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情采 优质课件
文心雕龙 教学PPT课件
• 小结: • 基本文学思想
• 1.原道、征圣、宗经 • 2.执正驭奇 • 3.局限:
• 对不符合儒家思想标准的作品予以较多排斥; • 未能认识风格质朴、题材朴素的文学的价值; • 对儒家经典语言特征的描述失真。
重要范畴
(一)神思:
1概念内涵: 指文学创作中的思维活动,相当于今 人所说的艺术思维或形象思维。
莫辩乎《书》,说体者莫辩乎《礼》,说志者莫 辩乎《诗》,说理者莫辩乎《春秋》。
宗经:
一、经为一切思想与教化之源。世人从中汲取思想 的资源,得以陶冶性情。
二、经为一切文体之源。 三、经为“文”的风格和内容确立基本写作要求。 四、经还为“文”的创作提供了技法。 五、经为文学批评建立形式和思想上的统一标准。
辨骚:
……四家举以方经,而孟坚谓不合传,褒贬 任声,抑扬过实,可谓鉴而弗精,玩而未核者也 。
故论其典诰则如彼,语其夸诞则如此。固知《 楚辞》者,体宪于三代,而风杂于战国,乃《雅 》、《颂》之博徒,而词赋之英杰也。观其骨鲠 所树,肌肤所附,虽取熔《经》旨,亦自铸伟辞 。……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 与并能矣。
商
《文心雕龙》的思想特点 儒释道三家兼之而以儒家为主。
论文之思想以儒家为准的;
创作思想推崇自然之道,受道家 思想 影响深; 论述方法与逻辑体系注重辩证, 吸取佛教思维方式。
《文心雕龙》价值与影响
《文心雕龙》的价值与影响:
1《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一部最 重要的文学理论和文章学著作,也 是一部文学史,分体文学史,古典 美学著作。
若禀经以制式,酌雅以富言,是即山而铸铜, 煮海而为盐也。故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 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 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 扬子比雕玉以作器,谓五经之含文也。夫文以行立, 行以文传,四教所先,符采相济。励德树声,莫不 师圣,而建言修辞,鲜克宗经。是以楚艳汉侈,流 弊不还,正末归本,不其懿欤!
《文心雕龙三十一.情采》
通过节奏的变化来表现情感的起伏变化,增强语言的 感染力。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声律与文采相 互映衬,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05 养气炼神以助情采之韵
养气炼神理论基础
古代哲学思想
养气炼神的理论基础源于古代哲学思想,如道家、儒家等,强调内在修养和精 神境界的提升。
理和总结。
涵盖广泛
全书共五十篇,涵盖了文学创作的 各个方面,包括文体、风格、修辞、 批评等。
影响深远
《文心雕龙》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 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 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巅峰之作。
情采篇在全书中的地位
核心篇章
《情采》是《文心雕龙》中的一篇重要篇章,专门探讨文学创作 中的情感与辞采问题。01Fra bibliotek0203
强化情感表达
声律的运用可以强化情感 的表达,使语言更加生动、 形象。
营造氛围
通过声律的烘托,可以营 造出不同的情感氛围,如 欢快、悲伤、庄重等。
激发共鸣
声律的美感能够激发读者 的共鸣,使读者更加深入 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声律与文采融合技巧
选用恰当的音韵
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选用恰当的音韵,使语言在听 觉上产生美感。
排比
通过排比句列举事例,增强文章气势和说服力,如“昔诗人什篇, 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等。
用典
运用典故来阐述观点,既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又使观点更具说服 力。
写作风格特点及影响
写作风格
文章语言优美、凝练,善于运用修辞 手法,同时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影响
这种写作风格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 了深远影响,许多作家在创作时都注 重情采并茂、文质相称的原则,追求 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文心雕龙三十一.情采》
若择源于泾渭之流,按辔于邪正之路, 若择源于泾渭之流,பைடு நூலகம்辔于邪正之路, 亦可以驭文采矣
泾渭,泾水与渭水, 泾渭,泾水与渭水,一清一浊 马缰绳,按辔, 辔,马缰绳,按辔,等于说选择道路 驭,驾驭 译文:研究体味《孝经》 老子》的意思, 译文:研究体味《孝经》和《老子》的意思,便可 知文章华美或质朴都应依附于人的思想感情。 知文章华美或质朴都应依附于人的思想感情。细看 庄周和韩非的话, 庄周和韩非的话,就知道华丽和朴质的关系处理不 错在追求过分的艳丽。 当,错在追求过分的艳丽。如果能在清浊之流上选 择清流,能在邪正之路上选取正道, 择清流,能在邪正之路上选取正道,就可以在写文 章时驾驭文采了。 章时驾驭文采了。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文学理论 他写的《文心雕龙》 家, 他写的《文心雕龙》是我国 系统的文学批评理论专著。 第一部 系统的文学批评理论专著。
他精通儒学和佛学, 他精通儒学和佛学,在文学方面 的见解。 有卓越 的见解。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奠定了我国古典文 学批评的理论基础, 学批评的理论基础, 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极大, 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极大,被 艺苑之秘宝” 誉为中 国古代 “艺苑之秘宝”。
研味孝老,则知文质附乎性情; 研味孝老,则知文质附乎性情;
文,华美。 华美。 质朴。 质,质朴。 性情,思想感情。 性情,思想感情。
详览庄韩, 详览庄韩,则见华实过乎淫侈
华实, 华实,华与实的关系 过,过错 淫侈, 淫侈,过度 华实过乎淫侈, 华实过乎淫侈,华与实的关系处理不当是因 为过分追求艳丽
《文心雕龙.情采》 文心雕龙.情采》
刘勰
作者生平及创作简介
刘勰(约 刘勰 约465—52l),字彦和,祖籍东莞莒 今山东日 ,字彦和,祖籍东莞莒(今山东日 照市), 梁代伟大的文学理论家。 照市 , 梁代伟大的文学理论家。 父刘尚,曾任越骑校尉, 但辞世较早。 父刘尚,曾任越骑校尉, 但辞世较早。刘勰少年丧 却笃志好学。 岁时 母亲又去世, 岁时, 父,却笃志好学。20岁时,母亲又去世,于齐武帝 永明年间( 公元483—493年),皈依沙门僧佑, 永明年间( 公元483—493年),皈依沙门僧佑,居定 林寺,帮助其整理佛经。 林寺,帮助其整理佛经。 30岁后动笔撰写《文心雕龙》, 耗时 年多。请沈 岁后动笔撰写《 年多。 岁后动笔撰写 文心雕龙》 耗时5年多 约审阅,沈约认为“深得文理” 约审阅,沈约认为“深得文理”,并将书稿放在案 以便随时翻阅。从此,刘勰和《文心雕龙》 头,以便随时翻阅。从此,刘勰和《文心雕龙》才 逐渐被世人所知。 逐渐被世人所知。
情采·刘勰
赞曰:言辞凭借文采才能传播久远,确实 呀,这是一个经得起验证的真理。内心活 动真实地表现出来了,文采才能丰富多彩。 过于华丽的吴锦容易变色,朝开暮落的木 槿花徒然娇艳,只有繁丽文采却缺乏真情 实感的作品,品味起来,一定令人生厌。
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感悟
作者通过具体事例一步步论证情 感在文学创作全过程中的作用。要求 文学创作遥“志思畜愤,而吟咏情 性”,主张“为情而造文”,反对 “为文而造情”
脉络梳理
一、用自然现象引出要说的内容 情 采
二、通过具体事例论证“情与采”的关系
三、总说文章内容与形式关系的重要
古代圣贤的著作,总的都称为文章,不是因为 有文采,那是因为什么呢?由于水性虚柔,才 有波纹荡漾;由于树体坚实,才有花朵开放, 这说明外在的表现形式依附于内在的实质。虎 皮豹皮如果没有斑纹,那就跟狗皮羊皮一样了; 犀兕虽然有皮,但制成铠甲还要靠涂上丹漆才 有色彩,可见内在的实质需要外在的表现形式。 至于抒发思想感情,铺陈描写万事万物,用文 字刻划内心活动,在纸上组织文辞,文章应当 光彩焕发、文采繁富是很明白的了。
他精通儒学和佛学,在文学方面 有卓越 的见解。 《文心雕龙》奠定了我国古典文 学批评的理论基础, 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极大,被 誉为中 国古代 “艺苑之秘宝”。
《文心雕龙》共10卷,50篇。原分 上、下部,各25篇。全书包括四个重要方 面。上部,从《原道》至《辨骚》的5篇, 是全书的纲领,而其核心则是《原道》、 《征圣》、《宗经》3篇,要求一切要本 之于道,稽诸于圣,宗之于经。
这里的“三文”包括了文学艺术创作中一切美的形式。
《孝经》传下训则,说孝子在居丧期间说 话不加文饰,因此知道君子平时说话不曾 质朴无文。老子痛恨虚伪,所以他说“漂 亮话不真实”,但他的《老子》一书却词 句精妙,这就表明他并不是一概厌弃华美 的文采。庄周说“巧妙的言辞能雕饰万 物”,指的是用辞藻来修饰;韩非子说 “以华丽漂亮的言辞为美”,说的是有文 采。用艳丽的言辞使文章达到绮丽,用巧 言的雕饰使文章达到藻饰,文学语言的变 化,至此已达到极端了。
第九章 情采论和风格论
三、文艺批评风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文艺批评风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人、社会、时代、历 史、文化、民族、阶级、地域等各种原因, 而且批评风格常常以语言风格、文体风格、 时代风格、社会风格、文化风格、民族风 格、阶级风格、地域风格等不同方式表现 出来。
四、关于批评风格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第九章 情采论和风格论
第一节 情采论 第二节 风格论
第一节 情采论
“情采”是齐梁之际的文艺理论家刘 勰(约公元465—520/521)提出的一个重要 概念。它是《文心雕龙》这部划时代的文 艺理论与批评巨著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文艺创作与批评中的“情采”问题
“情采”二字,在《文心雕龙》中, 主要是指“情感”和“文采”。所谓“情 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说明在情感与 文辞的关系中,情感是占主导地位的。
第二节 风格论
一、艺术风格的来源和意义
“风格”一词包含着多重意义。英国 批评家瓦尔特· 罗利说:“style这个拉丁语 原义为铁笔的名词,久已用来作为标明驾 驭语言这种流动事物的艺术,而这种驾驭 是具有日益蓬勃的生机与审慎的矫健性的。
二、“风格批评”与“批评风格”
著名作家朱自清曾把“诗言志”誉为 中国诗歌理论的“开山纲领”,这个说法 得到了文艺理论界比较普遍的认可。
(一) “情采”的基本含义
刘勰在讨论“情采”时,首先从圣贤 “文章”引申出“采”的概念,“圣贤书 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这里的“文 章”,原义并非是指圣贤们的书辞,而是 指纹理和色彩,“文”是有条理,“章” 是有色彩,“文”“章”合用,有文采鲜 明之意。
(二) “情采”的思想来源与理论引申
(一) 批评风格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二) 批评风格的稳定性和变动性 (三) 批评风格的一致性和多样性
_文心凋龙_情采篇简析
亦应在道德之中;以讽其上,正是《风》《雅》之文。“择 所以饰言,辩丽本于情性”。
源于泾渭之流,按辔于邪正之路”,何尝又不是在为文思索
有此因由,所以老聃并无文饰,顺任自然,五千言依精
中,寻一条通往德性之路,在对德探求中,觅一方文思之 妙非凡,言简意赅。西风古道,大漠孤烟,春花秋月,把酒
源。立文,修德,取性情亦取性灵。而无德,文章便是再纯 南山……便是历来诗词名句的用字,亦非皆得金粉修饰的华 9
檀”,却直率性灵、平淡自然因诗人所投注之感情,而别有 要求他们修养“情性”,锻炼“淑姿”,修身养性,才能
一番意味——言中之景,言外之情——而情又为景带来一种 “依情驭辞”,写出文质符称的作品来。
非言辞润色可相比的美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有真
另外,刘勰从文情关系的角度对两种不同的文学创作道
情的文章自然动人。“情思”到处,“文采”自达;“采溢 路进行了甄别:一种是《诗经》以来“为情而造文”的优良
一 “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 《离骚》哉!固已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岂去圣之 未远,而楚人之多才乎?”刘勰开篇就肯定了屈原作《离 骚》的成功。然后对前人评议《离骚》的得失,加以审定。 “辨”即辨别,辩解,主要是辨班固的观点。班固认为屈 原:“露才扬己,忿怼沉江;羿、浇二姚,与左氏不合;昆 仑悬圃,非经义所载”。班固认为屈原与危害楚国的小人争 斗是“露才扬己”,被襄王放逐,为此怨忿,自沉汨罗江, 死不得所。在《离骚》中,羿、浇、二姚本是艺术的虚构,
显现出的形式和内容兼美的一种状态。
作,正确的文学创作道路,是首先确立内容,然后造文施
三、情采并举
采,使内容与形式密切配合,写成文质兼备的理想作品。
刘勰在这一篇里,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创作态度问题, “言以文远,诚哉斯验。心术既形,英华乃赡”,刘勰告诉
高一语文《情采》鲁人知识精讲
高一语文《情采》鲁人知识精讲高一语文《情采》鲁人知识精讲一. 教学内容:《情采》1. 《文心雕龙》是一本什么样的著作?答:中国文学批评专著〔之祖〕。
2. 何谓“情〞?何谓“采〞?答:情:文章的思想感情;也就是内容。
采:文章的文辞藻采;也就是形式.3。
本文的主旨何在?答:说明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应该是情采并重的〕。
4.刘勰认为优美的辞藻应该怎样〔必须含有哪些特质〕?答:〔1〕反映纯真的感情;〔2〕反映正确的思想。
5.刘勰认为怎样才足以表现作品的精彩内容?答:使用优美的辞采。
6. 本文属于何种文体?答:骈文〔论说文〕。
7。
“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句中,何者属“情〞?何者为“采〞?答:〔水性〕虚、〔木体〕实,属“情〞;沦漪、花萼,为“采〞。
8。
虎豹与犬羊的同异为何?答:情〔鞹〕同采〔文〕异。
9.“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句中,何者属“情〞?何者为“采〞?答:〔犀兕有〕皮,属“情〞;〔色资〕丹漆,为“采〞.10。
“镂心鸟迹〞、“织辞鱼网〞的意义为何?答:前指构思,后指写作〔作文、写文章、写作文章〕.11. “镂心鸟迹〞、“织辞鱼网〞各使用何种修辞?答:借代。
用典〔前者典出许慎《说文解字》〈叙〉;后者典出《后汉书》〈蔡伦传〉〕。
12。
“立文之道〞有三是指什么?答:形文,声文,情文.13。
五色、五音、五情,与黼黻、韶夏、辞章六者,何者属“情〞?何者为“采〞?答:五情属“情〞;五色、五音为“采〞。
黼黻、韶夏、辞章皆为“作品〞,表面有“采〞,里面有“情〞.14。
“丧言〞、“常言〞各指何义?答:丧言指居丧时之言;常言指平常时之言。
15。
丧言不文的“文〞,与常言未尝质的“质〞各指何义?答:文:采;质:情。
16. “美言不信〞是什么意思?答:美丽的话〔言辞〕不可靠〔真实〕.17.“五千精妙〞是何种表现?答:采。
美〔非弃美〕。
18。
“辩雕万物〞与“艳乎辩说〞有何异同?答:异:前者记叙,后者论说。
同:皆有文采过乎华丽〔辞藻过于修饰〕之病。
刘勰《文心雕龙》PPT
1
刘勰所著《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 文学理论的专著,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 上一部最杰出的重要著作。 它体例周详,论旨精深,结构严密,条理分明。 清人章学诚称之“体大而虑周”。
2
鲁迅《论诗题记》:“篇章既富,评骘遂生。 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士多德 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 为世楷式。”(《鲁迅全集》第八卷) 既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也是一部文章学著作, 又是一部文学史、各种文体的发展史,而且还 是一部古典美学著作。 “龙学”
一、论文学的本质与起源---- 《文心雕龙·原道》
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 现形式。
《原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 何哉?”
“德”即“得道”
“道”----广义的人文所体现的“道”:是指宇 宙万物内在的普遍自然规律,是接近于老庄所 说的哲理性的自然之道。
14
狭义的人文所体现的“道”:是指儒家的社会 政治之道。 刘勰认为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乃是对作为普 遍的自然规律的哲理之道的具体运用和发挥。
☆“然勰为文长于佛理,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 必请勰制文。” 政治上:追求仕进 《文心雕龙·程器》:
5
☆“盖士之登庸,以成务为用。 ……安有丈夫学 文,而不达于政事哉。”
☆“是以君子藏器,待时而动,发挥事业,固宜 蓄素以绷中,散采以彪外,楩楠其质,豫章其 干,摛文必在纬军国,负重必在任栋梁,穷则 独善以垂文,达则奉时以骋绩,若此文人,应 梓材之士矣。”
17
人文是体现道的,而圣人之文又是阐明道的最 集中最典型的代表,“六经”又是圣人之文的 经典,因此,人文的写作自然必须效法圣人, 以“六经”为楷式。 内容上,圣人文章是“政化”(政治教化)、 “事迹”(礼仪事功)、“修身”(修身养性) 为基本内容的; 形式上,圣人文章具有“或简言以达旨,或博 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 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文学欣赏与《文心雕龙》导读讲义(第33讲:情采篇)
文学欣赏与《文心雕龙》导读讲义(第33讲:情采篇)文学欣赏与《文心雕龙》导读讲义第33讲:《文心雕龙.情采》篇导读教学内容:《文心雕龙.情采》篇导读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文心雕龙.情采》篇的文章内容,进而理解和研究《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教学重点:《文心雕龙.情采》篇原文解读、文字诠释、篇章评析。
《文心雕龙.情采》篇导读《情采》是《文心雕龙》的第三十一篇,主要是论述文学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本篇是针对当时“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的创作风气而发的。
【原文】(一)圣贤书辞,总称“文章”①,非采而何②?夫水性虚而沦漪结③,木体实而花萼振④:文附质也⑤。
虎豹无文⑥,则鞟同犬羊⑦;犀兕有皮⑧,而色资丹漆⑨:质待文也⑩。
若乃综述性灵⑾,敷写器象⑿,镂心鸟迹之中⒀,织辞鱼网之上⒁,其为彪炳⒂,缛采名矣⒃。
故立文之道⒄,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⒅;二曰声文,五音是也⒆;三曰情文,五性是也⒇。
五色杂而成黼黻21,五音比而成《韶》、《夏》22,五情发而为辞章23,神理之数也24。
《孝经》垂典25,丧“言不文”26;故知君子常言27,未尝质也28。
老子疾伪29,故称“美言不信”30;而五千精妙31,则非弃美矣。
庄周云32“辩雕万物”33,谓藻饰也34。
韩非云35“艳采辩说”36,谓绮丽也37。
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文辞之变,于斯极矣。
研味《李》、《老》38,则知文质附乎性情39;详览《庄》、《韩》,则见华实过乎淫侈40。
若择源于泾渭之流41,按辔于邪正之路42,亦可以驭文采矣。
夫铅黛所以饰容43,而盼倩生于淑姿44;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45。
故情者46,文之经;辞者,理之纬47。
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48。
【注释】①文章:《论语·公冶长》:“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何晏注:“章,明也;文,彩。
形质著见,可以耳目循。
”②采:文采。
本篇多用以泛指艺术形式。
《情采》之情采——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赏析
作者: 马麦贞
作者机构: 太原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版物刊名: 名作欣赏
页码: 84-86页
摘要:刘勰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一部有着重要地位的杰出著作,其中有《情采》一篇专门论述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所谓"情",就是指文章的思想感情,包括理论观点.所谓"采",就是指文采,包括语言修辞在内的艺术形式.刘勰在这篇文章中不仅观点鲜明,论证充分,而且论述极富文采,使这篇理论性的文章同时也成为情与采完美结合的范例.。
《文心雕龙·情采篇》释文
,
_
,
。
;
、
、
,
。
文心 雕 龙 情采篇 究 对偶 声律 辞 藻的散 行的 白描 文 字才具 有语言 的 自然美 的特性 《 情采 》对 当 时文人 们滥用 辞藻 片 面追求文 采的 浮靡 之 风痛下针 贬 主张文 章要情 采结合 以情 为主 《 情采 》紧 扣文学 作 品 的社会意 义及其创 作规律 针 对当 时文质 不附 的现状展开论 述 在论 述 过程 中多 用贴切 生 动的 比喻 把 抽象的原 则和 道 理说得 具体 形象 具有很 强的说 服力 文论 的本身 就是 对所 提主张 的具体 实践和 最 好 的注脚 《 8 章 作者 为 谁? 孝 经 》 儒家 经 典 之一 共 1 孝经 》 垂 典 丧言不 文 见 《 情 采 》《 各说不一 相 较之 下 以 孔门后学 所 作 为 合理 论述封建孝道 宣 传 宗法思 想 汉 代 列 为 七经 之 一 今 《 孝经郑 十三 经 注 疏 》 本 系 唐 玄 宗 注 宋 邢 疏 清 皮 锡 瑞 另 有 《 ( 玄 ) 注疏 》二卷 刘耙 主张写 作应 征于圣 《 》 宗于经 把 孝经 作 为圣 经之一 引 为典 范 《 孝 经 丧亲 》 孝子之 丧亲也 … … 言不文 (说话 时 孝经 》垂 典 丧 言不文 出 自 《 不要人 为地夸饰 和 讲求文 采 垂 留传 下来 典 合 于法 度的话 丧 言 哀悼 父 母的话 《 中有这 么一条训 示和规定 人 们在居丧 期 间说 话应该 老老实 实诚诚 恳恳有 啥说啥 孝经 》 要说 出 自己 的 真 实思想 感 情 不做 作 不润 饰 必 须质朴 严实 才合规 范 道理 很简 单 对 于先辈 的辞世 心情 自 然 沉重 难受 有 不尽的 哀痛和 思念 说 话时 应直抒胸 臆 没 任何 必要去讲 究对偶 声 律 辞藻之 类 的文 采 此 时再去讲 究这些 东西 就体现 不 出父母辞 世后 无 限哀痛 和思念 的 感情 感情是 虚 假的 那就 不是 孝子所应 有 的举 止 刘 姆 引经 据 典 旨在强调 说话行 文都应 该表达 真 实 思想感情 的正 确 主张 老 子 疾伪 故称 美言不 信 见 《 情 采 》 老子 ( 生卒年不 详 ) 春秋著 名 思想家 道 家创始人 一 说 为老腆 姓 李 名耳 字伯 阳 楚 国 苦县厉 乡曲仁 里 (今 河南鹿 邑县 老子 》 又 名 《 道 德经 》 近 东 ) 人 曾任周 王朝史官 晚年见周 室 日趋没 落 乃退 隐著 《 年来 关于他 的时代及老 耽 李 耳 老彭 太 史檐 老 莱子诸人 究竟是 否一 人 颇有 争议 郭沫若等 认为 即 使 《 老 子 》 成书于 战 国 但 书 中基 本思 想仍是春 秋 时代老子 的 思 想 老 子主张绝 圣弃智 清静无 为 幻 想倒退到 结绳 而 治 的 小 国寡 民 社 会 但 他反对 统治 阶级的横征暴 敛 民之饥 以 其上 良税之 多 并看到 了人 民的力 量 民不 ? 畏死 奈何以 死惧 之 在哲学 上 他具有朴素的辩 证法 思想 认 为 有无相 生 难 易相 成 长短 相形 高下相 倾 祸兮 福所 倚 福兮祸 所伏 事物都 是相 互依存 转化 的 老 子是我 国古代有高超 智慧 的思想 家 其学 说对后 世影 响很 大 司马迁 陶渊 明 李 白 苏 轼等著名文学 家 都曾程度 不 同地 受过他 的影 响 刘樱 在 《 情采 》 章指 出 老子 疾 伪 故称 美言 不 信 意 思是说 对于 不真 实的东 西 对于 虚假 的东西 老子是 非常憎 恶 的 原话见 《 老子 八 十 一章 》 信 言不 美 美 言 不信 刘溉 列举此 言 的 目的在于 反对人 们写 浮华的文 章 倡导 写真情 实感 的文 章 庄周云 9 约前 2 8 6 年 ) 战 国著 辩雕万物 见 《 情采 》 庄周 即庄子 ( 约 前 3 6 — 《 名 思想家 杰 出散 文 家 道 家代 表 人物 生平事迹不 甚 详 据 史记 》 所 载 仅知其为 宋 国蒙 ( 今河南商丘县 ) 人 曾为蒙 漆 园吏 与梁惠 王齐宣 王 同时 他对 各家 学说无不 由绳 曾经 著书 十余 万言 他的哲学 思想 和政 治观点通 过 寓言 涉 猎 但以 老子 之言 当作护 故事或故事人 物的对 话方式表现 出来 他生在 一 个社 会矛盾极 其尖 锐复杂 的 时代 情愿 过着贫苦的生活 庄子 的思想基 本上是 消极 的 他认为 一 切事物 经 常在变化 着 人 对这 从 因此 他主 张 无为 放弃 生活 中的一切 斗争 又 认为 种变化是无可奈何 的 只 郁及 一 切事物都是相对 的 要 求人 们在无是 非 无 得失 无荣 辱 的虚 无 境界 中逍 遥漫 游 从 而形 成战国时期没落 的 悲观绝 望 的奴隶 主 阶级 的 思 想体 系 主 观 唯心主 义 这 种哲
情采课件
《孝经》传下训则,说孝子在居丧期间说话不加 文饰,因此知道君子平时说话不曾质朴无文。老 子痛恨虚伪,所以他说“漂亮话不真实”,但他 的《老子》一书却词句精妙,这就表明他并不是 一概厌弃华美的文采。庄周说“巧妙的言辞能雕 饰万物”,指的是用辞藻来修饰;韩非子说“以 华丽漂亮的言辞为美”,说的是有文采。用艳丽 的言辞使文章达到绮丽,用巧言的雕饰使文章达 到藻饰,文学语言的变化,至此已达到极端了。
十三经
周易 尚书 诗经 孟子
研究体味《孝经》和《老子》的意思,便可知文章华 美或质朴都应依附于人的思想感情。细看庄周和韩非 的话,就知道华丽和朴质的关系处理不当,错在追求 过分的艳丽。如果能在清浊之流上选择清流,能在邪 正之路上选取正道,就可以在写文章时驾驭文采了。 那铅粉和青黛是用来修饰容貌的,但女子的美目巧笑 却来启天生的美丽姿质;文采是用来修饰语言的,但 文章的美妙动人却本于思想感情的自然。所以思想感 情是文采的经线,言辞是思想内容的纬线。只有经线 正了,用纬线才能织成布帛;只有思想内容确立了, 语言才能通达流畅。这是作文章的根本法则。
山
东
沂
丁 吉 彬
源 一 中 语
文
组
情 采
刘 勰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刘勰及其主张 了解《文心雕龙》的内容 理清文章思路,翻译全文
刘勰
字彦和,山东莒人 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
生活于南朝齐(479-502)梁(502-557)间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文学理论 家, 他写的《文心雕龙》是我国 第一部 系统的文学批评理论专著。
因此连缀文辞运用文采,为的是要表达思想;要是文彩浮 滥、言辞虚伪,那么思想内容会被遮蔽得愈加模糊。要知 道用翡翠羽毛来做钓丝,用肉桂来作钓饵,反而是的不到 鱼的原因。(庄子所说的)“言语的真义被文采所掩盖”, 大概指的就是这种现象吧。所以有人穿着锦衣,外面还要 再罩上一件单衣,是因为讨厌文彩过于显露;贲卦的最后 一爻是白,这就说明事物贵在回复到朴质的本性。如果能 够根据创作的规范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安排妥善,在拟定 文章的要求时把要抒发的感情处理妥当,感情明确了然后 遣词造句,思想确定了然后铺陈词藻,使华美的文采不致 遮盖文章的内容,渊博的征引不致淹没真情,使蓝和朱红 等正色鲜明夺目,紫和粉红等间色排除不要,这才可以称 得上是既有文采又有美质的好文章。
《文心雕龙——情采第三十一》作者: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第三十一》作者:刘勰【原文】圣贤书辞,总称文章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②,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③。
虎豹无文,则鞟④同犬羊;犀兕⑤有皮,而色资丹漆⑥:质待文也。
若乃综述性灵⑦,敷写器象,镂心鸟迹之中⑧,织辞鱼网之上⑨,其为彪炳,缛采名矣。
故立文之道⑩,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11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
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12,五情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
【注释】①文章:绘画与刺绣上交错的彩色,即纹彩。
这里的文章指文彩显明,不是文章作品的意思。
②性:性质,特征。
沦漪:即涟漪,水的波纹。
结:产生。
③文:文采。
附:依附。
质:质地。
这三句是说,水波有待于水性,花萼全靠树林,可见文采依附着质地。
④鞟(kuò):革,去毛的皮。
⑤犀兕(sì):犀,雄犀牛。
兕,雌犀牛。
犀、兕的皮都很坚韧,古代用来做盔甲。
⑥资:靠。
丹:红色。
古代用犀兕皮做的盔甲用丹漆等漆上色彩。
这二句是说犀牛皮坚韧可以制成兵甲,但需要涂上丹漆彩绘有色彩之美。
⑦若乃:至于。
综述:总述,指抒写。
性灵:心性和精神,指人的思想感情。
⑧镂心:精细雕刻推敲。
镂,雕刻。
鸟迹:文字。
⑨织辞:组织文字,指写作。
鱼网:纸。
《后汉书·蔡伦传》说蔡伦用渔网、树皮、麻头造纸,故这里用渔网代纸。
⑩文:指广义的文,即《原道》中“文之为德”的“文”,包括颜色、声音、情理,即形文、声文、情文。
立文:指写作。
11五音:宫、商、角、徵、羽。
用于写作则为语言文辞的声律。
12比:并列,调和。
韶夏:古代的音乐。
韶,舜时的音乐。
夏,禹时的音乐。
这里泛指美好的音乐。
【译文】古代圣贤的著作,总称做“文章”,这不是说文章要有文采又是什么呢?像水有虚柔的性质,所以才会起波纹;树木有充实的质体,所以开出鲜艳的花来:可见文采要依附于一定的质地上。
如果虎豹没有花纹色彩,那它们的皮毛就同狗和羊的相似;犀和兕的皮虽然坚硬可做战甲,但还靠涂上丹红的漆来显示它们的色彩:可见质地还需要文采。
第四章 文心雕龙 优质课件
夫神思方運,萬塗競萌,規矩虛位,
刻鏤無形;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 於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雲而並驅矣。 方其搦翰,氣倍辭前,暨乎篇成,半折心 始。何則?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實而難巧也。 是以意授於思,言授於意,密則無際,疏 則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義 在咫尺,而思隔山河:是以秉心養術,無 務苦慮,含章司契,不必勞情也。
“東則有劉彥和之《文心》,西則有亞裏斯多 德之《詩學》,解析神質,苞舉洪纖,開源發流, 為世楷式。” ——魯迅《詩論題記》
又如日本學冠東西的著名學者興膳宏先生也 說:
《文心雕龍》規模宏大,體制詳備,是中國文 學批評史上了不起的傑作。在西歐早期的古典文 藝理論中,如亞裏斯多德的文藝理論,就沒有 《龍》著那樣的系統性。 ——興膳宏《文心雕龍在日本》
4、“風骨”說
詩總六義,風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氣 之符契也。是以怊悵述情,必始乎風;沈吟鋪辭, 莫先於骨。故辭之待骨,如體之樹骸,情之含風, 猶形之包氣。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意氣駿爽, 則文風清焉。若豐藻克贍,風骨不飛,則振采失鮮, 負聲無力。是以綴慮裁篇,務盈守氣,剛健既實, 輝光乃新,其為文用,譬征鳥之使翼也。故練於骨 者,析辭必精;深乎風者,述情必顯。捶字堅而難 移,結響凝而不滯,此風骨之力也。若瘠義肥辭, 繁雜失統,則無骨之征也;思不環周,牽課乏氣, 則無風之驗也。
神思,中國美學史用語。指作家在想像 力活躍時或處在靈感狀態下進行的創作構思。
劉勰《文心雕龍·神思》指出:“文之思 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 然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 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其思理之致 乎!”跨越時空的想像和活躍的靈感來自作 者的秉性才識,虛靜的心境,深邃的思索和 高度自由的內心狀態。
_情采_之情采_刘勰_文心雕龙_情采_赏析_马麦贞 (1)
附的思想内容的重要。借此他得出了“文附质 也”的结论。但随后他又用另外两个比喻说明 “质”同样需要借助“文”来表现:虎豹的皮 毛何其珍贵,但如果去掉外面的毛色花纹,看 起来与犬羊之皮无异。犀牛皮质地很好,也须 用鲜红的漆涂抹以显示它的与众不同。所以既 有“文附质”,也有“质待文”。正如五色相 配才有了古代礼服的饰纹,五音相配才产生了 古代的经典乐章,也只有把人的各种思想感情 加以抒发才会有优美的诗文,文章的思想感情 与外在的形式应该是协调一致的。行文至此, 刘勰引用了《孝经》与《老子》中的一句话来 说明“情”与“采”的和谐统一。《孝经》中 讲孝子居丧其间说话不可以斯文,应当质朴, 因为言辞注意修饰与居丧的心情就不和谐。而 “丧言不文”恰恰反过来说明君子平时的言辞 是不可以不注意修饰的。又如老子说“信言不 美”,可是老子的文章并没有抛弃美,而是真 与美的统一。至于庄子与韩非子,刘勰认为他 们的文章其文采的丰富多变已经达到了极致; 但由于他们的文章同时具有丰富的内容,即华 与实都超乎寻常,所以应该说是情采并茂、文 质相当的好文章。刘勰认为如果在写作之前能 有一番慎重的思考,根据自己的思想内容选择 最适当的表现方式,驾驭好语言文字,就不会 在文与质两方面出现偏差。文采为思想内容服
!--./0123145 46 "27489 #13/.2.: $4.;9
出现得那么自然,产生了强烈的艺术表达效 果。语典的运用不但有来自《孝经》、 《老 子》、《庄子》、《韩非子》的明用,还有来 自《易经》、《诗经》、《左传》、《史记》 等书中的暗用。语典虽多,也都是呼之而出, 不露痕迹,为表达思想观点起到了其他修辞手 法起不到的作用。此外还有借代这一修辞格的 运用:用鱼网代纸张,鸟迹代文字,轩冕代官 爵,皋壤代隐居。这些修辞手法的交错出现, 使文章美景不断、灿然可观。并且刘勰是用南 北朝盛行的骈体文写成,语言形式的华美正是 作者本文提到的当时文学创作的时代风格。但 刘勰做到了“文不灭质,博不溺心”,处处紧 扣中心思想,文采不忘为内容服务,使这篇理 论文章不但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愉 悦人耳目的艺术审美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学” 黄叔琳《文心雕龙校注》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 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
对《文心雕龙》的评价
• “《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 远”——([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论 篇》)
• “文苑之学,寡二无双”——([清]谭献 《复堂日记》)
• “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 士多德之《诗学》”——(鲁迅《集外集拾 遗补编·题记一篇》)
• 小结——“情”
• 大体而言,“情”指情感,引申为思 想内容;可指作者的修德思想,也可 以是作者的个性、品格的自然流露, 也可以是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与 世界的思考,等等。作家的创作活动 随时随地取之于情。——“情者文之 经”。
•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 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情”与“采”的关系
• “情”与“采”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文的内 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形式必须依附于一 定的内容才有意义,内容也须通过一定的 形式才能表达出来,二者是相互依存的统 一体。
• 作家的“情”决定作品的“采”,“情” 有诚伪,采有华实,作家的思想修养、创 作态度与文风紧密相连,作家要修养“情 性”,锻炼“淑姿”——修身养性,才能 “依情驭辞”,写出“文质彬彬”的作品 来。
• “虎豹无文,则鞹同犬羊,犀兕有皮,而 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 (请同学概括)
• 立文之道,“形”、“声”、“情” 三理,以“情”最为重要。“五情 发为辞章”直指作文核心:文章应 是抒发情感的工具。
• 类似观点——《毛诗序》 :诗者,志 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 动于中而形于言”。
• 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前秘书长, 山东大学前中文系主任牟世金教授
认为—— “情采论无疑是《文心 雕龙》全书的理论中心”
• “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 质也”——
• 以“沦漪”、“花萼”需依赖其本体 “水”、“木”为喻,说明“纵能堆砌辞 藻而没有好的思想内容,便不能算是好文 章”的道理。
• 为情造文——“风雅之兴,志思蓄愤, 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
• 为文造情——“诸子之徒,心非郁陶, 苟驰夸饰,鬻声钓世”
• “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 烦滥”
• “述志为本”
• 小结——“采”
• “采”属于修辞范畴,有辞采的文 章夺目生姿,易于流传。“采”能 表达出一种内在美,使文章呈现形 式与内容兼美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