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有个性钧瓷艺术
论中国钧瓷艺术的历史演进
论中国钧瓷艺术的历史演进中国钧瓷艺术是中国古代瓷器制作中的一种重要流派,起源于唐代,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演进,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工艺特点。
钧瓷以其绚丽多彩的釉色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中国陶瓷艺术中的瑰宝。
钧瓷起源于唐代,当时以灰黑色为主,釉面厚重,釉色呈现出乌鸦翅膀般的光泽,被称为“乌石釉”。
这种釉色的出现,标志着钧瓷从此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唐代的钧瓷制作工艺较为简单,主要以盖碗、盘、碟等日常用品为主,技术水平尚未达到较高的层次。
进入宋代,钧瓷的制作工艺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宋代的钧瓷釉色丰富多样,有红、蓝、绿、紫等多种颜色。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天青釉”,色泽鲜艳明亮,令人赏心悦目。
此外,宋代钧瓷的造型也更加丰富多样,逐渐从日常用品中脱离出来,开始制作器物、花瓶、香炉等艺术品。
元代是钧瓷艺术的鼎盛时期,也是钧瓷表现力最为丰富的阶段。
元代的钧瓷釉色变化多端,有红、蓝、绿、紫、黄等多种颜色的组合,形成了独特的“五彩釉”。
元代钧瓷的造型更加独特创新,器物形态丰富多样,如花瓶、壶、碗、盘、罐等,每一件作品都独具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明代时,钧瓷艺术逐渐走向衰落。
明代的钧瓷釉色以蓝色为主,通常称为“青釉”。
明代钧瓷的釉色相对单一,而且工艺与前几个朝代相比有所退步,制作的作品质量较差,因此明代的钧瓷并没有达到前几个朝代的高度。
清代是中国钧瓷艺术的复兴时期。
清代的钧瓷釉色以黄色为主,被称为“黄釉”。
清代的钧瓷工艺得到了重视和发展,釉色变得更加鲜艳明亮,观赏性得到了提高。
此外,清代的钧瓷造型更加精致细腻,技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近代以来,中国钧瓷艺术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现代钧瓷作品在保留传统特点的同时,注入了新的艺术元素,融合了现代审美观念,展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力。
总的来说,中国钧瓷艺术的历史演进经历了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
从唐代的乌石釉到宋代的天青釉、元代的五彩釉,再到明代的青釉和清代的黄釉,钧瓷在釉色和造型上都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期待视野中的艺术再认——谈钧瓷艺术欣赏
艺术与 人类的审美意识 紧密伴随 , 艺术 的功能也一直呈现
“ 期待视 野”是 2 世纪 德国文艺理论 家、美学 家 、接受美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出认 知 作 用 、教 育 作 用 和 审 美 娱 乐 作 用 。这 也 就 是 说 ,人 们 不 学 家 姚 斯 在其 接 受 美 学 中提 出 的 艺 术 审 美 概 念 ,主 要 是 指
【 岑家梧 图腾艺术史【J 4 】 M 上海 :学林出版社,18 6 9 [ 博厄斯 原始艺术【] 5 ] M 金挥译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8 9 9 【 何新 龙:神话与真相【 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 ,18 6 】 M ] 9 9 [ 李发林 汉画考释和研 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 0 7 】 ] 00
—
—
4 4—— 传统 与创新
期待视野 中的艺 术再认
谈 钧 瓷 艺 术 欣 赏
文 / 刘凤 霞
在 当下信息化 的时代里 ,经济全球 化 思想意识 多元素 化的背景中 ,艺术创造 与艺术欣 赏 的动态交流也更为灵活 。所 以 ,我们关注 艺术接受主体 ,关注 艺术接 受主体 期待视野 中的艺术 再认 ,能够使艺术创作在动态 中熠熠 生辉 。
仅 是对创造 主体价 值的再认知 ,对艺术 品形式 、意 象 、意蕴 的 个人 的人生 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 的关于艺术作 品形式和 内
期 再 解读 ,对 艺术品社会功 能的再领会 ,而且 是接受主体在 个体 容 的 定 向 性 心 理 结 构 图 式 。我 们 关 注 “ 待 视 野 ” 中 的 再 认 不 审 美 意 识 中再 领 悟 的 过 程 。这 是 一 个 创作 主 体 、艺 术 品 、艺 术 仅 是 关 注 艺 术 作 品传 达 的 动 态 意 义 ,更 多 的 是 关 注 艺 术 创 造 中
映得芙蓉不是花——任凯歌:传承钧瓷技艺新辉煌
中国陶瓷史上最灿烂的杰作,离不开河南禹州的钧瓷,它以不可替代的角色令世人瞩目。
千年的风雨路、千年的工匠情,都在钧瓷五彩的釉色里诉说,在乐曲一样的开片中见证。
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位钧瓷界的新秀。
他的钟情与热爱、他的继承与发展、他的与时与创新、他的执着与奉献,都凝结在那上千件流光溢彩的钧瓷作品中。
他,就是河南省陶瓷工艺美术大师、星航钧窑的艺术总监任凯歌。
一一捧泥土变成艺术,需要大地赋予的品性、需要艺术孕育的精魂、需要火焰铸造的坚定。
任凯歌,出生于钧瓷世家,他的上10代祖先任希业,在乾隆二十六年从山西榆次迁到禹州神垕镇时,就与钧瓷打起了交道,并在瓷界有着很高的声誉。
其先祖任志修还完成了首部钧瓷专著《陶瓷十五论》,他的爷爷任坚是解放后恢复钧瓷生产的第一任厂长,他的父亲任星航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所以任凯歌从小就是在这样一个有着浓厚文化底蕴和钧瓷文化艺术很浓的家庭熏陶下成长的。
耳濡目染使他对钧瓷产生了热爱,勤奋好学让他掌握了完成钧瓷制作的各个工序,而在继承中,创新又让他创作的钧瓷具有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深得艺术圈内行家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认识任凯歌虽然很早,早在10多年前就和他熟悉,但和他说话的机会却不多,更不了解他的钧瓷之路。
初识任凯歌,小伙子个子高高的,面清目秀,话语不多,慢条斯理,温文尔雅。
一副近视眼镜,更显得他的文静与文气。
而就在他爷爷任坚99岁诞辰的追思会上,他即兴讲了对爷爷怀念的一段话,让笔者对他刮目相看。
一向不怎么表达的他,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且语言流畅,语法通顺,语句映得芙蓉不是花——任凯歌:传承钧瓷技艺新辉煌禹州市委宣传部 李俊杰 (河南许昌)河南省陶瓷工艺美术大师 任凯歌一环扣一环,逻辑性极强。
因这次他的与前不同,我才关注了他,并很快了解了他的钧艺之路。
任凯歌是个勤奋好学,有着上进心并且执着追求梦想的青年人。
他大学毕业,1996年就在钧瓷研究所里参加工作。
并在其父任星航的指导下,很快就能娴熟地操作钧瓷的各个工序,因其工作业绩突出,1999年他就在父母创办的星航钧窑里担任了材料实验室的主任。
浅谈钧瓷传统造型的设计与创新
kaleidoscope 万花筒钧瓷始于唐盛于宋, 出产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为宋代的五大名瓷之一,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国之瑰宝”。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
境内陶瓷原料丰富,如石灰石、煤、铝矾土、瓷土、陶土、焦宝石等等。
神垕位于禹州市西南部,山岭起伏,群山环抱,东有角子山、凤翅山,西有牛头山、凤阳山,南有大龙山,北有云盖山,中部有东西走向的乾鸣山。
山体由炭岩、砂页岩构成,瓷土、釉药、耐火材料和煤的储量非常丰富,覆盖层薄,极易开采。
境内仅探明的陶土储量就达10亿吨,石灰石10亿吨,煤炭1.8亿吨,生产钧瓷有着十分优越的条件。
钧瓷传统造型的发展钧瓷自宋徽宗起被历代帝王钦定为御用珍品,入住宫廷,只准皇家所有,不准民间私藏。
在宋代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盛誉。
钧瓷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和专家们的高度重视,一件钧瓷产品需具备以下几个重要因素:一是钧瓷的窑变艺术,钧釉属北方青瓷—乳浊—石灰碱釉系。
高温烧制后有着“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特征。
二是钧瓷多以器皿类造型出现,如花盆、花托、瓶、洗、杯、奁、尊、碗、盆、盘、壶、炉等。
钧瓷的功能是致力于审美需要的,突出一种“雅”的品位。
传统钧瓷造型无论是造型艺术风格还是审美追求抑或艺术成就,都呈现出一种自然天成的道家风范,在看似平凡、平淡中,有着深刻的文化沉积。
它浅谈钧瓷传统造型的设计与创新晋艳红 汪佳佳图1:《天球瓶》窑变:鸽背灰编辑|薛续友xuexuyou@kaleidoscope 万花筒不乖巧、不矫饰、不哗宠,然而,那神奇绝秘的釉色,在色浅时有韵质的变化,在色浓时有山水风光、四时日月的幻化,淡而不俗,淡而不寡;它那庄重大方的造型,透射着冷峻和尊严、素穆和伟毅,极具典雅之魅力,是中国传统精神和文化魅力的集中表现。
现代钧瓷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改革,加入了现代美学元素,开创了钧瓷艺术新的表现领域。
钧瓷的造型艺术与时代特色
钧瓷的造型艺术与时代特色【摘要】我国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在历史长河中我国所保留下来的文物种类繁多,物质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量都在世界前几。
为此现阶段如何加强对于这些艺术的保护,将艺术审美与时代特色相结合,就成为了相关文化传承者以及国家所思考的关键,本文就以钧瓷的造型艺术与时代特色为出发点探索和研究,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思考和启发。
【关键词】钧瓷造型艺术时代特色【引言】钧瓷,艺术是我国手工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因其窑变和开片在陶瓷界鹤立鸡群,在唐代兴起,而在宋代衰落,每一届帝王都是钧瓷为稀世珍宝。
钧瓷的造型艺术是极具有学问的,具有美学价值,也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独有的时代特色,为此现在研究钧瓷的造型艺术,并分析其时代特色,也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钧瓷的造型艺术1.钧瓷的造型艺术性极强钧瓷生产素有72道工序之说,主要是因其生产工艺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在具体生产过程中无论哪道工序出现问题,都会使得生产流程实效,使得出现生产损失,进而使得钧瓷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和质量,所以钧瓷的生产量极低,并且成本极高。
大家在鉴赏钧瓷时非常注重于钧瓷的形神兼备,排在前列的就是钧瓷的形,由此可见钧瓷的形状如何、形状好坏、形状的含义是鉴赏人对其的第一印象。
钧瓷的造型制作方式较多,但目前流传的是以手拉胚为主,也有注浆和脱胚的成型方式,具体选择哪种造型需要根据与钧瓷的实际用途。
现阶段民间所出土的器物大多都以圆形为主,因为民间还需要钧瓷来承担一些作用,所以以圆形为主。
而官窑则是以菱形、四方形、六方形为主,主要是要其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
钧窑的种类造型比其他瓷器更加多样化,单以宋钧瓷传统造型来说就有接近百种。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钧瓷发展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在这一历史长河中钧瓷的种类形态更是千变万化,目前我国所出土的钧瓷以及研究的钧瓷,仍然没有展现出钧瓷的全部种类,按种类别划分,我们可以将钧瓷大致分为四类,器皿类、人物类、动物类、异形类。
钧瓷产业发展趋势
钧瓷产业发展趋势钧瓷产业是中国传统的瓷器制作工艺之一,起源于唐宋时期,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由于其独特的工艺和精湛的技艺,钧瓷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和科技创新的推动,钧瓷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展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技术创新、设计创意、品牌推广等方面分析当前钧瓷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市场需求的扩大与多样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钧瓷作为一种艺术品和收藏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追捧。
同时,各种类型的文化展览、艺术品交易会等活动的举办,也为钧瓷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除了传统的艺术品市场,钧瓷也逐渐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如餐具、家居用品等,满足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此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增加,钧瓷也成为了地方文化和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纪念品、文创产品等领域有了更广泛的应用。
因此,未来钧瓷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市场需求的扩大与多样化。
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不断开拓新的市场领域。
二、技术创新的推动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钧瓷产业也在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瓷器的创新设计和艺术表现。
目前,在钧瓷生产中,已经应用了电子控制、高温剖析、纳米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使得瓷器的加工过程更加精确、高效,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艺术价值。
同时,通过电脑辅助设计、激光雕刻等技术手段,使得瓷器的造型和图案更加丰富多样,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和艺术性的需求。
未来,随着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不断突破,钧瓷产业还将面临更多的技术创新机遇。
如智能制造、材料工程等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瓷器的品质和艺术性,丰富钧瓷的应用领域,并推动钧瓷产业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三、设计创意的重要性与提升钧瓷作为一门艺术,设计是其核心之一。
在钧瓷产业的发展中,注重设计创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论现代钧瓷造型艺术
论现代钧瓷造型艺术摘要钧瓷是一种传统名瓷,它自然天成的窑变与其文化价值一直受到世界陶瓷艺术界的重视。
随着时代的发展,钧瓷艺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造型艺术。
本文从钧瓷造型入手,由点窥面,勾勒出现代钧瓷的艺术轮廓,通过分析钧瓷造型艺术,寻找传承于当今钧瓷艺术中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现代钧瓷造型艺术文化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引言钧瓷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品,原指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窑”烧制出的瓷品,得名于禹州建有夏朝开国大典的钧台。
钧官窑瓷器造型典雅,胎质细腻,色彩莹润,工艺精良,享有“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美誉。
一现代钧瓷造型风格因由钧窑产于北宋,产地位于河南禹州。
并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
中国的瓷器分青瓷和白瓷两大系,其中青瓷可以说是中国的鼻祖。
钧瓷属于青瓷体系,钧窑位于中原,从地理上有利于吸取诸多窑场的优秀艺术风格,如南邻被誉为青瓷之魁的汝窑,而北靠白瓷窑扒村窑址,这是钧瓷完全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一个原因。
另外,钧瓷是中原文化的产物,钧瓷文化离不开它诞生的地域环境,中原文化的浑厚一直在滋养着钧瓷。
由于禹州是钧瓷的故乡,它特有的自然环境对钧瓷造型的艺术风格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钧瓷造型艺术的形成初期,自然环境因素与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融合到一起,成为钧瓷造型艺术风格发展的条件,也使钧瓷成为展示中原文化的极富个性的代表。
钧瓷造型艺术发展到今天,承载着浓厚的血脉关系,钧瓷造型艺术风格的发展过程,经历了继承、沿袭、创新、包容。
因此,我们可以说钧瓷造型艺术是正在成长中的民族之宝。
二现代钧瓷造型设计艺术特征钧瓷造型的艺术特征体现在独特的窑变艺术效果,古朴典雅,色彩莹润,尤其是造型优美、端庄。
钧瓷造型重视外廓形象,求其线条流畅韵律美,讲究气势和神韵,注重体积设计美、雕塑美;棱角优雅节奏美。
其中钧瓷造型中曲线弧度变化直接影响着整体形态的体量感和之后窑变艺术的表现。
痴迷钧瓷难自拔守正创新志不渝
痴迷钧瓷难自拔守正创新志不渝痴迷钧瓷,难自拔—守正创新,志不渝钧瓷,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璀璨明珠。
其精致的制作工艺、独特的釉色,使得钧瓷作品成为许多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追捧的对象。
痴迷钧瓷的人,往往对其美感和价值深感着迷,难以自拔。
然而,守正与创新是任何艺术门类不可或缺的要素。
我们应该在痴迷钧瓷的同时,也要秉持守正创新的原则,激发出新的美学火花,使钧瓷焕发新的活力。
在追求钧瓷的过程中,我们无法回避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与历史价值。
钧瓷作为中国陶瓷的瑰宝,充满了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
古老的釉料配方、精湛的制作工艺,使得钧瓷作品独具魅力。
而且,钧瓷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象征和历史记忆。
痴迷钧瓷的人往往会深入研究其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努力守住传统技艺,传承着千百年来的智慧与经验。
然而,作为艺术门类,钧瓷也需要不断的创新与突破。
只有守住传统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可能性,才能使钧瓷得以生生不息。
创新是促使艺术形式焕发生机的推动力量。
通过融入现代审美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我们可以赋予钧瓷更多的美感和活力。
例如,通过引入新材料、新工艺,可以打破传统的制作模式,创造出更加新颖独特的钧瓷作品。
同时,也可以尝试与其他艺术门类的交叉融合,例如与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结合,为钧瓷注入更多的艺术元素。
守正创新并不是一对矛盾体,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守正是稳固的基础,创新是立足未来的动力。
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钧瓷艺术的传承,更要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新的变化。
通过守正和创新的结合,我们可以在钧瓷艺术中创造出更加璀璨的未来。
痴迷钧瓷,难自拔。
当我们投入到钧瓷的世界中时,仿佛进入了一个浩瀚的文化海洋,无法自拔。
然而,我们不能被痴迷所束缚,而是要在痴迷中坚守初心,不断追求艺术的卓越。
在钧瓷的世界里,守正创新是一条不懈的追求之路。
通过认真钻研传统技艺,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继承钧瓷的精髓。
通过持续探索,我们能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的造诣。
正是在这种守正与创新的双重驱动下,钧瓷才能焕发出永恒的魅力。
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
展,各地争相仿制,风靡一时,钧窑播火全国。
元末明初,因战乱和灾荒,钧窑生产渐衰。
明、清时期,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诸名窑衰退,钧窑也基本停烧。
清朝晚期,钧瓷复苏。
到光绪三十年( 1904 年),神垕镇烧制钧瓷者已有 10 余家。
民国年间,因战乱、灾荒频繁,钧瓷生产举步维艰。
至民国三十一年( 1942 年)后,因大旱和政局混乱,艺人外流,钧瓷生产趋于停产状态。
在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被做为国礼,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起源钧瓷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那里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有“ 南山煤,西山釉,东山瓷土处处有” 之传说。
据实践,生产钧瓷如果离开这些条件,在任何国家都不会成功。
特点形式特点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
它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焰中烧出窑变铜红釉,并衍生出茄皮紫、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玫瑰紫、鸡血红等多种窑变色彩,宛如蔚蓝色的天空出现一片彩霞,五彩渗化,相映交辉。
釉中的流纹更是形如流云,变化莫测,意境无穷。
钧窑瓷器釉色丰富多彩,彻底改变了以往青釉类瓷器的单调格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天然效果,恰似“月夜望星空,晖晕自然成”,这种丰富多彩的特点,为后来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尤其是钧红釉的烧制成功为元代的釉里红,明清时期著名的宝石红、祭红、郎窑红以及美人醉等新品种的烧成,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钧瓷以釉色美妙而著称,而它的完美造型更为钧瓷增光添彩,端庄浑厚的造型,简洁明朗的线条,更适于釉子的溢彩流动,经过高温还原气氛,使厚釉出现拉丝、沉积、结晶等变化,呈现出类似兔毛的色线或蚯蚓走泥的痕迹,还有立体感的色点或针尖状的星点,纵横流淌的釉色组成各种奇异的画面,鬼斧神工又自然天成,随着人们丰富的想象而成为各种绝妙的自然景观,如高山云雾、峡谷飞瀑、星辰满天、翠竹生烟、节日礼花、浪激飞舟,令人叹为观止,拍案称奇,堪称国宝。
浅谈钧瓷的窑变艺术
张 红 伟
( 河南省神亘镇煜华钧窑有限公司 , 禹州市 4 6 1 6 7 0 )
摘
要: 钧 瓷 在 五 大 陶瓷 中 , 它 是 以窑 变 而 著称 的 , 不 以
人 们 的意 志 为 转 移 。 它 的 窑 变 也 不 以 制 作 者 名 声 大 小 而优劣 . 是 自然 窑 变 的 结果 。
上才能做到 。以钧瓷作 品《 钧桃 》 为例 , 它是一 件传统 的钧
瓷作 品 。 没有任何 耳饰 , 造 型也不奇 特 。桃 子在 我 国民间
通常用来祝 寿 , 吉 祥 之 意 。在 钧 瓷 发 展 的 历 史 上 不 知 道 多 少人烧 制过钧桃 , 出 现 过 多 少 窑 变 已 经 无 从 查 证 。后 来 又 有人 烧制 出《 钧桃》 , 这个 钧桃是 红色 的 , 顶 端 装 饰 了 一 个
2 《 石榴 瓶 》 作 品 的来 源
《 石 榴瓶 》 在 钧 瓷作 品 中不属 于创 新作 品 , 是 传 统 作
品, 它最初来 源于我们 常见 的水果 、 石榴 等。在我 国民间 ,
石 榴 含 义 丰 富 。榴 开 百 籽 , “ 籽” 和“ 子” 谐音, 象 征 多 子 和
丰产 : 中秋 佳节赠送 石榴 , 也 成为迎 接吉 祥的象 征 。石 榴 的“ 榴” 原 作“ 留” , 故 被赋 予“ 留” 之意 . “ 折柳 送 别 ” 与“ 赠
榴传 谊 ” 成 为 我 国 的 一 种 民俗 。
每~个钧 瓷作 品都有一定 来历 ,人们 根据石 榴 的这 些特 点创作 出钧 瓷作 品《 石榴瓶 》 。在 中国的五大 陶瓷 , 钧 瓷、 汝瓷、 定瓷、 官瓷 、 哥瓷 中 , 钧 瓷与 其他 陶瓷 有着 本质
宋代钧窑历史及宋钧窑瓷器艺术特征,
宋代钧窑历史及宋钧窑瓷器艺术特征,钧窑在河南省禹县(今禹州市),为宋五大名窑之一,位于今河南禹州,因古属钧州,故名。
钧窑创始于唐,兴盛于北宋。
以钧窑出产的钧瓷则是宋代大五大名瓷之一,以“雨过天晴云破处,夕阳紫翠忽成岚”的窑变效果,一改自汉至唐以来“南青北白”的单色釉发展脉络,自此中国瓷器开始进入出五彩斑斓的时代。
源于唐代的钧瓷艺术,于宋代成就了第一个瓷器烧造的艺术高峰。
宋代钧官窑瓷器雅致、温润的艺术效果,成为了钧瓷审美的最高标准。
【宋钧瓷的历史传承】钧瓷是中国陶瓷大家族中的一个成员,但是它很特别、很另类,在中国陶瓷史上也有着与众不同地位。
东汉开始出现的瓷器,至唐代时日趋成熟,并逐渐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体系,并以“南越北邢”两大窑口为代表。
但无论是越窑青瓷还是邢窑白瓷,它们的釉色都是单一的,非青即白,无有例外。
钧瓷则不同,它以独特的自然窑变艺术效果在瓷林独树一帜、卓尔不群。
钧瓷的釉色窑变艺术效果不是人为的,而是在窑内炉火的高温下自然形成的。
钧瓷入窑的时候,是没有任何色彩的,是一体素净。
那七彩辉映、让人心旌动摇的绚丽色彩和自然逼真的画面都是在烧制过程中在窑内形成的,这就是窑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窑变原理就是釉料矿物在炉火高温下转化呈色的物理化学现象。
好的窑变效果的形成所需要的因素非常复杂,它需要性能良好的窑炉、器物在窑中的最佳位置以及科学的烧成制度等因素的巧妙组合才能实现。
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就是在人们对窑变现象有了相当认识和了解的今天,人们对窑变效果也不能完全掌握,往往是招之不来、不期而至,这也更增添了钧瓷艺术震撼人心的魅力。
钧瓷始于唐代。
在神垕瓷区上白峪、下白峪村的唐窑遗址,出土了灰烬、匣钵片、瓷器残片等制陶瓷遗存。
唐窑残片与众不同、自成风格。
形成了以罐、盘、碗、钵之类俱多,釉色则以褐为主,上有不规则彩斑,有月白、乳白、天蓝等色,挥洒自然、有烟云变化之美盛,莹润典雅,耐人寻味。
钧窑烧制工艺
钧窑烧制工艺钧窑烧制工艺是中国传统陶瓷工艺中的一种,被誉为中国古代陶瓷烧制技术的巅峰之作。
钧窑的烧制工艺以其独特的色彩和纹理效果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钧窑烧制工艺的背景、特点和工艺流程。
一、背景钧窑烧制工艺起源于中国唐代,兴盛于宋代,至明代达到鼎盛。
钧窑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古代窑炉。
钧窑烧制的陶瓷作品以其独特的釉色和纹理,成为当时贵族和皇室喜爱的收藏品。
钧窑被誉为“世界陶瓷之冠”,其烧制工艺至今仍然被传承和发展。
二、特点1. 釉色丰富多样:钧窑烧制的陶瓷作品釉色丰富多样,有青釉、翠绿、紫褐、红褐等多种色彩。
这些釉色在烧制过程中形成,通过高温下的氧化、还原和变质等化学反应,使釉料呈现出独特的颜色。
2. 纹理瑰丽细腻:钧窑的陶瓷作品纹理瑰丽细腻,常见的纹样有莲花、云纹、鱼鳞纹等。
这些纹样通过在釉面上绘制或雕刻而成,使作品更加精美。
3. 温润如玉:钧窑烧制的陶瓷作品质地温润如玉,具有良好的触感。
这是由于钧窑工艺中所采用的陶土矿物成分和烧制温度的影响。
三、工艺流程钧窑烧制工艺主要包括制胎、施釉和烧制三个过程。
1. 制胎:首先,选取优质的陶土,经过淘洗、搅拌和过筛等工序,制成坯料。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使用模具或手工成型将坯料制成陶瓷器皿的形状。
最后,经过晾晒和修整,使陶瓷器皿的形状更加完美。
2. 施釉:将制好的陶瓷器皿放入釉缸中,将釉料均匀地涂抹在陶瓷器皿的表面。
然后,将涂有釉料的陶瓷器皿放入窑中,进行初烧。
初烧后,将釉料固化在陶瓷器皿的表面,形成一层光滑而坚硬的釉面。
3. 烧制:将涂有釉料的陶瓷器皿放入窑中,进行正式的烧制过程。
首先,进行干燥和预烧,使陶瓷器皿充分干燥,避免在高温下爆裂。
然后,逐渐提高烧制温度,使陶瓷器皿达到所需的成熟度。
最后,降温并取出烧制完成的陶瓷作品。
四、传承与发展钧窑烧制工艺作为中国传统陶瓷工艺的瑰宝,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如今,钧窑烧制工艺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国家的保护和传承。
元代钧窑瓷器特征
元代钧窑瓷器特征元代钧窑瓷器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种瓷器,其特征个性鲜明、独具特色,备受国内外藏家和收藏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
该瓷器的制作技术是真正意义上的突破,也是中国古代瓷器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本文将围绕“元代钧窑瓷器特征”这一话题进行分步骤阐述。
一、背景元代是中国古代瓷器史上重要的时期,从传统的青花瓷器开始,逐渐向精美的钧窑瓷器转化。
钧窑的出现,使得瓷器的质量和工艺水平有了质的变化,成为瓷器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二、制作工艺钧窑是红色釉陶质瓷器,主要生产区域在河南省南阳市和河北省保定市。
钧瓷的特点是色泽悠然、质感细腻、釉面晶莹剔透,主要分为单色和五色两种,而五色钧瓷则是陶瓷五彩之最。
制作钧瓷的原料为“龙骨土”,此土是特殊的兽骨化石,通过多年的采集得来。
制作工艺非常繁琐,大致可以分为六个步骤:原料准备、筛选、调取、造型、施釉、烧制。
三、器型特征钧瓷的器型多样,但整体上呈现出柔和、精巧、优美的特点。
具体来说,其器型大致可以分为六类:器皿类、荷花类、枕类、座碗类、壶类和盒类。
其中,器皿类主要是指针线类,如钧花瓶、钧盂、钧壶、钧碗等;座碗类多是以豆腐块、蕉叶、单、双耳为主,如钧花碗、钧六方碗等;荷花类以其图案优美著称,如霞荷、白荷、重阳波荷等;枕类以走兽、山水、人物故事为主,如四君子枕、智者斩虎枕、琵琶行等;壶类分喷壶、长者壶、扁壶、平壶四类,如龙纹钧壶、长者钧壶等;盒类制作带有囊、钵和壶的盒子以及斗形和四方盒等,如楼阁盒、卽墨盒、泰山盒等。
总体而言,钧瓷器的器型繁多,却独具特色。
四、图案特征钧瓷的图案特征又分为刻、划、浮雕等三类,主要体现在花草、人物、动物、书法、字画、古拙及抽象图案等领域。
其中,花草图案非常细腻,因而产生一种质朴感,比如重阳波荷、荷叶莲花、扶风金花这些图案,皆有自己独具的形态和风貌;人物图案则以巨大的肢体、明亮、丰富的衣纹、半露的躯干、和艳丽的色彩让人过目难忘,如琵琶行、智者斩虎枕、流水关东等;动物图案则形态各异、形象逼真,如走兽纹、麒麟、独角兽等;书法、字画图案则多取材于唐诗宋词,用简洁的笔画、迷人的气质勾勒出经典的诗词画作,如《竹石》、《墨竹图》、《清都雅集》等。
钧瓷艺术发展空间
钧瓷艺术的发展空间摘要:钧瓷这一中华瑰宝,在历史长河中发出耀眼的光芒。
而在21世纪以及未来,钧瓷艺术将如何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钧瓷传统生活化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1)06-0057-02作为宋代五大名瓷之一的钧瓷,因器型古朴,内涵高雅,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钧瓷因制作精细,艺术价值高而成为北宋皇室的独享御器,并被历代皇族视为至宝而收藏。
到了清朝初年特别是在雍正时期。
对钧瓷更是宠爱有加,雍正帝不仅自己珍藏和把玩宋代的官钧,还下令南方的景德镇御窑厂仿造钧瓷,以供皇室使用。
历代皇室的专宠让钧瓷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的同时,又多了一个神秘的光环。
于是民间就有了“纵有家才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黄金有价钧无价”的说法。
严禁民间使用钧瓷,同时民窑也不得私自仿制。
官窑瓷器烧成以后,经过严格近似苛刻的挑选,精良者就被送进宫中,而那些落选者则加以处理和销毁,以防流散到民间。
正是由于这个历史的原因钧瓷和平民百姓产生了距离。
时代在变,现如今钧瓷已从皇家专用、富贵人家的案几上飞人了寻常百姓家。
现代钧瓷已由过去单一的皇家收藏品发展出了很多种类,若按作品的形态可粗略可以分为:器皿型、雕塑型、日用以及建筑和环境中的钧瓷艺术。
器皿型的钧瓷在历史中是一种最主要的器形,在现代还是处于主导地位。
国礼和收藏品中的精品钧瓷大多数都为器皿的器形。
器皿型的钧瓷是钧瓷中传统元素最多的。
因此才会成为主流产品。
成熟的桃子放几天就会霉烂。
几百年前的艺术成果放到今天再吃肯定不会新鲜,有一些钧瓷虽然是现在烧的,但那是过去的成果,是过去的味道,而没有时代感。
如果我们对传统利用的好,它就会变成一盎老酒;反之利用的不好,就会变成一碗坏醋。
因为传统按其形态构成可分为的“显性”传统和“隐性”传统,即形式与精神。
叔本华在他的《艺术的形而上学》中强调了,古代的器皿和用具的美是由于它们是天真地表现了它们的本性,以及它们的服务目的,而所有的古代制作的其他容器也是如此。
中国古代陶艺鉴赏钧瓷
中国古代陶艺鉴赏——钧瓷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唐代是我国制瓷历史上发展的兴盛时期之一。
钧瓷的创烧是和唐代的黑花瓷的烧制与发展密切相关的。
在鲁山的段店,禹县神镇的下白峪、郏县黄道窑址中捡到的拍鼓、葫芦瓶、花边盘、执壶、小口瓶等黑花釉瓷残片上可以看出:黑花釉瓷是在黑釉、黄褐釉、黑蓝釉或者茶叶沫釉上饰以天兰或月白彩斑,有些排列规则,有的则在器型上随意加上几点。
即在黑釉上漂浮着蓝斑或灰白色斑纹,斑纹随着黑釉的流动变化莫测,呈现出“窑变”一样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后世称之为“唐钧”,这种斑彩对钧瓷铜红釉红紫相映的窑变有一定影响。
在禹州市博物馆珍藏的多件唐代壶、碗、瓶等器物上的斑彩同神西山下白峪出土的器物上的斑彩一样,其中多是常庄乡老官崖村龙佛寺水库出土,这些蓝斑彩应该说是钧瓷的前身。
由此可以说明钧瓷在唐代时是处于初级阶段,而到北宋则已昌盛发展。
《钧州志》有“钧器始贡于五代,后汉。
北汉高帝……”的记载。
一般史有:“……后崇子录钧与契丹进贡器于禹州名钧窑,色蓝为上物故名也”。
上述下白峪、赵家门、老官崖村蓝斑彩唐钧的发现和北宋以前五代后汉,北汉皇室,将钧瓷作贡品献宝表明,钧瓷就已闻名于世了,所以钧瓷应始于唐而盛于宋。
唐代花瓷的出现,为钧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晚唐和五代十国的发展,陶瓷的制作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宋代初期,钧瓷处于单色窑变分相釉,多以天蓝、天青、月白及少量带红斑纹为主。
特别是到了北宋,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制瓷工艺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钧瓷工匠在早期钧釉的基础上,吸收唐花瓷的装饰手法,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试验,终于成功的烧制出鲜艳夺目的钧瓷铜红釉。
钧瓷铜红釉的问世,是我国高温色釉的一个新突破,历代陶瓷专家都给予高度的评价。
《中国陶瓷史》称“宋代钧窑创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制成铜红釉,为我国陶瓷工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
禹州钧瓷独特的艺术风格
禹州钧瓷独特的艺术风格
禹县神垕镇,世称钧瓷之都。
钧瓷是我国著名的工艺瑰宝,已有一千多年的生产历史。
钧瓷,以其色彩艳丽、艺术风格独特闻名中外,久享盛誉。
在国外,钧瓷被称为"中国宝瓷",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钧瓷不但在色彩上鹤立它瓷之上,在造型和施釉方面也独辟蹊径,自成体系。
钧瓷色彩之多,不胜枚举。
最著名的有:玫瑰红、海棠红、胭脂红、鸡血红、朱砂红、茄色紫、葡萄紫、鹦哥绿、葱翠青、梅子青、天青及窑变的各种色彩。
相传以胭脂红、葱翠青和墨色为难得之佳品。
钧瓷造型以端庄、浑厚、古朴、文雅为特色。
钧瓷器皿,棱角分明,线条优美,文饰简练,雕塑别致。
钧瓷传统作品尊、鼎、钵、洗、瓶等陈设品,置之庭室,富丽堂皇,满屋生辉;陈之几案,赏心悦目,雅致韵人。
钧瓷胎质,陶治清纯,坚实细腻,扣之其声如罄,清脆悦耳。
钧瓷的釉质深厚透活,晶莹玉润,有明快的流动感。
釉中常常呈现出珍珠点、鱼子、菟丝、蟹爪和蚯蚓走泥似的纹路。
古人用"五光十色润如玉","钧与玉比,钧比玉美"来赞美钧瓷釉质的纯净和釉色的艳丽。
钧瓷的釉色,各不相同,有的一器一色,有的一器多色,但却找不到两件色彩完全相同的产品。
这就是人们说的"钧无双配",也是钧瓷独特艺术风格的一个方面。
钧瓷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为国内外各界人士所赞赏。
钧瓷的经济价值更为同行业所重视。
传统钧瓷艺术特征及其文化传承
传统钧瓷艺术特征及其文化传承作者:陈维肖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第09期摘要:钧瓷源于唐朝,在宋朝达到了鼎盛时期,是宋朝的五大民窑之一。
钧瓷的窑变艺术十分出众,具有着鲜明的个性与艺术特征。
造就这种艺术特征不单单是器型、色彩、纹路、釉画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来,同时还是传统文化、艺术审美与实用主义结合共同作用的成果。
文章主要针对传统钧瓷艺术特征与文化传承进行探析。
关键词:钧瓷艺术特征;文化传承;窑变传统的钧瓷是从唐朝开始出现,在宋朝兴盛,为宋代五大民窑之一。
钧瓷艳丽非常,颜色独特,与别不同。
钧瓷的制造工艺精细,胎质细腻,造型典雅,釉色纯润。
钧瓷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使用了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也就是在上釉的釉配方中添加了金属元素,在烧窑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窑变的情况,使得钧瓷釉层出现红色与乳浊的情况,从而演变为丰富多彩的茄皮紫、海棠花等多姿多彩的颜色。
钧瓷的色调冲破了传统单色釉的局限,改变了单色釉瓷的局面,大大推动了陶瓷的发展。
1 传统钧瓷的概述钧瓷主要产于我国河南,被称为我国艺术瑰宝,制作工艺精湛,风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
在历史的演变中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以年代来将钧瓷进分类可以分为唐钧、宋钧、清钧、当代钧等类别。
而以钧窑的地域划分来分类可以将其分为禹州原产地钧瓷、钧窑系瓷器。
宋钧根据其艺术风格与性质可以分为官钧与民钧。
通常情况下,传统钧瓷就是指与北宋钧官窑作品在审美、造型、工艺等方面相传承的钧瓷作品[1]。
传统钧瓷的胎质细腻,造型十分是质朴端庄,装饰大方得体。
2 传统钧瓷的艺术特征2.1 “神”所谓之“神”就是钧瓷凭借着其巧妙的“窑变”艺术形成了绚烂多姿,千变万化的神韵与情感。
钧瓷在烧制过程中只需要同时施一种釉料,在经过烧制后展现出颜色多样,光彩交融,变化多端的特点,并且呈现出精彩各异的画面效果。
即被成为“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属于人力无法控制的纯天然成果。
就是由于窑变拥有着变幻莫测的神秘色彩,在色浅时韵质变化,色浓时山水风光变化。
钧窑瓷器的工艺特点和艺术价值
钧窑瓷器的工艺特点和艺术价值【摘要】钧窑瓷器作为中国古代名窑之一,历史渊源悠久,其生产工艺精湛,装饰特点独具特色。
钧窑瓷器因其独特的釉色与纹饰而备受赞誉,展现出深厚的艺术价值。
在收藏市场中,钧窑瓷器拥有极高的地位,被广泛视为艺术品收藏中的珍品。
钧窑瓷器传世至今,展现出其传世之美与独特魅力,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通过对钧窑瓷器的研究与欣赏,人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瑰宝,感受其中蕴藏的文化底蕴与审美价值。
是中国传统工艺与文化的珍贵遗产,其独特魅力令人倾心,而其历史价值更是无法估量的。
【关键词】钧窑瓷器、工艺特点、艺术价值、历史渊源、生产工艺、装饰特点、收藏市场、传世之美、独特魅力、历史价值1. 引言1.1 钧窑瓷器的工艺特点和艺术价值钧窑是我国古代五大名窑之一,因产地在钧州(今河南省禹州市东北)而得名。
钧窑瓷器以其独特的工艺特点和高雅的艺术价值而闻名于世。
钧窑瓷器的工艺特点主要体现在其胎质、釉色和烧制工艺上。
钧窑的瓷胎质细腻、坚实,釉色丰富多变,从深黑色至浅黄色不等。
这种釉色在古代被誉为“釉中之王”,展现出独特的光泽和色泽,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
而钧窑瓷器的烧制工艺也十分复杂,需要经过数次烧制方可成型,具有极高的工艺难度和要求。
除了工艺上的特点,钧窑瓷器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其装饰特点独具匠心,多以刻画动植物纹饰为主,线条流畅自然,给人以生动的美感。
钧窑瓷器的艺术品位高雅,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被誉为瓷器中的艺术精品。
在中国古代瓷器中,钧窑瓷器的艺术价值一直备受推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物之一。
2. 正文2.1 钧窑瓷器的历史渊源钧窑瓷器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晚期,当时的北方窑厂已经发展出一种名为耀州窑的瓷器,其釉色温润艳丽,深受人们喜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耀州窑的技术逐渐传入河南的汴京(今开封市),在那里的窑厂中开创了钧窑的生产。
钧窑最早的作品以仿古铜器为主题,非常具有时代特色,后来逐渐发展出以烧制绿釉为主的工艺,成为钧窑瓷器的代表。
禹州钧瓷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图1丰富多彩的钧瓷图2 唐双系罐 河南禹州钧瓷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内容摘要:本文从河南禹州钧瓷造型语言的特点入手,对河南禹州钧瓷的的造型、色彩、肌理等方面进行比照研究,把河南禹州钧瓷的历史地位、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制作工艺、时代特征、发展方向等同其它瓷种进行对比,进而对河南禹州钧瓷造型语言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总结。
对于河南禹州钧瓷造型语言的丰富和地方造型艺术设计及审美的提高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钧瓷 造型语言 窑变 肌理 色彩一、河南禹州钧瓷的历史渊源与时代特征在我国上百座较为知名的古镇中,有哪一座古镇能够盛产“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国宝钧瓷?是神垕;有哪一座古镇能够牵动四代皇帝,受四次皇封?是神垕;有哪一座古镇能够基本原生态地保存着千百年的街巷、建筑,并一直保持瓷都的地位?是神垕。
神垕镇历史悠久。
早在夏、商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从事农耕和冶陶。
自唐代出现钧瓷以来,神垕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陶瓷中心之一。
宋时称神垕店,明代开始称神垕镇,属鸿畅都,清时属文风里。
明清时期流行一首民谣:“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由此可见当时的繁华。
神垕是钧瓷的主产地,因煤、瓷土、釉土资源蕴藏丰富而名闻中原。
神垕得天独厚的自然和物质条件,促进了神垕陶瓷生产与商贸经济的发展,加之钧釉开陶瓷铜红釉的先河,更有窑变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特色,所以有“家有万贯,不抵钧瓷一片”的珍贵价值。
河南禹州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从产生到现在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它产生于唐朝末年,而到了宋朝达到了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它产生于河南省禹州市,据考证因夏朝的时候夏朝国王启在禹州建立钧台举行开国大典而得名。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宋代以后,其文化内涵日益丰富,精神指向也渐渐明确,再加上造型和烧制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改进,禹州钧瓷成为陶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南禹州钧瓷以铁的氧化物作呈色的釉料配方彻底改变了过去单纯的青瓷釉色的局面,把铜、铁、磷、锡等多种元素,分别配釉,一层一层的挂釉,使钧瓷的釉层结构更加复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有个性的钧瓷艺术
摘要:钧瓷这一中华瑰宝,在历史长河中发出耀眼的光芒。
到了21世纪,钧瓷艺术却出现了缺乏个性风格的问题。
而孔家钧瓷不仅在造型上对传统造型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还加强了钧瓷的文化内涵,为钧瓷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钧瓷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2011)03-0063-02
作为宋代五大名瓷之一的钧瓷,器型古朴而内涵高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因官窑的极高地位让钧瓷成为了北宋皇室的独享御器,并且这些作品被历代皇族视为至宝而收藏。
明代皇室对钧瓷是极为珍视。
而清朝初年特别是到了雍正时期,对钧瓷更是宠爱有加,雍正帝不仅珍藏、把玩欣赏宋代的官钧,还下令景德镇的御窑厂竭力仿造钧瓷。
历代皇室的宠爱让钧瓷一直处于极高的地位,使钧瓷多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所以民间就流传着“纵有家才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黄金有价钧无价”的说法。
拥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的钧瓷为什么在当今艺术市场上
显得有些“冷”?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钩瓷缺乏个性风格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黑格尔说:“独特性是和真正的客观性统一的。
它把艺术表现里的主体和对象的两方面融会在一起,使得这两方面不再互相外在和对立”。
而孔家钧瓷在这方面非常下工夫。
创造出许多造型独特,
文化内涵丰富的作品,走在了别家的前面,成了钧瓷界的领头羊。
孔家钧窑推出的伟人尊就是一个非常给力的证明。
伟人尊采用立柱尊式器型,上半部使用黄金镀层加以装饰,这种方法在钧瓷的制作上是尚属首例。
而尊体装饰则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来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天下太平的寓意;中间以4列乳钉为分界点,则代表着地支。
尊器上部则独具匠心地采用了虚拟空间的设计方法,屏弃了传统只单纯采用伟人头像浮雕、照片等呆板的形式,借鉴著名的鲁宾之瓶(运用视觉转换)的手法,将器型的外轮廓线是毛泽东主席侧面微笑剪影轮廓,观者面对着尊器,注视尊器上部两边空白处,人们熟悉的毛泽东微笑的模样就会映入眼底。
就这一点使得伟人尊独树一帜而名扬天下。
该作品于曾经获得2005中国艺术博览会的金奖:中国收藏家协会与毛泽东主席的女儿李讷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2005年9月伟人尊也走进了毛主席纪念堂,并在那里安家落户,2006年9月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2007年元月被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美术》教科书里。
这个独特的造型设计同时也获得了国家专利。
成熟的桃子放几天就会变质腐烂,而过去几百年前艺术的果实放到现在再“吃”肯定也不会有新鲜感。
满街泛滥的东西虽然是现在烧的,但那是过去的成果,是过去的味道,没有时代感。
如果过去的果实我们利用的好,它就会变成一盅醇厚浓香的老酒。
相反利用的不好,就会变成一碗坏醋。
玉壶春是古代的一种酒器,造型一般为两个对称的“s”型,简洁、优美、流畅,几乎各个瓷种都采用
这一形式,而孔家钧瓷设计的玉壶春,在外型上做文章,“s”曲线做了微妙的调整,整个器型就像一颗即将往下滴的水珠,它既是蓄势带发的静止,又充满着静中有动的感觉。
孔相卿凭着天生的艺术直觉,以及后天经验的积累,参破了造型艺术中最具规律性的东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作品。
我们通过“莫道世上黄金贵,不如孔家一把泥”这句启功对孔家钧瓷的题词,就可以感受到孔家钧瓷的魅力。
船在大海里行驶全靠船长的发号施令,才能安全无忧。
同样一个企业的决策者也掌握着企业的命运。
孔相卿是孔家钧瓷的当家人,从小就跟随父亲孔铁山学习钧瓷的制作工艺。
到现在对钧瓷艺术研究已有30多个春秋,在研究钧瓷的釉色、工艺造型、烧成方式等方面取得重大的成绩。
他率先带头发掘、规范钧瓷的制作工艺,经过研究、整理了北宋钧瓷的传统工艺手法,论证釉色形成的理论依据,创立了能提高钧瓷制作的工艺方法。
“钧釉形成机理”就发表在1999年的《中国陶瓷》杂志上。
这种方法改变了解放以来钧瓷制作粗糙的局面,完全展现了宋钧的艺术美,并大胆突破千年来一贯制的造型模式(古代钧瓷只有传统的瓶、尊、炉、洗等单调的十几种造型,其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眼光),将人物和动物造型首先引用到钧瓷作品中。
2001年“钧瓷八美”论文在《中国陶艺》杂志上发表。
而“灵气的凝聚”一文也发表在2002年的《中国陶艺》杂志上。
10多年来,他在总结前人造型的基础上,按照整理、完善、优化的思路,设计出许多线条流畅、简洁、优美的新造型,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要,如将军瓶、匀瓶、如意瓶等。
同时,
还结合现代艺术运用浮雕、镂空等技法,丰富了钧瓷的表现形式。
他创作出上千种具有新时代气息的作品,为钧瓷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
他的研究在钧瓷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主要成果都作为业界审美和工艺的指导标准。
孔家钧窑不仅在造型上做足了文章,同时也在钧瓷文化内涵的发掘这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孔家钧瓷最近两年相继推出了“礼器”系列与“民俗”系列两大类诸多作品,其中“海晏鼎”是礼器系列的代表作品。
2010年10月12日,由孔相卿设计的“海晏鼎”被选定为第四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国礼,赠送给东盟国家领导人。
“海晏鼎”以中国古老的青铜礼器“鼎”为基本造型设计制作,上部有四个龙形浮雕,象征了第四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和第四届中国一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有自强不息、泽被苍生的品德。
四个龙雕之间,装饰着四组乳钉,每组三排一共12枚,象征着十二地支,以中国传统纪年法来说寓意着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举办四年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中部则装饰了四个虎形的铺首,而虎则有驱邪、祈福的含义。
生龙活虎。
龙和虎则代表了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发展合作富有生机与朝气。
最下部的海浪纹,则象征着大海波平浪静,点出了“海晏鼎”的主题:繁荣、和谐、发展。
《国泰鼎》、《丰尊》,这些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作品都饱含宋钧的神韵、青铜器的骨感的同时,又充满了自信、昂扬的时代精神,成为孔家钧窑深汲传统文化内涵的抗鼎之作。
与青铜器文化相比,节庆文化与生肖文化鲜活地存在百姓生活一中,它是连绵两千
年的民俗传统,凝聚了中国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
自2005年春节推出《吉祥如意》起,孔家钧窑接连推出了《旺运来》、《祝福2007》等生肖贺岁作品和《富贵中秋》、《月盈中秋》节庆作品,引发了市场的追捧与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孔家钧瓷之所以取得这么骄人的成绩和孔家钧窑的发展壮大分
不开的。
作为中国最大的钧瓷生产厂家,孔家钧窑是一个特色非常鲜明的企业。
它是中国钧瓷的重点生产企业,是孔氏嫡传正宗钧瓷名门,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名牌”的荣誉称号,是钧瓷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其前身是由省科委批准成立的“神重古陶瓷研究所”。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升温,中国工艺品的春天到来,研究所趁着东风改名为孔家钧窑有限公司,并扩大生产规模,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
1998年创立生晖钧瓷有限公司,2003年3月创立孔家窑陶瓷(集团)有限公司。
有了这样的坚实基础,孔家钧瓷才会源源不断的出好的作品。
“笔墨当随时代”这是中国文化及一切艺术形式形成和发展的极为重要因素。
也必然是钧瓷在新的时代求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孔家钧瓷在这一方面已经做出了表率,钧瓷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2]叶喆民,中国陶瓷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6.
[3]晋佩章,中国钧瓷艺术[m].郑州:中州舌籍出版社,2003.
[4]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