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重返亚洲中国应如何应对
3美国重返亚洲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行动?对中国有何影响,请分析中国政府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洲?

一是挑拨中国周边国家和中国的关系,二是大力扶持中国国内的亲美势力,三是大力向中国周边对中国不友好的国家军售。
早在2009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泰国参加东盟地区论坛时便高调宣布,美国将“重返亚洲”。
但事实上,美国自二战后就从未离开过该地区。
美国一直在日本和韩国驻军,还同菲律宾、泰国、新加坡等国维持着盟友关系,同时与中国的台湾地区保持非正式的军事同盟关系并持续对台军售。
“9·11”后,美国在全球的反恐以中东为中心,牵制了其大量的外交军事资源。
但随着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相继结束,美国终于可以腾出更多的外交军事资源来正面应对中国的崛起。
国务卿克林顿在最近一期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上发表题为“美国的太平洋世纪”的文章,明确阐述了美国未来十年的亚太战略:“把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大幅增加的投入锁定在亚太地区。
”在11月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奥巴马不断强调美国是太平洋国家,将留在亚太。
他积极倡导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试图就亚太自由贸易区另起炉灶,进而将中国排除在外。
美国官员指出,如果中国能够达到该自由贸易框架的规定便会被欢迎加入。
但是,这要求中国提高人民币汇率、更好地保护外国产品在中国的知识产权、限制或者停止对国有企业的补助……凡此种种都将中国加入的门槛提得极高。
奥巴马还一改昔日的温和态度,对中国的货币和贸易政策发起猛烈抨击。
在澳大利亚,奥巴马大谈强化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存在。
除计划澳洲驻军以外,美国政府还宣布向印尼出售24架加装先进仪器的F-16战机,以及向文莱出售黑鹰直升机。
紧接着,奥巴马又在巴厘岛强调:美国作为太平洋强国、贸易强国、海上强国,航道自由、商贸自由及和平解决南海争议关系到美国的利益,但美方在南海争议上没有预设立场。
中国政府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洲的?1.在军事上与多个盟国进行联合军演;美军进驻澳达尔文港;在新加坡部署四艘濒海战斗舰;鼓励印度帮助阿富汗的重建中扮演重要角色;出口先进的F35战机给日韩等国;希望国会通过美国加入海洋法公约的决定,进而在南海问题上争取到更多话语权;美军图谋重返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2.面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封锁中国东部地区、海域,中国加强同中亚各国的联系,特别是加强同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在西部地区同中亚几国建立一道屏障防止西方国家建立对中国的包围圈。
我国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应对策略_形势与政策_[共4页]
![我国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应对策略_形势与政策_[共4页]](https://img.taocdn.com/s3/m/d85773ae1711cc7930b7161d.png)
187 第八章 暗流涌动的亚太地区 交政策,一方面,使得一些矛盾得到缓和,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南海各方行动宣言》的签署。
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并且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地区一体化进程,增强了同各国的政治互信。
随着美国战略中心的东移,美国开始积极介入中国周边事务,在美国的挑唆和怂恿下,周边部分国家如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的态度愈发强硬,与中国的关系也渐行渐远,这在政治上给中国带来了不小压力。
(二)在中国东部,凭借美日韩联盟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在中国东南,构成了以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等国为主的军事防御路线。
在中国西南,美国实施了联印制华政策,威胁中国安全。
现今全球5个军备竞赛热点地区,有两个半在亚洲,据统计,2011年,世界军购前5位的国家全部位于亚太地区。
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大量向俄罗斯购买潜艇,大规模、多领域地开展造军运动;越南甚至拿出年度国防预算的一半,去购买6艘俄罗斯造“基洛”级柴油潜艇;2009年12月1日,韩国以民族英雄“安重根”命名的一艘“214型”AIP 潜艇在釜山下水并正式服役;作为亚洲海洋大国,日本在美国的放任和鼓励下,对超大舰艇建造的兴趣浓厚,其尺度逐渐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特别是安倍上台以来,日本社会整体右倾化日益明显。
这些国家提升自身的军事实力,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军事合作,努力加强相互间的合纵连横,都或明或暗地声称,是为应对中国的。
此外,美国还与我国周边国家进行联合军演以威慑中国。
这不仅损害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而且极大地威胁到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三)美国“重返”亚太,竭力推进TPP 进程,并推行自己的贸易议题,全方位主导TPP 谈判,以打破亚太原有的区域经济整合节奏通过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介入,进一步稀释中国的区域经济影响力,从而削弱政治和战略影响力,更加孤立中国。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一、本文概述近年来,随着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变化,美国重新审视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和角色。
为了维护其霸权地位和全球战略布局,美国提出并实施了“重返亚太”的战略。
这一战略旨在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以制衡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在该地区的发展壮大。
然而,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对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了威胁,也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因此,本文将分析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内容及背景,阐述其对中国的意义及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背景分析亚洲轴心战略,即美国“重返亚太”军事战略。
2013年11月,在谈及亚洲时,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声称“美国回来了!”明确表示美国将比过去更加重视亚太地区,尤其是军事方面的投入,美国今后的战略重点将向亚洲转移。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因素”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
美国的霸权地位使其难以容忍中国的发展壮大,因此它要利用一切机会遏制中国的崛起。
“中国威胁论”“中国傲慢论”“中国责任论”,甚至“中国阴谋论”等种种说法充斥着媒体和学术界。
而这种种言论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逻辑:中国是美国的挑战者、敌人或潜在对手。
在这样的背景下,“重返亚太”就成了一个借口。
但实际上,美国所谓的“重返亚太”并不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壮大,而是为了维护其全球霸权和利益。
然而,无论美国出于何种目的提出“重返亚太”的战略构想,对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都将产生负面影响。
这一战略构想的实施不仅会加剧亚太地区的紧张局势,破坏亚太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前景,而且还会使亚太地区沦为大国博弈的前沿地带和牺牲品。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构想并非一时冲动之举,而是在长期酝酿之后才得以付诸实施。
尽管该计划旨在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和利益,但其做法却背离了当今世界潮流,违背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方向。
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以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面对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中国崛起该如何面对四面楚歌的周精品文档

3、在更大的范围内与美国接触、对话和交手
增强中美战略 互信与合作
4、帮助与中国没有领土领海冲突的国家。
塑造稳定周边环境
带动亚洲经济 互惠互利
5、南海问题要划出底线。
6、加紧软实力建设,迎接挑战。
中国对美国“重返亚洲”战略 的总战略
我们应该重温当。年邓小平的教导: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
中国完全可以从战略上 藐视来自美国的“包围
2011年10月21日至28日,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于访问印度 尼西亚、日本和韩国。帕内塔将在印尼巴厘岛同东盟国家防长
举行会晤。
2011年11月,亚太经合组 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夏 威夷檀香山举行,这是美国又 一次主办APEC领导人会议。峰 会上美国力推新的自由贸易协 定――“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 伴协定” 。
国 5、印度—就是要不理智的和我们斗下去
五、俄罗斯—有难同当 有福不能同享风险有机 遇并存
• 短期朋友的行为: 1、原先的超级大国,如今的落魄之虎 2、矛盾的集合体—不敢离开中国,更不敢靠近
中国 3、短期内的伙伴—寒冬里抱团取暖的患难者 4、潜在的敌人,仅次于美印。
22
六、南海诸国——在利益中 迷失
式吹响美国“重返”亚洲地区事务的号角。
2009年底,东盟10国领导人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新加坡举行 东盟与美国双边会谈。东盟与美国同意,将强化双边合作。奥
巴马会后宣布,美国坚定支持东盟于2015年建立共同体。
2010年2月,美国国防部发表《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清晰 地表达了美国在东南亚的战略路线。
具体事例 1、侵占我国领海及众多岛礁,严重损害我国主
权 2、盗采南海资源 3、联合美国,玩火终将自焚? 4、矛盾中求平衡—既不想得罪我国,又不愿放
浅谈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与中国应对

浅谈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与中国应对冷战结束后,随着欧洲威胁的解除,美国逐渐将重点从欧洲转移到亚太地区。
中国似乎成为继苏联之后美国“确定的不确定性威胁”。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逐渐开始加强在亚太的军事部署,但由于“911”事件发生,美国在近十年内不遗余力地将战略锁定在阿富汗和中东。
当美国从中东的泥沼中拔出脚后,便又将目光重新放回到了亚太地区。
美国“重返”亚太的主要目的有四个:其一,正如新军事战略报告的题目所昭示的那样,就是要“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确保美国的绝对安全、保持美国的绝对优势。
在亚太地区争当霸主,显示美国的存在,不允许在亚太地区出现一个排美的政治、经济、安全力量格局。
其二,搭亚太高速发展的顺风车,解决国内经济困境。
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境况下,与陷入欧债危机的欧洲相比较,亚太地区成为引领全球经济提速的引擎,美国对外投资和贸易的一半以上都在亚太地区,因此,美国的战略重心必然要朝亚太地区倾斜。
其三,在亚太地区拉帮结派,给美国的小伙计吃定心丸。
美国在亚太地区有五大军事同盟,最近,美国又与一些南海声索国加强了军事联系。
美国此举的目的之一就是向他们传递一个信号,尽管美国大幅消减军费,但美国对他们的安全承诺不会降低。
其四,在亚太地区提前布局谋势,遏制中国崛起。
尽管一些美国政要“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宣称此举不是针对中国,但这只是欲盖弥彰。
放眼看去,美国在亚太地区强化与五大军事同盟的关系,调整五大军事基地群的部署,在中国周边寻求更多的军事基地准入权,开发更多可资利用的战略伙伴和资源,加强针对中国的战略侦察和联合军事演习,谁能相信你不是针对中国?特别是,美国最近刚刚颁布的“海空一体”战略,提出要应对中国的“反介入”能力。
试问,你凭什么介入?你如果不介入,哪里来的“反介入”?因此,美国“重返”亚太实际上就是试图军事强行介入亚太,就是霸权重返亚太,就是冷战思维回归。
美国“重返亚洲”战略,是一套全面系统的“入侵”战略,涉及了外交,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
形势政策论文。美国重返亚洲,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美国重返亚洲,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摘要]目前美国正在将战略目标转向中国,在中国周边加紧战略部署,调动战略资源,围堵中国,中国和平崛起面临严峻挑战。
美国为什么重返亚洲目的是何在?第一,将亚洲作为战略重点是美国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的需要。
2010年上半年,美国发布奥巴马上台后第一个《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和《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报告指出,美国国家利益由安全、繁荣、价值和国际秩序四方面组成。
报告明确提出,美国通过对这些利益的追求实现“国家复兴和全球领导地位”。
第二,美国将战略重点放在亚洲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要平衡中国的影响力。
中国高速发展所形成的影响力已成为美国对外关系中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
中国是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和韩国等的最大贸易伙伴,而它们大都是美国的传统盟国。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总裁包道格说:“(这一战略)有平衡中国的考虑,但美国重返亚洲主要出于自身利益。
当然过去10年来,中国在东南亚地区不断扩大其利益取得了有效成果,这是美国没有做到的。
”美国重返亚洲的具体措施外交上,美国高调宣示发挥“领导作用”的亚洲政策、首次出席东亚峰会、其要员在亚洲各国穿梭访问。
经济上,美国参加并动员日韩参加“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至此,美国在亚洲发挥“领导作用”的战略措施和布局已经基本清晰。
重返亚洲后未来将出现什么问题?目前美国正在将战略目标转向中国,在中国周边加紧战略部署,调动战略资源,围堵中国,中国和平崛起面临严峻挑战。
美国全球战略的转移,战略目标转向中国,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军事,经济和外交活动,对中国和平崛起形成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使亚太格局及亚太经济发展繁荣的持续性,处于动荡,被分裂和危险中。
对此中国应该如何面对和抉择呢?中国如何应对?首先,中国应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中国的战略目标依就是确保国际环境的相对和平,以保证其经济的发展。
美国全球战略的转移,把矛头指向中国,中国的战略机遇期将难于为继,但中国仍处于历史机遇期,由于融入全球经济体系,顺应全球化趋势,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依然处于上升发展阶段,而不像美国已过其历史机遇期,整个发展呈下降衰退趋势。
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于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意图,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冷静、客观的判断。
首先是今天的中美关系与二战结束后的美苏关系相比,有着根本的不同。
最大的差别在于,中美两国经济的依存度,已经达到所谓"大到不能倒"的地步,在经济发展上,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重开冷战,对于两国来说,都是难以想象和违背根本利益的事情。
其次,是美国在反恐战争开战十年后,意识到以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为标志的军事政策,耗费了美国冷战结束后获得的战略优势,美国必须为应对未来可能的威胁,进行新的军事战略调整。
于是,美国在外交上,高调重返亚太。
第一要造成一种态势,即在亚太地区,美国不能走,亚太地区需要美国的保护伞和领导。
第二个目的,防止传统亚洲盟国日本和韩国的离心倾向,造成中国、印度威胁论,加强对新兴市场的控制。
第三,中国和东盟贸易区自由化发展势头很猛,中国已经成为东盟、日本、韩国等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超过美国。
美国担心被边缘化,所以在中国周边投棋布子。
事实上,美国战略东移,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中国,还有蒙古、日本和韩国。
美国在军事上,以攻为守。
美国在经济上,全力推出TPP。
美国希望将一般军事和战略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上的主动权及主导权,从而奠定其在亚太未来霸权地位的新根基,因此打出了外交、军事和经济系列组合拳。
面对美国步步紧逼的战略部署,中国及一些亚太地区明显感受到压力。
那么,在当前国际形势风云莫测的情况下,中国该如何应对美国这个全球霸主带来的威胁呢?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背后的含义。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尤其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国际经济文化东移。
当前美国国内失业率高、经济疲软,欧盟的经济在经济危机后一蹶不振,中东地区的许多国家也一直不待见美国,而非洲大陆的经济要等待开发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目前,全球经济的增长点,就落在了亚太地区。
美国重返亚太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美国重返亚太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2011年10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发表《美国的太平洋世纪》,配合美国在的实际行动,告诉世界:美国再一次将重心放回了亚洲。
其实美国战略中心东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开始酝酿,克林顿政府分别在1995年和1998出台了两个《美国东亚战略报告》,以此为标志,美国启动了战略重心东移的步伐。
然而在小布什时代,因美国大量消耗精力在消除国内外的恐怖主义势力以及伊拉克阿富汗两场战争上,所以在对待亚太地区方面余力不足。
在2009年7月举行的第16届东盟地区论坛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代表美国政府与东盟各国外长签署了美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文件,并高调宣布“美国已重返东南亚”。
奥巴马时期,正式认识到反恐和应对大国崛起同样重要,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有超越欧盟地区、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的趋势,再者,美国在亚太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地位面临严峻挑战。
所有的这些,都让美国政府不得不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应对危机。
而自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在亚太地区动作频频,北至日韩,南达澳洲在这一对中国形成半包围圈的海域中,美军参演的军事演习的频率近年来越来越高。
这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正高调重返亚太地区,加强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
如今,美国战略中心东移已成为现实,自从奥巴马上台以来,美国政府强力推进既定不熟,巩固亚太地区同盟国家向心力,见缝插针、巧妙利用各种手段拉近与非同盟国家关系,立正全面主导亚太政治、经济和安全秩序调整的主动权。
那么,美国的重返亚太到底有些什么目的呢?其一,是“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确保美国的绝对安全,保持美国的绝对优势。
而亚太地区无疑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地区,美国一旦在亚太地区失去足够的控制力度,对其全球地位将产生空前的威胁。
所以美国必须在亚太地区争当霸主,显示美国的存在,不允许在亚太地区出现一个排美的政治、经济、安全力量格局。
其二,部分亚太地区亲美国家在如中国、印度等较独立国家的高速崛起中感到全国注册建筑师、建造师考试备考资料历年真题考试心得模拟试题不安,在亚太地区各种争端中逐渐失去了对抗能力,美国在这个时候必须重返亚太表示其力量存在,以免逐渐失去对这些亲美国家的控制力。
美国重返亚洲中国如何应对

美国“重返”亚洲,中国如何应对内容摘要:美国“重返”亚洲,是扼制中国的发展的手段,是实现其永久霸权地位的权术,更是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面对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我们中国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实现中国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第一,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的立场和原则,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二,加强未来战略的设计,重新定位中国的地位与在世界上的作用,在其位谋其职,正确发挥中国在世界和平与发展上的作用;第三,筑牢周边基础,只有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交流,才能突破美国扼制中国的局面;第四,与美国巧“博弈”。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与中国是密切联系的,只有处理好两国之间关系,才能实现中国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美国“重返”中国应对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加强未来战略设计筑牢周边基础与美国巧“博弈”美国“重返”亚洲,给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技术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但是这是美国实现其永久霸权的阴谋,更是借亚太扼制中国的手段,这个战略无疑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
面对美国针对中国的“重返”战略,我们中国要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打翻美国扼制中国的摇篮,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方面着手:第一,我们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的立场和原则,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正如鸦片战争拉开中国的屈辱史一样,如果经过60年高速发展后,我们中国还不能显示自己的民族气节,威武不能屈,那么,在世界上,中国永远不脱不了“东亚病夫”的帽子,这在世界上的影响是致命的,我们一向奉行的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也就没有了依托。
世界各国不会承认一个连自己都保护不了的国家来行使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更不会支持一个没有民族气节的国家在世界上屹立不倒。
所以,中国必须明确自己的立场,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中国发展的根本。
第二,加强未来战略的设计,重新定位中国的地位与在世界上的作用,在其位谋其职,正确发挥中国在世界和平与发展上的作用。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试谈中国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试谈中国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由中菲黄岩岛事件想到的这些日子以来一直都在新浪微博中关注中菲黄岩岛事件,心中感触很多。
面对菲律宾的无理取闹,面对美国的助纣为虐,愤怒的时候颇想喊一声:打他们吧,这些强盗,我们怕他们什么!而我们政府在此事件上采取的一些外交手段,有时候也让我很失望,不解为何只是强烈谴责而没有其他举措,当然我也相信我们的外交人员与菲律宾的一次次交涉是取得了很大成功的。
近日“中国记者在黄岩岛上插上五星红旗”、“菲律宾出口到中国的香蕉滞销”等的一系列新闻又让我感动,让我心潮澎湃,因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决心。
当然要冷静下来,愤怒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静下心来回想和整理这一系列事件,又能给自己带来更深的思考。
黄岩岛事件显然是菲律宾在美国的支持下向我们的挑衅,该事件又一次显现了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
我在以前看过的新闻报道中找到了一段关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论述,引用到这里,因为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首先应该对该战略有所了解,所谓知己知彼吧!“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打着“重返亚洲”的旗号,密集调整美国对亚太政策。
美国从经济、政治和安全等方面“多管齐下”,全面加强对亚太地区的投入。
经济上,美国加紧推进跨太平洋经济战略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谈判,意图与初步成形的东亚经济合作圈相抗衡;政治上,美国跻身东亚峰会,强调太平洋国家属性,拉近与亚太国家关系;安全上,美国利用“天安号”等事件加强与日、韩同盟关系,强化在本地区的军事存在。
美国还利用南海问题挑拨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以坐收渔利。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虽不是学识渊博、见多识广、见解独到之人,但是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所以很想在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上谈谈自己短浅的想法。
其实好多专家学者已经提出了很多很多的应对措施,我想谈的是自认为专家学者们关注不够的,倒不是想挑战权威,只是希望我们的应对措施更加全面更加完善。
我想到的是从自身完善和积极宣传两方面来应对。
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班级:10地科二据专家分析,现在,美国以“重振美国,领导世界”为核心目标,改变以往以反恐压倒一切的做法,逐步从伊、阿战场收兵,加快战略重心东移步伐,并已采取了不少实质性措施。
在2011年11月的东亚峰会上,奥巴马宣布了他要将亚太地区至于最优先地位的新外交战略,美国要重返亚太就是其一大措施!对于美国重返亚太,各路人士是众说纷纭,各说各有理。
中美关系,“非友非敌”,是当今世界一个崛起大国与惟一超级大国的特定关系,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关系。
美国对华总体战略是合作与防范并举,但对中国“安全再平衡”力度加大,采取综合手段遏制中国,让盟国出钱、出力、出面牵制中国。
与此同时,通过人道主义救援、军事交流、武器出售等方式加大了对中国周边地区的渗透。
所以,我们更应该客观地看待中美关系理性对待美国重返亚太。
我想,对此中国需要淡定从容,见招拆招,不是总将注意力集中于猜测其目的,装神弄鬼,而是要专注本国的经济结构转型、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同时,在外交上更需技巧与灵活,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沟通与联系,增进互信,同时要消除美国的猜忌与担心,展现一个既有实力又负责任的强者风范。
近来,美国在亚太地区推出外交、军事和经济三条战线上的新政策:外交上,重启与缅甸的交往,拉拢南亚(如菲律宾)各国,强调美国在亚太的地位与利益;军事上,从陆战队进驻澳大利亚,到高调组建囊括四军的"空海一体战办公室",介入南海之争中,冥冥之中搅合中国的台湾问题;经济上,借檀香山APEC峰会之机,全力推动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计划。
至此,中美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微妙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已是难舍难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差异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使得两国在各种矛盾中保持和平交往,彼此都加强着警惕、戒备与防范。
中国更应以前苏联的解体为借鉴,找到更适合彼此互利互赢的伙伴关系,避免走入美国的不良圈套。
美国回归亚洲战略给中国带来哪些挑战,中国又该如何应对

美国回归亚洲战略给中国带来哪些挑战,中国又该如何应对学校:学院:班级:学号:姓名:美国回归亚洲战略给中国带来哪些挑战,中国又该如何应对当今世界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时期,国际局势不确定性、模糊性和突发性的特点愈加鲜明。
中国周边环境出现新变化,形势日益严峻。
从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美国就已经开始了战略重心东移的过程。
冷战的时候它的战略重心毫无疑问是在欧洲,冷战结束后美国逐渐觉得亚太地区是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
到90年代后期,美国在亚太的贸易和投资已经超过了欧洲,所以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开始,已经开始实施战略重心东移,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本来是应该继续做这个事情,但是因为“9.11”,美国把很多精力、注意力和资源放在了反恐上,放在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
奥巴马推行新亚洲战略,迫不及待要领导亚洲,令亚洲国家按美国的意志、规则,在经济上为美国输血,在政治上为美国效劳。
为达到此目的,奥巴马祭出了军事、政治、经济法宝欲压亚洲国家就范。
但事实上美国不能为所欲为领导亚洲已成不可改变的定局,奥巴马要代表美国做“太平洋总统”领导亚洲,实在是一厢情愿。
美国亚洲研究所将美国重返亚洲概括为五大原因:一是亚洲经济强劲复苏;二是中国崛起,亚洲格局改变;三是亚洲地区组织得到发展;四是亚洲存在诸多传统安全挑战;五是非传统安全威胁。
这是自“9.11”事件以来美国重新将传统安全挑战置于非传统安全威胁之前,因此,重返亚洲可以看作是美国传统安全战略的回归。
美国认为目前最大的中长期国际战略压力来自亚太地区的“崛起中大国”,而随着东亚的力量变更,东亚地区秩序的不稳定性可能对美国造成长期的战略压力。
因此,如何防范“对手大国”的崛起自然成了美国战略关注的重心。
由于中国的崛起在亚太最为突出,自然成为其防范的首要目标。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有一个评估,就是说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相对削弱,而中国对这个地区的影响力上升得很快。
从韩国、日本一直到澳大利亚,我们成了周边所有国家和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
美国重返亚洲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应如何应对

美国重返亚洲对中国的影响奥巴马上台以来,国内一直在热火朝天地讨论中国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洲。
然而,不知有多少人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中国是不是也应该重返亚洲?”美国“离开”亚洲只是暂时的,其“重返”亚洲是必然。
因此我们早就应该有心理和战略上的准备,如果现在才大谈特谈如何应对美国战略重心东移,说明我们已经先输一着。
中国一直在推行睦邻友好政策,然而屈指一算,与中国有着良好政治和外交关系的近邻却是少得可怜。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国家却很遗憾地“离开”了亚洲。
美国之所以高调重返亚洲,并且受到大多数亚洲国家的欢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与不少周边国家的关系在最近几年明显趋于紧张。
美国重返亚洲的时候,也应是中国反思自己周边外交的时候。
中国没有任何理由离开亚洲,因此必须立刻重返亚洲,也就是积极主动地与周边国家改善关系,为国内的改革开放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首先,美国利用中国威胁论作为其重返亚洲的借口,以此重新加固其在亚洲的主导地位。
在舆论上美国鼓吹中国威胁论,以此引起亚洲国家对中国崛起的警惕和忧虑,并挑起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将区域性及历史遗留问题国际化。
政治与外交上,美国宣称其在亚洲的利益和大国主导地位,推行价值观外交,重新拼凑往日同盟并拉拢印度,越南等国家以遏制中国的崛起,对中国形成从东、南到西的C形包围圈。
经济上,推出TPP计划,以此排挤中国在亚太区域的经济主导作用与地位。
最后,军事上,加紧部署,并联合相应国家轮番在南海,东海和黄海进行军事演习,制造摩擦和危机。
其次,中国周边一些国家紧随美国,也以中国威胁论为借口,快速发展武力装备,挑战中国的利益,图谋自身在区域的控制权力,无疑这些国家行为的背后是美国的支持。
目前由于经济实力的衰退,美国和西方国家不得不改变了之前的全球战略,改全面进攻为个个击破,自己动手变为幕后推动,第一步制造舆论,妖魔对方,第二步制造地区分裂,挑起地区矛盾与冲突,推行以夷制夷的方法,而自己在后面不断煽动,通过出售武器,军演使地区局势趋于紧张。
中国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中国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泰战略冷战结束后,随着欧洲威胁的解除,美国逐渐将重点从欧洲转移到亚太地区。
中国似乎成为继苏联之后美国“确定的不确定性威胁”。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逐渐开始加强在亚太的军事部署。
中国人在1999年的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以及随后2001年发生的中美撞机事件中,实实在在感受到美国咄咄逼人的压力。
美国重返亚太,目的有很多,其中主要的就是提高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和影响。
美国重返亚太意味着中国和周边其他国家的关系可能要进入一个不好的时期,这些国家中主要影响的还是东南亚国家,像菲律宾、越南等和中国存在复杂利益纷争的国家,可能狐假虎威,在南海问题上挑衅中国,不断在南海制造事端。
从这一角度来看,美国重返亚太地区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亚太地区大部分国家和中国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且我国的外交方针一向收到他国好评,所以美国重返亚太对我国周边外交会有影响但不会太大,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外交并不会轻易被美国防范性质的强化所动摇。
从总体上说,中国只要稳住阵脚,在经济竞争中不被美国击败,守住经济的防线,在一定时期内,美国对中国就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但就目前而言,由于面对的形势趋于复杂,中国需要寻求使用更为综合、更为多样、更讲究相互配合的手段,以在复杂、变动的环境下更好地维护和发展中国的国家利益。
见招拆招,知己知彼,方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2011年11月胡锦涛主席会见了奥巴马。
胡主席表示,亚太事务应成为中美关系协调和合作的重点。
中方尊重美方在亚太地区的正当利益,欢迎美方在亚太事务发挥建设性作用;亚也希望美方尊重中方在亚太地区的正当利益,处理好彼此的利益关系,共同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互信、合作。
这表明我国对美国亚太身份的认同,另一方面希望美国不要发挥破坏性作用。
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要找到应对美国“重返”亚太的策略,就得先找出美国重返亚太的目的。
美国“重返”亚太的主要目的有4个。
其一,是“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确保美国的绝对安全,保持美国的绝对优势。
在亚太地区争当霸主,显示美国的存在,不允许在亚太地区出现一个排美的政治、经济、安全力量格局。
其二,搭亚太高速发展的顺风车,解决国内经济困境。
其三,在亚太地区拉帮结派,给美国的“小伙计”吃定心丸。
其四,在亚太地区提前布局谋势,遏制中国崛起。
美国重返亚太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一,将加大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离心力,降低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在政治上对中国进行压制。
其二,在中国东部,凭借美日韩联盟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在中国东南,构成了以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为主的军事防御路线。
在中国西南,美国实施了联印制华政策。
此外,还与我国周边国家进行联合军演以威摄中国。
这不仅损害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而且极大地威胁到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其三,美国“重返”亚太,竭力推进TPP进程,并推行自己的贸易议题,全方位主导TPP谈判,以打破亚太原有的区域经济整合节奏。
通过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介入,进一步稀释中国的区域经济影响力。
美国对华政策,在冷战结束后的头十年,是“接触加遏制”,这是美国人都公开承认的;到现在逐渐变为“借重加牵制”,这个变化没有完全完成,已在开始,这是非常重要的。
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就有了基本的考虑。
我们需要作出一个正确的、准确的战略判断,在当前来看,真的是特别重要。
对于我们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有效的政策和策略,应该坚定的、毫无动摇的坚持下去。
再有一个基本的方针,和平发展,这个是绝对不能动摇的,这是真正符合我国,我们民族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
我们千万不能重犯苏联人民的战略错误。
总体上说,中国应稳住阵脚,冷静应对。
首先,我们要更加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双边关系。
中国需要更多地从稳定和发展一些重要的双边关系入手,夯实与本地区国家合作的基础,形成一种进退自如的态势,逐渐达到以双边合作带动多边合作的效果。
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由于中国并不试图在军事上挑战美国,中美之间的竞争主要还是一场经济竞争,只要中国能够保持自身经济实力比较快速发展的势头,美国采取的这些做法,经过大约两三年的时期后,其对中国形成的战略压力可能会逐渐有所减缓。
另一方面,美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显示出美国无论如何不会轻易放弃亚太地区的强烈意愿和决心。
因此,未来中国试图在这一地区有所作为,将会面临来自美国的更大压力和阻力,特别是不能低估美国具有的破坏性作用和破坏性能量,对此我们需要有适当的心理准备。
具体来说,中国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一、在地区合作的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或许可以适度保守一些,可以适度调低某些短期的目标。
在美国及其他一些行为体试图高声说话高调做事的情况下,中国在提出合作倡议方面可以适度慎重一些,把更多精力放在落实已有成果,把已有的事情做好做扎实方面。
二、更加重视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双边关系。
中国需要更多地从稳定和发展一些重要的双边关系入手,夯实与本地区国家合作的长期基础,形成一种进退自如的态势,逐渐达到以双边合作带动多边合作的效果。
三、多做具体的事情,特别是在重点地区、重点事项上,集中做一些具有实际价值和长远意义的事,可能比在广泛的议题上广泛地做事,效果好一些。
四、中国还需要通过政策宣示,通过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手段的使用,进一步显示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方面的坚定性,稳定国际社会对中国行为方式的预期。
从总体上说,中国只要稳住阵脚,在经济竞争中不被美国击败,守住经济的防线,在一定时期内,美国对中国就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但就目前而言,由于面对的形势趋于复杂,中国需要寻求使用更为综合、更为多样、更讲究相互配合的手段,以在复杂、变动的环境下更好地维护和发展中国的国家利益。
中国如何应对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

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新动向与中国的应对班级:11给水排水工程1班学号:11610108姓名:高峰自二战以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便以不可一世的姿态横行世界。
先是高调入侵朝鲜,随后出兵越南。
而从九十年代开始,美国意识到石油资源的重要性,也因此将触手伸向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地区和北非地区,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从利比亚局势到叙利亚局势,美国都一直扮演着一个强有力的搅和者的角色。
说他强有力是因为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确实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悍的军事实力,说他是搅和者是因为他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止一次地借助自身在联合国的话语权对他国发动变相的侵略战争。
而如今,美国借助去年朝韩“天安号”事件,以所谓的和事佬身份再次插手亚洲事务,企图昭然若揭。
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及国务卿希拉里在不同场合不止一次地高调宣布:美国要“重返亚洲”,美国的总统还要当“亚洲的领导”。
从表面来看,美国的高调表态貌似是对亚洲不断发生的利益摩擦的一种表态。
本质上,面对近十几年迅速崛起的中国,不论是经济上的不断赶超,还是军事上的若干进步,美国都已按耐不住了。
因此,这个遭受金融危机摧残后的超级大国决定再次将重心放到亚洲,封锁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
面对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我认为中国应该从以下三方面予以应对:其一: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增速。
世界各地的战争与冲突,说到底都是由于经济的不景气。
利比亚的动乱,叙利亚的骚乱,都是因为人民的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障,国家内部矛盾逐渐加深。
也就是这样给了美国及北约国家趁虚而入的机会,最终导致国家政权更迭,民不聊生。
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民的泱泱大国,我们的经济基础是工农商均衡发展的产物,既不像美国那样存在大量经济泡沫,也不像希腊那样借债无数。
我们的经济发展状态良好,增速稳定,但是,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种种问题。
例如我们的经济组分中制造业所占比例较大,“中国制造”远远强于“中国创造”,这一方面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难题。
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战略

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战略美国近期在亚洲频繁动作,高调重返亚太地区,重心加速东移,矛头直指中国,目的就在于试图维持其在这一地区的领导地位。
而正是在这种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前,我们更要防止与美国搞不必要的军备竞赛,重蹈前苏联覆辙;但也要认清事情本质:不是中国要把它当敌人,而是它与中国为敌。
我们不要欺骗自己,在美国战略东移面前自己解除武装。
美国把中国作为假想敌,以围堵中国为主轴重新布局亚太,战略目的不是立即开战,而是阻止中国发展。
在这种情形下,中国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问题:从经济形势上来说,目前的中美关系不同于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凯南曾给美国国务院发电报声称:美国之所以可以与苏联对抗、决裂而没有什么风险,是因为美国同苏联的“利害关系微乎其微”,“在那里,我们没有投资需要保卫,没有确实存在的贸易机会会丧失。
”今天中国的GDP已是世界第二,是美国的最大债主和第三大出口市场。
有一位美国观察家指出:“此前,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崛起之时与那么多想遏制其发展的国家发生如此紧密的经济联系。
”中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拉动力已经超过美国,许多国家与中国经济上相互依赖日益加深,无不指望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
在军事上依靠美国,在经济上依靠中国的格局,在未来一个时期不会发生改变。
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充分认识外贸的积极作用,坚持发展外贸不动摇。
发展外贸可以促进国内经济增长,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且还能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我们应把眼光放长远,选择正确的道路。
二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三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
企业和政府应共同努力,增强创新意识,借鉴国际技术来发展自己的品牌,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努力培育和支持跨国企业,创新企业。
这会使得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大大提高。
四加快产业布局调整,促进制造业梯度转移。
中国应努力在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等设置专项资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势与政策学院:班级:姓名:徐月媛学号:中国应如何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美国从来没有离开过亚太 只不过在小布什期间投入不够多这两年希拉里一直强调美国要重返亚太,美国战略重心已经东移了,上周美国第一次正式参加东盟系列峰会。
这也正反映了美国一种虚弱的心态。
目前,美国对中国的心态可以归结为两句话“无可奈何要合作 情不自禁想遏制”。
奥巴马政府想要实现贸易翻一番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目标 而全球能助其实现目标的主要市场在亚洲主要是中国和印度等国。
所以从经济上讲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所以无可奈何要合作。
另一方面美国尚未抛弃做老大的思想。
想要实现美国统治下的世界和平情不自禁想遏制。
奥巴马称他是第一个“太平洋总统” 要实现这个封号对中国就非得遏制。
美国强调重返亚太,第一是要造成一个态势,即在亚太地区 美国不能走 亚太地区需要美国的保护伞和领导 第二个目的 防止传统亚洲盟国日本韩国的离心倾向造成中国、印度威胁论加强对新兴市场的控制。
第三、中国和东盟贸易自由化发展势头很猛。
中国已经成为东盟、日本、韩国等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超过美国。
美国担心被边缘化所以在中国周边投棋布子。
事实上美国战略重心东移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中国 还有蒙古、日本和韩国。
日本自从鸠山由纪夫内阁以来 已经提出要在东方和西方文化间发挥桥梁作用和美国应该是平等的伙伴关系。
应该看到美国战略东移最近一系列举动非常明显。
从在APEC上力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到在澳大利亚驻军再到奥巴马正式参加东亚系列峰会。
大谈南中国海安全问题。
南中国海有安全问题吗?显然并不存在所谓的安全问题这是一个伪命题。
东亚峰会是东盟衍生出来的高级领导人论坛应该是东盟主导东盟10+3是主渠道而美国不断宣传企图改变其性质主导议题。
但美国的目的似乎也并未达到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 东盟不赞成在东亚峰会上讨论具体的政治、安全问题。
如苏西洛言如今的世界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人类影响重大比如中东、北非、阿拉伯的社会和政治迅速变革全世界金融危机以及欧元的岌岌可危都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是一种挑战需要我们联合应对。
事实上美国最资深的外交官乔治·凯兰95岁时曾跟克林顿政府说过这个世界绝不会形成一个单一的领导中心。
时代变迁,现在已经不是冷战时代 而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
所以,对美国的表演以,中国淡然处之。
现在只要关心局势的人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美国还是以冷战思维和霸权思维指导他们的行为,中国则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合作共赢的思想来指导行为。
面对美国强势宣传其在亚太的地位,中国同时强调中日韩三国合作的美好前景 强调中国和东盟合作对地区、对整个国际社会的贡献,可以说是以柔克刚。
美国重返亚太对中国周边外交的影响。
摘要:美国重返亚太意味着中国和其他周边国家的关系可能要进入一个不太好时期这些国家中主要影响的还是东南亚国家,像菲律宾等和中国存在复杂利益,纷争的国家,可能抓假虎威,在南海问题上挑衅中国 不断在南海制造事端。
对于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强化与亚太地区同盟的关系,给中国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和战略压力并不会改变周边环境对我们“机遇大于挑战”的态势。
首先,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和中国的关系十分密切互相离不开他们非常清楚与中国对抗没有赢家而且会付出代价“和则两利斗则两害”其次美国现阶段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布局是防范性质主要是为了加强遏制中国而不是与中国对抗是为了拖延中国的发展步伐和崛起进程。
中国周边形势当前中国海洋问题安全形势异常复杂与严峻,整体而言发生海洋战争的风险大于陆地。
据报道说:中国在周边海域不仅有岛礁主权争端、海洋油主权争端、海洋油油气与渔业资源争夺以及海域划界争议公海局势更加恶化且局部恐有冲突激化的危险。
中国海军指挥学院的专家也认为中国周边安全存在的挑战海洋方向的形势比陆地方向严峻不仅存在台湾、南海、钓鱼台和东海大陆棚等攸关中国主权和安全的问题还存在影响区域形势全局的朝鲜半岛问题中国在海洋方向面临的军事威胁和战争风险远高于陆地方向。
同时目前中国的安全防卫能力与海洋方向安全形势的严峻性不相称与主要安全对手之间的军事实力差距较大。
面对当前的海洋安全形势中国正致力于加强海上防御力量打造一支满足中国海防需要的海军。
这包括建造新型潜艇、购买俄罗斯基洛级潜艇研发类似用于攻击舰艇等等应对错综复杂局势的武器加强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稳步推荐共同体建设推进与域外国家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丰富东盟与日韩为主渠道的东亚合作的内容和完善的合作体系。
但是,中国推动的多边合作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朝核问题成为国际焦点中国被推到六方会谈前台国际压力加大。
美将力促“大中亚”计划落实诱导中亚国家向南发展企图将其从上合组织剥离出去日推动“日本+中亚对话活动计划”加强对中亚渗透试图弱化中俄在上合组织的影响力东盟借美平衡对华关系倾向加强“10+3”也在向美敞开胸怀另外,东盟各国竞争加剧他信倒台后泰国在东盟的招牌地位迅速降低越南代表后加入东盟的四国正在加重分量印尼作为东盟发起者极力恢复影响力。
东盟内部意见不一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势必受到影响。
二、美国主导的雁型安全模式与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美国主导的雁型安全模式与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雁型安全模式,中国的南海地区与东海地区其实面临着的问题是一样的。
就是打了以后如何办的问题。
守或者放弃。
如果说"守"的话那么中国相当的战略资源就会吸在此处从而彻底改变中国的发展模式中国不得不走向军事支撑战略的局面这与前苏联的情况是完全一样的。
如果说打了之后"放弃"--就如藏南对印度战争还不如不打。
所以解决问题关键在于解决背后的问题。
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痛苦但却必然的变革。
中国能不能抓住这次机会重新占据世界规则制订权的地位关键在于战略运用是否正确方法是否得当 意志是否坚决。
而对于外在的大国集团中欧的较量在大方向上基本明确欧洲联盟的分崩离析几成必然除非俄罗斯与美国在西欧的利益之争重起波澜。
对于中、美、俄三国来讲中俄双方合作才是对抗美国的基础这是上和存在的前提条件在上合体系内则主要是中俄对主导权暗争而对于美国来讲 G2模式说白了就是美国离间中俄的一种策略。
中俄的暗争正是它的可利用之处既迎合了中国想避免战争 和平崛起的希望 又能让俄罗斯产生强烈的嫉妒与戒备心理最后还能将中国可能的发展扼杀于初级形态 可谓是一箭多雕之计。
反过来看 其对中国人心理的研究比小日本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一敏感时期 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日本加强在钓鱼岛的控制--麻生表示钓鱼岛是日本领土-美国称《日美安保条约》适应于钓鱼岛这一条脉络清晰的告诉我们中国在钓鱼岛的立场并未后退 对方显然没有在谈判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所以不得不跳到台面上来刺激中国迫使中国亮出底牌。
谋定而后动 是孙子兵法的精髓 对方显然也明白这一点。
日本鼓动南海诸岛问题激化 就是想以战争成本胁迫中国作出让步。
而在此时 头狼正坐在后边密切的注视着中国的一举一动寻找最合适的下手机会。
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二)、美国的“太平洋世纪”对于中国来讲目标就是要紧紧盯住对方这头狼对方的破绽 就是我们取胜的机会。
虽然对方现在向我们亮出了金融危机的"破绽"但这不是决定性的。
北美的市场确实十分萧条但这并不等于已经伤到对方的筋骨--躺在地方流血的恶狼咱又不是第一次见到中国早就有农夫与蛇的典故。
打下钓鱼岛只是一个战术问题解决日本的未来战役问题重定中美势力范围才是战略问题。
而且只有战役问题解决好了才能解决好战略问题。
对与少见于媒体之上的琉球地位问题也渐趋多了起来至少中国官方已不禁止讨论这样的问题 琉球地位未定对日本的打击远高于钓鱼岛的讨论。
同时琉球问题的解决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如果说中国与日本的冲突如何收场那为日本量身定做一份合适的未来则是上上之选择。
琉球地位未定的强化必然会避免中国在钓鱼岛战后"守"的困境。
而这一战略的实施 中国则必然重温大明水师对琉球海域的主导权。
同时琉球问题的解决也必使头狼门户洞开 其关岛基地直接面临中国兵锋之下。
三、中国对美国重返亚太的应对--景观重返新姿态,中国对美国重返亚太的应对--景观重返新姿态对美国重返亚太的应对-对于美国重返亚太中国的态度很明确 就是冷静对待2011 年11月胡锦涛主席会见了奥巴马。
胡主席表示亚太事务应该成为中美协调和合作的重点。
中方尊重美方在亚太地区的正当利益欢迎美方在亚太事务发挥建设性作用也希望美方尊重中方在亚太地区的正当利益 处理好彼此的利益关系 共同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互信、合作。
这一方面体现出我们国家对美国亚太身份的认同另一方面希望美国不要发挥破坏性的作用。
2012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两大战略走势值得关注2011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出五大基本特征朝鲜半岛局势陷于僵局海上问题矛盾激化美日同盟关系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相互刺激军备竞赛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与2010年相比较本年度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特别是以非传统安全为主要内涵的海上安全问题极为突出。
展望2012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两大议程值得关注。
第一、中美竞争加剧 美国仍将通过其主导的“雁型安全模式”规制中国的崛起。
第二、周边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大选年其内部政治变化可能引发地区外交格局新变化。
2011年底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宣布了塑造“美国太平洋世纪”的战略安排试图从安全与经济两个方面加强美国在亚洲的存在。
安全上美国继续升级“雁型安全模式”不仅强化了美国与各亚洲同盟国的联系 也进一步推动“雁型安全模式”中不同梯队间的合作以共同应对地区安全挑战和中国崛起。
经济上强势推进TPP框架协定塑造新的亚太经贸版图。
TPP不仅是经贸安排更是一个战略的考量。
美国的目的除了要分享亚洲高速经济增长外更看重的是掌握亚太区域统合的主导权。
展望2012年的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有两大战略态势值得深入关注。
第一、中美战略竞争将持续加剧。
一方面 奥巴马总统首次参加东亚峰会 在地区合作进程、地区议程的设制以及区域内其他合作机制等都发表了相关构想 这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将产生重要影响。
另一方面 南海问题矛盾升级 这一问题本来是中国与越南、菲律宾之间的主权争端 但近来的发展越来越表现为中美战略利益的较量。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得维护海洋权益和稳定周边海域日益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内容 但这与视太平洋为其“内湖”的美国的战略利益不可避免地产生冲撞。
南海问题成为美国牵制中国的“抓手” 未来美国与周边国家深化海事安全合作 在海洋问题上结成利益共同体抗衡中国的趋势将增加。
对中国而言岛屿因涉及主权问题 毫无疑问是中国核心利益 而且海洋利益是国家利益拓展中必须坚持的内容。
未来的挑战是周边国家在何种程度上愿意接受中国改变既有的海洋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