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课标1高考化学试卷分析全解

合集下载

新课标1高考化学试卷分析全解

新课标1高考化学试卷分析全解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分析2016年新课标Ⅰ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卷整体感觉:“稳定”是主旋律。

试卷保持题量不变,赋分值基本不变,主要考察的化学知识几乎一网打尽。

难度呈现与去年比,有所下降;计算量及计算要求有所下降。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考点分析试题分析: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与人造纤维灼烧时的气味不同,故可以区别蚕丝和人造纤维,A正确;食用油反复加热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产生多种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B正确;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C正确;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D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1 mol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相同,均是CH2,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14214AN⨯⨯=2N A,正确;B、N2与H2反应生成的NH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1 mol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小于2N A,B错误;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生成硝酸铁,电子转移数为3N A,错误;D、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是液态,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错误。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的知识。

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化学试题答案解读讲解(精编深度课件)

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化学试题答案解读讲解(精编深度课件)

全国新课标卷乙卷适用省份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 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理综化学卷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试题命制遵循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加强教考衔接,引导依标教学。

试卷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突出关键能力考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充分发挥高考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彰显学科核心价值试题追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选取文物、中药等作为素材,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第7题选择有代表性的中国文物,考查文物及其修复材料中成分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自觉传承科学文化。

二、精选试题情境素材, 体现学科社会功能高考化学试题坚持将课程标准作为命题的主要依据,以陌生的情境考查学生熟悉的知识内容,既满足高等学校选拔要求,又有利于学生实际水平的发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规律。

试题立足学科特点,结合学科与社会热点,围绕环境、材料等领域的成果,考查应用于其中的化学原理,充分体现出化学学科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凸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

试题选取我国科学家的创新科研成果,在考查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激发考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

如第9题以我国在多孔配位聚合物晶体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为载体,第10题以我国化学工作者研发的Z n-V2O5电池为素材,第12题以新颖前沿的生物酶催化反应为背景,展现了我国化学工作者在物质结构、催化机理、新型电池开发利用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弘扬了爱国主义情怀。

三、遵循高中课程标准,持续加强考教衔接试题遵循高中课程标准,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标、回归课堂,严格按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高中化学基础内容包括物质结构理论、典型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方法和实验设计思想。

试题围绕这些基础内容,深入考查学生对离子方程式、阿伏加德罗常数、有机化学基本概念(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官能团)、元素性质与周期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主干内容的理解能力,有效地鉴别学生的基础是否扎实,从而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严格按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新课标i高考化学试卷附详细解析

新课标i高考化学试卷附详细解析

年新课标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小题,每小题分,满分分).(分)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氨水 . 硝酸 . 醋 . 卤水.(分)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和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个数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密闭容器中与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分)(春•绍兴校级期末)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 . : . :.(分)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氧化为. 将铜粉加•﹣()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 .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将•﹣溶液滴入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的溶度积比()的小.. . ..(分)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正极反应中有生成.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电池总反应为═.(分)(春•娄底期末)、、、均为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质的沸点:>.阴离子的还原性:>.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与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分)浓度均为、体积均为的和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的碱性强于的碱性.的电离程度:点大于点.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相等.当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增大二、解答题(共小题,满分分).(分)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无色,熔点为℃,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以上分解.回答下列问题:()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和如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装置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的现象是.()①设计实验证明: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②草酸为二元酸..(分)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和,还有少量、、、和等)为原料制备硼酸()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写出•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提高浸出速率,除适当增加硫酸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条).()利用的磁性,可将其从“浸渣”中分离.“浸渣”中还剩余的物质是(化学式).()“净化除杂”需先加溶液,作用是.然后在调节溶液的约为,目的是.()“粗硼酸”中的主要杂质是(填名称).()以硼酸为原料可制得硼氢化钠(),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其电子式为.()单质硼可用于生成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硼钢.以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质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分)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和,即可得到,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上述浓缩液中含有﹣、﹣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溶液,当开始沉淀时,溶液中为:,已知()×﹣,()×﹣.()已知反应()═()()的△•﹣,()、()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则()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研究了下列反应:()⇌()()在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表:()()①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计算式为:.②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正正(),逆反应速率为逆逆()(),其中正、逆为速率常数,则逆为(以和正表示).若正﹣,在时,正﹣.③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正~()和逆~()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填字母).[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分)氯化亚铜()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难溶于醇和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体系,在潮湿空气中易水解氧化.以海绵铜(主要成分是和少量)为原料,采用硝酸铵氧化分解技术生产的工艺过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步骤①中得到的氧化产物是,溶解温度应控制在﹣℃,原因是.()写出步骤③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步骤⑤包括用的酸洗、水洗两步操作,酸洗采用的酸是(写名称).()上述工艺中,步骤⑥不能省略,理由是.()步骤②、④、⑤、⑧都要进行固液分离.工业上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有(填字母)、分馏塔、离心机、反应釜、框式压滤机()准确称取所制备的氯化亚铜样品,将其置于过量的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稀硫酸,用﹣的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溶液,反应中﹣被还原为,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回答下列问题:()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形象化描述.在基态原子中,核外存在对自旋相反的电子.()碳在形成化合物时,其键型以共价键为主,原因是.()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有,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写出两个与具有相同空间构型和键合形式的分子或离子.()能与金属形成(),该化合物熔点为,沸点为,其固体属于晶体.()碳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石墨烯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①在石墨烯晶体中,每个原子连接个六元环,每个六元环占有个原子.②在金刚石晶体中,原子所连接的最小环也为六元环,每个原子连接个六元环,六元环中最多有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由制备聚乙烯醇缩丁醛和顺式聚异戊二烯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的名称是,含有的官能团是.()①的反应类型是,⑦的反应类型是.()和的结构简式分别为、.()异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个原子共平面,顺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写出与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异戊二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写结构简式).()参照异戊二烯的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丁二烯的合成路线.年新课标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小题,每小题分,满分分).(分)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氨水.硝酸.醋.卤水考点:真题集萃;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硝酸的化学性质.分析:“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说明“强水”腐蚀性很强,能腐蚀多数金属及岩石,但不能腐蚀玻璃,即和玻璃中成分不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氨水属于弱碱,和金属不反应,不符合条件,故错误;.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强酸性,能腐蚀大多数金属,也能和岩石中的发生反应,但不能和玻璃中成分硅酸盐反应,所以符合条件,故正确;.醋酸是弱电解质,能腐蚀较活泼金属,但不能腐蚀较不活泼金属,如等金属,不符合条件,故错误;.卤水其主要成份为氯化镁、氯化钠和一些金属阳离子,和大多数金属不反应,不符合条件,故错误;故选.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知道硝酸的强氧化性,题目难度不大..(分)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和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个数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密闭容器中与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考点:真题集萃;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一个和分子中质子数都是,的物质的量、的物质的量,根据知,其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结合分子构成计算质子数;.()×,亚硫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且第二步电离程度远远小于第一步电离程度;.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每生成氧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据此计算生成氧气转移的电子数;.和反应方程式为,根据方程式知,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但和之间存在转化,方程式⇌.解答:解:.一个和分子中质子数都是,的物质的量、的物质的量,根据知,其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二者的分子数分别是、,结合分子构成知,二者的质子数分别是、,故错误;.()×,亚硫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且第二步电离程度远远小于第一步电离程度,所以溶液中含有的个数远远小于,故错误;.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中元素的化合价为﹣价,每生成氧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则生成氧气转移的电子,电子数为,故正确;.和反应方程式为,根据方程式知,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但和之间存在转化,方程式⇌,所以产物分子数小于,故错误;故选.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有关计算,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可逆反应、弱电解质的电离、同位素等知识点,明确物质的性质、物质结构、物质之间的转化即可解答,易错选项是,注意中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注意中存在转化关系⇌..(分)(春•绍兴校级期末)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 . : . :考点:真题集萃;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分析: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每个乌洛托品分子中含有个原子、个原子,根据原子、原子守恒判断甲醛和氨的物质的量之比.解答:解: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每个乌洛托品分子中含有个原子、个原子,每个甲醛分子中含有个原子、每个氨气分子中含有个原子,根据原子、原子守恒知,要形成一个乌洛托品分子需要个甲醛分子、个氨气分子,则需要甲醛和氨气分子个数之比::,根据知,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故选.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的量的基本公式及物质的构成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结合原子守恒解答,题目难度不大..(分)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氧化为. 将铜粉加•﹣()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 .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将•﹣溶液滴入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的溶度积比()滴加•﹣溶液为浅蓝色沉淀的小....考点:真题集萃;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过量铁粉,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和;.三氧化二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所以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到熔化,熔化的铝并不滴落;.溶度积大的物质向溶度积小的物质转化.解答:解:.过量铁粉,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加入溶液、溶液不显红色,故错误;.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所以没有黑色沉淀生成,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故错误;.将铝箔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形成氧化膜,三氧化二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包住了熔化的铝,所以加热铝箔的时候铝熔化了但是不会滴落,故错误;.将•﹣溶液滴入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说明完全反应,再滴加•﹣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说明发生了沉淀的转化,溶度积大的物质向溶度积小的物质转化,所以()的溶度积比()的小,故正确;故选.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沉淀转化、铝及其氧化物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硝酸的性质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性质,注意把握实验原理及操作方法,题目难度中等..(分)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正极反应中有生成.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电池总反应为═考点:真题集萃;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根据图知,负极上失电子,正极上得电子和反应生成水,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葡萄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形成原电池;.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燃料电池反应式和燃料燃烧方程式相同.解答:解:.根据图知,负极上失电子,正极上得电子和反应生成水,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因此在负极产生,故错误;.葡萄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形成原电池,有电流产生,所以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故正确;.通过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可知,负极区产生了,根据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可知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故正确;.该反应属于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式和燃烧反应式相同,则电池反应式为,故正确;故选.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为高频考点,正确判断电解质溶液酸碱性是解本题关键,所有原电池中都是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分)(春•娄底期末)、、、均为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质的沸点:>.阴离子的还原性:>.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与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考点:真题集萃;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分析:、、、均为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则则是元素,是元素,、为第三周期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且二者都是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小于,则是元素、是元素,.、单质都是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分别是、元素,可能存在磷酸铵、磷酸一氢铵、磷酸二氢铵中.解答:解:、、、均为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则则是元素,是元素,、为第三周期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且二者都是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小于,则是元素、是元素,.、元素单质都是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氮气相对分子质量大于氢气,所以单质的沸点:<,故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所以阴离子的还原性:>,故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但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存在此规律,如磷酸酸性大于次氯酸,故错误;.、分别是、元素,可能存在磷酸铵、磷酸一氢铵、磷酸二氢铵中,磷酸铵、磷酸一氢铵、磷酸二氢铵都是铵盐,属于离子化合物,故错误;故选.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为高频考点,涉及离子化合物判断、酸性强弱判断、物质熔沸点高低判断、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点,正确判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结合物质的结构性质解答,易错选项是..(分)浓度均为、体积均为的和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的碱性强于的碱性.的电离程度:点大于点.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相等.当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增大考点:真题集萃;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相同浓度的一元碱,碱的越大其碱性越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随着浓度的减小其电离程度增大;.若两种溶液无限稀释,最终其溶液中(﹣)接近于纯水中(﹣);.的碱性强于的碱性,当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促进弱电解质电离.解答:解:.相同浓度的一元碱,碱的越大其碱性越强,根据图知,未加水时,相同浓度条件下,的大于的,说明的电离程度大于,则的碱性强于的碱性,故正确;.由图示可以看出为弱碱,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随着浓度的减小其电离程度增大,点溶液体积大于点,所以点浓度小于点,则电离程度:>,故正确;.若两种溶液无限稀释,最终其溶液中(﹣)接近于纯水中(﹣),所以它们的(﹣)相等,故正确;.根据知,碱性>,当时,由于是弱电解质,升高温度能促进的电离,所以()()减小,故错误;故选.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平衡,为高频考点,明确弱电解质电离特点、弱电解质电离程度与溶液浓度关系等知识点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注意:碱无论任何稀释都不能变为中性溶液或酸性溶液,接近中性时要考虑水的电离,为易错点.二、解答题(共小题,满分分).(分)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无色,熔点为℃,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以上分解.回答下列问题:()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冷凝(水蒸气和草酸),防止草酸进入装置反应生成沉淀而干扰的检验.()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和如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装置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的现象是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其后的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①设计实验证明:①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向盛有少量的试管里滴加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②草酸为二元酸用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的物质的量是草酸的倍.考点:真题集萃;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草酸晶体(•)无色,熔点为℃,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以上分解,如果草酸受热分解,分解时会产生二氧化碳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装置温度较低,有冷凝作用,防止干扰实验;()①要检验生成,在甲组实验后,用浓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用碱石灰干燥,利用的还原性将氧化,再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用排水法收集;装置中盛放的物质应该具有氧化性,且和反应有明显现象发生;②具有还原性,其氧化产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①要证明草酸酸性大于碳酸,可以利用强酸制取弱酸;②利用酸碱中和滴定酸碱物质的量比确定草酸是二元酸.解答:解:()草酸晶体(•)无色,熔点为℃,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以上分解,如果草酸受热分解,分解时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沉淀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易挥发,导致生成的气体中含有草酸,草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性的草酸钙而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装置温度较低,有冷凝作用,防止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故答案为: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冷凝(水蒸气和草酸),防止草酸进入装置反应生成沉淀而干扰的检验;()①要检验生成,在甲组实验后,用浓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用碱石灰干燥,利用和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再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用排水法收集避免环境污染,所以其连接顺序是、、、、、;装置中盛放的物质应该具有氧化性,且和反应有明显现象发生,能被还原且反应过程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现象明显,所以中盛放的物质是,故答案为:、、、、、;;②具有还原性,其氧化产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将黑色的还原为红色的,只要中黑色固体转化为红色且其后的装置溶液变浑浊就说明含有,故答案为: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其后的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①要证明草酸酸性大于碳酸,可以利用强酸制取弱酸,向盛有少量的试管里滴加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就说明草酸酸性大于碳酸,故答案为:向盛有少量的试管里滴加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就说明草酸酸性大于碳酸;②草酸和发生中和反应时,如果草酸是二元酸,则参加反应的草酸物质的量应该是的一半,所以用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的物质的量是草酸的倍就说明草酸是二元酸,故答案为:用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的物质的量是草酸的倍.点评:本题考查性质实验方案设计,侧重考查学生知识综合应用、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及实验方案设计能力,综合性较强,难点是排列实验先后顺序,根据实验目的及物质的性质进行排列顺序,注意要排除其它因素干扰,难度较大..(分)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和,还有少量、、、和等)为原料制备硼酸()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写出•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提高浸出速率,除适当增加硫酸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提高反应温度或减小铁硼矿粉粒径(写出两条).()利用的磁性,可将其从“浸渣”中分离.“浸渣”中还剩余的物质是、(化学式).()“净化除杂”需先加溶液,作用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然后在调节溶液的约为,目的是使铁离子、铝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除去.()“粗硼酸”中的主要杂质是七水硫酸镁(填名称).。

新教材新高考化学真题分析

新教材新高考化学真题分析

新教材新高考化学真题分析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化学科目的教学内容也随之更新,新教材的推出必然会影响到高考化学真题的风格和考查重点。

本文将通过对新教材新高考化学真题的分析,探讨其特点和解题思路,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化学考试。

一、选择题选择题一直是高考化学考试的主要题型之一,新教材新高考化学真题中的选择题依然占据着较大比重。

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所涉及的知识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考查的也更多是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因此,在解答选择题时,除了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外,还需要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和实际应用训练。

新高考化学真题的选择题对知识点的覆盖面更广,考查的点也更加深入,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考生们需要注重整体把握,注意对知识点的深度掌握。

在解答选择题时,要注重细节,注意题目的命题风格和考查重点,理清思路,避免偏离题意。

同时,要善于归纳总结,掌握解题技巧,提高答题效率。

二、简答题新教材新高考化学真题中的简答题依然强调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题目设置上更具有启发性和灵活性。

为了更好地回答简答题,考生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知识的积累和理解,善于归纳总结,掌握知识的关联性和应用方法。

在解答简答题时,考生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理清思路,准确把握题目要求,明确关键词,条理清晰地陈述观点并举例说明。

同时,要注重细节,避免回避难点,注意答题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使答案具备说服力和权威性。

三、计算题在新教材新高考化学真题中,计算题的难度适中,主要考查考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完成计算题,考生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善于理解和分析问题,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在解答计算题时,考生们应该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合理安排求解步骤,注意运算过程中的细节和误差控制。

同时,要注意单位换算和数据提取,避免计算失误,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综上所述,新教材新高考化学真题在题型设置和考查要点上都有所调整和升级,考生们要做好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注重考点的把握和答题技巧的掌握,努力提高解题的能力和效率,为高考化学考试取得好成绩做好充分准备。

化学试题试卷分析

化学试题试卷分析

化学试题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化学试卷对学生现阶段的复习进行了一次系统、全面、科学的考查,试题的题型风格与考试说明中的题例风格一致,难易程度适中,对学生能力的层次考察意图明显,梯度科学,不同层次的学生感觉试题入手不难,但要得到高分不易,体现了即将面临的高考的明确思路,也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课改后的基本理念。

综观化学试卷,可以从整体到细节感觉到结构合理、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知识重点进行考察,尤其是突出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考查,对下一步的复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数据分析统计化学试卷难度 0.65 区分度 0.48表一:化学平均分、难度表二、各分数段人数(三)、客试题考查内容表三:客观试题考查内容表四:主观试题考查内容表五:客观题答题情况表六:主观题答题情况第26题;典型错误:无机框图推断题。

知识的综合运用程度高,原因主要是部分学生不能综合运用而出现的答题错误。

离子浓度的比较,学生不理解电解质溶液中的守衡关系,以及表达方式出现严重畸义而出现错误。

第27题:注重实验能力和化学知识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能力的考查,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科学探究的方法,体现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典型错误有:1、盐钵、研铂1、胃酸、浓盐酸、HCl2、电子式书写C原子与N原子之间写成两对共用电子对3、文字表述不完全、原理不准4、取待测液(或未知液、原溶液、上层清液)若溶液变红,则SCN-被氧化,只写一种结论。

第28题:典型错误如:1、计数量的判断复出2或3的结论2、热量大小比较的理由阐述中,大部分学生能注意到可逆反应进行不到底,但忽视了对意义的阐述,造成论证理由不完整。

3、在部分学生头脑中认为等效平衡中,热量也是等效的,所以造成了选择错误。

4、求转化率的过程中使用不规范的符号。

改进措施:加强化学用语的表达训练,日常训练中强调使用规范的表述语言,提高用语的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强化新知识的学习和训练。

2023年高考新课标卷化学试题解析

2023年高考新课标卷化学试题解析

2023年高考新课标卷化学试题解析1.化学在文物的研究和修复中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竹简的成分之一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B.龟甲的成分之一羟基磷灰石属于无机物C.古陶瓷修复所用的熟石膏,其成分为Ca(OH)2D.古壁画颜料中所用的铁红,其成分为Fe2O3【答案】C【解析】A.纤维素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6H10O5)n,其相对分子质量较高,是一种天然高分子,A正确;B.羟基磷灰石又称又称羟磷灰石、碱式磷酸钙,其化学式为[Ca10(PO4)6(OH)2],属于无机物,B正确;C.熟石膏是主要成分为2CaSO4·H2O,Ca(OH)2为熟石灰的主要成分,C错误;D.Fe2O3为红色,常被用于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俗称铁红,D正确;故答案选C。

2.光学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聚碳酸异山梨醇酯可由如下反应制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高分子材料可降解B.异山梨醇分子中有3个手性碳C.反应式中化合物X为甲醇D.该聚合反应为缩聚反应【答案】B【解析】A.该高分子材料中含有酯基,可以降解,A正确;B.异山梨醇中四处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故异山梨醇分子中有4个手性碳,B错误;C.反应式中异山梨醇释放出一个羟基与碳酸二甲酯释放出的甲基结合生成甲醇,故反应式中X为甲醇,C正确;D.该反应在生产高聚物的同时还有小分子的物质生成,属于缩聚反应,D正确;故答案选B。

3.一种可吸附甲醇的材料,其化学式为()()233434C NH B OCH Cl ⎡⎤⎡⎤⎣⎦⎣⎦,部分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23C NH ⎡⎤⎣⎦为平面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晶体中存在N-H …O 氢键B.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C<N<OC.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B<C<O<ND.晶体中B 、N 和O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相同【答案】A【解析】A .由晶体结构图可知,+23C(NH )][中的2-NH 的H 与()43B OCH -⎡⎤⎣⎦中的O 形成氢键,因此,该晶体中存在N H О -氢键,A 说法正确;B .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呈递增趋势,但是第ⅡA 、ⅤA 元素的原子结构比较稳定,其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的相邻元素的原子,因此,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的顺序为C<O <N ,B 说法不正确;C .B 、C 、O 、N 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1、2、2、3,因此,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B<C=O<N ,C 说法不正确;D .+23C(NH )][为平面结构,则其中的C 和N 原子轨道杂化类型均为2sp ;()43B OCH -⎡⎤⎣⎦中B 与4个O 形成了4个σ键,B 没有孤电子对,则B 的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3sp ;()43B OCH -⎡⎤⎣⎦中O 分别与B 和C 形成了2个σ键,O 原子还有2个孤电子对,则O 的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均为3sp ;综上所述,晶体中B 、О和N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不相同,D 说法不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A 。

高考化学全国卷1试题评析

高考化学全国卷1试题评析

高考化学全国卷1试题评析一、坚持立徳树人,传承优秀科技文明1.出现中国成就,传递爱国情怀经过试题素材、考核知识点以及情形设置等角度,着力引导考生关注我们国度社会、经济和迷信技术的开展,弘扬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

开掘历史文献和顶级科研论文的适宜资料,以中国现代科技文明、我国迷信家最新研讨效果编制试题,表达中国传统科技文明对人类开展和社会提高的贡献,引导青年先生热爱化学,为国贡献。

例如I卷以我国现代由砷矿提取三氧化砷技术为背景考察元素化合物分别基本操作方法;II卷以我国迷信家在«Science»上宣布的文章,世界上首个五氮阴离子化合物为题材考察物质结构基础实际。

2.浸透研讨进程,激起迷信肉体关于苯结构的阐释和研讨是一个充溢神奇颜色的进程。

I卷第8题以3个分子式均为C6H6的化合物展开设问。

这三种物质结构是19世纪中前期,三位化学家提出苯的三种结构。

包括1865年由化学家凯库勒提出的凯库勒式,1867年由杜瓦提出具有双环结构的杜瓦苯。

1869年拉敦保格提出来的三棱柱结构。

由于凯库勒结构比拟契合苯的化学性质,不时沿用至今。

当然这结构还不能解释苯的某些性质,所以在凯库勒之后仍有一些迷信家继续探求研讨苯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这道试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先生尊重物质化学性质的理想和证据,不迷信已有的研讨效果,养成勇于质疑、勇于创新的迷信肉体。

二、健全考察体系,迷信选拔优秀人才1.落实纲要修订思绪,考察必备知识内容2021年底对高考化学纲要停止了修订,完善了考核目的和考察内容。

往年高考化学试题的设计贯彻纲要修订的指点思想,经过迷信设计试卷结构,落实考察目的和考察要求。

首先是落实考察学科的必备知识和方法。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迷信,既有自己的迷信体系,又有与之顺应的学习方法。

中学化学中的基本实际表达在化学反响原理和物质结构实际两个层面,以两大实际为指点,学习罕见无机物和无机物的组成、结构、反响和运用。

必备知识内容,包括熟习最为基本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响及其相互转化规律,化学反响原理和结构知识的精髓,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方法和实验设计思想。

高考化学复习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化学试题精解解析(精编版).docx

高考化学复习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化学试题精解解析(精编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14 O 16 Mg 24 S 32 K 39 Mn 55第I卷(42分)一、选择题7.化学无处不在,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OH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W2-、X+ B.X+、Y3+C.Y3+、Z2- D.X+、Z2-10.银制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

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 + 3Ag2S = 6Ag + Al2S3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11.已知K sp(AgCl)=1.56×10-10,K sp(AgBr)=7.7×10-13,K sp(Ag2CrO4)=9.0×10-12。

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2-4,浓度均为0.010mol •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 •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 )A.Cl-、Br-、CrO2-4 B.CrO2-4、Br-、Cl-C.Br-、Cl-、CrO2-4 D.Br-、CrO2-4、Cl-12.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酸和醇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A.15种B.28种C. 32种D.40种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选项目的分离方法原理A.分离溶于水中的碘乙醇萃取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B.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分液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C.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D.除去丁醇中的乙醚蒸馏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第Ⅱ卷(58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2023年全国乙卷化学试卷分析(含新课标及备考建议)

2023年全国乙卷化学试卷分析(含新课标及备考建议)

一、2023年全国高考乙卷化学试卷分析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化学试卷分析2023二、试卷分析1.注重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突出立德树人向导试题精选与学科相关的生活、生产、科技、环保,医药等社会热点,围绕真实问题,突出核心能力考查,服务创新人才培养。

第7题以日常生活环境为切入点,考查化学物质应用原理,充分体现出化学学科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凸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

27 题以常用的电极正极材料LiMn2O4为试题情境,考查陌生工艺流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机械刷题,彰显了高考改革的鲜明导向。

选修题中35题以火星车“祝融号”为情境,36题有机化学基础以合成药物奥培米芬为载体,均加强学生学科精神和社会责任培养。

2.突出关键能力考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试题在突出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等内容考查的同时,强化对基础知识深入理解上的综合运用,引导中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9题以实验装置评价为载体,考查常见气体制备原理、有机物分离操作、物质性质检验和气体体积测量,源于教材,但又有所创新,对学生的理解与辨析、分析与推测能力考查尤为突出,问题设计考查点更细、更精,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全面和扎实,理解更透彻和细致。

第12题原电池则是以钠硫电池为载体,侧重考查电极反应、离子迁移方向以及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重点知识,低起点、多层次,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第 11 题采用新形式考查实验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对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要求高,考查了学生面对新题型的应变能九。

3.注重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考查信息的获取与加工是整个化学学科能力发展的基础,通过表格、图像等方式提供丰富的数据信息,深入考查学生信息整理能力。

例如第13题借助对数图像问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第27题以工业流程图制备常用的电极正极材料LiMn2O4为试题情境,以及考查学生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这些都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获取和加工的能力。

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1化学试题+答案详解

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1化学试题+答案详解

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1化学试题+答案详解(试题部分)本试卷满分100分,建议用时50分钟。

刷卷提示:本卷为新教材老高考理综试卷,题号遵循原卷,化学题目已全部提供。

本卷题目均符合新高考考查要求。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文房四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羊毛可用于制毛笔,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松木可用于制墨,墨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C.竹子可用于造纸,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大理石可用于制砚台,主要成分为硅酸盐2.一种点击化学方法合成聚硫酸酯(W)的路线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双酚A是苯酚的同系物,可与甲醛发生聚合反应B.催化聚合也可生成WC.生成W的反应③为缩聚反应,同时生成D.在碱性条件下,W比聚苯乙烯更难降解3.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验证铁与水蒸气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为23423Fe 4H O(g)Fe O 4H ++高温B.酒精灯移至湿棉花下方实验效果更好C.用木柴点燃肥皂泡检验生成的氢气D.使用硬质玻璃试管盛装还原铁粉4.对于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相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试管壁上的银镜用稀硝酸清洗:322Ag 2H NO Ag NO H O +-+++=+↑+B.工业废水中的2Pb +用FeS 去除:22Pb S PbS +-+=↓C .海水提溴过程中将溴吹入2SO 吸收塔:22224Br SO 2H O 2Br SO 4H --+++=++D.用草酸标准溶液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22424222MnO 5C O 16H 2Mn 10CO 8H O--++++=+↑+5.我国科学家最近研究的一种无机盐[]362Y Z(WX)纳米药物具有高效的细胞内亚铁离子捕获和抗氧化能力。

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W 、X 、Y 属于不同族的短周期元素。

2024化学高考卷新课标卷评析

2024化学高考卷新课标卷评析

2024化学高考卷新课标卷评析
一、试卷整体感受
哎呀,2024化学高考卷新课标卷出来啦。

这试卷一瞅,就感觉很有料呢。

满分100分,最后一页还贴心地给了答案和解析,这就像是游戏打完给个通关秘籍一样。

从题型分布来看,感觉各个知识点都想在这张卷子上露露脸。

二、具体题型分析
1. 选择题部分
这部分占分比例不小,就像是一群小喽啰在前面挡着路。

有些题很基础,就像送分小点心,只要平时稍微用点心的同学肯定能拿下。

但也有些题有点小狡猾,就像在玩躲猫猫,把知识点藏在一些弯弯绕绕的表述里,考验大家的细心程度。

2. 填空题部分
这部分就像在搭积木,要把一个个化学知识准确无误地填进去。

这里会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性质之类的。

有些空需要你对化学概念理解
得透透的才能填对,不然就容易搭错积木,整个楼就塌啦。

3. 解答题部分
这可是大boss级别的。

占分比例比较高,是拉开差距的关键。

这里就要求同学们把化学知识融会贯通,像个化学小魔法师一样,从题目给的条件里变出答案来。

有些解答题还会结合生活实际,让你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现象,这就考验大家有没有把化学学活啦。

三、难度和出题思路
这卷子的难度整体感觉适中,不是那种特别刁难人的。

出题思路很明显是想考查大家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想看看大家有没有化学思维,能不能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

它就像是一个严格又不失公平的考官,在挑选真正懂化学的小伙伴呢。

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完全解读(浙江1月卷)(2024版)

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完全解读(浙江1月卷)(2024版)
202X/05/20
2024年高考真题完全解读
(浙江1月卷)
讲师:xxx
(浙江1月卷)
试卷总评
2024年1月浙江省化学选考试卷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为依据,重点考查化学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 着重落实高考评价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要求。试题充分考虑考生实 际,教考衔接,服务“双减”、促进学生素养提升。坚持素养立意和育人导向,坚 守科学、原创、公平和规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历次选考对比,稳定 中有变化,变化中有创新,在试卷结构、形式、难度、知识点的覆盖面等方面保持
五、源于教材服务选才功能
试题设计立足课程标准,紧扣化学教材,考试内容限定在《化学》(第一册和第 二册)必修模块范围,以及《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 3个选择性必修模块范围。许多试题的素材取自教材,使学生感觉试题亲切又友好, 如第1题至第11题、第12题、第17(1)(2)题,重点考查化学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化 学仪器与基本操作、常见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物质结构和性质等,试题 注重必备知识的考查,体现基础性;部分试题的素材看似远离学生生活、新鲜,但 题在书外、理在书内。如第13题对考生来说是比较新颖,但其涉及的是考生耳熟能 详的原电池原理;第17题至第21题的素材貌似远离教材,但仍然可运用高中的物质 结构、化学反应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化学实验、有机化学,设问指向明确, 要求学生能结合信息解读,进行全面准确的表达,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认知与深
轨道理论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判断;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 氧化还原反应
响;电子转移计算
离子共存 无附加条件的离子共存;盐类双水解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分析2016年新课标Ⅰ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卷整体感觉:“稳定”是主旋律。

试卷保持题量不变,赋分值基本不变,主要考察的化学知识几乎一网打尽。

难度呈现与去年比,有所下降;计算量及计算要求有所下降。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考点分析试题分析: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与人造纤维灼烧时的气味不同,故可以区别蚕丝和人造纤维,A正确;食用油反复加热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产生多种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B正确;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C正确;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D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1 mol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相同,均是CH2,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14214AN⨯⨯=2N A,正确;B、N2与H2反应生成的NH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1 mol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小于2N A,B错误;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生成硝酸铁,电子转移数为3N A,错误;D、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是液态,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错误。

【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的知识。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2-甲基丁烷也称异戊烷,错误;B.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正确;C.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错误;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错误。

【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判断的知识。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使用分液漏斗分离液体物质,须两液体不互溶,而乙酸乙酯与乙酸和乙醇互溶,不能使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乙酯,A错误;NO与空气中的氧气极易反应生成NO2,且NO的密度与空气接近,故不可以使用排空气法收集NO,B错误;Fe3+易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故配置氯化铁溶液时先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抑制Fe3+的水解,然后再加水稀释到相应的浓度,C正确;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HCl,而不能除去水蒸气,D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知识。

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 2SO 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 +和SO 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 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 增大 B .该法在处理含Na 2SO 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 和H 2SO 4产品 C .负极反应为2 H 2O –4e –=O 2+4H +,负极区溶液pH 降低 D .当电路中通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 的O 2生成 【答案】B【解析】电解池中阴离子向阳极区移动,因此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 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氢氧根放电使氢离子浓度增大,使正极区pH 减小,故A 错误;阳极区氢氧根放电,中间隔室SO 42-离子向阳极区移动生成硫酸,阴极区氢离子放电,中间隔室Na +向阴极区移动生成NaOH ,B 正确;负极反应为:4H 2O + 4e - = 2H 2 + 4OH - 或4H ++4e -=2H 2,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和氢氧根,使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而使pH 增大,C 错误;根据阳极反应:4OH - - 4e - = 2H 2O + O 2,当电路中通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25mol 的O 2生成,D 错误。

【考点】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的知识。

12.298K 时,在20.0mL 0.10mol 1L -⋅氨水中滴入0.10 mol 1L -⋅的盐酸,溶液的pH 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0.10 mol 1L -⋅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D.N点处的溶液中pH<1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盐酸加氨水,滴定终点时溶液由碱性变为酸性,为减少滴定误差,在该滴定过程中应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A错误;M点pH=7,如果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的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NH4+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因此M点对应的盐酸的体积小于20.0mL,B 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H4+)+ c(H+) = c(Cl-) + c(OH-),由于M点处的溶液显中性,即c(H+) = c(OH-),所以c(NH4+)= c(Cl-) 又由于氯化铵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水是极弱的电解质,故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应为:c(NH4+)=c(Cl-)>c(H+)=c(OH-),C错误;N点氨水溶液中已经电离的一水合氨浓度等于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c(OH-)=0.1mol/L×1.32%=1.32×10-3mol/L,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知N处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10-14/1.32×10-3mol=7.6×10-2mol/L,根据pH=-lgc(H+)可知此时溶液中pH<12,D正确。

【考点】考查酸碱中和滴定、弱电解质的电离以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知识。

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 mol·L–1r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则Z是氯元素;0.01 mol·L–1 r溶液的pH为2,说明r是强酸,因此W是H;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根据转化关系图可知m是水,r是氯化氢,q是次氯酸,p是甲烷,因此X是碳元素,Y是氧元素。

A.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的大小W<Y<X,错误;B.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自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元素的非金属性Y>Z>X,错误;C.Y的氢化物是H2O或H2O2,水或双氧水在常温常压下都为液态,正确;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碳酸为弱酸,错误。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及和无机框图题推断的知识。

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有:化学与“STES”、N A、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基础、电化学原理、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与元素周期律知识联系的元素化合物反应的简单推断26.(14分)氮的氧化物(NO 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 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 x反应进行了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制备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预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

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管中①Y管中___________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集打开K2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答案】(1)①A;2NH4Cl+Ca(OH)2CaCl2+2NH3↑+2H2O;②a→d→c→f→e→i;(2)①红棕色颜色变浅,最后褪为无色;②8NH3+6NO2 =7N2 +12H2O;③水倒吸入Y管中;④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装置内压强降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发生倒吸。

【解析】试题分析:(1)①在实验室中是利用氯化铵和碱石灰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的,故应选用A装置加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②利用A 装置制得氨气,由于氨气是碱性气体,所以需要利用碱石灰进行干燥,然后再根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的性质,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是大气污染物,要进行尾气处理,可利用其在水中极易溶解,用水作吸收剂进行尾气吸收,故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d→c→f→e→i (2)NO2具有强氧化性,NH3有强还原性,两者相遇,会发生反应产生氮气和水,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反应方程式:8NH3+6H2O=7N2+12H2O,故①Y管内看到红棕色气体颜色变浅最终为无色,同时在注射器的内壁有水珠产生;②根据①分析可知发生该反应的方程式是:8NH3+6H2O=7N2+12H2O,③反应后由于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会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

当打开K2后,烧杯内NaOH溶液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会倒吸如Y管内,④原因是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装置内压强降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而发生倒吸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