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风俗 仡佬族待客习俗有哪些
仡佬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仡佬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仡佬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仡佬族主要从事农业。
手工打铁业比较发达,因此,史书上把有些地方的仡佬称为“打铁仡佬”。
那么,仡佬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仡佬族的习俗仡佬族的习俗是不成文的规约,是千百年来仡佬族在人际交往中自然而然地约定俗成的一种行为准则。
嫁取习俗仡佬族有接亲“打新郎”习俗。
当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门口时,久候多时的女方家亲朋邻里一哄而上,争先恐后地抡着青杆柴围打新郎,可怜的新郎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任由他们乱棍抽打。
民间认为,打亲能打掉新婚夫妇的是非口角,使他俩后恩爱相处,白头偕老。
丧葬习俗仡佬族把葫芦作为始祖的象征,置于神龛供奉。
老人死后,将死者的指甲剪下后放入葫芦内,置于屋后神堂内秘存,这样,仡佬族认为死者会返回自己的图腾。
其它习俗在宴会和某些公共场合,按辈分坐位,小辈不能与长辈同坐上方。
若青年人与老年人同席,须坐得端正,言归正路。
饮酒时老、小不能嬉戏。
上菜后,须由桌上老人请大家提筷并先到鞭一盘夹菜,青年人才能跟随动作,不能单凭自己喜好乱来。
男女间有老人在时言语举止尤须谨慎,不准骂本姓人是舅子。
赶场、走亲戚外出若遇老人同路,须让老年人走前,年轻人随后。
在父母死后的两三年内,家人言谈举止尤须庄重,不得笑颜嬉戏,更不能与别人吵嘴。
女子行为更须检点,否则,被同族人视为对其先父先母为不恭。
尤其是不允许男女间的不正当行为,否则,会受到“冲江”的处罚。
仡佬族的节庆仡佬族的传统节日大体与汉族相同。
如春节、端午节、七月节和中秋节。
其中糯米粑是仡佬族节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食品。
春节是仡佬族最大的节日。
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用一升或几升糯米打成一个大的粑粑,放在簸箕或方木盘内,供奉祖先,三天之后才可食用。
在端阳节、重阳节及其他所有节日,都要宴请宾客,均要做粑粑。
民间广为流传着“端阳打粑送亲家,重阳打粑封龙口,谷熟打粑献新人”。
牛王节是仡佬族民间特有的节日,在农历十月初一。
仡佬族“三幺台”食俗的文化价值考察——以务川仡佬族“三幺台”食俗为例
以务 川仡佬族 “ 幺台” 俗 为例 三 食
第一台 :茶席” 寓意为接风洗尘 。 “ 。 以喝
茶 为 主 , 以果 品糕 点 。饮 的足仡 佬 族 人 独 伴 创 的 油茶 。油茶 的原料 茶 多 为 土茶 , 茶 I 土 I ,
口
袁 礼辉
任何一个 民族之所以得以存在和发展 , 就在于 民族 自身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 , 而这 种文化特征主要是靠本 民族的思想意识 、 民 风民俗 、 语言服饰 , 以及生产和生活方式等
漩涡纹 、 圆圈纹 、 点纹等 。这些纹样 的出现 的土布外 , 用丝经棉纬织造 的、 色彩绚丽 、 丁 颇族 、 哈尼族 、 鄂伦 春族 等少数 民族都 有风
也 涉 及 人 们 的生 产 生 活 。漩 涡 纹 在 服 饰 上 艺精巧的织锦—— “ 西兰卡普” 已逐渐享誉 格各异的儿何纹样值得我们借鉴 、 。 , 欣赏
以大树茶为 L 其做法足 : 品。 用老鹰茶 、 苫 一
炒, 待微黄后 加水煨 , 直到把茶叶煨成呈 务川是丹砂古县 , 在隋开皇十几年(5 ) 褐 色 的粥 , 『入席 。 59 诸多因素构成 的。 仡佬族有别于其他兄弟 民 察 , 方 丌 油茶 摆人 桌 l, 人一 :每 族的文化特征之一 , 就是独具 民族特色 的食 置县之前 ,三幺台” “ 便有了雏型 。普遍 的说 碗 , 需 要 , 几 如 还 1冉加 。 佬 人 喝茶 以人 t碗 仡 俗文化“ 幺台” “ 三 。 三幺台” 普遍流行于仡佬 法是 , 仡佬族大方好客 。 在远古 时期 , 有小少 盛 之 , 以解 渴 除 乏 为 主 , 即所 谓 “ 久碗 喝 茶 , 族聚居地 , 尤其是黔北务川 和道真两个仡佬 山民以打猎为生 , I 民间有“ 沿山打鸟 , 见者有 大碗 喝酒 。” 人 中有 能 唱 者 以 榭茶 歌表 达 客 族苗族 自治县 , 只是不同聚居地在“ 幺台” 份” 三 的古规。当时 , 山民打猎 回来 , 要拿出猎 列‘ 主人的埘意。茶席所 配果品糕点 为儿甜 : 物的二分之二请左邻右舍吃一餐 。 三 主人在里 食俗进程 中的先后顺序 、食品花色和 内容 、 是乳 门清香 的酥食 ; 二 _是红 、 、 黄 绿糯米 、
仡佬族民俗 仡佬族三幺台是什么意思
仡佬族民俗仡佬族三幺台是什么意思>由于地域的差异,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着非常特别的习俗。
“三幺台”是仡佬族人家待客的最高食俗礼仪,每逢嫁娶、寿庆、建房、节日宴请等,都要动用“三幺台”。
其风味食品众多,饮食方式独特,可谓民族饮食的展台,体现了仡佬族文化,也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2014年,仡佬族三幺台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现在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仡佬族三幺台。
仡佬族的“三幺台”习俗,“三”,指的是三台席,即茶席、酒席和饭席。
“幺台”,正安、道真、务川一带地域土语,“结束”或“完成”的意思。
“三幺台”,意思是一次宴席,要经过茶席、酒席、饭席才结束,故称“三幺台”。
“三么台”习俗,流布于黔北的正安县、道真、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
古时,仡佬族人家嫁娶、立房、祝寿、重大民俗活动和节庆时操办宴席,都盛行“三幺台”待客,隆重而热闹。
每一幺台间,伴以“吹打”(锣鼓唢呐),即每上和每撤一台席,都要吹奏一番,热闹氛围。
后来,逐渐成为春节期间待客方式。
现今,只要有贵客来到,仡佬人家都要以“三幺台”招待,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客人到访,要打开堂屋大门迎接。
男主人招呼大家坐下,女主人准备茶水和食品,孩子就去喊左邻右舍的男主人来陪客,如果客人中有长辈就喊长辈相陪,平辈喊平辈相陪。
宾主到齐后,八人一桌(也有十人一桌的),背靠香龛(俗称“香火”),面对大门为上席,左为客人席,右为主人席,下为晚辈席,座次与辈分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大家依次入座。
辈分相同,以年长者坐上位。
一般女人、小孩不上桌。
待大家坐定,第一台席茶席就开始了。
第一台为茶席,是以喝茶为主,伴以果品糕点。
喝茶以大土碗盛,以解渴除乏为主。
所谓“大碗喝茶,大碗喝酒”,民风如此。
茶席所配果品糕点为九盘,一是瓜子,二是花生,三是板栗,四是核桃,五是“红帽子粑”,六是“美人痣泡粑”,七是“百花脆皮”,八是“酥食”,九是“麻饼”。
茶多为土茶,土茶中以大树茶为上品(务川县大多喝素茶(土茶),道真、正安县都喝油茶)。
探秘仡佬族饮食:酸辣鲜香背后的千年风情
探秘仡佬族饮食:酸辣鲜香背后的千年风情在广袤的中华大地,每个地方的饮食文化都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这其中,仡佬族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别具风味,深受当地地理环境与人文因素的影响。
仡佬族以酸辣口味著称,他们的主食丰富多样,大米、玉米是基础,面食、杂粮和薯类也在餐桌上占有一席之地。
糯米糍粑是他们喜爱的美食,也是待客的佳品,而茶则是款待客人的常用饮品。
仡佬族还擅长酿酒,其酿造的美酒各具特色。
仡佬族人生活的区域,大多处于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复杂,气候潮湿。
他们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山地种玉米,平地种水稻,这两种作物也成了主要的粮食来源。
农忙时一日三餐,农闲则多为两餐,此外还有“过早”“歇闹(歇劳)”“宵夜”等习俗。
在肉食方面,猪肉是仡佬族的首选,鸡、鸭、羊肉次之。
值得一提的是,多数仡佬族人不吃牛马肉和死禽死畜肉。
他们对酸味和辣味情有独钟,甚至有“三天不吃酸,人要打捞窜”的俗语。
糍粑在仡佬族的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常被用作供奉祖宗神灵的供品,也是节日里不可或缺的食品。
过春节时,家家户户会用大量糯米打成一个大粑粑,供奉祖先三天后才食用。
黔西的仡佬族会在粑粑上插上豆豉叶以纪念祖先开荒辟草;广西的仡佬族在除夕供品中会加入粽粑和红薯。
无论是端阳节、重阳节还是其他节日,仡佬族都会宴请宾客,并且都会制作粑粑。
仡佬族人习惯将玉米粉蒸熟作为主食,称为玉米干饭。
在节日或有贵客来访时,他们会在玉米面中加入白米蒸熟,做成“混合饭”。
为了抵御潮湿和寒冷,辣椒汤是每餐必备。
仡佬族人的辣椒吃法多样,辣椒骨更是备受喜爱。
仡佬族人喜爱饮酒,且多为自酿。
先年有咂酒,如今甜酒、烧酒常见。
甜酒多用于煮汤圆、鸡蛋或冲饮,烧酒味道浓烈,是待客和筵席的必备。
男子多抽上烟,部分中老年妇女也有此习惯,而青年中吸香烟的逐渐增多。
茶分为清茶和油茶,清茶多用多种特别的茶叶熬制,油茶则是用油煎炒家茶后加水煮沸,再佐以多种调料,味道独特。
56个民族——仡佬族
56个民族——仡佬族简介仡佬族散居贵州、云南、广西及越南等地,被后来民族如汉族等称为“仡佬”,“老户”,“土人”,“土蛮”等。
居住地降水丰富,气候温暖,适合开展农业等多种经营活动。
仡佬族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多种水稻,山区旱地多种杂粮,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语音特点上接近苗语,但同源词接近壮侗语,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因为仡佬族与苗族长达1000多年的交流历史造成的。
仡佬语过去被认为属汉藏语系,国外也有人认为属于澳泰语系,而且从仡佬语独立的数词系统来看,应是澳泰语系里最古老的支系之一。
语族语支的归属,学术界过去无定论,但目前国内国际普遍认为属于壮侗语族,构成一独立的语支仡央语支。
壮侗语族的归属,国内一般认为属于汉藏语系,国外也有认为其是独立语系或澳泰语系的。
目前也只有少数老人(6000人左右)通仡佬语。
仡佬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历史由口传文学(如古歌)传承。
目前已经出版了仡佬语注音和汉语对照的《叙根由》。
仡佬族吃苦耐劳,忠勇善战,在历史上常被征募当兵打仗做先锋,明嘉靖年间被征调去抗倭寇的仡佬士兵,在渐江王江泾(今嘉兴县北)战役中立有战功。
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黔西南仡佬族地区时,曾留下部分伤病员在仡佬族老百姓家中养伤,受到群众全力掩护,未遭到反动派的杀害。
在建国初的剿匪斗争中和抗美援朝运动中,仡佬族人民都做出了应有贡献。
历史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
“仡僚”、“葛僚”、“僚”、“仡佬”,“土蛮”等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式定名为仡佬族。
仡佬族与古代居住在今贵州一带的僚人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唐宋时,史书中开始出现“葛僚”、“仡僚”、“革老”、“仡佬”等名称,统称为“僚”。
僚人可能是古代对这一地区若干少数民族的泛称,而与仡佬族有着更为直接的密切关系。
“仡佬”一名最早见于南宋朱辅写的《溪蛮丛笑》。
从黔北仡佬族的酒俗中看其民间信仰
青年 与社会
2 0 1 5 年1 1 月上
第3 1 期总第6 1 3 期
有重大意义。
【 关键词 】 仡佬族;酒俗;民间信仰
仡佬族 主要 聚居 于云贵 高原东部 的黔北 地区 ,此处地势 起伏较大,阴冷潮湿。为了应对恶劣的自 然条件 , 他们发现 并 爱上 了具有驱风祛湿功能 的饮料——酒 。 自从有了酒 ,无 论在古代 ,还是在 近现代 , 仡佬族 以酒 祛寒 ,以酒待客 ,喝 酒成 了他们 的传统 习俗 ,几乎每餐必 备。酒已溶入到他们的
酒俗 是 随生存 环境 和生 活需求 而产 生 的 ,它是人 们一 定 的意识 长久积累积而成一种习惯在生活行 为上 面的一个 反 映。因此 ,它不仅体现了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面貌,更展示 了一个 民族的心理发展趋势 、价值观 、审美 观、宗教 观以及 个 民族的 民间信仰 。从黔北 的仡佬族 的酒俗 中 , 我们 就可 以清晰看 到渗透在 其中行 为的民间信仰色 彩。 祖先 崇拜 祖先崇拜 , 就是相信祖先 的灵魂不 灭 ,并认 为祖先有能 力保 佑赐福于子孙 的信仰 ,因此仡佬族人对祖先 神龛的供 奉 格外殷勤。仡佬族和祖先沟通表现在下面两方面 : 是节 日 祭 祀。黔北仡佬 族人每逢节 日 有祭祖 的 习俗 。 仡佬族重要 的节 日有 过大年 ( 汉族 的春 节 ) ,阴历三月 三的 祭 山节 ( 仡 佬年 ) ,七月 七 日的吃新 节 ,七 月半 的祭 祖节 , 十月初一的牛王节 。过节就有祭祀 活动 ,在 祭祀 中都 要把酒 作为重要的祭物祭献给祖先 , 以求得他们 的庇佑 。祭祀之后 。 往往在场的人都要地饮酒避邪 、作乐。 二是人 生中的重大事情祭 祀。仡佬 族除 了在节 日中有祭 祖的习俗 , 在他 们的人生中遇到的所有 重大事情 如修 房建 屋 、 婚丧嫁娶 、宾客造访 、寿诞得 子、家人团聚等 ,都要开怀畅 饮喝酒,但在 自己享用之前 , 都要先祭祀祖先,先请 自己的 祖先食用 之后 ,才 自己享用。 二、 自然存 在物的崇拜 仡佬族人相信万物有灵,自 然界所有的存在物,不仅天 地山川 、风云雷雨 、 日月 星辰 、金 石草木皆有神 ,甚至连五 谷种子、碓、磨也有神, 认为祭之可得福。因此,在仡佬族 的信仰中, “ 神灵”比比皆是, 呈现着直接的泛神、 多神信仰。 他们为 了得 到神灵 的庇佑 , 都要备 酒祭祀 自然界存在 的各种 神灵 。仡佬族主要祭祀 的神灵有 : 是动物中的牛 。牛是仡佬族 的图腾 ,每年 的阴历十月 初一都要祭祀它 , 这天被称为 牛王节 ,又称之为 “ 敬牛王菩 萨 ”或 “ 祭牛 王” 。每 到这一 天 ,仡佬族 人要杀鸡备 酒 ,在 牛厩 门前 、 自 家 的田边或 土边敬 牛王菩 萨 ,为牛做寿 ,祈愿 它保佑耕牛身躯健壮 , 无病无灾 ,同时酬谢耕牛一年来对仡 佬人所作 的贡献 。这一天养 牛人 家都要 停止使役 ,让耕牛休 息 ,并把牛厩收拾得千干净净 , 垫 上厚 厚的软草 ,用最好 的
少数民族仡佬族民俗文化科普介绍PPT教学课件
$number {01} 授课人:XXX
日期:XXX
科普介绍
目录
➢ 仡佬族概述 ➢ 仡佬族的传统习俗 ➢ 仡佬族的艺术文化 ➢ 仡佬族的传统节日 ➢ 仡佬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01
仡佬族概述
仡佬族的历史起源
起源传说
仡佬族起源于古代的百越族群,与古代的僚、俚、骆越等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 关系。他们自称为“仡僚”、“仡佬”,是西南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冲击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的仡佬 族民俗文化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一些 技艺和习俗逐渐失传,需要采取措施 加以保护。
促进仡佬族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措施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01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仡佬族民俗文化的认识和保护
意识,引导更多人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
培养传承人才,建立传承机制
02
通过建立传承机制,培养更多的传承人才,确保仡佬族民俗文
化后继有人。
结合旅游开发,促进传承发展
03
将仡佬族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相结合,通过旅游推广和传播仡
佬族民俗文化,促进其传承发展。
THANKS
02
仡佬族的传统习俗
仡佬族的婚礼习俗
提亲
由男方家族派人到女方家提亲,通常会带上一份礼物以示诚意。
订婚
在双方同意后,男方家会派人到女方家订婚,并送上一份彩礼。
结婚
在结婚前,男方家会派人到女方家担礼,包括酒、肉等物品。结婚当天,男方家会安排一队人去 女方家迎亲,女方家则会安排一队人送亲。在新郎新娘拜堂后,会有一场盛大的宴席,称为“酒
仡佬族的语言文化
语言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仡佬语,属于汉藏语系,但随着时 间的推移和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很多仡佬族人已改用汉语为 交流语言。
务川过年的风俗
务川过年的风俗如下:
1.春节习俗:仡佬族春节有两次,一次是农历三月初三,另一次是农历正月初一。
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仡佬族男女老少都要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汇聚到老祖先坟茔前,用鸡、猪肉、糍粑、豆腐等食品祭祀祖先,感谢祖先带来的美好生活,并报告春天来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同时放鞭炮、鸣火铳,表示过年开始。
正月初一这一天,仡佬族也会像其他民族一样,进行庆祝新年的活动。
2.待客习俗:如果客人中有长辈就喊长辈相陪,有平辈就喊平辈相陪,这样摆谈
中才会气氛活跃。
堂屋是供奉祖先神灵、接持亲朋好友、藏风聚气的地方,所以正月有贵客临门,说明一年之中都有好运气。
主人对客人的盛情款待包含着一年美好的祈愿。
3.庆祝活动:在过年期间,务川的村寨会开展各种庆祝活动,如板凳龙、高台狮
子、打蔑鸡蛋、唱花灯等。
此外,还有“送银水”、“送柴(财)”、“送春帖”等习俗,挨户说“吉利”,讨“打发”。
总的来说,务川过年的风俗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体现了仡佬族人民对祖先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仡佬族的节日风俗
仡佬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仡佬族有自己独特的节日风俗,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节日和风俗:
1. 春节:仡佬族也过春节,他们会做一些特色的传统食物,如糯米饭团、腊肉等,并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放鞭炮等。
2. 水灵节:仡佬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或二月初一举行。
人们会穿上传统的仡佬族服饰,参加集市、舞龙舞狮、唱仡佬族歌曲、祭祀祖先等活动。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活动叫做“水灵”,人们会在水边放水,象征着洗去一年的不顺和霉运。
3. 三月三:这是仡佬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
人们会穿上盛装,进行各种传统的活动,如舞龙舞狮、唱歌、跳舞等,同时也会祭拜祖先。
4. 民族团结节:这是仡佬族的重要节日,一般在每年的六月二十五日举行。
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唱歌、跳舞、进行传统体育竞技等。
5. 婚嫁习俗:仡佬族的婚嫁习俗也很有特色。
在婚礼上,新郎要穿上特制的红色衣裳,新娘要化浓妆,并戴上特制的花冠。
婚礼期间,还会进行一系列的仪式和活动,如交换礼物、祭拜祖先、舞狮等。
以上是仡佬族的一些主要节日和风俗,展示了他们丰富
多彩的文化传统。
仡佬族的民风民俗
仡佬族的民风民俗仡佬族的民风民俗分为生活习俗、结婚习俗、食俗、节日习俗。
生活习俗仡佬族生活习俗等方面和当地汉族相似。
仡佬族的禁忌有:平时不能站立或坐在家门口;有分娩或有丧事的人家,外人不得入内;妇女生孩子未满40天地,不能跨门槛,也不能到井边挑水。
仡佬族热情好客,亲戚朋友相聚,都要以酒为礼,遇到喜庆或节日,必不可少。
结婚习俗男女青年结婚时,男方须请媒人携带鸡、酒等物送给女家,如礼物被女方接收,就表示婚姻已经缔结。
居住在道真等地的仡佬族,在娶亲嫁女或宴请宾客时还要办”三么台”酒宴进行款待,即按特点顺序共分三台,第一台称茶席,喝清茶辅以各种糖果点心和香香(即核桃、板栗、花生、白果、葵花籽等) ;第二台称酒席,渴白酒,拌以各种凉菜及酸、咸、辣腌菜和香肠、盐蛋等;第三台称正席,上饭菜,菜中有扣肉吃"大菜”,招待客人时,客人不放筷,主人必须陪到底。
在婚嫁期间,親要把自家酿制的”爬坡”酒装坛,贴上红条,作为礼品,置于门外,内插长粽叶茎一根,男女客人可随意以茎为管吸吮。
食俗习惯日食三餐,早餐稀饭或酸汤烫饭,中餐和晚餐多为大米干饭或玉米干饭。
糯米食品,是仡佬族最喜食用的食品之一。
糯米般都用来制作糯米粑,因制作方法不同,各具不同的风味。
食用时,常配以蜂蜜、红糖、白糖、芝麻、苏子等。
仡佬族大都喜欢把鲜菜做成酸菜和腌菜再吃,如用青菜辣椒、大蒜、生姜混合腌制的酸辣菜,用香椿芽腌制的腌香樁,不仅可以凉拌,单独作菜,而且还可用来做成大菜(即扣肉底菜)。
肉类主要有猪肉、肉和牛肉、马肉,中较有代表性的风味菜肴是用猪骨头、鸡肉加大量的辣椒粉舂碎,加各种佐料做成的辣椒骨,食用时既可单独做汤,可与其他菜相配,制成各种风味菜肴。
仡佬族很喜欢吃辣食,吃法很多,如:将嫩辣椒放在干锅内爆成半熟,然后用油炒糊;或将嫩辣椒煮成半熟,晒干,吃时再用油炸,直接用来下酒。
节日习俗大年一般正月十四,主要活动有,吃菜板肉,上坟,祭祀祖先(献饭),祭祀四官老爷,秧苗土地。
仡佬族风俗 仡佬族待客习俗有哪些
仡佬族风俗仡佬族待客习俗有哪些>仡佬族待客习俗与礼仪仡佬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少数民族,仡佬族对待外来的个人向来是以文明热情隆重而着称。
在仡佬族文化中,待客之道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仡佬族的待客之道也是仡佬族的特色习俗——三么台。
三么台在仡佬族普遍流行,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第一台为茶席,叫“接风洗尘”。
桌上摆满了九大盘果品糕点:一是乳白清香的酥食;二是红、黄、绿糯米、天星米麻饼;三是百花脆皮,这是用各色干糍粑切成各种花瓣后用热砂炒泡,再沾成各种颜色花朵,脆皮见水便化,适宜老人小孩食用;四是红帽子粑,形成锥体,尖端放一小撮红米,肚里包有豆腐颗、肉、枣等心子;五是美人痣泡粑,必须趁热吃才有滋味;六至九分别为核桃、落花生、葵花子、柿花。
除此之外,每人还有一碗金黄透亮的都濡大叶茶。
大家一边喝茶,一边吃着糕点,天南海北的聊着天,一个多小时过去,主人已备齐第二台,便拆去一幺台。
第二台为酒席,叫“八仙醉酒”。
主人将九盘碟下酒菜端上桌后,要举行仪式,点香化纸,恭请祖先和各路神仙,坐入香龛下的八仙桌,其意是神仙与凡人同享快乐。
敬神三杯酒后,客主各就各位。
第二台酒菜一般为卤菜和凉菜,如香肠、瘦腊肉、卤猪杂、卤鸡脚、干野兔肉、松花皮蛋、盐蛋、浸地牯牛、萝卜丝。
酒是自家酿的包谷酒,清香醇和。
席间,凡端杯者,一定要喝三杯,不饮酒者要以茶代酒。
第一杯为敬客酒,由主人发话,说些欢迎和自谦的话,第二杯为祝福酒,由客人代表祝福。
第三杯为孝敬酒,由晚辈代表向长辈祝福。
三杯过后,善饮者唱“十杯酒”等民歌相劝,客人唱“谢酒歌”回敬,不喝酒者左右捧场。
不饮者他人绝不强人所难,善饮者可尽情享用,席间气氛和谐热烈而文明。
一个多小时后,二幺台拆去,三幺台开始。
第三台为正席,叫“四方团圆”,意为大家一年难得相聚。
当主妇连着端上第三台菜时,边放边说“家中没有好菜,请大家慢吃,一定要吃饱”。
第三台菜为大菜,用九个大碗盛菜,一般都用猪肉制成,如猪蹄膀、樱桃肉、回锅肉、夹沙肉、腊肉扣、糯米圆子、酸海椒炒干菌肉片、糖醋鱼、灰豆腐酸菜汤。
仡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幺台
仡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幺台吴思【期刊名称】《当代贵州》【年(卷),期】2016(000)016【总页数】2页(P50-51)【作者】吴思【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三幺台”是仡佬族的饮食习俗,是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最具特色、最隆重的一种食俗礼仪。
每逢寿庆、嫁娶、建房、节日、祭祀等民间盛大活动,或宴请尊贵客人,仡家人都会举办“三幺台”。
“幺台”,是道真方言,“结束”、“完了”之意。
“三幺台”即一次筵席分三台(次)吃完。
一次完整的“三幺台”,由准备、祭祖、正席、施食四部分组成。
仡佬族非常重视祭祀,作为重要庆典的“三幺台”,为不让“开荒辟草”的先人们缺席,要在开席前约半小时祭祖。
主人着干净衣服,洗净双手,点烛焚香,持香向神龛三作揖,然后插香。
插香亦有讲究,三枝香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寸,寓意“寸心寸诚”;香要插得直,寓意“正心正意”。
香插好后,主人双手取出祭品,举齐平眉,微微鞠躬,依序摆在桌上。
再向神龛三跪九叩,然后肃诚正跪桌前,向先祖禀告因何事办席,并祈求保佑子孙平安吉祥。
祭祀时常有山歌,如《饭歌》:“好坝谷子黄沉沉,大仓装满小仓装。
家家煮出白米饭,先敬祖先后才尝。
”祭毕,“三幺台”正式开场。
第一台为茶席。
“油茶香来油茶鲜,喝了油茶赛神仙”。
这是仡佬族对油茶钟爱的真实写照,并将它形象地称之为“干劲汤”。
席间每位客人盛油茶一碗,并辅以粽子、米团子、麻糖杆、芝麻饼、洋芋片等若干食品,吃毕,撤去碗盘,留下筷子,称为“一幺台”。
第二台为酒席。
仡佬族人爱以酒待客,“天上雷公吼两吼,地下主人在烤酒。
烤酒拿来办酒席,好酒端来敬朋友。
”仡佬族民间自酿酒甚多,最有特色的是“天上雷公吼两吼,地下主人在烤酒”的“爬坡酒”,醇馥幽郁,余味悠长。
席间美酒酌满杯,伴以腊猪肚等卤制干盘或凉菜,吃毕,撤去杯盘,留下筷子,称为“二幺台”。
第三台为饭席(亦称正席)。
“稀饭是稀,干饭是干,仡家吃的是金银饭”。
正席以吃饭为主,佐以黄花粉丝汤、笋子排骨汤、油豆腐、酥扣、醡扣等九碗四盘佳肴。
仡佬族简介
一、族源商周时期,我国南方有一种被称为“濮”的古族群,因其分布辽阔,人口众多,而有“百濮”之称。
伊尹的“四方令”里即已提及:“正南:甄、邓、桂国、损子、百濮、九菌。
”武王发纣推翻商王朝统治后,于成周大会诸侯及“四夷”,西南地区的濮人曾以特产丹砂前往朝贺。
《逸周书.王会》载,“卜人以丹砂”,孑L晁注:“卜人,西南之蛮也”,“卜即濮也”。
另一种使用有肩石斧、有段石磙的古族群为“越”,他们散布在东南沿海及今广西一带,人们泛称为“百越”。
春秋战国时,广西境内的部分越人,溯水北上西进,移入西南地区,与濮人杂错而居,人口渐繁,以致《华阳国志·南中志》误认为,“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
杂居于西南地区的濮人、越人生活习俗互相影响渗透的部分,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族群——“僚”(“僚”原写作“獠”,作为族称当读作“佬”)。
战国时期即有“僚”人出现。
《华阳国志.蜀志》载,保子“帝攻青衣,雄张僚焚”。
汉代的僚人已是夜郎国的主体居民。
唐初,僚人中的一部分发展为单一民族——“仡佬”。
《六祖坛经·行由品》载慧能法师语:“汝是岭南人,又是葛僚,若为堪作佛。
”《元和郡县志》卷三十载,洛浦县“甚险固,仡僚反乱,居人皆保其土”。
宋《溪蛮丛笑》始写作“仡佬”。
南朝《水经注.温水》载,“遂雄夷濮”的夜郎承袭者于汉武帝时被杀,引起“夷僚成怨”,明确僚人是由濮人演变而成。
彝族先民与仡佬族的先民接触较早,确知濮人是仡佬族的先民,《平远州志·艺文志》载,彝族民问“依仿先朝IH~II:满三年一普夥。
普谓称仡佬,夥谓祭献”。
“普”即濮人。
彝语为谓语后置,普夥意为祭仡佬族的先祖濮人。
至今彝语仍呼仡佬为濮,呼仡佬族的发祥地北盘江为“濮吐诸衣”,意为仡佬族开凿的河流。
元《异域志.僚人》谓,“僚……有打牙者,为打牙葛僚”。
(明嘉靖)《贵州通志》谓,古称僚,一日倬佬”,确指仡佬族系从僚人中分化出来的。
濮人和僚人相继是仡佬族先民。
贵州各族共认仡佬族是贵州最古老的民族。
浅谈道真县仡佬族民族文化
浅谈道真县仡佬族民族文化姓名:韩焦班级:09应数学号:200910010010仡佬族,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是最早开发西南地区的民族之一,也是境内的土著民族。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仡佬族先后有过濮人、僚人、仡佬族之称。
在经历了长期的社会变革,新中国成立后,才正式统称为仡佬族。
而道真就是一个以仡佬族聚居的地方,仡佬族在这块土地上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迄今为止,仡佬族文化已成为了道真富有无穷魅力的特色文化之一。
道真县成立二十年以来,高度重视仡佬族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并成立了民族研究所和民族民间历史文化研究会。
道真以仡佬族傩戏原生态元素编排而成的仡佬民族民间舞蹈更是曾在遵义市获得金奖。
道真仡佬傩戏包含的文化内涵和多学科的学术价值、审美价值,被学术界誉为“中国古文化的活化石”。
因此,道真也被誉为“傩戏王国”。
20多年以来,道真尽力收集各类仡佬文化实物,其中包括仡佬族傩戏面具、服饰、乐器、道具等,收集整理后编辑出版了《仡佬族故事集》,《仡佬族歌谣选》,《仡佬族哭嫁歌》等一大批仡佬族文化书籍,并且,仡佬族傩戏、仡佬族高台舞狮和仡佬族三幺台等已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仡佬族人生活的地区,大多数在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那里地形复杂,气候潮湿;仡佬族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山地种植玉米,平地种植水稻,因此,这两种作物也是仡佬族人最主要的粮食。
仡佬族人习惯把玉米粉放在蒸笼里蒸熟,叫作玉米干饭;这是仡佬族人一年四季餐桌上的主食,如果在节日里或是有远客临门,他们就在玉米面里加上相等的白米蒸熟,称为“混合饭”。
为了祛潮取暖,仡佬族人每餐都少不了一锅辣椒汤;仡佬族人的辣椒有多种吃法,如辣椒粥、霉豆腐辣椒、豆辣椒等,不过,最受他们喜爱的要算是骨粉与辣椒加工腌制而成的辣椒骨。
“三幺台”作为仡佬族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之一,也是道真仡佬族独有风味的食俗,浓缩了仡佬族食俗的精华。
“三幺台”是道真仡家人最具特色且最隆重的一种食俗礼仪。
关于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礼仪习俗大全
关于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礼仪习俗大全关于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礼仪习俗大全壮族: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
用餐时,需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拈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完饭。
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其代负并送到分手处。
布依族:对待客人,无论认识与否,都要递烟端茶,杀鸡杀鸭盛情款待。
用餐时,长辈、客人坐上方,晚辈坐下方;给长辈、客人端茶、盛饭都是双手捧给,客人也要双手接过,否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若迎面碰上长者或客人,要主动招呼并让其先过。
朝鲜族:晚辈队长被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吃饭要先给老人盛,并为其摆单桌,待老人举匙就餐了,全家才开始吃饭,吃饭时,匙要放在汤碗里,若放在桌上则表示已吃完;与长辈同路时,年轻人需走在后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长辈说明原委。
满族:孝敬长辈,注重礼节,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
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后再行,亲友相见,除握手互致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
过春节时要摆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
侗族:客人来访,全家老少都要起来让座,并用家里最好的酒饭款待客人;路上相遇,即使素不相识也要互相打招呼问候,谦让对方先走;出嫁的新娘若在路上相遇,要解下身上的花带或头帕互赠对方,以示相互尊重和祝福;赶路人若遇上天黑,可随意进入村寨讨火把照明,若借宿,主人会热情接待,不取分文;寨中不管谁家孩子出门上学,全寨的人都带着礼物前往祝贺;冬天,在鼓楼的火塘里生有柴炭火供人取暖。
夏天,在风雨桥、凉亭中备有清泉水供行人饮用。
仡佬族“三幺台”民俗的当代德育价值探究
仡佬族“三幺台”民俗的当代德育价值探究摘要:“三幺台”是仡佬族一直沿续至今的民族习俗,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成为了今天仡佬族人的一种独特的待客礼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三幺台”民族礼仪文化。
“三幺台”民族礼仪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当代德育价值。
即与人为善的文化价值,感恩文化价值和崇尚勤劳的文化价值。
总之,仡佬族“三幺台”民俗,其间包含着仡佬人的认知、信仰、伦理道德及风俗习惯。
即祭祖感恩意识,尊重有恩于自己的人,传达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
这对我们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三幺台”民俗当代德育价值“三幺台”是仡佬族一直沿续至今的民族习俗。
“幺台”是仡佬族人的方言,“台”表示“程序”,一道程序称为“一台”,结束一道程序,称为“一幺台”。
仡佬族“三幺台”习俗分为茶席、酒席、饭席三部分。
先喝茶、次饮酒,后进餐,三道程序环环相扣、流水进行。
三道程序结束,待客礼仪完成,因此仡佬族的待客礼仪称为“三幺台”。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仡佬族人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人际交往中,推崇谦恭礼让、热情大方。
仡佬族“三幺台”待客方式,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成为了今天仡佬族人的一种独特的待客礼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三幺台”民族礼仪文化。
在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今天,传承“三幺台”民族礼仪文化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幺台”民族礼仪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当代德育价值。
首先,“三幺台”民俗仡佬人体现与人为善的文化价值。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知敬爱他人,方得他人之敬。
“三幺台”民俗所蕴含的热情好客、懂敬知和,就是一大德育价值。
仡佬人推崇与人和善,当远方客人到来,主人首先献上一碗清澈的山泉水,为客人解渴,拿出家中珍藏的熟食招待客人,让客人先垫垫肚子。
然后安排饭食,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仡佬族人有自己种茶、酿酒的习惯。
客人到来,主人端上一碗自己烹制的茶给客人解渴,拿出自己的佳酿让客人品尝,待客方式有了新的发展,就形成了今天的“三幺台”习俗。
仡佬族
白衣为主祭司
民族建筑 黔西、大方、毕节、织金等地 的仡佬族,房屋为木结构,但 不是吊脚楼,过去多以茅草盖 顶,砂土夯墙,这与经济条件 和高寒山区保暖防雹的髹要有 关,茅草房屋建得特别厚实、 整洁。屋脊和屋檐相当讲究, 檐下收篡处精心编织造型。各 异状结,如词盖瓦屋面的封檐 板样,具有很好的艺术装饰效 果,被入誉之为“贫女巧梳 头”。这一带。木材较少,通 常只有朋间两端木构架,次间 两极为土墙。
过年: 清代以来,仡佬族人渐仿汉人以腊月三十至正月初一为过年,原先十月为岁首 的习俗渐渐废止。
仡佬节 仡佬族一年之中要过两个年节,一个是春节,另一个是仡佬年,仡佬年在农历 三月初三过。春节的时间和习俗大致与汉族相同,但有“喂树”的特殊内容。 “喂树”又被称为“祭树”或“拜树”,起源于仡佬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古树 (大树)崇拜。
由于受地理和其他民族的影响,各地仡佬族民居差异很大。仡佬族多数住在山 区民谚说:“高山苗,水侗家,仡佬住在岩旮旯。”仡佬同胞因地制宜,以石 建房。石头奠基。石块砌石板盖顶。卡内部却是木结构吊脚楼。
民族服饰 仡佬族男女皆穿裙(男裙短,女裙长)。用布一幅图于腰际,无摺皱,有如桶状, 谓之“桶裙”。男子皆穿短衣,女子或短衣或长衣,或短衣外套以前短后长之袍。 质料有葛、麻、羊毛、丝、棉布等。男女多以长帕包头,有的妇女或用花布一块 盖顶。 大约在十九世纪中叶,仡佬族妇女上衣短仅 及腰,袖背上绣鳞状花纹,下穿无褶长桶裙, 整个裙子分为三段,中段用羊毛织成,染成 红色,上、下两段多用麻织,一般有青、白 色条纹,外罩青色无袖长袍,长袍前短后长, 均绣有花纹,穿时从头上套下,脚穿钩尖鞋。 男子多穿对襟衣,男女均以长帕包头。大约 在三、四十年前,仡佬族服饰大多与邻近汉 族或其他民族相同了。
宗教信仰 仡佬族崇拜祖先,奉祀蛮王老祖;认为万物有灵,故信奉多种神灵。清代渐习汉俗,崇奉 佛、道、儒三教,并信巫术。每家堂屋均设神龛,书供“天地君亲服、左昭在穆、古圣先 贤、观音、牛王、财神等香位。老人亡故,要做“亡斋”超度。逢节庆给祖先烧纸时,要 给“地盘业主、早老先贤”烧袱纸一封。如遇灾祸病痛,则许愿还愿,即或清平,亦祈福 延年。请巫师(俗称“端公”、“道士”)至家“打保福”、“冲滩”,或设“坛”敬 “坛”,或“还梅山”,或“送瘟神”,或“打粉火”。相信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能消灾 免祸,益寿赐福。有寄拜奇石、古树之俗。还相信“烧胎”、“叫魂”、“观花”、“顿 水碗”、‘界八字”、“看相”、“看风水”、“占卜”、“问卦”等。
仡佬族风土人情_仡僚茶业
仡僚民俗风情民间文学仡佬族的民间文学有诗歌、故事、谚语等,诗歌多为便于传唱的小调,分为三言、五言、七言等仡佬族的乐器有二胡、横箫、唢呐、锣鼓等。
仡佬族演奏的“八仙”乐曲富有民族特色,由八人使用二胡、横箫各一对和其他乐器合奏,音调十分和谐动听。
唢呐是仡佬族喜庆佳节不可缺少的乐器,用唢呐吹出的《老灰调》、《过山调》、《过河调》、《过街调》、《迎亲调》等十余个曲牌,配合锣鼓一起吹奏,气氛更加热烈仡佬族崇拜祖先,奉祀蛮王老祖;认为万物有灵,故信奉多种神灵。
清代渐习汉俗,崇奉佛、道、儒三教,并信巫术。
每家堂屋均设神龛,书供“天地君亲服、左昭在穆、古圣先贤、观音、牛王、财神等香位。
老人亡故,要做“亡斋”超度。
逢节庆给祖先烧纸时,要给“地盘业主、早老先贤”烧袱纸一封。
如遇灾祸病痛,则许愿还愿,即或清平,亦祈福延年。
请巫师(俗称“端公”、“道士”)至家“打保福”、“冲滩”,或设“坛”敬“坛”,或“还梅山”,或“送瘟神”,或“打粉火”。
相信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能消灾免祸,益寿赐福。
有寄拜奇石、古树之俗。
还相信“烧胎”、“叫魂”、“观花”、“顿水碗”、…界八字”、“看相”、“看风水”、“占卜”、“问卦”等婚庆礼仪仡佬族姑娘出嫁前的三五天便开始“哭嫁”。
娶亲时新郎不亲迎,而是于婚期前一日派轿夫在天黑前到女家。
进门前,女方有专人主持“拦门礼”,要行敬酒、铺毡、恭候等礼数,每道程序都有传统的对答礼词,必须唱得合乎规矩,否则要遭哄笑。
姑娘出嫁时先将花轿抬进堂屋,由新娘的兄长或叔叔将新娘“拉出”里屋,给祖宗父母磕头,尔后“强抱”入轿中,表示对娘家的恋恋不舍。
娘家人把轿子抬出村寨外,才交给男方轿夫。
轿前有两人持大刀开路,花轿周围有彩旗和蓝伞簇拥,途中鸣号放炮,吹吹打打,非常热闹。
到新郎家拜堂后,新娘要重新梳妆打扮,然后到寨中宽敞处让大家欣赏、逗笑,以便和乡亲们建立友好感情。
在黔西北的仡佬族,婚礼更有趣。
新郎骑马去迎亲,有4个伴郎相陪,其中2人扛着竹扫帚,另2人抬着酒肉礼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仡佬族风俗仡佬族待客习俗有哪些
导语:仡佬族待客习俗与礼仪仡佬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少数民族,仡佬族对待外来的个人向来是以文明热情隆重而着称。
在仡佬族文化中,待客之道也是
仡佬族待客习俗与礼仪
仡佬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少数民族,仡佬族对待外来的个人向来是以文明热情隆重而着称。
在仡佬族文化中,待客之道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仡佬族的待客之道也是仡佬族的特色习俗——三么台。
三么台在仡佬族普遍流行,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第一台为茶席,叫“接风洗尘”。
桌上摆满了九大盘果品糕点:一是乳白清香的酥食;二是红、黄、绿糯米、天星米麻饼;三是百花脆皮,这是用各色干糍粑切成各种花瓣后用热砂炒泡,再沾成各种颜色花朵,脆皮见水便化,适宜老人小孩食用;四是红帽子粑,形成锥体,尖端放一小撮红米,肚里包有豆腐颗、肉、枣等心子;五是美人痣泡粑,必须趁热吃才有滋味;六至九分别为核桃、落花生、葵花子、柿花。
除此之外,每人还有一碗金黄透亮的都濡大叶茶。
大家一边喝茶,一边吃着糕点,天南海北的聊着天,一个多小时过去,主人已备齐第二台,便拆去一幺台。
第二台为酒席,叫“八仙醉酒”。
主人将九盘碟下酒菜端上桌后,要举行仪式,点香化纸,恭请祖先和各路神仙,坐入香龛下的八仙桌,其意是神仙与凡人同享快乐。
敬神三杯酒后,客主各就各位。
第二台酒菜一般为卤菜和凉菜,如香肠、瘦腊肉、卤猪杂、卤鸡脚、干野兔肉、松花皮蛋、盐蛋、浸地牯牛、萝卜丝。
酒是自家酿的包谷酒,清香醇和。
席间,凡端杯者,一定要喝三杯,不饮酒者要以茶代酒。
第一杯为敬客酒,由主人发话,说些欢迎和自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