 活 起来要改变文言文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㊁死记硬背的现状ꎬ教师就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ꎬ引导学生主动参与ꎬ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ꎮ具体做法如下ꎮ1.朗读生 趣 ꎬ进入角色比如学习«前赤壁赋»时ꎬ我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进行理解性阅读ꎬ明确文章写什么ꎬ怎样写ꎬ为何写ꎬ后进行分角色朗读ꎬ体会 苏子 和 客 对话的内涵ꎮ并问学生:如果你当时在场ꎬ你如何回答 客 的问题?最想对客 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在这样的角色体验中ꎬ学生都能有所感想ꎬ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ꎮ2.视听结合ꎬ提高兴趣在课堂上ꎬ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ꎬ在教学中穿插适当的背景音乐㊁图片㊁小视频等方法来创设情境ꎬ激发兴趣ꎮ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的教学中ꎬ我从网络下载了人教版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视频故事»ꎬ通过11分57秒的视频把完璧归赵㊁渑池之会和将相交欢的情节用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ꎬ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握人物形象ꎮ3.角色扮演ꎬ古今相通对于一些故事性强的文言文ꎬ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相关情节改编ꎬ用文言对白的形式表演出来ꎬ从而提高的学生兴趣ꎮ如我在讲述«鸿门宴»时就让学生分角色扮演ꎬ有很不错的教学效果ꎮ情境教学让文言文教学强化了实体感ꎬ加速了学生的理解过程ꎮ这让文言文知识不再是 冷冰冰的知识 ꎬ而且激发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认同感ꎬ从而推动学生文言知识的积淀ꎮ认知和情感在教学中同步进行ꎬ实现 趣和 智 的默契ꎮ三㊁以 趣 导 智 ꎬ古为今用在文言文教学中ꎬ 学习一些文言知识ꎬ能读懂浅易文言文 只是文言文教学目的之一ꎬ更重要的是通过文言文教学弘扬人文精神ꎮ新课程标准指出: 适度强化文言文的学习ꎬ目的是促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ꎬ充实文化底蕴ꎬ提升文化品位ꎮ 这无疑应该成为一种导向ꎬ引导教师注重文言文教学的积累㊁感悟和运用ꎮ1.摘抄整理建立文言文写作素材库ꎬ引导学生重视文言文素材的积累和运用ꎮ2.拓展延伸ꎬ古人今看在讲解时要求学生结合课文进行反思写作ꎮ比如我在«李将军列传»教学后ꎬ要求学生写读后感ꎮ 我为李将军悲 读«李将军列传» 李将军悲剧原因浅析 李广难封给我的启示 我看李将军 这种写作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运用意识ꎮ3.古为今用ꎬ借鉴文章写法如在学习«劝学»时ꎬ我设计了以下练习:有一位学生ꎬ体育非常好ꎬ但是学习不努力ꎬ成绩也很糟糕ꎬ身为同学的你为他感到着急ꎮ今天ꎬ你准备用你的语言来规劝他好好学习ꎬ请联系从«劝学»中学到的道理写一段话给他ꎮ再如在学习«游褒禅山记»后ꎬ请学生模仿文章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方法写一篇游记ꎮ4.古体今变ꎬ进行作文训练可以进行扩写㊁仿写㊁改写㊁想象等作文训练ꎮ比如学完«留侯论»后ꎬ我要求学生想象留侯张良忍辱的心理ꎮ学习«师说»后ꎬ我让学生模仿课文写法ꎬ咏物言志ꎬ写一篇短文ꎮ在文言文中听说读写是密切相关的ꎬ 听是 说 的基础与根本ꎬ 读 是 写 的扩展和升华ꎬ语文教学若能将古今结合ꎬ必会收到 意外之喜 ꎮ总之ꎬ在文言文教学中ꎬ倘若我们语文教师能以 趣 导 智 ꎬ古为今用ꎬ定能把枯燥的文言文课堂变得生动ꎮ作者单位: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226500)。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广大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一、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随着新课改在我国的不断推进,提出了很多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其中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就是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教学指导思想,为了积极的响应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下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也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提出了很多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
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但是在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应该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与性格特点的方法,这样才能使整个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趣,更加高效。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想要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趣味性,就必须首先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在老师综合素质提升的基础上更好的去调动课堂教学气氛。
为了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趣,就必须要致力于提高老师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的能力,这样整个课堂教学才会变得更加有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性作用,因此,整个课堂教学的气氛都要靠教师们去烘托,因而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必要。
学校应该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教师参加一些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能力的活动或者讲座,使教师们掌握更多能够有效调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并将这些有效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想要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十分必要。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心情就会变得十分放松,对周围的事物的兴趣也会变得更加浓厚,而如果处于一种相对压抑的环境中,即使周围的事物比较有趣,那么,也难以有效吸引自己的注意力。
智趣教学让学生更热爱语文课堂

我们 的智趣课 堂强调把 学生看作是鲜活的个体 ,把课堂看 成学 生成长 的殿堂 ,注重学生 主动发展的历程 ,重视学生在学习 中的 自 我发现与探索 ,从而实现在课堂 中的生命发展 。
那么如何在智趣课 堂上 让学 生神采飞扬 ,真正让学生成为学 习 的 主 人 呢 ? 我 认 为 应 从 以下 三 个 方 面 考 虑 。
<启示> 阅读教学要焕 发生命 活力 ,教学 设计就应考虑学生主 动发展 的需要 ,为生命的潜能开发及创造性学 习提供条 件。智趣课 堂应是一 个关 注学生的心理世界 的课堂 ,也就是课 堂教 学的安排是 否 能激发 学生的智慧活动 ,引发学生专注 于知识 的探求 与问题的求
索 的欲望和行为。特别是在课堂教学 中教师应致力于问题情境的创 设 。问题 情境是知识发生的源泉 ,在问题情境 中学生能更好地通过
成 的过 程 。 二 、智趣 课堂应 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 <教例> 本人在教学 《郑成 功 》一 课时 ,没有按照惯例 ,先提
问题再让 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 ,而是先让学 生 自由地 、仔 细地通 读课文之后 ,提 出了以下几个 问题让 学生进 行研讨 :1.读了这篇课 文你 心中痛快 不痛快?2.读 了这篇课文你心 中佩 服不佩 服?3.读 了这篇课 文你 心中有没有愤 恨?4.读 了这篇课 文你心 中有没有 同 情 ?5. 课 文中有 没有什么使你觉得奇怪?这些问题犹如一石激起 千层浪 ,课堂气 氛迅速 由平静 转向活跃。
“智”与“趣”:低段识字教学的应然追求

“智”与“趣”:低段识字教学的应然追求作者:陈健来源:《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20年第02期【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非常强调低年段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而“智”与“趣”兼备的识字教学必将成为低年段识字教学的应然追求。
这样的识字教学选择遵循学生语文学习规律的识字方式,更加凸显识字方式的多元,注重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主张识字课堂需要营建“文化味”浓厚的情智课堂,将随文识字与朗读、理解相融合,使得汉字在情境中焕发文化的生命力。
【关键词】智趣游戏随文识字文化味一、案例背景“智趣”兼备的识字教学是将汉字启蒙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融合的一种课堂样态。
这里的“智”指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感受造字智慧与构字规律。
“趣”即借助各种有趣的识字活动,感悟汉字情趣,享受识字乐趣。
识字教学作为低年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更好地落实“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的年段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特别关注”强调了汉字学习的重要性。
因此,识字教学在充分考虑汉字特点的基础上,应着眼于渗透汉字的文化意蕴,提升小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二、案例呈现基于对“智趣”识字课堂融“理趣”和“童趣”于一体、渗透汉字文化的认识,笔者设计了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激趣识字1.黑板上这两个字:葫芦,你会读吗?(芦,轻声)2.你在哪儿见过这两个字?出示:课外书《宝葫芦的秘密》、动画片《葫芦兄弟》。
出示字卡:看着这两个字,谁再来读。
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草字头告诉我们:葫芦是一种——植物。
[反思之一]课题即文眼。
在课题中“葫芦”一词是本课生字,“芦”在这里要读轻声。
学生读课题时先要重点指导读音,其次复现草字头的字与“植物”有关,强化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最后出示实物葫芦完整地读课题,这样教学更显得有层次、有味道。
以情、美、智趣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揣摩 欣赏 。启发学 生领悟文本之美趣
个环节进行 再创造 、让 学生改编文本 、让学生 就某一 内容进
再创造” .当然 ,我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美 的欣赏过程.语文并非冷漠的知识介绍 行辩论 ……很 多的智趣 来源于举一反 三的 “
和概 念推理 ,它本 身是 “ 热” 的 ,它 有血 有 肉 ,富含 情感 美 、 们无法像 数学那样 ,产生立竿见影的智 能效果.但是 ,如果我们
件 寄托着情思 和意趣 的礼 品给读者 ,是捧 出一 颗心来 ,作 者隐 身在文字 的背后 ,看别人捧 读他的心.学生能读懂 作者 的心 吗?
这就需要教师 的引导.
教师 首先应该 自己细读文 本 ,读懂 文本 ,充 分 了解写作 的 趣” . 数理化 学习 ,尤其如数学 、物 理 ,学生 明显感觉 到是 一种
、、一
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那么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 文的兴趣 呢?
一
跑 去 了 ,但 我却 还 以为船 慢. ”… …作 者在 此综 合运 用 了视觉 ( 月 色朦 胧 ,连 山起伏) 、嗅觉 ( 两岸 的豆麦和 河底 的水草 所散
、
细 读 寻 味 。引 导 学 生感 知 文 本 之 情 趣
从读 的角度来 说 ,学生通 过文章与 作者对话 ,并 由此进 入 趣 ,感受江南水乡 的灵 秀与清新 .学生可运用老 师交 给的方法 ,
一
个潜藏于文本 中的作者的心灵 . 从写 的角度说 ,作者是在送一 到文本中找寻其他 的美点. 三、创设平台,帮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之智趣 数理化的学习 ,远没有语文有 “ 情趣”和 “ 美趣” ,但 学生 学来却津 津有味 ,而且其趣 味似乎 历久不 衰.趣在 哪?在 “ 智
川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单纯的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目标,还要在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
但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学生对语文学科内容持有一定的固化思维,例如语文学不学都可以,语文课堂太过无聊等看法。
这与语文课堂缺乏一定的趣味性有着密切关系。
标签: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人教版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要求学生具备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在内的和表达交流能力在内的各方面能力。
基于此,五年级语文教学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就要将课堂交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尚且存在一些不足,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都可以应用到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
多种多样的教学法,可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热情。
但是,在目前语文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可能会使低年级学生在语文学科的课堂学习中产生枯燥乏味,甚至是厌倦等不良情绪,不利于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学习热情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教学模式固定化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能自己都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流程千篇一律。
例如在讲解文章的时候,依次介绍作者、创作背景、标记段落、概括段落、中心思想以及文章结构等。
在其他课程内容的授课中,依然参照此程序进行授课,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过程乏味沉闷,缺乏生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不高。
如何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行之有效的运用到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是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
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趣味性

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趣味性一、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趣味性的意义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
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趣味性的方法1.运用多媒体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中。
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形式,将枯燥的知识点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课文中的情景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互动,例如通过多媒体软件进行抢答、小组讨论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2.创设情境教学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往往难以理解。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教学,将抽象的知识点以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在讲解古诗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古诗的意境,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感受古诗的魅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古诗中的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情感和意境。
3.开展课堂游戏小学生普遍具有好动、爱玩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课堂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词语接龙、成语接龙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生字、词语和成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猜谜语、脑筋急转弯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
这些游戏不仅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
4.组织课外活动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如阅读分享会、写作比赛、演讲比赛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小学语文智趣课堂的构建

小学语文智趣课堂的构建作者:何彩凤来源:《语文天地·小学版》2020年第03期小学语文智趣课堂构建,符合学科教学的一贯追求,教师利用多种助学手段,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意设计和组织,可以为学生带来全新学习感知和体验。
教学导入、教学活动、教学训练等环节都启动智趣构建模式,让学生在辨别、解析、顿悟、修正、发现、创新等学习探索中成长学科能力,以完善语文课堂的构建。
一、教学发动运用智趣手段教学导入階段,教师利用媒体进行直观展示,为学生推出一些有趣的活动,都可以快速聚拢学生关注力,形成崭新教学激发动力。
1.直观导入课堂导入方式众多,教师要注意精心筛选。
媒体的广泛介入,这是最为常见的教法应用,多媒体可以将丰富的电子信息传递到学生面前,对学生的多种感官带来冲击,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教师在具体设计时,需要贴近教材内容、贴近学生学习实际,以提升教学导入的启动性。
如教学《荷花》一文,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为学生展示一组荷花图片:看到这些荷花,我们很容易想到关于荷花的一些诗词名句,还有歌曲,不妨仔细回顾一下,说说你掌握的相关信息。
学生被荷花图片所吸引,因为有一定认知积累,自然给出了积极回应。
诗句如“映日荷花别样红”,古文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歌曲如“荷塘月色”……学生展示不断,教师随即进入课堂导入:大家对荷花都这样熟悉,自然会顺利进入学习之中,仔细阅读课文内容,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荷花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有了前面的信息搜集,也对荷花图片进行了观察,自然顺利地进入到课文阅读之中。
2.趣味导入小学生对趣味性教学形式有特殊敏感性,教师为学生投放智力游戏、儿歌童谣、演绎展示、示范诵读、悬疑问题等,都可以对学生形成一定的激发,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思考的机会,以提升教学调度效果。
在教学《陶罐和铁罐》时,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先让两个学生展开角色演绎活动。
教师课前找到两名学生进行演绎训练,在学生阅读学习之前,便进行了课堂演绎展示。
语文课堂应该多一点智趣教育

语文课堂应该多一点智趣教育作者:陈发明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09期内容摘要:所谓的智趣教育,即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有趣的预设或在有趣生成对话中,使学生获得一种知理觉悟的快乐或理性情感体验。
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缺少这种智趣教育。
关键词:语文课堂智趣教育概念不在场新课改这么多年了,语文教育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语文课堂“智趣”教育仍然不多见,使人在有趣味的教学活动中有所“觉悟”的课也不多,正如语文教育家童庆炳十年前所指出的那样,“长期以来,语文课程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本的原因在于语文课本给予学生的大多是知识和概念,而不是生动形象和艺术意味,完全抽去了审美的欣赏,这怎么能不失败呢?”因此,语文课堂应该多一点智趣教育。
一.智趣的概念智趣,一般释为智慧和兴趣。
智慧是什么呢?“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汉语词典》)。
这种解释不足以使人信服,因为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是智慧的一种高级形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闪耀着智慧,但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在创造发明。
《康熙字典》:“智,《說文》詞也。
从口从矢。
《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
《玉篇》識也,覺也。
《增韻》喩也。
”智,是指一个人知理(明白事理)的速度像射箭那么快。
智,觉也。
觉也,悟也。
悟也,晓也。
晓也,明白也。
简而言之,智,即人对事理“觉悟”也。
智趣,人对事理“觉”、“悟”中所获得一种乐趣或者人在感兴趣的活动中知理而觉悟。
智趣和情趣是有区别的。
情趣,使人感到愉快的趣味,或者使人想看个究竟的一种情感体验,属于审美的情感范畴,目的是在“审美”的有趣活动中获得对感性形式的愉悦的情感体验、情感的满足与情感升华。
智趣,知理觉悟的趣味,它是主体对认知客体内在属性的一种的情感性的知理觉悟,本质上属于“求真”的智力范畴。
就思维的方式而言,“智趣”思维不同于一般形式逻辑思维,它是直觉顿悟思维,同时又伴随一种积极的愉悦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它处于智力与情感的交叉地带。
寓教于乐 ——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趣味性

寓教于乐——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趣味性摘要: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对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人文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语文学科教育发展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大的认知优势。
教材改革以后,小学部编版语文教材更突出对听、说、读写、方面的内容进行更清晰地设计。
在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育实施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培养,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每一个语文模块的教学中。
关键词:寓教于乐;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不同模块可实施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提出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趣味语文教学模式。
在此将主要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龄段特征,提出适应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课堂,趣味“听讲”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并没有对“听”这项能力提出具体的要求,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在整个教育阶段听课是学生获取正确认知和有效信息的重要方式。
为此,老师需要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中体现出抓住学生听课注意力、延长学生听课注意时间的课堂设计巧思。
通过教学研究发现,当学生在一段固定的学习时间内一直保持听一个声音状态的话,会大大降低听课效率。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引入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和手段越来越丰富,为了解决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听课疲劳”这个问题,我们可采取的解决方式有: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过程中,引入纪录片《圆明园》进行有益的教学补充,通过专业化的信息分享,帮助学生更客观地了解一个史实,从中激发学生的史实探究欲望。
再比如说,针对名著单元的教学内容——《草船借箭》《景阳冈》等,引入经典影视作品片段作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对名著形成更为具体的形象的认知。
二、趣味的表达能力训练教学教材改革后,不编版语文教材体现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更加重视对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进行训练,例如,口语交际版块的“制定班级公约”“讲民间故事”“我们都来演一演”等内容,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训练的方法。
浅谈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运用

浅谈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运用一、趣味性教学的重要性1.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趣味性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和愉悦。
在趣味性教学的氛围中,学生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考、探索和学习。
1.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趣味性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在语文学科中的全面发展。
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语文知识,还可以培养语文素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1.3增强师生互动趣味性教学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趣味性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运用2.1故事情境教学故事情境教学是一种常见的趣味性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让学生沉浸在故事中,体验故事情节,从而达到语文学习的目的。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
2.3身临其境教学身临其境教学是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实地教学、实物展示、场景再现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语文学习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学习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4趣味性教学与多元评价在趣味性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元评价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
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趣味教学中的表现,进行口头评价、作品评价、小组评价等,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综合评价和激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趣味性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转变在趣味性教学中,教师的角色需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和学习伙伴。
教师既是学生的引导者,又是学生的参与者和观察者。
在趣味性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化的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的基本方法8篇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的基本方法8篇第1篇示例:要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语文知识。
以下是一些提升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的基本方法:一、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小学生对于单一的讲述式教学往往难以产生足够的兴趣,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非常关键。
可以通过游戏、竞赛、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主动参与学习,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语文课堂的内容应该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情境。
可以选取一些带有趣味性的阅读材料,如民间传说、寓言故事等,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三、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语文课堂中要建立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可以通过布置有趣的作业、设置奖励机制等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语文知识,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互动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六、鼓励学生表达语文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表达和思维的舞台。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打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鼓励学生表达。
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此文章仅为模板类文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需详细内容请自行添加】。
第2篇示例:提升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的基本方法语文课堂作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阅读写作的重要场所,如何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是每位语文教师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教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
在传统教学中,小学语文往往被视为一门刻板枯燥的学科,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趣味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趣味教学的意义1.提高学习兴趣。
趣味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学习变得有趣而富有吸引力。
通过游戏、趣味练习等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增强学习动力。
趣味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设计各种有趣的活动,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丰富教学手段。
趣味教学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教学更加多样化。
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故事、绘本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与成就感。
二、趣味教学的实施1.创设情境。
趣味教学的关键是要创设适合学生的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贴近生活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情境中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教授成语故事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其中的乐趣,并通过角色的体验加深对成语的理解与记忆。
2.组织趣味活动。
趣味教学可以通过组织各种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设立语文角,每周组织一次语文游戏竞赛;举办语文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交流,提高语文能力。
3.采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趣味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得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例如,在教学古诗词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古诗画面,配以音乐和动画,让学生在欣赏中感悟古诗的意境和美感。
4.体验性学习。
趣味教学强调学生的体验感受,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授作文写作技巧时,可以设置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写作实践,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须重视语文教学的智趣性汪鲁强何谓“智趣”?辞书上无可查考,但我以为当今语文教师最需要的就是我个人创造的这个语词,因为充满智慧的趣味性正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所缺乏的、也是与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思维的根本任务紧密相关的重要属性。
本文试图就此作些阐述。
一、为什么说“智趣性”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属性?从理论层面看,智趣性是所有教育活动的根本属性,它也必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属性。
英国的大哲学家A•N•怀特海的教育代表作《教育的目的》中有这样一段话:“理想的消失是人类努力失败的可悲证明。
在古代的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在现代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
从神圣的智慧——这是古人向往的目标,沦落到学校教材知识——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的一种失败。
”由此看来,智慧才是学校教育应当永远高扬的目标。
我国当代思想家于光远先生则从趣味的角度阐述了教育教学的根本属性。
于先生说:“教育者要使受教育者能够很好地接受自己施加的影响,就要使受教育者充分发挥其主动作用。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就必须善于运用关于受教育者认识运动的规律。
这就不仅涉及到一般认识论的问题,而且还涉及教育心理学的问题。
”(《我的教育思想》)“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追求愉快是人的本性。
”(同上)“具有愉快情感,也是人的一种优秀的素质。
”(同上)于先生还认为“使得受教育者愉快会提高教学效果”(同上);于先生甚至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有过“愉快教学”的提法,试图扭转只重视认知因素,过分强调智能发展,不重视或者忽视教学过程中“趣”的因素而使教学无趣、无情的严重局面。
在悲悯哲人的深刻忧伤之余,教育教学的根本属性——“智趣性”也刻入了我这名语文教师的脑海。
不仅如此,我甚至还想到了:——2004年4月22日,《教育研究》杂志社与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开封召开“教育热点问题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研讨会;深入探讨了教育与人的生命、教育的生命意识、生命教育理念观照下的课程实践、学校管理与生命关怀等问题。
——近十多年来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师大教科所所长裴娣娜主持的主体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已然成为热点。
所谓主体教育,简单地说就是依靠主体来培养主体的教育。
主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每个人全面、自由、充分地发展。
主体教育是针对传统教育中严重忽视人的发展问题而提出来的,它在价值论上所关注的提高人的主体性的问题,仍是当今社会的根本问题。
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使人不再单纯作为社会工具而存在,不再只充当被动服从的角色,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塑造知识人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教育信条。
这一信条的人性设定是把知识、求知看作是人的惟一规定性,它颠倒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科学的范式是知识人所设定的知识界限,不在这一界限之中的经验和意识都被排斥在知识范围之外,由此,知识人的知识也就脱离了人的生活世界。
在这样的知识观的主宰下,知识人的世界是一个意义缺失的世界。
塑造知识人的教育信条应当在理论与实践的批判中逐渐解构。
(2004年第6期《教育研究》)这三方面的信息,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在人需要终身接受或享受教育的今天或明天,教育必须是为人服务的,它既要为人获得智慧提供平台,又要为人获得即时愉悦、幸福提供沃土;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如果它本身不能为受教育者提供生活化的、幸福而充满意趣的平台,那么,毫无疑问它就是忽视人的生命、缺乏生命教育理念的教育,是忽视人的发展、缺乏主体教育理念的教育,是忽视人的生活质量、颠倒了知识(姑且不论将人类的智慧简单等同于知识之弊)与生活关系的教育。
而且,教育的“智趣性”得不到弘扬而一直缺失下去,我们的大众教育岂不成了引导人们寻求来世幸福的宗教?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上上下下都在谈观念更新,课程更新。
我以为,从语文教学三个层次的目标——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实学生的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提高民族素质,传承人类文明——看,要求语文教学的人文素养特别高,新课标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况且,语文教学有别于理论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其生动、形象性,这决定了语文教学理性思维融于形象思维的特点;看春花秋月,喜意盈怀;观惊骇浪,壮怀激烈;听高山流水,叹知音难觅;歌大江东去,抒壮志情怀……语文应该是激情的飞扬,语文应该是灵魂的震荡,语文应该是才华的喷涌,语文应该是思想的闪光。
因此,所有教育活动的根本属性——智趣性,尤应突出地体现在语文教学之中,理所当然地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属性。
从实践层面看,解决语文教学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大力弘扬语文教学的智趣性。
为何如是言?我们看看如下情况就清楚了。
——语文教学的外部情况。
2004年3月10日,《教育研究》杂志社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与科研人员座谈。
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南昌创世纪综合学校校长黄晓浪指出,各类人才的培养,不应只是大学阶段学士、硕士、博士的培养,各类人才所必备的许多重要的素质条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和发展出来的。
但基础教育对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这是人才培养工程上的一大缺失。
它将制约着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产生,将阻碍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成功实施。
——语文教学自身的情形。
湖北宜都一位语文教师的悲哀:谈及语文学习,学生说三年高中差不多有一年时间在考试,听老师讲考题不知道语文究竟应该学什么,很难找到一点关于语文的美好回忆;老师则说语文教学叫人历尽千辛万苦却不得好报;武汉市一位语文教师甚至有“前世杀了人,今生教语文”恶怨。
语文教学中极为普遍的现象则是:条分缕析的讲解,把一篇篇美文肢解得惨不忍睹,让美文诗意全无;漫天飞舞的试卷,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激情扫荡殆尽,令学生望而生厌;而急功近利的硬性灌输,则使语文学习丰富的人文性和超功利的审美意识熏陶功能化为轻烟、成为泡影。
另一种情形是:滥用辅助教学手段,滥用通俗口语甚至网络语言,东拉西扯、无目的引申扩展等,表面看很热闹、似乎有不少趣味;可听一节两节尚可,听久了,学生也会兴会索然,这主要的是它偏离了语文教学的目标,提高不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的希望之星。
综观当代语文教育专家,像钱梦龙、于漪、魏书生等等,大师们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他们上每一堂课时,脸上都始终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学生也总能保持浓厚的兴趣。
听他们的课,如坐春风;看他们的课,情趣盎然;想他们的课,享受智慧。
再放想开去,真正受学生欢迎的、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到智趣的语文教学,又有哪有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呢?魏书生就认为:考试是学生素质的一种,意义不亚于其它的一种素质,如果否定这种素质是不现实的。
我也以为,真有能让学生享受智趣的语文教学,学生一定能“享受考试”(魏书生语)。
看来,中学语文教学的成功关系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成功实施,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令人忧心忡忡,中学语文教学的出路则在于弘扬它固有的智趣性。
二、语文教学智趣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具体表现在两大方面:理趣与情趣。
1、“智趣性”中的理趣:“智趣性”中的理趣,是指语文教学中理性逻辑层次的智慧趣味。
首先,理性逻辑层次的智慧趣味是客观存在着的,学生对理性、逻辑性最强的数学的兴趣,就是明证;其次,语言学科的逻辑性也是不证自明的,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要想享受思维之趣,首先必须感受语言之妙;第三,语文学科训练虽然以综合性见长,但它同样有序列性、条块性,同样具有最富于理性色彩的规律性,如语音方面的规律,造字的规律,构词的规律,组句的规律,句群的规律,段落的一般结构,篇章的法则,不同文体的特点,甚至当前语文试题的命题规律,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等等;第四,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明确、掌握语言的规律性是能够充满无穷意趣的,前提是教法科学、学法得当;第五,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教学氛围、课堂结构和节奏诸方面均有它独特的、丰富的理趣,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能否发掘出来;第六,语文学科的理趣还体现在它极强的综合性以及对于综合性的驾御过程中。
譬如,一位美国女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作文题:“我们要来找出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针对未来的职业写一份报告,而且每个人都要访问一个真正从事那行业的人,作一份口头报告。
”这种作文可以培养和锻炼5种能力:一、抉择能力(经过慎重考虑、选择,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二、思维能力(如确定何职业,如何从现在起为实现未来理想而努力学习,是需要作许多独立思考的),三、写作能力(即写一份“针对未来的职业”的文字报告),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即访问一位与自己未来职业相关的人),五、口头表达能力(即在班上向老师和同学作口头报告);这样,不仅思、做、写、说有机地结合了,学生完成训练中会获得诸多智慧感的体验。
我们的能够仿效,我们的学生同样能够完成训练,倒是我们的学生往往被数、理、化、生等学科的繁重课业压得抬不起头来,无心也无暇体验征服语文学科这类综合性训练的快感。
可这,绝非语文学科缺乏理趣。
2、“智趣性”中的情趣:“智趣性”中的情趣,是指语文教学中人文情感层次的智慧趣味。
虽然人文情感最终仍然能够作理性分析、还然成理性,但它所具有的感性、模糊性、形象性、生动性、俗成性、丰富多样性,又使它有别于理趣而具有独特的趣味;而且,语文学科文本自身的丰富复杂的人文情感性,使它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文本而具有独特的趣味。
这些显而易见,无须赘述。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语文学科既同理、化、生等学科一样,从根本上说是一门实验性学科(这一点往往被人忽视),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语言实验的过程;又因其文本的丰富复杂的人文情感性要求其实验具有丰富复杂的情趣而不同于理、化、生等学科实验按部就班的理趣。
因此,语文教学中特别要求动情,惟有动情才有趣。
语文教学中人文情感层次的智慧趣味的激发,既要求教师动情,更要求学生动情;而教学中师生情感生活的和谐,主要表现在对真善美、假恶丑共有的情绪体验上。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就必须用充满情感的语言去打动学生的心灵。
而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可化“死水”为“活水”,变“隔膜”为“相融”,避免师生之间产生较远的心理距离,更有利于课堂教学在和谐的状态下顺利完成,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与此同时,优秀的语文教师还能通过激趣、巧解、妙喻、幽默诙谐、平等民主乃至游戏氛围的创设等,使学生学得妙趣横生、意兴盎然甚至情绪高涨、热血沸腾,进入到如醉如痴的境界。
倘能如此,则不仅课堂内是高效的,更能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课外学习的积极性。
三、语文教学智趣性的界定。
倡导语文教学的智趣性,必须对它进行界定。
我们知道趣味是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一种特性,它是人们对现实的一种认识倾向;它能使人们对某种对象给予优先的注意,并产生向往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