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苏华—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夫涂装“2+1”模 校学习,一年在企业 备,提供企业生产性 践教学分成两

实践
实训岗位
个部分
2.汽车机电工 主要在第三、第四学 有固定的训练场所, 学习和劳作的
程 的 “ 双 元 制 ” 模 期开展,一周内分为 一般设在校内。在训 “双交叉”

两部分,或周之间交 练车间配有一体化教


3.数控技术应 主要在第三、第四学 校内实训基地,有一 小团队、知识
1.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 三个要素
时间要素(学制安排)
场所要素(校内校外两个类型的实训条件 )
方式要素(做学结合、做学一体、项目教 学、教学型实习)
【企业要素的融入(岗位、技能、行业特 征、企业要求、文化环境)】
2.从三要素看几种模式构建
模式举例
时间要素
场所要素
方式要素
1.汽车专业巴 三年教学中两年在学 企业提供校内实训设 理论教学与实
二、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模式” 的关系
(一)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的意义
1.从办学模式来看
必须根据就业需求决定招生规模, 安排教学内容,必须开辟较为畅通 的就业途径。
2.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
职业教育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需 要几个基本条件:
(1)要决定怎样的技能才是企 业岗位所需要的
既是企业所需,也是学生就业所需 (岗位待遇等适合毕业生)
“ 3111 ” 人 才 培 学期校外实习
项目的合作。
养模式
7. 税 务 专 业 第一学期,课堂教学为主,第二三 校内实训基地为主干,税务机 理论教学和实
“ 1311” 人 才 培养 四学期,课堂教学与实训各一半, 关提供有限的实习岗位
践相结合
模式
第六学期顶岗实习。
2.企业资源片断性与教学内容 和过程完整性的矛盾
决定了单一企业能够提供的资源很有限, 不能较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
3.企业资源粗放性与教育教学 精细化的矛盾,
决定了对企业教育资源很难不做提炼地直 接搬取
4.最基本的矛盾: 学校和企业利益不一致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受到市场制约:
企业通过市场取得劳动力和人才 学生通过市场选择职业、就业上岗
5 . 会 计 专 业 前四个学期校内学习实训短时段交 校内训练场所为主,校外企业 项目教学
“411”人才培养 叉,第五学期长时段校内实训,第 以订单班为基础
模式
六学期校外定岗实训
6 . 证 券 投 资 前3个学期理论教学,第四学期校 校内有完备的实训实施,校外 项目教学
与 管 理 专 业 内实训,第五学期理论教学、第六 有较大的合作企业,并有就业
“人才培养模式”越是细密, 越要质疑其合理性(教育者的 介入越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越弱;教育者的主观性越 强,误导和偏向的可能性越大)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 职业教育的决定
逐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 员的比例。
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 互认衔接。
(二)何谓“人才培养模式”?
3.“人才培养模式”要有归纳性特 征
(不断对新的技术和操作进行规范文 本的转化)
4.“人才培养模式”要有弹性特征
(法无定法,有较大的选择和创造的 空间)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 职业教育的决定
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健全 “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单独招生、综合 评价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 办法,为学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 提供多种机会。
用专业“小班化、 期
些生产性实训基地 与技能结合模
模块化、项目化”
块、生产项目
人才培养模式
模式举例
时间要素
场所要素
方式要素
4 . 建 筑 专 业 三阶段实习:第一年两周认识实习、教学性实习内容集中在校内, 突出作业型实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第三年上半年作业型实习、第三年 就业型实习在校外。

模式
下半年就业实习
(量身定做是一种乌托邦理想,甚至是臆 想)
包起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78级机械制 造专业毕业,发明创造了多种高效、安 全的装卸工具和装卸工艺。(业余时间 读完大学)
李斌,上海液压泵厂数控工段工段长,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自动化控制本科毕业 ,开发五种类型共17台进口数控机床的 加工功能,开发新产品55项,公关项目 162项。(半脱产读完大学)
基于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一、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
(一) “人才培养模式” 的狭隘性
1.“人才培养模式”的短期性,难 以实现培养目标
(三年或四年的有限时间)
2.“人才培养模式” 相对封闭性, 难以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
(学校和企业的有限岗位)
3.“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与人才的 成长轨迹完全吻合
三、工学结合是人才模式中最富 创新力的部分,也是最需要谨慎
对待的部分
(一)工学结合在整个模式中是 重要部分,但不是全部
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性;学校与工厂两 个类型的基本划分;教学模式的规范性、 有效性、普适性和可控制性都有待验证
工学结合只能是全部学习过程中 的一部分环节或几个片段。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 根据专业设计合适的工学结合方法
三是从人的发展规律的角度:每一阶段学生的知 识技能水平、认知水平与教学训练的关系
(三)构建一个“人才培养模 式பைடு நூலகம்的基本原则
1.“人才培养模式”要有开放 性特征
(时间、空间、跨学科、跨专业的新 技术和新岗位要求的跨领域学习)
2.“人才培养模式”要有发展 性特征
(新陈代谢,不断追踪新的科学技术 发展成果)
“人才培养模式”是整个学制阶段针对学生 发展所作的改革性安排,是对整个培养设 计的概括性提炼,是对课程体系改革的依 据。
界定一个“人才培养模式” 可以从几个方面:
一是从管理的角度:课程的安排、学生的管理、 制度的设计
二是从教学内容的角度:与课程体系的差别在于 ,这一界定更为宏观,主要突出工学结合、做学 结合
(2)技能的教学是靠训练来完 成的
职业学校必须营造能够训练技能的 环境
(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组 织和设计本身,也需要有丰富实 际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来参与。
兼职教师和带教师傅是一支不可少 的师资力量。
(二)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的局限
1.企业资源流动性与教育教学 稳定性的矛盾
决定了校企合作难以持久,项目目标难以 达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