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偏食挑食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班幼儿偏食挑食问题

平水镇中心幼儿园舒露帅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学前教育,然而,幼儿在幼儿园里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幼儿在园就餐问题家长特别关注。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入园时间较短,对幼儿园的生活有着一定的不适应性,幼儿在就餐时会存在一定的挑食,偏食问题,同时还包括家庭因素及幼儿自身的因素等。为了更好的地解决幼儿挑食偏食的问题,可以从家庭、家园共育入手,通过改善食谱,营造轻松愉悦的就餐环境,为幼儿创造一个自我服务的机会等方式作为偏食、挑食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小班幼儿;挑食;偏食

一、偏食挑食概念

学前幼儿易在就餐时表现出偏食厌食的现象。偏食是一种不良的摄食习惯,主要表现为:幼儿不喜欢吃的食物种类达数种以上,并持续很长时间;或者是特别喜爱吃某种特定的食物,若无这种食物就拒绝进食;或者是特别抗拒某种食物,对其望而生厌并影响到吃其他食物。幼儿对自己喜爱的食物就会吃的很多,不喜爱的食物就吃的少,甚至不吃。挑食反应在幼儿进餐时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而排斥其他食物。

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状况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由于儿童对食物不感兴趣吃的少,或只挑自己喜欢的的食物,会造成体重下降、面黄肌瘦、皮肤干臊,甚至是出现贫血、低血糖、体温下降、血压下降等不良症状。因此如何解决小班幼儿偏食挑食的问题迫在眉睫,以便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对象及问题

(一)对象:小班幼儿

现在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中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大人的百般呵护,很多自己能做的事情都是由大人包办代替,进餐亦是如此。突出表现为小班幼儿在入园后,改变了的生活环境会使幼儿情绪不稳定,这给培养幼儿正确的进餐习惯带来了不少困难,例如,小班幼儿在刚入园的时候,不愿意自己吃午餐,常常等着老师或阿姨喂,个别幼儿挑食特别严重不吃菜,只吃白饭;还有些孩子则是边吃边玩,进餐时间太长等等。(二)问题:偏食挑食

偏食、挑食行为在学前幼儿中普遍存在, 约有59%的学龄前儿童存在

挑食、偏食行为。学龄前期是儿童建立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时期。此时学龄前儿童认知、模仿能力加强,独立与自主性也逐渐增强, 各种探索性行为渐渐增多。在饮食方面,儿童则会模仿家长的行为,若家长也存在偏食挑食行为,则会导致儿童偏食、挑食行为的形成。有研究结果显示,儿童更愿意接受看见成年人吃的食物,当监护人在吃某种食物时, 儿童经常也在吃这种食物。幼儿在幼儿园时受环境和教师的影响,如催促吃饭、强制饮食等也会导致幼儿出现偏食、挑食问题。

三、幼儿吃饭问题成因分析

(一)家庭方面的影响

家长可能为幼儿长期提供单调的饮食,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长期食用某一食物而产生厌烦感,导致拒绝食用它;二是对长期食用的食物产生习惯,因此导致排斥某些新加入的口味有异的食物。另一方面也可能受到家长正向或反向的行动、语言诱导。如家长发现孩子喜欢吃某一食物,就经常夸奖孩子吃该食物吃得好,从而促成孩子偏爱该食物。与此相对的是家长强迫孩子吃或多吃某一食物,本意是想要孩子营养全面,身体健康,却反使孩子对该食物产生反感。又如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评说孩子不喜爱吃某种事物,或者过多责备孩子偏食,这就在无意中强化了孩子的偏食意识,本来可能还能接受的食物,反而不愿意吃了。此外幼儿由于偏爱吃零食造成偏食、挑食。另外,进食时的气氛也会影响孩子的饮食习惯:愉快轻松的气氛可促进食欲,反之则会抑制食欲。

案例一:振羽宝贝是我们班挑食最严重的孩子,刚入园的时候,吃饭是他最痛苦的时候,每次吃饭他总会闹情绪,不愿意吃菜,喝汤,就只吃白饭,然后吃一半就会吐。有一天吃午饭的时候,他又开始自言自语啊:“这个菜我不要吃,那个菜我不要吃,我只要吃饭就好了,可是这么多饭我只吃一半就好了,是的,就吃一半。”我看到之后就对他进行鼓励,诱导。

师:“宝贝,这些菜菜是很有营养的哦,多吃可以使我们长的更高,身体棒棒的哦!”

幼:“可是我不喜欢吃,我在家也不吃的。”

师:“你尝尝看,真的很好吃哦,看,老师也吃的,多好吃的。”

幼:“不好吃的,妈妈都没要我吃这个菜。”

师:“那你尝尝这个汤,很鲜很美味哦,其他小朋友也很喜欢吃。”

幼:“妈妈说吃饭的时候不可以喝汤的,妈妈说我可以不吃饭,只要吃饭就好了。”

到最后,我还是不能说服他,他也总说在家的时候妈妈是怎么说的,妈妈说可以不吃的等等,家长在家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真的很大。

(二)幼儿园方面的影响

1. 催促吃饭。在幼儿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当幼儿安静地坐在桌旁, 保育员将饭菜拎进教室, 催促吃饭似乎就开始了。教师常会说“今天, 我看哪个小朋友吃得最快。”“谁第一个吃完饭, 明天我就让谁当小老师。”“吃的又快又干净的小朋友等下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等。在幼儿进餐的过程中, 教师又常常会提醒幼儿:“看, ××都吃完了, 老师最喜欢他了。”“××, 快点吃饭。”“××吃的又快又干净,我要请他来当小老师了。”……即使在大多数幼儿已经结束用餐, 还有少部分幼儿仍在进餐时, 老师仍然会说: “每天总是你们几个吃得最慢了。”催促幼儿吃饭, 导致不少幼儿将迅速吃完作为第一目标, 进餐,这种本该轻松愉快的事情,也就带有了目的性,进餐渐渐演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

案例二:昕言每次吃饭基本上都是最后一个,有时等到阿姨来收碗筷的时候,她还只吃了一半,真的很慢。看到此类现象,教师总会不停地提醒她,要快点吃饭不要总是最后一个,渐渐地,她越来越不爱吃菜,每天把吃饭当成一项任务,心想只要把饭吃完了,老师就不会来说我了。每次把饭吃就急急地拿起小板凳到外面去做游戏,每天都会剩下好多菜。

2. 强制多食。“再吃点。”“不许剩饭菜。”等, 都是教师在强制幼儿进食时常用的话语, 甚至为了让幼儿多吃点, 教师经常在不与幼儿商量的情况下给幼儿加饭。根据幼儿的特点, 他们常喜欢边吃边玩, 况且有的幼儿已经形成挑食、偏食的习惯, 因此教师的某些做法似乎有一定的道理。

3. 安静进餐。教师认为, 幼儿进餐时说话容易呛食, 而且还会影响幼儿进餐速度。同时, 受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 进餐时“食不语”常常被作为幼儿园的常规, 所以在幼儿园进餐时经常可以听到教师对幼儿说: “现在小嘴巴是用来吃饭的,不是用来讲话的。”“哪里发出的声音? ”“嘴巴闭上! ”等等。在这种情况下, 幼儿被剥夺了话语权,无奈悄悄进餐, 偶尔乘教师不注意窃窃私语,常常会受到教师的“警告”。这使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趁老师不注意偷偷说话的行为上,而忽略了吃饭,常常是匆匆忙忙吃完饭之后就可以和小伙伴聊天了,也把吃饭当成了一项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