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教育和中国的教育之间的区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的教育和中国的教育之间的区别

在独立学习方面,英国学生要高于我国学生。英国的每个中学生都能够去图书馆查阅文献,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来完成一个比较正规的Project。Project的汉语意思是“计划”、“设计”、“规化”。实际上类似我国的“科研论文”。英国中学生的Project完全从学生的兴趣和社会实际出发,题材极为广泛。从理化生实验、数学建模到英国的历史、地理;从环境保护到关爱生命;从反恐到世界和平;从政治到经济……,应有尽有。有些Project

有理有据,不亚于我国大学生的毕业论文。

英国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也强于我国学生。不分担家务劳动的学生很少见,他们从小就帮助父母擦汽车、剪草坪。小学生打工的也很多,送报纸是最常见的了,钱虽然挣得不是很多,却拥有了面对社会、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到了假期,加油站、快餐店、超市,到处都有中学生在忙着干活。一个假期下来,不但能挣几百英镑,更重要的是他们变得自信、老练。

英国学生的团队意识强。在英国,人们普遍推崇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指一个人与大家协同工作的能力或态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合作能力。英国学校历来都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团队精神”教育,在公共场所或集体活动中,个人必须服从大家。如果哪个学生为了自己出风头而连累了大家,他就会被一致斥为“没有团队精神”。

英国学生的身体素质好。体育不但是英国中学的重要课程,而且每天下午四点钟开始,大部分学生又都出现在运动场上。大量的体育锻炼,加上合理的充足营养,使英国学生大都身强力壮、精力充沛。那种肌肉发达、动作灵活的运动员型学生到处可见。就连女生对体育也十分热衷。体育好、学习好的学生才备受同学们的推崇。

英国学生的探究精神强。英国学生做事十分开放,敢想敢干,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认为“只要不被禁止,就可以做”。所以,成功的机会也相对较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他们不迷信课本、不迷信权威,也不像我国学生那么关注问题的答案、关注他人的看法。对问题不但有自己的见解,而且特别注重科学论证。注重在探究中寻找答案。

前不久留美教育博士刘萍对中美教育作了一个比较并得出“美国初级教育不如中国”、“中国的初级教育基本功扎实”的评价(见“一个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2001年5月28日贴于“教育与学术”)。我认为她的看法是很片面的。作为一个教育学博士,如果她的观点广为传播,会误导许多人甚至整个教育界。本人在中国(学士和硕士)和北美(博士)都学理工科,且孩子在北美上学近十年。我想谈谈我的感觉和看法,供教育界人士或有兴趣的朋友参考。因时间匆忙,不便展开来写,这里仅讨论几个重点并以实例于以说明。

例一、尽管西方初级教育(小学和初中)比起中国来学习内容少、节奏缓,可我十多年来在北美的学校和公司里接触到的老外在业务上多数都很优秀,平庸者比例小于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而且普遍敬业精神强。他们的表现一点也无法让我想象他们的基本功不扎实。我真的看不出他们在中学只作过1000道数学题和我们曾作过5000道数学题的差异。说什么“西方的先进科技都是靠移民”,未免太过夸张了,太夜郎自大了。这样的评价也只能在中国人的“坊间”流传,根本不可能被西方主流传媒认可。

例二、文革后公认77,78级学生最优秀。这种优秀不仅表现在学习而且在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但恰恰这两级学生的中小学阶段都是在文革中度过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停课闹革命,在“社会大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学习五花八门的各种知识,根本没上什么课更别说受什么严格的科学教育了。很多人都是靠的高考前恶补几个月考进大学。

例三、我本人72年(15岁)在四川考高中时正值“修正主义主义教育路线回潮”,我们也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把小学后三年和初中三年的课程全部补齐,而且弄得清清楚楚。

例四、君不见许多人小学和初中成绩很好,但一到高中便垮了下来。这样的人考大学一般无望。但那些小学和初中成绩一般,但高中成绩往上冲的人一般都是考大学的料。

这些例子这正好说明了人类获取知识的最佳模式和人体智力发育的自然规律,那就是:一、人类获取知识的效率是与对该知识的兴趣有极大的关系。人类是天然具有好奇心的。而教育的作用就是如何诱导,刺激和引导这种好奇心。填鸭式和题海式教育是泯灭这种好奇心的天敌(必要的记忆背诵除外)。而且极易导致人对学习的反感心理以及对个人行为的其他负面影响。

二、15岁(左右)以前的儿童由于大脑发育不成熟,理解力和接受力相当有限,不宜于承担过重的学习负担,学了也是事倍功半。这段时间应让儿童在宽松的环境中用他们天性中的好奇心加上想象的翅膀,充分地感受生活,积累对自然的认识。而15至25岁才是人类理解力和接受力的高峰期,才是强化在校学习的适当阶段。15岁前是感性的量变积累过程,15至25岁才是一个将前面的积累转化为理性认识的质变过程。后一个时期的学习效率可以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前一个时期。

我想在这里多费点笔墨说说为什么在学生15岁以前减压的重要性。虽然15岁以前人的大脑发育不成熟,不宜于进行高强度的在校教育,但人从出生到15岁之间却是人认识社会,观察自然,了解世界的一个自然而重要的阶段。在这个期间发生的许多外部事件对儿童都是第一次,他们都觉得十分的新奇,会让儿童在脑子里产生千千万万个为什么。这些蒙蒙胧胧,千奇百怪,带有初级哲学色彩的命题会整天萦绕在儿童的脑子里,产生一种寻找解释的强烈冲动,不自觉地形成一种厚实的思想积淀和丰富的想象能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量变积累过程。说通俗点,只有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牛顿们才能够从容地躺在大树下沉思“为什么苹果往下掉而不是往上掉”,瓦特们才能够目不转睛地盯着火炉琢磨“壶盖为什么会动”,爱因斯坦们才能够有闲功夫去冥想“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朝北”。我们很难想象在“超负荷”,“极限运动量”,学生每日疲于奔命的学习环境中这些本来十分自然的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过程能够经常或普遍发生。这些思想积淀和想象能力在15岁左右并在适当的教育诱导下会释放出强大的学习效能,即形成质变的过程。不仅如此,勤于思考、善于想象也是任何有创造力的科学家的最重要的素质。事实上任何有首创意义的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都是对某个哲学命题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上的一个重新解释。而人类的文明和科学就是在这样不断的命题和对命题的不断解释中向前进步的。

反观我们的教育体系和方式无意识地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范围里破坏了这种宽松的环境,强迫学生从小学开始泡在深深的题海中直至高中毕业,捻灭了儿童心智自然发育的这个最重要的过程。他们进入大学以后由于长期的超负荷学习反而心力疲惫,学习兴趣减少,把很多的时间都花到谈情说爱打麻将上,完全走了一个反自然规律的路子。我们还能指望我们的教育培养出站在世界科学前沿的科学家我们的初级教育还能说是“挺好的”吗

我这里还不说高压的初级教育还剥夺和挤压了少年们的情感教育,美学教育,艺术教育,社会学教育(并非政治课)的空间所带来的另一方面的重要负面影响(如展开又是另外一个大题目)。这些教育是塑造一个完善人格的基本要素。一个人格不完善的人是难以有所成就的。

西方教育基本上照顾到了这些自然规律。在初中(15岁)以前基本上不给学生施加任何压力。学生学得很放松。既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还可以让各种兴趣自由的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