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与环境整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整合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主要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一、洪涝灾害

1、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

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2、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长江洪灾的原因】

自然原因包括:

(1)水系特征:①流域广,支流多;②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

③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季风气候不稳定变率大。

人为原因包括:(1)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中游地区)。

【孟加拉国涝灾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不稳定,西南季风强盛,多暴雨,降水丰沛;

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③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此交汇且同时进入汛期。

人为原因;人口密度大,城市密集,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

二、干旱:

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异常偏少而形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干旱对农业

生产、水资源供应及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常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干旱发生的时空范围较广,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易发生,如华北的春旱、长江中下游的伏旱等。

原因:干旱的形成与天气系统、气压带风带、太阳辐射和人类活动有关。

防御措施: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发展节水灌溉,修建引水蓄水工程、选择耐旱作物等。

三、台风

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近中心风力超过12级,多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海面上。太平洋上发生的称为台风,大西洋和印度洋上发生的称为飓风。北半球以夏秋季节最为集中,主要源地是西北太平洋、印度洋和西北大西洋,低纬度大陆东岸受其影响最大。

影响:台风带来狂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有时也有利于解除我国伏旱地区的旱情。

防治措施: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其余的措施如建设沿海防护林(包括红树林)、建设高标准海塘等。

二是____________中北部洋面。

四、寒潮:

概念——寒潮是由于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

害等现象的过程。

分布——多发生在冬半年,以春秋两季危害最大。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易受寒潮侵袭,受地形及路途远近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西部、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带寒

潮影响较小。

影响——寒潮带来大风、低温冻害、暴风雪、冻雨及沙尘暴等,对农牧业、交通通信、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减灾措施——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寒潮警报

五、沙尘暴:

概念——沙尘暴是大风扬起沙尘,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恶劣天气,属于沙尘天气

中最强的一种。

分布——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特别是春季最容易发生,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

危害表现在——强风、风蚀土壤,沙埋,重的大气污染,影响交通等。

防治措施——防治沙尘暴关键在于做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如建设防护林,制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对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广免耕法,加强国际合作等。

读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具有全国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受低温冷害的地区有____ 、______ 、_________ _ 。

(3)干旱灾害在我国影响范围广,其中华北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长江中下

游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是_____。

(4)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除带来洪涝灾害外,有哪些有益的方面。

答案:(1)、暴雨 (2)、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地区 (3)、春季夏季(7、8月) (4)、台风雨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带来大量水资源,同时降低气温,缓解酷暑。

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1、地震

①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②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断层发育。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经济发达;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

③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2、泥石流爆发的条件:

地形条件:山区坡陡谷深,地势起伏大,坡度大。岩石条件: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地质条件:多火山和地震,地壳运动强烈植被条件:植被覆盖率较差

气象条件:夏季暴雨或冰雪融水汇聚时,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和砾石的洪流就会沿山谷奔腾而下形成泥石流灾害

3、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岩石破碎,②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起伏大③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

治理措施:恢复植被,建设护坡墙。

环境问题主要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

一、生态破坏:

(1)、水土流失

①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云贵高原、东北地区。

②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a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b地表植被稀少;c黄土土质疏松;人为原因:a植被的破坏;b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c开矿。

③治理的措施:a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b植树造林;c小流域综合治理;d 增施有机肥,培育绿肥,秸杆还田;

④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

①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②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a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b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人为原因:a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破坏地表植被。

③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④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土壤盐碱化

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②华北平原盐碱化原因:自然原因:a地形低洼;b春秋季节干旱,蒸发量旺盛 c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 ;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大水漫灌)

③治理措施:①引淡淋盐;②井排井灌;③生物措施;农田覆盖;④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⑤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