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活动背景
随着收获季节——秋天的到来,茶叶街开始飘出阵阵茶叶的芳香(茶叶街的老板们忙着把刚从茶园采摘下来的新鲜茶叶进行加工制作)。作为茶叶之乡,让幼儿对我们家乡茶叶资源有一定了解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根据我们幼儿园与茶叶街相邻而居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我们充分利用了这一本土资源,开展了一系列有关茶叶的主题活动。当看到孩子们在听茶叶加工厂工人介绍并演示茶叶制作过程时那种跃跃欲试的表现时,我想,如果让幼儿玩这种角色游戏,幼儿一定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开展了《茶叶飘香》的角色游戏,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二、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使幼儿在本土角色游戏中改变以往存在的对游戏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能主动发展游戏情节的现象。进一步加深幼儿对茶叶来源的认识,体验到种茶和茶叶制作的辛苦。通过游戏促进幼儿间的交往,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及创造能力,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在《茶叶飘香》的角色游戏中加以尝试、探讨。
实录一:种茶——兴趣是幼儿积极投入游戏的基本前提
区域活动时,我引导幼儿制作了栩栩如生的锄头(把剪成锄头形状的硬纸皮涂上酷似锄头的颜色)、喷雾器(用纸盒和水管做成的)、水桶(矿泉水瓶剪成的)、茶树(用树枝让小朋友扎上绿色皱纹纸、挂历纸剪成的树叶)。游戏一开始,泓宁、志林、晟涵等几个小朋友兴致勃勃地拿着“锄头”到处乱锄,锄了一会儿后,放下“锄头”,背起“喷雾器”对喷,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些形象化的农具很感兴趣。于是我抓住他们这一兴趣点进行引导:“你们知道这些农具是做什么用的吗?”他们争着回答,我说: “既然你们都知道它们的用途,那么从现在开始,老师要看看谁使用起这些农具来最像茶农。”经我这么引导,只见他们拿起锄头埋头锄起地,一边锄地还一边情不自禁地吟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古诗来。在背着喷雾器给茶树喷农药时,幼儿更是模仿得惟妙惟肖。只见他们一只手上下摇,做打气动作,另一只手抓住水管左右摆动做喷农药的动作,同时嘴巴发出“哧哧”的声音。在喷了一会儿后,欧泓宁小朋友跑到“水池”边,把当喷头的水管伸进“水池”,用手不断地挤压水管,我见了奇怪地问:“你在做什么?“他说:“水没了,我在加水。”其他幼儿见了,也都过来加水,只见志林小朋友把喷雾器解下来,把整个喷雾器往“水池”里一按,说:“我的水加满了。”而晟涵小朋友则背着喷雾器在请丁乐小朋友用“水桶”往喷雾器里倒水。在整个游戏中幼儿表现得很主动,而且自己不断创造新的游戏情节来。
分析: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首先是对游戏材料感兴趣,是形象化的游戏材料吸引了幼儿,而教师紧紧抓住幼儿这一兴趣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得幼儿能正确发挥这些农具的作用,并主动发展了锄地、喷农药、加水等富有创造性的游戏情节。这正如人们常说的“兴趣是活动最好的切入口”。幼儿的兴趣点是他们主动学习的起点,由幼儿的兴趣点引发的教育才能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内部动机。
反思:
1、教师所投放的材料和创设的环境一定要反映幼儿当前的兴趣点和探索点,要让幼儿与环境和材料实现有效的互动。
2、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正确地加以引导,让这种兴趣投入到游戏中,幼儿才能积极地游戏、主动地发展情节、创造情节,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实录二:点茶单——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游戏材料是有效开展游戏的重要保证
第一次游戏,我并没有提供点茶单。可是游戏时我发现,客人都要到柜台处点茶,他们把整个柜台挤得满满的。于是,我制作了一张写有各种茶叶名称的点茶单,客人入座后点茶。然而“客
人”却看着点茶单发愁,当我询问原因后才发现,原来他们看不懂点茶单上写的是什么茶。这时我随口问道:“为什么小朋友看不懂老师设计的点茶单?那你们说这个点茶单该怎么设计?”这时,志琳小朋友说:“在点茶单上画一片绿叶,小朋友一看就知道是绿茶了。”泓历小朋友说:“可以画上观音像表示铁观音茶。”……于是一张由小朋友设计的的点茶单就基本形成了:有画连绵起伏山峰表示高山茶的,有画一棵人参表示人参茶的,有画一片红叶表示红茶的……最后我在幼儿设计的点茶单各个图案的后面标上相应的价格,一张完整、形象的点茶单就诞生了。当幼儿用自己设计的点茶单再次游戏时,“服务员”主动地拿着这张点茶单熟练地向顾客介绍茶馆里所销售的茶叶;顾客们有了形象化的点茶单后,点的茶也是各种各样的了;买单时“服务员”又一本正经地对照点茶单上各种茶叶的对应价格进行结账。
分析:
从案例中没有设点茶单时“顾客”挤满柜台,到有了点茶单后“顾客”有次序地入座这一游戏规则的变化,可以看出游戏材料是进行角色游戏的物质条件。它不仅起着角色的作用,又能增加游戏情节,丰富游戏内容,同时也起着规范游戏的作用。案例中,教师第一次提供给幼儿的点茶单,忽视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这样的点茶单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二次设计的点茶单是由幼儿集体设计出来的,是一个完全符合幼儿认识特点的幼儿集体智慧的结晶,有了这样的点茶单,幼儿游戏的真实感增强了,不管是“服务员”还是“客人”他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都有显着的提高。
反思:
1、角色游戏应尽可能地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玩具或材料,使游戏内容更丰富。
2、提供给幼儿的游戏材料应具有合理性、可操作性。教师只有充分分析幼儿的现有认识水平,投放相应的游戏材料,才能使幼儿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从而更投入地游戏,使游戏更富有真实感,从而更有利于幼儿创造性地开展游戏。
3、教师不可忽视幼儿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应注意引导幼儿随着游戏情节的发展不断增加新的游戏材料。游戏材料不一定都是由教师提供,而应根据游戏发展的需要逐步地引导幼儿自己制作新的游戏玩具。这样既可以使所增加的游戏材料符合幼儿认识水平,又能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实录三:制茶——丰富幼儿感性经验的和教师点拨、引导的适度是幼儿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关键
茶叶加工厂内,幼儿像个专业的茶叶厂工人,晒茶、筛茶、炒茶、搓茶、烘干等一系列程序进行得有条不紊。只是幼儿对两人筛茶这一环节总是配合不好,两个人拉来推去的,很不协调,没有达到合作的目的。于是我引导道:“还记得那天看到的茶叶厂工人是怎么筛茶的吗?他们站的姿势是什么样的?”经我这么引导,宇娴小朋友边演示边说:“我看到他们在筛茶时是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的。”诗琦小朋友说:“我看他们在筛茶时的身子是一个人往前一个人往后。”说完,幼儿立即改变双脚并拢的筛茶姿势,只见他们姿势改变后,两人一推一拉的筛茶动作也逐渐变得协调起来了。由于能协调地筛茶,幼儿筛茶的时间不知不觉地延长了,而且他们筛着筛着竟数起数来,他们还会自发地协商统一筛到50次为止。50次一到,他们统一停下,开始炒茶、有说有笑的搓茶叶。开始时的流于形式的筛茶不见了,展现在我眼前的是幼儿间的默契配合,愉快合作。可是幼儿把制作出来的茶叶堆积在那儿,不知如何处理这些茶叶。这时,我便引导幼儿想想:“怎么把这些茶叶推销出去?”诗琦说:“我们可以把茶叶送到茶馆。”芷瑜说:“还要把茶叶包装漂亮一些。”……于是“包装车间”开张了,小朋友又忙碌起来了。
分析:
由于活动前我们组织幼儿参观茶叶街,亲眼观看茶叶加工厂的工人制作茶叶的过程,丰富了幼儿对茶叶制作过程的感性经验。所以幼儿在游戏中不仅能熟练地模仿茶叶加工厂工人的劳动,而且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如幼儿边筛茶边数数、生成新主题等表现,