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必修五作业3-10谈中国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十)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媲(pì)美空泛(fàn)

焚膏继晷(guǐ) 压轴(zhóu)戏

B.腐(fǔ) 化笑靥(yè)

茅塞(sè)顿开麻(mā)麻亮

C.狡黠(xié) 颦蹙(cù)

命运多舛(chuǎn) 文绉绉(zhòu)

D.精髓(suí) 赝(yàn)品

自怨自艾(yì) 角(jué)斗士

解析:狡黠(xiá)。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彗星白炽灯一蹴而就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B.羡妒入场券如雷灌耳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跻身杀手锏响遏行云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D.精湛辨证法轻鸢剪掠瓜熟缔落,水到渠成

解析:A中诫应为戒,警惕的意思;诫,警告的意思。B中灌应为贯,贯通的意思;灌,浇、灌溉、倒进去或装进去的意思。D中的辨应为辩,缔应为蒂。

答案:C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面对记者的拍照和采访,这位在华尔街工作的女士并不

________自己的投票决定:“我投奥巴马的票,我的家人和朋友基本

都一样。”

②过度的欲望与贪求无益于心理健康。因此要用心去品味人生中平凡的充实,在功名、财富的追求中多存几分________,使心灵清澄。

③最新一项研究表明:手机已经成为大众生活的重要部分,每位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________手机34次,频率有时高达每10分钟1次。

A.隐讳淡泊查看B.隐晦淡泊查看

C.隐讳淡薄察看D.隐晦淡薄察看

解析:“隐讳”,有所忌讳而隐瞒不说。“隐晦”(意思)模糊,不明显。“淡泊”,不追求名利。“淡薄”指(感情、兴趣等)不浓厚或(印象)因淡忘而模糊。“查看”指检查、观察(事物的情况)。“察看”指为了解情况而细看。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们到底扶持起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记得清,只记得他们

所到之处,大量畜牧企业脱颖而出

....。

B.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

枯拉朽

...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殚超越的勇气。

C.她扮演的众多角色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

那就是舍我其谁

....的傲气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豪气。

D.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的

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

....的感受美国的生活。

解析:C项“舍我其谁”说的是自视甚高,自认极重,与“傲气”搭配。A项“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现出来,不用于物。B

项“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打垮。D项“走马观花”比喻粗略的观察事物,含有贬义。

答案:C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虽然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商务、交流、购物上的不少便利,但是我们对网上不少信息的真实性越来越感到怀疑。

B.由于高级公务员长期在政府中担任要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超稳定系统,结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网。

C这条河水质越来越差的原因,是人们缺少环境保护意识,使自然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的恶果。

D.此次赛事看点颇多,上届冠军得主丹麦选手佛罗斯特有可能在决赛中与印尼老将苏吉亚相遇,他们将上演一场争夺冠亚军的好戏。

解析:B.“由于”使句子主语残缺,“由于”应放在“公务员”之后,或者删去;C.“原因”和“恶果”重复,应删去一个;D.只争“冠军”,不争“亚军”。

答案:A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

B.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的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

C.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

D.譬如田园诗——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

解析:因为是完整引用的情况,所以句号应放在引号之内。

答案:B

7.将下列各句排序成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诗词也是交际手段。②一,不失身份;二,大家都可以参与;三,带有一些竞技性,有助于活跃气氛。③能够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就是诗词。④文人士大夫们搞社交活动,聊什么呢?⑤最好的话题要符合以下的标准:

A.④①⑤②③B.⑤②③④①

C.①④⑤②③D.④⑤②①③

解析:文段是总分结构,谈的是诗词的交际功能。

答案:C

8.补出下列诗句的空缺,并写出其作者。

(1)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

(2)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4)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答案:(1)欲辨已忘言陶渊明(2)悠然见南山陶渊明(3)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梅尧臣(4)别有忧愁暗恨生白居易

二、课内阅读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9~12题。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

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名句所谓:

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

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时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

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

够了,不再有了,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

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

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

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哈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